CN215522693U - 一种电子测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测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2693U
CN215522693U CN202121944603.9U CN202121944603U CN215522693U CN 215522693 U CN215522693 U CN 215522693U CN 202121944603 U CN202121944603 U CN 202121944603U CN 215522693 U CN215522693 U CN 215522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fixedly connected
control devic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446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萍
杨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Anode Autoam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446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2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2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2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控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子测控装置,包括驱动箱,驱动箱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右侧与驱动箱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承载板,可以方便放置电子测控仪,通过设置转柄、螺杆和夹板,可以对电子测控仪进行固定,通过设置伺服电机、螺纹杆、螺纹套和推杆,可以带动承载板的左侧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电子测控仪的左侧上下移动,对电子测控仪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在安装之后可以对测控装置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测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测控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测控装置是在工作时通过传感器来采集的信号进行平整、滤波、模数转换等,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再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便显示,或者发出控制信号,我们通过显示出来的信号来判断自动化系统上对象的运转是否正常,电子测控装置往往需要安装在指定位置进行使用,而传统的电子测控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在安装之后无法对测控装置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测控范围有限,使用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子测控装置,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测控装置,具备在安装之后可以对测控装置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电子测控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在安装之后无法对测控装置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测控范围有限,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测控装置,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侧与驱动箱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驱动箱顶部的右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放置有电子测控仪,所述推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贯穿驱动箱且与承载板底部的左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型框,所述凹型框正面和背面的右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凹型框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螺杆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柄。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驱动箱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箱左右两侧底部的前后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箱顶部的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推杆的外表面与通孔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侧与电子测控仪右侧的底部紧密贴合。
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远离夹板的一端与电子测控仪的连接处紧密贴合。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测控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承载板,可以方便放置电子测控仪,通过设置转柄、螺杆和夹板,可以对电子测控仪进行固定,通过设置伺服电机、螺纹杆、螺纹套和推杆,可以带动承载板的左侧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电子测控仪的左侧上下移动,对电子测控仪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在安装之后可以对测控装置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电子测控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在安装之后无法对测控装置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测控范围有限,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驱动箱;2、伺服电机;3、螺纹杆;4、螺纹套;5、推杆;6、承载板;7、电子测控仪;8、凹型框;9、螺杆;10、夹板;11、转柄;12、滑块;13、滑槽;14、安装块;15、安装孔;16、通孔;17、限位板;18、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由图1-4给出,一种电子测控装置,包括驱动箱1,驱动箱1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右侧与驱动箱1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纹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螺纹套4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推杆5,驱动箱1顶部的右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承载板6,承载板6的顶部放置有电子测控仪7,推杆5远离螺纹套4的一端贯穿驱动箱1且与承载板6底部的左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驱动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型框8,凹型框8正面和背面的右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9,两个螺杆9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凹型框8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板10,两个螺杆9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柄11,通过设置承载板6,可以方便放置电子测控仪7,通过设置转柄11、螺杆9和夹板10,可以对电子测控仪7进行固定,通过设置伺服电机2、螺纹杆3、螺纹套4和推杆5,可以带动承载板6的左侧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电子测控仪7的左侧上下移动,对电子测控仪7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
请参阅图2和4,螺纹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2,驱动箱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配合滑块12使用的滑槽13,滑块12的外表面与滑槽1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块12和滑槽13,可以对螺纹套4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对螺纹套4的移动进行限位。
请参阅图1和2,驱动箱1左右两侧底部的前后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4,安装块14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15,通过设置安装块14和安装孔15,可以方便对驱动箱1进行安装固定。
请参阅图2,驱动箱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通孔16,推杆5的外表面与通孔1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通孔16,可以方便推杆5移动。
请参阅图1-3,承载板6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的左侧与电子测控仪7右侧的底部紧密贴合,通过设置限位板17,可以对电子测控仪7进行限位。
请参阅图3,两个夹板1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8,防护垫18远离夹板10的一端与电子测控仪7的连接处紧密贴合。
工作原理:
第一步:将驱动箱1通过安装块14和安装孔15安装在指定地点,把伺服电机2的插头通电;
第二步:将电子测控仪7放在承载板6的顶部,然后转动转柄11,转柄11带动螺杆9转动,螺杆9带动夹板10向中间移动,通过夹板10对电子测控仪7进行固定;
第三步:当需要对电子测控仪7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时,启动伺服电机2的外设开关,使伺服电机2转动,伺服电机2带动螺纹杆3转动,螺纹杆3通过滑块12和滑槽13的导向带动螺纹套4左右移动,螺纹套4带动推杆5左右两侧,推杆5带动承载板6的左侧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电子测控仪7的左侧上下移动,对电子测控仪7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
通过以上结构,具备在安装之后可以对测控装置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电子测控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在安装之后无法对测控装置的测控角度进行调节,测控范围有限,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电子测控装置,包括驱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1)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右侧与驱动箱(1)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所述螺纹套(4)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推杆(5),所述驱动箱(1)顶部的右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承载板(6),所述承载板(6)的顶部放置有电子测控仪(7),所述推杆(5)远离螺纹套(4)的一端贯穿驱动箱(1)且与承载板(6)底部的左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型框(8),所述凹型框(8)正面和背面的右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9),两个所述螺杆(9)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凹型框(8)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板(10),两个所述螺杆(9)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2),所述驱动箱(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配合滑块(12)使用的滑槽(13),所述滑块(12)的外表面与滑槽(1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1)左右两侧底部的前后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4),所述安装块(14)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通孔(16),所述推杆(5)的外表面与通孔(1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6)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17)的左侧与电子测控仪(7)右侧的底部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1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8),所述防护垫(18)远离夹板(10)的一端与电子测控仪(7)的连接处紧密贴合。
CN202121944603.9U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电子测控装置 Active CN215522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4603.9U CN215522693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电子测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4603.9U CN215522693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电子测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2693U true CN215522693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1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44603.9U Active CN215522693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电子测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26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2566A (zh) * 2022-07-20 2022-09-23 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罐内料框进出的螺旋驱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2566A (zh) * 2022-07-20 2022-09-23 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罐内料框进出的螺旋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22693U (zh) 一种电子测控装置
CN111055349A (zh) 一种外开式侧板修边装置
CN211232164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投影仪
CN219052730U (zh) 一种加工圆柱电池的正极耳折弯装置
CN211260196U (zh) 一种用于电子仪器旋转的支架
CN214744507U (zh) 一种交通信息采集装置
CN214309217U (zh) 一种方便连接的电机功率测量仪
CN212102992U (zh) 一种用于高附加值面料后整理的磁控溅射装置
CN209239214U (zh) 一种基于硬质合金圆棒生产用原胚精密切割装置
CN220179088U (zh) 一种光学毛坯的固定模架结构
CN209904029U (zh) 一种小型全自动压合机
CN219006230U (zh) 一种椅子生产用加工原料裁切装置
CN214070255U (zh) 一种线路板生产用翻板装置
CN221029136U (zh) 抗皱麂皮绒面料复合压花装置
CN214408088U (zh) 一种食品检测用取样装置
CN218181444U (zh) 一种云计算信息接收机构
CN220439315U (zh) 一种电缆加工定位平台
CN219891538U (zh) 一种便于搭建的视频制作用特效背景墙
CN218367193U (zh) 竹砧板表面雕花设备
CN220297208U (zh) 一种铝箔加工用裁切机
CN218110571U (zh) 一种异形件加工用的自动夹紧设备
CN212031883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制造的屏幕保护膜夹持装置
CN220455024U (zh) 一种瓦样受压挠度检测工作台
CN217786575U (zh) 一种用于代餐食品检测的成品取样设备
CN217493439U (zh) 快速精定位压紧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1

Address after: 063000 No. 152, Jianshe North Road, High-tech Zone,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406, Block C, Dongfang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TANGSHAN ANODE AUTOAM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063000 Room 403, door 3, building 59, Hongxing Building, Lubei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a 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