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1818U - 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1818U
CN215521818U CN202122370494.0U CN202122370494U CN215521818U CN 215521818 U CN215521818 U CN 215521818U CN 202122370494 U CN202122370494 U CN 202122370494U CN 215521818 U CN215521818 U CN 215521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ox
support column
supporting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04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文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an Wenwei
Original Assignee
Ruan Wenwe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an Wenwei filed Critical Ruan Wenwei
Priority to CN2021223704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1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1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1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包括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箱内设有升降板,所述支撑箱外侧设有固定组件;以及缓冲机构,设置于支撑箱内部,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和第三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立杆,所述立杆上转动安装有旋转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柱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外侧设有与旋转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部,所述旋转齿轮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外侧设有与旋转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部,具备固定安装、多重减震和简便实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目前的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虽然可以施工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减震,但是大多是通过弹簧减震对震动进行一次减震,减震方式较为常见,减震性能较低,由上可见,现有的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存在只能对震动进行一次减震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包括:
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箱内设有升降板,所述支撑箱外侧设有固定组件;以及
缓冲机构,设置于支撑箱内部,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和第三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立杆,所述立杆上转动安装有旋转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柱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外侧设有与旋转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部,所述旋转齿轮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外侧设有与旋转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部,支撑板受到压力下移,带动第一支撑柱同步下移,通过齿条部和旋转齿轮啮合连接的方式带动第二支撑柱上移从而对支撑板的下移进行支撑缓冲。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
缓冲槽,设置于第一支撑柱内,所述缓冲槽内充注有液压油;
移动板,滑动设置于缓冲槽内部,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若干个导油孔;以及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移动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贯穿缓冲槽并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减震组件包括:
隔板,设置有若干个且安装于支撑箱内侧底部;
缓冲板,滑动设置于相邻隔板之间,所述缓冲板顶部与升降板固定连接;以及
第二弹簧,连接于缓冲板和支撑箱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箱和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箱,安装于支撑箱外侧;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箱并通过第一弹簧和连接箱内壁相连接;以及
第二加强肋,设置于支撑箱和连接箱之间,所述第二加强肋和支撑箱上设有第二定位螺孔,所述第二定位螺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加强肋,设置于支撑箱和地面之间,所述第一加强肋上设有第一定位螺孔;以及
第一定位螺钉,与第一定位螺孔相配合,用于连接第一加强肋和地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组件,可以对装置进行固定安装,避免装置在支撑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缓冲机构,可以对外界压力进行多重缓冲,提高装置的缓冲减震性能,具备固定安装、多重减震和简便实用的效果。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加强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箱、2-固定组件、201-第一加强肋、202-第一定位螺钉、3-升降板、4-支撑板、5-第一减震组件、501-第一支撑柱、502-第一齿条部、503-立杆、504-旋转齿轮、505-第二支撑柱、506-第二齿条部、6-连接组件、601-连接箱、602-连接杆、603-第一弹簧、604-第二加强肋、605-第二定位螺钉、7-第二减震组件、701-缓冲槽、702-移动板、703-导油孔、704-支撑杆、705-液压油、8-第三减震组件、801-隔板、802-缓冲板、80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包括支撑箱1,所述支撑箱1上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箱1内设有升降板3,所述支撑箱1外侧设有固定组件2;以及缓冲机构,设置于支撑箱1内部,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5、第二减震组件7和第三减震组件8,所述第一减震组件5包括第一支撑柱501和立杆503,所述立杆503上转动安装有旋转齿轮504,所述第一支撑柱501一端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501外侧设有与旋转齿轮504相啮合的第一齿条部502,所述旋转齿轮504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柱505,所述第二支撑柱505外侧设有与旋转齿轮504相啮合的第二齿条部506,支撑板4受到压力下移,带动第一支撑柱501同步下移,通过齿条部和旋转齿轮504啮合连接的方式带动第二支撑柱505上移从而对支撑板4的下移进行支撑缓冲。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板4,可以对外部施工设备进行有效支撑,通过固定组件2,可以对装置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固定安装,避免装置在支撑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装置的稳定性,支撑板4受到压力下移,带动第一支撑柱501同步下移,通过齿条部和旋转齿轮504啮合连接的方式带动第二支撑柱505上移从而对支撑板4的下移进行支撑缓冲,可以对压力进行一次缓冲,实现装置的减震效果,其中,升降板3上安装有立杆,所述旋转齿轮504与立杆503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第二减震组件7包括缓冲槽701,设置于第一支撑柱501内,所述缓冲槽701内充注有液压油705;移动板702,滑动设置于缓冲槽701内部,所述移动板702上设有若干个导油孔703;以及支撑杆704,所述支撑杆704的一端与移动板702相连接,所述支撑杆704的另一端贯穿缓冲槽701并与升降板3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受到压力下移,带动第一支撑柱501同步下移,移动板702在缓冲槽701内相对向上运动,移动板702上方的液压油705通过导油孔703移动至移动板702下方,实现液压油705的移动耗能缓冲的目的,可以对第一支撑柱501的下移进行缓冲,从而对支撑板4的移动进行缓冲减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第三减震组件8包括隔板801,设置有若干个且安装于支撑箱1内侧底部;缓冲板802,滑动设置于相邻隔板801之间,所述缓冲板802顶部与升降板3固定连接;以及第二弹簧803,连接于缓冲板802和支撑箱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支撑柱505顶部与支撑板4接触时,通过齿条部与旋转齿轮504之间的啮合连接以及旋转齿轮504与立杆503之间的转动连接,带动升降板3下移,缓冲板802同步下移,将相邻隔板801之间的空气进行压缩,可以有效的缓冲,同时,通过第二弹簧803,可以对缓冲板802的下移进行支撑缓冲,提高装置的缓冲减震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支撑箱1和支撑板4之间设有连接组件6,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箱601,安装于支撑箱1外侧;连接杆602,所述连接杆602的一端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02的另一端贯穿连接箱601并通过第一弹簧603和连接箱601内壁相连接;以及第二加强肋604,设置于支撑箱1和连接箱601之间,所述第二加强肋604和支撑箱1上设有第二定位螺孔,所述第二定位螺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螺钉605。
在本实施例中,当支撑板4下移时,连接杆602在连接箱601内下滑,通过第一弹簧603可以对连接杆602的下移进行缓冲,同时,通过连接杆602和连接箱601之间的滑动连接,能有效避免支撑板4在受到压力下移时发生倾斜影响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第二加强肋604、第二定位螺孔和第二定位螺钉605,可以对连接箱601和支撑箱1进行稳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加强肋201,设置于支撑箱1和地面之间,所述第一加强肋201上设有第一定位螺孔;以及第一定位螺钉202,与第一定位螺孔相配合,用于连接第一加强肋201和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加强肋201、第一定位螺孔和第一定位螺钉202之间的配合连接,可以对支撑箱1和地面之间进行稳定连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箱内设有升降板,所述支撑箱外侧设有固定组件;以及
缓冲机构,设置于支撑箱内部,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和第三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立杆,所述立杆上转动安装有旋转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柱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外侧设有与旋转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部,所述旋转齿轮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外侧设有与旋转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部,支撑板受到压力下移,带动第一支撑柱同步下移,通过齿条部和旋转齿轮啮合连接的方式带动第二支撑柱上移从而对支撑板的下移进行支撑缓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
缓冲槽,设置于第一支撑柱内,所述缓冲槽内充注有液压油;
移动板,滑动设置于缓冲槽内部,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若干个导油孔;以及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移动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贯穿缓冲槽并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减震组件包括:
隔板,设置有若干个且安装于支撑箱内侧底部;
缓冲板,滑动设置于相邻隔板之间,所述缓冲板顶部与升降板固定连接;以及
第二弹簧,连接于缓冲板和支撑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和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箱,安装于支撑箱外侧;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箱并通过第一弹簧和连接箱内壁相连接;以及
第二加强肋,设置于支撑箱和连接箱之间,所述第二加强肋和支撑箱上设有第二定位螺孔,所述第二定位螺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加强肋,设置于支撑箱和地面之间,所述第一加强肋上设有第一定位螺孔;以及
第一定位螺钉,与第一定位螺孔相配合,用于连接第一加强肋和地面。
CN202122370494.0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 Active CN215521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0494.0U CN215521818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0494.0U CN215521818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1818U true CN215521818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8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0494.0U Active CN215521818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1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3489B (zh) 一种附带阻尼多向负刚度装置
CN21552181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支座
CN216313008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CN110952669B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建筑
CN115262792B (zh)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
CN217300057U (zh) 一种房屋抗震支撑装置
CN215443374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钢结构支架
CN113622323B (zh) 一种装配式梁板桥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N211200051U (zh) 一种桥梁支座
CN115264182A (zh) 一种新型高稳定性抗震支吊架及其组装方法
CN21700027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结构抗震缓冲基座
CN21926135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缓冲基座
CN220666464U (zh) 一种新型建筑框架结构
CN221003308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环保泵
CN220268632U (zh) 一种可改变支撑力度的抗震支架模型
CN220320481U (zh) 一种涵管加固用支撑装置
CN220848050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CN112281889B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础稳固结构
CN220248262U (zh) 船舶节能发电设备
CN218715386U (zh) 一种楼房建筑用加固支撑结构
CN219241801U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震梯架
CN21986400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模板
CN214453136U (zh) 新型电气工程安装用定位装置
CN219218956U (zh) 一种节能软土地基处理装置
CN22082791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