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9166U - 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 - Google Patents
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19166U CN215519166U CN202121115175.9U CN202121115175U CN215519166U CN 215519166 U CN215519166 U CN 215519166U CN 202121115175 U CN202121115175 U CN 202121115175U CN 215519166 U CN215519166 U CN 2155191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fabricated
- steel
- node
- building structure
- structure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包括预制柱、型钢梁、斜支撑及预制叠合板。所述预制柱由混凝土在工厂通过特定工艺浇筑而成,内部预埋设多个节点组件。多个所述型钢梁沿高度方向横置于两个所述预制柱之间,且所述型钢梁的端部与所述节点组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使所述型钢梁与所述预制柱连接组成框架式结构。所述斜支撑的端部与呈对角设置的两个所述节点组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预制叠合板搭接在所述型钢梁的上表面。本申请中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具有梁柱节点区无湿作业,全螺栓连接装配便捷,且在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部位可控,震后损伤修复简单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装配组合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由于装配式建筑相较传统现浇式建筑具有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小以及节省人工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并成为未来城镇化建设发展的一种趋势。
目前,装配式钢和混凝土组合刚接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通常采用“干连接”或“湿连接”方式。两种方式均通过施工现场或构件加工厂预埋钢连接节点的方式与钢梁刚接连接。但“干连接”存在节点区焊接工作量大、钢梁与混凝土柱节点连接安装困难,“湿连接”存在现场湿作业量大、地震作用下构件损伤部位难以估计和损伤构件更换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型钢梁与预制柱内设的节点组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使型钢梁与预制柱的连接节点刚度可调,并与设置的柱间斜支撑搭配,形成结构抗侧力所需的刚度。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和损伤部位人为的控制在柱间斜支撑上,斜支撑同样通过螺栓与柱节点组件进行连接。本申请提出的结构体系,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存在节点区焊接工作量大、钢梁与混凝土柱节点连接安装困难,现场湿作业量大、地震作用下构件损伤部位难以估计和损伤构件更换困难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包括预制柱、型钢梁、斜支撑及预制叠合板。所述预制柱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内部埋设多个节点组件。多个所述型钢梁沿高度方向横置于两个所述预制柱之间,且所述型钢梁的端部与所述节点组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使所述型钢梁与所述预制柱连接组成框架式结构。所述斜支撑的端部与呈对角设置的两个所述节点组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预制叠合板搭接在所述型钢梁的上表面。
本申请中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相比较“干连接”,将型钢梁与预制柱的连接点由传统的焊接式刚接转换为螺栓连接的半刚接或铰接(柔性连接),装配过程更便捷快速,同时使梁柱的连接点刚度变小、转动能力变大,从而使梁柱连接点吸收的地震能量变小,可避免“小中震”作用下梁柱连接点和梁柱构件遭受损伤而进入塑性工作状态,同时满足“大震”作用下连接点损伤小且易更换的要求,从而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可实现“小震、中震不坏,大震可修”的抗震设防目标。斜支撑的设置与梁柱变刚度节点搭配,有目的的吸收地震能量来降低其对他部位的破坏,起到“保险丝”的作用。同时,水平楼盖采用预制叠合板后浇混凝土面层的形式,预制叠合板搭接在型钢梁上,即作为模板也作为受力构件。通过对预制叠合板的设计达到免支模、免支撑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本结构体系的施工效率和降低工程造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节点组件包括连接板及连接杆,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有多个所述连接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斜支撑包括屈曲约束支撑和/或钢支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预制柱切为多段,段间通过灌浆套筒连接,所述预制柱的底部与基础也通过灌浆套筒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灌浆套筒与所述节点组件在所述预制柱上的分布位置偏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型钢梁和所述斜支撑的端部具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节点组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型钢梁所构成的夹角内设置加强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还包括:连接角钢,通过螺栓将所述节点组件、所述连接角钢及所述型钢梁依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节点组件上预制螺栓,螺栓的杆部朝向所述节点组件的外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螺栓的杆部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具有一个开口端,内壁开设有与螺栓配合的螺纹,所述开口端具有第二凸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柱与型钢梁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图3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柱、型钢梁及斜支撑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图5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柱与型钢梁的局部剖面图;
图8是图7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柱、型钢梁及斜支撑的局部剖面图;
图10是图9的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柱、型钢梁及斜支撑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爆炸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柱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10、预制柱;11、避让槽;20、型钢梁;21、第一凸缘;22、加强板;30、斜支撑;40、预制叠合板;50、节点组件;51、连接板;52、连接杆;60、连接角钢;70、螺栓;71、保护套;711、第二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型钢梁20与预制柱10内设的节点组件50通过螺栓70可拆卸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存在节点区焊接工作量大、钢梁与混凝土柱节点连接安装困难、现场湿作业量大、地震作用下构件损伤部位难以估计和损伤构件更换困难等问题。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包括预制柱10、型钢梁20、斜支撑30及预制叠合板40。预制柱10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内部埋设多个节点组件50。多个型钢梁20沿高度方向横置于两个预制柱10之间,且型钢梁20的端部与节点组件50通过螺栓70可拆卸连接,使型钢梁20与预制柱10连接组成框架式结构。斜支撑30的端部与呈对角设置的两个节点组件50通过螺栓70可拆卸连接。预制叠合板40搭接在型钢梁20的上表面,预制叠合板40面浇筑一定厚度面层混凝土。
在一种实施例中,多个节点组件50沿着预制柱10的高度方向、等间距或不等间距的分布,每两个节点组件50的距离即为上下楼板的间距,具体间距的数据根据设计情况或者建筑行业标准而定。
其中,预制柱10的加工过程为:建筑施工图设计;构件拆解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钢筋加工绑扎;预埋件预埋;浇筑混凝土;养护。
在一种实施例中,型钢是一种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尺寸的条型钢材。根据断面形状,型钢分简单断面型钢和复杂断面型钢。前者指方钢、圆钢、扁钢、角钢、六角钢等;后者指工字钢、槽钢、钢轨、窗框钢、弯曲型钢等。在本实施例中,型钢梁20为工字钢,是截面为工字形的长条钢材。
在一种实施例中,预制叠合板40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组成,又名半预制体系,结合了预制和现浇混凝土,并汲取了各自的优点。预制叠合板40由两部分组成,预制部分多为薄板,在预制构件加工厂完成,施工时吊装就位,现浇部分在预制板面上完成,预制薄板既作为永久模板而无需模板。又做为楼板的一部分承担使用荷载。
其中,本申请中的预制叠合板40可以选用连续叠合板、双向叠合板、空腹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pk预应力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
本申请中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对于混凝土预制柱10,其抗压性能优异而抗拉性能较差,适合作为竖向受力构件。对于型钢梁20构件,其质量轻、抗拉性能优异,适合作为水平构件,尤其在柱网跨度大、楼面荷载大等情况下,优势更为明显。斜支撑30是与梁柱连接点搭配,有目的的吸收地震能量来降低其对他部位的破坏,起到“保险丝”的作用。待梁柱安装完成后吊装预制叠合板40,安装面层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楼面实现水平力的有效传递。
传统的“等同现浇”设计理念的“湿连接”方式,梁柱连接点通常为刚性连接节点,水平力作用下结构的刚度由刚性节点框架提供,结构耗能由刚节点框架柱或梁构件损伤来实现。反观本申请中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型钢梁20和预制柱10采用全螺栓70半刚连接方式,改变了等同现浇的计算理论和装配方式。结构上的竖向荷载由型钢梁20传递至预制柱10,型钢梁20端部负弯矩较小或无弯矩,可利用组合梁模式进一步减小梁高;预制柱10承担竖向压力,可充分利用混凝土特性来减小构件截面;水平力作用下的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由半刚接或铰接框架和斜支撑30承担,该方式即可实现构件的工厂高效生产、现场便捷安装,又充分利用了材料各自特性,经济性好。
其中,上述的等同现浇是指当采取可靠的构造措施及施工方法,保证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件之间或者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之间的节点或接缝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不低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使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相同时,此类装配整体式结构称为等同现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等同现浇装配式结构。等同现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钢筋之间的可靠连接(如浆锚灌浆、钢筋搭接、灌浆套筒连接等),将预先浇筑构件与现浇部分有效连接起来,让整个装配式结构与现浇实现“等同”,满足建筑结构安全的要求。
本申请中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相比较“干连接”,将型钢梁20与预制柱10的连接点由传统的焊接式刚接转换为螺栓70连接的半刚接或铰接,使梁柱的连接点刚度变小、转动能力变大,从而使梁柱连接点吸收的地震能量变小,可避免“小中震”作用下梁柱连接点和梁柱构件遭受损伤而进入塑性工作状态,同时可满足“大震”作用下连接点损伤小且易更换的要求,从而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可实现“小震、中震不坏,大震可修”的抗震设防目标。斜支撑30的设置与梁柱变刚度节点搭配,有目的的吸收地震能量来降低其对他部位的破坏,起到“保险丝”的作用。同时,水平楼盖采用预制叠合板40后浇混凝土面层的形式,预制叠合板40搭接在型钢梁20上,即作为模板也作为受力构件。通过对预制叠合板40的设计达到免支模、免支撑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本结构体系的施工效率和降低工程造价。
如图3-1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节点组件50包括连接板51及连接杆52,相对布置的两个连接板51之间固定有多个连接杆52。
如前所述,型钢梁20的端部与节点组件50通过螺栓70可拆卸连接,斜支撑30的端部与呈对角设置的两个节点组件50通过螺栓70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型钢梁20、斜支撑30的端部与连接板51通过螺栓70可拆卸连接,其中,型钢梁20、斜支撑30、连接板51上预开设有供螺栓70穿过的通孔或者螺孔。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节点组件50还可以由连接板51及连接件组成,相对布置的两个连接板51之间固定有多个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以是条状、网格状、网板状的钢制构件。
其中,连接板51及连接杆52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或者连接板51与连接杆52为一体化结构,通过铸造工艺直接一体成型构成节点组件50。
可通过调整连接板51的尺寸、连接板51之间的连接杆52数量,或者通过调整螺栓70数量,以对节点组件50的刚度进行控制,可通过抗震性能目标调整成不同的刚度,与屈曲约束支撑或普通钢支撑搭配,有目的的控制结构损伤部位,实现“屈服机制”可控。当节点刚度较小(铰接时),水平力作用下吸收的地震能量小,震后损害小,修复简单。
在一种实施例中,斜支撑30包括屈曲约束支撑和/或钢支撑。
斜支撑30可采用普通钢支撑或屈曲约束支撑,当采用屈曲约束支撑时可承受较大的拉压作用力和作为耗能构件。
斜支撑30与梁柱形成的刚性支撑体可提供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刚度需求,斜支撑30采用屈曲约束支撑时又可吸收大部分地震能量。该结构体系可有目的的转移构件损伤程度和损伤部分,达到“小、中震不坏、大震可修”且震后易修复的抗震设防目标。
其中,屈曲约束支撑可为框架或排架结构提供很大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采用支撑的结构体系在建筑结构中应用十分广泛。普通支撑受压会产生屈曲现象,当支撑受压屈曲后,刚度和承载力急剧降低。在地震或风的作用下,支撑的内力在受压和受拉两种状态下往复变化。当支撑由压曲状态逐渐变至受拉状态时,支撑的内力以及刚度接近为零。因而普通支撑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滞回性能较差。为解决普通支撑受压屈曲以及滞回性能差的问题,在支撑外部设置套管,屈曲约束支撑的受压屈曲,构成屈曲约束,屈曲约束支撑仅芯板与其他构件连接,所受的荷载全部由芯板承担,外套筒和填充材料仅约束芯板受压屈曲,使芯板在受拉和受压下均不能进入屈服,因而,屈曲约束支撑的滞回性能优良。屈曲约束支撑一方面可以避免普通支撑拉压承载力差异显著的缺陷,另一方面具有金属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可以在结构中充当“保险丝”,使得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范围内。因此,屈曲约束支撑的应用,可以全面提高传统的支撑框架在中震和大震下的抗震性能。
如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由型钢梁20与预制柱10连接组成的框架内有两个斜支撑30,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每个由型钢梁20与预制柱10连接组成的框架内有一个斜支撑30。
在一种实施例中,预制柱10切为多段,段间通过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柱10的底部与基础也通过灌浆套筒连接。
梁柱连接节点的构造使得预制混凝土柱可根据项目情况实现单层、双层及多层拆分安装的模式。解决了连接节点的特殊要求使得预制混凝土柱构件需单层拆分后安装的限制。
灌浆套筒又称灌浆套筒接头或套筒灌浆接头。灌浆套筒是由专门加工的套筒、配套灌浆料和钢筋组装的组合体,在连接钢筋时通过注入快硬无收缩灌浆料,依靠材料之间的黏结咬合作用连接钢筋与套筒。套筒灌浆接头具有性能可靠、适用性广、安装简便等优点。
如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灌浆套筒与节点组件50在预制柱10上的分布位置偏离,即预制柱10的分段处与节点组件50的布置位置不重叠,在图1中可以看到,分段处位于预制柱10的中部位置,与节点组件50的布置位置具有较远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将预制柱10套筒灌浆连接节点由楼面处转移到楼层中部某高度范围内,避免了预制柱10连接节点设置于构件受力最大的楼面处,一是使得预制柱10连接节点受力减小,减小连接节点质量缺陷带来的结构安全隐患;二是连接节点上移,现场施工更为便利,效率提高。
如图3-6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型钢梁20和斜支撑30的端部具有第一凸缘21,第一凸缘21与节点组件50通过螺栓70可拆卸连接。
为了保证型钢梁20、斜支撑30与节点组件50的连接板51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以保证二者的连接强度,型钢梁20、斜支撑30的端部具有第一凸缘21,通过第一凸缘21与节点组件50的连接板51建立连接。
如图3-6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凸缘21与型钢梁20所构成的夹角内设置加强板22。
为了提高第一凸缘21与型钢梁20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型钢梁20出现负弯矩时导致第一凸缘21与型钢梁20脱离,在第一凸缘21与型钢梁20所构成的夹角内设置加强板22。
如前所述,可通过调整连接板51的尺寸、连接板51之间的连接杆52数量,或者通过调整螺栓70数量,以对节点组件50的刚度进行控制,如图11-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凸缘21的有无或大小,实现连接部位刚度的调整。
如图7-8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型钢梁20的端部不设置第一凸缘21,通过连接角钢60将连接板51与型钢梁20连接,具体为: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还包括:连接角钢60,通过螺栓70将节点组件50的连接板51、连接角钢60及型钢梁20依次连接。
角钢俗称角铁,是两边互相垂直成角形的长条钢材。在本实施例中,将角钢切为小段,一个垂直边用于连接型钢梁20,另一个垂直边用于连接节点组件50的连接板51。
如图9-10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型钢梁20的端部不设置第一凸缘21,通过连接角钢60与节点组件50的连接板51连接,斜支撑30的端部具有第一凸缘21,斜支撑30通过第一凸缘21与节点组件50的连接板51连接。
如前所述,节点组件50分别与型钢梁20和斜支撑30通过螺栓7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有多种设计形式:
一、如图1所示,在进行预制柱10制造之前,将多个螺栓70与节点组件50预连接在一起,其中螺栓70的头部位于节点组件50内部空间,杆部伸出节点组件50表面,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制作预制柱10。型钢梁20和斜支撑30预设有对应螺栓70的安装孔,将型钢梁20和斜支撑30套设在螺栓70上,最后上紧螺母以固定。
二、在节点组件50的连接板51上开设螺孔,型钢梁20和斜支撑30预设有对应螺孔的安装孔,将型钢梁20和斜支撑30与连接板51贴合,使螺孔与安装孔相对,然后拧入螺栓70使螺栓70与螺孔连接以固定。
三、第二种方式中螺孔直接开设在连接板51上,还可以通过螺母形成螺孔,具体为,在节点组件50的连接板51上开设通孔,在通孔的孔口处焊接螺母,由此形成了用于连接螺栓70的螺孔。
在上述的第一种连接方式中,螺栓70与节点组件50预制在一起,具体为:在连接板51上开通孔,螺栓70以杆部朝外的方式穿过通孔。该预制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生产、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对螺栓70的损坏率。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图1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在螺栓70外露部分上套设定制保护套71,可对螺栓70进行保护,保护套71内部有与螺栓70配合的螺纹,使保护套71与螺栓70能够螺接在一起,防止保护套71在运输过程中掉落,保护套71的开口端具有第二凸缘711,能够增大与连接板51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保护套71的根部强度,以提高保护套71的抗弯折性。
保护套71可旋转安装在螺栓70外露部分上并与螺栓70紧密连接,可避免螺栓70在生产、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柱(10),所述预制柱(10)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内部埋设多个节点组件(50);
型钢梁(20),多个所述型钢梁(20)沿高度方向横置于两个所述预制柱(10)之间,且所述型钢梁(20)的端部与所述节点组件(50)通过螺栓(70)可拆卸连接,使所述型钢梁(20)与所述预制柱(10)连接组成框架式结构;
斜支撑(30),所述斜支撑(30)的端部与呈对角设置的两个所述节点组件(50)通过螺栓(70)可拆卸连接;
预制叠合板(40),所述预制叠合板(40)搭接在所述型钢梁(20)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组件(50)包括连接板(51)及连接杆(52),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连接板(51)之间固定有多个所述连接杆(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30)包括屈曲约束支撑和/或钢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10)切为多段,段间通过灌浆套筒连接,所述预制柱(10)的底部与基础也通过灌浆套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套筒与所述节点组件(50)在所述预制柱(10)上的分布位置偏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梁(20)和所述斜支撑(30)的端部具有第一凸缘(21),所述第一凸缘(21)与所述节点组件(50)通过螺栓(70)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21)与所述型钢梁(20)所构成的夹角内设置加强板(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角钢(60),通过螺栓(70)将所述节点组件(50)、所述连接角钢(60)及所述型钢梁(20)依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组件(50)上预制螺栓(70),螺栓(70)的杆部朝向所述节点组件(50)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螺栓(70)的杆部套设有保护套(71),所述保护套(71)具有一个开口端,内壁开设有与螺栓(70)配合的螺纹,所述开口端具有第二凸缘(7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15175.9U CN215519166U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15175.9U CN215519166U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19166U true CN215519166U (zh) | 2022-01-14 |
Family
ID=79805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15175.9U Active CN215519166U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19166U (zh) |
-
2021
- 2021-05-21 CN CN202121115175.9U patent/CN2155191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38835B (zh) | 一种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和钢梁组合的预制装配式框架 | |
CN110593419A (zh) | 一种装配式穿心螺栓不等高梁-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构造及作法 | |
CN213297357U (zh) | 混凝土柱-H钢梁-钢支撑-π组合式中柱中部节点 | |
CN111962952A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钢支撑-π形连接件组合式中柱底部节点及作法 | |
CN112282121A (zh) | 预制式内置波纹钢板增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施工工艺 | |
CN111877546B (zh) | 一种带屈曲约束支撑的装配式框架梁柱湿节点及施工方法 | |
CN202125104U (zh) | 现浇梁柱预制夹芯混凝土墙板住宅建筑体系 | |
CN111411721A (zh) | 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次梁组合构件 | |
CN113502948A (zh) | 带型钢连接件和软钢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 |
CN111962951A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钢支撑-π形连接件组合式角柱底部节点及作法 | |
CN111962948A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钢支撑-π形连接件组合式边柱底部节点及作法 | |
CN109137757B (zh) | 一种大跨度波形钢腹板箱梁抗屈曲结构及施工方法 | |
KR100949828B1 (ko) | 층고절감형 철골보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골-콘크리트 합성보 | |
CN113216386A (zh) | 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 | |
CN107023078B (zh) | 装配现浇组合式叠合箱网梁楼盖及施工方法 | |
CN111749364B (zh) | 一种基于c型钢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851737A (zh) |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干式连接节点 | |
CN211548015U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 | |
CN209907572U (zh) | 自复位预制梁柱抗震节点结构 | |
CN215519166U (zh) | 全装配钢混组合框架-支撑建筑结构体系 | |
CN213539881U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H型梁支撑π形组合式中柱底部节点 | |
CN203475609U (zh) | 建筑物叠合楼板与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 | |
CN213897669U (zh) | 预制式内置波纹钢板增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
CN212506733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 |
CN213539882U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H钢梁支撑π形连接边柱中部节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