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8589U - 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8589U
CN215518589U CN202120640339.3U CN202120640339U CN215518589U CN 215518589 U CN215518589 U CN 215518589U CN 202120640339 U CN202120640339 U CN 202120640339U CN 215518589 U CN215518589 U CN 215518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
pile
place
hanging plate
reinforced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03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俊红
王红霞
黄颖蕾
曾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to CN2021206403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8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8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8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的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技术方案为:包括钢筋混凝土墙身、承台、钢筋混凝土挂板、前排基础灌注桩和后排基础灌注桩;前排基础灌注桩设置在临水侧;后排基础灌注桩设置在靠岸侧;前排基础灌注桩和后排基础灌注桩的桩顶标高高于河底设计高程;承台位于前排基础灌注桩和后排基础灌注桩桩顶;钢筋混凝土墙身位于承台临水侧的上方,前排基础灌注桩临水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挂板,钢筋混凝土挂板的上侧与承台连接;钢筋混凝土挂板底高程位于河底设计高程以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有河道护岸后征地及拆迁量,节省了工程投资。

Description

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尤其涉及适用于河道挡墙后有已建构筑物且施工场地狭小条件下的挡墙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是防洪除涝,兼顾水资源调度和水生态环境改善。尤其一些水利片区是近郊低洼区,地面高程较低,历年来常受洪涝威胁。实施水利工程有利于缓解地区的除涝压力,提高水利片整体的除涝保障能力,同时有利于片区水环境的改善,为地区人民安居乐业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保障率的水利安全措施。
根据各区域防洪及水利规划,提高河面率和增加外围泵闸是增强区域防洪除涝能力的两大主要措施。增加区域河面率往往要拓宽原有河道。上世纪建设的河道挡墙后往往已建有居民小区、厂矿企业及道路等构筑物。新建河道挡墙涉及征地拆迁及施工期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河湖面貌及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同时开发建设中河道布局与周边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河道工程整体布置不仅要拓宽原有河道满足功能要求,而且要尽量减少征地拆迁成本、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
因此,河道工程按照规划建设需要扩大规模,需要前期沿原河道进行踏勘,选择合理经济的河道布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河道往往实行单边拓宽,原河道挡墙后构筑物相对密集的一侧河口线保留不动,河道向河岸侧构筑物稀少的一边拓宽。
保留原河道一侧河口线的挡墙建设,往往受限于墙后已建构筑物的影响,亟待一种既满足上述特定要求,又安全可靠且方便施工的挡墙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有河道护岸后征地及拆迁量,节省了工程投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位于已建构筑物和河道之间;包括钢筋混凝土墙身、承台、钢筋混凝土挂板、前排基础灌注桩和后排基础灌注桩;前排基础灌注桩设置在临水侧;后排基础灌注桩设置在靠岸侧;前排基础灌注桩和后排基础灌注桩的桩顶标高高于河底设计高程;承台位于前排基础灌注桩和后排基础灌注桩桩顶;新建的钢筋混凝土墙身位于承台临水侧的上方,前排基础灌注桩临水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挂板,钢筋混凝土挂板的上侧与承台连接;钢筋混凝土挂板底高程位于河底设计高程以下。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前排基础灌注桩后侧设置防渗帷幕。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防渗帷幕采用为搅拌桩或高喷桩。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前排基础灌注桩为密排基础灌注桩;后排基础灌注桩为有间距灌注桩。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钢筋混凝土挂板的高度大于1米,前排基础灌注桩的植筋与钢筋混凝土挂板衔接。
上述方案中:前排基础灌注桩和后排基础灌注桩的桩顶标高高于河底设计高程,桩露出土为高桩设计,高桩承台因为基础桩抬高了承台的高程,承台施工时需要开挖土,承台埋深越大,墙后放坡开挖范围越大,征地占地面积越大。反之,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高桩承台,缩小了放坡开挖范围及征地占地面积。一般现有技术中,高桩普遍采用预制板桩,但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是灌注桩,主要是考虑到灌注桩刚度大,另外施工时没有振动、挤土作用,不会对周边建筑物安全造成影响。而本挡墙结构用于水利工程,所以,还需要钢筋混凝土挂板,因为前排基础灌注桩即使密排也不是严丝合缝,一般桩之间间距约10厘米,钢筋混凝土挂板会把灌注桩之间的缝隙挡住,避免水流冲刷,同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挂板也可起到美观作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较好地保留了现有河道河口线,新建的灌注桩高桩承台挡墙结构,可有效抬高挡墙底板开挖面,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有河道护岸后征地及拆迁量,节省了工程投资;灌注桩施工无挤土效应,施工中振动和噪音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密排基础灌注桩前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挂板,避免了灌注桩缝隙之间受水流冲刷导致墙后土体流失,影响挡墙的整体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钢筋混凝土墙身
2承台
3钢筋混凝土挂板
4后排基础灌注桩
5前排基础灌注桩
6防渗帷幕
7已建构筑物
8回填土
A河底设计高程
B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一种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位于已建构筑物7和河道之间,包括新建的钢筋混凝土墙身1、承台2、钢筋混凝土挂板3、后排基础灌注桩4、前排基础灌注桩5及前排基础灌注桩的防渗帷幕6。
基础灌注桩设置两排,前排基础灌注桩5设置在临水侧,为密排基础灌注桩,密排基础灌注桩间距一般为10cm,前排基础灌注桩5临水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挂板3,前排基础灌注桩5临土侧设防渗帷幕6,防渗帷幕6根据墙后施工场地具体大小及经济比选情况采用搅拌桩、高喷桩等。后排基础灌注桩4设置在靠岸侧,为有间距的灌注桩,间距大小根据受力情况决定。
前排基础灌注桩5和后排基础灌注桩4的桩顶标高高于河底设计高程A;承台2位于前排基础灌注桩5和后排基础灌注桩4桩顶,与基础灌注桩整体浇筑在一起;钢筋混凝土墙身1位于承台2临水侧的上方,钢筋混凝土挂板3位于承台2下面,其上侧与承台2连接;钢筋混凝土挂板3底高程位于河底设计高程A以下,一般位于河底设计高程以下0.5米。
钢筋混凝土挂板3根据高度考虑是否与前排基础灌注桩5衔接,若钢筋混凝土挂板3高度小于1米可不考虑与前排基础灌注桩5衔接,若钢筋混凝土挂板3高度大于1米,可在前排基础灌注桩5植筋与钢筋混凝土挂板3衔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可按照以下举例的顺序施工,施工顺序不得更改。
一、首先进行河道断流围堰施工,围堰完工验收后,在现有河口的岸上进行前排基础灌注桩5、后排基础灌注桩4及防渗帷幕6的施工。
二、前排基础灌注桩5、后排基础灌注桩4及防渗帷幕6施工完成后,在河岸上进行土方开挖至设计承台底高程,然后进行承台2施工,并与基础灌注桩浇筑成一个整体。开挖范围不应影响岸上已建构筑物7的安全。
三、待前排基础灌注桩5、后排基础灌注桩4与承台2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抽干河道水流,开挖河道内土方至设计河底设计高程A。
四、施工钢筋混凝土墙身1和钢筋混凝土挂板3。因钢筋混凝土墙身1、钢筋混凝土挂板3与承台2的混凝土是两次浇筑,因此在承台2与钢筋混凝土墙身1、钢筋混凝土挂板3衔接的侧面应预埋钢筋并进行混凝土表面凿毛处理,预埋钢筋应满足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确保墙身、挂板与承台混凝土浇筑成一个整体。
五、围堰拆除河道放水至水位B后进行墙后土回填至地面高程,即钢筋混凝土墙身1后填筑回填土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已建构筑物(7)和河道之间;包括钢筋混凝土墙身(1)、承台(2)、钢筋混凝土挂板(3)、前排基础灌注桩(5)和后排基础灌注桩(4);所述前排基础灌注桩(5)设置在临水侧;所述后排基础灌注桩(4)设置在靠岸侧;所述前排基础灌注桩(5)和后排基础灌注桩(4)的桩顶标高高于河底设计高程;所述承台(2)位于所述前排基础灌注桩(5)和所述后排基础灌注桩(4)桩顶;所述钢筋混凝土墙身(1)位于所述承台(2)临水侧的上方,所述前排基础灌注桩(5)临水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挂板(3),所述钢筋混凝土挂板(3)的上侧与所述承台(2)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挂板(3)底高程位于所述河底设计高程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基础灌注桩(5)后侧设置防渗帷幕(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帷幕采用为搅拌桩或高喷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基础灌注桩(5)为密排基础灌注桩;所述后排基础灌注桩(4)为有间距灌注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钢筋混凝土挂板(3)的高度大于1米,所述前排基础灌注桩(5)的植筋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挂板(3)衔接。
CN202120640339.3U 2021-03-30 2021-03-30 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 Active CN215518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0339.3U CN215518589U (zh) 2021-03-30 2021-03-30 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0339.3U CN215518589U (zh) 2021-03-30 2021-03-30 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8589U true CN215518589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1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0339.3U Active CN215518589U (zh) 2021-03-30 2021-03-30 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85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0729A (zh) * 2022-05-11 2022-08-30 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 一种提高堤脚既有垂直防冲结构设防标准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0729A (zh) * 2022-05-11 2022-08-30 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 一种提高堤脚既有垂直防冲结构设防标准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7511B (zh) 一种双排围堰及其制作方法
CN207003499U (zh) 一种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开挖的抗浮起装置
CN112962520A (zh) 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762710U (zh) 一种近海深基坑桩墙合一围护结构
CN111042053A (zh) 城市水利工程中永临结合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400744A (zh) 一种预防河道冲刷的边坡综合治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518589U (zh) 灌注桩高桩承台挂板挡墙结构
CN208949902U (zh) 一种河床式桥梁承台基坑防渗围堰
CN203939036U (zh) 一种适用于河道的钢板桩围堰结构
CN207143965U (zh) 钢板混凝土组合式抗浮止水结构
CN113373865B (zh) 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
CN204435321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取水明渠
CN211872840U (zh) 城市水利工程中永临结合挡土墙结构
CN209397606U (zh) 一种临江下沉隧道基坑开挖支护及降止水结构
KR100461664B1 (ko) 식생 호안블록의 설치구조 및 시공방법.
CN207004520U (zh) 一种地铁保护区竖井开挖的稳固结构
CN111622177A (zh) 一种海堤生态改造的封底螺母块体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65666A (zh) 一种平直组合板桩地连墙式挡水围堰施工方法
CN110761308A (zh) 一种局部基坑施工方法
CN215518588U (zh) 永临结合的挡墙结构
CN109056765A (zh) 一种防塌方防淹泡的基坑施工方法
CN110130398A (zh) 一种多级支护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管廊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20377308U (zh) 组合防渗基坑围护结构
CN109371907A (zh) 一种呼吸型重力式预制箱体生态驳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556966U (zh) 一种牛腿式桩板墙和扶壁式挡墙的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