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7504U - 一种高炉出铁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炉出铁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7504U
CN215517504U CN202122357640.6U CN202122357640U CN215517504U CN 215517504 U CN215517504 U CN 215517504U CN 202122357640 U CN202122357640 U CN 202122357640U CN 215517504 U CN215517504 U CN 215517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lining layer
blast furnace
permanent lining
temperatur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76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鹏
姜和信
高涛
赵文玉
陈树勇
王唯杰
白雪
朱春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ye Reliable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ye Reliable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ye Reliable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ye Reliable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576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7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7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7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出铁沟,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固定连接的工作衬层、永久衬层和外壳,永久衬层内沿其轴向方向埋设有多个第一感温线,沿其径向方向均埋设有多个第二感温线,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交叉布置;在永久衬层内设置交叉布置的多个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从而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在永久衬层内形成网格,工作时,实时检测每个第一感温线和每个第二感温线的温度或其他相关数值,则数值变化最大的第一感温线和数值变化最大的第二感温线的交叉位置,则为工作衬层变得最薄,也即是磨损最大的区域,此种结构的高炉出铁沟,不仅结构简单、制作和实施运行成本低廉,而且能够对工作衬层变薄的部位精准定位,大大降低后续的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高炉出铁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炉出铁沟。
背景技术
炼铁厂的炼铁高炉一般都有2~4个用于排出铁水和炉渣的出铁沟,其作用是将渣铁分离,将铁水导入铁水罐,将炉渣导入炉渣处理装置、破碎装置中。高炉的出铁沟铺设在钢板沟槽内或混凝土基础上,主要结构包括两个耐火衬层:永久衬层和工作衬层。其中永久衬层用耐火砖或不定形耐火材料砌成或筑成,工作衬层目前多采用不定形的耐火材料浇筑而成。
高炉出铁沟是高炉生产中耐火材料消耗较多的区域之一。出铁沟出铁时每分钟约有4~7.5t的含渣铁水通过,出铁温度达1650℃,每次出铁时间70~120min,出铁沟的工作衬层在炉渣、铁水的周期性冲刷、腐蚀作用下,侵蚀损坏较快,需要频繁地检修。
目前,由于缺少对出铁沟工作衬层损坏程度的实时检测,人们为了确保安全,一般会根据经验设定2至3个月为一个检修周期,因此,一般高炉的多个出铁沟均交替作业,一半在使用,一半在检修,大大增加了高炉的检修维护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364053.2,名称为“一种带有水冷却及监测功能的高炉出铁沟钢制外壁及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测高炉出铁沟内衬的方法,该发明将出铁沟的金属外壁两侧的竖向钢板设计成双层中空结构,两层钢板之间带有冷却鳍片,而后通水,用测温设备监测进出两端的测温传感器的水温差,通过水温差值,监测铁水沟壁耐火材料厚度,进出口的水温差越大说明沟壁耐火材料越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水冷却的方法延长铁水沟内浇注料的使用寿命。通过测量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水温差,水温差数值实时传送到信息中心,监测铁水沟内耐火材料的使用情况,以确保的安全。
但是,上述发明需要加工制作双层金属外壁,工作时还要通水并需要独立的循环系统,因此其设备复杂,制作成本、运行成本都较高,另外,该发明只能检测出铁水沟两侧耐火材料的整体情况,不能对工作衬层变薄的地方准确定位,提高了后续的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出铁沟,其解决了目前检测工作衬层的高炉出铁沟,结构复杂、制作成本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以及不能对工作衬层变薄的地方准确定位,从而提高了后续的维修成本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出铁沟,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固定连接的工作衬层、永久衬层和外壳,永久衬层内沿其轴向方向埋设有多个第一感温线,沿其径向方向均埋设有多个第二感温线,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交叉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均包括一个电阻检测器、一个电线和多个热敏电阻,电线将电阻检测器和多个热敏电阻串联起来,并形成闭合回路,电阻检测器设置在永久衬层的外部,电线和热敏电阻埋设在永久衬层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第一感温线和每个第二感温线均至少包括10个热敏电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热敏电阻在永久衬层的轴线方向上和径向方向上均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第一感温线和每个第二感温线的外面均包裹有一个保护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感温线、第二感温线的数量均至少设置5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在永久衬层的厚度方向上,处于永久衬层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在永久衬层内设置交叉布置的多个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从而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在永久衬层内形成网格,工作时,实时检测每个第一感温线和每个第二感温线的温度或其他相关数值,则数值变化最大的第一感温线和数值变化最大的第二感温线的交叉位置,则为工作衬层变得最薄,也即是磨损最大的区域,此种结构的高炉出铁沟,不仅结构简单、制作和实施运行成本低廉,而且能够对工作衬层变薄的部位精准定位,大大降低后续的维护成本。
2.通过将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设置为多个热敏电阻串联的结构,利用热敏电阻在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的特性,用电阻检测器检测出每个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的电阻,从而推断出每个第一感温线、第二感温线所对应区域的工作衬层的温度变化,最终定位到工作衬层变薄的区域,此种结构,制作和操作都非常简单,检测精度高。
3.在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的外面包裹有一个保护套管,可以保护第一感温线、第二感温线,避免在埋设的过程中,第一感温线或第二感温线受到损坏。
4.第一感温线、第二感温线的数量均至少设置5个,增大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形成网格的密度,从而提高对工作衬层变薄的部位的精准定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外壳,2工作衬层,3永久衬层,4第一感温线,5第二感温线,6电阻检测器,7电线,8热敏电阻,9保护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炉出铁沟。参照图1和图2,一种高炉出铁沟,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固定连接的工作衬层2、永久衬层3和外壳1,永久衬层3内沿其轴向方向埋设有多个第一感温线4,沿其径向方向均埋设有多个第二感温线5,第一感温线4和第二感温线5交叉布置,形成类似网格的结构。所述的第一感温线4、第二感温线5的数量均至少设置5个,具体设置的数量根据出铁沟的长度和宽度进行规划,第一感温线4和第二感温线5越多,形成网格的密度越大,从而对工作衬层2变薄的部位的定位越准确,另外,所述的第一感温线4和第二感温线5在永久衬层3的厚度方向上,处于永久衬层3的中部。本装置通过在永久衬层3内设置交叉布置的多个第一感温线4和第二感温线5,从而第一感温线4和第二感温线5在永久衬层3内形成网格,工作时,实时检测每个第一感温线4和每个第二感温线5的温度或其他相关数值,则数值变化最大的第一感温线4和数值变化最大的第二感温线5的交叉位置,则为工作衬层2变得最薄,也即是磨损最大的区域,此种结构的高炉出铁沟,不仅结构简单、制作和实施运行成本低廉,而且能够对工作衬层2变薄的部位精准定位,大大降低后续的维护成本。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述的第一感温线4和第二感温线5均包括一个电阻检测器6、一个电线7和多个热敏电阻8,电线7将电阻检测器6和多个热敏电阻8串联起来,并形成闭合回路,电阻检测器6设置在永久衬层3的外部,也即裸露在出铁沟的外部,便于在工作人员观察,电线7和热敏电阻8则埋设在永久衬层3内。为了测量精准,每个第一感温线4和每个第二感温线5均至少包括10个热敏电阻8,且热敏电阻8在永久衬层3的轴线方向上和径向方向上均布。另外为了避免在埋设的过程中,第一感温线4或第二感温线5,尤其是热敏电阻8受到损坏,每个第一感温线4和每个第二感温线5的外面均包裹有一个保护套管9。通过将第一感温线4和第二感温线5设置为多个热敏电阻8串联的结构,利用热敏电阻8在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的特性,用电阻检测器6检测出每个第一感温线4和第二感温线5的电阻,从而推断出每个第一感温线4、第二感温线5所对应区域的工作衬层2的温度变化,最终定位到工作衬层2变薄的区域,此种结构,制作和操作都非常简单,检测精度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高炉出铁沟,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固定连接的工作衬层、永久衬层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永久衬层内沿其轴向方向埋设有多个第一感温线,沿其径向方向均埋设有多个第二感温线,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交叉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出铁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均包括一个电阻检测器、一个电线和多个热敏电阻,电线将电阻检测器和多个热敏电阻串联起来,形成闭合回路,电阻检测器设置在永久衬层的外部,电线和热敏电阻埋设在永久衬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炉出铁沟,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感温线和每个第二感温线均至少包括10个热敏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炉出铁沟,其特征在于:热敏电阻在永久衬层的轴线方向上和径向方向上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炉出铁沟,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感温线和每个第二感温线的外面均包裹有一个保护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炉出铁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感温线、第二感温线的数量均至少设置5个。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炉出铁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感温线和第二感温线在永久衬层的厚度方向上,处于永久衬层的中部。
CN202122357640.6U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高炉出铁沟 Active CN215517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7640.6U CN215517504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高炉出铁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7640.6U CN215517504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高炉出铁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7504U true CN215517504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7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7640.6U Active CN215517504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高炉出铁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75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2902A (zh) * 2022-06-22 2022-10-25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监测铁水沟耐材的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2902A (zh) * 2022-06-22 2022-10-25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监测铁水沟耐材的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5829B (zh) 一种测量高炉炉衬侵蚀厚度方法
CN104404187A (zh) 一种高炉炉墙渣皮厚度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15517504U (zh) 一种高炉出铁沟
CN103866061A (zh) 一种高炉炉缸侵蚀偏差监测方法
CN101939626B (zh) 用于测量流入冶金炉中的冷却元件的单独冷却元件回路中的冷却流体的例如温度、流量或压力的至少一个物理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76303A (zh) 一种估计高炉内表面温度的方法
CN108707712A (zh) 一种高炉炉缸侧壁残厚的判断方法
Zhao et al. Study on the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for the security of blast furnace hearths
CN110453034A (zh) 一种在线实时监测转炉炉衬侵蚀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CN108220513A (zh) 高炉节能护炉方法
CN110129496B (zh) 一种高炉炉墙粘结状态的判定方法
CN106319118A (zh) 一种延长高炉铜冷却壁使用寿命的方法
EP3070717B1 (en) Liquid metal cooled nuclear reactor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oxygen thermodynamic activity
JPS58148063A (ja) 連続鋳造における鋳片の割れ防止方法
CN110453023B (zh) 一种高炉炉缸象脚侵蚀预防分析方法
CN215103364U (zh) 一种主铁沟测温装置
CN113736939A (zh) 高炉出铁沟防漏铁监测方法、监测装置及出铁沟
CN214300223U (zh) 一种高炉炉缸侵蚀监测装置
CN101798609A (zh) 采用温差电偶测量内衬温度以诊断高炉炉底及下炉缸内衬状况的方法
CN115181824A (zh) 一种高炉冷却结构及系统
CN206601041U (zh) 一种卧式回转圆筒冷却机用进料溜槽
CN2541465Y (zh) 高炉炉衬烧蚀监测装置
CN201686712U (zh) 诊断高炉下炉缸内衬状况装置
JPS62238308A (ja) 溶鉱炉炉底部の測温方法
Ghorbani et al. Thermal assess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wear zones in a blast furnace hearth and tap-ho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