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5938U - 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05938U
CN215505938U CN202121098285.9U CN202121098285U CN215505938U CN 215505938 U CN215505938 U CN 215505938U CN 202121098285 U CN202121098285 U CN 202121098285U CN 215505938 U CN215505938 U CN 215505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s
filter
activated carbon
carbon particles
filt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982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铭祥
魏松烟
郑嘉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i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i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i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i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982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05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05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05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过滤结构包括过滤本体、多个石墨烯微片以及多个活性碳粒子。过滤本体由多条纤维交错而成。多个石墨烯微片设置于多条纤维之间,且多个石墨烯微片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多个活性碳粒子设置于多条纤维之间,且多个活性碳粒子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过滤灰尘、悬浮微粒、有机污染物和异味或臭味,还具有防止细菌入侵的效果。

Description

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结构,特别地,涉及一种过滤结构与应用过滤结构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广泛的空气污染包括灰尘、悬浮微粒(特别是细悬浮微粒)、有机污染物和异味或臭味污染。如果空气中的灰尘、悬浮微粒、或有机污染物的平均浓度越高,将导致肺癌、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或慢性肺病的风险也上升;而空气中如果有异味或臭味,也让人感到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过滤结构与应用过滤结构的过滤装置,其可有效过滤悬浮微粒、有机污染物和异味或臭味,同时还具有防止细菌入侵(抑菌)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过滤结构,包括过滤本体、多个石墨烯微片以及多个活性碳粒子。过滤本体由多条纤维交错而成。多个石墨烯微片设置于多条纤维之间,且多个石墨烯微片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多个活性碳粒子设置于多条纤维之间,且多个活性碳粒子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结构,过滤结构包括过滤本体、多个石墨烯微片以及多个活性碳粒子。过滤本体由多条纤维交错而成。多个石墨烯微片设置于多条纤维之间,且多个石墨烯微片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多个活性碳粒子设置于多条纤维之间,且多个活性碳粒子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本体为不织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石墨烯微片的片径大于0.001微米、小于或等于50微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石墨烯微片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3纳米、小于或等于 30纳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条纤维之间具有间隙,多个石墨烯微片和多个活性碳粒子填满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结构还包括金属化合物,其设置于多条纤维之间,且至少部分的金属化合物附着于多条纤维。
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化合物为银化合物或锌化合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结构为柔性结构。
承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中,通过多个石墨烯微片设置于过滤本体的纤维之间,且多个石墨烯微片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以及多个活性碳粒子设置于过滤本体的纤维之间,且多个活性碳粒子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的结构设计,除了可对悬浮微粒、有机污染物和细菌显示岀优异的吸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过滤悬浮微粒和有机污染物,并防止细菌的入侵(抑菌)外,还可吸附异味或臭味,从而达到过滤且净化空气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过滤结构中添加银化合物或锌化合物,使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同时具有优异的杀菌、抗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过滤结构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过滤结构中,区域1B的放大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过滤结构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过滤结构中,区域2B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以下实施例出现的材料、元件或单元只是示意,不代表真实的比例或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结构可以过滤空气或气味,例如但不限于应用于制作成口罩、尿布、卫生棉、或滤网,除了可有效吸附或过滤悬浮微粒(特别是细悬浮微粒)、有机气体和异味或臭味,同时具有抑菌效果。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过滤结构的示意图,而图1B为图1A所示的过滤结构中,区域1B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1A与图1B所示,过滤结构1包括过滤本体11、多个石墨烯微片12 以及多个活性碳粒子13。
过滤本体11为不织布。换句话说,过滤本体11是由不织布(Non-woven) 纤维(不织布又可称为非织造布或无纺布)构成,其具有柔软、可挠曲性、质轻、耐用和不容易断裂的特性。其中,过滤本体11是由多条纤维111交错而成,多条纤维111包括不织布材料,例如可包括天然纤维、人造纤维、或合成纤维、或其组合。不织布材料的种类可为棉(Cotton)、羊毛(Wool)、麻(Flax)、蚕丝(Silky)、聚酯(Polyester)、尼龙(Nylon)、压克力(Acrylic)、嫘萦(Rayon,人造丝)、开司米纶(Cashmilon)、奥纶(Orlon)、压克力朗(Acrylan)、土拉纶(Toraylon)、艾克朗(Exlan)、代尼耳(Dynel)、弗雷耳(Veral)、聚丙烯(Polypropylene)等。本实施例的过滤本体11是以例如但不限于溶喷不织布为例。
多个石墨烯微片12设置于多条纤维111之间,且多个石墨烯微片12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111。本实施例的各石墨烯微片12的片径例如可大于0.001微米且小于等于50微米,且各石墨烯微片12的厚度可大于等于0.3 纳米且小于等于30纳米。由于石墨烯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能够与灰尘、悬浮微粒(例如PM 2.5)和有机污染物发生强络合反应而产生极强的吸附作用,可以对各种细菌、灰尘、悬浮微粒和有机污染物显示岀优异的吸附性能,从而能够有效地过滤灰尘、悬浮微粒和有机污染物,并防止细菌的入侵。
多个活性碳粒子13设置于多条纤维111之间,且多个活性碳粒子13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111。利用活性碳粒子13可吸附异味或臭味,从而达到过滤且净化空气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过滤本体11的多条纤维111之间具有间隙112,而至少部分的石墨烯微片12和活性碳粒子13是附着于多条纤维111 上,且多个石墨烯微片12和多个活性碳粒子13是以填满纤维111之间的间隙112为例。本文中所指的“填满”纤维111的间隙112,并不是指在放大的情况下,纤维111之间的间隙112完全被石墨烯微片12和活性碳粒子13填满而没有任何空间,只要石墨烯微片12和活性碳粒子13占有间隙112的例如85%以上空间,即为本实用新型所称的“填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石墨烯微片12、活性碳粒子13、黏结剂(Binder) 和溶剂混合均匀以形成浆料后,通过例如浸润、喷涂、或印刷等方式设置于过滤本体11的多条纤维111之间,待固化干燥以去除溶剂后,使至少部分的石墨烯微片12和活性碳粒子13附着于多条纤维111,且使部分的石墨烯微片 12和活性碳粒子13位于多条纤维111之间的间隙112,以得到本实施例的过滤结构1。上述的黏结剂具有黏性,例如但不限于高分子树脂、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利用黏结剂可增加石墨烯微片12、活性碳粒子13与过滤本体11 的结合强度,不易从过滤本体11中脱落。另外,上述的溶剂可包括例如丁酮 (Methyl EthylKetone,MEK)、水、丙酮(Acetone)、乙酸乙酯、或酒精、或其组合等。此外,上述的喷涂工艺可例如但不限于为喷射涂布(spray coating)或旋转涂布(spin coating),而印刷工艺可例如但不限于为喷墨打印(inkjet printing) 或网版印刷(screen printing)。
承上,在本实施例的过滤结构1中,通过石墨烯微片12设置于过滤本体 11的纤维111之间,且至少部分的石墨烯微片12附着于多条纤维111的结构设计,可对各种细菌、灰尘、悬浮微粒(特别是细悬浮微粒)和有机污染物显示岀优异的吸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过滤灰尘、悬浮微粒和有机污染物,并防止细菌的入侵;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过滤结构1还通过活性碳粒子13设置于过滤本体11的纤维111之间,且至少部分的活性碳粒子13附着于多条纤维 111的结构设计,可吸附异味或臭味,从而达到过滤且净化空气的目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包括多膜层材料重叠设置的现有过滤结构来说 (例如活性碳层与不织布层的重叠结构),本实施例的过滤结构1将石墨烯微片 12和活性碳粒子13填充于过滤本体11的纤维111之间,因此,结构上更简单,而且对于悬浮微粒、有机污染物、细菌、异味或臭味的吸附能力更好,可以更有效过滤空气,从而达到比现有过滤结构更好的过滤和净化空气效果。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过滤结构的示意图,而图2B 为图2A所示的过滤结构中,区域2B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施例的过滤结构1a与前述实施例的过滤结构 1的元件组成以及各元件的连接关系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的过滤结构1a中,还包括金属化合物14,金属化合物14设置于过滤本体11的多条纤维111之间,且至少部分的金属化合物14附着于多条纤维111。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化合物14可例如为银化合物,由于银离子具有极强的杀菌、抗菌作用,可以强烈地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迅速与其结合,使蛋白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化合物14可例如为锌化合物,锌离子是锌原子失去一个以上的电子后以离子状态存在,具有氧化作用,通过正负相吸的物理现象,造成电荷不平均,使得细菌外层结构被破坏,因而也可用于杀菌、消毒。其中,锌离子是一种无机的金属元素,也是微量元素,相较于银离子来说,对于人体肌肤更安全、更不易使人产生过敏反应。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化合物14也可以为银化合物和锌化合物的组合。因此,在添加了金属化合物14(如银化合物或锌化合物)之后,可使本实施例的过滤结构1a除了具有过滤结构1的功效外,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杀菌、抗菌效果。
前述实施例的过滤结构1、1a为柔性结构,制作完成后可卷曲收纳,减少储存及搬运空间,有利于过滤装置的制作。要制成过滤装置时,可将卷曲的过滤结构1、1a摊开后即可进行裁减和制作。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过滤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 所示,过滤装置2包括过滤结构3,过滤结构3可包括过滤本体、多个石墨烯微片和多个活性碳粒子;过滤本体由多条纤维交错而成;多个石墨烯微片设置于多条纤维之间,且多个石墨烯微片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多个活性碳粒子设置于多条纤维之间,且多个活性碳粒子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结构3还可包括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设置于过滤本体的多条纤维之间,且至少部分的金属化合物附着于多条纤维。其中,金属化合物可例如为银化合物或锌化合物。在此,过滤结构3可为上述实施例的过滤结构1或1a,或其变化形式,具体技术内容已于上述中详述,在此不再多作说明。
本实施例的过滤装置2是以口罩为例,然并不以此为限,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也可以是尿布、卫生棉、或滤网等,并不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当过滤装置2为口罩时,除了包括有过滤结构3以吸附污染物、异味或臭味,同时具有抑菌或杀菌效果外,过滤装置2还可顺应需求而包括其他的膜层,例如包括聚丙烯或其他防水材质,用以阻挡飞沫、水滴、灰尘和血液等物质的“防水层”;和/或包括具有细菌或病毒过滤功能的“过滤层”;和/ 或包括具有吸水功能且与配戴舒适度有关的“亲肤层”吸水材料,用以吸附水分;当过滤装置2为尿布或卫生棉时,除了包括有过滤结构3以吸附污染物、异味或臭味,同时具有抑菌或杀菌效果外,过滤装置2例如还可包括吸水材料,用以吸附水分,或包括其他膜层。此外,过滤装置2的其他膜层需求,视实际使用需要而定。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中,通过多个石墨烯微片设置于过滤本体的纤维之间,且多个石墨烯微片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以及多个活性碳粒子设置于过滤本体的纤维之间,且多个活性碳粒子的至少部分附着于多条纤维的结构设计,除了可对悬浮微粒、有机污染物和细菌显示岀优异的吸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过滤悬浮微粒和有机污染物,并防止细菌的入侵(抑菌)外,还可吸附异味或臭味,从而达到过滤且净化空气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过滤结构中添加银化合物或锌化合物,使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同时具有优异的杀菌、抗菌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举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10)

1.一种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本体,其由多条纤维交错而成;
多个石墨烯微片,其设置于所述多条纤维之间,且所述多个石墨烯微片的至少部分附着于所述多条纤维;以及
多个活性碳粒子,其设置于所述多条纤维之间,且所述多个活性碳粒子的至少部分附着于所述多条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本体为不织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微片的片径大于0.001微米、小于或等于5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微片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3纳米、小于或等于3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纤维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多个石墨烯微片和所述多个活性碳粒子填满所述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金属化合物,其设置于所述多条纤维之间,且至少部分的所述金属化合物附着于所述多条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合物为银化合物或锌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为柔性结构。
9.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口罩、尿布、卫生棉、或滤网。
CN202121098285.9U 2021-05-20 2021-05-20 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 Active CN215505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8285.9U CN215505938U (zh) 2021-05-20 2021-05-20 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8285.9U CN215505938U (zh) 2021-05-20 2021-05-20 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05938U true CN215505938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4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98285.9U Active CN215505938U (zh) 2021-05-20 2021-05-20 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05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503647A5 (zh)
JP2011507562A5 (zh)
DE102008037888A1 (de) Wundpflegeartikel, aufweisend Textilbänder mit Fasern mit gelbildenden Eigenschaften sowie Fasern mit nicht gelbildenden Eigenschaften
RU2578458C2 (ru) Медицинская многослойная повязка с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ми наномембранами и изделия на ее основе
CN210407181U (zh) 一种与石墨烯结合的纳米氧化锌口罩
CN111387603A (zh) 一种可替换内芯的防护口罩
CN112263030A (zh) 一种采用ptfe纳米滤材的平面防护口罩
JP2006320491A (ja) マスク用フィルタ及びマスク
CN215505938U (zh) 过滤结构与过滤装置
JP2005124777A (ja) 感染予防マスク
JP2000197711A (ja) マスク及びマスクカバ―
KR102197841B1 (ko) 복합 다층구조의 나노 섬유 필터가 포함된 마스크용 정화 필터 카트리지
CN112026281A (zh) 高过滤式纳米熔喷布及其制作工艺
JP4570126B2 (ja) 衛生用マスク
TWM622020U (zh) 過濾結構與過濾裝置
CN212814481U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可多次重复使用的高性能防护口罩
CN213404957U (zh) 一种口罩
CN212174862U (zh) 一种抗菌胶带
JP2008104556A (ja) 積層体シート
CN109393602A (zh) 一种抗菌口罩结构
CN215704677U (zh) 一种海藻纤维无纺布
CN111407026A (zh) 一种滤片及其制备方法、防护用品
CN111165939A (zh) 一种负离子抗菌防霾口罩
CN100377760C (zh) 加入活性剂的充有静电的过滤介质
CN219903670U (zh) 一种高效过滤自清洁熔喷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