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2442U - 锅具 - Google Patents

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02442U
CN215502442U CN202122300246.9U CN202122300246U CN215502442U CN 215502442 U CN215502442 U CN 215502442U CN 202122300246 U CN202122300246 U CN 202122300246U CN 215502442 U CN215502442 U CN 215502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ot body
pot
bracket
work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02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翼
柳骏
王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002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02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02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02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第一锅体内设有用于收容第二锅体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具有第一开口,第二锅体包括锅体本体和承载件,第二锅体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锅体本体内设有用于收容承载件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具有相对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承载件上设有多个滤水孔;第二锅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三开口朝向第一锅体,第二锅体架设于第一开口处;第二锅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开口朝向第二锅体,第二锅体架设于第一容纳腔内,在实现蒸煮两用功能的同时,还能实现食材与汤汁或水的分离。

Description

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具。
【背景技术】
蒸锅是一种传统的厨房用具,一般由锅体、锅盖和带有蒸汽孔的蒸格组成。使用者可以先将蒸格放置于锅体的开口处,然后对锅体内的汤汁或水进行加热以产生高温水蒸气,高温水蒸气自蒸汽孔流向蒸格,以对放置于蒸格内的食材进行加热,也可以直接将食材放置于锅体内并与汤汁或水进行混合,然后再对锅体内的汤汁或水进行加热,最终实现蒸锅的蒸煮两用功能。
然而,上述传统的蒸锅只能简单地对食材进行蒸煮,当将食材放置于锅体内并煮熟后,无法实现对食材与汤汁或水进行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锅具,以解决传统的蒸锅在将食材煮熟后无法分离食材与汤汁或水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锅具,包括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第一锅体内设有用于收容第二锅体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具有第一开口,第二锅体包括锅体本体和承载件,第二锅体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锅体本体内设有用于收容承载件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具有相对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承载件上设有多个滤水孔;第二锅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三开口朝向第一锅体,第二锅体架设于第一开口处;第二锅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开口朝向第二锅体,第二锅体架设于第一容纳腔内。
在上述方案中,当第二锅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三开口朝向第一锅体,将第二锅体架设于第一开口处后,通过加热第一容纳腔内的汤汁或水以产生高温蒸汽,高温蒸汽经承载件上的滤水孔流向第二容纳腔内,以加热或蒸熟放置于承载件上的食材;当第二锅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开口朝向第一锅体,将第二锅体架设于第一容纳腔内后,通过加热第一容纳腔内的汤汁或水以煮熟放置于承载件上的食材,通过向上提拉第二锅体,调节第二锅体与第一锅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以将食材与汤汁或水相分离,解决了传统的蒸锅在将食材煮熟后无法分离食材与汤汁或水的问题;同时,实现了锅具的蒸煮两用功能。
可选地,承载件固定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承载件固定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通过调整第二锅体的第二开口或第三开口的朝向,即可实现第二锅体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简化了第二锅体的结构,且使得第二锅体在蒸煮两用功能之间的切换更加方便快捷。
可选地,承载件在第二容纳腔内可上下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当第二锅体自第二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一工作状态时,由于承载件在第二容纳腔内可上下移动,承载件自锅体本体靠近第二开口处移动至靠近第三开口处,可以为在将食材放置于承载件时提供更多的容纳空间。
可选地,锅体本体靠近第二开口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锅体本体靠近第三开口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件。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可以用于限制承载件在第二容纳腔内的移动,即第一限位件用于防止承载件自第二开口处脱落,第二限位件用于防止承载件自第三开口处脱落。
可选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支架,第一底座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转轴部和第一限位部;第一连接部设于锅体本体靠近第二开口的内壁上,第一支架的至少部分活动设于第一转轴部内,且第一支架可围绕第一转轴部发生转动;第二锅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架与第一限位部相抵接。
在上述方案中,当第二锅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架因重力作用向靠近第三开口的方向发生转动而自然下垂,并与锅体本体的侧壁相平行;当第二锅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架因重力作用向靠近第二开口的方向发生转动,直至第一支架与第一限位部相抵接,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一支架继续转动,以使承载件可抵持于第一支架上。第二锅体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时,通过第一支架在重力作用下的转动而实现对承载件的支撑限制作用,第一支架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承载件的外径进行调整,提高了第二锅体的通用性。
可选地,第一限位件为自第二开口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口部翻边;或,第一限位件为锅体本体在靠近第二开口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凸筋;或,第一限位件为自锅体本体靠近第二开口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凸起。
在上述方案中,当第一限位件为第一口部翻边或第一凸筋时,由于第一限位件与收容部的侧壁连续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得第二锅体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当第一限位件为第一凸起时,第一限位件可以与锅体本体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设置于锅体本体的内壁上,简化了第二锅体的生产工艺,并提高了产品良率
可选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支架,第二底座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转轴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二连接部设于锅体本体靠近第三开口的内壁上,第二支架的至少部分活动设于第二转轴部内,且第二支架可围绕第二转轴部发生转动;第二锅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支架与第二限位部相抵接。
在上述方案中,当第二锅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支架因重力作用向靠近第三开口的方向发生转动,直至第二支架与第二限位部相抵接,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二支架继续转动,以使承载件可抵持于第二支架上;当第二锅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支架因重力作用向靠近第二开口的方向发生转动而自然下垂,并与锅体本体的侧壁相平行。第二锅体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时,通过第二支架在重力作用下的转动而实现对承载件的支撑限制作用,第二支架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承载件的外径进行调整,提高了第二锅体的通用性。
可选地,第二限位件为锅体本体在靠近第三开口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凸筋;或,第二限位件为自锅体本体靠近第三开口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二凸起。
在上述方案中,当第二限位件为第二凸筋时,第二限位件与锅体本体的侧壁可以连续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得第二锅体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当第二限位件为第二凸起时,第二限位件可以与收容部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设置于锅体本体的内壁上,简化了第二锅体的生产工艺,并提高了产品良率。
可选地,第一限位部间隔形成于第一转轴部沿水平方向的两端;或第一转轴部间隔形成于第一限位部沿水平方向的两端。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限位部间隔形成于第一转轴的两端或者第一转轴部间隔形成于第一限位部的两端,可以使得第一支架抵持于第一限位部上,保证第一底座对第一支架的支撑稳定性。
可选地,第二限位部间隔形成于第二转轴部沿水平方向的两端;或,第二转轴间隔形成于第二限位部沿水平方向的两端。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限位部间隔形成于第二转轴的两端或者第二转轴部间隔形成于第二限位部的两端,可以使得第二支架抵持于第二限位部上,保证第二底座对第二支架的支撑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包括支架本体和安装部,支架本体呈U形并形成有第四开口;安装部自支架本体靠近第四开口的两个末端沿远离或靠近彼此的方向延伸,以使安装部容置于第一转轴部或第二转轴部内。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支架本体呈U形,不仅可以减小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的重量,还可以当第二锅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架浸入第一容纳腔内的汤汁或水中后,减小第一支架与汤汁或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第一支架受到的浮力作用,进而保证承载件始终抵持于第一支架上,而不会因浮力作用而发生翘起,避免放置于承载件上的食材落入第一锅体内。
可选地,第三开口的内径大于第一开口的外径,第二开口的外径小于第一开口的内径;第二锅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锅体自第三开口伸入第二容纳腔内,且第一锅体与锅体本体的内壁相抵接;第二锅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锅体自第一开口伸入第一容纳腔内,且第一锅体与锅体本体的外壁相抵接。
在上述方案中,当第二锅体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通过第一锅体直接与锅体本体的内壁或外壁相抵接,已实现第二锅体架设于第一开口处或第一容纳腔内,而无需在锅体本体上额外设置与第一锅体相配合的抵接结构,从而简化了第二锅体的结构。
可选地,锅体本体靠近第三开口处延伸形成有抵靠部,锅体本体靠近第三开口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握持件;第二锅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锅体通过抵靠部架设于第一开口处;第二锅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锅体通过第一握持件架设于第一容纳腔内。
在上述方案中,当第二锅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抵靠部与第一锅体相抵接,由于抵靠部设于靠近第三开口处,使得第二锅体大部分处于第一容纳腔外;当第二锅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握持件与第一锅体相抵接,由于第一握持件设于靠近第三开口处,使得第二锅体大部分处于第一容纳腔内,且通过第一握持件可以向上提拉第二锅体,第二锅体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保证了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卸下锅盖组件后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锅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锅具中第一限位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锅具中第一限位件的另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锅具中第二限位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第三开口朝向第一锅体时的锅具的剖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的锅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的锅具在A1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7所示的锅具在A2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开口朝向第一锅体时的锅具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锅具在A3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的锅具在A4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锅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锅具在A5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锅具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锅具在A6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第三开口朝向第一锅体时的锅具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19为图18所示的锅具在A7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开口朝向第一锅体时的锅具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21为图20所示的锅具在A8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锅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所示的锅具在B1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锅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所示的锅具在B2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锅具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6所示的锅具在B3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锅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8所示的锅具在C1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锅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30所示的锅具在C2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锅具;
1、第一锅体;
11、锅壁;12、锅底;13、第一容纳腔;131、第一开口;14、第二握持件;15、第二支撑台阶;151、第三支撑部;152、第四支撑部;153、第二圆弧过渡部;
2、第二锅体;
21、锅体本体;211、第二容纳腔;2111、第二开口;2112、第三开口;212、抵靠部;213、第一支撑台阶;2131、第一支撑部;2132、第二支撑部;2133、第一圆弧过渡部;214、第一口部翻边;215、第二口部翻边;216、第一凸筋;217、第一凸起;218、第二凸筋;219、第二凸起;22、承载件;221、滤水孔;23、第一限位件;231、第一底座;231a、第一连接部;231b、第一转轴部;231c、第一限位部;232、第一支架;232a、支架本体;232b、安装部;232c、第四开口;24、第二限位件;241、第二底座;241a、第二连接部;241b、第二转轴部;241c、第二限位部;242、第二支架;25、第一握持件;26、配重件;27、螺杆;
3、锅盖组件;
31、第三握持件;32、安装座;33、锅盖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100,包括第一锅体1、第二锅体2和锅盖组件3,第一锅体1内设有用于收容第二锅体2的第一容纳腔13,且第一容纳腔13具有第一开口131,第二锅体2可以自第一开口131伸入第一容纳腔13内。
请参见图8,第一锅体1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锅壁11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锅底12,锅壁11内贯通开设有第一容纳腔13,锅底12设置于锅壁11的底部并封闭第一容纳腔13的底部开口。第一锅体1、第二锅体2以及第一容纳腔13的外周轮廓都分别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等其他任意形状,只要第二锅体2能够自第一开口131伸入第一容纳腔13内即可,在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锅体1、第二锅体2以及第一容纳腔13的外周轮廓均为圆形。
第二锅体2包括锅体本体21和承载件22,其中,承载件22上设有多个滤水孔221,锅体本体21内设有用于收容承载件22的第二容纳腔211,第二容纳腔211具有相对的第二开口2111和第三开口2112。第二容纳腔211的外周轮廓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等其他任意形状,且承载件22的形状与第二容纳腔211的外周轮廓相适配,在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211的外周轮廓和承载件22的形状都分别为圆形。
请参见图7至图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载件22活动设置于第二容纳腔211内,且承载件22因重力作用在第二容纳腔211内可上下移动。
锅体本体21靠近第二开口2111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23,锅体本体21靠近第三开口2112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件24;第二锅体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三开口2112朝向第一锅体1,第二锅体2架设于第一开口131处,承载件22抵持于第一限位件23上;第二锅体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开口2111朝向第一锅体1,第二锅体2架设于第一容纳腔13内,承载件22抵持于第二限位件24上。
具体地,第一限位件23和/或第二限位件2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其他任意数量,且第一限位件23和/或第二限位件24沿锅体本体21的内壁呈环形分布,只要承载组件可以抵持于第一限位件23或第二限位件24即可,在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23和第二限位件24的数量为四个,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限位件23之间的夹角和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件24之间的夹角为90°。
请参见图4,第一限位件23包括第一底座231和第一支架232,第一底座231包括第一连接部231a、第一转轴部231b和第一限位部231c。第一连接部231a设于锅体本体21靠近第二开口2111的内壁上,第一支架232的至少部分活动设于第一转轴部231b内。第二锅体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架232围绕第一转轴部231b向靠近第三开口2112的方向发生转动;第二锅体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限位部231c用于限制第一支架232发生转动。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31a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固定设置于锅体本体21的侧壁上。第一转轴部231b由第一连接部231a靠近第二开口2111的边缘经过卷圆成型而形成,第一限位部231c为自第一连接部231a靠近第二开口2111的边缘沿远离锅体本体21的内壁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翻边。
请参见图6,第二限位件24包括第二底座241和第二支架242,第二底座241包括第二连接部241a、第二转轴部241b和第二限位部241c。第二连接部241a设于锅体本体21靠近第三开口2112的内壁上,第二支架242的至少部分活动设于第二转轴部241b内。第二锅体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限位部241c用于限制第二支架242发生转动;第二锅体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支架242围绕第二转轴部241b向靠近第二开口2111的方向发生转动。
具体地,第二连接部241a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固定设置于锅体本体21的侧壁上。第二转轴部241b由第二连接部241a靠近第三开口2112的边缘经过卷圆成型而形成,第二限位部241c为自第二连接部241a靠近第三开口2112的边缘沿远离锅体本体21的内壁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翻边。
由于第一转轴部231b由第一连接部231a的边缘经过卷圆成型而形成,第一限位部231c由自第一连接部231a的边缘弯折而形成,以使第一转轴部231b、第一限位部231c与第一连接部231a连为一体;第二转轴部241b由第二连接部241a的边缘经过卷圆成型而形成,第二限位部241c由自第二连接部241a的边缘弯折而形成,以使第二转轴部241b、第二限位部241c与第二连接部241a连为一体,使得第一底座231和第二底座241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且便于第一底座231和第二底座241的加工成型。
此外,第一支架232和第二支架242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承载件22的外径进行调整或更换,从而实现了在第二锅体2内更换不同外径的承载件22,进而提高了第二锅体2的通用性。
请继续参见图4和图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翻边间隔形成于第一转轴部231b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第二翻边间隔形成于第二转轴部241b沿水平方向的两端。
第一支架232与第二支架242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支架232和第二支架242分别包括支架本体232a和安装部232b,其中,支架本体232a呈U形并形成有第四开口232c,安装部232b自支架本体232a靠近第四开口232c的两个末端沿靠近彼此的方向延伸,安装部232b容置于第一转轴部231b内或第二转轴部241b内。
请参见图7、图9和图10,当第二锅体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架232因重力作用向远离第二开口2111的方向发生转动而自然下垂,并与锅体本体21的侧壁相平行,第二支架242因重力作用向靠近第三开口2112的方向发生转动,直至支架本体232a与第二限位部241c相抵接,以限制支架本体232a继续向靠近第三开口2112的方向发生转动,保证了第二限位件24对第二支架242的支撑限制作用。
请参见图11至图13,当第二锅体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架232因重力作用向靠近第二开口2111的方向发生转动,直至支架本体232a与第一限位部231c相抵接,以限制支架本体232a继续向靠近第二开口2111的方向发生转动,保证了第一限位件23对第一支架232的支撑限制作用,第二支架242因重力作用向远离第三开口2112的方向发生转动而自然下垂,并与锅体本体21的侧壁相平行。
由于支架本体232a呈U形,不仅可以减小第一支架232的重量,还可以当第二锅体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架232浸入第一容纳腔13内的汤汁或水中后,减小第一支架232与汤汁或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第一支架232受到的浮力作用,进而保证承载件22始终抵持于第一支架232上,而不会因浮力作用而发生翘起,避免放置于承载件22上的食材落入第一锅体1内。
请参见图5,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部231b间隔形成于第一翻边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第二转轴部241b间隔形成于第二翻边沿水平方向的两端。
第一支架232与第二支架242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支架232和第二支架242都分别包括支架本体232a和安装部232b,支架本体232a呈U形并形成有第四开口232c,安装部232b自支架本体232a靠近第四开口232c的两个末端沿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安装部232b容置于第一转轴部231b或第二转轴部241b内。
当第二锅体2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第一支架232和第二支架242的转动方式以及位置关系,与上述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底座231的结构为第一翻边间隔形成于第一转轴部231b沿水平方向的两端时,第二底座241的结构还可以为第二转轴部241b间隔形成于第二翻边沿水平方向的两端;或者,当第一底座231的结构为第一转轴部231b间隔形成于第一翻边沿水平方向的两端时,第二底座241的结构还可以为第二翻边间隔形成于第二转轴部241b沿水平方向的两端。
可以理解的是,承载件22还可以固定设置于第二容纳腔211内,通过调整第二锅体2的第二开口2111或第三开口2112的朝向,即可实现第二锅体2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无需额外在锅体本体21内设置第一限位件23和/或第二限位件24,进而简化了第二锅体2的结构,且使得第二锅体2在蒸煮两用功能之间的切换更加方便快捷。
具体地,承载件22既可以固定设置于第二开口2111处,还可以固定设置于锅体本体21靠近第二开口2111的内壁上,只要当第二锅体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承载件22处于第一锅体1的第一开口131的上方,当第二锅体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承载件22处于第一锅体1的第一容纳腔13内即可,在此不做限定。请参见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锅体本体21靠近第三开口2112处延伸形成有抵靠部212,锅体本体21靠近第三开口211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握持件25。第二锅体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锅体2通过抵靠部212架设于第一开口131处;第二锅体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锅体2通过第一握持件25架设于第一容纳腔13内。
具体地,当第三开口2112朝向第一锅体1时,抵靠部212与第一锅体1相抵接,由于抵靠部212设于靠近第三开口2112处,使得第二锅体2大部分处于第一容纳腔13外,从而通过加热汤汁或水以产生高温蒸汽,高温蒸汽自承载件22上的滤水孔221流入第二容纳腔211内,可以加热或蒸熟放置于承载件22上的食材。第一握持件25可以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固定设置于锅体本体21的侧壁上,也可以通过螺纹配合或卡扣配合等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锅体本体21的侧壁上,在此不做限定。
当第二开口2111朝向第一锅体1时,第一握持件25与第一锅体1相抵接,由于第一握持件25设于靠近第三开口2112处,使得第二锅体2的大部分处于第一容纳腔13内,从而通过加热第一容纳腔13内的汤汁或水以煮熟放置于承载件22上的食材,通过第一握持件25可以向上提拉第二锅体2,调节第二锅体2与第一锅体1底部之间的距离,以将食材与汤汁或水相分离,解决了传统的蒸锅在将食材煮熟后无法分离食材与汤汁或水的问题,进而实现了锅具100的蒸煮两用功能。
请继续参见图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抵靠部212为自第三开口2112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支撑台阶213,且第一支撑台阶213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部2131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2132。
第一锅体1还包括自第一开口131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支撑台阶15,且第二支撑台阶15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三支撑部151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四支撑部152,且第四支撑部152形成的平面的直径大于第二支撑部2132形成的平面的直径。
具体地,第一支撑部2131的一端与锅体本体21在第三开口2112处连接,且第一支撑部2131与锅底12相平行。第二支撑部2132自第一支撑部2131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并向远离锅体本体21的方向延伸。
第三支撑部151的一端与第一锅体1在第一开口131处连接,且第三支撑部151与锅底12相平行。第四支撑部152自第三支撑部151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并向远离锅底12的方向延伸。
当第三开口2112朝向第一锅体1时,第二支撑部2132与第三支撑部151相抵接,以使得第二锅体2大部分处于第一容纳腔13的外部。由于第四支撑部152形成的平面的直径大于第二支撑部2132形成的平面的直径,第四支撑部152处于第二支撑部2132的外周,为第二锅体2的装配不仅可以起到定位导向作用,还可以防止第二锅体2发生晃动、脱落等问题,提高了支撑稳定性。
此外,当第二开口2111朝向第一锅体1时,使用者将锅盖组件3盖设于第三开口2112的上方,锅盖组件3抵持于第一支撑部2131上,且第二支撑部2132处于锅盖组件3边沿的外周,或者使用者将锅盖组件3直接盖设于第一开口131的上方,锅盖组件3抵持于第三支撑部151上,且第四支撑部152处于锅盖组件3边沿的外周,第二支撑部2132或第四支撑部152为锅盖组件3的装配不仅可以起到定位导向作用,还可以防止锅盖组件3发生晃动、脱落等问题。
第一支撑台阶213还包括第一圆弧过渡部2133,且第一圆弧过渡部2133连接于第一支撑部2131和第二支撑部2132之间。第二支撑台阶15还包括第二圆弧过渡部153,且第二圆弧过渡部153连接于第三支撑部151和第四支撑部152之间。
具体地,由于第一支撑部2131和第二支撑部2132之间以及第三支撑部151和第四支撑部152之间为圆弧过渡,从而可以提高第一支撑台阶213和第二支撑台阶15的结构强度,进而避免了第一支撑台阶213和第二支撑台阶15受力后发生变形的问题。
请参见图18至图21,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开口2112的内径大于第一开口131的外径,第二开口2111的外径小于第一开口131的内径。当第二锅体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锅体1自第三开口2112伸入第二容纳腔211内,且第一锅体1与锅体本体21的内壁相抵接;当第二锅体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锅体2自第一开口131伸入第一容纳腔13内,且第一锅体1与锅体本体21的外壁相抵接,从而无需在锅体本体21上额外设置与第一锅体1相配合的抵接结构,例如抵靠部212和/或第二支撑台阶15,进而简化了第二锅体2的结构。
具体地,当第二锅体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锅体1的锅壁11靠近第一开口131的端部与锅体本体21的内壁相抵接,以使第二锅体2架设于第一开口131处;当第二锅体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锅体1的锅壁11靠近第一开口131的端部与锅体本体21的外壁相抵接,以使第二锅体2架设于第一容纳腔13内。例如,沿着自第三开口2112朝向第二开口2111的方向,第二容纳腔211的内径逐渐递减;或者,沿着自第三开口2112朝向第二开口2111的方向,第二容纳腔211的一部分区域的内径先逐渐递减至小于或等于第一开口131的外径,第二容纳腔211的剩余部分区域的内径保持不变。
可以理解的是,锅体本体21靠近第三开口2112的外壁上可以设有第一握持件25,当第二锅体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锅体2自第一开口131伸入第一容纳腔13内后,第一握持件25与第一锅体1相抵接,以将第二锅体2架设于第一容纳腔13内。请继续参见图3,第二锅体2还包括至少一个配重件26,配重件26设于承载件22上,防止当承载件22浸入汤汁或水中后可能因浮力作用而翘起,避免放置于承载件22上的食材落入第一锅体1内。
具体地,配重件2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其他任意数量,例如配重件2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且该配重件26设置于承载件22的中部,以将承载件22和配重件26的重量集中于中部区域;配重件2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配重件26关于承载件22的中心对称并设置于承载件22上,因此当承载件22处于第一容纳腔13内时,可以防止承载件22因受到汤汁或水的浮力作用而翘起脱离与第三限位部215的接触,导致放置于承载件22上的食材落入第一容纳腔13内。
配重件26可以与承载件22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螺纹配合、卡扣配合等方式固定设置于承载件22上,在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配重件26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于配重件26的中部。配重件26的中部设有螺纹孔,第二锅体2还包括螺杆27,螺杆27穿过承载件22上位于中部的滤水孔221后可锁附于螺纹孔内,从而将配重件26固定设置于承载件22的中部;或者,承载件22的中部设有锁紧孔,螺杆27穿过该锁紧孔后可锁附于螺纹孔内,从而将配重件26固定设置于承载件22的中部。
锅盖组件3包括第三握持件31、安装座32和锅盖本体33,第三握持件31通过安装座32设置于锅盖本体33的中部或边缘,使用者通过握持第三握持件31可以取放锅盖组件3。
具体地,使用者将第二锅体2放置于第一锅体1内,当第三开口2112朝向第一锅体1时,锅盖组件3可盖设于第二开口2111处并封闭第二开口2111;当第二锅体2放置于第一锅体1内且第二开口2111朝向第一锅体1时,锅盖组件3可盖设于第三开口2112处并封闭第三开口2112;使用者不使用第二锅体2而将锅盖组件3直接盖设于第一开口131处以封闭第一开口131,可以提高锅具100的加热效率。
第二锅体2的侧壁上对称间隔设有第二握持件14,第二握持件14可以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固定设置于第二锅体2的侧壁上,也可以通过螺纹配合或卡扣配合等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锅体2的侧壁上,在此不做限定。
第一握持件25、第二握持件14或第三握持件31可以由陶瓷、塑料、尼龙、胶木、金属、玻璃等材料制成,锅盖本体33可以由不锈钢、铝合金、铁等金属或玻璃制成,在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握持件25、第二握持件14或第三握持件31由塑料制成,锅盖本体33由玻璃制成。
请参见图14和图15,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抵靠部212为自第三开口2112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口部翻边215,第一锅体1还包括自第一开口131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支撑台阶15。
具体地,当第三开口2112朝向第一锅体1时,第二口部翻边215与第三支撑部151相抵接,为第一锅体1与抵靠部212的抵接提供了更多的接触面积,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同时,第二口部翻边215与锅体本体21的侧壁可以连续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得第二锅体2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请参见图16和图17,在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抵靠部212为自第三开口2112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支撑台阶213,而第一锅体1不包括自第一开口131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支撑台阶15。
具体地,当第三开口2112朝向第一锅体1时,锅壁11靠近第一开口131的顶端与第一支撑部2131直接相抵接,第二支撑部2132处于锅壁11的外周,第二支撑部2132为第二锅体2与锅体的装配不仅可以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还可以防止第二锅体2发生晃动、脱落等问题。当第二开口2111朝向第一锅体1时,锅壁11靠近第一开口131的顶端与第一握持件25直接相抵接。
实施例2
请参见图22至图27,与实施例1中的锅具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在于第一限位件23为锅体本体21靠近第二开口2111的内壁上形成的第三限位部,且第三限位部与锅体本体21连为一体。
第三限位部用于限制承载件22自第二开口2111处脱落,也就是说当第二开口2111朝向第一锅体1时,承载件22可以抵持于第三限位部上,而不会自第二开口2111移动至第二容纳腔211的外部。
请继续参见图22和图2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限位部为自第二开口2111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口部翻边214,且第一口部翻边214形成的平面的直径小于承载件22的外径。第一口部翻边214与锅体本体21的侧壁可以连续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得第二锅体2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具体地,第一口部翻边214可以为沿第二开口2111的边沿首尾连接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沿第二开口2111的边沿对称间隔分布,例如,自第二开口2111向内延伸形成有四个第一口部翻边214,且任意两个第一口部翻边214之间的夹角为90°,在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口部翻边214为沿第二开口2111的边沿首尾连接的环状结构。
请参见图24和图25,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限位部为锅体本体21在靠近第二开口2111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凸筋216,且第一凸筋216形成的平面的直径小于承载件22的外径。第一凸筋216与锅体本体21的侧壁可以连续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得第二锅体2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具体地,通过滚压或冲压等工艺,使得锅体本体21在靠近第二开口2111处的侧壁向内凹陷,从而形成第一凸筋216。第一凸筋216可以为沿锅体本体21的侧壁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沿锅体本体21的侧壁对称间隔分布,例如锅体本体21在靠近第二开口2111处的侧壁上对称间隔设有四个第一凸筋216,且任意两个第一凸筋216之间的夹角为90°,在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凸筋216为沿锅体本体21的侧壁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
请参见图26和图27,在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限位部为自锅体本体21靠近第二开口2111的内壁向内延伸的第一凸起217,且第一凸起217形成的平面的直径小于承载件22的外径。第一凸起217可以与锅体本体21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设置于锅体本体21的内壁上,简化了第二锅体2的生产工艺,并提高了产品良率。
具体地,第一凸起217可以为沿锅体本体21的侧壁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沿锅体本体21的侧壁对称间隔分布,例如锅体本体21在第二开口2111处的侧壁上对称间隔设有四个第一凸起217,且任意两个第一凸起217之间的夹角为90°,在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锅体本体21的侧壁上对称间隔分布有四个第一凸起217,且任意两个第一凸起217之间的夹角为90°。
实施例3
请参见图28至图31,与实施例1中的锅具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在于锅体本体21靠近第三开口2112的内壁上形成有第四限位部,且第四限位部与锅体本体21连为一体。
请继续参见图28和图2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限位部为锅体本体21在靠近第三开口2112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凸筋218,且第二凸筋218形成的平面的直径小于承载件22的外径。第二凸筋218与锅体本体21的侧壁可以连续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得第二锅体2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具体地,通过滚压或冲压等工艺,使得锅体本体21在靠近第三开口2112处的侧壁向内凹陷,从而形成第二凸筋218。第二凸筋218可以为沿锅体本体21的侧壁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沿锅体本体21的侧壁对称间隔分布,例如锅体本体21在靠近第三开口2112处的侧壁上对称间隔设有四个第二凸筋218,且任意两个第二凸筋218之间的夹角为90°,在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凸筋218为沿锅体本体21的侧壁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
请参见图30和图31,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限位部为自锅体本体21靠近第三开口2112的内壁向内延伸的第二凸起219,且第二凸起219形成的平面的直径小于承载件22的外径。第二凸起219可以与锅体本体21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设置于锅体本体21的内壁上,简化了第二锅体2的生产工艺,并提高了产品良率。
具体地,第二凸起219可以为沿锅体本体21的侧壁首尾相连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沿锅体本体21的侧壁对称间隔分布,例如锅体本体21在第三开口2112处的侧壁上对称间隔设有四个第二凸起219,且任意两个第二凸起219之间的夹角为90°,在此不做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锅体本体21的侧壁上对称间隔分布有四个第二凸起,且任意两个第二凸起219之间的夹角为90°。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限位件23为第一口部翻边214、第一凸筋216或第一凸起217中的任意一种的同时,第二限位件24还可以是第二凸筋218或第二凸起219中的任意一种,其具体结构已分别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详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时,当需要使用蒸熟功能时,首先将锅体本体21的第三开口2112朝向第一锅体1,然后再将第二锅体2架设于第一锅体1的第一开口131处;当需要使用煮熟功能时,首先将锅体本体21的第二开口2111朝向第一锅体1,然后再将第二锅体2架设于第一锅体1的第一容纳腔13内,此时承载件22浸入收容于第一容纳腔13内的汤汁或水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锅具100中,当第二锅体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开口2111朝向第一锅体1,将第二锅体2架设于第一容纳腔13内后,使得第二锅体2大部分处于第一容纳腔13内,通过加热第一容纳腔13内的汤汁或水以煮熟放置于承载件22上的食材,最后通过向上提拉第二锅体2,调节第二锅体2与第一锅体1底部之间的距离,以将食材与汤汁或水相分离,解决了传统的蒸锅在将食材煮熟后无法分离食材与汤汁或水的问题。
此外,当第二锅体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三开口2112朝向第一锅体1,将第二锅体2架设于第一开口131处后,使得第二锅体2大部分处于第一容纳腔13外,通过加热第一容纳腔13内的汤汁或水以产生高温蒸汽,高温蒸汽经承载件22上的滤水孔221流向第二容纳腔211内,用于加热或蒸熟放置于承载件22上的食材,进而实现了锅具100的蒸煮两用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具,包括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所述第一锅体(1)内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锅体(2)的第一容纳腔(13),所述第一容纳腔(13)具有第一开口(13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体(2)包括锅体本体(21)和承载件(22),所述第二锅体(2)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锅体本体(21)内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承载件(22)的第二容纳腔(211),所述第二容纳腔(211)具有相对的第二开口(2111)和第三开口(2112),所述承载件(22)上设有多个滤水孔(221);
所述第二锅体(2)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三开口(2112)朝向所述第一锅体(1),所述第二锅体(2)架设于第一开口(131)处;
所述第二锅体(2)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开口(2111)朝向所述第二锅体(2),所述第二锅体(2)架设于第一容纳腔(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22)在所述第二容纳腔(211)内可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本体(21)靠近所述第二开口(2111)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23),所述锅体本体(21)靠近所述第三开口(2112)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件(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3)包括第一底座(231)和第一支架(232),所述第一底座(231)包括第一连接部(231a)、第一转轴部(231b)和第一限位部(231c);
所述第一连接部(231a)设于所述锅体本体(21)靠近所述第二开口(211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架(232)的至少部分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转轴部(231b)内,且所述第一支架(232)可围绕所述第一转轴部(231b)发生转动;
所述第二锅体(2)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架(232)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31c)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3)为自所述第二开口(2111)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口部翻边(214);
或,所述第一限位件(23)为所述锅体本体(21)在靠近所述第二开口(2111)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凸筋(216);
或,所述第一限位件(23)为自所述锅体本体(21)靠近所述第二开口(2111)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凸起(217)。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24)包括第二底座(241)和第二支架(242),所述第二底座(241)包括第二连接部(241a)、第二转轴部(241b)和第二限位部(241c);
所述第二连接部(241a)设于所述锅体本体(21)靠近所述第三开口(211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支架(242)的至少部分活动设于所述第二转轴部(241b)内,且所述第二支架(242)可围绕所述第二转轴部(241b)发生转动;
所述第二锅体(2)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架(24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41c)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42)包括支架本体(232a)和安装部(232b),所述支架本体(232a)呈U形并形成有第四开口(232c);
所述安装部(232b)自所述支架本体(232a)靠近所述第四开口(232c)的两个末端沿远离或靠近彼此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安装部(232b)容置于所述第二转轴部(241b)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24)为所述锅体本体(21)在靠近所述第三开口(2112)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凸筋(218);
或,所述第二限位件(24)为自所述锅体本体(21)靠近所述第三开口(2112)的内壁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二凸起(2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211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131)的外径,所述第二开口(211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口(131)的内径;
所述第二锅体(2)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锅体(1)自所述第三开口(2112)伸入所述第二容纳腔(211)内,且所述第一锅体(1)与所述锅体本体(21)的内壁相抵接;
所述第二锅体(2)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锅体(2)自所述第一开口(131)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13)内,且所述第一锅体(1)与所述锅体本体(21)的外壁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本体(21)靠近所述第三开口(2112)处延伸形成有抵靠部(212),所述锅体本体(21)靠近所述第三开口(211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握持件(25);
所述第二锅体(2)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锅体(2)通过所述抵靠部(212)架设于所述第一开口(131)处;
所述第二锅体(2)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锅体(2)通过所述第一握持件(25)架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3)内。
CN202122300246.9U 2021-09-22 2021-09-22 锅具 Active CN215502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0246.9U CN215502442U (zh) 2021-09-22 2021-09-22 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0246.9U CN215502442U (zh) 2021-09-22 2021-09-22 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02442U true CN215502442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7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0246.9U Active CN215502442U (zh) 2021-09-22 2021-09-22 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02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76977B1 (en) Multifunctional cookware
KR101964554B1 (ko) 교반기능을 구비한 조리용기용 뚜껑
US9211034B2 (en) Utensil with simplified handling
JP2016195760A (ja) バヨネット加圧調理器(bayonet pressure cooker)および対応する製造方法
CN216754196U (zh) 锅具
CN215502442U (zh) 锅具
CN210961552U (zh) 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
JP3194420U (ja) 多機能調理器
CN203953295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9996069U (zh) 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09202994U (zh) 料理机
CN208658676U (zh) 电饭煲的上内胆和电饭煲
CN215127458U (zh) 锅具组件及电火锅
CN208640374U (zh) 蒸笼和烹饪厨具
CN214804084U (zh) 锅具配件及锅具
CN215127154U (zh) 锅具组件及电火锅
KR200371725Y1 (ko) 직화 조리기
CN214387238U (zh) 炸锅组件及空气炸锅
CN215191051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发热盘结构
CN212788227U (zh) 一种锅具
CN214856095U (zh) 锅具
CN218164859U (zh) 一种低噪音烹饪器具
CN212912738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8186417U (zh) 一种空炸用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9125961U (zh) 电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