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0542U - 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00542U
CN215500542U CN202121779566.0U CN202121779566U CN215500542U CN 215500542 U CN215500542 U CN 215500542U CN 202121779566 U CN202121779566 U CN 202121779566U CN 215500542 U CN215500542 U CN 215500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ase
cabinet
motor
corn stal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95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萍
龚起
王靖淳
陈晓慧
齐富
黄宇
王溢琦
赵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217795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00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00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00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其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箱的左侧面与第一机柜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柜内壁的左侧面与第一电机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面与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若干个刀片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箱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传送带的正面和背面卡接。该玉米秸秆收集机,通过设置进料口、第一电机、刀片、输送片和出料口,避免了在秸秆进行粉碎收集时该收集机的内腔底端堆积有碎屑而导致秸秆难以进行排放,从而造成了该收集机内部堵塞,有效的增加了该收集机粉碎收集的效率,从而提高了该收集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秸秆粉碎收集机是一种用于农作物粉碎的辅助装置,其在农作物粉碎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首先将需要粉碎的农作物通过投放口倒入至粉碎箱内腔中,然后启动粉碎电机,粉碎电机通过带动两组转动轴旋转使刀具对农作物进行粉碎,粉碎完成之后农作物通过排放管道排放到外界即可;现有的秸秆粉碎收集机使用时,粉碎箱内腔底端容易堆积有碎屑,难以进行排放,容易造成箱内堵塞,从而降低了粉碎收集的效率,导致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解决了现有的秸秆粉碎收集机使用时,粉碎箱内腔底端容易堆积有碎屑,难以进行排放,容易造成箱内堵塞,从而降低了粉碎收集的效率,导致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箱的左侧面与第一机柜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柜内壁的左侧面与第一电机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面与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若干个刀片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箱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传送带的正面和背面卡接,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与若干个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箱的左侧面与第二机柜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机柜内壁的左侧面与第二电机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右侧面与滚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滚筒的外表面套设有输送片,所述机箱的右侧面开设有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机柜的正面与第一散热网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机柜的正面与第二散热网的背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内壁的下表面均与两个限位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呈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出料口的上表面均与两个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护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的下表面与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箱的左侧面与两个扶手的右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于四个刹车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箱的上表面与合页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箱的上表面通过合页与活动板的下表面铰接,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与把手的底端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玉米秸秆收集机,通过设置进料口、第一电机、刀片、输送片和出料口,操作人员将秸秆从进料口投入该收集机内部,随后分别驱动第一机柜内的第一电机和第二机柜内的第二电机,当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后,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后使其外围的刀片也跟着转动,当秸秆进入机箱内部后,转轴带动刀片对秸秆进行粉碎,粉碎完毕的秸秆在刀片的惯性下落在传送带的上方,接着通过推板将秸秆带入机箱深处,然后第二电机带动滚筒转动,滚筒转动后带动其外围的输送片移动,最后通过输送片将秸秆从出料口排出,避免了在秸秆进行粉碎收集时该收集机的内腔底端堆积有碎屑而导致秸秆难以进行排放,从而造成了该收集机内部堵塞,有效的增加了该收集机粉碎收集的效率,从而提高了该收集机的实用性。
2、该玉米秸秆收集机,通过设置扶手、刹车轮和挡板,操作人员通过把手将机箱推至工作传送,随后通过按动刹车轮上方的刹车片将该收集机固定,在移动的过程中,挡板将刹车轮卷起的泥土和污水挡住,方便了操作人员对该收集机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该收集机的适用性,同时降低了该收集机在停滞后因自行移动而造成人员受伤的可能。
3、该玉米秸秆收集机,通过设置合页、活动板和把手,当需要对该收集机进行维修或维护时,操作人员用手拉动把手,随后通过把手将活动板向上拉动,而活动板在合页的固定下在机箱上方转动,当操作人员将活动板拉动至最右方时,可对该收集机内部进行观察和检测,更加方便的对该收集机进行维修和检测,避免了该收集机在使用过程中因故障而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机柜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箱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料口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进料口、3第一机柜、4第一电机、5第一散热网、6转轴、7刀片、8传送带、9推板、10第二机柜、11第二电机、12第二散热网、13滚筒、14输送片、15限位块、16出料口、17固定杆、18护板、19挡板、20刹车轮、21合页、22活动板、23把手、24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包括机箱1,机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机箱1的左侧面与第一机柜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机柜3内壁的左侧面与第一电机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4的右侧面与转轴6的左端固定连接,转轴6的外表面与若干个刀片7的底端固定连接,机箱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传送带8的正面和背面卡接,传送带8的外表面与若干个推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机箱1的左侧面与第二机柜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机柜10内壁的左侧面与第二电机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1的右侧面与滚筒13的左端固定连接,滚筒13的外表面套设有输送片14,机箱1的右侧面开设有出料口16,避免了在秸秆进行粉碎收集时该收集机的内腔底端堆积有碎屑而导致秸秆难以进行排放,从而造成了该收集机内部堵塞,有效的增加了该收集机粉碎收集的效率,从而提高了该收集机的实用性。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机柜3的正面与第一散热网5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二机柜10的正面与第二散热网12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散热网5,更加方便的对第一机箱1和第二机箱1内部进行散热,从而避免了第一机箱1和第二机箱1内部温度过高而对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造成损坏,机箱1内壁的下表面均与两个限位块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块15呈三角形,通过设置限位块15,更加方便的对秸秆进行运输,避免了大量的秸秆堆积在机箱1上方,出料口16的上表面均与两个固定杆17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杆17的顶端与护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护板18,防止了秸秆在运输出料时飞溅出去而导致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上升。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机箱1的下表面与挡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机箱1的左侧面与两个扶手24的右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扶手24,方便了操作人员对该收集机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收集机的工作效率,机箱1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于四个刹车轮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刹车轮20,更加方便了操作人员对该收集机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该收集机的适用性,同时降低了该收集机在停滞后因自行移动而造成人员受伤的可能,机箱1的上表面与合页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机箱1的上表面通过合页21与活动板22的下表面铰接,活动板22的上表面与把手23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活动板22,更加方便的对该收集机进行维修和检测,避免了该收集机在使用过程中因故障而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使用前,操作人员通过把手23将机箱1推至工作传送,随后通过按动刹车轮20上方的刹车片将该收集机固定,在移动的过程中,挡板19将刹车轮20卷起的泥土和污水挡住;
S2、到达目的地后,操作人员将秸秆从进料口2投入该收集机内部,随后分别驱动第一机柜3内的第一电机4和第二机柜10内的第二电机11,当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驱动后,第一电机4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转动后使其外围的刀片7也跟着转动,当秸秆进入机箱1内部后,转轴6带动刀片7对秸秆进行粉碎,粉碎完毕的秸秆在刀片7的惯性下落在传送带24的上方,接着通过推板9将秸秆带入机箱1深处,然后第二电机11带动滚筒13转动,滚筒13转动后带动其外围的输送片14移动,最后通过输送片14将秸秆从出料口16排出;
S3、当需要对该收集机进行维修或维护时,操作人员用手拉动把手23,随后通过把手23将活动板22向上拉动,而活动板22在合页21的固定下在机箱1上方转动,当操作人员将活动板2拉动至最右方时,可对该收集机内部进行观察和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机箱(1)的左侧面与第一机柜(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柜(3)内壁的左侧面与第一电机(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的右侧面与转轴(6)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的外表面与若干个刀片(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机箱(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传送带(8)的正面和背面卡接,所述传送带(8)的外表面与若干个推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箱(1)的左侧面与第二机柜(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机柜(10)内壁的左侧面与第二电机(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1)的右侧面与滚筒(13)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滚筒(13)的外表面套设有输送片(14),所述机箱(1)的右侧面开设有出料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柜(3)的正面与第一散热网(5)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机柜(10)的正面与第二散热网(12)的背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壁的下表面均与两个限位块(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5)呈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6)的上表面均与两个固定杆(1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7)的顶端与护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下表面与挡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箱(1)的左侧面与两个扶手(24)的右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于四个刹车轮(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上表面与合页(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箱(1)的上表面通过合页(21)与活动板(22)的下表面铰接,所述活动板(22)的上表面与把手(23)的底端固定连接。
CN202121779566.0U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 Active CN215500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9566.0U CN215500542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9566.0U CN215500542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00542U true CN215500542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88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9566.0U Active CN215500542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005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3643U (zh) 一种瓜类去皮脱籽机
CN109227865B (zh) 一种木材粉碎机废料处理装置
CN111746026A (zh) 一种自动化漂浮型水草清理装置
CN211297735U (zh) 一种生物质发电桔梗破碎装置
CN215500542U (zh) 一种玉米秸秆收集机
CN212422272U (zh) 一种自动化漂浮型水草清理装置
CN211358924U (zh) 低污染的稻谷与稻壳的分离加工装置
CN206791048U (zh) 一种棉杆刨花板用原料粉碎机
CN213880985U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秸秆破碎装置
CN112934404A (zh) 一种落叶收集粉碎机
CN220328779U (zh) 一种木材加工用的废料处理装置
CN218654794U (zh) 一种环卫保洁树枝树叶的粉碎设备
CN110653029A (zh) 低污染的稻谷与稻壳的分离加工装置
CN218277905U (zh)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装置
CN211806491U (zh) 一种三面切书机的清理装置
CN212138474U (zh) 一种机动秸秆粉碎机
CN215783557U (zh) 一种农业经济作物用高效加工设备
CN218789220U (zh) 一种物料粉碎机
CN220088010U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秸秆粉碎装置
CN210815557U (zh) 一种印刷机废料收集装置
CN217486883U (zh) 一种高效新型转筒式残膜回收机
CN216032436U (zh) 一种成型机废杯盖收集装置
CN215655533U (zh) 一种农业经济作物多功能加工装置
CN217136122U (zh) 一种小型秸秆粉碎装置
CN212922904U (zh) 辅助垃圾分类的垃圾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