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0038U - 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0038U
CN215490038U CN202121668707.1U CN202121668707U CN215490038U CN 215490038 U CN215490038 U CN 215490038U CN 202121668707 U CN202121668707 U CN 202121668707U CN 215490038 U CN215490038 U CN 215490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wall
pipe
assembly
connect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687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联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687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0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0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0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了一种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该新风管组件应用于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管以及防雨罩;新风管用于与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动力组件连通,新风管包括穿墙管体;防雨罩包括用于设置于室外的罩本体以及与罩本体连通的连接管体,连接管体与穿墙管体嵌套配合并密封连接,以使二者的连接长度可调,罩本体通过连接管体与新风管连通。该新风管组件的防雨罩安装方便,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的安装效率,节约安装成本。

Description

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等相对密闭空间的健康空气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故人们常利用新风动力组件来对室内空气进行更换,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但在相关技术中,与新风管连接的防雨罩在安装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安装位置以及墙体厚度,经常需要反复拆装调整,不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该新风管组件的防雨罩安装方便,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的安装效率,节约安装成本。
其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管组件,应用于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管以及防雨罩;新风管用于与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动力组件连通,新风管包括穿墙管体;防雨罩包括用于设置于室外的罩本体以及与罩本体连通的连接管体,连接管体与穿墙管体嵌套配合并密封连接,以使二者的连接长度可调,罩本体通过连接管体与新风管连通。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新风管组件安装时,新风管的一端固定于空调室内机,并与新风动力组件连通,至少部分穿墙管体穿设于墙体,然后防雨罩在室外通过连接管体与穿墙管体嵌套配合,并可以密封连接,而且可以根据墙体的厚度,灵活调整二者的连接长度,使得罩本体设置于合适位置,能够快速完成防雨罩的安装固定,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的安装效率,节约安装成本。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身、设置于机身的新风动力组件以及上述的新风管组件,新风管与新风动力组件连通。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空调室内机安装时,新风管的一端固定于空调室内机,并与新风动力组件连通,至少部分穿墙管体穿设于墙体,然后防雨罩在室外通过连接管体与穿墙管体嵌套配合,并可以密封连接,而且可以根据墙体的厚度,灵活调整二者的连接长度,使得罩本体设置于合适位置,能够快速完成防雨罩的安装固定,进而能够提高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的安装效率,节约安装成本。完成空调室内机的安装后,启动新风模式时,新风动力组件动作,利用新风管组件将室外空气吸入进来室内,为室内增加新风气体,以提高室内空气的含氧量,进而能够提高空气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与空调室内机相配合,以使空调室内机能够提供调温气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空调系统安装便利,且使用时,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相配合能够为室内等密闭空间提供调温气体以及新风气体,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室内空气。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新风动力组件与新风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新风管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新风管组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新风管组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防雨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室内机;11、机身;12、新风动力组件;12a、新风壳体;101、进风端; 102、出风端;12b、离心风机;12c、过滤单元;13、新风管组件;100、新风管;110、穿墙管体;111、第二导向部;120、室内管体;130、第一挡圈;200、防雨罩;210、罩本体、220、连接管体;221、安装槽;222、环形凸起;223、第一导向部;230、第二挡圈;300、密封圈;20、墙体;21、墙孔;30、空调室外机;40、控制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公开。
空调系统作为一种空气交换设备,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位置,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健康空气。而目前空调系统的种类繁多,品牌繁多,使得可供消费者选择新风系统很多,如何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提升产品竞争力,成了空调系统厂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目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内机,部分空调室内机会内置新风动力组件,以便于与室外空气进行交换,用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但在相关技术中,与新风管连接的防雨罩在安装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安装位置以及墙体厚度,经常需要反复拆装调整,不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安装效率。
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新风管组件,其防雨罩安装方便,能够在不增加新风运行噪音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的安装效率,节约安装成本。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新风管组件,下面结合应用了新风管组件的空调室内机进行阐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及其新风管组件的结构示图。其中,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新风动力组件与新风管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新风管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4 为图3所示的新风管组件的半剖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 为图3所示的新风管组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防雨罩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10,包括机身11、设置于机身11的新风动力组件12以及新风管组件13,新风管组件13与新风动力组件 12连通。
其中,新风管组件13包括新风管100以及防雨罩200;新风管100用于与空调室内机10的新风动力组件12连通,新风管100包括穿墙管体110;防雨罩200包括用于设置于室外的罩本体210以及与罩本体210连通的连接管体220,连接管体220与穿墙管体110嵌套配合并密封连接,以使二者的连接长度可调,罩本体210通过连接管体220 与新风管100连通。如此,本公开的新风管组件13安装时,新风管100的一端固定于空调室内机10,并与新风动力组件12连通,至少部分穿墙管体110穿设于墙体20,然后防雨罩200在室外通过连接管体220与穿墙管体110嵌套配合,并可以密封连接,进而可以根据墙体20的厚度(如图5所示),灵活调整二者的连接长度,使得罩本体210设置于合适位置,能够快速完成防雨罩200的安装固定,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0的安装效率,节约安装成本。
完成空调室内机10的安装后,启动新风模式时,新风动力组件12动作,以使从罩本体210吸入的室外空气经连接管体220流入穿墙管体110,再流入新风动力组件12内,进而利用新风管组件13将室外空气吸入进来室内,为室内增加新风气体,以提高室内空气的含氧量,能够为人们室内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进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新风管100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能够实现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并可在将室内的部分气体引入新风管100内,并使新风气体进入新风动力组件12即可。如一条风管、多条风管或者多条风管+转接管构成,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机身11”还包括空调室内机10的外壳,用于容纳其他空调部件(包括新风动力组件12),例如控制面板、扇叶、回风动力组件、换热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新风动力组件12”包括但不限于离心风机12b、涡轮机、轴流风扇等气体负压发生设备,以便于吸入室外空气。
可选地,如图,1所示,新风动力组件12包括新风壳体12a以及设置于新风壳体12a内的轴流风扇,新风壳体12a包括出风端102以及与新风管100连接的进风端101。如此,利用进风端101与新风管100连接,轴流风扇运转,并在新风壳体12a内产生吸力,使得室外新风可以通过新风管100进入新风壳体12a内,然后再从新风壳体12a的出风端 102流出,为室内空气提供新风气体。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壳体12a为蜗壳。进而,轴流风扇与蜗壳相配合形成离心风机12b。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动力组件12还包括过滤单元12c,过滤单元12c设置于进风端101处。进而可以利用过滤单元12c可以过滤室外空气携带的杂质,为用户提供更加干净的新风气体。
过滤单元12c包括过滤网、过滤棉、过滤碳包等结构。
更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动力组件12还包括加湿器(未示出),加湿器设置于进风端101和/或出风端102。如此,利用加湿器还可以调节新风气体的湿度,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新风气体,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管100还包括室内管体120,室内管体120的一端与空调室内机10的新风动力组件12连通,另一端与穿墙管体110连通。如此,利用室内管体120来分别连通新风动力组件12以及穿墙管体110,使得新风管100的组合可以更加灵活,也方便空调室内机10可以根据室内空间灵活进行安装。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室内管体120为伸缩管体。以便于灵活调整防雨罩200与空调室内机10之间的位置关系,以适应各种场景下的安装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穿墙管体110和室内管体12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者粘接固定等,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管组件13还包括密封圈300,密封圈300夹设于连接管体220与穿墙管体110之间,以使连接管体220与穿墙管体110密封连接。如此,通过密封圈300使得连接管体220与穿墙管体 110密封连接可靠,且使得连接管体220与穿墙管体110之间可以相对移动也不影响密封效果。
该密封圈30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如橡胶圈、硅胶圈等。
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体220可插设于穿墙管体110内,密封圈300固设于连接管体220的外侧壁。如此,将密封圈300固设于连接管体220的外侧壁,便于安装,同时使得连接管体220插入穿墙管体110中,便于将密封圈300夹设于连接管体220与穿墙管体110之间,以保证密封效果。
可选地,如图6及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体220包括安装槽221,密封圈300套设于安装槽221,并至少部分密封圈300凸出安装槽221设置。如此,利用安装槽221来安装密封圈300,使得密封圈300夹设于连接管体220与穿墙管体110之间时,密封圈300挤压变形,但仍可以可靠地固设在连接管体220,便于在连接管体220 与穿墙管体110之间形成可靠地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体220设有环形凸起222,环形凸起222设有安装槽221。如此,利用环形凸起222可以增加连接管体220的厚度,将安装槽221设置于环形凸起222上,既可以保证安装槽221的深度,又不影响连接管体 220的强度。
此外,无需因为设置安装槽221则增加整条连接管体220的厚度,有利于节约成本,同时可以保证连接管体220的轻量化,便于搬运、安装。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圈300至少为两个,且沿连接管体220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如此,利用至少两个密封圈300可以在连接管体220与穿墙管体110之间形成至少两个密封结构,能够提高连接管体220与穿墙管体110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体220的端部设有第一导向部223,连接管体220通过第一导向部223导入穿墙管体110内。如此,利用第一导向部223便于将连接管体220导入穿墙管体110内,提高二者插接配合的便利性,有利于提高二者的组装效率。
和/或,如图6所示,另一些实施例中,穿墙管体110设有第二导向部111,连接管体220通过第二导向部111导入穿墙管体110内。如此,利用第二导向部111便于将连接管体220导入穿墙管体110内,提高二者插接配合的便利性,有利于提高二者的组装效率。
第一导向部223和/或第二导向部111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倒锥角结构或倒圆角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及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管组件13还包括第一挡圈130以及第二挡圈230,第一挡圈130设置于穿墙管体110,且第二挡圈 230设置于连接管体220,用于遮挡墙孔21。如此,利用第一挡圈130遮蔽室内的穿墙孔21,可以防止室内调温气体从穿墙孔21流出至室外,不利于室内调温。同时利用第二挡圈230可以遮蔽室外的穿墙孔21,可以防止室外灰尘等杂物以及昆虫等通过穿墙孔 21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生活的质量。此外,利用第一挡圈130以及第二挡圈230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10安装的美观性。
第一挡圈130与与穿墙管体110的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卡扣固定、粘接、螺接等,在此不做限定。
第二挡圈230与与连接管体220的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种,如卡扣固定、粘接、螺接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挡圈130与穿墙管体110一体成型;和/或,第二挡圈230与连接管体220一体成型。如此,可以减少组装环节,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0的安装效率。此外,第一挡圈130与穿墙管体110一体成型;和/或,第二挡圈230与连接管体220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新风管组件13的美观性。
如图8所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3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10,空调室外机30与空调室内机10相配合,以使空调室内机10能够提供调温气体。
该空调系统安装便利,且使用时,空调室内机10能够满足人们室内新风换气的需求,并能够与空调室外机30相配合能够为室内等密闭空间提供调温气体,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室内空气。如此,该空调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降温气流或加热气流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室外空气,以提高室内空气含氧量。还能为人们室内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能够提高用户体验,进而能够获得消费者青睐,具有更好的产品竞争力。
如图8所示,一些实施例,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模组40,控制模组40与空调室内机10以及空调室外机30通信连接。如此,利用控制模组40便于进行控制以及与用户进行交互。
该控制模组包括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至少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等。
控制模组通常控制空调系统的整体操作,诸如与开闭控制、加热控制、制冷控制、除湿控制、新风启动或关闭、风量调节控制等。控制模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控制模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控制模组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控制电路板还包括通信单元,用于的其他模块进行通信,如本公开的新风动力组件。
一实施例中,控制模组还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空调系统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空调系统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风量大小数据、加热数据、制冷数据、新风进风量数据等。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等。
“空调室外机与空调室内机相配合,以使空调室内机能够提供调温气体”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在传统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新风管组件,应用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风管,用于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动力组件连通,所述新风管包括穿墙管体;以及
防雨罩,包括用于设置于室外的罩本体以及与所述罩本体连通的连接管体,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穿墙管体嵌套配合并密封连接,以使二者的连接长度可调,所述罩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新风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夹设于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穿墙管体之间,以使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穿墙管体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可插设于所述穿墙管体内,所述密封圈固设于所述连接管体的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连接管体通过所述第一导向部导入所述穿墙管体内;和/或,所述穿墙管体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连接管体通过所述第二导向部导入所述穿墙管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包括安装槽,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安装槽,并至少部分所述密封圈凸出所述安装槽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设有所述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连接管体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还包括室内管体,所述室内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动力组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穿墙管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组件还包括第一挡圈以及第二挡圈,所述第一挡圈设置于所述穿墙管体,且所述第二挡圈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体,用于遮挡墙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穿墙管体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挡圈与所述连接管体一体成型。
1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的新风动力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管组件,所述新风管与所述新风动力组件连通。
12.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以及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配合,以使所述空调室内机能够提供调温气体。
CN202121668707.1U 2021-07-21 2021-07-21 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15490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8707.1U CN215490038U (zh) 2021-07-21 2021-07-21 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8707.1U CN215490038U (zh) 2021-07-21 2021-07-21 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0038U true CN215490038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68707.1U Active CN215490038U (zh) 2021-07-21 2021-07-21 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00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9794A (zh) * 2022-05-25 2022-08-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防雨结构和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9794A (zh) * 2022-05-25 2022-08-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防雨结构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5134B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15490038U (zh) 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CN111561744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563756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61870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339560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01268319A (zh) 用于蒸发器单元的侧面板布置
CN215062445U (zh) 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CN214038718U (zh) 智能中央三恒一体机
CN21489156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9857230U (zh) 一种立式窗机
CN11089499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15490034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KR101192002B1 (ko) 가습 환기 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공기 조화기
CN110805966A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CN220669675U (zh) 一种带除湿系统的单向流吊顶新风结构
CN214791567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4800476U (zh) 新风装置及通信机房
CN213395600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2252867U (zh) 一种新风空调净化一体机
CN211316362U (zh) 整体式空调
CN108800385A (zh) 基于建筑体结构的空调降温系统
CN110805964B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CN218269305U (zh) 一种新风空调
CN216203803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1

Address after: 430000 No. 006, floor 1, No. 66, Jiufeng 1st Road,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rovince (Wuhan area of free trade zone)

Patentee after: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millet Mobile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018, 8th floor, building 6, No.33 yard, middle Xierq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