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3935U - 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83935U
CN215483935U CN202120709901.3U CN202120709901U CN215483935U CN 215483935 U CN215483935 U CN 215483935U CN 202120709901 U CN202120709901 U CN 202120709901U CN 215483935 U CN215483935 U CN 215483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rder
plate
dry type
precast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099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昊
黄莉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099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83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83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83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包括预制板、连接管、预制梁和第一黏结介质;所述预制板的一端面朝外延伸有台阶部;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台阶部内,所述连接管由上至下贯穿所述台阶部的两端面;所述预制梁设有用于承托所述台阶部的挑耳,所述挑耳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挑耳内,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挑耳外并设于所述连接管内;所述第一黏结介质填充于所述连接管内。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速度快、室内效果好和抗震能力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施工速度快、建筑质量高、湿作业少和环境效益好等优点正处于快速发展中,是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抓手。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与梁的连接对于荷载能否有效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现有技术的装配式结构中,板多为叠合板,梁为叠合梁或现浇梁,梁板节点采用湿式连接,即现场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湿式连接具有整体性强的优点,但也因为湿作业而带来现场支模、脚手架支撑、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等一系列问题,且梁板连接处交叉钢筋较多,而叠合板的出筋容易导致梁的钢筋不易放置,从而产生施工周期长和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装配式结构施工周期长和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包括
预制板,预制板的一端面朝外延伸有台阶部;
连接管,连接管位于台阶部内,连接管由上至下贯穿台阶部的两端面;
预制梁,预制梁设有用于承托台阶部的挑耳,挑耳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位于挑耳内,连接件的另一端位于挑耳外并设于连接管内;
第一黏结介质,第一黏结介质填充于连接管内。
上述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通过在预制板上设置有台阶部,从而给连接管的安装提供了空间位置;通过设置有连接管,使得连接件有插接的空间,从而有利于连接件的插入;通过设置有挑耳,从而提供了可用于承托台阶部的载体;通过在挑耳内设置有连接件,从而便于台阶部与挑耳的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黏结介质,第一黏结介质填充到连接管内,从而使得连接更为稳定。实现了施工速度快、室内效果好和抗震能力强的优点。
进一步地,预制板呈水平设置,台阶部的外轮廓呈方形状。
进一步地,挑耳与预制梁为一体成型,挑耳形成于预制梁的一侧面,挑耳的外轮廓呈方形状。
进一步地,连接管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管沿台阶部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设置,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相邻连接管呈间隔设置且间隔的直线距离为600mm~1000mm;每个连接管一一对应一个连接件。
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与固定部连接的延伸部,固定部设置于挑耳内,延伸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管内。
进一步地,板梁干式连接构造还包括垫片,台阶部朝向预制梁的一端面与预制梁之间形成有竖向间隙;台阶部朝向挑耳的一端面与挑耳之间形成有横向间隙,竖向间隙与横向间隙连通,垫片安设于横向间隙内。
进一步地,板梁干式连接构造还包括封堵块,封堵块与横向间隙朝向预制板的一端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板梁干式连接构造还包括第二黏结介质,第二黏结介质填充于横向间隙内以及竖向间隙内,横向间隙内的第二黏结介质与垫片配合形成有垫层。
进一步地,台阶部的厚度、挑耳的厚度以及垫层的厚度之和等于预制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第一黏结介质和第二黏结介质均为砂浆。
进一步地,连接管为金属波纹管。
进一步地,连接件为螺栓。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制梁;2-挑耳;3-预制板;4-连接管;5-第一黏结介质;6-封堵块;7-连接件;8-第二黏结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包括预制板3、连接管4、预制梁1和第一黏结介质5;预制板3的一端面朝外延伸有台阶部;连接管4位于台阶部内,连接管4由上至下贯穿台阶部的两端面;预制梁1设有用于承托台阶部的挑耳2,挑耳2设有连接件7,连接件7的一端位于挑耳2内,连接件7的另一端位于挑耳2外并设于连接管4内;第一黏结介质5填充于连接管4内。
上述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通过在预制板3上设置有台阶部,从而给连接管4的安装提供了空间位置;通过设置有连接管4,使得连接件7有插接的空间,从而有利于连接件7的插入;通过设置有挑耳2,从而提供了可用于承托台阶部的载体;通过在挑耳2内设置有连接件7,从而便于台阶部与挑耳2的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黏结介质5,第一黏结介质5填充到连接管4内,固定连接连接件7与连接管4,从而使得连接更为稳定。实现了施工速度快、室内效果好和抗震能力强的优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制板3呈水平设置,台阶部的外轮廓呈方形状。如此,使得构造连接更快速且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挑耳2与预制梁1为一体成型,挑耳2形成于预制梁1的一侧面,挑耳2的外轮廓呈方形状。如此,挑耳2能够更好地匹配并承载台阶部,使得连接更美观,室内效果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管4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管4沿台阶部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设置,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相邻连接管4呈间隔设置且间隔的直线距离为600mm~1000mm;每个连接管4一一对应一个连接件7。如此,使连接更准确,整个连接构造更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7包括固定部和与固定部连接的延伸部,固定部设置于挑耳2内,延伸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管4内。如此,使得连接件7可以更好地与连接管4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板梁干式连接构造还包括垫片,台阶部朝向预制梁1的一端面与预制梁1之间形成有竖向间隙;台阶部朝向挑耳2的一端面与挑耳2之间形成有横向间隙,竖向间隙与横向间隙连通,垫片安设于横向间隙内。如此,通过设置垫片,控制横向间隙的厚度,使得整体更美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板梁干式连接构造还包括封堵块6,封堵块6与横向间隙朝向预制板3的一端口密封连接。如此,防止了黏结介质的溢出,从而避免了浪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板梁干式连接构造还包括第二黏结介质8,第二黏结介质8填充于横向间隙内以及竖向间隙内,横向间隙内的第二黏结介质8与垫片配合形成有垫层。如此,通过填充第二黏结介质8,使连接更稳定,不易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台阶部的厚度、挑耳2的厚度以及垫层的厚度之和等于预制板3的厚度。如此,使得整个连接构造更美观,室内效果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黏结介质5和第二黏结介质8均为砂浆。如此,黏结介质的黏结作用更强,使得连接更稳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管4为金属波纹管。如此,使连接管4能够用于补偿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形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7为螺栓。如此,使连接件7能更好地放置于挑耳2内且能更好地与连接管4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板,所述预制板的一端面朝外延伸有台阶部;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台阶部内,所述连接管由上至下贯穿所述台阶部的两端面;
预制梁,所述预制梁设有用于承托所述台阶部的挑耳,所述挑耳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挑耳内,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挑耳外并设于所述连接管内;
第一黏结介质,所述第一黏结介质填充于所述连接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呈水平设置,所述台阶部的外轮廓呈方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挑耳与所述预制梁为一体成型,所述挑耳形成于所述预制梁的一侧面,所述挑耳的外轮廓呈方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管沿所述台阶部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设置,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相邻所述连接管呈间隔设置且间隔的直线距离为600mm~1000mm;每个所述连接管一一对应一个所述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挑耳内,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所述台阶部朝向所述预制梁的一端面与所述预制梁之间形成有竖向间隙;所述台阶部朝向所述挑耳的一端面与所述挑耳之间形成有横向间隙,所述竖向间隙与所述横向间隙连通,所述垫片安设于所述横向间隙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与所述横向间隙朝向所述预制板的一端口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黏结介质,所述第二黏结介质填充于所述横向间隙内以及所述竖向间隙内,所述横向间隙内的所述第二黏结介质与所述垫片配合形成有垫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的厚度、所述挑耳的厚度以及所述垫层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预制板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黏结介质和第二黏结介质均为砂浆;所述连接管为金属波纹管;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CN202120709901.3U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 Active CN215483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9901.3U CN215483935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9901.3U CN215483935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83935U true CN215483935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3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09901.3U Active CN215483935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83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52270B1 (ko) 장경간 고하중 건물에 적합한 피씨 슬래브 및 그 시공방법
EP0467912B1 (en) Slab support system
CN110258789B (zh) 一种耗能钢棒可更换的梁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WO2010053220A1 (en) Formed steel beam for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and slab
KR100935430B1 (ko) 장지간 하이브리드 딥 데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슬림 플로어구조물
CN112609874A (zh) 饰面保温一体化的双面叠合剪力墙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09811A (zh) 含钢筋笼免拆成型柱模板、模板结构及建筑工艺
CN211690988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混凝土预制板
WO2022134844A1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EA013175B1 (ru) Наружная стена многоэтажного каркасного здания системы аркос и способ ее возведения
KR100675620B1 (ko) 조립식 벽체판넬과 이를 이용한 건물벽체
CN215483935U (zh) 一种板梁干式连接构造
CN212948324U (zh) 一种保温防火隔音混凝土装配式墙板
KR100796216B1 (ko) 건축물의 콘크리트 복합보
KR100379783B1 (ko) 춤이 깊은 건축용 합성 데크플레이트
CN216076471U (zh) 一种加固填充墙体结构
CN210529929U (zh) 一种耗能钢棒可更换的梁柱连接节点
CN211690989U (zh) 一种具有变形缝的混凝土预制板
CN210421403U (zh) 一种框架梁与柱的半干式连接节点
KR20160149087A (ko) 트러스보강 조립보
WO2013125778A1 (ko) 강연선 위치 고정수단을 가진 pc슬래브 및 이를 이용한 1방향 장선 슬래브의 연속화 시공방법
CN215166894U (zh) 饰面保温一体化的双面叠合剪力墙
CN216475730U (zh) 一种预制型组合剪力墙
CN217580626U (zh) 一种防移位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拉缝板
CN214941367U (zh) 结构柱与内墙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