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3785U - 一种膜压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膜压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3785U
CN215473785U CN202120869691.4U CN202120869691U CN215473785U CN 215473785 U CN215473785 U CN 215473785U CN 202120869691 U CN202120869691 U CN 202120869691U CN 215473785 U CN215473785 U CN 215473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tensioning
film
film press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96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红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Xing Yuan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Xing Yuan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Xing Yuan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Xing Yuan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96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3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3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3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膜压印刷机,包括:机架、输送装置和膜压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具有用于承载和输送外来物料的输送平面。所述膜压装置设于输送平面的上方,所述膜压装置包括:膜压组件、张紧组件。所述膜压组件包括:两条膜压辊筒、主动辊筒,以及与用于驱动主动辊筒转动的膜压驱动单元。所述张紧组件有多个,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张紧辊、张紧座和张紧驱动构件,所述张紧辊转动安装于所述张紧座,所述张紧驱动构件用于驱动所述张紧座沿所述张紧辊的径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膜压印刷机,能够适应多种周长的闭环印刷薄膜,印刷不同的图案时能够根据排布需求选择印刷薄膜的长度,不会造成浪费,灵活性强。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印刷领域中。

Description

一种膜压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膜压印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膜压印刷机,其薄膜的布置方法均为在膜压装置的两侧分别布置放卷卷筒和收卷卷筒,薄膜从放卷卷筒经过一系列的辊筒后进入膜压单元,使用完毕后利用收卷单元将薄膜收齐,薄膜只能使用一次,浪费严重,也不环保。而循环使用闭环印刷薄膜的膜压印刷机,其印刷薄膜长度单一无法调整,灵活性低,印刷不同规格的图案时往往无法按照最佳间距排布而造成一定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压印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膜压印刷机,包括:机架、输送装置和膜压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下部,所述输送装置具有前后延伸的、用于承载和输送外来物料的输送平面;所述膜压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上部,所述膜压装置包括:膜压组件和张紧组件;
所述膜压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输送平面上方、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的两条膜压辊筒,设于所述膜压辊筒上侧的主动辊筒,以及与所述主动辊筒传动连接、并使所述主动辊筒转动的膜压驱动单元;所述主动辊筒和两条所述膜压辊筒的轴向均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张紧组件有多个,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张紧辊、张紧座和张紧驱动构件,所述张紧辊的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并转动安装于所述张紧座,所述张紧驱动构件设有与所述张紧座传动连接、并使所述张紧座相对所述机架沿所述张紧辊的径向移动的张紧驱动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膜压印刷机,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使得承印物能够沿前后方向输送;通过膜压辊筒和主动辊筒对闭环的印刷薄膜进行循环使用。通过所述张紧驱动构件带动所述张紧座移动,使得更换印刷薄膜时,闭环的印刷薄膜能够轻松地套设包裹在膜压辊筒、主动辊筒和张紧辊的外侧;印刷时所述张紧辊能够对印刷薄膜进行张紧。前后排列设置的两个膜压辊筒能够使张紧的印刷薄膜与所述输送平面相平行,以实现承印物和印刷薄膜的同步动作,从而达到印刷目的。通过设置多个所述张紧组件,使得膜压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周长的闭环印刷薄膜,印刷不同规格的图案时能够按照最佳间距排布,大大增强灵活性,减少浪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的上部呈龙门状,所述机架的中部设有膜压架体,所述膜压架体的左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膜压架体的右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机架可拆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弹性垫块;所述膜压组件和张紧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和膜压架体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膜压架体能够为膜压组件和张紧组件提供安装支撑和连接基础;所述弹性垫块和连接块所述膜压架体的一侧与所述机架可拆连接,在更换印刷薄膜的时候,除了能够将印刷薄膜绕设在膜压装置再对接形成闭环;还能够将所述连接块拆卸后,从膜压架体的右侧将闭环的印刷薄膜套入再连接锁紧,大大缩短了更换印刷薄膜所需的时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多条输送辊和输送驱动单元,多条所述输送辊轴向均沿左右方向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多条所述输送辊沿前后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并相互传动连接,所述输送驱动单元设有与所述输送辊传动连接、并使所述输送辊转动的输送驱动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条所述输送辊沿前后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以形成所述的输送平面,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带动多条所述输送辊同步转动,使得承印物能够在所述输送平面上稳定输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膜压辊筒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膜压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膜压辊筒上下滑动的升降调整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膜压辊筒能够沿上下方向调整位置,使得膜压辊筒与所述输送平面之间的间距能够根据承印物的厚度尺寸来调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包括:升降螺杆、升降螺母、同步调整杆和调整驱动单元;所述升降螺杆和升降螺母均有两对,两个所述升降螺母分别与所述膜压辊筒的轴向两端连接,所述升降螺杆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两条所述升降螺杆的轴向均沿上下方向设置、并与两个所述升降螺母一一对应螺纹连接,所述同步调整杆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与两条所述升降螺杆传动连接,所述调整驱动单元与所述同步调整杆传动连接、并使所述同步调整杆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整驱动单元能够通过所述同步调整杆同步带动所述膜压辊筒两端的升降螺杆转动,使得两个所述升降螺母能够同时上下运动,使得所述膜压辊筒能够保持水平地升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膜压装置还包括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包括:纠偏辊筒、纠偏杆和纠偏驱动单元,所述纠偏辊筒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纠偏杆,所述纠偏杆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纠偏驱动单元设有与所述纠偏杆传动连接、并使所述纠偏杆沿左右方向滑动的纠偏驱动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纠偏驱动单元能够带动所述纠偏杆左右滑动,使得印刷薄膜循环动作时,所述纠偏辊筒能够带动印刷薄膜左右移动来进行纠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辊筒设于其中一条所述膜压辊筒的上方,所述主动辊筒的旁侧设有防滑辊组件,所述防滑辊组件包括:防滑辊筒和防滑辊驱动单元,所述防滑辊筒与所述主动辊筒平行设置,所述防滑辊筒沿其径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防滑辊筒的滑动路径自所述主动辊筒与膜压辊筒连线的一侧切入另一侧,所述防滑辊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防滑辊驱动单元设有与所述防滑辊筒传动连接、并使所述防滑辊筒沿其径向滑动的防滑驱动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滑辊驱动单元能够带动所述防滑辊筒平移,使得所述防滑辊筒能够对所述膜压辊筒与主动辊筒之间的印刷薄膜进行抵紧,增大印刷薄膜与所述主动辊筒的接触包角,避免失效打滑而造成印刷异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膜压组件还设有UV灯箱,所述UV灯箱呈箱型,所述UV灯箱设于两条所述膜压辊筒之间的上侧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UV灯箱内设有UV灯管,所述UV灯管呈长条圆柱状且其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UV灯箱的下端设有与所述UV灯管对应的出光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UV灯管能够进一步促进UV油墨印刷的干燥和附着,保障UV油墨印刷的各项性能达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V灯箱内还设有灯罩机构,所述灯罩机构包括挡光灯罩和翻转驱动构件,所述挡光灯罩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UV灯管的外侧,所述翻转驱动构件与所述挡光灯罩传动连接、并使所述挡光灯罩绕所述UV灯管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除了在需要进行紫外线固化的时间外,所述翻转驱动构件能够带动所述挡光灯罩转动,将UV灯管所产生的紫外线进行遮挡,避免印刷薄膜或设备部件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而降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膜压印刷机,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膜压印刷机,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膜压印刷机,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膜压印刷机,其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膜压印刷机,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0、机架,110、膜压架体,111、连接块,112、弹性垫块,200、输送装置,210、输送辊,220、输送驱动单元,300、膜压组件,310、膜压辊筒,320、主动辊筒,330、膜压驱动单元,340、升降调整机构,341、升降螺杆,342、升降螺母,343、同步调整杆,344、调整驱动单元,400、张紧组件,410、张紧辊,420、张紧座,430、张紧驱动构件,500、纠偏组件,510、纠偏辊筒,520、纠偏杆,530、纠偏驱动单元,600、防滑辊组件,610、防滑辊筒,620、防滑辊驱动单元,700、UV灯箱,710、UV灯管,720、挡光灯罩,730、翻转驱动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膜压印刷机作出如下实施例:
一种膜压印刷机,包括:机架100、输送装置200和膜压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200安装于所述机架100的下部,所述输送装置200包括输送驱动单元220和多条输送辊210。多条所述输送辊210沿前后方向等间距排列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使得所述输送装置200具有前后延伸的、用于承载和输送外来物料的输送平面。多条所述输送辊210轴向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并相互传动连接。所述输送驱动单元220设有与所述输送辊21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输送辊210转动的输送驱动端。
所述机架100的上部呈龙门状,所述机架100的中部设有膜压架体110。所述膜压架体110的左端与所述机架100固定连接;所述膜压架体110的右侧设有连接块111,所述连接块111与所述机架100通过螺钉可拆连接。所述连接块111与所述机架100之间设有弹性垫块112。
所述膜压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装置200的上方。所述膜压装置包括:膜压组件300、张紧组件400、纠偏组件500和UV灯箱700。
所述膜压组件300包括:安装于所述输送平面上方、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的两条膜压辊筒310,设于所述膜压辊筒310上侧的主动辊筒320,以及与所述主动辊筒32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主动辊筒320转动的膜压驱动单元330。所述主动辊筒320和两条所述膜压辊筒310的轴向均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主动辊筒320和两条所述膜压辊筒31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100和膜压架体110相连接。
考虑到便于控制输送的速度和准确度,本实施例中的输送驱动单元220和膜压驱动单元330均采用伺服电机,在其他一些实施中,所述输送驱动单元220和膜压驱动单元330可为步进电机或气动马达等旋转驱动元件。
所述膜压辊筒310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所述膜压组件300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膜压辊筒310上下滑动的升降调整机构340。所述升降调整机构340包括:升降螺杆341、升降螺母342、同步调整杆343和调整驱动单元344。
所述升降螺杆341和升降螺母342均有两对,两个所述升降螺母342分别与所述膜压辊筒310的轴向两端连接,所述升降螺杆341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两条所述升降螺杆341的轴向均沿上下方向设置、并与两个所述升降螺母342一一对应螺纹连接,所述同步调整杆343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并与两条所述升降螺杆341传动连接,所述调整驱动单元344与所述同步调整杆343传动连接、并使所述同步调整杆343转动。
所述张紧组件400包括:张紧辊410、张紧座420和张紧驱动构件430,所述张紧辊410的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并转动安装于所述张紧座420,所述张紧驱动构件430设有与所述张紧座42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张紧座420相对所述机架100沿所述张紧辊410的径向移动的张紧驱动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张紧组件400有两个,两个所述张紧组件400的张紧驱动构件430均为双杆伸缩气缸,所述张紧座420固定安装于所述双杆伸缩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两个所述张紧组件400的张紧驱动构件430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0和所述膜压架体110。
所述纠偏组件500包括:纠偏辊筒510、纠偏杆520和纠偏驱动单元530。所述纠偏辊筒510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纠偏杆520,所述纠偏杆520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纠偏驱动单元530设有与所述纠偏杆52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纠偏杆520沿左右方向滑动的纠偏驱动端。考虑到纠偏杆520的位移需要无级调节,本实施例中的纠偏驱动单元530采用电动推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纠偏驱动单元530还可以采用丝杆螺母、齿轮齿条等驱动组件。
所述UV灯箱700呈箱型。所述UV灯箱700设于两条所述膜压辊筒310之间的上侧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0,所述UV灯箱700内设有UV灯管710,所述UV灯管710呈长条圆柱状且其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UV灯箱700的下端设有与所述UV灯管710对应的出光口。
所述UV灯箱700内还设有灯罩机构,所述灯罩机构包括挡光灯罩720和翻转驱动构件730,所述挡光灯罩720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UV灯管710的外侧,所述翻转驱动构件730与所述挡光灯罩72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挡光灯罩720绕所述UV灯管71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构件730包括:一根外周具有齿的带齿推杆,所述带齿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膜压架体110,所述挡光灯罩720固定连接有一齿轮,所述带齿推杆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参照图1至图6,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膜压印刷机时:首先,并将闭环的印刷薄膜配置到膜压组件300上。具体地,可以将开环的印刷薄膜包裹绕设在膜压辊筒310、主动辊筒320、张紧辊410和纠偏辊筒510的外侧后再进行接口形成闭环;也可以将所述连接块111与所述机架100拆开,将闭环的印刷薄膜从膜压装置的一侧套入后,再将膜压架体110与机架100连接。
然后,通过所述张紧驱动构件430带动所述张紧辊410运动,将印刷薄膜张紧,使得绕设在两个膜压辊筒310之间的印刷薄膜与所述输送平面相平行。通过旋动所述同步调整杆343,使得所述膜压辊筒310两端的升降螺杆341同步转动,所述升降螺母342带动所述膜压辊筒310上下运动,使得两个膜压辊筒310之间的印刷薄膜与输送平面之间的间隙刚好能够让承印物通过,承印物在输送时刚好能够被印刷薄膜覆盖。
在输送印刷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纠偏驱动单元530控制所述纠偏辊筒510左右移动,使得印刷薄膜能够保持不偏移。通过所述UV灯管710对两条膜压辊筒310之间的印刷薄膜进行照射,使得UV印刷油墨更好地附着固化在承印物上。在不需要UV灯管710照射时,通过所述翻转驱动构件730带动所述挡光灯罩720转动将紫外光线拦截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辊筒320的旁侧设有防滑辊组件600,所述防滑辊组件600包括:防滑辊筒610和防滑辊驱动单元620,所述防滑辊筒610与所述主动辊筒320平行设置,所述防滑辊筒610沿其径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所述防滑辊筒610的滑动路径自所述主动辊筒320与膜压辊筒310连线的一侧切入另一侧,所述防滑辊驱动单元620安装于所述机架100,所述防滑辊驱动单元620设有与所述防滑辊筒61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防滑辊筒610沿其径向滑动的防滑驱动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膜压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
输送装置(200),所述输送装置(200)安装于所述机架(100)的下部,所述输送装置(200)具有前后延伸的、用于承载和输送外来物料的输送平面;
膜压装置,所述膜压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100)的上部,所述膜压装置包括:
膜压组件(300),所述膜压组件(300)包括:安装于所述输送平面上方、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的两条膜压辊筒(310),设于所述膜压辊筒(310)上侧的主动辊筒(320),以及与所述主动辊筒(32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主动辊筒(320)转动的膜压驱动单元(330);所述主动辊筒(320)和两条所述膜压辊筒(310)的轴向均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张紧组件(400),所述张紧组件(400)有多个,所述张紧组件(400)包括:张紧辊(410)、张紧座(420)和张紧驱动构件(430),所述张紧辊(410)的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并转动安装于所述张紧座(420),所述张紧驱动构件(430)设有与所述张紧座(42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张紧座(420)相对所述机架(100)沿所述张紧辊(410)的径向移动的张紧驱动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压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的上部呈龙门状,所述机架(100)的中部设有膜压架体(110),所述膜压架体(110)的左端与所述机架(100)固定连接,所述膜压架体(110)的右侧设有连接块(111),所述连接块(111)与所述机架(100)可拆连接,所述连接块(111)与所述机架(100)之间设有弹性垫块(112);所述膜压组件(300)和张紧组件(40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100)和膜压架体(1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压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200)包括多条输送辊(210)和输送驱动单元(220),多条所述输送辊(210)轴向均沿左右方向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多条所述输送辊(210)沿前后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并相互传动连接,所述输送驱动单元(220)设有与所述输送辊(21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输送辊(210)转动的输送驱动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压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压辊筒(310)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所述膜压组件(300)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膜压辊筒(310)上下滑动的升降调整机构(3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压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整机构(340)包括:升降螺杆(341)、升降螺母(342)、同步调整杆(343)和调整驱动单元(344);
所述升降螺杆(341)和升降螺母(342)均有两对,两个所述升降螺母(342)分别与所述膜压辊筒(310)的轴向两端连接,所述升降螺杆(341)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两条所述升降螺杆(341)的轴向均沿上下方向设置、并与两个所述升降螺母(342)一一对应螺纹连接,所述同步调整杆(343)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并与两条所述升降螺杆(341)传动连接,所述调整驱动单元(344)与所述同步调整杆(343)传动连接、并使所述同步调整杆(343)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压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压装置还包括纠偏组件(500),所述纠偏组件(500)包括:纠偏辊筒(510)、纠偏杆(520)和纠偏驱动单元(530),所述纠偏辊筒(510)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纠偏杆(520),所述纠偏杆(520)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纠偏驱动单元(530)设有与所述纠偏杆(52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纠偏杆(520)沿左右方向滑动的纠偏驱动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压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筒(320)设于其中一条所述膜压辊筒(310)的上方,所述主动辊筒(320)的旁侧设有防滑辊组件(600),所述防滑辊组件(600)包括:防滑辊筒(610)和防滑辊驱动单元(620),所述防滑辊筒(610)与所述主动辊筒(320)平行设置,所述防滑辊筒(610)沿其径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所述防滑辊筒(610)的滑动路径自所述主动辊筒(320)与膜压辊筒(310)连线的一侧切入另一侧,所述防滑辊驱动单元(620)安装于所述机架(100),所述防滑辊驱动单元(620)设有与所述防滑辊筒(61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防滑辊筒(610)沿其径向滑动的防滑驱动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压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压组件(300)还设有UV灯箱(700),所述UV灯箱(700)呈箱型,所述UV灯箱(700)设于两条所述膜压辊筒(310)之间的上侧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0),所述UV灯箱(700)内设有UV灯管(710),所述UV灯管(710)呈长条圆柱状且其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UV灯箱(700)的下端设有与所述UV灯管(710)对应的出光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压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V灯箱(700)内还设有灯罩机构,所述灯罩机构包括挡光灯罩(720)和翻转驱动构件(730),所述挡光灯罩(720)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UV灯管(710)的外侧,所述翻转驱动构件(730)与所述挡光灯罩(720)传动连接、并使所述挡光灯罩(720)绕所述UV灯管(710)转动。
CN202120869691.4U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膜压印刷机 Active CN215473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9691.4U CN215473785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膜压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9691.4U CN215473785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膜压印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3785U true CN215473785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6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9691.4U Active CN215473785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膜压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3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8552B (zh)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的内衬和胎面自动贴合装置
CN112477393B (zh) 一种高性能可调节热转印升华设备
CN212981942U (zh) 一种彩色印刷机纸张张紧度调节装置
CN103273735A (zh) 一种模块化宽幅烫印机
CN111619203B (zh) 一种固化装置、固化方法以及包括该固化装置的柔版印刷机
CN114084400A (zh) 轮胎覆膜包装机
CN215473785U (zh) 一种膜压印刷机
CN2618754Y (zh) 窄幅商标圆压圆多色烫金机
CN215473784U (zh) 一种新型膜压印刷机
CN216105097U (zh) 一种便于更换膜筒的高效覆膜机
CN113511005A (zh) 一种新型膜压印刷机
CN214495108U (zh) 生料带拉伸机的上料机构
CN212046358U (zh) 一种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
CN211684175U (zh) 一种准确导向的卷平一体打印机
CN211518983U (zh) 一种卷平一体打印机
CN211195488U (zh) 一种封边条喷印机
CN218986084U (zh) 一种循环膜膜压设备
CN201597236U (zh) 一种卷纸、塑料膜印刷的带式印版装置
CN220097934U (zh) 一种具有双重分页结构的分页机
CN214491587U (zh) 一种生料带拉伸机
CN220886320U (zh) 铝卷上料装置
CN217577646U (zh) 干膜卷收机构
CN220053229U (zh) 一种彩色印刷包装覆膜机构
CN219929087U (zh) 一种数码印花机的收料装置
CN217622742U (zh) 一种单悬臂滚筒织带印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