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1904U - 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1904U
CN215471904U CN202120272936.5U CN202120272936U CN215471904U CN 215471904 U CN215471904 U CN 215471904U CN 202120272936 U CN202120272936 U CN 202120272936U CN 215471904 U CN215471904 U CN 215471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ing
forming
concrete pile
pile wall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29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兆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2729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1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1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1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包括造型部一、造型部二、支承造型部一和造型部二的底模,造型部一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形变复位功能的第一模板和至少一个具有刚性且可用于支承第一模板的第二模板,第一模板至少可适配母拼接端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一侧的端部轮廓,第二模板适配母拼接端的其余端部轮廓且至少一端部能够进出第一模板,造型部一的成型面至少于距母拼接端端面预定距离处形成在预制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凹进的锁止成型部一;造型部二包括至少两块可拆卸连接的分模板,至少一分模板的成型面形成有适配锁止成型部一的锁止成型部二。本实用新型可以成型具备侧向卡接功能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Description

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桩墙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的施工中,预制构件广泛应用于水利建设工程、河道航道整治工程、市政排水工程、交通路基支护、城市地下基坑支护、滩涂围垦及海洋消浪工程等基坑围护工程和边坡支护工程。随着市场应用以及技术成熟度进一步提高,预制构件产品越来越多。简单的,可以将预制构件分成现浇和预制两种形式。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支护桩的模具,该模具是一个由弧板状上母模、弧板状下母模、卯模条及榫模条四部分组成的、具有多边形内腔的两端开口的中空状管形钢制模具;上母模拼接面、下母模拼接面上均设有与模具轴心平行的卯模凹槽及榫模凹槽;卯模凹槽内设置有卯模条,榫模凹槽内设置有榫模条;卯模条设置于上、下母模一侧拼接面的靠内腔缘,其外露于模具内腔面的部分呈半圆柱形或等腰梯形;榫模条分上榫模条、下榫模条,分别设置于上、下母模另一侧拼接面的靠内腔缘,上榫模条、下榫模条拼接后形成一个半圆形槽或等腰梯形槽。
但采用上述的模具其所成型的支护桩仅仅为相互抵靠连接的支护桩,无法成型可以相互卡接的支护桩,其所成型的支护桩之间连接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桩墙成型模。该混凝土桩墙成型模用于成型具备卡接功能的混凝土桩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包括造型部一、造型部二、支承所述造型部一和造型部二的底模,所述造型部一、造型部二和底模组合成敞口的造型模腔,所述造型部一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的母拼接端,所述造型部二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的公拼接端;所述造型部一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形变复位功能的第一模板和至少一个具有刚性且可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模板的第二模板,第一模板至少可适配所述母拼接端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一侧的端部轮廓,所述第二模板适配母拼接端的其余端部轮廓且至少一端部能够沿着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的凹陷方向进出第一模板,所述造型部一的成型面至少于距所述母拼接端端面预定距离处形成在预制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凹进的锁止成型部一;所述造型部二包括至少两块可拆卸连接的分模板,至少一所述分模板的成型面形成有适配所述锁止成型部一的锁止成型部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在造型模腔横截面上的横向两对侧分别形成异型结构,使得成型的混凝土桩墙在拼接时形成凹凸卡接配合结构,同时,设置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的母拼接端的造型部一和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的公拼接端的造型部二,造型部一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形变复位功能的第一模板和至少一个具有刚性且可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模板的第二模板,第二模板适配母拼接端的其余端部轮廓且至少一端部能够沿着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的凹陷方向进出第一模板,这样,在混凝土桩墙脱模时,将第二模板取出后,第一模板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因此可以利用第一模板的形变功能将第一模板直接从混凝土桩墙的母拼接端中朝母拼接端的开口方向拔出。与此同时,将造型部二中可拆卸连接的分模板依次拆卸,实现混凝土桩墙于母拼接端、公拼接端处的顺利脱模,从而成型具备侧向卡接功能的混凝土桩墙。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板包括依次连续的第一造型段、第二造型段、第三造型段,所述第二造型段大致沿混凝土桩墙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造型段和第三造型段分别至少用于成型所述母拼接端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
第一造型段和/或第三造型段大致沿混凝土桩墙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造型段、所述第三造型段分别设置于第二造型段的两侧,第一造型段和/或第三造型段的成型面上设置有所述锁止成型部一;
所述造型部二包括第一分模板、第二分模板、第三分模板,所述第一分模板、第二分模板、第三分模板依次连接成断面呈C型结构,所述第一分模板的成型面和/或第三分模板的成型面形成有所述锁止成型部二;
优选的,所述锁止成型部一上具有锁止面一,所述锁止成型部二上具有锁止面二,所述锁止面一与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的凹陷方向形成夹角α,0°<α<180°,所述锁止面二与锁止面一大致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二分模板和所述第三分模板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模板朝向造型模腔的一侧形成有支撑部,所述第一模板覆盖于支撑部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一模板的内轮廓形状大致适配,所述支撑部靠近造型模腔的一侧与第二造型段的内轮廓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造型段和/或第二造型段和/或第三造型段的至少部分为柔性结构和/或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造型段和/或第二造型段和/或第三造型段的造型面为刚性,其余部分为柔性结构和/或弹性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厚度沿着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的凹陷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模板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分别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开设定位槽,所述第一造型段远离模腔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三造型段远离模腔的一端形成有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分别嵌于对应的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造型段、第二造型段和第三造型段中的至少一者的造型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朝向造型模腔凸起的第一凸部,和/或,所述第一分模板、第二分模板、第三分模板中的至少一者的造型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朝向造型模腔凸起的第二凸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的位置相对应,并沿着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延伸端部,相邻混凝土桩墙于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成型出的凹部围合成现浇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模板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一成型块,第一成型块的成型面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公拼接端于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面,第一支撑块和第一成型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或第一成型块为中空格栅状结构;
和/或,所述第三分模板包括第二支撑块和第二成型块,第二成型块的成型面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公拼接端于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面,第二支撑块和第二成型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块和/或第二成型块为中空格栅状结构。
优选地,造型部一和/或造型部二上设有吊运部件;优选的,吊运部件包括拉杆,拉杆的一端连接固定在造型部一上,另一端连接固定在造型部二上。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桩墙成型模还包括沿着造型模腔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端部造型板,所述端部造型板的外周轮廓形状与造型模腔的横截面轮廓大致一致;
优选的,所述端部造型板能够与混凝土桩墙成型模连接固定或者沿着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与造型模腔内壁滑动接触配合;
优选的,所述端部造型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与混凝土桩墙用的刚性骨架连接的连接孔,且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端部造型板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张拉设备连接的张拉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桩墙成型模还包括至少一个沿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用于使所成型的混凝土桩墙呈空心状的芯模,所述端部造型板上开设有供芯模轴向贯穿的通孔,所述芯模分别贯穿端部造型板并抵接于端部造型板通孔的孔壁;
或者,所述底模包括底模板和两个分设于底模板横向两侧的侧模板,至少一所述侧模板可相对于底模板的宽度方向横移和/或偏转;
优选的,两侧模板形成夹角大于0°的脱模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混凝土桩墙成型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混凝土桩墙成型模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造型部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造型部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混凝土桩墙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另一种混凝土桩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另一种混凝土桩墙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又一种混凝土桩墙成型模的前视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
100、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1、造型部一;11、锁止成型部一;111、锁止面一;
12、第一模板;121、第一造型段;1211、第一定位部;
122、第二造型段;1221、第一凸部;123、第三造型段;1231、第三定位部;
13、第二模板;131、支撑部;132、定位槽;
2、造型部二;21、锁止成型部二;211、锁止面二;
22、第一分模板;221、第一支撑块;222、第一成型块;
23、第二分模板;231、侧板;232、圆弧板;233、第二凸部;
24、第三分模板;241、第二支撑块;242、第二成型块;
3、底模;31、底模板;32、侧模板;
4、端部造型板;41、连接孔;5、芯模;6、紧固组件;
300、混凝土桩墙组合;200、混凝土桩墙;201、母拼接端;2011、锁止部一;202、公拼接端;2021、锁止部二;203、现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定义沿靠近混凝土桩墙成型模轴线的方向为内,反方向为外,各零部件在无其它另外说明的情形下,优先同样适用此定义。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至图6,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100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200,具体的,该混凝土桩墙200可以是围护桩、支护桩、工字桩、H型桩、板桩、T形桩等。本实施例详细介绍的混凝土桩墙200的桩身主体结构大致呈长方体状,桩身两侧在轴向方向上分别具有公拼接端202以及与该公拼接端202相适配的母拼接端201。
该混凝土桩墙成型模100包括底模3、造型部二2、造型部一1,所述底模3呈上开口的矩形结构,底模3用于支承所述造型部一1和造型部二2,所述造型部二2、造型部一1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底模3横向两侧内壁,且所述造型部二2、造型部一1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模3的底部贴合,底模3、造型部二2、造型部一1围成顶部敞口的造型模腔,以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200。具体的,造型部二2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200一侧的公拼接端202,造型部一1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200另一侧与公拼接端202相适配的母拼接端201,为了能够方便造型混凝土桩墙200公拼接端202及母拼接端201的复杂轮廓并顺利脱模,造型部一1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形变复位功能的第一模板12和至少一个具有刚性且可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模板12的第二模板13,第一模板12至少可适配所述母拼接端201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一侧的端部轮廓,所述第二模板13适配母拼接端201的其余端部轮廓,且第二模板13至少一端部能够沿着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的凹陷方向进出第一模板12,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的凹陷方向可以是平直的,也可以是倾斜的;造型部一1的成型面至少于距所述母拼接端201端面预定距离处形成在预制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凹进的锁止成型部一11,锁止成型部一11用于在混凝土桩墙的母拼接端形成锁止部一2011。
造型部二2包括至少两块可拆卸连接的分模板,至少一所述分模板的成型面形成有适配所述锁止成型部一11的锁止成型部二21,锁止成型部二21用于在混凝土桩墙的公拼接端形成锁止部二2021。相邻混凝土桩墙200之间通过母拼接端201与公拼接端202拼接,并通过锁止部一2011和锁止部二2021在逆向拼接方向上(即图5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形成抗拉拔配合。该模具制作的混凝土桩墙200的锁止部一2011和锁止部二2021结构可以用于拼接时导向,也可以在拼接后作为加强结构,锁止部一2011和锁止部二2021的形状在横向上具有一定变化,锁止成型部一11和锁止成型部二21根据需求相应变化,具体的,只要该模具的制作的混凝土桩墙200在侧向上能形成卡接结构即可,例如锁止成型部一11和锁止成型部二21可以是燕尾形式,也可以是梯形、T型、Ω型等,具体形式不限,由于可实现的方式较多,此处不一一举例。本实施例所成型出的混凝土桩墙200,在相邻两个混凝土桩墙200连接时,其中一个混凝土桩墙200的公拼接端202能够卡入另一混凝土桩墙200的母拼接端201内,形成榫卯连接结构,使得相邻混凝土桩墙200之间形成连接,还能形成墙内、外不直接通透的拼接缝,有助于提高防水性能,并能通过锁止部一2011和锁止部二2021使相邻两个混凝土桩墙200卡接固定,确保通过该混凝土桩墙200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桩墙拼接时可靠稳定,相邻混凝土桩墙200拉结成一体,整体桩墙抗倾倒、倾覆性能增强,结构稳定性大大提高。
请再次参阅图1、2、5,为了使相邻两个混凝土桩墙200之间形成卡合结构的混凝土桩墙组合300,混凝土桩墙200的一侧设有变径的公拼接端202,另一侧设有变径的母拼接端201,相邻两个混凝土桩墙200拼接时,一个混凝土桩墙200的公拼接端202能插入另一个混凝土桩墙200的母拼接端201中,两个混凝土桩墙200的能形成榫卯结构,从而使相邻两个混凝土桩墙200卡接固定。本实施例详细介绍一种混凝土桩墙200的模具,如图2所示,造型部一1的成型面至少于距所述母拼接端201端面预定距离处形成在预制混凝土桩墙200厚度方向上凹进的锁止成型部一11,锁止成型部一11沿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且锁止成型部一11设置于造型部一1于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或两侧;相应的,造型部二2的成型面至少于距所述公拼接端202根部(图5所示的虚线处)预定距离处形成凹陷的锁止成型部二21,锁止成型部二21沿纵向(即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连续或间隔设置,且锁止成型部二21设置于造型部二2于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或两侧。为了使相邻两个混凝土桩墙200顺利卡接,混凝土桩墙200上公拼接端202和母拼接端201的位置是相对应的,制作该混凝土桩墙200的模具与混凝土桩墙200的形状匹配,如图2所示,锁止成型部一11设置于造型部一1于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锁止成型部一11设置于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201的凹陷方向的根部,与锁止成型部一11相匹配的锁止成型部二21设置于造型部二2于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锁止成型部二21设置于混凝土桩墙公拼接端202的凸出方向的端部。同样的,锁止成型部一11设置于造型部一1在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201的凹陷方向上的中间部,锁止成型部二21相应设置,只要该模具的制作的混凝土桩墙200在其宽度方向上能形成卡接结构,锁止成型部一11和锁止成型部二21所在位置、形状不做限定。
优选的,如图2、3所示,为了增大相邻两个混凝土桩墙200在横向连接时的卡接面积且形成导向结构,所述锁止成型部一11上具有锁止面一111,所述锁止成型部二21上具有锁止面二211,所述锁止面一111与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201的凹陷方向形成夹角α,0°<α<180°,所述锁止面二211与锁止面一111大致平行,优选,90°≤α<180°,通过增大角度以提高混凝土桩墙200锁止部的承力性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2包括依次连续的第一造型段121、第二造型段122、第三造型段123,所述第二造型段122大致沿混凝土桩墙200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造型段121和第三造型段123分别至少用于成型所述母拼接端201在混凝土桩墙200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第一造型段121和/或第三造型段123大致沿混凝土桩墙200的宽度方向(即图5所示的箭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造型段121、所述第三造型段123分别设置于第二造型段122的两侧,第一造型段121和/或第三造型段123的成型面上设置有所述锁止成型部一11,优选,第一造型段121和第三造型段123均设置有锁止成型部一11,通过两个沿混凝土桩墙200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锁止成型部一11,稳定性更高,防脱性能更强,减少相邻混凝土桩墙200之间因偏转而导致脱开的问题发生。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造型段121和/或第二造型段122和/或第三造型段123的至少部分为柔性结构和/或弹性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混凝土桩墙200成型后,由于第一模板12与已经成型的混凝土桩墙200侧面的母拼接端201卡止,设置第一模板12的第二造型段122为柔性段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因此在第一模板12的脱模工序中可以将第一模板12直接从混凝土桩墙200侧面的母拼接端201中朝母拼接端201的开口方向拔出,或者是可以将第一模板12在外力作用下拉扯变形,使之与母拼接端201之间的卡接失效后,再将第一模板12从母拼接端201内脱出。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造型段121和/或第二造型段122和/或第三造型段123的造型面为刚性,其余部分为柔性结构和/或弹性结构。优选,第一造型段121、第二造型段122和第三造型段123的造型面均为刚性,具备一定的强度,能抵抗布料时的冲击力及震动力,避免母拼接端201的形状发生变化以致于成型的混凝土桩墙200尺寸发生偏差,使得混凝土桩墙200所造型出的表面形状及表面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而其余部分为柔性结构和/或弹性结构,可以在脱模的过程中发生形变,利用其形变功能,使得第二模板13能够顺利方便的拉拔脱出,与第一模板12脱离,在第二模板13与第一模板12脱离后,由于第一模板12仅成型面部分为刚性,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性能,通过剥离的方式即可将第一模板12与成型出的混凝土桩墙200脱离。为了在剥离的过程中降低对第一模板12的伤害,可以第一造型段121、第二造型段122和第三造型段123之间的连接处设置为柔性结构和/或弹性结构,使其可以翻折,进而方便脱离。
第一模板12至少部分设置为柔性结构和/或弹性结构,使其具有形变复位功能,至于柔性结构和/或弹性结构设置在第一模板12的何处,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因此只要第一模板12的部分具有形变复位功能即可满足顺利脱模的生产需求,例如,第一造型段121、第二造型段122、第三造型段123或其组合,等等。
请继续参考图3,造型部一1还包括第二模板13,第二模板13朝向造型模腔的一侧形成有支撑部131,另一侧为板状结构且与底模3匹配,第二模板13可以适配母拼接端201的其余端部轮廓,优选的,所述支撑部131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一模板12的内轮廓形状适配,第一模板12覆盖于支撑部131上,所述支撑部131横向侧部与第一模板12的内轮廓贴合。具体的,且支撑部131的上端面支承于第一造型段121的下部,支撑部131的下端面支承于第三造型段123的上部,支撑部131能够为所述第一模板12提供刚性支承,且在脱模时,第二模板13在混凝土桩墙200母拼接端201的凹陷方向上与第一模板12无干涉,即第二模板13无设置卡接第一模板12的限位结构,支撑部131于混凝土桩墙200厚度方向的表面为平直的光滑面,第二模板13从混凝土桩墙200侧面的母拼接端201中朝母拼接端201的开口方向拔出,再拔出第一模板12,完成母拼接端201处的脱模。为了减少第二模板13的脱模阻力以及降低第一模板12的安装难度,设置支撑部131的厚度沿着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201的凹陷方向逐渐减小。
为了实现第一模板12与第二模板13的安装固定,所述第一模板12和第二模板13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为了方便第一模板12与第二模板13的定位,第二模板13在混凝土桩墙200厚度方向上分别于所述支撑部131的上下两侧开设定位槽132,第一造型段121远离造型模腔的一端形成一向上延伸的第一定位部1211;第三造型段123远离造型模腔的一端形成一向下延伸的第三定位部1231,所述第一定位部1211、第三定位部1231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槽132适配,具体的,第一定位部1211可以是第一造型段121端部的一个垂直折弯段,第三定位部1231也可以是第三造型段123端部的一个垂直折弯段,优选的,为了加工方便,第一造型段121和第三造型段123结构相同。安装时,将第一模板12的第一定位部1211、第三定位部1231分别嵌于对应的定位槽132中直到第一定位部1211、第三定位部1231朝向造型模腔的一面与第二模板13朝向造型模腔的上下两侧面齐平。
如图4所示,详细介绍了造型部二2的一种具体结构,造型部二2包括第一分模板22、第二分模板23、第三分模板24,第一分模板22、第二分模板23、第三分模板24依次连接成断面呈C型结构,所述第一分模板22的成型面和/或第三分模板24的成型面形成有所述锁止成型部二21,使得成型的混凝土桩墙200于公拼接端202处形成卡接结构的组成部分。在脱模时,第一分模板22从上部拔出,第二分模板23朝远离混凝土桩墙200公拼接端202的方向拔出,在混凝土桩墙200吊装时,第三分模板24在重力下自动脱模。
为了减轻造型部二2的自重及降低加工难度,设置所述第二分模板23包括侧板231和圆弧板232,所述圆弧板232用于形成第二凸部233,该圆弧板232可以是中空结构,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钢材等制作而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热耐磨性。所述侧板231与圆弧板232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或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一分模板22包括第一支撑块221和第一成型块222,第一成型块222的成型面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200公拼接端202于混凝土桩墙200厚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面,在第一成型块222的成型面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等其他方式加工而成,降低机加工的难度,根据实际生产的需求,可以更换不同形状、规格和不同材质的第一成型块222,以成型不同的公拼接端202形状,且第一成型块222满足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对其材质和加工方法不做限定。为了减轻造型部二2自重,所述第一支撑块221和/或第一成型块222可以为中空格栅状结构,沿着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或者连续贯通,本实施例中对中空孔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为了保证造型部二2的结构稳定,第一支撑块221和第一成型块222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分模板24包括第二支撑块241和第二成型块242,第二成型块242的成型面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200公拼接端202于混凝土桩墙200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面,第二支撑块241和第二成型块242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为了减轻造型部二2自重,所述第二支撑块241和/或第二成型块242可以为中空格栅状结构,第三分模板24可以与第一分模板22的结构大致相同,具体结构请参考第一分模板22的描述。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第一分模板22以及第三分模板24可以事先安装在第二分模板23上,再进行布料。当然,也可以是第三分模板24与第二分模板23连接后即可进行布料,再安装第一分模板22。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紧固件连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在生产结束后,可以先将第一分模板22拆除,也可以将造型部二2、造型部一1、混凝土桩墙200一起吊出后再进行各个模板的拆除。
为了便于造型部二2、造型部一1、混凝土桩墙200一起吊出,造型部二2和/或造型部一1上设有吊运部件(图中未示出);优选的,吊运部件包括拉杆(图中未示出),拉杆的一端连接固定在造型部二2上,另一端连接固定在造型部一1上。
请继续参考图2、5,第一造型段121、第二造型122和第三造型段123中的至少一者的造型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朝向造型模腔凸起的第一凸部1221,和/或,所述第一分模板22、第二分模板23、第三分模板24中的至少一者的造型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朝向造型模腔凸起的第二凸部233,第一凸部1221和第二凸部233用于在混凝土桩墙200的拼接端面形成缺口,以便后续通过该缺口进行现浇部的施工,以封填混凝土桩墙200之间的对接缝隙。优选的,第一凸部1221设置在第二造型段122上,第二凸部233设置在第二分模板23上,并且所述第一凸部1221与所述第二凸部233的位置相对应,具体的,所述第一凸部1221和所述第二凸部233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并沿着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端部。相邻混凝土桩墙200拼接时,第一凸部1221和所述第二凸部233成型出的凹部围合成现浇孔203,该现浇孔203可以是圆形、方形等,该现浇孔203可以作为排水通道,也可以作为浇筑通道,该现浇孔203中可以浇筑填充剂,该填充剂具有一定的固化能力,可以是水泥和/或胶凝材质等。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分模板23和第三分模板24在朝向造型模腔的造型面上均未设置第二凸部233时,第二分模板23与第三分模板24可以是一体结构,此时,在生产结束后,可以先将第一分模板22拆除,然后将混凝土桩墙200与造型部一1一起吊出,吊出过程中,第二分模板23与第三分模板24受重力自动与混凝土桩墙200脱离。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混凝土桩墙成型模100,如图7-8所示,混凝土桩墙成型模100还包括沿着造型模腔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端部造型板4,本实施例中以两个端部造型板4为例进行说明,两个端部造型板4与底模3、造型部二2、造型部一1共同围合成成型混凝土桩墙200的造型模腔,所述端部造型板4的外周轮廓形状与造型模腔横截面轮廓大致一致,并且所述端部造型板4能够与混凝土桩墙成型模100连接固定或者沿着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与造型模腔内壁滑动接触配合。当端部造型板4作为端固定板使用时,其可以与底模3、造型部二2、造型部一1所构成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连接固定;当端部造型板4作为张拉板使用时,其能沿着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与造型模腔内壁滑动接触配合。
为了使混凝土桩墙200的强度提高,在混凝土桩墙200内预埋预应力刚性骨架,使混凝土桩墙200内部产生预应力,无论端部造型板4作为端固定板使用还是作为张拉板使用,其均需要与刚性骨架连接,因此本实施例中,端部造型板4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与混凝土桩墙200用的刚性骨架连接的连接孔41。目前一般采用刚性骨架先与混凝土桩墙成型模100安装、后张拉的方式使其产生预应力的方式进行生产,所以需要对混凝土桩墙200用的刚性骨架进行张拉,本实施例中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端部造型板4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外部张拉设备连接的张拉连接部。
为了节约混凝土成本,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桩墙200还可以做成空心状,因此混凝土桩墙成型模100还包括至少一个沿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且用于使所成型的混凝土桩墙200呈空心状的芯模5。如图7所示,为了解决芯模5的放置问题,所述端部造型板4上开设有供芯模5轴向贯穿的通孔,所述芯模5分别贯穿两端的端部造型板4并抵接于端部造型板4通孔的孔壁。也就是说在混凝土布料前,将芯模5轴向穿过两端的端部造型板4的通孔,通孔的孔壁用于支撑芯模5。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又介绍一种混凝土桩墙成型模100,该模具的底模3包括底模板31和两个分设于底模板31横向两侧的侧模板32,至少一块所述侧模板32可相对于底模板31的宽度方向横移和/或偏转。详细而言,侧模板32与底模板31之间可以由紧固组件6连接固定,图8中展示的紧固组件6包括螺杆和螺母,在脱模时,可以采用手动或自动机构旋拧螺母,将侧模板32向外横移,便于将造型部一1、造型部二2、混凝土桩墙200一同吊出。另外,在空间足够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底模3中拆除造型部二2和/或造型部一1。同样的,该紧固组件6也可以是铰接部件,使得侧模板32可以相对于底模板31翻转,提供脱模空间,便于下一步脱模。
另外,为了方便脱模,底模3设置有一定的脱模角度,具体的,两侧模板32形成夹角大于0°的脱模角,即与底模3相适配的造型部一1和造型部二2分别与对应侧模板32的内壁面通过斜面配合,两侧模板32的内壁面形成由下而上渐扩的结构形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桩墙成型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包括造型部一、造型部二、支承所述造型部一和造型部二的底模,所述造型部一、造型部二和底模组合成敞口的造型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部一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的母拼接端,所述造型部二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的公拼接端;
所述造型部一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形变复位功能的第一模板和至少一个具有刚性且可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模板的第二模板,第一模板至少可适配所述母拼接端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一侧的端部轮廓,所述第二模板适配母拼接端的其余端部轮廓且至少一端部能够沿着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的凹陷方向进出第一模板,所述造型部一的成型面至少于距所述母拼接端端面预定距离处形成在预制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凹进的锁止成型部一;
所述造型部二包括至少两块可拆卸连接的分模板,至少一所述分模板的成型面形成有适配所述锁止成型部一的锁止成型部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包括依次连续的第一造型段、第二造型段、第三造型段,所述第二造型段大致沿混凝土桩墙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造型段和第三造型段分别至少用于成型所述母拼接端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
第一造型段和/或第三造型段大致沿混凝土桩墙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造型段、所述第三造型段分别设置于第二造型段的两侧,第一造型段和/或第三造型段的成型面上设置有所述锁止成型部一;
所述造型部二包括第一分模板、第二分模板、第三分模板,所述第一分模板、第二分模板、第三分模板依次连接成断面呈C型结构,所述第一分模板的成型面和/或第三分模板的成型面形成有所述锁止成型部二;
所述锁止成型部一上具有锁止面一,所述锁止成型部二上具有锁止面二,所述锁止面一与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的凹陷方向形成夹角α,0°<α<180°,所述锁止面二与锁止面一大致平行;
所述第二分模板和所述第三分模板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朝向造型模腔的一侧形成有支撑部,所述第一模板覆盖于支撑部上;
所述支撑部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第一模板的内轮廓形状大致适配,所述支撑部靠近造型模腔的一侧与第二造型段的内轮廓贴合;
所述第一造型段和/或第二造型段和/或第三造型段的至少部分为柔性结构和/或弹性结构;
所述第一造型段和/或第二造型段和/或第三造型段的造型面为刚性,其余部分为柔性结构和/或弹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厚度沿着混凝土桩墙母拼接端的凹陷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在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分别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开设定位槽,所述第一造型段远离模腔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三造型段远离模腔的一端形成有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分别嵌于对应的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造型段、第二造型段和第三造型段中的至少一者的造型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朝向造型模腔凸起的第一凸部,和/或,所述第一分模板、第二分模板、第三分模板中的至少一者的造型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朝向造型模腔凸起的第二凸部;
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的位置相对应,并沿着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延伸端部,相邻混凝土桩墙于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成型出的凹部围合成现浇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模板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一成型块,第一成型块的成型面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公拼接端于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面,第一支撑块和第一成型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
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或第一成型块为中空格栅状结构;
和/或,所述第三分模板包括第二支撑块和第二成型块,第二成型块的成型面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公拼接端于混凝土桩墙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面,第二支撑块和第二成型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粘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组合连接固定;
所述第二支撑块和/或第二成型块为中空格栅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部一和/或所述造型部二上设有吊运部件;所述吊运部件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所述造型部一上,另一端连接固定在所述造型部二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墙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墙成型模还包括沿着造型模腔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端部造型板,所述端部造型板的外周轮廓形状与造型模腔的横截面轮廓大致一致;
所述端部造型板能够与混凝土桩墙成型模连接固定或者沿着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与造型模腔内壁滑动接触配合;
所述端部造型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与混凝土桩墙用的刚性骨架连接的连接孔,且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端部造型板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张拉设备连接的张拉连接部;
所述混凝土桩墙成型模还包括至少一个沿造型模腔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用于使所成型的混凝土桩墙呈空心状的芯模,所述端部造型板上开设有供芯模轴向贯穿的通孔,所述芯模分别贯穿端部造型板并抵接于端部造型板通孔的孔壁;
或者,所述底模包括底模板和两个分设于底模板横向两侧的侧模板,至少一所述侧模板可相对于底模板的宽度方向横移和/或偏转;
两侧模板形成夹角大于0°的脱模角。
CN202120272936.5U 2021-01-30 2021-01-30 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Active CN215471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2936.5U CN215471904U (zh) 2021-01-30 2021-01-30 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2936.5U CN215471904U (zh) 2021-01-30 2021-01-30 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1904U true CN215471904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61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2936.5U Active CN215471904U (zh) 2021-01-30 2021-01-30 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1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4289215B2 (en) Formwork panel for concreting formworks
CN112428394A (zh) 地下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
KR101950872B1 (ko) 탈형식 거푸집을 이용하여 제작된 pc보 및 그 시공방법
KR20140012805A (ko) 바이프리스트레스트 콘크리트 유형 거더의 제작방법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0512785B (zh) 一种端部企口不出筋单向叠合板及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5471904U (zh) 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KR101590180B1 (ko) 헤드 확장형 리브와 경량체를 갖는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슬래브 및, 그 제작 방법
CN114833928A (zh) 混凝土桩墙成型模
CN112211402A (zh) 预埋式反坎浇筑模具
CN217175722U (zh) 一种剪力墙间楼梯踏板模块体系
CN215471900U (zh) 一种围护桩成型模具
KR101854653B1 (ko) 노출콘크리트 공법 기반 콘크리트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214772802U (zh) 地下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
CN211415593U (zh) 一种预制墙板的边模系统
CN211541662U (zh) 一种制备变截面预制桩的组合式模具
CN108843016B (zh) 剪力墙模板内撑条与拉结筋组合式构件及方法
CN216328996U (zh) 一种模具组件
CN215202554U (zh) 预制构件局部造型模组件
CN215202546U (zh) 一种地下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及地下预制构件
CN110696160A (zh) 一种预制墙板的边模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214819471U (zh) 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
CN216031502U (zh) 一种榫槽造型模、公模组件及模具
CN220972745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桩墙模具及预制混凝土桩墙模具组
CN215471910U (zh) 一种混凝土桩墙模具组
CN215471912U (zh) 异型桩模具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