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66925U - 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66925U CN215466925U CN202121654776.7U CN202121654776U CN215466925U CN 215466925 U CN215466925 U CN 215466925U CN 202121654776 U CN202121654776 U CN 202121654776U CN 215466925 U CN215466925 U CN 2154669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buffering
- cavity
- inlet channel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79 retar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108010001267 Protein Subunit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所述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包括进风口,通风管道,出风口、缓风腔和缓风板;所述缓风板数量为是若干个、且纵向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缓风腔内,所述缓风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缓风腔的侧壁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的顶部、且与所述通风管道连通,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缓风腔连通;所述缓风腔下部连接有出风口。通过缓风腔内设置缓风板,使得通风柜在使用风机通风时,将风机的风力分散、导流,转化成温和、发散的风在通风柜内循环,适用于通风柜的实际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实际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
背景技术
传统实验室内的实验柜不具有排风功能,实验柜内的试剂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会有挥发的风险,对实验室环境及人员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挥发的气体如果易燃易爆,还会对实验室安全造成隐患。
目前也存在一些具有通风效果的通风柜,但是通风都是通过设置风机,直接吹到通风柜内,风力集中又强劲,从某一处直接吹过来,不能适用于通风柜的实际使用,通风柜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有温和、发散的风在通风柜内循环,才是较佳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包括进风口,通风管道,出风口、缓风腔和缓风板;所述缓风板数量为是若干个、且纵向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缓风腔内,所述缓风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缓风腔的侧壁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的顶部、且与所述通风管道连通,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缓风腔连通;所述缓风腔下部连接有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缓风腔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缓风腔设置在所述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包括叶片,所述叶片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叶片纵向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的上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风口对准所述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缓风板的顶端与所述缓风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缓风板与所述缓风腔的侧壁形成夹角;所述缓风板的底端与所述缓风腔侧壁为非接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缓风板与所述缓风腔的侧壁夹角为45°。
进一步的,所述缓风板与所述缓风腔的侧壁固定连接的顶端向下折弯有一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与所述缓风板的折弯角度为45°,所述翻边端面与所述缓风腔的侧壁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缓风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缓风腔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缓风腔结构为一侧为敞开式的长方形盒装结构,敞开式的一侧连接有通风柜内板,所述通风柜内板上开有出风口,所述百叶窗设置在出风口处;所述缓风板固定在远离所述通风柜内板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通风柜用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包括进风口,通风管道,出风口、缓风腔和缓风板,所述缓风板数量为是若干个、且纵向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缓风腔内,所述缓风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缓风腔的侧壁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的顶部、且与所述通风管道连通,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缓风腔连通;所述缓风腔下部连接有出风口的技术方案,通过缓风腔内设置缓风板,使得通风柜在使用风机通风时,将风机的风力分散、导流,转化成温和、发散的风在通风柜内循环,适用于通风柜的实际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实际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缓风腔及缓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缓风腔及缓风板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进风口;2、通风管道;3、缓风腔;4、缓风板;5、出风口;6、百叶窗;7、连接管;8、通风柜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包括进风口1,通风管道2,出风口5、缓风腔3和缓风板4;缓风板4数量为是若干个、且纵向等间距的设置在缓风腔3内,缓风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缓风腔3的侧壁上。进风口1设置在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的顶部、且与通风管道2连通,通风管道2通过连接管7与缓风腔3连通。缓风腔3下部连接有出风口5。
本实施例中,缓风腔3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每个缓风腔3内的缓风板4的数量为五个,缓风板4的数量是按照缓风腔3的纵向高度来选择的;缓风腔3设置在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的两侧,具体的放置在通风柜的左右两侧,这样设置使得通风柜的两侧都能够同时有温和、发散的风,在满足通风柜的实际通风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通风柜内的风循环。
出风口5上设置有百叶窗6,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出风口5处。百叶窗6包括叶片,叶片的数量为若干个,叶片纵向排布,叶片的对风向有一定的导流作用,叶片的风向是从通风柜的前面向后面吹,这样可以使风进入通风柜的面积增大,进一步增强通风柜内的通风循环。
具体的,该实施例中,缓风腔3结构为一侧为敞开式的长方形盒装结构,敞开式的一侧连接有通风柜内板8,所述通风柜内板8上开有出风口5,百叶窗6设置在出风口5处,具体的百叶窗6通过螺钉固定在通风柜内板8上;缓风板4固定在远离通风柜内板8的缓风腔3内的侧壁上。
进风口1的上部设置有风机,风机的风口对准所述进风口1,这样可以使风直接输入进风口1,避免风力的损失进而提高送风效率。
缓风板4的顶端与缓风腔3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缓风板4与缓风腔3的侧壁形成夹角β。缓风板4的底端与缓风腔3侧壁为非接触设置,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大小可以根据风力的强弱来选择,这样是为了让风能够顺利的在缓风腔3内流动且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缓风板4与缓风腔3的侧壁夹角为45°。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缓风板4的顶端与缓风腔3的侧壁便于固定连接,缓风板4与缓风腔3的侧壁固定连接的顶端向下折弯有一翻边。具体的,该实施例中,翻边与缓风板4的折弯角度为α,α为45°,翻边端面与缓风腔3的侧壁贴合。
如图4所示,为了加大缓风板4与缓风腔3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当风吹进缓风腔3内造成缓风板4晃动,不能维持住缓风板4与缓风腔3的侧壁形成夹角,缓风板4的一侧边与缓风腔3的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工作原理:风机工作,风进入进风口1,进风口1通过通风通道进入到缓风腔3内,风吹到设置在缓风腔3内的缓风板4上,缓风板4对风起到导流和缓冲作用,风由出风口5处吹出,最后风进入通风柜内,对通风柜实现通风,这样可将风机的风力分散、导流,转化成温和、发散的风在通风柜内循环,适用于通风柜的实际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实际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口(1),通风管道(2),出风口(5)、缓风腔(3)和缓风板(4);所述缓风板(4)数量为是若干个、且纵向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缓风腔(3)内,所述缓风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缓风腔(3)的侧壁上;所述进风口(1)设置在所述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的顶部、且与所述通风管道(2)连通,所述通风管道(2)与所述缓风腔(3)连通;所述缓风腔(3)下部连接有出风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风腔(3)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缓风腔(3)设置在所述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5)上设置有百叶窗(6);所述百叶窗(6)包括叶片,所述叶片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叶片纵向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的上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风口对准所述进风口(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风板(4)的顶端与所述缓风腔(3)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缓风板(4)与所述缓风腔(3)的侧壁形成夹角;所述缓风板(4)的底端与所述缓风腔(3)侧壁为非接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风板(4)与所述缓风腔(3)的侧壁夹角为4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风板(4)与所述缓风腔(3)的侧壁固定连接的顶端向下折弯有一翻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与所述缓风板(4)的折弯角度为45°,所述翻边端面与所述缓风腔(3)的侧壁贴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风板(4)的一侧边与所述缓风腔(3)的侧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风腔(3)结构为一侧为敞开式的长方形盒装结构,敞开式的一侧连接有通风柜内板(8),所述通风柜内板(8)上开有出风口(5),所述百叶窗(6)设置在出风口(5)处;所述缓风板(4)固定在远离所述通风柜内板(8)的侧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54776.7U CN215466925U (zh) | 2021-07-19 | 2021-07-19 | 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54776.7U CN215466925U (zh) | 2021-07-19 | 2021-07-19 | 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66925U true CN215466925U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72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654776.7U Active CN215466925U (zh) | 2021-07-19 | 2021-07-19 | 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66925U (zh) |
-
2021
- 2021-07-19 CN CN202121654776.7U patent/CN2154669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233142A1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5466925U (zh) | 一种通风柜补风进气通道 | |
CN207865567U (zh) |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6611998U (zh) | 均温通风鸡舍 | |
CN215089651U (zh) | 一种补风型实验室通风柜 | |
JP2013181333A (ja) | ダブルスキン構造 | |
CN210141650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
CN113414209A (zh) | 一种补风型实验室通风柜 | |
CN206377757U (zh) | 卡式超薄型空调器 | |
CN212585188U (zh) | 一种双风机燃气热水器 | |
CN209639137U (zh) | 风管机 | |
CN210241888U (zh) | 一种用于燃气锅炉房辅助间通风装置 | |
CN200996693Y (zh) | 五出风空气处理机组 | |
CN2911149Y (zh) | 带节能通风窗的窗户 | |
CN207372010U (zh) | 通风橱及通风橱通风系统 | |
CN220434587U (zh) | 一种通风效果较好的门 | |
CN217031407U (zh) | 新风空调器 | |
CN221526747U (zh) | 室内冷暖模块 | |
CN204452913U (zh) | 一种防水通风装置 | |
CN214038697U (zh) | 一种适用于所有科室的电动调节送风装置 | |
CN220135648U (zh) | 一种建筑的双层绿色幕墙结构 | |
CN214791834U (zh) | 一种可调送风角度的高效送风口 | |
CN211296545U (zh) | 变频器柜通风装置 | |
CN215832105U (zh) | 一种定向排风装置 | |
CN214256965U (zh) | 一种垃圾发电用高压变频热风循环利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Room 204, No.19, shimei'an Road, Lic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ke Hanwei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4, No.19, shimei'an Road, Lic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ZHONGKE HANWAY LAB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