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62325U - 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62325U
CN215462325U CN202121089380.2U CN202121089380U CN215462325U CN 215462325 U CN215462325 U CN 215462325U CN 202121089380 U CN202121089380 U CN 202121089380U CN 215462325 U CN215462325 U CN 215462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plate
guide wheel
outer box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893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Lv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Lv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Lv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Lv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893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62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62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62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包括外箱体、内箱体、进水口、排水口,过滤格栅、清洁板、接料板、重力可变组件和拉索机构。内箱体在外箱体中,进水口在顶部,排水口在底部,过滤格栅设置在内箱体内部,清洁板滑动套接在过滤格栅上,位于清洁板两侧的内箱体上开设有第一排渣窗口,清洁板的两端通过拉索机构与重力可变组件连接,重力可变组件设置在过滤格栅下方,内箱体和外箱体的侧壁之间通过接料板固定连接形成接料空间,接料空间底部倾斜设置,位于接料板底部的外箱体内壁上开设第二排渣窗口,通过重力可变组件的重力变换可使清洁板在过滤格栅上来回移动,并将污垢扫出第一排渣窗口,再通过接料板排出第二排渣窗口。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网系统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
背景技术
管网一般分为配水管网、环状管网、枝状管网。配水管网一般用于城市供水系统,而环状管网和枝状管网多用于工业废水的排放中。管网系统中的管路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成不同的组合方式和走向方式,而无论哪种方式,只要管路足够长和足够多,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弯道和大小管径转换。在一般的工业污水排放中涉及到化学性质污水排放的都会设置净化池和吸附沉淀装置来除污,而涉及到物理废渣性质排放的则需要设置废渣过滤装置来除污,否则就会造成管网弯道部位和大小管转换部位的堵塞。因为管网系统过于复杂,所以遇到了堵塞的时候就对清理造成了很大阻力。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都会在污水进入管网前设置除污装置,把污水中造成堵塞的废渣过滤掉,所用的过滤方式绝大多数都是设置过滤网和设计由电力作为驱动能源的清理废渣方式,而这样的设计存在较大的缺点。首先工业污水的量特别大,如果依靠人工来清理过滤网是不现实的。其次使用电作为源动力来清理过滤网存在资源浪费、安全隐患和布置麻烦的问题,资源浪费即浪费电力,浪费控制电路,安全隐患即漏电触电隐患,布置麻烦即需要防水布置、电路布置,拉电线布置,在处于地下和潮湿环境的情况下,布置电路显然是不方便。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过滤污水并且不需要以电为源动力来清理过滤装置的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能够不依靠电力为源动力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洁工作,能适应更多使用情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包括外箱体、内箱体、进水口、排水口、所述内箱体设置在外箱体中,进水口设置在内箱体顶部,排水口设置在内箱体底部并连通到外箱体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污装置还包括过滤格栅、清洁板、接料板、重力可变组件和拉索机构,所述过滤格栅设置在内箱体内部,清洁板滑动套接在过滤格栅上,位于清洁板两侧的内箱体上开设有第一排渣窗口,清洁板的两端通过拉索机构与重力可变组件连接,重力可变组件设置在过滤格栅下方,内箱体和外箱体的侧壁之间通过接料板固定连接形成接料空间,接料空间底部倾斜设置,位于接料板底部的外箱体内壁上开设第二排渣窗口,通过重力可变组件的重力变换可使清洁板在过滤格栅上来回移动,并将污垢扫出第一排渣窗口,再通过接料板排出第二排渣窗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排渣窗口的面积略小于清洁板的面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重力可变组件包括集水板、限位板、导轨、顶柱、水桶和配重块,所述清洁板的两端通过拉索机构分别连接水桶和配重块,配重块设置在外箱体外部,集水板固定安装在内箱体内壁上,隔断内箱体上下空间,集水板上开设有第一漏水口,限位板安装在集水板下方,且开设有与第一漏水口位置相应的第二漏水口,导轨竖向安装在限位板下方,水桶滑动连接在导轨上且桶口正对第二漏水口,水桶底部设有开口和支脚,只能向内打开的盖板通过铰链连接在水桶底部并盖住开口,顶柱固定安装在内箱体底部,且与开口位置相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拉索机构包括拉绳、导轮,导轮数量为四个,分为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一号固定安装在外箱体外壁上配重块一侧,二号固定安装在外箱体外壁上配重块相对一侧,三号固定安装在二号正下方,四号固定安装在内箱体中的限位板上第二漏水口旁,一号和二号的位置基本水平,三号和四号的位置基本水平,拉绳从配重块一端开始,依次穿过一号导轮、外箱体侧壁、第二排渣窗口、清洁板、第二排渣窗口、外箱体侧壁、二号导轮、三号导轮、外箱体侧壁、内箱体侧壁、四号导轮、第二漏水口、最后连接水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格栅由至少两层格栅组成,每层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格栅的过滤间隙自上而下依次变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还包括收集箱,收集箱顶部有开口,收集箱设置在外箱体外侧,开口位于第二排渣窗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重力可变组件和利用污水排放本身带来的水量变化来改变水桶的重力变化,使得清洁板能够在脱离电力设备的情况下,也能自动的清扫过滤部件上的污垢,保证了过滤部件的高效过滤效果,总体结构简单运转稳定。
2、通过设置排渣组件,自动收集污垢,避免了污垢重新与污水混合,使得污垢与污水分开处理,工作人员只需定期处理收集箱中的污垢即可,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总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具体结构图;
图4为过滤格栅与清洁版配合具体示意图;
图5为水桶具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初始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工作状态图。
图中,1外箱体,101第二排渣窗口,2内箱体,201第一排渣窗口,202集水板,203第一漏水口,204限位板,205第二漏水口,3进水口,4排水口,5过滤格栅,6拉索机构,7接料板,8清洁板,9拉绳,10导轮,11水桶,12导轨,13顶柱,14配重块,15支脚,16盖板,17铰链,18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7,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包括外箱体、内箱体、进水口、排水口、所述内箱体设置在外箱体中,进水口设置在内箱体顶部,排水口设置在内箱体底部并连通到外箱体外部。在内箱体内部设置有过滤格栅,过滤格栅是由多个长板状材料按一定的间隙水平排列而成的,形成类似“川”字结构,将清洁板滑动套接在过滤格栅上,清洁板可以在过滤格栅上来回滑动,相当于一把套在过滤格栅上的扫把,位于清洁板两侧的内箱体上开设有第一排渣窗口。清洁板的两端通过拉索机构与重力可变组件连接,重力可变组件设置在过滤格栅下方,内箱体和外箱体的侧壁之间通过接料板固定连接形成接料空间,接料空间底部的接料板倾斜设置,位于接料板底部的外箱体内壁上开设第二排渣窗口,通过重力可变组件的重力变换可使清洁板在过滤格栅上来回移动,并将污垢扫出第一排渣窗口,再通过接料板排出第二排渣窗口。
具体的,第一排渣窗口的面积略小于清洁板的面积,防止清洁板串出第一排渣窗口。也可设置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的间隙小于清洁板的厚度,使得清洁板串出第一排渣窗口后也不会往下掉。也可在清洁板上设置凸销,在内箱体上设置滑槽,将凸销置于滑槽内,限制清洁板的移动长度,防止清洁板串出第一排渣窗口。
具体的,重力可变组件包括集水板、限位板、导轨、顶柱、水桶和配重块。清洁板的两端通过拉索机构分别连接水桶和配重块。集水板固定安装在内箱体内壁上,隔断内箱体上下空间,可将集水板设置成凹面板,可加速集水效率。在集水板上开设有第一漏水口,限位板固定安装在集水板下方并在第一漏水口的正下方上开设有第二漏水口,导轨竖直固定安装在限位板下方,水桶滑动连接在导轨上且桶口正对第二漏水口,水桶底部设有开口和支脚,只能向内打开的盖板通过铰链连接在水桶底部并盖住开口,支脚使得水桶底部与内箱体底部保持一定距离,更有利于污水的排出。顶柱固定安装在内箱体底部,水桶沿导轨下降到底部时顶柱正好顶开盖板。配重块则设置在外箱体外部,这样有利于从外部观察整个机构的运转情况。
具体的,拉索机构包括拉绳、导轮,导轮数量可以有很多个,优选为四个,分为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一号固定安装在外箱体外壁上配重块一侧,二号固定安装在外箱体外壁上配重块相对一侧,三号固定安装在二号正下方,四号固定安装在内箱体中的限位板上第二漏水口旁,一号和二号的位置基本水平,三号和四号的位置基本水平,拉绳从配重块一端开始,依次穿过一号导轮、外箱体侧壁、第二排渣窗口、清洁板、第二排渣窗口、外箱体侧壁、二号导轮、三号导轮、外箱体侧壁、内箱体侧壁、四号导轮、第二漏水口、最后连接水桶。
具体的,过滤格栅由至少两层格栅组成,每层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格栅的过滤间隙自上而下依次变小,这样就能够有层次的过滤污水,提高过滤效率。
具体的,在外箱体的外侧再设置一个收集箱,收集箱顶部有开口,开口位于第二排渣窗口下方,第二排渣窗口排出的污垢能够落入收集箱中。
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包括外箱体1、内箱体2、进水口3、排水口4、所述内箱体2设置在外箱体1中,进水口3设置在内箱体2顶部,排水口4设置在内箱体2底部并连通到外箱体1外部。在内箱体2内部设置有过滤格栅5,过滤格栅5是由多个长板状材料按一定的间隙水平排列而成的,形成类似“川”字结构,将清洁板8滑动套接在过滤格栅5上,清洁板8可以在过滤格栅5上来回滑动,相当于一把套在过滤格栅5上的扫把,位于清洁板8两侧的内箱体2上开设有第一排渣窗口201。清洁板8的两端通过拉索机构6与重力可变组件连接,重力可变组件设置在过滤格栅5下方,内箱体2和外箱体1的侧壁之间通过接料板7固定连接形成接料空间,接料空间底部的接料板7倾斜设置,位于接料板7底部的外箱体1内壁上开设第二排渣窗口101,通过重力可变组件的重力变换可使清洁板8在过滤格栅5上来回移动,并将污垢扫出第一排渣窗口201,再通过接料板7排出第二排渣窗口101。
具体的,第一排渣窗口201的面积略小于清洁板8的面积,防止清洁板8串出第一排渣窗口201。也可设置内箱体2与外箱体1之间的间隙小于清洁板8的厚度,使得清洁板8串出第一排渣窗口201后也不会往下掉。也可在清洁板8上设置凸销,在内箱体2上设置滑槽,将凸销置于滑槽内,限制清洁板8的移动长度,防止清洁板8串出第一排渣窗口201。
具体的,重力可变组件包括集水板202、限位板204、导轨12、顶柱13、水桶11和配重块14。清洁板8的两端通过拉索机构6分别连接水桶11和配重块14。集水板202固定安装在内箱体2内壁上,隔断内箱体2上下空间,可将集水板202设置成凹面板,可加速集水效率。在集水板202上开设有第一漏水口203,限位板204固定安装在集水板202下方并在第一漏水口203的正下方上开设有第二漏水口205,导轨12竖直固定安装在限位板204下方,水桶11滑动连接在导轨12上且桶口正对第二漏水口205,水桶11底部设有开口和支脚15,只能向内打开的盖板16通过铰链17连接在水桶11底部并盖住开口,支脚15使得水桶11底部与内箱体2底部保持一定距离,更有利于污水的排出。顶柱13固定安装在内箱体2底部,水桶11沿导轨12下降到底部时顶柱13正好顶开盖板16。配重块14则设置在外箱体1外部,这样有利于从外部观察整个机构的运转情况。
具体的,拉索机构6包括拉绳9、导轮10,导轮10数量可以有很多个,优选为四个,分为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一号固定安装在外箱体1外壁上配重块14一侧,二号固定安装在外箱体1外壁上配重块14相对一侧,三号固定安装在二号正下方,四号固定安装在内箱体2中的限位板204上第二漏水口205旁,一号和二号的位置基本水平,三号和四号的位置基本水平,拉绳9从配重块14一端开始,依次穿过一号导轮10、外箱体1侧壁、第二排渣窗口101、清洁板8、第二排渣窗口101、外箱体1侧壁、二号导轮10、三号导轮10、外箱体1侧壁、内箱体2侧壁、四号导轮10、第二漏水口205、最后连接水桶11。
具体的,过滤格栅5由至少两层格栅组成,每层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格栅的过滤间隙自上而下依次变小,这样就能够有层次的过滤污水,提高过滤效率。
具体的,在外箱体1的外侧再设置一个收集箱18,收集箱18顶部有开口,开口位于第二排渣窗口101下方,第二排渣窗口101排出的污垢能够落入收集箱18中。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装置使用时,污水从进水口3进入内箱体2后落到过滤格栅5上,污垢被过滤后,污水向下流动汇聚到集水板202上,经第一漏水口203和第二漏水口205流入水桶11中,水桶11内的积水变多导致水桶11变重,当水桶11重量超过配重块14时,水桶11下降拉动拉绳9,经过导轮10的方向引导,最终拉动清洁板8向第一排渣窗口201移动,将过滤格栅5表面上的污垢清扫到第一排渣窗口201处,并掉落到接料板7上。污垢在重力的作用下最后经第二排渣口滚入到收集箱18中。当水桶11下降到底部后,顶柱13顶开水桶11底部的盖板16,污水从水桶11底部开口流出,最终经排水口4流入管网系统中。水桶11内的污水减少到水桶11总体重量低于配重块14时,配重块14拉动拉绳9向下运动,经过导轮10的方向引导,最终拉动清洁板8回位,向另一侧的第一排渣窗口201移动,将过滤格栅5表面上的污垢清扫到第一排渣窗口201处,并掉落到接料板7上。以此往复即可实现除污装置的自动清理过滤格栅5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包括外箱体(1)、内箱体(2)、进水口(3)、排水口(4),所述内箱体(2)设置在外箱体(1)中,进水口(3)设置在内箱体(2)顶部,排水口(4)设置在内箱体(2)底部并连通到外箱体(1)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污装置还包括过滤格栅(5)、清洁板(8)、接料板(7)、重力可变组件和拉索机构(6),所述过滤格栅(5)设置在内箱体(2)内部,清洁板(8)滑动套接在过滤格栅(5)上,位于清洁板(8)两侧的内箱体(2)上开设有第一排渣窗口(201),清洁板(8)的两端通过拉索机构(6)与重力可变组件连接,重力可变组件设置在过滤格栅(5)下方,内箱体(2)和外箱体(1)的侧壁之间通过接料板(7)固定连接形成接料空间,接料空间底部倾斜设置,位于接料板(7)底部的外箱体(1)内壁上开设第二排渣窗口(101),通过重力可变组件的重力变换可使清洁板(8)在过滤格栅(5)上来回移动,并将污垢扫出第一排渣窗口(201),再通过接料板(7)排出第二排渣窗口(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渣窗口(201)的面积略小于清洁板(8)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可变组件包括集水板(202)、限位板(204)、导轨(12)、顶柱(13)、水桶(11)和配重块(14),所述清洁板(8)的两端通过拉索机构(6)分别连接水桶(11)和配重块(14),配重块(14)设置在外箱体(1)外部,集水板(202)固定安装在内箱体(2)内壁上,隔断内箱体(2)上下空间,集水板(202)上开设有第一漏水口(203),限位板(204)安装在集水板(202)下方,且开设有与第一漏水口(203)位置相应的第二漏水口(205),导轨(12)竖向安装在限位板(204)下方,水桶(11)滑动连接在导轨(12)上且桶口正对第二漏水口(205),水桶(11)底部设有开口和支脚(15),只能向内打开的盖板(16)通过铰链(17)连接在水桶(11)底部并盖住开口,顶柱(13)固定安装在内箱体(2)底部,且与开口位置相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机构(6)包括拉绳(9)、导轮(10),导轮(10)数量为四个,分为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一号固定安装在外箱体(1)外壁上配重块(14)一侧,二号固定安装在外箱体(1)外壁上配重块(14)相对一侧,三号固定安装在二号正下方,四号固定安装在内箱体(2)中的限位板(204)上第二漏水口(205)旁,一号和二号的位置基本水平,三号和四号的位置基本水平,拉绳(9)从配重块(14)一端开始,依次穿过一号导轮(10)、外箱体(1)侧壁、第二排渣窗口(101)、清洁板(8)、第二排渣窗口(101)、外箱体(1)侧壁、二号导轮(10)、三号导轮(10)、外箱体(1)侧壁、内箱体(2)侧壁、四号导轮(10)、第二漏水口(205)、最后连接水桶(1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格栅(5)由至少两层格栅组成,每层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格栅的过滤间隙自上而下依次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还包括收集箱(18),收集箱(18)顶部有开口,收集箱(18)设置在外箱体(1)外侧,开口位于第二排渣窗口(101)下方。
CN202121089380.2U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 Active CN215462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9380.2U CN215462325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9380.2U CN215462325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62325U true CN215462325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9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89380.2U Active CN215462325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62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5070B (zh) 一种城市排水口废水处理装置
CN209509132U (zh) 一种防堵塞市政排水管道
CN107226546B (zh) 一种雨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15462325U (zh) 一种用于管网系统的除污装置
CN211843319U (zh) 一种餐厨垃圾快速沥水装置
CN212612767U (zh) 一种无能耗雨水收集装置
CN214389039U (zh) 一种选矿废水过滤装置
CN212356777U (zh) 一种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池
CN212926414U (zh) 一种雨水泵站截油截污装置
CN111501981B (zh) 一种适用于钢构建筑的排水过滤系统
CN211273780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杂质清理装置
CN113546472A (zh) 一种建筑污水处理装置
CN211035440U (zh) 一种油田开采用污水过滤装置
CN111549896A (zh) 一种雨水泵站截油截污装置
CN112076516A (zh) 一种溢流式螺旋自压实水过滤器
CN213771573U (zh) 一种生活用污水过滤装置
CN214166986U (zh) 一种槽型软管放置箱
CN218881378U (zh) 一种防堵塞排水结构
CN212631845U (zh) 一种用于焦化粗苯放空油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12283080U (zh) 一种溢流式螺旋自压实水过滤器
CN218608219U (zh) 一种半开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21014751U (zh) 一种玻璃污水处理用杂质分离装置
CN212477988U (zh) 一种高架桥排水管道
CN210767123U (zh) 一种新型无动力雨污分离系统
CN210421045U (zh) 用于河道治理的净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