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8016U - 关节用数字测角仪 - Google Patents

关节用数字测角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8016U
CN215458016U CN201990000763.2U CN201990000763U CN215458016U CN 215458016 U CN215458016 U CN 215458016U CN 201990000763 U CN201990000763 U CN 201990000763U CN 215458016 U CN215458016 U CN 215458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goniometer
digital goniometer
measurement surface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900007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下士良
增田绅哉
松田佳弘
木村胜典
吉田裕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g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g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785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1506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ig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g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8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80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2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具备:第一引导件(2)其呈矩形的板状,并以沿着长边的侧壁作为第一测量面;第二引导件(4)其呈矩形的板状,并以沿着长边的侧壁作为第二测量面;以及显示部,其与所述第一引导件(2)和所述第二引导件(4)的一端侧以同一中心轴被轴支撑,并以数字方式显示通过所述轴支撑而打开的所述第一测量面与所述第二测量面的角度变化;所述第一引导件(2)和所述第二引导件(4)的全长在120mm以下;所述第一引导件(2)固定在所述显示部(1)上。

Description

关节用数字测角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于测量关节的屈伸角度的小型轻量化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通过测量腰、肘、膝盖的关节的屈伸角度来规划治疗和判断治疗效果。作为该测量腰、肘、膝盖的屈伸角度的测角仪,已知非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2。
然而,在医疗领域中,不仅测量腰、肘、膝盖的关节的屈伸角度,而且还测量手指的关节的屈伸角度。但是,由于腰、肘、膝盖用的大型测角仪过大,因而不适于测量手指的关节。因此,市售的手指关节用的测角仪有非专利文献3。
然而,非专利文献3的测角仪和其他当前市售的手指关节用的测角仪均为读取刻度的方式。不局限于手指关节用,读取刻度的方式的测角仪都存在如下问题:因为观察角度或人为读取误差而引起的问题、刻度小而难以读取的问题、长期使用使得印刷的刻度剥落的问题、由金属制成而因为反射难以读取的问题。特别是刻度的读取难度,对于高龄的医师或护士而言是大问题。
因此,考虑到数字方式的测角仪,但目前还没有市售的手指关节用的数字测角仪。另外,虽未市售,但作为公开技术而存在专利文献1的手关节用的测角仪。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253167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通贩Monotaro主页、[online]、松吉医科机器伸缩测角仪、 [2018年7月21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s://www.monotaro.com/p/2042/ 4267/〉
非专利文献2:株式会社technorising主页、[online]、KACHIKACHIGO NIO、[2018年7月21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www.techno-rising.co. jp/kachigoni/〉
非专利文献3:酒井医疗株式会社主页、[online]、手指关节活动区域的评价、[2018年7月21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s://www.sakaimed.co.jp/k nowledge/hand-therapy/evaluation/evaluation01//〉
实用新型内容
专利文献1并非手指关节专用,不仅可以使用于手,还可以广泛使用于肘和膝盖,并且呈两个引导件分别轴支撑在主体上的构成。因此,由于需要两个轴,因而主体必然会变大。另外,由于是触点式旋转编码器,因而主体的形状必然会变大。
手指关节用的测角仪适度轻量化且整体重量保持平衡的话更容易抓持。另外,由于医生或护士的口袋里有时也会放入笔或听诊器的胸件,因此,测角仪优选尽可能地小,以便装入普通口袋里随身携带。另外,用于测量手指关节的引导件过长或过短都不易使用,必须为适度的长度。
此外,在医疗以外的领域中,市售有建筑业或制造业中使用的数字测角仪,但这些是以在该领域容易使用为前提而制造的,因此,引导件过长,无法在医疗领域中使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最适合作为手指关节用的小型轻量化的数字测角仪。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也适用于肘、腰、膝盖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具备:第一引导件,其呈矩形的板状,并以沿着长边的侧壁作为第一测量面;第二引导件,其呈矩形的板状,并以沿着长边的侧壁作为第二测量面;以及显示部,其与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的一端侧以同一中心轴被轴支撑,并以数字方式显示通过所述轴支撑而打开的所述第一测量面与所述第二测量面的角度变化;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的全长在120mm 以下;所述第一引导件固定在所述显示部上。
由此,由于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以同一中心轴被轴支撑,而且第一、第二引导件的全长在120mm以下,因此,与非专利文献1等的测量手指关节以外的关节的测角仪、专利文献1的测角仪相比,小型且轻量化,最适合作为手指关节用的数字测角仪。因此,可以将该关节用数字测角仪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另外,也可以在口袋中一起放入笔、听诊器的胸件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中,优选在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上,分别形成有在所述被轴支撑的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关闭的状态下嵌合的凸部和凹部。由此,在测量时与关节用数字测角仪接触时稳定,容易进行测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中,优选在所述第二引导件的第二测量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引导件侧延伸的辅助引导件。由此,在测量时与关节用数字测角仪接触时稳定,容易进行测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中,优选在所述第一引导件的沿着短边的侧壁、或者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沿着短边的侧壁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供延伸杆插入的插入穴。由此,既是最适于手指关节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而且通过在插入穴中插入安装延伸杆,也可以测量手指以外的肘和腰等的角度。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中,优选还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旋转摩擦的旋转力调整部。
由此,在测量手指的角度时能够以较轻的力使其旋转,而在测量肘等的角度时无法以较轻的力使其旋转,从而能够容易地测量关节角度。
另外,在能够调整旋转摩擦力的情况下,可以将摩擦力调整为:在仅抓持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中的一方时,不会因为另一方引导件的自重而使得测量角度改变。即,能够将打开状态下的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保持为该打开状态不变。例如,由于非专利文献3的测角仪无法保持打开的状态,因此,在测量时需要仔细操作。另外,从能够将引导件保持为打开状态这一点来看,非专利文献2虽然能够保持引导件,但是,非专利文献2的测角仪呈通过相隔五度而设置的V字槽相隔五度地进行测量的构成。因此,在观察指关节的治疗过程这样的情况下,由于是相隔五度地进行测量,因而无法进行精密测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中,优选在通过所述轴支撑而打开的所述第一测量面和所述第二测量面呈直角的状态下,从所述第一引导件突出的第二引导件的长度、或者从第二引导件突出的第一引导件的长度为20mm~40mm。由此,能够形成为作为关节用数字测角仪最佳、尤其是最适于测量指关节的引导件的长度。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中,优选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的轴支撑侧呈半圆形的板状。由此,作为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容易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中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的从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A)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B)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中的(A)是图1中的(A)的俯视图,(B)是将(A)的第二引导件打开180度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5中的(A)是将图4中的(A)的第二引导件打开90度的状态下的俯视图,(B)是图4中的(A)的VB-VB剖视图。
图6中的(A)是测量食指的远端指间关节的屈曲的图,(B)是测量食指的近端指间关节的屈曲的图,(C)是测量食指的掌指关节的屈曲的图。
图7中的(A)是测量无名指的外展角度的图,(B)是测量利用拇指和食指抓持时两指前端的接近距离的图。
图8中的(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的配件延伸杆的立体图,(B)是将(A)的延伸杆插入了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9是使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测量肘的屈曲角度的图。
图10中的(A)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的从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中的(A)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图10中的(B)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中的(A)是将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的第二引导件打开90度的状态下的俯视图,(B)是(A)的XⅢB-XⅢB剖视图。
图14中的(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的配件延伸杆的立体图,(B)是将(A)的延伸杆插入了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的立体图,(C)是使用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测量手腕的屈曲角度的图。
图15中的(A)是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的从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表示将(A)的第二引导件打开90度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中的(A)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图16的从背面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18中的(A)是将图15中的(A)的第二引导件打开180度的状态下的俯视图,(B)是(A)的主视图,(C)是(A)的仰视图。
图19中的(A)是将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的第二引导件打开180度的状态的后视图,(B)是(A)的俯视图,(C)是(B)的主视图。
图20中的(A)是图19中的(B)的仰视图,(B)是图19中的(B) 的左视图,(C)是将图19中的(B)的第二引导件关闭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21中的(A)是使用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的试制品实际测量食指的近端指间关节的屈曲时的俯视观察的照片,(B)是从正面侧观察的照片。
图22是使用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的试制品实际测量膝关节的角度的照片。
(符号说明)
100:数字测角仪
1:显示部
12:旋转轴
2:第一引导件
21:测量面
28:凹部
4:第二引导件
41:测量面
49:凸部
6:旋转力调整旋钮
8:延伸杆
90:辅助引导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实施方式和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进行说明,但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图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于此处记载的内容,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而应用。此外,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使用的各附图中,使各部件呈能够在附图中识别的大小,因而各部件的显示的缩放比例不同,并不一定与实际尺寸成比例地显示。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至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以下简称为“数字测角仪”)100的主要部分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中的(A)是角度的显示侧为表面侧的数字测角仪的表面的立体图,(B)是背面的立体图。图2是图 1中的(A)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中的(B)的分解立体图。图4中的 (A)是图1中的(A)的俯视图,(B)是将图4中的(A)的第二引导件打开180度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图5中的(A)是将图4中的(A)的第二引导件打开90度的状态下的俯视图,(B)是图4中的(A)的VB-VB剖视图。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包括:具有旋转轴 12的显示部1、第一引导件2、将第一引导件2固定在显示部1上的四个自攻螺丝3、第二引导件4、使第二引导件4卡合保持在显示部1的旋转轴12 上的一根螺栓5、旋转力调整旋钮6、以及用于对第二引导件4的旋转产生摩擦阻力的厚度约为0.5mm的橡胶垫圈7。
显示部1具备:主体11、一端呈放射状地形成有凸部121的旋转轴12、显示将旋转轴12的旋转角度的变化以静电电容式转换为数字的数值的七段显示器SSD、电源开关P1、保持所显示的数值或者使其正负反转的保持/反转开关P2、将起始复位为零的归零开关P3、供固定第一引导件2的自攻螺丝3螺入的四个下孔(此处,将贯通的记为“孔”,而将未贯通的记为“穴”) 13、供使第二引导件4卡合保持在显示部1的旋转轴12上的螺栓5贯通的轴孔14、第一指标线15、第二指标线16以及后述的摩擦面17。
如图4中的(A)所示,显示部1的概略形状是将矩形状部分与半圆状部分一体化而成的形状,从表面侧来看呈半长圆状。而且,该半圆的中心与旋转轴12的旋转中心一致,半径约为12.5mm(参考图4中的(A)的L1)。另外,全长约为60mm(参考图4中的(A)的L2)。另外,显示部1的厚度 D约为10mm。
此外,虽未图示,但旋转轴12具备被轴支撑为能够转动且呈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旋转电极,主体11上与旋转电极相对的位置处具备固定电极。通过该构成,能够将旋转轴12的旋转角度的变化以静电电容方式转换为数字。
第一引导件2由透明板状的合成树脂制成。如图2等所示,第一引导件 2的概略形状从表面侧观察呈与显示部1相同尺寸的半长圆状,厚度约为 4mm。另外,第一引导件2具备测量面21和端面22,其中,测量面21位于由矩形部分的延伸方向上的长边2a与厚度边2b形成的两个平行的侧壁上,端面22位于由作为矩形部分的延伸方向上的端部的短边2c与厚度边2b形成的侧壁上。使第一引导件2的角部适度变圆,以消除与皮肤接触时的不适感。
并且,第一引导件2的端面22的中央设置有与测量面21平行地延伸的插入穴23。后述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延伸杆8可拆装地插入该插入穴23中。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引导件2的背侧印刷有与测量面21平行地延伸的直线,该直线是表示第一引导件2的延伸方向的指标线24。
如图3所示,第一引导件2上设置有用于避免与显示部1的旋转轴12 抵接的回避孔25,回避孔25的背侧设置有约1mm高的环状的突出部26,以便能够在第一引导件2与第二引导件4之间产生间隙。而且,第一引导件 2固定在显示部1上,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利用贯通四个螺纹孔27的自攻螺丝3螺合固定在显示部1上。
第二引导件4与第一引导件2同样也由透明板状的合成树脂制成。如图 2等所示,第二引导件4的概略形状呈与显示部1相同尺寸的半长圆状,厚度约为4mm。另外,第二引导件4具备测量面41和端面42,其中,测量面 41位于由矩形部分的延伸方向上的长边4a与厚度边4b形成的两个平行的侧壁上,端面42位于由作为矩形部分的延伸方向上的端部的短边4c与厚度边 4b形成的侧壁上。使第二引导件4的角部适度变圆,以消除与皮肤接触时的不适感。
并且,第二引导件4的端面42的中央设置有与测量面41平行地延伸的插入穴43。后述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延伸杆8也可拆装地插入该插入穴43 中。另外,第二引导件4的表面侧和背侧印刷有与测量面41平行地延伸的直线,该直线是表示第二引导件4的延伸方向的指标线44、45。
另外,如图2所示,第二引导件4上设置有朝向表面侧突出的圆筒状的卡合肋46以与显示部1的旋转轴12卡合,在卡合肋46的前端形成有与旋转轴12的凸部121卡合的凹部461。
另外,第二引导件4上形成有供将第二引导件4卡合保持在显示部1的旋转轴12上的螺栓5贯通的轴孔47,轴孔47的背侧形成有用于沉入螺栓5 头部的六边形的沉头孔471。另外,如图3所示,第二引导件4的背侧沿着两个长边4a印刷有以mm为单位的两个刻度48。
接着,对数字测角仪10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图3的分解立体图所示,使螺栓5穿过第二引导件4的轴孔47,在螺栓5上套上橡胶垫圈 7,使螺栓5穿过与第一引导件2固接的显示部1的轴孔14,并将螺栓5螺入旋转力调整旋钮6中。此时,由于旋转轴12上呈放射状形成的凸部121 与第二引导件4的卡合肋46的凹部461卡合,因此,第二引导件4的旋转力传递至旋转轴12,显示旋转角度的显示部1的SSD中显示的角度改变。
另外,如图5中的(B)所示,在第二引导件4的卡合肋46与显示部1 的摩擦面17之间配置有橡胶垫圈7,从而能够通过旋转力调整旋钮6的紧固力调整第二引导件4的旋转摩擦力。该旋转力调整以显示部1的第二指标线 16和旋转力调整旋钮6上的刻度61为基准而进行。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呈具备调整第二引导件4的旋转摩擦的旋转力调整部的构成。
此外,当松动旋转力调整旋钮6的调整时,使旋转力调整旋钮6朝向脱离螺栓5的方向稍微移动,但该移动距离是不会使卡合肋46的凹部461脱离旋转轴12的凸部121的距离。因此,由于即使旋转力调整旋钮6被调整松动,第二引导件4的旋转力也被传递至旋转轴12,因而也能够毫无问题地利用显示部1显示角度。
另外,可以通过旋转力调整部将旋转力调整为:即使仅手持第一引导件 2或第二引导件4中的一方,也不会因为自重而使第一引导件2和第二引导件4的打开角度改变。由此,即使不操作保持/反转开关P2,也能够保持测量出的角度,从而容易记录测量结果。
接着,使用图6、图7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的三个使用例进行说明。图6中的(A)、(B)、(C)分别是测量食指F2的远端指间关节 DIP、近端指间关节PIP、掌指关节MP的屈曲的图。图7中的(A)是测量无名指F4的外展角度的图,(B)是测量利用拇指F1和食指F2抓持时前端之间的距离的图。
作为第一使用例,对使用测量面21、41的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例如可用于测量指关节、详细而言是掌指关节(MP)、指间关节(IP)、近端指间关节(PIP)、远端指间关节(DIP)的屈曲。
首先,测量者按下电源开关P1,接通电源。接着,如图4中的(B)所示,使第二引导件4变为打开180度的状态,并按下归零开关P3而将显示复位为零。此外,为了使第二引导件4变为打开180度的状态,只要将第一引导件2的测量面21和第二引导件4的测量面41抵在玻璃等的平面上即可。然后,如图6所示,测量者使第一引导件2和第二引导件4的测量面21、41抵在屈曲的手指F的外侧并读取显示部1的刻度。此时,也可以操作保持/ 反转开关P2来保持显示。
作为第二使用例,对使用指标线44的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例如可用于测量手指F的外展角度。首先,使用者接通电源,如图4中的(A)所示,使第二引导件4变为收纳状态,并将显示复位为零。然后,如图7中的(A) 所示,测量者使指标线15和指标线44分别对准打开的两根手指F的延伸方向并读取角度。
作为第三使用例,对使用刻度48的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例如可用于测量两根手指F前端之间的距离。如图7中的(B)所示,测量者使用刻度 48目视读取两根手指F的前端之间的距离。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手指关节用的数字测角仪100的显示部1、第一引导件2、第二引导件4的尺寸均相同,宽度约为25mm,全长短至约60mm。因此,由于第一引导件2、第二引导件4与非专利文献1等那样的腰、肘、膝盖用的测角仪相比非常短,因而作为测角仪非常紧凑且轻便。
此外,在手指关节用的数字测角仪100中,第一引导件2、第二引导件 4的长度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对于手指活动不便的患者而言,若引导件长的话可能无法与手背接触而测量手指的弯曲角度。
根据本发明人进行的各种验证,在以引导件的宽度为25mm的数字测角仪100进行验证时,引导件的长度的极限为全长120mm,而在50mm的情况下,反而稍微过短而难以测量。而且,引导件的长度最佳为55mm。
此外,关于引导件的宽度25mm,除了本实施方式以外还考虑了各种引导件,当然也有宽度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引导件。发现即使在与本实施方式的引导件的宽度不同的情况下,在图5中的(A)的第一引导件2与第二引导件4呈直角的状态下,关于从另一个引导件突出的引导件的长度L3、L4,若该L3、L4中较短的一方为20mm~40mm,则作为手指关节用的数字测角仪最佳。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中,该突出长度为约60mm- 约25mm=约35mm。
另外,由于数字测角仪100构成为与显示部1呈一体的第一引导件2和第二引导件4以一个旋转轴12为中心进行旋转,因此,与专利文献1的测角仪相比,构成紧凑。另外,由于显示部1未超过第一引导部2、第二引导部4的宽度,因此,能够放入胸前口袋中且占有区域宽度小。例如,能够在口袋中与测角仪一起放入多支笔,或者与测角仪一起放入听诊器的胸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中,显示部1和第一引导件2是将分开的部件固接而成的,但是,显示部1和第一引导件2呈一体化,即由同一个部件形成的情况也包含在这里所说的固接中。而且,在使显示部1和第一引导件2呈一体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小型化和轻量化。另外,数字测角仪100的显示部1、第一引导件2、第二引导件4的形状皆为同一形状,但是,例如也可以使显示部1的宽度比第一引导件2、第二引导件4的宽度稍大、或者使第一引导件2、第二引导件4的长度比显示部1的长度稍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1、第一引导件2、第二引导件4的尺寸均相同,宽度约为25mm,全长约为60mm。因此,通过将显示部1和第一引导件2固接,不仅是第一引导件2的测量面21,显示部1的侧面(侧壁) 也能兼作为该测量面21。因此,由于测量面21的区域扩大,因而容易将数字测角仪100抵在手指等的测量部位上,从而容易进行测量。尤其在数字测角仪100中,由于需要在显示部1的主体11中收纳显示装置或电池等,因此,显示部1需要一定程度的大小。因此,在数字测角仪100的设计中,容易以显示部1的形状为基准进行设计。因此,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根据显示部 1的尺寸决定第一引导部2、第二引导部4的大小,作为数字测角仪有望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
另外,数字测角仪100的显示部1、第一引导件2、第二引导件4的形状是将矩形状部分和半圆状部分一体化而成的形状,但也可以仅由矩形形状构成。但是,数字测角仪100呈能够以旋转轴12为中心旋转的构成,因此,在如本实施方式将旋转轴12侧形成为半圆形的板形状的情况下,在容易使用等方面较为理想。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8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A的主要部分的构成进行说明。图8中的(A)是表示延伸杆8的立体图,(B)是将(A)的延伸杆8插入了第一引导件2和第二引导件4中的立体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A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 中作为拆装式的配件而追加了两个图8中的(A)所示的作为配件的延伸杆8。如图8中的(A)所示,延伸杆8是棒状的部件,可拆装地插入第一引导件2 的端面22上的插入穴23和第二引导件4的端面42上的插入穴43中。而且,延伸杆8从第一引导件2和第二引导件4分别突出约120mm。因此,显示部 1的指标线15、第一引导件2的指标线24、第二引导件4的指标线44、45 延长了约120mm。
图9是表示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A的第四使用例的图。该方法是通过在作为手指关节专用而设计为短尺寸的测量面21、41的数字测角仪100中追加附属的延伸杆8,从而也适于测量不需要测量面21、41的手指关节以外的关节(例如肘、腰、膝、脚后跟等)的方法。
首先,使用者将两个延伸杆8安装于第一导件2和第二引导件4上。此时,优选转动旋转力调整旋钮6,使第二引导件4的旋转力比测量手指关节时增强。这是开发出手指关节用的数字测角仪100A的本发明人试图利用该数字测角仪100A测量手指关节以外的关节,并进行了各种验证后发现的结果。即,发现在测量手指关节以外的关节时,第二引导件4与手指关节的测量相比更难旋转时更容易进行测量。
接着,接通电源,如图4中的(A)所示,使第二引导件4变为收纳状态,并将显示复位为零。然后,如图9所示,测量者使两根延伸杆8对准两个被测量体(图9中为上臂A1和前臂A2)的延伸方向并读取角度。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人的验证,在测量手指关节时,第二引导件4的旋转力弱时容易使用,而在测量肘、腰、膝、脚后跟等时,第二引导件4的旋转力强时容易使用。因此,第二引导件4的旋转力调整功能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100A来说非常有用。
如上所述,手指关节的角度测量方法是与测量面接触的方法,而肘、腰、膝、脚后跟等关节的角度测量方法是基于指标的方法。本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A既能够特殊化为手指关节用,也能够通过在手指关节用的数字测角仪100上安装作为指标的延伸杆8而适用于手指关节以外的关节的测量。
此外,由于延伸杆8是拆装式的,因而也能够变更为更长的延伸杆8,使其延长至所希望的长度,例如500mm。另外,延伸杆8也可以像伸缩式钓竿那样形成为伸缩式。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0至图13,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B的主要部分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0中的(A)是从表面侧观察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100B 的立体图,(B)是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中的(A)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0中的(B)的分解立体图,图13中的(A)是将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的第二引导件打开90度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3中的(B)是图13中的(A)的XⅢB-XⅢB剖视图。
第三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的不同点在于旋转调整部的机构、第二引导件4B的长度以及插入穴23B、43B。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B中,对于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对于构成不同而名称相同的部分,在参考符号上增加符号“B”。
如图12、图13中的(B)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B的显示部1B由主体11B和旋转轴12B构成。虽未图示,但旋转轴12B具备被轴支撑为能够转动且呈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旋转电极,主体11B上与旋转电极相对的位置处具备固定电极。通过该构成,能够将旋转轴12B的旋转角度的变化以静电电容式转换为数字。而且,旋转轴12B上具备朝向表面侧突出的两个小圆柱形的凸部121B,并形成有与旋转同轴的阴螺纹122。
如图11、图12所示,在第一引导件2B的端面22B的中央和两端部这三个位置设置有与测量面21B平行地延伸的插入穴23B。另外,第一引导件 2B上设置有用于避免与显示部1B的旋转轴12B接触的回避孔25B。另外,在回避孔25B的背侧设置有约1mm高的环状的突出部26B,以便能够在第一引导件2B与第二引导件4B之间产生间隙。
在第二引导件4B的端面42B的中央和两端部这三个位置设置有与测量面41B平行地延伸的插入穴43B。另外,第二引导件4B上形成有供将第二引导件4B保持在旋转轴12B上的螺栓5B贯通的轴孔47B。另外,在轴孔 47B的背侧形成有用于沉入螺栓5B的头部的沉头孔471B。另外,第二引导件4B的全长L2B约为55mm,比第一引导件2B的全长L2短约5mm。这是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引导件的理想长度。另一方面,考虑到显示部1B 的操作性和确认性,第一引导件2B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长度。
接着,对数字测角仪100B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通过四个自攻螺丝3将第一引导件1B螺合固定在显示部1B上。接着,通过以在第二引导件4B与旋转轴12B之间夹着厚度约为5mm的橡胶垫圈7B的方式将螺栓5B 螺入旋转轴12B的阴螺纹122中,从而将第二引导件4B保持在旋转轴12B 上。螺栓5B被螺入至第一引导件2B的突出部26B与第二引导件4B面接触。此时,橡胶垫圈7B夹在第二引导件4B与旋转轴12B之间而被压缩,旋转轴 12B上的两个凸部121B咬入橡胶垫圈7B中。
通过该橡胶垫圈7B的咬入和压缩的反弹力所产生的摩擦,使得旋转轴 12B在第二引导件4B旋转时进行旋转,从而改变角度。另外,通过调整螺栓5B的紧固力,首先,橡胶垫圈7B被压缩而产生膨胀,从而使橡胶垫圈 7B的侧面7Ba(参照图11、图13中的(B))与第一引导件2B的回避孔25B 的侧面25Ba(参照图11、图13中的(B))抵接。通过该抵接而产生的第二引导件4B的旋转阻力不断变化。而且,通过进一步紧固螺栓5B,第一引导件2B的突出部26B与第二引导件4B的面接触压力(旋转时的摩擦力)发生变化,从而使第二引导件4B的旋转阻力发生变化。这样,本实施方式为两段式的无级旋转调整部。另外,螺栓5B成为第二引导件4B的旋转力调节螺钉。
此外,虽然在第一引导件2B的突出部26B与第二引导件4B之间没有夹任何物体,但为了扩大螺栓5B的调整范围,也可以在突出部26B与第二引导件4B之间夹持弹性体等。这样,能够通过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根螺栓5B将第二引导件4B安装至旋转轴12B上以及调节旋转力。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4对第四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C的构成和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图14中的(A)是表示延伸杆8C的立体图,(B)是将(A)的延伸杆8C插入了第一引导件2B和第二引导件4B中的立体图,(C)是测量手腕A3的屈曲角度的图。此外,对于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 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对于构成不同而名称相同的部分,在参考符号上增加符号“C”。
延伸杆8C由嵌入第一引导件2B的端面22B上的插入穴23B或第二引导件4B的端面42B上的插入穴43B中的圆柱状的嵌入部81、和插入后也露出的圆柱状的露出部82构成。延伸杆8C的露出部82的直径D1比嵌入部 81的直径D2大,第一引导件2的端面22B的厚度边2bB和第二引导件4B 的端面42B的厚度边4bB的尺寸相同。另外,露出部82的长度约为60mm。此外,露出部82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更。
第一引导件2B的插入穴23B在端面22B的中央和两端共计设有三个,同样地,第二引导件4B的插入穴42B也在端面42B上设置有三个。而且,延伸杆8C根据需要适当地在必要位置的插入穴23B、插入穴43B中插入必要数量。
图14中的(B)是表示测量图14的(C)中的手腕A3的屈曲角度时的延伸杆8C的插入位置的图。如图14中的(C)所示,在打开第二引导件4B 以进行测量,并且能够正立观察SSD上显示的文字的状态下,延长棒8C插入到第一引导件2的人体侧的插入穴23B和第二引导件4的人体侧的插入穴 43B中。
手腕A3的屈曲角度如专利文献1的图8中的(A)所示使两个测量面与前臂A2和手背A4接触而进行测量。然而,在手指关节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B中,由于第一引导件2B的测量面21B和第二引导件4B的测量面41B短,因而不易测量手腕A3的屈曲角度。
因此,如图14中的(B)、(C)所示,将延伸杆8C插入数字测角仪100B 中。此时,供延伸杆8C插入的端部的插入穴23B、43B设置于使插入的延伸杆8C与测量面21B、41B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处。因此,通过插入延伸杆 8C,能够延长测量面21B、41B的长度。
此外,在引导件的端面的中央也设置有插入穴23B、43B,因此,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或测量部位而使用中央的插入穴。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5至图17对第五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D进行说明。图15中的(A)是从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表示将第二引导件4D打开90度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图15中的(A)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从背面侧观察图16的分解立体图。图18中的(A)是将第二引导件4D打开 180度的状态下的俯视图,(B)是(A)的主视图,(C)是(A)的仰视图。此外,对于构成与其他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对于构成不同而名称相同的部分,在参考符号上增加符号“D”。
如图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D在第一引导件2D的中央形成有凹部28,该凹部28是呈两个同心圆弧地切除而成的。另外,第二引导件4D上形成有嵌入第一引导件2D的凹部28中的凸部49。
这样,如图15中的(A)所示,设置于第一引导件2D和第二引导件4D 的对置面上的第一引导件2D的凹部28和第二引导件4D的凸部49在第一引导件2D和第二引导件4D关闭的状态下相互嵌合。
而且,通过在第一引导件2D上设置凹部28,在第二引导件4D上设置凸部49,从而能够在与第一引导件2D和第二引导件4D旋转的轴12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彼此的测量面重叠的区域(图18的(B)中的宽度W1 区域的斜线部分)。
即,如图18中的(B)所示,在第一引导件2D与第二引导件4D打开的状态下,能够在第一引导件2D的测量面21D与第二引导件4D的凸部49 的测量面41D中形成相互重叠的部分(图18的(B)中的宽度W1区域的斜线部分)。
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件2与第二引导件4的对置面上未设置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凹部和凸部。例如在如图6所示使用上述数字测角仪100测量手指关节时,由于测量面21和测量面41不存在重叠的区域,因此,与手指接触的数字测角仪100难以稳定。尤其在手指细的情况下,若用力将数字测角仪100压在手指上,则难以取得平衡而容易倾斜,因而可能难以进行测量。
另一方面,通过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第一引导件2D与第二引导件4D的对置面上设置相互嵌合的凹部28和凸部49,能够在第一引导件2D的测量面 21D和第二引导件4D的测量面41D上形成重叠的部分,因此,即使压在手指上,数字测角仪100D也很稳定,从而容易进行测量。
尤其是在如本实用新型这样的数字测角仪中,由于显示部1的主体11 中需要收纳显示装置和电池等,因而显示部1需要一定程度的大小。因此,若想使数字测角仪100小型化,则容易变为如实施方式那样第一引导件2或第二引导件4的形状与显示部1的形状一致。也就是说,以显示部1的形状为基准来设计第一引导件2或第二引导件4。
这种情况下,若使第二引导件4的厚度成为显示部1的厚度与第一引导件2的厚度的合计厚度(使第一引导件2侧的厚度与第二引导件4侧的厚度相同),则数字测角仪100会过度变厚。因此,若想使数字测角仪100尽可能小型化,则如实施方式这样使第一引导件2侧和第二引导件4侧的厚度不对称。
在上述数字测角仪中,在如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那样第一引导件2和第二引导件4的对置面上未设置有凹部和凸部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测量时容易失去平衡。
另一方面,通过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第一引导件2D和第二引导件4D的对置面上设置互相嵌合的凹部28和凸部49,从而在测量时稳定,容易进行测量。也就是说,通过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第一引导件2D和第二引导件4D 上设置凹部28和凸部49,能够实现小型且容易测量的数字测角仪100D。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引导件2D侧设置凹部28,在第二引导件4D侧设置凸部49,但也可以反过来设置。然而,由于第一引导件2D被固定在显示部1D上,因此,即使因为凹部28而产生较薄的部分,强度降低的可能性也小。另一方面,若在第二引导件4D上设置凹部,则第二引导件 4D的强度有可能在因为凹部而变薄的部分处降低。因此,从小型化和强度方面出发,优选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第一引导件2D上设置凹部28,在第二引导件4D设置凸部4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凸部49的第二引导件4D的长度到该凸部49为止,比第一引导件2D短。当然,也可以如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那样使第一引导件2和第二引导件4为相同长度。然而,在第一引导件 2D的侧壁上设有插入穴23D、在第二引导件4D的侧壁上设有插入穴43D的情况下,优选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缩短第二引导件4D的长度,并在厚的凸部 49的侧壁设置插入穴43D。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9至图20对第六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E进行说明。图19中的(A)是将第二引导件打开180度的状态下的后视图,(B)是(A) 的俯视图,(C)是(B)的主视图。图20中的(A)是图19中的(B)的仰视图,(B)是图19中的(B)的左视图,(C)是将图19中的(B)的第二引导件2E关闭的状态下的俯视图。此外,对于构成与其他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对于构成不同而名称相同的部分,在参考符号上增加符号“E”。
第六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E与第五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D同样地在第一引导件2E上设置有凹部28,在第二引导件4E上设置有凸部49,并且,如图所示,在第二引导件4E的测量面41E上设置有朝向第一引导件 2E侧延伸的辅助引导件90。此外,在图19中的(B)、(C)以及图20中,为了便于理解,用实交叉斜线来表示辅助引导件90。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D中,为了使数字测角仪100D在测量时稳定而容易进行测量,而设置了凹部28和凸部49,并在第一引导件2D的测量面21D和第二引导件4D的测量面41中形成重叠部分,而该辅助引导件 90也是为了使数字测角仪100E在测量时稳定而设置的。
通过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第二引导件4E的测量面41E上设置辅助引导件90,如图19所示,能够在与第一引导件2E和第二引导件4E旋转的轴123 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与固定在第一引导件2E上的显示部1E的侧面(侧壁)也重叠的区域,因此,数字测角仪100E在测量时更加稳定,从而容易进行测量。
图21中的(A)是使用具备辅助引导件90的数字测角仪100E的试制品测量食指F2的近端指间关节(PIP)的屈曲的俯视观察的实际照片,(B)是从正面侧观察的照片。此外,该试制品的电源开关等的配置与图19、图20 的数字测角仪100E的显示部1E不同。
这样,通过在第二引导件4E的测量面41E上设置辅助引导件90,能够形成与显示部1E的侧面(侧壁)也重叠的区域,因而数字测角仪100E在测量时非常稳定。
此外,如图19中的(B)所示,在使用数字测角仪100E时,首先使第一引导件2E和第二引导件4E变为打开状态,接着,将第一引导件2E的测量面21E和辅助引导件90的下表面平行地放置在例如桌子上(此时,通过辅助引导件90的厚度而使第二引导件4E的测量面41E相对于桌子的上表面稍微倾斜),在该状态下使用显示部1E的归零开关将显示复位为零并进行测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辅助引导件90被构成为能够从第二引导件 4E拆装。具体而言,如图19中的(B)、图20中的(B)所示,辅助引导件90由引导部91和嵌合部92构成。并且,该嵌合部92在前端具备具有半圆形状的突起94的棘爪95,通过缺口96使得该棘爪95前端的突起94容易翘曲。另外,从图19中的(B)来看,第二引导件4E的前端下方形成有供辅助引导件90的嵌合部92嵌入的引导穴4L。该引导穴4L呈能够利用爪形件 95的翘曲以适度的力拆装辅助引导件90的尺寸。
另外,辅助引导件90并非必须为可拆装的构成,也可以不设置嵌合部 92而与第二引导件4E呈一体地设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19中的 (B)来看,辅助引导件90可拆装地设置于第二引导件4E的前端下方,但也可以是可拆装地设置于第二引导件4E的前端上方这样的构成。
另外,图21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数字测角仪100E的使用例,但并不限于这样的使用方法。例如,当然也可以采用第二引导件4E中不具备辅助引导件90的一侧的测量面41E来进行测量。另外,除此之外,由于数字测角仪100E是数字式的测角仪,因而可以利用归零开关将任意的状态复位为零,从而以该状态为基准进行测量。另外,图22是在数字测角仪100E的试制品上安装延伸杆8E并测量膝关节的角度的实际照片。数字测角仪100E也可以用于测量手指关节以外的关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中的(A)所示,在第二引导件4E的圆弧面上形成有多个半圆柱状的防滑件4S。通过该防滑件4S,使得第二引导件4E的旋转操作变得容易。另外,该防滑件4S也可以是锯齿状的滚花。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小型且轻便,最适于测量手指关节,也可以放入口袋中轻松携带。另外,既是手指关节用的数字测角仪,也可以测量手指以外的肘和腰等的角度。

Claims (9)

1.一种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引导件,其呈矩形的板状,并以沿着长边的侧壁作为第一测量面;
第二引导件,其呈矩形的板状,并以沿着长边的侧壁作为第二测量面;以及
显示部,其与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的一端侧以同一中心轴被轴支撑,并以数字方式显示通过所述轴支撑而打开的所述第一测量面与所述第二测量面的角度变化;
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的全长在120mm以下;
所述第一引导件固定在所述显示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上,分别形成有在所述被轴支撑的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关闭的状态下嵌合的凸部和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引导件的第二测量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引导件侧延伸的辅助引导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引导件的沿着短边的侧壁、或者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沿着短边的侧壁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供延伸杆插入的插入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调整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旋转摩擦的旋转力调整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轴支撑而打开的所述第一测量面与所述第二测量面呈直角的状态下,从所述第一引导件突出的第二引导件的长度、或者从第二引导件突出的第一引导件的长度为20mm~4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的轴支撑侧呈半圆形的板状。
8.一种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引导件,其呈矩形的板状,并以沿着长边的侧壁作为第一测量面;
第二引导件,其呈矩形的板状,并以沿着长边的侧壁作为第二测量面;以及
显示部,其与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的一端侧以同一中心轴被轴支撑,并以数字方式显示通过所述轴支撑而打开的所述第一测量面与所述第二测量面的角度变化;
所述第一引导件固定在所述显示部上;
在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上,分别形成有在所述被轴支撑的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关闭的状态下嵌合的凸部和凹部。
9.一种关节用数字测角仪,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引导件,其呈矩形的板状,并以沿着长边的侧壁作为第一测量面;
第二引导件,其呈矩形的板状,并以沿着长边的侧壁作为第二测量面;以及
显示部,其与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的一端侧以同一中心轴被轴支撑,并以数字方式显示通过所述轴支撑而打开的所述第一测量面与所述第二测量面的角度变化;
所述第一引导件固定在所述显示部上;
在所述第二引导件的第二测量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引导件侧延伸的辅助引导件。
CN201990000763.2U 2018-10-04 2019-09-27 关节用数字测角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5801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9028 2018-10-04
JP2018-189028 2018-10-04
JP2019078581A JP6815060B2 (ja) 2018-10-04 2019-04-17 関節用デジタル角度計
JP2019-078581 2019-04-17
PCT/JP2019/038085 WO2020071263A1 (ja) 2018-10-04 2019-09-27 関節用デジタル角度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8016U true CN215458016U (zh) 2022-01-11

Family

ID=70055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9000076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58016U (zh) 2018-10-04 2019-09-27 关节用数字测角仪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8016U (zh)
WO (1) WO202007126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5604U (ja) * 1982-03-25 1983-09-30 巳波 健 医療用角度計
JP2541486Y2 (ja) * 1991-05-15 1997-07-16 オージー技研株式会社 医療用携帯型ディジタル式ゴニオメーター
US5887351A (en) * 1997-01-13 1999-03-30 Microstrain Co., Inc. Inclined plate 360 degree absolute angle sensor
JP2016080395A (ja) * 2014-10-10 2016-05-16 酒井医療株式会社 角度計
JP6821178B2 (ja) * 2016-11-25 2021-01-27 オージー技研株式会社 関節角度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71263A1 (ja) 2020-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5735B2 (en) Electronic calipers with adjustable digital display
Hollister et al. The axes of rotation of the thumb carpometacarpal joint
US4665928A (en) Range of motion measuring and displaying device
US7493703B2 (en) Surgical depth instrument
US20220087506A1 (en) Handle for an endoscope
US20060279534A1 (en) Replaceable instrument mechanism for haptic devices
US5042505A (en) Electronic angular position and range of motion measuring device and method
EP0432160A4 (en) Hand position/measurement control system
US7896273B2 (en) Ergonomic portable pill crusher tool and system
US2012022090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 anatomical angle of a body
CN215458016U (zh) 关节用数字测角仪
KR101563737B1 (ko) 외상외과용 깊이 게이지
Rawes et al. A new technique for the assessment of wrist movement using a biaxial flexible electrogoniometer
JP6815060B2 (ja) 関節用デジタル角度計
TW200816958A (en) Pulsometer
WO2005012829A1 (ja) 角度測定器
JP5378129B2 (ja) 内視鏡装置
JP2004136016A (ja) 前腕回内外測定器
US20120253364A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Handle and Grip
JP2008161393A (ja) 歩行補助用杖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2016211910A (ja) 角度計
US20160374593A1 (en) Skinfold caliper
Judkins et al. Effect of handle design and target location on wrist posture during aiming with a laparoscopic tool
JP2017189372A (ja) 脈波検出装置及び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Rand et al. An instrumented glove for monitoring MCP joint mo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