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7008U - 自动供锅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供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7008U
CN215457008U CN202120744877.7U CN202120744877U CN215457008U CN 215457008 U CN215457008 U CN 215457008U CN 202120744877 U CN202120744877 U CN 202120744877U CN 215457008 U CN215457008 U CN 215457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transverse moving
automatic
frame
suppl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48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雷
裔敏
张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ewamstar Packag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ewamstar Packag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ewamstar Packag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ewamstar Packag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448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7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7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7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动供锅装置,包括布置于配锅机前方的用以存放锅具的第一锅架,以及布置于第一锅架与配锅机之间的用以存放锅具的第二锅架,第一锅架与第二锅架及配锅机三者呈C形布置,第一锅架、第二锅架及配锅机三者能共同合围成供锅区域,所述供锅区域对应配锅机的自动配锅段且与人工取锅区域相邻相通,在供锅区域内设置有能将各锅架中的锅具取出并移载至配锅机的自动配锅段输入端的上锅机构,在人工取锅区域与供锅区域的分界处设置有当有人进入供锅区域时能使上锅机构停止动作的安全光栅。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安全且能对配锅机进行自动供锅的优点。

Description

自动供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配套于配锅机的自动供锅装置。
背景技术
配锅机是一种能对火锅锅底进行自动配置的设备。配锅机包括自动配锅段及人工取锅段,自动配锅段能对自动将干料、粉料及液料加入锅具、并将锅具向前输送至存储有鲜料的人工取锅段。配锅机工作前,一位工人站在人工取锅段前方的人工取锅区域,另一位工人站在自动配锅段的输入端;配锅机工作时,由人工将锅具放入自动配锅段的输入端,接着自动配锅段会依次将干料、粉料及液料输入至锅具中,同时将锅具向前输送至人工取锅段,然后工人在人工取锅区域将人工取锅段中存储的鲜料取出并加入锅具中,接着再将人工将锅具从配锅机中取出。随着配锅机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人工供锅已逐渐无法满足配锅机的工作效率,采用自动化供锅装置进行供锅成为一种趋势,并且由于人与高速的自动化设备进行交互存在安全风险,因而亟需发明一种使用安全,并且能对配锅机进行自动供锅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并且能对配锅机进行自动供锅的自动供锅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自动供锅装置,包括布置于配锅机前方的用以存放锅具的第一锅架,以及布置于第一锅架与配锅机之间的用以存放锅具的第二锅架,第一锅架与第二锅架及配锅机三者呈C形布置,第一锅架、第二锅架及配锅机三者能共同合围成供锅区域,所述供锅区域对应配锅机的自动配锅段且与人工取锅区域相邻相通,在供锅区域内设置有能将各锅架中的锅具取出并移载至配锅机的自动配锅段输入端的上锅机构,在人工取锅区域与供锅区域的分界处设置有当有人进入供锅区域时能使上锅机构停止动作的安全光栅。
进一步地,前述的自动供锅装置,其中:锅架的结构包括:内部中空的锅架本体,在锅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用的滚轮,靠近供锅区域的锅架本体前侧、以及远离供锅区域的锅架本体后侧均为敞口状,在锅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隔板,锅架本体的内部被隔板分隔成若干个用以放置锅具且前后贯通的锅具放置室。
进一步地,前述的自动供锅装置,其中:上锅机构的结构包括:布置于供锅区域处的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横跨供锅区域的横移轨道,在横移轨道上滑动设置有横移滑台,横移滑台在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横移轨道横向移动,在横移滑台的侧面竖直固定有竖直轨道,在竖直轨道上滑动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竖直轨道上下移动,在升降座的底部安装有能抓取锅具并具有旋转及翻转功能的机械手。
进一步地,前述的自动供锅装置,其中: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在横移轨道的两端分别活动支承有装有主动轮的主动轴、以及安装有从动轮的从动轴,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绕设有同步带,横移滑台固定于同步带上,在主动轴处的横移轨道端部固定有平移电机,平移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轴同轴连接,当平移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时,主动轴会带动主动轮转动,同步带动从动轮及同步带转动,从而带动横移滑台沿横移轨道横向移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自动供锅装置,其中: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在升降座上竖向支承有丝杆,丝杆向下穿过竖直轨道并与竖直轨道螺纹连接,丝杆由安装于升降座上的纵移电机驱动转动,当纵移电机驱动丝杆正转或反转时,能带动升降座沿竖直轨道向上或向下移动,同步带动机械手向上或向下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能对配锅机进行自动供锅,提高了工作效率;(2)将人工取锅区域与供锅区域分隔开,并且当有人进入供锅区域时能使上锅机构停止动作,提高了使用安全性;(3)各锅架与配锅机的C形结构布置方式,在保证锅量缓存的同时,能使各个锅架到配锅机之间的距离缩小到最短,减小了上锅机构的活动范围,提高了供锅效率,精简了设备分布,极大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供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隐去安全光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锅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的自动供锅装置,包括布置于配锅机1前方的用以存放锅具的第一锅架2,以及布置于第一锅架2与配锅机1之间的用以存放锅具的第二锅架3,第一锅架2与第二锅架3能实现配锅机与洗锅装置之间的缓冲;第一锅架2与第二锅架3及配锅机1三者呈C形布置,第一锅架2、第二锅架3及配锅机1三者能共同合围成供锅区域4,所述供锅区域4对应配锅机1的自动配锅段且与人工取锅区域5相邻相通,在供锅区域4内设置有能将各锅架中的锅具取出并移载至配锅机1的自动配锅段输入端的上锅机构6,在人工取锅区域5与供锅区域4的分界处设置有当有人进入供锅区域4时能使上锅机构6停止动作的安全光栅7;安全光栅7将人工取锅区域5与供锅区域4分隔开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锅架2与第二锅架3的结构均相同,下面仅以第一锅架2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第一锅架2的结构包括:内部中空的锅架本体21,在锅架本体2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用的滚轮22,靠近供锅区域4的锅架本体22前侧、以及远离供锅区域4的锅架本体22后侧均为敞口状,在锅架本体2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隔板23,锅架本体22的内部被隔板23分隔成若干个用以放置锅具且前后贯通的锅具放置室24,上述锅架结构简单且安装维修方便,便于上锅机构从锅架前侧将锅具放置室24中的锅具取出,同时也便于洗锅装置从锅架后侧将清洗干净的锅具补充至锅具放置室24中;
在本实施例中,上锅机构6的结构包括:布置于供锅区域4处的机架61,在机架61上设置有横跨供锅区域4的横移轨道62,在横移轨道62上滑动设置有横移滑台63,横移滑台63在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横移轨道62横向移动,在横移滑台63的侧面竖直固定有竖直轨道64,在竖直轨道64上滑动设置有升降座65,升降座65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竖直轨道64上下移动,在升降座65的底部安装有能抓取锅具并具有旋转及翻转功能的机械手6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在横移轨道62的两端分别活动支承有装有主动轮的主动轴、以及安装有从动轮的从动轴,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绕设有同步带,横移滑台63固定于同步带上,在主动轴处的横移轨道62端部固定有平移电机67,平移电机67的输出轴与主动轴同轴连接,当平移电机67带动主动轴转动时,主动轴会带动主动轮转动,同步带动从动轮及同步带转动,从而带动横移滑台63沿横移轨道62横向移动;上述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且安装维修方便;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在升降座65上竖向支承有丝杆,丝杆向下穿过竖直轨道并与竖直轨道64螺纹连接,丝杆由安装于升降座65上的纵移电机68驱动转动,当纵移电机68驱动丝杆正转或反转时,能带动升降座65沿竖直轨道64向上或向下移动,同步带动机械手66向上或向下移动;
工作时,通过洗锅装置或人工将空的锅具从锅架后侧将清洗干净的锅具补充至锅具放置室24中,然后通过上锅机构6将第一锅架2或第二锅架3中的锅具取出并移载至配锅机1的自动配锅段输入端;上锅机构的动作过程如下:启动平移电机67,平移电机67通过主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同步带动从动轮及同步带转动,从而同步横移滑台63沿横移轨道62横向移动,进而同步带动机械手66沿横移轨道62横向移动,直至机械手66位于所要抓取锅具所在的锅具放置室24的所在列的正前方时,停止平移电机67的动作,然后再启动纵移电机68,使纵移电机68驱动丝杆正转或反转,同步带动升降座65沿竖直轨道64向上或向下移动,同步带动机械手66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机械手66位于所要抓取锅具所在的锅具放置室24的正前方时,停止纵移电机68的动作;接着使机械手66将锅具放置室24内的锅具取出;接着再次启动平移电机67,平移电机67通过主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同步带动从动轮及同步带转动,从而同步横移滑台63沿横移轨道62横向移动,进而同步带动机械手66沿横移轨道62横向移动,直至机械手66位于配锅机1的自动配锅段输入端正前方时,停止平移电机67的动作;然后再使机械手66将所抓取的锅具放至配锅机1的自动配锅段输入端;接着配锅机1的自动配锅段会依次将干料、粉料及液料输入至锅具中,同时将锅具向前输送至人工取锅段,然后工人在人工取锅区域将人工取锅段中存储的鲜料取出并加入锅具中,接着再将人工将锅具从配锅机中取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能对配锅机进行自动供锅,提高了工作效率;(2)将人工取锅区域与供锅区域分隔开,并且当有人进入供锅区域时能使上锅机构停止动作,提高了使用安全性;(3)各锅架与配锅机的C形结构布置方式,在保证锅量缓存的同时,能使各个锅架到配锅机之间的距离缩小到最短,减小了上锅机构的活动范围,提高了供锅效率,精简了设备分布,极大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自动供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配锅机前方的用以存放锅具的第一锅架,以及布置于第一锅架与配锅机之间的用以存放锅具的第二锅架,第一锅架与第二锅架及配锅机三者呈C形布置,第一锅架、第二锅架及配锅机三者能共同合围成供锅区域,所述供锅区域对应配锅机的自动配锅段且与人工取锅区域相邻相通,在供锅区域内设置有能将各锅架中的锅具取出并移载至配锅机的自动配锅段输入端的上锅机构,在人工取锅区域与供锅区域的分界处设置有当有人进入供锅区域时能使上锅机构停止动作的安全光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锅装置,其特征在于:锅架的结构包括:内部中空的锅架本体,在锅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用的滚轮,靠近供锅区域的锅架本体前侧、以及远离供锅区域的锅架本体后侧均为敞口状,在锅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隔板,锅架本体的内部被隔板分隔成若干个用以放置锅具且前后贯通的锅具放置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供锅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锅机构的结构包括:布置于供锅区域处的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横跨供锅区域的横移轨道,在横移轨道上滑动设置有横移滑台,横移滑台在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横移轨道横向移动,在横移滑台的侧面竖直固定有竖直轨道,在竖直轨道上滑动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竖直轨道上下移动,在升降座的底部安装有能抓取锅具并具有旋转及翻转功能的机械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供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在横移轨道的两端分别活动支承有装有主动轮的主动轴、以及安装有从动轮的从动轴,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绕设有同步带,横移滑台固定于同步带上,在主动轴处的横移轨道端部固定有平移电机,平移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轴同轴连接,当平移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时,主动轴会带动主动轮转动,同步带动从动轮及同步带转动,从而带动横移滑台沿横移轨道横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供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在升降座上竖向支承有丝杆,丝杆向下穿过竖直轨道并与竖直轨道螺纹连接,丝杆由安装于升降座上的纵移电机驱动转动,当纵移电机驱动丝杆正转或反转时,能带动升降座沿竖直轨道向上或向下移动,同步带动机械手向上或向下移动。
CN202120744877.7U 2021-04-13 2021-04-13 自动供锅装置 Active CN215457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4877.7U CN215457008U (zh) 2021-04-13 2021-04-13 自动供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4877.7U CN215457008U (zh) 2021-04-13 2021-04-13 自动供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7008U true CN215457008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4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4877.7U Active CN215457008U (zh) 2021-04-13 2021-04-13 自动供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7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42931A (zh) 一种自动供锅装置
CN210828236U (zh) 一种半自动多功能一体化铺砖机
CN215457008U (zh) 自动供锅装置
CN208196299U (zh) 棒料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08262632A (zh) 棒料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13180480A (zh) 一种紧凑型自动配锅机
CN210850158U (zh) 一种可调节式布制品加工用夹持载具
CN109169430B (zh) 一种无人艇智能渔业鱼苗投放装置及其投放鱼苗的方法
CN215457356U (zh) 紧凑型自动配锅机
CN208247720U (zh) 一种便于更换物料的纺织物印花设备
CN207375307U (zh) 备料及转移装置
CN203156434U (zh) 发动机缸体自动输送线
CN115557225A (zh) 一种摩天轮式循环输送装置
CN214234599U (zh) 一种喷涂线自动转线装置
CN213439514U (zh) 一种便于机械设备维修的工具车
CN104444251B (zh) 筷子自动拉漆进筷装置
CN112772512A (zh) 一种渔业用饲料投放装置
CN218704446U (zh) 一种蓬松无纺布自动下线平台
CN217866485U (zh) 一种自动化控制载物平台
CN216473772U (zh) 一种带有自动上料机构的毛圈机
CN218170338U (zh) 一种制衣用多功能工作台
CN214446622U (zh) 一种家具填充物切边装置
CN217866229U (zh) 一种取物机械手用物品转运结构
CN216186654U (zh) 一种聚乙烯围裙折叠机
CN217973761U (zh) 一种可升降式服装熨烫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