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5888U - 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5888U
CN215455888U CN202121770501.XU CN202121770501U CN215455888U CN 215455888 U CN215455888 U CN 215455888U CN 202121770501 U CN202121770501 U CN 202121770501U CN 215455888 U CN215455888 U CN 215455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watchband
band
thread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05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卫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7705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5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5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5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包括表带本体、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第一连接扣包括穿带扣和卡扣,穿带扣包括外框、第一绕带轴和第二绕带轴,第一绕带轴与第二绕带轴间隔地设置在穿带口上并将外框的穿带口分隔成第一穿带口、第二穿带口和第三穿带口,表带本体的第一端从第三穿带口的下方穿入并绕过第二绕带轴与第一绕带轴,从第一穿带口的下方穿出,又从第二穿带口的下方穿入并绕过第二绕带轴,从第三穿带口的下方穿出;第二连接扣包括设于其上部且能与卡扣扣合连接的配合扣和设于其下部的固带通道,表带本体的第二端连接在固带通道内。采用本实用新型,能任意调整表带本体的长度、表带佩戴操作便捷、简单且佩戴舒适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表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
背景技术
手表一般通过表带佩戴在手腕上,且表带通常为两段式,通过针扣、针孔进行固定,经常存在针扣扣在上一个针孔会过紧,而扣在下一个针孔过松,不能达到最佳的长度,严重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感,同时在佩戴手表通过针扣与针孔配合进行连接,固定操作相对繁琐,佩戴手表相对耗时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能任意调整表带本体的长度、表带佩戴操作便捷、简单且佩戴舒适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其包括表带本体、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包括穿带扣和连接在所述穿带扣的一端的卡扣,所述穿带扣包括外框、第一绕带轴和第二绕带轴,所述外框内设有穿带口,所述第一绕带轴与第二绕带轴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穿带口上并将所述穿带口分隔成第一穿带口、第二穿带口和第三穿带口,且所述第一穿带口位于靠近所述卡扣的一侧,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三穿带口的下方穿入并绕过所述第二绕带轴与第一绕带轴,从所述第一穿带口的下方穿出,又从所述第二穿带口的下方穿入并绕过所述第二绕带轴,从所述第三穿带口的下方穿出;所述第二连接扣包括设于其上部且能与所述卡扣扣合连接的配合扣和设于其下部的固带通道,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固带通道内;
当所述卡扣扣合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扣上的配合扣时,所述表带本体能够折叠形成双层结构,且所述表带本体的弯折部位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还包括第一表扣和第二表扣,所述第一表扣包括设于其上部的第一外层穿带通道和设于其下部的第一内层穿带通道,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内层穿带通道的内端、第一内层穿带通道的外端、第一外层穿带通道的外端与第一外层穿带通道的内端再穿设在所述穿带扣上,所述表带本体在所述第一内层穿带通道的外端与第一外层穿带通道的外端之间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
所述第二表扣包括设于其上部的第二外层穿带通道和设于其下部的第二内层穿带通道,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内层穿带通道的内端、第二内层穿带通道的外端、第二外层穿带通道的外端与第二外层穿带通道的内端再连接在所述固带通道上,所述表带本体在所述第二内层穿带通道的外端与第二外层穿带通道的外端之间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还包括第一表带扣和第二表带扣,所述第一表带扣内设有第一穿带通道,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带通道的内端、第一穿带通道的外端、再从第一穿带通道的外端、第一穿带通道的内端再穿设在所述穿带扣,所述表带本体在所述第一穿带通道的外端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
所述第二表带扣内设有第二穿带通道,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穿带通道的内端、第二穿带通道的外端、再从第二穿带通道的外端、第二穿带通道的内端再连接在所述固带通道,所述表带本体在所述第二穿带通道的外端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卡扣内设有与所述配合扣配合的连接腔,所述配合扣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腔上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扣合凸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卡扣的前端面设有凸块把手或凹槽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穿带扣呈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二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带通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表带本体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手表,其包括上述的便于佩戴的表带,表盘的一个表耳与所述表带的一个连接耳连接,表盘的另一个表耳与所述表带的另一个连接耳连接。
本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表带本体的第一端与穿带扣的配合,能够任意调整表带本体的长度,从而适用于不同手腕大小的用户,而且佩戴时手表,直接将卡扣扣合在配合扣上,手表佩戴操作便捷、简单;而且表带本体通过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的配合,能够形成首尾相接的环状双层结构,提高佩戴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表带本体;11为连接耳;2为第一连接扣;21为穿带扣;22为卡扣;221为扣合凸条;211为外框;212为第一绕带轴;213为第二绕带轴;214为第一穿带口;215为第二穿带口;216为第三穿带口;3为第二连接扣;31为配合扣;32为固带通道;4为第一表扣;41为第一外层穿带通道;42为第一内层穿带通道;5为第二表扣;51为第二外层穿带通道;52为第二内层穿带通道;6为表盘; 7为第一表带扣;71为第一穿带通道;8为第二表带扣;81为第二穿带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其包括表带本体1、第一连接扣2和第二连接扣3,所述第一连接扣 2包括穿带扣21和连接在所述穿带扣21的一端的卡扣22,所述穿带扣21包括外框211、第一绕带轴212和第二绕带轴213,所述外框 211内设有穿带口,所述第一绕带轴212与第二绕带轴213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穿带口上并将所述穿带口分隔成第一穿带口214、第二穿带口215和第三穿带口216,且所述第一穿带口214位于靠近所述卡扣22的一侧,所述表带本体1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三穿带口216的下方穿入并绕过所述第二绕带轴213与第一绕带轴212,从所述第一穿带口214的下方穿出,又从所述第二穿带口215的下方穿入并绕过所述第二绕带轴213,从所述第三穿带口216的下方穿出;所述第二连接扣3包括设于其上部且能与所述卡扣22扣合连接的配合扣31和设于其下部的固带通道32,所述表带本体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固带通道32内。
当所述卡扣22扣合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扣3上的配合扣31时,所述表带本体1能够折叠形成双层结构,且所述表带本体1的弯折部位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11。
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表带本体1的第一端与穿带扣21的配合,能够任意调整表带本体1的长度,从而适用于不同手腕大小的用户,而且佩戴时手表,直接将卡扣22扣合在配合扣31上,手表佩戴操作便捷、简单;而且表带本体1通过第一连接扣2与第二连接扣 3的配合,能够形成首尾相接的环状双层结构,提高佩戴舒适度。
为保证卡扣22与配合扣31的连接效果好,所述卡扣22内设有与所述配合扣31配合的连接腔,所述配合扣31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腔上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扣合凸条221。进一步地,卡扣22 内嵌设有磁铁片,配合扣31内嵌设有铁片或磁铁片,在卡扣22与配合扣31扣合时,卡扣22与配合扣31之间产生磁吸,增强卡扣22与配合扣31之间连接稳定性,在表带使用过程中,不易松脱;而且卡扣22或/和配合扣31出现结构破损时,卡扣22与配合扣31之间还能通过磁吸连接,使表带仍能够正常使用。
示例性的,所述卡扣22的前端面设有凸块把手或凹槽把手,方便将卡扣22从配合扣31上打开。
为了表带本体1更容易、顺畅地穿设在穿带扣21上,所述穿带扣21呈弧形,且第二绕带轴213位于所述穿带扣21中的最低处。
示例性的,所述表带本体1的第二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带通道32上,这样能够方便表带本体1从第二连接扣3拆卸下来,方便对表带本体1进行更换。
示例性的,所述表带本体1的材质为柔性材质,所述表带本体1 为尼龙布带、涤纶布带、棉布带、麻布带、皮带或其它可曲卷的表带;所述第一连接扣2和第二连接扣3的材质可以为塑料、金属或其它具体一定结构强度的材质;而表带本体1、第一连接扣2和第二连接扣 3的尺寸具体可根据使用者穿戴的舒适性而定。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还包括第一表扣4和第二表扣5,所述第一表扣4包括设于其上部的第一外层穿带通道41和设于其下部的第一内层穿带通道42,所述表带本体1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内层穿带通道42的内端、第一内层穿带通道42的外端、第一外层穿带通道41的外端与第一外层穿带通道41的内端再穿设在所述穿带扣21上,所述表带本体1在所述第一内层穿带通道42的外端与第一外层穿带通道41的外端之间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11;
所述第二表扣5包括设于其上部的第二外层穿带通道51和设于其下部的第二内层穿带通道52,所述表带本体1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内层穿带通道52的内端、第二内层穿带通道52的外端、第二外层穿带通道51的外端与第二外层穿带通道51的内端再连接在所述固带通道32上,所述表带本体1在所述第二内层穿带通道52的外端与第二外层穿带通道51的外端之间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11,能够更好地定位表带本体1,避免呈双层结构的表带本体1在佩戴时上下两层出现滑移,保证表带的使用稳定性。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还包括第一表带扣7和第二表带扣8,所述第一表带扣7内设有第一穿带通道71,所述表带本体1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带通道71的内端、第一穿带通道71的外端、再从第一穿带通道71的外端、第一穿带通道71的内端再穿设在所述穿带扣,所述表带本体1在所述第一穿带通道71的外端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11;
所述第二表带扣8内设有第二穿带通道81,所述表带本体1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穿带通道81的内端、第二穿带通道81的外端、再从第二穿带通道81的外端、第二穿带通道81的内端再连接在所述固带通道32,所述表带本体1在所述第二穿带通道81的外端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11;能够更好地定位表带本体1,避免呈双层结构的表带本体1在佩戴时上下两层出现滑移,保证表带的使用稳定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手表,包括上述的便于佩戴的表带,表盘6的一个表耳与所述表带的一个连接耳11连接,表盘6的另一个表耳与所述表带的另一个连接耳11连接,由于该手表包括上述的表带,因此具有上述表带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作一一陈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带本体、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包括穿带扣和连接在所述穿带扣的一端的卡扣,所述穿带扣包括外框、第一绕带轴和第二绕带轴,所述外框内设有穿带口,所述第一绕带轴与第二绕带轴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穿带口上并将所述穿带口分隔成第一穿带口、第二穿带口和第三穿带口,且所述第一穿带口位于靠近所述卡扣的一侧,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三穿带口的下方穿入并绕过所述第二绕带轴与第一绕带轴,从所述第一穿带口的下方穿出,又从所述第二穿带口的下方穿入并绕过所述第二绕带轴,从所述第三穿带口的下方穿出;所述第二连接扣包括设于其上部且能与所述卡扣扣合连接的配合扣和设于其下部的固带通道,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固带通道内;
当所述卡扣扣合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扣上的配合扣时,所述表带本体能够折叠形成双层结构,且所述表带本体的弯折部位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佩戴的表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表扣和第二表扣,所述第一表扣包括设于其上部的第一外层穿带通道和设于其下部的第一内层穿带通道,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内层穿带通道的内端、第一内层穿带通道的外端、第一外层穿带通道的外端与第一外层穿带通道的内端再穿设在所述穿带扣上,所述表带本体在所述第一内层穿带通道的外端与第一外层穿带通道的外端之间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
所述第二表扣包括设于其上部的第二外层穿带通道和设于其下部的第二内层穿带通道,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内层穿带通道的内端、第二内层穿带通道的外端、第二外层穿带通道的外端与第二外层穿带通道的内端再连接在所述固带通道上,所述表带本体在所述第二内层穿带通道的外端与第二外层穿带通道的外端之间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佩戴的表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表带扣和第二表带扣,所述第一表带扣内设有第一穿带通道,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带通道的内端、第一穿带通道的外端、再从第一穿带通道的外端、第一穿带通道的内端再穿设在所述穿带扣,所述表带本体在所述第一穿带通道的外端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
所述第二表带扣内设有第二穿带通道,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穿带通道的内端、第二穿带通道的外端、再从第二穿带通道的外端、第二穿带通道的内端再连接在所述固带通道,所述表带本体在所述第二穿带通道的外端形成用于连接表盘表耳的连接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佩戴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内设有与所述配合扣配合的连接腔,所述配合扣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腔上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扣合凸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佩戴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的前端面设有凸块把手或凹槽把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佩戴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带扣呈弧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佩戴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本体的第二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带通道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佩戴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本体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9.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便于佩戴的表带,表盘的一个表耳与所述表带的一个连接耳连接,表盘的另一个表耳与所述表带的另一个连接耳连接。
CN202121770501.XU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 Active CN215455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0501.XU CN215455888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0501.XU CN215455888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5888U true CN215455888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3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0501.XU Active CN215455888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5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7528B2 (en) Watchbands with hook and loop fasteners
US6108876A (en) Money-retaining wristband or watchband
CN215455888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
CN206994681U (zh) 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JP3057067B1 (ja) スカート
CN110169627A (zh) 表带结构和腕戴设备
US2924827A (en) Buckle construction with decorative panel
US2554964A (en) Belt positioner
JP5564671B2 (ja) 身体装着収納具
CN214630441U (zh) 一种表带及手表
CN210539321U (zh) 一种表带结构及手表
CN216493874U (zh) 一种穿戴方便且快速的磁吸式智能手表
CN220360179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手表带
AU2023100073B4 (en) Watchbands with hook and loop fasteners
CN220236473U (zh) 一种枕头套和枕头
CN218515747U (zh) 一种方便佩戴的血压监测仪器
JP3138857U (ja) バンド
CN209515036U (zh) 一种肩系扣魔术袖章及松紧带
CN217185071U (zh) 一种手表带
CN211268915U (zh) 双搭扣首饰锁紧装置
KR970001951Y1 (ko) 액세서리를 결합 분리할 수 있는 손목시계
CN218898639U (zh) 一种藏尾式双环扣表带结构
CN216293231U (zh) 一种楔形钩扣表扣表带
CN212545948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3307875U (zh) 一种儿童智能手表的腕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