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94681U - 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94681U
CN206994681U CN201720887681.7U CN201720887681U CN206994681U CN 206994681 U CN206994681 U CN 206994681U CN 201720887681 U CN201720887681 U CN 201720887681U CN 206994681 U CN206994681 U CN 206994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grab
buckle assembly
band body
fix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876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英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876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94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94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94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其中表扣组件包括表带和表扣,表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表扣包括与第一带体相连的扣体,在扣体上开设有供第二带体穿过且贯穿扣体的固定槽,固定槽的底部设置卡槽,第二带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与卡槽卡接的卡齿,扣体上还设置用于选择性将第二带体压紧在固定槽内的扣盖。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具有结构简单、表带长度调节方便、佩戴舒适度高和安全性高以及适用人群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穿戴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及使用该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手表和使用该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中,此类产品可以和智能移动终端配合使用或者独立使用,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虽然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实现通讯、检测心率、运动数据以及信息提醒等功能,但是其仍然和常规的手表一样使用传统的表扣组件(表扣组件包括表带和表扣),因此在表扣组件上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进而提高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的时间和频率。
目前大多数智能穿戴设备和常规的手表使用传统的扣针式表扣组件,这类表扣组件具有以下缺陷:1、传统的扣针式表扣组件在长度调节时不够人性化,部分用户可能出现多扣一个孔时表带过紧,少扣一个孔时表带松脱的情况;2、传统的扣针式表扣组件上的金属扣针通常外露,其细而坚硬容易划伤人体,特别是行为习惯比较复杂,好多动的儿童使用者更容易被划伤;3、传统的扣针式表扣组件在合扣和开扣时操作麻烦,不适于小孩、老人等人群使用,使用范围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其结构简单,可以随意调节表带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其操作简单,可适用的人群范围宽。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其可随意调节表带长度,且操作简单,适用于多个年龄阶段的人群。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可随意调节穿戴设备的佩戴长度,且操作简单,适用于多个年龄阶段的人群。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包括:
表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
表扣,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所述表扣包括与所述第一带体相连的扣体,在所述扣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带体穿过且贯穿所述扣体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置卡槽,所述第二带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齿,所述扣体上还设置用于选择性将所述第二带体压紧在所述固定槽内的扣盖。
作为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槽具有贯通所述扣体的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槽的底部由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间隔设置多个凸部,相邻两个所述凸部之间形成所述卡槽。
作为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带体连接在所述扣体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多个所述凸部平行设置,且每个所述凸部均朝向所述第一带体倾斜设置,对应的所述卡齿也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带体上,所述卡齿与所述第二带体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凸部与所述固定槽的底部之间的夹角。
作为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扣盖的一端通过转轴组件与所述扣体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紧组件与所述扣体选择性连接。
作为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扣盖具有与所述第二带体接触的按压面,所述按压面与所述固定槽的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带体的厚度。
作为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固定在所述扣盖靠近所述扣体的一侧,所述扣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卡钩的位置凹设有锁紧槽,所述第二卡钩活动设置在所述锁紧槽内,所述第二卡钩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始终与有与所述第一卡钩卡接的运动趋势。
作为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片,所述第二卡钩固定在所述弹片上,所述弹片具有使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卡接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分离的第二位置,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弹片始终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弹片的一侧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可将所述弹片由所述第一位置推向所述第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弹片的一端穿过设置在所述扣体上的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扣体外。
优选的,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弹片的一端设置有按压钮。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槽的开口处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扣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保护盖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卡钩通过的通孔。
作为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扣盖上设置有副卡槽,所述第二带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与所述副卡槽卡接的副卡齿,所述副卡齿设置在所述第二带体靠近所述扣盖的一侧。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手表,包括如上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相卡接的卡槽和卡齿,并配合扣盖的压紧作用,可以使第二带体稳定地固定在表扣内,当需要调整表带的长度时,只需要打开扣盖,移动第二带体,使对应的卡齿与卡槽卡接即可,上述结构降低了表扣组件的开扣和合扣难度,可适用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带佩戴的长度调整也非常方便,增加了佩戴的舒适性,且本实用新型的表扣组件无外露的尖锐结构(如扣针等),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分解示意图(未示出第二带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侧视示意图(未示出表带)。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带体和扣体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扣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锁紧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第三使用状态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带体;2、第二带体;21、卡齿;3、表扣;31、扣体;32、固定槽;33、卡槽;34、扣盖;341、按压面;35、凸部;36、转轴组件;361、轴座;362、轴孔;37、锁紧组件;371、第一卡钩;372、第二卡钩;373、锁紧槽;374、弹片;375、推杆;376、按压钮;377、保护盖;378、过孔;4、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包括表带和表扣3,其中,表带包括第一带体1和第二带体2;表扣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带体1和所述第二带体2,所述表扣3包括与所述第一带体1相连的扣体31,在所述扣体31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带体2穿过且贯穿所述扣体31的固定槽32,所述固定槽32的底部设置卡槽33,所述第二带体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与所述卡槽33卡接的卡齿21,所述扣体31上还设置用于选择性将所述第二带体2压紧在所述固定槽32内的扣盖34。通过设置相卡接的卡槽33和卡齿21,并配合扣盖34的压紧作用,可以使第二带体2稳定地固定在表扣3内,当需要调整表带的长度时,只需要打开扣盖34,移动第二带体2,使对应的卡齿21与卡槽33卡接即可,上述结构降低了表扣组件的开扣和合扣难度,可适用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带佩戴的长度调整也非常方便,增加了佩戴的舒适性,且本实用新型的表扣组件无外露的尖锐结构(如扣针等),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32具有贯通所述扣体31的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槽32的底部由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间隔设置多个凸部35,相邻两个所述凸部35之间形成所述卡槽33。设置多个凸部35,可以使固定槽32底部设置多个与卡齿21配合的卡槽33,在实际使用时,第二带体2被限制在扣体31内的部分通过多个卡槽33与多个卡齿21的配合,增加了第二带体2与表扣3的连接紧密性,进而使得表带不容易脱落松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体1连接在所述扣体31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多个所述凸部35平行设置,且每个所述凸部35均朝向所述第一带体1倾斜设置,对应的所述卡齿21也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带体2上,所述卡齿21与所述第二带体2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凸部35与所述固定槽32的底部之间的夹角。在佩戴者使用时,由于作用在第二带体2上的力是朝向远离第一带体1的方向,因此在将第二带体2限制在表扣3内时,由于卡槽33为朝向第一带体1的倾斜结构,卡齿21被限制在此卡槽33内,作用在第二带体2上的作用力只会使卡齿21更加深入到此卡槽33内,而不会脱离卡槽33,使得第二带体2与表扣3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有效的防止第二带体2与表扣3连接处发生松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凸部35还可以设置为与固定槽32的底部垂直,对应的,卡齿21垂直于第二带体2靠近扣体31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扣盖34的一端通过转轴组件36与所述扣体3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紧组件37与所述扣体31选择性连接。翻转式扣盖34可以简化表扣组件的开扣和合扣操作,便于佩戴者使用。
转轴组件36包括固定在扣盖34上的轴座361和固定在扣体31上的转轴362,所述轴座361活动套设在转轴362上,其可带动扣盖34绕转轴362的轴线转动,相对于扣体31打开或盖设在扣体3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盖34具有与所述第二带体2接触的按压面341,所述按压面341与所述固定槽32的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带体2的厚度。上述设计可以使扣盖34在扣设于扣体31上时,能通过此按压面341将第二带体2压紧在固定槽32内。
所述锁紧组件37包括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一卡钩371和第二卡钩372,所述第一卡钩371固定在所述扣盖34靠近所述扣体31的一侧,所述扣体31上对应所述第一卡钩371的位置凹设有锁紧槽373,所述第二卡钩372活动设置在所述锁紧槽373内,所述第二卡钩372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始终具有与所述第一卡钩371卡接的运动趋势。
优选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弧形结构的弹片374,所述第二卡钩372固定在所述弹片374上,所述弹片374具有使所述第一卡钩371与所述第二卡钩372卡接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第一卡钩371与所述第二卡钩372分离的第二位置,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弹片374始终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弹片374的一侧连接有推杆375,所述推杆375可将所述弹片374由所述第一位置推向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推杆375远离所述弹片374的一端穿过设置在所述扣体31上的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扣体31外。优选的,所述推杆375远离所述弹片374的一端设置有按压钮376。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槽373的开口处设置有保护盖377,所述保护盖377与所述扣体3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保护盖377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卡钩371通过的过孔37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表扣3采用金属制成,其中扣体31和扣盖34均分别采用高强度钢制成,且扣盖34在加工过程中与第一卡钩371一体成型,第二卡钩372也采用高强度钢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扣盖34上设置有副卡槽,所述第二带体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与所述副卡槽卡接的副卡齿,所述副卡齿设置在所述第二带体2靠近所述扣盖34的一侧。
上述副卡齿和副卡槽的结构可以增强第二带体2与表扣3的连接紧密性,当然,副卡槽和副卡齿也可以设置为倾斜结构,其中,副卡槽的倾斜方向与扣体31的固定槽32上的卡槽33的倾斜方向相同。
图8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第一种工作状态图,即表扣3中的扣盖34被锁紧组件37锁紧在扣体31上,此时如果第二带体2在固定槽32内,那么第二带体2的卡齿21与固定槽32的底部的卡槽33卡接,而扣盖34的按压面341紧紧贴在第二带体2远离设置有卡齿21的一侧,并将第二带体2挤压在固定槽32中,在弹片374的作用下,锁紧组件37的第一卡钩371与第二卡钩372卡接。
图9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第二种工作状态图,即第二卡钩372与第一卡钩371在外力作用下刚刚处于分离状态,图10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的第三种工作状态图,即第二卡钩372与第一卡钩371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完全分离状态,扣盖34被打开。具体的按照箭头方向按压按压钮376,按压钮376推动推杆375移动,推杆375推动弹片374克服自身弹力移动,使得第二卡钩372与第一卡钩371分离,第一卡钩371处于自由可开启的状态,此时再打开扣盖34,将固定槽32内的第二带体2调整位置,使对应的卡齿21卡入对应的卡槽33内,完成调整后,再次按下扣盖34,使第一卡钩371插入锁紧槽373内与第二卡钩372卡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1、此表扣提供无极调节表带长短的方式,符合更多使用者的手腕直径,提高表带佩戴的舒适性;
2、表扣的机构比较隐蔽,表面比较圆润光滑,没有尖锐凸起,安全性较高,可用于儿童产品;
3、表扣固定严密,表带不容易脱落松开;
4、使用方式简单,可单手操作。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表,包括如上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所述手表还包括表体4,表扣组件中的第一带体1和第二带体2分别固定在表体4相对的两侧,第一带体1远离表体4的一端与表扣3连接,第二带体2通过表扣3与第一带体1连接,可实现长度的调整和位置的固定,该手表使用了上述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从而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表带的长度,使得穿戴更加舒适,同时该手表开扣和合扣更加简单,便于携带者使用。
请参阅图1至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该智能穿戴设备使用了上述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从而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表带的长度,使得穿戴更加舒适,同时该智能穿戴设备开扣和合扣更加简单,便于携带者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
表扣,所述表扣包括与所述第一带体相连的扣体,在所述扣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带体穿过且贯穿所述扣体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置卡槽,所述第二带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齿,所述扣体上还设置用于选择性将所述第二带体压紧在所述固定槽内的扣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具有贯通所述扣体的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槽的底部由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间隔设置多个凸部,相邻两个所述凸部之间形成所述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连接在所述扣体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多个所述凸部平行设置,且每个所述凸部均朝向所述第一带体倾斜设置,对应的所述卡齿也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带体上,所述卡齿与所述第二带体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凸部与所述固定槽的底部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的一端通过转轴组件与所述扣体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紧组件与所述扣体选择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具有与所述第二带体接触的按压面,所述按压面与所述固定槽的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带体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固定在所述扣盖靠近所述扣体的一侧,所述扣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卡钩的位置凹设有锁紧槽,所述第二卡钩活动设置在所述锁紧槽内,所述第二卡钩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始终与有与所述第一卡钩卡接的运动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片,所述第二卡钩固定在所述弹片上,所述弹片具有使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卡接的第一位置和使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分离的第二位置,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弹片始终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弹片的一侧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可将所述弹片由所述第一位置推向所述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上设置有副卡槽,所述第二带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与所述副卡槽卡接的副卡齿,所述副卡齿设置在所述第二带体靠近所述扣盖的一侧。
9.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
10.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
CN201720887681.7U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Active CN206994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7681.7U CN206994681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7681.7U CN206994681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94681U true CN206994681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55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87681.7U Active CN206994681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9468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2649A (zh) * 2017-07-20 2017-10-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9864400A (zh) * 2019-03-27 2019-06-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环
CN113545570A (zh) * 2021-08-17 2021-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2649A (zh) * 2017-07-20 2017-10-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9864400A (zh) * 2019-03-27 2019-06-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环
CN109864400B (zh) * 2019-03-27 2021-05-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环
CN113545570A (zh) * 2021-08-17 2021-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94681U (zh) 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5193023B (zh) 一种方便穿戴的智能手环
CN107252163A (zh) 一种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06949695U (zh) 一种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7242649A (zh) 一种侧面咬合的表扣组件、手表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06675121U (zh) 一种磁性卡扣结构及由其构成的首饰制品
CN105193019B (zh) 一种可随意调整表带长度且方便穿戴的智能手环
CN208228498U (zh) 一种透气的手表表带
CN210929927U (zh) 一种具有健康检测功能的智能手环
CN201518768U (zh) 可自动伸缩的皮革腰带
CN204763775U (zh) 表带制扣及具有该表带制扣的手表
CN205696121U (zh) 一种表扣及配合该表扣的表带、手表
CN202286423U (zh) 一种连衣手套
CN207220326U (zh) 一种手环
CN207075678U (zh) 一种可拆式多功能包
CN215455888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
CN216493872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智能手表
CN210276161U (zh) 一种智能运动手环
CN209436429U (zh) 双环卡扣式手镯
CN21092994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手环
CN202653322U (zh) 方便佩带的手镯
CN214547285U (zh) 一种一片式多功能防晒裙
CN206119380U (zh) 一种装饰环扣
CN209629302U (zh) 一种u型枕
CN209594920U (zh) 一种按键式带扣手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