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4863U - 人造林防虫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造林防虫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54863U CN215454863U CN202121355963.5U CN202121355963U CN215454863U CN 215454863 U CN215454863 U CN 215454863U CN 202121355963 U CN202121355963 U CN 202121355963U CN 215454863 U CN215454863 U CN 2154548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 control device
- pest control
- net
- high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造林防虫害装置,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林业防止病虫害装置在对林业防虫害的同时也会导致农药污染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诱捕灯,所述箱体位于诱捕灯四周设置有高压捕杀网,所述箱体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将箱体固定在树木上的固定装置,所述箱体外侧壁开设有诱捕孔,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遮雨坡顶,所述遮雨坡顶中心位置设置有给诱捕灯和高压捕杀网进行供电的电源模块。本申请具有在诱捕害虫的同时减轻对环境污染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害虫防治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造林防虫害装置。
背景技术
人造林是指通过人为方式在技术上要求根据林木生态适应性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植树造林所产生的森林,而在人造林的过程中需要对虫害进行防治以保证树木的成长。
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06956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林业防治病虫害喷药机,包括桶体、桶盖和桶底,桶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桶底,桶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桶盖,桶底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叶片,叶片的中部与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桶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罩,水泵罩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导管,导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三通管。该林业防治病虫害喷药机,通过螺纹管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将农药加入到桶体内,通过叶片的设置,达到了将桶体内部农药搅拌的效果,通过洒水喷头的设置,使用时将水泵外接电源,进而将桶体内的农药抽出,经过第一橡胶软管,到达洒水喷头,达到了给树木喷药驱虫的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上述林业防止病虫害装置在对林业防虫害的同时也会导致农药污染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轻防止病虫害时导致的污染,本申请提供一种人造林防虫害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人造林防虫害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人造林防虫害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诱捕灯,所述箱体位于诱捕灯四周设置有高压捕杀网,所述箱体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将箱体固定在树木上的固定装置,所述箱体外侧壁开设有诱捕孔,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遮雨坡顶,所述遮雨坡顶中心位置设置有给诱捕灯和高压捕杀网进行供电的电源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树木上,而电源模块给诱捕灯和高压捕杀网进行供电,诱捕灯发出光线,由于害虫具有趋光性,害虫会飞向诱捕孔中并撞向高压捕杀网,由于高压捕杀网带有高压电,因而害虫会被杀死,尸体掉落,采用这样的诱捕方式不会对环境产生化学污染,在诱捕害虫的同时保护了人造林生态环境。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侧壁位于诱捕孔内壁设置有多个橡胶瓣片,多个所述橡胶瓣片形成圆台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橡胶瓣片安装在诱捕孔内使得诱捕孔的孔径由外侧向内侧均匀递减,便于害虫进入箱体内部而不便于逃出箱体外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位于诱捕孔底部设置有朝向高压捕杀网侧壁延伸的的攀爬杆,所述攀爬杆端部设置有与高压捕杀网电连接的捕杀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攀爬杆能够给攀爬类的害虫提供攀爬的路径,使得害虫攀爬至与高压捕杀网电连接的捕杀杆上而受到电击,从而不仅能够对飞行类害虫进行捕杀,同样也能够对爬行类害虫进行捕杀。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设置有电量检测装置,所述电量检测装置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有无线传输装置以向护林人员的移动终端传输电量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量检测装置能够对电源模块的剩余电量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装置进行处理后再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剩余电量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给护林人员的移动终端,提醒护林人员及时对电源模块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箱体一侧的固定块、铰接在固定块两侧的抱环以及穿设在抱环中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抱环上,另一个所述抱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插设在固定孔中,所述固定杆穿出固定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上铰接的抱环在固定杆和锁止块的锁紧下相互贴合,从而能够将抱环中间的树木抱紧以使得箱体能够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树木上,便于灵活放置防虫害装置,对各个区域的害虫进行捕杀。
优选的,所述锁止块上设置有便于转动锁止块的拨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片的设置便于转动锁止块,从而便于锁止块与固定杆螺纹连接从而将抱环锁紧。
优选的,所述抱环朝向树木的表面设置有保护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橡胶垫的设置便于在抱环的表面增加一层保护层,从而减轻抱环对树木的伤害;另一方面,保护橡胶垫的摩擦系数较大,更便于将抱环固定在树木上;再者,保护橡胶垫能够为树木的生长提供一定缓冲的空间,不致对树木约束过紧。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滑移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一侧设置有便于拉动收集盒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盒的设置便于对害虫的尸体进行收集,便于集中进行处理,而把手的设置便于将收集盒从箱体中取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箱体、诱捕灯、高压捕杀网、固定装置、诱捕孔和电源模块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便于在诱捕害虫的同时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通过采用橡胶瓣片、攀爬杆、捕杀杆、电量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保证了诱捕灯对害虫的有效诱捕;
3.通过采用固定块、抱环、固定杆、固定孔、锁止块、拨片、保护橡胶垫、收集盒和把手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便于将箱体固定在树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人造林防虫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展现箱体外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展现箱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1、遮雨坡顶;111、封闭板;12、电源模块;121、电量检测装置;122、控制装置;123、无线传输装置;13、诱捕孔;131、橡胶瓣片;14、收集口;2、固定装置;21、固定块;22、抱环;221、固定孔;222、保护橡胶垫;23、固定杆;24、锁止块;241、拨片;3、诱捕灯;4、高压捕杀网;41、捕杀杆;411、攀爬杆;5、收集盒;5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人造林防虫害装置。参照图1,人造林防虫害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由高强度塑料制成空心盒体形状。箱体1顶部粘接固定有遮雨坡顶11,遮雨坡顶11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遮雨坡顶11为双坡面,以便于对雨水导流。箱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对遮雨坡顶11两端进行封闭的封闭板111。
参照图2,箱体1外侧的顶壁安装有电源模块12,电源模块12为蓄电池。电源模块12连接有电量检测装置121,电量检测装置121用于检测电源模块12的剩余电量。电量检测装置121电连接有控制装置122,控制装置122可以为单片机,控制装置122对电量检测装置121检测所得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处理。控制装置122电连接有无线传输装置123,无线传输装置123可以为Lora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向护林人员的移动终端传输电源模块12的剩余电量信息,从而便于护林人员及时给电源模块12进行充电。
参照图2,箱体1一侧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将箱体1固定在树木上的固定装置2,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块21、抱环22和固定杆23,固定块21一体成型在箱体1的外侧壁上。抱环22中部为弧形,用于与树木相贴合。抱环22朝向树木的一侧表面上粘接固定有保护橡胶垫222,以保护树木免受损伤。
参照图2,两个抱环22一端均铰接在固定块21上,固定杆23铰接在其中一根抱环22远离固定块21的一端,另一根抱环22远离固定块21的一端开设有供固定杆23插设的固定孔221。固定孔221为腰形孔,固定杆23穿出固定孔22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止块24,锁止块24的侧壁焊接固定有一对拨片241,一对拨片241沿固定杆23径向设置。锁止块24与抱环22相抵从而将两个抱环22锁紧,抱紧树木,实现箱体1的固定。
参照图2和图3,箱体1未安装固定装置2的侧壁均开设有诱捕孔13,诱捕孔13沿箱体1高度方向均匀开设有三组,每组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五个,两侧侧壁各一个,面壁开设三个。箱体1内侧壁位于诱捕孔13内侧壁粘接有多个橡胶瓣片131,橡胶瓣片131可以为四个,也可以为三个,本实施例优选为四个。四个橡胶瓣片131的侧壁粘接固定在诱捕孔13的内侧壁上,相邻两个橡胶瓣片131相互贴合,从而使得四个橡胶瓣片131形成一个圆台形。
参照图3,箱体1内侧壁顶部安装有诱捕灯3,诱捕灯3可以为电连接于电源模块12的LED灯管,诱捕灯3发出灯管,通过趋光性吸引害虫。箱体1位于诱捕孔13周围通过螺栓安装有高压捕杀网4,高压捕杀网4为电连接于电源模块12的高压电网,害虫在撞到高压捕杀网4时受到电击。
参照图3,高压捕杀网4外侧壁位于每一诱捕孔13底部均焊接固定有捕杀杆41,捕杀杆41的端部粘接固定有攀爬杆411,攀爬杆411远离捕杀杆4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侧壁位于诱捕孔13下方。攀爬杆411沿橡胶瓣片131的倾斜角度延伸,从而便于爬虫沿攀爬杆411攀爬至捕杀杆41被捕杀。
参照图3,箱体1底部开设有收集口14,收集口14中沿箱体1宽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收集盒5。收集盒5为顶部开口的方形盒体,收集盒5的外侧壁与箱体1内侧壁贴合。收集盒5靠近收集口14的一侧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把手51,便于拉动收集盒5,将害虫的尸体倾倒。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人造林防虫害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当需要对人造林进行虫害防治时,先将箱体1一侧的固定装置2固定在树木上,即通过拨片241转动锁止块24,将锁止块24从固定杆23上取下。然后将抱环22套设在树木上,将固定杆23插设在固定孔221中并将锁止块24与固定杆23螺纹连接实现对抱环22的锁紧,从而将箱体1固定在树木上。
箱体1中的诱捕灯3发出光线,害虫在趋光性下从诱捕孔13进入箱体1中,飞行的害虫飞入箱体1中撞击高压捕杀网4被捕杀,尸体掉落至收集盒5中收集。而爬行类的害虫从诱捕孔13爬进箱体1中并沿攀爬杆411爬行至捕杀杆41处。捕杀杆41带有高压对害虫进行捕杀,从而在捕杀害虫的同时减轻污染。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人造林防虫害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诱捕灯(3),所述箱体(1)位于诱捕灯(3)四周设置有高压捕杀网(4),所述箱体(1)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将箱体(1)固定在树木上的固定装置(2),所述箱体(1)外侧壁开设有诱捕孔(13),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遮雨坡顶(11),所述遮雨坡顶(11)中心位置设置有给诱捕灯(3)和高压捕杀网(4)进行供电的电源模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林防虫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侧壁位于诱捕孔(13)内壁设置有多个橡胶瓣片(131),多个所述橡胶瓣片(131)形成圆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林防虫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位于诱捕孔(13)底部设置有朝向高压捕杀网(4)侧壁延伸的的攀爬杆(411),所述攀爬杆(411)端部设置有与高压捕杀网(4)电连接的捕杀杆(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林防虫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12)设置有电量检测装置(121),所述电量检测装置(121)电连接有控制装置(122),所述控制装置(122)电连接有无线传输装置(123)以向护林人员的移动终端传输电量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林防虫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设置在箱体(1)一侧的固定块(21)、铰接在固定块(21)两侧的抱环(22)以及穿设在抱环(22)中的固定杆(23),所述固定杆(23)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抱环(22)上,另一个所述抱环(22)开设有固定孔(221),所述固定杆(23)插设在固定孔(221)中,所述固定杆(23)穿出固定孔(22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止块(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造林防虫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块(24)上设置有便于转动锁止块(24)的拨片(24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造林防虫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环(22)朝向树木的表面设置有保护橡胶垫(2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林防虫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滑移连接有收集盒(5),所述收集盒(5)一侧设置有便于拉动收集盒(5)的把手(5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55963.5U CN215454863U (zh) | 2021-06-16 | 2021-06-16 | 人造林防虫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55963.5U CN215454863U (zh) | 2021-06-16 | 2021-06-16 | 人造林防虫害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54863U true CN215454863U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719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355963.5U Active CN215454863U (zh) | 2021-06-16 | 2021-06-16 | 人造林防虫害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5486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66468A (zh) * | 2022-03-29 | 2022-07-22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草地生物多样性监测装置 |
-
2021
- 2021-06-16 CN CN202121355963.5U patent/CN21545486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66468A (zh) * | 2022-03-29 | 2022-07-22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草地生物多样性监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ones et al. | Capturing mammals | |
Kurta et al. | Capture methods and holding devices | |
Fitzgerald | Finding and capturing reptiles | |
KR101874638B1 (ko) | 땅바닥 설치형 잡해충 포집기 | |
CN215454863U (zh) | 人造林防虫害装置 | |
CN206150259U (zh) | 一种昆虫自动捕捉器 | |
CN212678150U (zh) | 一种用于美国白蛾虫的捕捉收集装置 | |
CN105325386A (zh) | 一种物理捕捉昆虫的方法及其专用捕虫器 | |
CN114568407A (zh) | 一种利用灯光诱杀形成光波屏障的白蚁防治方法 | |
Iannuzzi et al. | Sampling methods for beetles (Coleoptera) | |
CN203340862U (zh) | 一种太阳能诱虫灯 | |
CN107711757A (zh) | 一种节能农作物害虫诱杀装置 | |
CN209121060U (zh) | 一种昆虫诱杀器 | |
CN206453045U (zh) | 一种智能无害化病虫害立体防控平台 | |
KR101677727B1 (ko) | 산림 해충 유인포집장치 | |
KR20170139389A (ko) | 땅 속 매립식 해충 포집기 | |
CN210470745U (zh) | 一种快速安装收取式昆虫抓捕器 | |
KR101835679B1 (ko) | 땅바닥 설치형 잡해충 포집기 | |
CN205093413U (zh) | 一种环保节能型害虫诱捕装置 | |
CN108064831A (zh) | 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 | |
CN206547696U (zh) | 一种蔬菜种植的捕虫装置 | |
CN208001930U (zh) | 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松褐天牛诱捕器 | |
CN209420693U (zh) | 仰角昆虫饲育装置 | |
CN105230587A (zh) | 一种节能环保害虫诱捕器 | |
CN101564025A (zh) | 松墨天牛成虫诱捕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