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1551U -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1551U
CN215451551U CN202120926076.2U CN202120926076U CN215451551U CN 215451551 U CN215451551 U CN 215451551U CN 202120926076 U CN202120926076 U CN 202120926076U CN 215451551 U CN215451551 U CN 215451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ield
metal
field generator
heating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260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和平
闫磊
熊永
刁义伟
许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260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1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1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1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加热装置包括:磁场发生体,所述磁场发生体适于与交变电源相连,所述交变电源适于向所述磁场发生体提供交变电流以使所述磁场发生体产生电感磁场;金属发热体,所述金属发热体用于包裹所述磁场发生体,所述电感磁场作用在所述金属发热体上使得所述金属发热体发热。由此,通过磁场发生体和金属发热体配合,能够使加热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占用大量的空间,并且加热装置安全性高,热传导效率较高,同时,也能够增加金属发热体位于磁场内的结构,可以提高金属发热体的发热效率,从而可以提高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技术上,为改善电池系统低温性能,保证电池可以在寒冷季节的快速充电,减少充电等待时间等,一般都会在电池包内设有加热装置。现有的加热装置常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冷媒加热,如常见的液冷液热结构或者直冷直热结构;另一类是电阻加热,如常见的加热PTC或加热膜等。
当采用冷媒加热时,液冷板和管路需要良好的密封性能,一方面是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是占用大量空间,一旦冷媒泄露,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当电阻加热时,这种加热方式的传热效率较低,电阻丝在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高温氧化,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加热装置,无需占用大量的空间,而且安全性高,热传导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加热装置的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模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包括:磁场发生体,所述磁场发生体适于与交变电源相连,所述交变电源适于向所述磁场发生体提供交变电流以使所述磁场发生体产生电感磁场;金属发热体,所述金属发热体用于包裹所述磁场发生体,所述电感磁场作用在所述金属发热体上使得所述金属发热体发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通过金属发热体和磁场发生体配合,能够使加热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占用大量的空间,并且加热装置安全性高,热传导效率较高,同时,也能够增加金属发热体位于磁场内的结构,可以提高金属发热体的发热效率,从而可以提高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发热体为金属箔片,所述金属发热体弯曲以包裹所述磁场发生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发热体为空心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套设在所述磁场发生体上以包裹所述磁场发生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发热体包括第一金属板和覆盖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形成为平板状,所述磁场发生体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所述覆盖板覆盖在所述磁场发生体上以包裹所述磁场发生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场发生体为导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场发生体为母排,所述母排外部包裹有绝缘层,所述金属发热体包裹所述绝缘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场发生体弯折排布在同一平面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场发生体呈蛇形排布、螺旋形或回字形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场发生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直线段和多个弯折段,多个所述直线段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的一端通过所述弯折段相连以形成蜿蜒延伸的所述磁场发生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装置还包括均温固定板,所述均温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金属发热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包括:箱体;电芯,所述电芯设在所述箱体内;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在电芯上以对所述电芯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为上述的加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通过采用磁场发生体和金属发热体,利用电磁感应定律,磁场发生体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金属发热体中上产生感应电流,并利用感应电流的焦耳热效应发热,发热的金属发热体可以对电芯进行加热,与相关技术的冷媒加热和电阻加热相比,不仅结构简单,无需占用大量的空间,而且安全性高,热传导效率较高。同时由于金属发热体包裹在磁场发生体外侧,因此可以增加金属发热体位于磁场内的结构,进一步提高金属发热体的发热效率,可以提高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可以减少电池模组在寒冷季节的充电等待时间,有利于快速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设在所述电芯的顶部和/或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为多个,所述电芯之间设有所述加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电池模组,通过采用磁场发生体和金属发热体,利用电磁感应定律,磁场发生体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金属发热体中上产生感应电流,并利用感应电流的焦耳热效应发热,发热的金属发热体可以对电芯进行加热,与相关技术的冷媒加热和电阻加热相比,不仅结构简单,无需占用大量的空间,而且安全性高,热传导效率较高。同时由于金属发热体包裹在磁场发生体外侧,因此可以增加金属发热体位于磁场内的结构,进一步提高金属发热体的发热效率,可以提高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可以减少电池模组在寒冷季节的充电等待时间,有利于快速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金属发热体和磁场发生体装配后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涡流磁场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第一金属板、覆盖板和磁场发生体装配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加热装置100;
金属发热体10;容纳腔11;第一金属板12;覆盖板13;上冲压板14;下冲压板15;翻边16;
磁场发生体20;直线段21;弯折段22;
绝缘层30;
均温固定板40;涡旋电流a;
电池模组200;
箱体201;电芯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其中加热装置100可用于对车辆的电芯202进行加热,其中车辆可以为电动汽车或者油电混合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可以应用于加热任何需要加热的待加热物体。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包括:磁场发生体20和金属发热体10。磁场发生体20适于与交变电源相连,交变电源适于向磁场发生体20提供交变电流以使磁场发生体20产生电感磁场,磁场发生体20可以设置为一体加工成型件。具体而言,磁场发生体20的一端与交变电源的正极相连,磁场发生体20的另一端与交变电源的负极相连,交变电源可以为车辆内任意可以提供交变电流的供电装置。金属发热体10用于包裹磁场发生体20,金属发热体10可以是包裹磁场发生体20的全部结构,金属发热体10也可以包裹磁场发生体20的部分结构,电感磁场作用在金属发热体10上使得金属发热体发热。进一步地,金属发热体10内设置有用于包裹磁场发生体20的容纳腔11,磁场发生体20安装在容纳腔11内,容纳腔11的延伸方向与磁场发生体20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此能够保证容纳腔11和磁场发生体20结构形状大致相同,可以保证磁场发生体20能安装在容纳腔11内。
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定律和涡流生热效应。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当交变电源往磁场发生体20内通入交变电流例如高频交变电流时,磁场发生体20的周围空间会产生变化的磁场,磁场发生体20中通过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强度越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又称安培定则),磁场发生体20例如长直磁场发生体20产生的磁场,呈同心圆分布,磁场分布在磁场发生体20周围。根据电磁感应定律,随着磁场发生体20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停变换,磁场发生体20产生的磁场大小和方向也随之改变。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将会在位于其中的金属发热体10中产生感应电流,金属发热体10利用感应电流的焦耳热效应发热。
由此可知,由于磁场发生体20内通入交变电流,因此磁场发生体20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金属发热体10上产生感应电流,并利用感应电流的焦耳热效应发热,即金属发热体10会发热,当将加热装置100应用于电池模组200中时,发热的金属发热体10可以对电芯202进行加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金属发热体10可以设置为金属件例如可以为铁质的金属发热体10,由此金属发热体10的磁导率高,可以更好的感应磁场,形成涡旋电流,可以具有更高的导热速率。可以理解的是,当金属发热体10为金属件时,金属发热体10的厚度会影响金属发热体10的发热效率,太薄或者太厚都影响,因此进一步地,金属发热体10的厚度取值范围为0.2mm-0.5mm。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由于将磁场发生体20设置在容纳腔11内,因此金属发热体10会位于磁场发生体20产生的磁场内,与将磁场发生体20直接放置在一块平板上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的金属发热体10的位于磁场内的部分更多,从而可以增加金属发热体10的发热效率,进而可以提升加热时金属发热体10的温升速率,使换热效率大幅提升,并且,金属发热体10在电感磁场作用下能均匀发热。
发明人将一个导线经过弯折后直接放置在金属板的表面以检测该金属板的发热率(为了便于描述,在下述简称为对比试验),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同等长度的磁场发生体20,对比试验检测出的发热率低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的金属发热体10的发热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通过采用磁场发生体20和金属发热体10,利用电磁感应定律,磁场发生体20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金属发热体10上产生感应电流,并利用感应电流的焦耳热效应发热,发热的金属发热体10可以对待加热物体进行加热,与相关技术的冷媒加热和电阻加热相比,不仅结构简单,无需占用大量的空间,而且安全性高,热传导效率较高。同时由于金属发热体10包裹在磁场发生体20外侧,因此可以增加金属发热体10位于磁场内的结构,进一步提高金属发热体10的发热效率,可以提高加热装置100的加热效率。
由此,通过磁场发生体20和金属发热体10配合,能够使加热装置100结构简单,无需占用大量的空间,并且加热装置100安全性高,热传导效率较高,同时,也能够增加金属发热体10位于磁场内的结构,可以提高金属发热体10的发热效率,从而可以提高加热装置100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发热体10可以设置为金属箔片,金属发热体10弯曲以包裹磁场发生体20。其中,金属箔片的磁导率高,这样设置可以使金属发热体10更好的感应磁场,形成涡旋电流,可以使金属发热体10具有更高的导热速率,并且,金属箔片在生产过程中,厚度比较好控制,便于将金属箔片加工至适宜厚度,从而可以保证金属发热体10的发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磁场发生体20可以设置为导线,金属发热体10可以设置为可变形的金属件,金属发热体10包裹在磁场发生体20上,即金属发热体10包裹在磁场发生体20外侧。这样设置能够使磁场发生体20结构简单,可以降低磁场发生体20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磁场发生体20可以设置为母排,母排外部包裹有绝缘层30,金属发热体10可以设置为可变形的金属件,金属发热体10包裹在绝缘层30外侧。其中,绝缘层30可以设置为薄云母片,绝缘层30也可以设置为与薄云母片起到相同作用的材料,通过设置绝缘层30可以防止磁场发生体20漏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磁场发生体20弯折排布在同一平面内,也可以理解为,磁场发生体20在同一个平面内弯折排布,如此设置能够将磁场发生体20布置在同一个平面内,可以使磁场发生体20结构更加平整,从而可以便于金属发热体10包裹磁场发生体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磁场发生体20呈蛇形排布、螺旋形排布或回字形排布,这样设置能够增加磁场发生体20的设置面积,可以使金属发热体10位于磁场内的部分更多,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金属发热体10的发热效率,进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加热时金属发热体10的温升速率,使换热效率大幅提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金属发热体10可以包括第一金属板12和覆盖板13,第一金属板12形成为平板状结构,磁场发生体20放置在第一金属板12上,覆盖板13覆盖在磁场发生体20上以包裹磁场发生体20,覆盖板13与第一金属板12相连,覆盖板13的延伸方向与磁场发生体20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覆盖板13的纵截面可以设置为半圆弧形或四边形或者三角形,如此设置能够使金属发热体10结构简单,便于金属发热体10和磁场发生体20进行装配,可以使金属发热体10结构适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金属发热体10可以设置为空心的金属管,进一步地,金属管可以限定出容纳腔11,金属管套设在磁场发生体20上以包裹磁场发生体20。其中,由于空气的磁导率较低(真空的相对磁导率为1),磁场发生体20周围的磁力线在空气中的损耗较大,在现有技术中,金属发热体是平行置于磁场发生体的上方或者下方,可见,磁力线中包含的大部分能量将会损耗在空气中,只有较少部分的能量会聚集在金属发热体中用于产生焦耳热。而在本申请中,金属发热体10设置为空心的金属管,金属发热体10包裹在磁场发生体20外侧,即金属管绕磁场发生体20一周设置,磁场发生体20穿过金属发热体10,这样磁场发生体20一周产生磁场的磁力线均能被金属发热体10切割到,辐射至金属发热体10的磁力线将大部分从金属发热体10中穿过,因此,金属发热体10可以吸收绝大部分磁力线中辐射的能量,即起到屏蔽磁场发生体20辐射能量的作用,并将其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焦耳热,可以进一步提高金属发热体10的发热效率,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装置100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金属发热体10应当尽量靠近磁场发生体20设置,即尽量减小金属发热体10与磁场发生体20之间的间隔距离,这样能够减少金属发热体10与磁场发生体20之间的漏磁,可以减少磁能在空气中的损耗。
进一步地,金属发热体10可以设置为铁质或磁导率高的金属薄板,如此能够使金属发热体10更好地感应磁场,形成涡旋电流,可以使金属发热体10具有较高的导热速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金属发热体10可以包括上冲压板14和下冲压板15,上冲压板14和下冲压板15扣合限定出容纳腔11,上冲压板14的两侧和下冲压板15的两侧均设有翻边16,上冲压板14和下冲压板15通过翻边16焊接在一起,以将磁场发生体20限位在容纳腔11内,此时金属发热体10可以形成为一个屏蔽层,可以屏蔽磁场发生体20对电池模组200内元器件的电磁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金属管的纵截面可以设置为圆形或者方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扁平形,具体地,金属管可以包裹住磁场发生体20即可。金属发热体10也可以设置为铁箔,铁箔包裹住磁场发生体20,铁箔制造成本更低,且使用方便,可以适应磁场发生体20的长度大小进行包裹磁场发生体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磁场发生体20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直线段21和多个弯折段22,多个直线段21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直线段21的一端通过弯折段22相连以形成蜿蜒延伸的磁场发生体20。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当磁场发生体20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直线段21,相邻的直线段21之间会穿过方向相反的电流。具体地,多个直线段21在图2中前后方向间隔分布,一部分直线段21中的每一个直线段21的两端均通过弯折段22与其相邻的直线段21相连,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金属发热体10的发热率,且使得加热装置100的结构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直线段21平行设置以限定出蛇形排布的磁场发生体20,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磁场发生体20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磁场发生体20还可以形成为“回”字形等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多个直线段21的间距相同,从而使得提高金属发热体10的不同位置的发热均匀性。
可以理解的是,磁场发生体20的直线段21越多,即磁场发生体20的弯折次数越多,使得金属发热体10的发热率越大,即加热装置100的加热功率越大。当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应用于电池模组200以加热电芯202时,可以根据电芯202的分布情况调整磁场发生体20的弯折次数、相邻的直线段21之间的间距等(即调整磁场发生体20的密度),从而控制加热装置100的加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均温固定板40,均温固定板40固定在金属发热体10上,均温固定板40可以设置为平板结构,均温固定板40的一个表面与金属发热体10接触,均温固定板40的另一个表面与被加热物体接触。其中当加热装置100用于加热物体例如电芯202时,均温固定板40与被加热物体接触,从而可以将金属发热体10产生的热量均匀分散到待加热物体上。具体地,均温固定板40可以采用粘贴等方式安装至金属发热体10上。具体地,均温固定板40可以为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板,优选地,均温固定板40设置为导热性和轻量化较好的铝制薄板。
进一步地,磁场发生体20内通入高压交变电流时,围绕电流一周产生电磁场,电磁场会在金属发热体10内产生电磁阻抗,从而产生涡旋电流a,以无数微小的涡旋电流a为中心发热。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200包括:箱体201、电芯202和加热装置100,其中电芯202设在箱体201内。加热装置100设在电芯202上以对电芯202进行加热,加热装置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加热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200,通过采用磁场发生体20和金属发热体10,利用电磁感应定律,磁场发生体20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金属发热体10中上产生感应电流,并利用感应电流的焦耳热效应发热,发热的金属发热体10可以对电芯202进行加热,与相关技术的冷媒加热和电阻加热相比,不仅结构简单,无需占用大量的空间,而且安全性高,热传导效率较高。同时由于将磁场发生体20设置在容纳腔11内,因此可以增加金属发热体10位于磁场内的结构,进一步提高金属发热体10的发热效率,可以提高加热装置100的加热效率,可以减少电池模组200在寒冷季节的充电等待时间,有利于快速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00设置在电芯202的顶部和/或底部,箱体201的底部敞开,加热装置100设在箱体201的底部以封盖箱体201的底部敞开口,从而可以增加电池模组200的空间利用率。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加热装置100还可以设在其他地方,例如可以设在箱体201内且位于电芯202的下方,或者还可以是位于电芯202的上方,加热装置100可以根据电芯202整体加热需求设置在相应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202为多个,相邻的电芯202之间设有加热装置100,从而可以保证对多个电芯202均可以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200仅采用加热装置100实现对电芯202的涡流加热,由于电池模组200中部的保温性能更好,电池模组200中部的温度下降速率相比电池模组200四周更慢,因此为了均衡电池模组200整体的加热温度,可以使得电池模组200四周设置的磁场发生体20的密度大于电池模组200的中部设置的密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200采用自加热方式进行加热,并以加热装置100的涡旋加热为辅助加热,由于电池模组200自加热的方式中加热效率集中在电池端口,即发热效率集中在电池模组200的两端,电池模组200的中部的自加热效率低,则在此种情况下,可以使得电池模组200中部的磁场发生体20的密度大于电池模组200的四周的密度,以均衡衡电池模组200整体的加热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均温固定板40可以通过导热结构胶粘接在电芯202上,箱体201承载电芯202及加热装置100,由于加热装置100接近平板结构,可以布置在电芯202的下方,或者加热装置100可以与箱体201集成,变成箱体201的底板,从而增加电池模组200的体积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模组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电池模组200,通过采用磁场发生体20和金属发热体10,利用电磁感应定律,磁场发生体20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金属发热体10中上产生感应电流,并利用感应电流的焦耳热效应发热,发热的金属发热体10可以对电芯202进行加热,与相关技术的冷媒加热和电阻加热相比,不仅结构简单,无需占用大量的空间,而且安全性高,热传导效率较高。同时由于将磁场发生体20设置在容纳腔11内,因此可以增加金属发热体10位于磁场内的结构,进一步提高金属发热体10的发热效率,可以提高加热装置100的加热效率,可以减少电池模组200在寒冷季节的充电等待时间,有利于快速充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场发生体,所述磁场发生体适于与交变电源相连,所述交变电源适于向所述磁场发生体提供交变电流以使所述磁场发生体产生电感磁场;
金属发热体,所述金属发热体用于包裹所述磁场发生体,所述电感磁场作用在所述金属发热体上使得所述金属发热体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发热体为金属箔片,所述金属发热体弯曲以包裹所述磁场发生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发热体为空心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套设在所述磁场发生体上以包裹所述磁场发生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发热体包括第一金属板和覆盖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形成为平板状,所述磁场发生体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所述覆盖板覆盖在所述磁场发生体上以包裹所述磁场发生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发生体为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发生体为母排,所述母排外部包裹有绝缘层,所述金属发热体包裹所述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发生体弯折排布在同一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发生体呈蛇形排布、螺旋形或回字形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发生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直线段和多个弯折段,多个所述直线段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的一端通过所述弯折段相连以形成所述磁场发生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4、7-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温固定板,所述均温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金属发热体上。
1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电芯,所述电芯设在所述箱体内;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在电芯上以对所述电芯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在所述电芯的顶部和/或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多个,所述电芯之间设有所述加热装置。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CN202120926076.2U 2021-04-30 2021-04-30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Active CN215451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6076.2U CN215451551U (zh) 2021-04-30 2021-04-30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6076.2U CN215451551U (zh) 2021-04-30 2021-04-30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1551U true CN215451551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6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26076.2U Active CN215451551U (zh) 2021-04-30 2021-04-30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1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2610B (zh) 具有电池电芯和用于调节电池电芯温度的装置的电池系统
KR101189566B1 (ko) 연료전지 시스템의 유도 가열장치
CN106207309A (zh) 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CN107275559B (zh) 电池组装置
CN206379441U (zh) 一种热管理装置及动力电源装置
CN106711547A (zh) 一种热管理装置及动力电源装置
CN204596904U (zh) 一种带有加热装置的锂电池组
CN102263308A (zh) 带有高导热率涂层的改进的高电压端子冷却
CN103380533A (zh) 电池外壳及电池外壳的安装结构
WO2010120188A1 (en) Fuel cel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eating a fuel cell stack
US5274207A (en) Induction heater
CN215451553U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5451551U (zh)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214706054U (zh)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214706053U (zh)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JP2966292B2 (ja) ナトリウム−硫黄電池よりなる集合電池の加熱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集合電池並びに加熱方法
CN10325310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加热器
CN210381349U (zh) 电加热器及包含其的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CN210374065U (zh) 一种用于加热空气的电磁加热装置
CN108091962A (zh) 一种新型软包电芯导热模组
CN206379444U (zh) 一种高导热电池模组
CN108461871B (zh) 扁管接头、加热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CN114665192A (zh) 包括内部涡流加热的电化学装置
CN217011229U (zh) 铜板带感应辐射加热器
CN216915455U (zh) 一种车内取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