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1194U - 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51194U CN215451194U CN202121646063.6U CN202121646063U CN215451194U CN 215451194 U CN215451194 U CN 215451194U CN 202121646063 U CN202121646063 U CN 202121646063U CN 215451194 U CN215451194 U CN 2154511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rotating shaft
- shell
- energy storage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其中,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至少一相电路、手柄以及设有动触头的转轴,一相电路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静触头,静触头上两个触头部,动触头上设有与触头部连接的夹持部,手柄驱动转轴转动;本实用新型可以承受大直流电、结构稳定、操作顺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具体是指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通过手柄转动实现转轴上的动触头运动,实现不同相线上的静触头实现电气连接效果,即形成了合闸或分闸两个状态。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故通过风能或者光伏进行发电成为了重点研究方向。例如,光伏发电产生的就是直流电,而且直流电的电流较大(超过250A),然后可以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并入电网。此种线路中,就需要配备隔离开关,对线路形成分、合闸操作。然而现有的隔离开关只能对交流电的线路行分、合闸操作,直流电与交流电的区别在于,直流电产生的电弧更大、触头的耐压需要更大,故现有的隔离开关明显满足不了大直流电的使用需求,故急需一款可以控制大直流电的隔离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其中,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至少一相电路、手柄以及设有动触头的转轴,一相电路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静触头,静触头上两个触头部,动触头上设有与触头部连接的夹持部,手柄驱动转轴转动。
一相电路采用两个静触头的设置,形成了双触点结构,使电压分流,降低分断时触头承受电压的强度,易于切断电弧,双触点在同样的动作距离下就能得到双倍的距离,迅速切断电弧的效果,使得隔离开关在大直流电路中分合闸更为稳定、效果更顺畅、安全性能更高。
其中,触头部一端与静触头连接,另一端朝向转轴延伸。
触头部采用延伸设置,使得触头部整体的耐电压能力增强,触头部可以更好的与动触头配合,实现相线电路的连接效果。
其中,触头部与静触头呈一体折弯成型。
采用一体折弯成型的设置,使得静触头整体加工更为方便。
其中,静触头上设有固定槽,触头部一端伸入至固定槽内固定。
通过固定槽与触头部的配合,实现了触头部与静触头的连接固定效果。
其中,触头部与固定槽为焊接固定。
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进一步提高静触头整体的固定效果。
其中,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与转轴联动的连接轴,连接轴上设有第二锥齿,手柄下端上设有第一锥齿,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啮合联动。
通过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啮合形成联动效果,此处手柄为垂直壳体伸入至壳体内,连接轴则是水平横向设置在壳体内,通过两个锥齿啮合使得垂直转动的力转变为水平转动的力,实现手柄带动连接轴转动的效果。
其中,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储能支架以及滚珠,储能支架上设有两个限位槽,手柄上设有容纳腔,滚珠部分嵌入至容纳腔内,滚珠另一侧在两个限位槽之间滚动切换。
采用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得手柄在转动过程中,形成了限位固定的效果,即一个限位槽对应一个状态,进一步,此处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弹性件,通过滚珠伸入至容纳腔内与第一弹性件相抵,从而实现储能限位的效果,防止在手动操作过程中转动过度。
其中,连接轴上设有驱动凸起,转轴上设有连接腔,连接腔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三角凸台,三角凸台位于驱动凸起的转动轨迹上。
采用驱动凸起的设置,驱动凸起伸入至连接腔时,驱动凸起与两个三角凸台并未连接,当连接轴转动,此时,驱动凸起与三角凸台一侧面相抵,从而实现连接轴带动转轴运动,同理,连接轴反向运动,驱动凸起与三角凸台另一侧面相抵,实现连接轴带动转轴运动。
其中,壳体内还设有储能机构,储能机构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连接。
采用储能机构的设置,使得转轴复位更快,操作更为便捷。
其中,壳体内设有透明罩,透明罩上设有弹性部以及伸出部,壳体内设有凹槽以及位于凹槽边缘上的卡扣件,伸出部伸入至凹槽内,弹性部与卡扣件相抵。
透明罩采用此种设置,首先实现了触头的可视化,同时易于装配,可防止透明罩从壳体内向外弹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储能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盖与透明罩的配合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手柄与滚珠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8所示,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设有至少一相电路11、手柄12、设有动触头13的转轴14、驱动机构15、限位机构16、储能机构17以及透明罩18。
壳体10包括两个上盖101、中盖102以及底座103,上盖101与中盖102均位于底座103的上方,通过螺栓等其他紧固方式形成连接固定的效果。中盖102位于两个上盖101之间,中盖102与两个上盖101的连接处为紧密贴合,中盖102主要用于手柄12穿过与内部的驱动机构15连接。两个上盖101对应两相电路,且为了使得在操作过程中,增加可视性,故透明罩18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透明罩18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上盖101上。其具体结构为,上盖101上设有第一通孔1011,上盖101内壁与第一通孔1011的连接处上设有凹槽1012,凹槽1012的边缘上设有卡扣件1013,卡扣件1013为朝向底座103一侧延伸,卡扣件1013的底面上设有卡扣部1014。透明罩18上设有弹性部181以及伸出部182,当透明罩18与第一通孔1011配合时,伸出部182伸入至凹槽1012内固定,弹性件与卡扣部1014相抵,实现透明罩18的固定效果。此处透明罩18的安装方式为从上盖101内侧向外实现安装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外侧朝向内侧固定的方式,此种结构防止透明罩18从壳体10内向外弹出,起到一个安全防护的效果,此处透明罩18还实现了触头的可视化以及易于装配的效果。
壳体10内至少设有一相电路11,本实施例中仅以两相电路为例进行描述,两相电路分设在手柄12的左右两侧上,此处两相电路的结构一致,故此处仅描述其中一相电路11。
一相电路1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静触头111,此处静触头111具体相对于转轴14的中心呈对称设置,两个静触头111通过转轴14上的动触头13实现两者的电气连通,从而实现了整个电路的分合闸操作。静触头111包括本体部1111以及两个触头部1112,本体部1111固定在底座103上,本体部1111上设有与外部导线连接的第一连接孔1113以及第一定位孔1114,第一连接孔1113通过螺栓可以与外部导线连接,实现整体线路的连通。第一定位孔1114用于与底座103上的第一定位柱1031配合,实现本体部1111的定位固定效果。两个触头部1112位于本体部1111朝向转轴14一侧上,触头部1112的一端与本体部1111连接,另一端朝向转轴14延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方案为,触头部1112分别位于本体部1111靠近转轴14一侧的两端上,静触头111整体为一体加工成型设置,即先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再将触头部1112进行折弯,从而实现静触头111整体的加工。
手柄12主要与驱动机构15配合,实现转轴14的驱动效果。手柄12可以位于壳体10的侧面,通过旋转,实现转轴14的驱动效果,手柄12也可以位于壳体10的顶面,通过旋转,实现转轴14的驱动效果。本实施例中,手柄12采用的是位于壳体10顶面的设计。
手柄12位于壳体10外为四方轴设置,使得与驱动件配合更加稳定。手柄12另一端伸入至壳体10内穿过储能支架161,且位于储能支架161内。手柄12位于储能支架161内设有第一锥齿121以及第一支脚122,第一锥齿121主要用于与连接轴151上的第二锥齿1511配合,实现啮合联动的效果。第一支脚122上设有容纳腔1221,容纳腔1221内设有第一弹性件1222以及滚珠162,第一弹性件1222位于容纳腔1221内,滚珠162部分伸入至容纳腔1221内与第一弹性件1222相抵,滚珠162另一侧与储能支架161相抵,相对储能支架161滚动设置。此处第一弹性件1222优选为弹簧。
驱动机构15包括连接轴151,连接轴15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轴14连接,连接轴151上设有第二锥齿1511,第二锥齿1511与第一锥齿121啮合联动,通过转动手柄12,实现连接轴151的运动,从而通过连接轴151带动转轴14转动。通过第一锥齿121与第二锥齿1511啮合形成联动效果,此处手柄12为垂直壳体10伸入至壳体10内,连接轴151则是水平横向设置在壳体10内,通过两个锥齿啮合使得垂直转动的力转变为水平转动的力,实现手柄12带动连接轴151转动的效果。
限位机构16包括储能支架161以及滚珠162,储能支架161为倒U字型结构,其下端与底座103连接固定,其上端为平面设置,手柄12穿过储能支架161的上端,伸入至储能支架161内。储能支架161上端朝向底座103一侧上设有两个限位槽1611,两个限位槽1611对应两个状态,滚珠162部分嵌入至容纳腔1221内,滚珠162另一侧在两个限位槽1611之间滚动切换。采用限位机构16的设置,使得手柄12在转动过程中,形成了限位固定的效果,即一个限位槽1611对应一个状态。
连接轴151的两端上均设有驱动凸起1512,两端的驱动凸起1512结构一致,驱动凸起1512为长条形,转轴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轴14分别对应连接轴151的两端,两个转轴14的结构一致,故仅描述其中一个转轴14,转轴14朝向连接轴151一侧上设有连接腔141,连接腔141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三角凸台142,初始位置时,驱动凸起1512与三角凸台142并未联动,三角凸台142位于驱动凸起1512的转动轨迹上。当连接轴151转动,此时,驱动凸起1512与三角凸台142一侧面相抵,从而实现连接轴151带动转轴14运动,同理,连接轴151反向运动,驱动凸起1512与三角凸台142另一侧面相抵,实现连接轴151带动转轴14运动。此种结构从而形成了离合设计,连接轴151在转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防误操作形成,起到了误操作的效果。
一个转轴14上设有两个动触头13,两个动触头13两端上均设有夹持部131,夹持部131与静触头111上的触头部1112连接,从而实现电气连接效果。此处为了提高整体的防护等级,故在底座103上设有灭弧罩1032,灭弧罩1032位于动触头13的运动轨迹上,通过灭弧罩1032实现静触头111与动触头13分离时产生的电弧。
进一步,储能机构17的数量为两组,一组储能机构17对应一个转轴14,一组储能机构17包括两个连杆以及套设在连杆171上的第二弹性件172,两个连杆171分设在转轴14的前后两侧上,连杆171一端与转轴14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03连接,当转轴14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弹性件172动作实现储能,使得分合闸操作过程中,操作更为顺畅。此处第二弹性件172优选为弹簧。
一相电路11采用两个静触头111的设置,形成了双触点结构,使电压分流,降低分断时触头承受电压的强度,易于切断电弧,双触点在同样的动作距离下就能得到双倍的距离,迅速切断电弧的效果,使得隔离开关在大直流电路中分合闸更为稳定、效果更顺畅、安全性能更高。
实施例2:
参照附图9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静触头111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本体部1111上设有两个固定槽1115,静触头111上设有固定槽1115,触头部1112一端伸入至固定槽1115内固定。此处触头部1112与本体部1111的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通过固定槽1115与触头部1112的配合,实现了触头部1112与静触头111的连接固定效果。触头部1112的另一端同样也是朝向转轴一侧延伸。第一连接孔1113与第一定位孔1114的数量均为两个。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静触头111可以用于直流1000A的线路中。
Claims (10)
1.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至少一相电路、手柄以及设有动触头的转轴,一相电路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静触头,静触头上两个触头部,动触头上设有与触头部连接的夹持部,手柄驱动转轴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触头部一端与静触头连接,另一端朝向转轴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触头部与静触头呈一体折弯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静触头上设有固定槽,触头部一端伸入至固定槽内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触头部与固定槽为焊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与转轴联动的连接轴,连接轴上设有第二锥齿,手柄下端上设有第一锥齿,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啮合联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储能支架以及滚珠,储能支架上设有两个限位槽,手柄上设有容纳腔,滚珠部分嵌入至容纳腔内,滚珠另一侧在两个限位槽之间滚动切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连接轴上设有驱动凸起,转轴上设有连接腔,连接腔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三角凸台,三角凸台位于驱动凸起的转动轨迹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还设有储能机构,储能机构一端与转轴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透明罩,透明罩上设有弹性部以及伸出部,壳体内设有凹槽以及位于凹槽边缘上的卡扣件,伸出部伸入至凹槽内,弹性部与卡扣件相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46063.6U CN215451194U (zh) | 2021-07-19 | 2021-07-19 | 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46063.6U CN215451194U (zh) | 2021-07-19 | 2021-07-19 | 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51194U true CN215451194U (zh) | 2022-01-07 |
Family
ID=79683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646063.6U Active CN215451194U (zh) | 2021-07-19 | 2021-07-19 | 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51194U (zh) |
-
2021
- 2021-07-19 CN CN202121646063.6U patent/CN2154511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015121U (zh) | 一种消除电弧的配电开关 | |
CN215451194U (zh) | 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 |
CN108538671B (zh) | 一种电源转换开关 | |
CN215119851U (zh) | 一种环保真空断路器开关 | |
CN109346388B (zh) | 一种带有电动操作装置的断路器 | |
CN210123696U (zh) | 一种三工位电动机构止位装置 | |
CN200976336Y (zh) | 带有通断指示装置的漏电断路器 | |
CN218996593U (zh) | 一种新型电力负荷开关机构的闭锁装置 | |
CN211238079U (zh) | 一种隔离开关操作机构防过冲装置及隔离开关 | |
CN209804528U (zh) | 用于接地开关的驱动机构、接地开关系统以及开关柜 | |
CN219658629U (zh) | 一种带手动启动的交流接触器 | |
CN108133868B (zh) | 一种直流接触器触头系统 | |
CN212209392U (zh) | 一种脱扣机构及断路器 | |
CN110379665B (zh) | 一种新型隔离负荷开关 | |
CN210516651U (zh) | 一种用于塑壳断路器的分合闸指示件 | |
CN115116805B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21352677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110310858B (zh) | 一种隔离负荷开关用灭弧室执行机构 | |
CN219778808U (zh) | 一种耐压性能较好的断路器辅助装置 | |
CN221226139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
US6630640B1 (en) | Electrical switch | |
CN212411883U (zh) | 常闭式电源开关 | |
CN218123326U (zh) | 一种基于微动开关的开关控制结构 | |
CN114743840B (zh) | 一种手自一体机械锁 | |
CN215680457U (zh) | 手车式断路器联锁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