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0863U - 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0863U
CN215450863U CN202121566802.0U CN202121566802U CN215450863U CN 215450863 U CN215450863 U CN 215450863U CN 202121566802 U CN202121566802 U CN 202121566802U CN 215450863 U CN215450863 U CN 215450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paper
chip
driving chip
paper driv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668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光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xi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xi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xi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xi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668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0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0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0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包括31.2”电子纸、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和USB接口芯片;将所述的31.2”电子纸均匀分成4个部分,每个部分均设置一个驱动接口;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和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其中一个驱动接口相连接,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和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的输入端均连接至USB接口芯片,并通过USB接口芯片与USB接口连接,通过USB接口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为大屏电子纸提供了一种可靠、快速的驱动方案,满足31.2”电子纸驱动的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31.2”电子纸是一种大屏的电子纸显示器,其显示范围宽,被广泛用在智能公交站等电子墨水屏显示上,然而这种大屏的电子纸在驱动上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采用普通的单一驱动芯片无法直接对这种大屏的电子纸进行驱动,公开号为CN106154677的专利中提及的电子纸公交站牌,是将其一个站牌分成多个电子纸,并没有采用一整个的31.2”电子纸,因此,其并没有解决这种大屏电子纸的驱动问题;
2)这种大屏电子纸显示需要快速的进行信号的读取和驱动,因此常规电子纸的SPI接口驱动方式也不能够满足大屏电子纸显示的快速驱动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为大屏电子纸提供了一种可靠、快速的驱动方案,满足31.2”电子纸驱动的设计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包括31.2”电子纸、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和USB接口芯片;将所述的31.2”电子纸均匀分成4个部分,每个部分均设置一个驱动接口;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和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其中一个驱动接口相连接,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和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的输入端均连接至USB接口芯片,并通过USB接口芯片与USB接口连接,通过USB接口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芯片,所述的电源芯片包括3.3V电源芯片,其输出端分别连接31.2”电子纸的4个驱动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31.2”电子纸均匀分成4个部分,每个部分均设置一个驱动接口,采用4个驱动芯片分别进行驱动,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解决了单一驱动芯片无法对其进行驱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USB接口信号对其进行驱动,USB接口信号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抗干扰更强,适用性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驱动接口一电路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驱动接口二电路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驱动接口三电路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驱动接口四电路图;
图6为实用新型的电子纸驱动芯片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芯片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芯片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包括31.2”电子纸、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U6、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U7、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U8、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U9和USB接口芯片;将所述的31.2”电子纸均匀分成4个部分,每个部分均设置一个驱动接口CON2-CON5;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U6、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U7、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U8、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U9的输出端分别与其中一个驱动接口相连接,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U6、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U7、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U8、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U9的输入端均连接至USB接口芯片,并通过USB接口芯片与USB接口连接,通过USB接口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
还包括电源芯片,所述的电源芯片包括3.3V电源芯片,其输出端分别连接31.2”电子纸的4个驱动接口。
图2-图5为31.2”电子纸的4个接口,这4个接口的设计相同,仅是驱动信号的标识不同,以图2的驱动接口一CON2端口为例,1、2号端口为供电端口,3-50号端口为驱动端口,其中的VDD为3.3V驱动电源,驱动接口一的驱动信号以T1为标识,驱动接口二的驱动信号以T2为标识,驱动接口三的驱动信号以T3为标识,驱动接口四的驱动信号以T4为标识。
图6为电子纸驱动芯片IT8951E的电路图,图6仅以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U6为例,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U6、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U7、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U8、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U9的设计结构相同,仅是驱动信号标识不同,均与图2-图5的驱动信号标识相同。电子纸驱动芯片IT8951E的另一部分端口与USB接口芯片端口相连,其连接的端口标号与图7的USB接口芯片GL850G的端口标识对应一致。
图7为USB接口芯片GL850G电路图,其一部分端口与电子纸驱动芯片IT8951E的端口相连,其中1、2引脚连接USB端口,3、4号引脚连接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U6,6、7号引脚连接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U7,15、16引脚连接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U8,13、14引脚连接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U9。
图8为3.3V电源芯片电路图,G5719TB1U为3.3V电源芯片,为电子纸提供3.3V驱动电源供电。当然,电子纸的驱动装置中还包括其它的电源芯片:5V和12V等,均是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述。
以上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Claims (2)

1.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31.2”电子纸、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和USB接口芯片;将所述的31.2”电子纸均匀分成4个部分,每个部分均设置一个驱动接口;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和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其中一个驱动接口相连接,第一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二电子纸驱动芯片、第三电子纸驱动芯片和第四电子纸驱动芯片的输入端均连接至USB接口芯片,并通过USB接口芯片与USB接口连接,通过USB接口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芯片,所述的电源芯片包括3.3V电源芯片,其输出端分别连接31.2”电子纸的4个驱动接口。
CN202121566802.0U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 Active CN215450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6802.0U CN215450863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6802.0U CN215450863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0863U true CN215450863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15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66802.0U Active CN215450863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0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2700B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芯片及其输出电流控制方法
CN203573621U (zh) Led灯板和led显示屏
CN215450863U (zh) 一种31.2”电子纸驱动结构
CN207020958U (zh) 一种烧录系统
CN110808004A (zh) 一种led显示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电路板
CN104409090A (zh) Usb接口转换模块
CN203025276U (zh) 电容触摸屏模组测试仪
CN102012721A (zh) 一种基于COM-Express嵌入式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载板
CN112233710A (zh) 一种外挂cc逻辑功能的移动固态硬盘电路及移动固态硬盘
CN201732383U (zh) 书画交易鉴定识别器
CN104965468A (zh) 一种适用于cpci多功能采集控制装置的通用接口模块
CN101577099B (zh) 串行外围接口电路及具有串行外围接口电路的显示器装置
CN201489417U (zh) 一种基于COM-Express嵌入式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载板
CN220359393U (zh) 一种基于高性能arm的led驱动电路板
CN202584677U (zh) 一种良触高载型led屏幕转接板
CN219143386U (zh) 一种金融密码机主板
CN101155445B (zh) 一种led光源
CN210955058U (zh) 一种带有多个板载化usb接口的主板
CN205450912U (zh) 内存模组及应用该内存模组的电子装置
CN215494593U (zh) 一种用于pis信息显示系统的lcd控制器
CN208092527U (zh) 一种四轴伺服驱动器
CN204178277U (zh) 彩色tft语音智能显示终端
CN203644300U (zh) 一种io复用的led数码万年历
CN201503588U (zh) 一种带usb hub的多合一读卡器
CN201984383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式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