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9625U - 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9625U
CN215449625U CN202122018084.XU CN202122018084U CN215449625U CN 215449625 U CN215449625 U CN 215449625U CN 202122018084 U CN202122018084 U CN 202122018084U CN 215449625 U CN215449625 U CN 215449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radar
bas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180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进
何育生
郭永辉
张卓翔
黄华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Leilizhix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Leilizhix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Leilizhix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Leilizhix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180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49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9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9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包括底座、裂缝检测仪、滚轮、雷达线和底板,所述底座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侧板,且侧板的内部皆设置有内槽,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裂缝检测仪,所述底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板体的顶端设置有凹腔,且凹腔的内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皆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雷达线。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该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使用时雷达线便于进行安拆的功能,实现了该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使用时可进行角度调节的功能,而且实现了该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使用时便于进行限位卡接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提高,其中道路建筑是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建筑是会用到相应的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在使用时由于雷达线不便进行安拆,使得其在使用时不便进行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雷达线不便进行安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包括底座、裂缝检测仪、滚轮、雷达线和底板,所述底座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侧板,且侧板的内部皆设置有内槽,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裂缝检测仪,所述底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板,且转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板体,所述板体的顶端设置有凹腔,且凹腔的内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皆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内置腔、安装板、推杆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内置腔设置在凹腔的内壁上,所述内置腔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底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皆与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雷达线,且雷达线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侧板在底座的表面呈等间距分布,且相邻侧板之间的夹角为90°。
可选的,所述推杆最高点所在的平面高于板体最高点所在的平面。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在底板的表面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安装板在底板中轴线上呈对称分布。
可选的,所述板体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斜板,且斜板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所述卡接弹簧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的外部横截面小于内槽的内部横截面,所述内槽与支撑杆二相卡接。
可选的,所述卡接弹簧分别与支撑杆二、斜板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二呈“L”型设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有内置腔、安装板、复位弹簧、板体以及底板,通过在底板的两侧固定复位弹簧和安装板,在安装板一侧的板体内部设置有内置腔,使用时安装板与内置腔的卡接,实现了该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使用时雷达线便于进行安拆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使用时便捷程度;
通过设置有板体、斜板、卡接弹簧、支撑杆二以及侧板,通过在板体底端的两侧固定斜板,在斜板的底端固定卡接弹簧和支撑杆二,在支撑杆二的因此而设置侧板,侧板的内部设置内槽,实现了该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使用时可进行角度调节的功能,从而方便了该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的使用;
通过设置有底座、转板以及支撑杆一,通过在底座的顶端固定转板,转板的顶端固定支撑杆一,实现了该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使用时便于进行限位卡接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使用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裂缝检测仪;3、支撑杆一;4、侧板;5、滚轮;6、支撑杆二;601、斜板;7、雷达线;8、底板;9、安装组件;901、内置腔;902、安装板;903、推杆;904、复位弹簧;10、板体;11、卡接弹簧;12、内槽;13、转板;14、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参照图1,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包括底座1、裂缝检测仪2、滚轮5、雷达线7和底板8,底座1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滚轮5,方便底座1进行移动,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侧板4。
参照图1和图2,侧板4在底座1的表面呈等间距分布,且相邻侧板4之间的夹角为90°,方便对支撑杆二6进行限定。
参照图1和图2,侧板4的内部皆设置有内槽12,便于对雷达线7的位置进行固定,底座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裂缝检测仪2,方便对地面的缝隙进行检测,降低了道路在建设时出现隐患的几率,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板13,方便了支撑杆一3进行转动,且转板1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一3,支撑杆一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板体10。
参照图1和图2,板体10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斜板601,且斜板601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11,卡接弹簧11分别与支撑杆二6、斜板601焊接连接,降低了卡接弹簧11在使用时出现脱落的可能,支撑杆二6呈“L”型设计,方便支撑杆二6与内槽12卡接,卡接弹簧11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二6,支撑杆二6的外部横截面小于内槽12的内部横截面,内槽12与支撑杆二6相卡接,使用时在雷达线7接收不到信号时,推动支撑杆二6,将支撑杆二6和侧板4内部的内槽12分离,此时转动板体10底端的支撑杆一3进行角度转接,在雷达线7接收到信号时,再将支撑杆二6与内槽12对齐,并松开支撑杆二6,支撑杆二6会在斜板601底端卡接弹簧11的弹性作用下,将支撑杆二6与内槽12对接,继而固定雷达线7的位置,降低雷达线7在使用时出现自转的可能。
参照图1、图3和图4,板体10的顶端设置有凹腔14,且凹腔14的内部设置有底板8,底板8的两侧皆设置有安装组件9,安装组件9包括内置腔901、安装板902、推杆903以及复位弹簧904,内置腔901设置在凹腔14的内壁上,内置腔90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902,安装板902在底板8的表面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安装板902在底板8中轴线上呈对称分布,两个安装板902的设计,加强了底板8与凹腔14之间的稳定性,底板8靠近安装板9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04,且复位弹簧904的另一端皆与安装板902的侧壁固定连接,安装板9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杆903,推杆903最高点所在的平面高于板体10最高点所在的平面,便于推动推杆903,继而控制安装板902的位置。
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推动推杆903,此时推杆903会将安装板902与内置腔901之间分离,此时再将底板8与凹腔14分离,并对底板8顶端的雷达线7进行维修检测,结束后,将底板8复位,在安装板902与内置腔901对齐后,松开推杆903,安装板902会在复位弹簧904的弹性作用下,与内置腔901相卡接,继而将底板8的位置进行固定。
参照图1,底板8的上方设置有雷达线7,且雷达线7的底端与底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的实施原理为:
首先,使用时,该该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外接电源,先将底座1放置于指点的位置处,此时底座1底端的裂缝检测仪2会对地面进行检测,并通过雷达线7将信号传输至控制面板上,其次在雷达线7接收不到信号时,推动支撑杆二6,将支撑杆二6和侧板4内部的内槽12分离,此时转动板体10底端的支撑杆一3进行角度转接,在雷达线7接收到信号时,再将支撑杆二6与内槽12对齐,并松开支撑杆二6,支撑杆二6会在斜板601底端卡接弹簧11的弹性作用下,将支撑杆二6与内槽12对接,继而固定雷达线7的位置,降低雷达线7在使用时出现自转的可能;
最后使用时推动推杆903,此时推杆903会将安装板902与内置腔901之间分离,此时再将底板8与凹腔14分离,并对底板8顶端的雷达线7进行维修检测,结束后,将底板8复位,在安装板902与内置腔901对齐后,松开推杆903,安装板902会在复位弹簧904的弹性作用下,与内置腔901相卡接,继而将底板8的位置进行固定,最终完成该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的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包括底座(1)、裂缝检测仪(2)、滚轮(5)、雷达线(7)和底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侧板(4),且侧板(4)的内部皆设置有内槽(12),所述底座(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裂缝检测仪(2),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板(13),且转板(1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一(3),所述支撑杆一(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板体(10),所述板体(10)的顶端设置有凹腔(14),且凹腔(14)的内部设置有底板(8),所述底板(8)的两侧皆设置有安装组件(9),所述安装组件(9)包括内置腔(901)、安装板(902)、推杆(903)以及复位弹簧(904),所述内置腔(901)设置在凹腔(14)的内壁上,所述内置腔(90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902),所述底板(8)靠近安装板(9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04),且复位弹簧(904)的另一端皆与安装板(90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9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杆(903),所述底板(8)的上方设置有雷达线(7),且雷达线(7)的底端与底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在底座(1)的表面呈等间距分布,且相邻侧板(4)之间的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903)最高点所在的平面高于板体(10)最高点所在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02)在底板(8)的表面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安装板(902)在底板(8)中轴线上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0)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斜板(601),且斜板(601)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11),所述卡接弹簧(11)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二(6),所述支撑杆二(6)的外部横截面小于内槽(12)的内部横截面,所述内槽(12)与支撑杆二(6)相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弹簧(11)分别与支撑杆二(6)、斜板(601)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二(6)呈“L”型设计。
CN202122018084.XU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 Active CN215449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8084.XU CN215449625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8084.XU CN215449625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9625U true CN215449625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696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18084.XU Active CN215449625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49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49625U (zh) 一种道路隐患检测用地质雷达
CN111710117B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站场防空报警系统
CN111120831A (zh) 一种可与地面插接固定的地理信息探测仪
CN110927715A (zh) 一种用于地下管道施工的探测装置
CN210570301U (zh) 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检测尺
CN209896233U (zh) 车内单极化壁挂天线
CN216284841U (zh) 一种高速公路路面渗水检测装置
CN210946559U (zh) 一种稳定性能高的交通工程用交通锥
CN212366174U (zh) 一种抗风型卫星导航天线
CN210466682U (zh) 一种新型地质灾害预警装置
CN209783508U (zh) 基于公众信息和智慧大城市数据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CN207898095U (zh) 行李箱的防倾拉杆装置
CN112376564A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规格建筑桩的固定与保护装置
CN216283500U (zh) 一种土地勘测用全站仪系统
CN21115853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田径赛场用道次牌
CN219937372U (zh) 一种具有抗信号干扰功能的通讯天线
CN209962178U (zh) 一种多通道预警信息发布机
CN216207603U (zh) 汽车轮胎检测用快速固定装置
CN216305978U (zh) 一种采煤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结构
CN215986736U (zh) 具有路障探测警报装置的ar眼镜
CN218201592U (zh) 一种应用于道路施工质量检测辅助装置
CN209581673U (zh) 一种公共自行车防侧翻固定装置
CN216645341U (zh) 铁塔倾角检测装置
CN212840367U (zh) 一种便携式激光通信端机的水平调节装置
CN212125360U (zh) 一种带换挡结构的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