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6005U - 低温储液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低温储液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6005U
CN215446005U CN202121440324.9U CN202121440324U CN215446005U CN 215446005 U CN215446005 U CN 215446005U CN 202121440324 U CN202121440324 U CN 202121440324U CN 215446005 U CN215446005 U CN 215446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liquid outlet
liquid
outlet valve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03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嫒
周沫
梁斌
张明月
于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Youyiku Industry &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Youyiku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Youyiku Industry &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Youyiku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03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46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6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6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储液罐系统,该低温储液罐系统包括:罐体,包括外罐和内罐,外罐和内罐之间抽真空,外罐和内罐之间设有隔热室;罐盖,用于封闭罐体,罐盖上设有进液口和人孔;出液管,与气瓶连接,输液管上由罐体至气瓶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出液阀门、泵、压缩机和气化器;第二出液阀门,设置于第一出液阀门和泵之间,第二出液阀门位于出液管上;安全阀,设置于第一出液阀门和第二出液阀门之间,安全阀位于出液管上;压力表,设置于出液管上,位于第一出液阀门和第二出液阀门之间。在出液阀门出现损坏时也不影响低温储液罐的充装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低温储液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储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储液罐系统。
背景技术
低温储罐是用于存放液态氧、氮、氩、二氧化碳等介质的立式或卧式双层真空绝热储槽。内胆选用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外容器材料根据用户地区不同,按国家规定选用为Q235-B、Q245R或345R。
目前,低温储液罐的液化气需要充装到气瓶内,低温储液罐的出液口上通常只有一个出液阀门,此时当该出液阀门出现损坏时,需要将低温储液罐内的液态氧、氮、氩、二氧化碳等介质排出,还需要清罐、祛湿等操作,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影响充装效率。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低温储液罐系统,在出液阀门出现损坏时也不影响低温储液罐的充装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低温储液罐系统。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低温储液罐系统,所述低温储液罐系统包括:
罐体,包括外罐和内罐,所述外罐和所述内罐之间抽真空,所述外罐和所述内罐之间设有隔热室;
罐盖,用于封闭所述罐体,所述罐盖上设有进液口和人孔;
出液管,与气瓶连接,所述输液管上由所述罐体至所述气瓶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出液阀门、泵、压缩机和气化器;
第二出液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液阀门和所述泵之间,所述第二出液阀门位于所述出液管上;
安全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液阀门和所述第二出液阀门之间,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出液管上;
压力表,设置于所述出液管上,位于所述第一出液阀门和所述第二出液阀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低温储液罐系统还包括:
冷冻液管,所述冷冻液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冷冻液箱体连通,所述进液口处设有加压泵,所述冷冻液管呈蛇形设置于所述罐体内;
温度监测计,设置于所述罐体内,所述温度监测计与所述加压泵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室内设有珠光砂、泡沫玻璃和/或酚醛泡沫。
进一步地,所述内罐的外壁上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为铝箔层或矿物棉喷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罐的外壁上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包括横筋和竖筋,所述横筋外套于所述外罐的外壁上,所述竖筋设置于所述外罐的外壁,所述竖筋与所述罐体的轴线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出液阀门、安全阀和第二出液阀门的设置,即使一个阀门发生损坏,也能够正常工作,而不需要排空罐体、清罐、祛湿等一系列操作,不影响低温储液罐的充装效率,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低温储液罐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低温储液罐系统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低温储液罐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罐体,101外罐,102内罐,103隔热层,2隔热室,3罐盖,301进液口,302人孔,4出液管,5第一出液阀门,6安全阀,7第二出液阀门,8压力表,9冷冻液管,10横筋,11竖筋。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低温储液罐系统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低温储液罐系统的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低温储液罐系统,该低温储液罐系统包括:
罐体1,包括外罐101和内罐102,外罐101和内罐102之间抽真空,外罐101和内罐102之间设有隔热室2;
罐盖3,用于封闭罐体1,罐盖3上设有进液口301和人孔302;
出液管4,与气瓶连接,输液管4上由罐体1至气瓶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出液阀门5、泵、压缩机和气化器;
第二出液阀门7,设置于第一出液阀门5和泵之间,第二出液阀门7位于出液管4上;
安全阀6,设置于第一出液阀门5和第二出液阀门7之间,安全阀6位于出液管4上;
压力表8,设置于出液管4上,位于第一出液阀门5和第二出液阀门7之间。
通过第一出液阀门5、安全阀6和第二出液阀门7的设置,即使一个阀门发生损坏,也能够正常工作,而不需要排空罐体、清罐、祛湿等一系列操作,不影响低温储液罐的充装效率,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具体地,装液车通过进液口301将液化气装入罐体1内,然后根据需要从罐体1内将液化气通过出液管4上的第一出液阀门5、泵、压缩机和气化器气化后进入气瓶,继而投入使用中,其中,第二出液阀门7常开,先使用第一出液阀门5,出液时开启第一出液阀门5,当第一出液阀门5出现故障则关闭第二出液阀门7,此时第一出液阀门5则为常开阀门。
进一步地,压力表8和安全阀6配合使用,残留在出液管4内的液化气慢慢气化增加出液管4的压力,压力表8监测出液管4内的压力,当监测压力大于出液管4能够承受的额定压力时,开启安全阀6放气,降低出液管4内的压力,当监测压力小于出液管4能够承受的额定压力时,关闭安全阀6。
进一步地,低温储液罐系统还包括:
冷冻液管9,冷冻液管9的进口和出口均与冷冻液箱体连通,进口处设有加压泵,冷冻液管9呈蛇形设置于罐体1内;
温度监测计,设置于罐体1内,温度监测计与加压泵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冷冻液管9的设置能够使罐体1内保持低温,避免液化气气化造成罐体1内压力增大,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冷冻液管9设置成蛇形,能够保证罐体1内温度均衡,保证罐体1内压力的一致。
其中,温度监测计监测罐体1内的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的安全温度时,可以先暂停加压泵的工作,待罐体1内的温度高于安全温度时,重新启动加压泵,保证冷冻液管9内的冷冻液流动起来,进而降低罐体1内的温度。
进一步地,隔热室2内设有珠光砂、泡沫玻璃和/或酚醛泡沫。
隔热室2内设有珠光砂、泡沫玻璃和/或酚醛泡沫,能够避免外界热量进入罐体1内,影响罐体1内的温度,加速罐体1内汽化程度,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进一步地,内罐102的外壁上设有隔热层103。
其中,隔热层103为铝箔层或矿物棉喷涂层。
液化气注入罐体1后,内罐壁就会冷缩,反之液化气被排出后,罐体1内温度将逐步上升,内罐壁随之伸张,因此需要在内罐102的外壁敷设一层伸缩性强的隔热层103,此隔热层103的厚度与内罐壁的胀缩相适应,并在内罐壁胀缩时起缓冲作用,保证低温储液罐系统的安全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隔热层103还起着减少气化量、缩小罐体1内外壁温差、减轻由此产生的温差应力的作用,另外它还有固定“薄膜”的功能,因此要求隔热层103热导率小,而且具有足够的强度。
实施例2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低温储液罐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外罐的外壁上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加强筋包括横筋10和竖筋11,横筋10外套于外罐101的外壁上,竖筋11设置于外罐101的外壁,竖筋11与罐体1的轴线平行设置。
加强筋的设置一方面能够起到支撑外罐101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外罐101的强度,进而提高罐体1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横筋10和竖筋11均通过焊接与外罐101固定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7)

1.一种低温储液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储液罐系统包括:
罐体,包括外罐和内罐,所述外罐和所述内罐之间抽真空,所述外罐和所述内罐之间设有隔热室;
罐盖,用于封闭所述罐体,所述罐盖上设有进液口和人孔;
出液管,与气瓶连接,所述出液管上由所述罐体至所述气瓶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出液阀门、泵、压缩机和气化器;
第二出液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液阀门和所述泵之间,所述第二出液阀门位于所述出液管上;
安全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液阀门和所述第二出液阀门之间,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出液管上;
压力表,设置于所述出液管上,位于所述第一出液阀门和所述第二出液阀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储液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储液罐系统还包括:
冷冻液管,所述冷冻液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冷冻液箱体连通,所述进液口处设有加压泵,所述冷冻液管呈蛇形设置于所述罐体内;
温度监测计,设置于所述罐体内,所述温度监测计与所述加压泵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储液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室内设有珠光砂、泡沫玻璃和/或酚醛泡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储液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的外壁上设有隔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储液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铝箔层或矿物棉喷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储液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的外壁上设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温储液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横筋和竖筋,所述横筋外套于所述外罐的外壁上,所述竖筋设置于所述外罐的外壁,所述竖筋与所述罐体的轴线平行设置。
CN202121440324.9U 2021-06-28 2021-06-28 低温储液罐系统 Active CN215446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0324.9U CN215446005U (zh) 2021-06-28 2021-06-28 低温储液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0324.9U CN215446005U (zh) 2021-06-28 2021-06-28 低温储液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6005U true CN215446005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13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0324.9U Active CN215446005U (zh) 2021-06-28 2021-06-28 低温储液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46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2085B (zh) 自支撑式lng储罐
CN207848956U (zh) 一种带气室结构的船用双层真空绝热储罐
US2986011A (en) Cold liquid storage tank
CN104006295B (zh) 一种低温液化气体的置换式压力输送方法的设备
CN104295885B (zh) 适用于新型lng储罐的罐壁保温系统
CN203240268U (zh) 一种自支撑式lng储罐
KR102543434B1 (ko) 선박용 액화수소 저장탱크의 로딩 시스템
RU2641868C2 (ru) Герметичный и изолированный резервуар для холодной сжатой жидко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CN204986390U (zh) 一种低温液体设备
CN215446005U (zh) 低温储液罐系统
US232864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gaseous materials in the liquid phase
RU2298722C1 (ru) Подземное хранилище сжиженного природного газа (пх спг) для резервного энергообеспечения объектов метро
RU2386890C2 (ru) Криогенная заправочная система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объекта
CN104763873A (zh) 一种低温液体储罐盖子系统及低温液体储罐
CN214535659U (zh) 一种混凝土全容罐
CN213872198U (zh) 一种保温型低温液体储罐
CN107795845A (zh) 三层金属壁全包容储罐
CN216619329U (zh) 一种大容积lng储罐投运前珍珠岩补填充系统
CN2736294Y (zh) 带有安全装置的低温液体容器
CN112963724A (zh) 一种混凝土全容罐
CN210344987U (zh) 一种lng真空储罐
RU2704501C1 (ru) Способ хранения сжиженного газа с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ем газа потребителю в жидком и газообразном состоянии и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адаптер-хранилище сжиженного газа, функционирующий на его основе
CN206904562U (zh) Lng快易冷储罐
EP3739210A1 (en) Apparatus for pumping cryogenic fluids
JP4738766B2 (ja) 大形極低温液化ガス貯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