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25038U - 克氏针折弯钳 - Google Patents

克氏针折弯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25038U
CN215425038U CN202121152340.8U CN202121152340U CN215425038U CN 215425038 U CN215425038 U CN 215425038U CN 202121152340 U CN202121152340 U CN 202121152340U CN 215425038 U CN215425038 U CN 215425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ps
forceps body
kirschner wire
elastic part
wire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23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永民
熊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ek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ek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ek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ek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523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25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25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25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公开了克氏针折弯钳,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左钳体(2)和右钳体(1);左钳体(2)和右钳体(1)的手持部内侧设有左弹性部件(3)和右弹性部件(4),右弹性部件(4)底部与右钳体(1)固定;右钳体(1)的端部有凸块(11),左钳体(2)的端部形成放置右钳体(1)凸块(11)的凹腔(21);凸块(11)上有左钳体(2)和右钳体(1)夹持时位于凹腔(21)中间的刃部(111);凹腔(21)两侧设有用于放置克氏针的凹槽(2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克氏针折弯钳能够很好的对克氏针折弯成直角的形状;减轻了临床手外科医生手术中的劳动强度,缩短手术时间。

Description

克氏针折弯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尤其涉及了克氏针折弯钳。
背景技术
手作为劳动器官,是人体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手足外科的医生们,在全国的工业化进程中,踏实进取,治疗手部损伤与畸形在国际手足外科发展中,始终保持前列,为世界手足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手足外科不断发展壮大,作为三级学科在骨科中独立出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了专门的手足外科,但是,手足外科专用工具的研发存在一定的滞后。
克氏针是目前手足外科最常用的内固定材料。骨科医生在使用克氏针固定手部以及其他部位骨折复位时,常常将克氏针剪断,而将其尾端外露于皮肤表面,容易造成医源性两次损伤,剐蹭敷料。
专利标题:一种克氏针折弯钳,申请号:CN201520439705.3,申请日:2015-06-24的专利中记载,一种克氏针折弯钳,包括左钳柄、右钳柄、折弯杆和滑动卡块,右钳柄上背离左钳柄的一侧开有滑动卡块槽,滑动卡块位于滑动卡块槽中,左钳柄的上部通过两销轴分别与右钳柄、滑动卡块铰接,滑动卡块上端与滑动卡块槽之间留有克氏针放置空间,折弯杆通过旋转轴与右钳柄铰接,折弯杆上部与滑动卡块上端的克氏针放置空间位置相对应,折弯杆垂直于左、右钳柄所形成的平面作回转运动。
目前常用的克氏针折弯钳不能一次性的进行直角折弯,这在医疗过程中会占用医生大量的时间,增加外科医生的手术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克氏针折弯钳不能一次性的进行直角折弯,这在医疗过程中会占用医生大量的时间,增加外科医生的手术强度的缺点,提供了克氏针折弯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克氏针折弯钳,包括相互连接的左钳体和右钳体;左钳体和右钳体的手持部内侧设有左弹性部件和右弹性部件,左弹性部件端部与右弹性部件端部卡接;左弹性部件底部与左钳体固定,右弹性部件底部与右钳体固定;右钳体的端部有凸块,左钳体的端部形成放置右钳体凸块的凹腔;凸块上有左钳体和右钳体夹持时位于凹腔中间的刃部;凹腔两侧设有用于放置克氏针的凹槽。
通过设计的克氏针折弯钳,能够很好的进行克氏针折弯成直角形状,在临床手外科医生手术中的劳动强度,缩短手术时间。
作为优选,凹槽的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与凹槽对应的钳体固定。通过在凹槽的一侧设有挡板,可以折弯为固定长度的克氏针。
作为优选,+凹槽的直径0.6~2.0mm。通过对凹槽直径的限制,有利于折弯不同大小的克氏针。
作为优选,凹腔的直径4.0~8.0mm。通过对凹腔直径大小的限制有利于折弯不同长度的克氏针。
作为优选,凸块的厚度2.0~4.0mm。通过对凸块厚度的限制,进一步保证了在克氏针进行折弯过程中的压力,同时保障了克氏针的完整性。
作为优选,凸块的厚度小于凹腔的直径大小。
作为优选,左钳体的端部和右钳体的端部通过螺丝连接。直接通过螺丝连接,其连接方式简单。
作为优选,右弹性部件的端部为工字型卡扣,左弹性部件端部设有一孔,卡扣卡接入左弹性部件端部的孔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通过设计的克氏针折弯钳,能够很好的进行克氏针折弯成直角形状,减轻临床手外科医生手术中的劳动强度,缩短手术时间。
通过在凹槽的一侧设有挡板,可以折弯为固定长度的克氏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钳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钳体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钳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钳体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凸块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弹性部件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弹性部件结构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右钳体,2—左钳体,3—左弹性部件,4—右弹性部件,5—螺丝,11—凸块,111—刃部,21—凹腔,22—凹槽,23—挡板,31—孔,41—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6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克氏针折弯钳,包括相互连接的左钳体2和右钳体1;左钳体2和右钳体1的手持部内侧设有左弹性部件3和右弹性部件4,左弹性部件3端部与右弹性部件4端部卡接;左弹性部件3底部与左钳体2固定,右弹性部件4底部与右钳体1固定;右钳体1的端部有凸块11,左钳体2的端部形成放置右钳体1凸块11的凹腔21;凸块11上有左钳体2和右钳体1夹持时位于凹腔21中间的刃部111;凹腔21两侧设有用于放置克氏针的凹槽22。
通过设计的克氏针折弯钳,能够很好的进行克氏针折弯成直角形状,在临床手外科医生手术中的劳动强度,缩短手术时间。
凹槽22的直径0.6~2.0mm。通过对凹槽22直径的限制,有利于折弯不同大小的克氏针。
凹腔21的直径4.0~8.0mm。通过对凹腔21直径大小的限制有利于折弯不同长度的克氏针。
凸块11的厚度2.0~4.0mm。通过对凸块11厚度的限制,进一步保证了在克氏针进行折弯过程中的承受的压力,同时保障了克氏针的完整性。
凸块11的厚度小于凹腔21的直径大小。
左钳体2的端部和右钳体1的端部通过螺丝5连接。直接通过螺丝5连接,其连接方式简单。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基础上,本实施凹槽22的一侧设有挡板23,挡板23与凹槽22对应的钳体固定。通过在凹槽22的一侧设有挡板23,可以折弯为固定长度的克氏针。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凹槽22的直径为2.0mm。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凹槽22的直径为0.6mm。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凹腔21的直径为8.0mm。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凹腔21的直径为4.0mm。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凸块11的厚度大小为2.0mm。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凹腔21的直径为6.0mm。
实施例9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凸块11的厚度大小为4.0mm。
实施例10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右弹性部件4的端部为工字型卡扣41,左弹性部件3端部设有一孔31,卡扣41卡接入左弹性部件3端部的孔内。

Claims (8)

1.克氏针折弯钳,包括相互连接的左钳体(2)和右钳体(1);左钳体(2)和右钳体(1)的手持部内侧设有左弹性部件(3)和右弹性部件(4),左弹性部件(3)端部与右弹性部件(4)端部卡接;左弹性部件(3)底部与左钳体(2)固定,右弹性部件(4)底部与右钳体(1)固定;其特征在于,右钳体(1)的端部有凸块(11),左钳体(2)的端部形成放置凸块(11)的凹腔(21);凸块(11)上有左钳体(2)和右钳体(1)夹持时接触凹腔(21)底部的刃部(111);凹腔(21)两侧设有用于放置克氏针的凹槽(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折弯钳,其特征在于,凹槽(22)的一侧设有挡板(23),挡板(23)与凹槽(22)对应的钳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折弯钳,其特征在于,凹槽(22)的直径0.6~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折弯钳,其特征在于,凹腔(21)的直径4.0~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折弯钳,其特征在于,凸块(11)的厚度2.0~4.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折弯钳,其特征在于,凸块(11)的厚度小于凹腔(21)的直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折弯钳,其特征在于,右弹性部件(4)的端部为工字型卡扣(41),左弹性部件(3)端部设有一孔(31),卡扣(41)卡接入左弹性部件(3)端部的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折弯钳,其特征在于,左钳体(2)的端部和右钳体(1)的端部通过螺丝(5)连接。
CN202121152340.8U 2021-05-27 2021-05-27 克氏针折弯钳 Active CN215425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2340.8U CN215425038U (zh) 2021-05-27 2021-05-27 克氏针折弯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2340.8U CN215425038U (zh) 2021-05-27 2021-05-27 克氏针折弯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25038U true CN215425038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8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2340.8U Active CN215425038U (zh) 2021-05-27 2021-05-27 克氏针折弯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25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25038U (zh) 克氏针折弯钳
CN209122415U (zh) 一种肘关节骨折复位钳
CN217611271U (zh) 一种颌面钢板折弯钳
CN2560315Y (zh) 脑立体定向仪
CN215458565U (zh) 经皮胫骨干骨折复位固定钳
CN211325523U (zh) 一种带尖复位钳
CN207384317U (zh) 一种一次性整合式手足髓内针微创置入系统
CN2058323U (zh) 骨盆截骨撑开器
CN216090738U (zh)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复位钳
CN213345921U (zh) 一种指骨克氏针引导固定器
CN109758209A (zh) 一种活页钉、轴钉及双平面截骨导向装置
CN2713987Y (zh) 微型外科骨刀
CN217566269U (zh) 一种微创拇外翻截骨髓内固定系统
CN211355841U (zh) 一种骨科用柔性螺丝刀
CN214966533U (zh) 一种钢针导向器
CN216148173U (zh) 一种经皮拇外翻矫形复位钳
CN220001896U (zh) 一种可降解镁金属螺钉配套手术器械
CN219021489U (zh) 基于3d打印的置针导板
JP2003305049A (ja) 創外固定器
CN214342497U (zh) 一种骨科专用侧弯咬骨钳
CN210871987U (zh) 一种具备钢丝导引功能的持骨钳
CN214259422U (zh) 一种用于取筛骨垂直板的夹钳
CN214049041U (zh) 准确定位的创伤骨科复位固定钳
CN116549083A (zh) 一种用于撕脱性骨折的骨块固定系统
CN219070594U (zh) 用于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固定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