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25021U - 一种带袢钛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袢钛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25021U
CN215425021U CN202022951915.4U CN202022951915U CN215425021U CN 215425021 U CN215425021 U CN 215425021U CN 202022951915 U CN202022951915 U CN 202022951915U CN 215425021 U CN215425021 U CN 215425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titanium plate
loop
turning
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519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蕙
胡冰清
谷晓博
马晓曼
阙亦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it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tong Medic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tong Medic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tong Medical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519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25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25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250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袢钛板,其中,带袢钛板包括钛板本体、线环、牵引线、翻袢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线环和翻袢线沿所述钛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安装在所述钛板本体上,所述牵引线和翻袢线的结构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牵引线和翻袢线的结构不同,有利于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容易将其和翻袢线进行区分,还可以无需采用多色彩样式进行区分,因此可不需采购多色原料,节约采购及测试支出。

Description

一种带袢钛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袢钛板。
背景技术
带袢钛板作为骨科运动医学领域的一款重要的医疗器械产品,其主要用于膝关节十字交叉韧带ACL断裂或损伤治疗中重建韧带的固定,具有强度高,固定牢固好等特点,是运动医学领域的一大创新,优于以往的治疗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带袢钛板一般包括一个带孔钛合金板(简称钛板)20,一个可调节或不可调节的线环30,一根牵引线40,以及一根翻袢线50。在应用于ACL断裂或损伤治疗中时,在胫骨和股骨上钻取隧道,将用于韧带重建的人工肌腱或韧带10的一端穿过钛板20上的线环30,然后通过钛板20上的牵引线40将人工肌腱或韧带10牵拉并穿过胫骨和股骨骨道,直至钛板20到达可进行翻转的皮质骨的表面,此时通过翻袢线50将钛板悬吊于股骨的外侧。将人工肌腱或韧带的另一端穿过胫骨的骨道并将肌腱韧带固定器械(如肌腱韧带固定螺钉、U型钉等、也可用带袢固定板)固定在胫骨端上。通过固定股骨端及胫骨端,并随着组织逐渐长入覆盖并包裹带袢钛板,使得其可以提供足够的力学固定,恢复关节的稳定。
目前,由于牵引线和翻袢线通常是线径一致且结构一致的同型号缝线,这种缝线通常结构紧密、表面均匀光滑,因此,在手术过程中,牵引膝关节重建整体系统(包括带袢钛板悬吊固定系统和人工韧带或肌腱)时需要一定的力度,该力度很容易出现牵引不利,从而产生打滑的现象;同时,牵引线和翻袢线一般需要通过色彩样式的不同来进行区分,但由于其线径一致,结构一致,实际上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易于区分,不利于实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袢钛板,可以避免牵引不利造成的打滑现象,还可以对牵引线和翻袢线很容易的进行区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袢钛板,包括钛板本体、线环、牵引线、翻袢线,所述牵引线、线环和翻袢线沿所述钛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安装在所述钛板本体上,所述牵引线和翻袢线的结构不同。
可选的,所述翻袢线采用第一纱线编制而成,所述牵引线采用第二纱线编制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的线径较所述第一纱线的线径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线的线径为20旦尼尔~400旦尼尔;所述第二纱线的线径为30旦尼尔~500旦尼尔。
进一步的,所述翻袢线的编织结构为2压1或1压1,所述牵引线的编织结构为2压1或1压1。
进一步的,所述翻袢线使用的编织纬密为30节点/英寸~100节点/英寸,所述牵引线的编织纬密为20节点/英寸~90节点/英寸,且所述翻袢线的编织纬密较所述牵引线的编织纬密大。
可选的,所述翻袢线和牵引线的型号均为2号~6号缝线。
进一步的,所述翻袢线和牵引线的缝线的型号相同。
可选的,所述钛板本体包括两个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两个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用于安装翻袢线和牵引线,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安装所述线环。
进一步的,所述线环包括:
可调节线环,所述可调节线环由至少两股经过编织而成的空心编织线,在穿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后相互连接形成,且所述可调节线环具有两个自由端;以及
不可调节线环,所述不可调节线环由纱线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并沿所述纱线的周向人工或机械螺旋缠绕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袢钛板,包括钛板本体、线环、牵引线、翻袢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线环和翻袢线沿所述钛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安装在所述钛板本体上,所述牵引线和翻袢线的结构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牵引线和翻袢线的结构不同,有利于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容易将其和翻袢线进行区分,还可以无需采用多色彩样式进行区分,因此可不需采购多色原料,节约采购及测试支出。
进一步的,所述翻袢线采用第一纱线编制而成,所述牵引线采用第二纱线编制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的线径较所述第一纱线的线径大,使得其表面摩擦力越大,从而使得所述牵引线和翻袢线在使用过程中线径保持一致时,可以很方便的将二者进行区分,同时还消除手术牵引时的打滑现象,从而具备该牵引线和翻袢线的带袢钛板的性能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袢钛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带袢钛板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两个第二通孔的钛板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6个第二通孔的钛板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可调节线环在钛板本体的连接结构;
图6为两股可调节线环在具有两个第二通孔的钛板本体的连接结构;
图7为三股可调节线环在具有6个第二通孔的钛板本体的连接结构;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袢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引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和图2中
10-人工肌腱或韧带;20-钛板;30-线环;40-牵引线;50-翻袢线;
100-钛板本体;111、112-第一通孔;120、121、122、123、124、125、126-第二通孔;200-线环;210-不可调节线环;220-可调节线环;221、222、223-空心编织线;300-牵引线;400-翻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袢钛板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本文中,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两个第二通孔的钛板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6个第二通孔的钛板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不可调节线环在钛板本体的连接结构;图6为2股可调节线环在具有两个第二通孔的钛板本体的连接结构;图7为3股可调节线环在具有6个第二通孔的钛板本体的连接结构;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翻袢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牵引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3-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袢钛板,包括钛板本体100、线环200、牵引线300和翻袢线400,所述线环200、牵引线300和翻袢线400均依次间隔安装在所述钛板本体100上。具体的,所述牵引线300和翻袢线400分别安装在所述钛板本体1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上,所述线环200安装在所述牵引线300和翻袢线400之间的所述钛板本体100上。
所述钛板本体100可以由钛或钛合金制备而成,优选的,所述钛板本体100可以由医用钛或医用钛合金制备而成。所述钛板本体100例如是长条状,具体的,所述钛板本体100的边角做弧形处理,美观且不拉伤缝线(即线环200、牵引线300和翻袢线400)。
所述钛板本体100上形成有两个第一通孔111、112和若干第二通孔120,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112和若干所述第二通孔120均匀设置在所述钛板本体100上,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112沿所述钛板本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钛板本体100的两侧,若干所述第二通孔120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112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11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通孔111、112和第二通孔120均沿所述钛板本体100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钛板本体100,且所述第一通孔111、112和第二通孔120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通孔120的孔径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所述第一通孔111、112和第二通孔120例如是圆形孔或异形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圆形孔。所述第一通孔111、112和第二通孔120的边缘均具有倒角,以避免牵引线300、翻袢线400和线环200受到损伤。
若干所述第二通孔120用于安装所述线环,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112分别用于安装所述牵引线300和翻袢线400。所述第二通孔1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120的数量例如是2个~6个,所述第二通孔120可以两两并排设置;也可以沿所述钛板本体10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111、112和第二通孔120的中心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还可以部分所述第二通孔120先两两并排设置后,再与剩余的所述第二通孔120沿所述钛板本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钛板本体100上形成有两个第一通孔111、112和两个第二通孔121、122,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112设置在所述钛板本体1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上,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21、122沿所述钛板本体10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112和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21、122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如图4所示,所述钛板本体100上形成有两个第一通孔111、112和6个第二通孔121、122、123、124、125、126,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112设置在所述钛板本体1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上,4个所述第二通孔122、123、124、125两两先并排设置,在与所述第二通孔121、126沿所述钛板本体10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6个所述第二通孔121、122、123、124、125、126沿所述钛板本体100的长度方向位于两个第一通孔111、112之间。
如图5所示,所述线环200可以是不可调节线环210,所述不可调节线环210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21、122之后呈环状连接,具体的,所述不可调节线环210由纱线依次穿过所述钛板主体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21、122并沿所述纱线的周向人工或机械螺旋缠绕,以形成环状的不可调节线环210。
如图6和7所示,所述线环200也可以是可调节线环220,且所述可调节线环220可以由至少两股经过编织而成的空心编织线相互连接形成。如图6所示,所述可调节线环220由两股经过编织而成的空心编织线221、222相互连接形成,两股所述空心编织线221、222均具有两个自由端,两股所述空心编织线221、222相互交叉勾连,所述空心编织线221的一个自由端分别从钛板主体100的同一侧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1,所述空心编织线222的一个自由端分别从钛板主体100的同一侧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2,并在所述钛板主体100的另一侧连接,使得所述可调节线环220呈环状连接,所述空心编织线221、222的另一个自由端从钛板主体100的同一侧分别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1、122,经过牵拉两股所述空心编织线221、222的另一个自由端可以调节所述可调节线环220的环状结构的长度。如图7所示,所述可调节线环220由三股空心编织线221、222、223相互连接形成,三股所述空心编织线221、222、223经过编织连接,并且编织连接后的三股所述空心编织线221、222、223均具有两个自由端,其中两股空心编织线221、222的两个自由端在同一侧分别穿过两两并排设置的四个第二通孔后,在另一侧上两两的一个自由端连接,两两的另一个自由端连接,空心编织线223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穿过位于两两并排设置的四个第二通孔两侧的两个第二通孔,且经过牵拉该空心编织线223的两个自由端可以调节所述可调节线环220的环形结构的长度。其中,为了防止线环200被切割,穿过相连的两股空心编织线221、222的自由端的第二通孔之间具有连通凹槽。
如图8和9所示,所述翻袢线400和牵引线300的型号均为2号~6号缝线,且所述翻袢线400的线径和所述牵引线300的线径例如均为0.700mm-0.799mm,且所述牵引线300和翻袢线400的缝线的型号相同。所述牵引线300与所述翻袢线400的结构不同。所述翻袢线400在编织机上采用第一纱线编制而成,所述第一纱线的线径为180旦尼尔;所述牵引线300在编织机上采用第二纱线编制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的线径为280旦尼尔,且所述第二纱线的线径较所述第一纱线的线径大,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纱线较所述第一纱线粗。
可知,由于牵引线300采用不同的编织结构,有利于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容易将其和翻袢线进行区分,还可以无需采用多色彩样式进行区分,因此可不需采购多色原料,节约采购及测试支出。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带袢钛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编织机上通过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编织走马锭和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编织走马锭的有序转动,以编织形成翻袢线;
在编织机上通过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编织走马锭和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编织走马锭的有序转动,以编织形成牵引线,从而形成带袢钛板,其中,所述牵引线和翻袢线的结构不同。
编织形成所述翻袢线所需要的编织走马锭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编织形成所述牵引线所需要的编织走马锭的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所述翻袢线和所述牵引线可以使用同一个编织机上分别编制形成,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织机编制形成。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第一编织机编织形成翻袢线,使用第二编织机形成牵引线,所述第一编织机的编织走马锭数较第二编织机的编织走马锭数多,选取所述第一编织机所有的编织走马锭并使用较高的编织纬密进行编织,以得到翻袢线400;选取所述第二编织机所有的编织走马锭,并使用较低的编织纬密进行编织,以得到牵引线300。其中,所述翻袢线400的编织纬密为50节点/英寸~60节点/英寸,所述牵引线300的编织纬密为30节点/英寸~40节点/英寸,且所述翻袢线400的编织纬密较所述牵引线300使用的编织纬密大。所述翻袢线400和牵引线300的编织结构例如均为2压1,但是所述牵引线300的编织纹理较为突出,即所述牵引线300的表面粗糙度较大,使得牵引线300的表面摩擦力较大,所述牵引线300使用较翻袢线400柔软较低的编织纬密,形成的编织结构较翻袢线400松弛,可以获得较较翻袢线400柔软的牵引线300,从而提高了牵引线300的可操作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织机和第二编织机为编织走马锭数相同的编织机,选取所述第一编织机的所有的编织走马锭并使用较高的编织纬密进行编织,以得到翻袢线400;选取所述第二编织机的1/2、1/4、1/8、1/16等(即2-n)数量的编织走马锭进行编织,具体的,所选取的编织走马锭中的一半(即2-n-1个)数量个编织走马锭为顺时针方向运行的编织走马锭,另一半(即2-n-1个)数量个编织走马锭为逆时针方向运行的编织走马锭,所选取的编织走马锭均匀排布并使用较底的编织纬密进行编织,以得到牵引线300。所述牵引线300使用的编织纬密较所述翻袢线400使用的编织纬密低,所述翻袢线400的编织结构例如为2压1,所述牵引线300的编织结构例如为1压1,所述牵引线300的编织纹理较为突出,即所述牵引线300的表面粗糙度较大,使得牵引线300的表面摩擦力较大,且较翻袢线400柔软。
在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织机和第二编织机为编织走马锭数相同的编织机,选取所述第一编织机的1/2、1/4、1/8、1/16等(即2-n)数量的编织走马锭并使用较高的编织纬密进行编织,具体的,所选取的编织走马锭中的一半编织走马锭为顺时针方向运行的编织走马锭,另一半编织走马锭为逆时针方向运行的编织走马锭,所选取的编织走马锭均匀排布并使用较高的编织纬密进行编织,以得到翻袢线400;选取较所述翻袢线400使用的编织走马锭数量少的编织走马锭并使用较底的编织纬密进行编织,具体的,所选取的编织走马锭中的一半编织走马锭为顺时针方向运行的编织走马锭,另一半编织走马锭为逆时针方向运行的编织走马锭,所选取的编织走马锭均匀排布并使用较底的编织纬密进行编织,以得到牵引线300。所述牵引线300使用的编织纬密较所述翻袢线400使用的编织纬密低,所述翻袢线400和牵引线300的编织结构例如均为1压1,但是所述牵引线300的编织纹理较为突出,即所述牵引线300的表面粗糙度较大,使得牵引线300的表面摩擦力较大,且较翻袢线400柔软。
可知,通过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的粗细程度的区别、所述编织走马锭数目及其排布、编织纬密的配合形成结构及效果均不同的牵引线300和翻袢线400,同时可知,牵引线300使用的第一纱线越粗,编织走马锭数越少,则牵引线300的编织纹理越突出,其表面摩擦力越大,从而使得所述牵引线300和翻袢线400在使用过程中线径保持一致时,可以很方便的将二者进行区分,同时还消除手术牵引时的打滑现象,从而具备该牵引线300和翻袢线400的带袢钛板的性能得以提升。另外,由于牵引线300采用不同的编织结构,有利于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容易将其和翻袢线进行区分,还可以无需采用多色彩样式进行区分,因此可不需采购多色原料,节约采购及测试支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袢钛板,包括钛板本体、线环、牵引线、翻袢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线环和翻袢线沿所述钛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安装在所述钛板本体上,所述牵引线和翻袢线的结构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牵引线和翻袢线的结构不同,有利于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容易将其和翻袢线进行区分,还可以无需采用多色彩样式进行区分,因此可不需采购多色原料,节约采购及测试支出。
进一步的,所述翻袢线采用第一纱线编制而成,所述牵引线采用第二纱线编制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的线径较所述第一纱线的线径大,使得其表面摩擦力越大,从而使得所述牵引线和翻袢线在使用过程中线径保持一致时,可以很方便的将二者进行区分,同时还消除手术牵引时的打滑现象,从而具备该牵引线和翻袢线的带袢钛板的性能得以提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带袢钛板,包括钛板本体、线环、牵引线、翻袢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线环和翻袢线沿所述钛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安装在所述钛板本体上,所述牵引线和翻袢线的结构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袢线采用第一纱线编制而成,所述牵引线采用第二纱线编制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的线径较所述第一纱线的线径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的线径为20旦尼尔~400旦尼尔;所述第二纱线的线径为30旦尼尔~500旦尼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袢线的编织结构为2压1或1压1,所述牵引线的编织结构为2压1或1压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袢线的编织纬密为30节点/英寸~100节点/英寸,所述牵引线的编织纬密为20节点/英寸~90节点/英寸,且所述翻袢线的编织纬密较所述牵引线的编织纬密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袢线和牵引线的型号均为2号~6号缝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袢线和牵引线的缝线的型号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板本体包括两个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两个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用于安装翻袢线和牵引线,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安装所述线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环包括:
可调节线环,所述可调节线环由至少两股经过编织而成的空心编织线,在穿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后相互连接形成,且所述可调节线环具有两个自由端;以及
不可调节线环,所述不可调节线环由纱线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并沿所述纱线的周向螺旋缠绕而成。
CN202022951915.4U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带袢钛板 Active CN215425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1915.4U CN215425021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带袢钛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1915.4U CN215425021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带袢钛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25021U true CN215425021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680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51915.4U Active CN215425021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带袢钛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250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56581B2 (en) Implant having adjustable filament coils
US10898178B2 (en) Implant having adjustable filament coils
US4863471A (en) Crucial ligament replacement for a knee joint
JP2642960B2 (ja) 永久靭帯プロテーゼ
US20110054524A1 (en) Implantable prosthetic cord
JP2016530001A (ja) 靭帯結合固着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12315529B (zh) 袢环及袢环的制造方法
RU2010122500A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шовный материал, состоящий из сплетенных нитей
GB1602834A (en) Replacements for ligaments and tendons
US20120253461A1 (en) Prosthetic ligament for transverse fixati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it
CN215425021U (zh) 一种带袢钛板
EP3226776B1 (en) Closed loop suture for anchoring tissue grafts
CN209644978U (zh) 一种可调节外科植入物
CN114601545A (zh) 一种带袢钛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4730B (zh) 医用袢环及其制作方法
CN210673419U (zh) 一种韧带重建固定系统
CN114305793A (zh) 一种用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减张线编织方法及其减张线
CN114699217A (zh) 一种用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内减张系统及其机械制作工艺
CN112790894A (zh) 袢环及其制作方法
JP7212769B2 (ja) バックストップローダー
US20210100547A1 (en) Surgical Constructs for Tissue Fixation and Methods of Tissue Repairs
CN117796962A (zh) 一种带袢钛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4657672A (zh) 袢环及其编织方法
CN115590567A (zh) 用于肩锁关节重建的双缝线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4006 2nd floor, building 5, No.1303, Asia Pacific Road,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Mait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97, building 1, 3339 linggongtang (Ji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AITONG MEDICAL TECHNOLOGY (JIAX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