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20820U - 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装置及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装置及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20820U
CN215420820U CN202121527621.7U CN202121527621U CN215420820U CN 215420820 U CN215420820 U CN 215420820U CN 202121527621 U CN202121527621 U CN 202121527621U CN 215420820 U CN215420820 U CN 215420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ire
graphene
electrod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76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顺
王剑平
李琳
邸辉亮
陈国帅
李常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initu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initu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itu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initu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76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20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20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20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装置及按摩仪,石墨烯发热片设置有石墨烯层和附着于石墨烯层表面并与石墨烯层导通的导线,沿石墨烯层的至少一个方向存在导线将石墨烯层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分别具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石墨烯发热装置和按摩仪均具有石墨烯发热片。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装置及按摩仪均具有均匀程度较高的导电和发热效果。

Description

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装置及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发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装置及按摩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按摩产品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可发热的按摩产品。这些可发热的按摩产品的发热技术有多种,石墨烯发热技术是其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基于石墨烯发热技术制备的石墨烯发热片对人体没有危害,发热迅速且发热温度在20~60℃之间,非常适用于需要发热的按摩产品。
但是现有的石墨烯发热片,由于导电线路设计不良或者导电线路正负极距离过远等问题,使得石墨烯不能均匀导电,从而导致石墨烯发热片发热不均匀。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装置及按摩仪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片,具有导电更均匀和发热更均匀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片,设置有石墨烯层和附着于石墨烯层表面并与石墨烯层导通的导线,沿石墨烯层的至少一个方向存在导线将石墨烯层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分别具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子区域存在共用的正极导线或者负极导线。
优选的,定义导线中起到分割石墨烯作用的导线为分割导线,相同电性的分割导线之间通过连接导线连接。
优选的,与一个子区域对应的正极分割导线和负极分割导线平行。
优选的,沿着一个方向的多个子区域呈均匀分布,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正极分割导线和负极分割导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优选的,导线沿一个方向将石墨烯层分为四个子区域,石墨烯层的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均为一种极性的分割导线,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之间的分割导线为另一种极性的分割导线,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通过连接导线连接,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之间的正极分割导线通过连接导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发热片,设置有石墨烯层和附着于石墨烯层表面并与石墨烯层导通的导线,沿石墨烯层的至少一个方向存在导线将石墨烯层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分别具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通过导线将一整块石墨烯层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均与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连接,子区域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之间的距离较短,减小了石墨烯层的发热导电距离,使石墨烯层的导电和发热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具有石墨烯发热片,能够实现均匀导电和发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具有上述石墨烯发热片。
优选的,设置有面料层和发热层,发热层贴附于所述面料层;
所述发热层设置有发热基材,所述发热基材设置有填充腔,石墨烯发热片装配于所述填充腔;
正极导线连接正电极端子连接,负极导线连接负电极端子。
优选的,还设置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设置有电极基材、脉冲电极和主电极端子,脉冲电极和主电极端子固定装配于电极基材的同一侧,所述脉冲电极与主电极端子连接;
定义电极层设置有脉冲电极的一侧为电极层的正面,发热层设置有填充腔的一侧为发热层的正面,所述电极层的背面与发热层的背面粘接,面料层粘接于发热层的正面;
所述电极层还设置有凝胶片,所述凝胶片与脉冲电极贴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具有石墨烯发热片,该石墨烯发热片设置有石墨烯层和附着于石墨烯层表面并与石墨烯层导通的导线,沿石墨烯层的至少一个方向存在导线将石墨烯层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分别具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通过导线将一整块石墨烯层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均与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连接,子区域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之间的距离较短,减小了石墨烯层的发热导电距离,使石墨烯层的导电和发热更加均匀,进而使石墨烯发热装置的导电和发热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按摩仪,具有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片具有导电更均匀和发热更均匀的特点,能够提升按摩仪的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按摩仪,具有上述石墨烯发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具有石墨烯发热片,该石墨烯发热片设置有石墨烯层和附着于石墨烯层表面并与石墨烯层导通的导线,沿石墨烯层的至少一个方向存在导线将石墨烯层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分别具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通过导线将一整块石墨烯层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均与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连接,子区域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之间的距离较短,减小了石墨烯层的发热导电距离,使石墨烯层的导电和发热更加均匀,能够提升按摩仪的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石墨烯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石墨烯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石墨烯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石墨烯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装置的发热层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装置的电极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装置的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7中,包括:
石墨烯层110、子区域100、正极导线101、负极导线102、
正极分割导线120、负极分割导线130、
正极连接导线140、负极连接导线150、
发热基材210、填充腔220、正电极端子230、负电极端子240、
电极基材310、脉冲电极320、主电极端子330、
方向一600、方向二610、方向三62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石墨烯发热片,设置有石墨烯层和附着于石墨烯层表面并与石墨烯层导通的导线,沿石墨烯层的至少一个方向存在导线将石墨烯层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分别具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
定义导线中起到分割石墨烯作用的导线为分割导线,相同电性的分割导线之间通过连接导线连接。分割导线为石墨烯层子区域的发热导电电极,在分割导线的作用下,石墨烯层子区域中的碳分子在电阻中产生声子、离子和电子,由产生的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产生热能,实现石墨烯层的发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具体是沿石墨烯层110的一个方向(方向一600)存在导线将石墨烯层110分为多个子区域100。图1中的正极导线101和负极导线102为分割导线。石墨烯层110被导线分为多个子区域100,每个子区域都具有与该子区域对应的正极导线101和负极导线102,子区域之间的正极导线101和负极导线102之间的距离较短,能够减小石墨烯层110的导电和发热距离,使整个石墨烯层110的导电和发热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子区域存在共用的正极导线101或者负极导线102。子区域共用正极导线101或者负极导线102能够降低导线对石墨烯层110的占用率,保证石墨烯层110的发热面积,减小导线对石墨烯层110发热的影响。
该石墨烯发热片,子区域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之间的距离较短,减小了石墨烯层的发热导电距离,使石墨烯发热片的导电和发热更加均匀。
实施例2。
一种石墨烯发热片,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沿石墨烯层110的一个方向(方向二610)存在导线将石墨烯层110分为三个子区域。沿石墨烯层110的另一个方向(方向三620)存在导线将石墨烯层110分为三个子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抽取了方向二610和方向三620作解释说明。整个石墨烯发热层被分为9个子区域,还有存在沿其它方向的导线将石墨烯层分割为多个子区域,在此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导线将石墨烯层110分为多个子区域的方向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沿来两个以上的方向,导线将石墨烯层分为多个子区域。还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方向的关系不限于垂直关系,还可以是其它方式。
该石墨烯发热片,子区域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之间的距离较短,减小了石墨烯层的发热导电距离,使石墨烯发热片的导电和发热更加均匀。
实施例3。
一种石墨烯发热片,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与一个子区域对应的正极分割导线和负极分割导线平行。沿着一个方向的多个子区域呈均匀分布,每个子区域对应的正极分割导线和负极分割导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各子区域对应的正极分割线和负极分割线之间的间距相等,则每个子区域的发热导电距离都相等,导电效果和发热效果也是一样的,使得石墨烯层的导电和发热均匀程度最大化。
该石墨烯发热片,子区域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之间的距离较短,减小了石墨烯层的发热导电距离,使石墨烯发热片的导电和发热均匀程度高。
实施例4。
一种石墨烯发热片,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线沿一个方向(方向一600)将石墨烯层110分为四个子区域,石墨烯层110的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均为一种极性的分割导线,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之间的分割导线为另一种极性的分割导线,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通过连接导线连接,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之间的正极分割导线通过连接导线连接。本实施例中具体如图3所示,导线沿方向600将石墨烯层110分为四个子区域,在(方向一600)上石墨烯层110的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均为负极分割导线130,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之间的分割导线为正极分割导线120,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通过负极连接导线150连接,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之间的正极分割导线120通过正极连接导线140连接。
该石墨烯发热片,子区域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之间的距离较短,减小了石墨烯层的发热导电距离,使石墨烯发热片的导电和发热均匀程度高。
实施例5。
一种石墨烯发热片,其它特征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石墨烯层110的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均为正极分割导线120,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之间的分割导线为负极分割导线130,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通过正极连接导线120连接,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之间的负极分割导线130通过负极连接导线150连接。
该石墨烯发热片,子区域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之间的距离较短,减小了石墨烯层的发热导电距离,使石墨烯发热片的导电和发热均匀程度高。
实施例6。
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具有如实施例1或2中任意一种石墨烯发热片,设置有面料层和发热层,发热层贴附于所述面料层。如图5所示,发热层设置有发热基材210、正电极端子230和负电极端子240,正电极端子230和负电极端子240均与发热基材210固定连接。发热基材210设置有填充腔220,石墨烯发热片装配于填充腔220,正极导线101与正电极端子230连接,负极导线102与负电极端子240连接。正电极端子230和负电极端子24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石墨烯发热片的导电和发热均匀程度高,进而使整个石墨烯发热装置导电和发热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中的发热层分为主体和尾部两部分,主体的形状为钝角矩形,尾部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正电极端子230和负电极端子240均连接与尾部,填充腔220设置于主体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主体的形状不限于钝角矩形,还可以是圆形和三角形等,尾部的形状不限于等腰梯形,还可以是矩形等。
该石墨烯发热装置,具有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片子区域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之间的距离较短,减小了石墨烯层的发热导电距离,使石墨烯发热片的导电和发热均匀程度高,进而使石墨烯发热装置具有均匀程度较高的导电效果和发热效果。
实施例7。
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还具有电刺激功能。该石墨烯发热装置与实施例6相比,还设置有电极层。如图6所示,电极层设置有电极基材310、脉冲电极320和主电极端子330,脉冲电极320和主电极端子330固定装配于电极基材310的同一侧,脉冲电极320与主电极端子330连接。定义电极层设置有脉冲电极320的一侧为电极层的正面,发热层设置有填充腔220的一侧为发热层的正面,电极层的背面与发热层的背面粘接,面料层粘接于发热层的正面。电极层还设置有凝胶片,凝胶片与脉冲电极贴合连接。本实施例的石墨烯发热装置使用时是成对使用,使用时将石墨烯发热装置通过凝胶片与人体贴合,两个脉冲电极320可以形成一个回路,通过线路板的控制,对人体进行电极脉冲按摩。本实施例中,脉冲电极320为片状电极,但实际使用中不限于片状电极。面料层的结构如图7所示。面料层为PU面料层或者PET面料层,但不限于PU面料层或者PET面料层。
该石墨烯发热装置,与人体的粘接程度好,能够对人体进行脉冲按摩,且按摩时能够实现均匀导电和发热。
实施例8。
一种按摩仪,具有如实施例1或5中任意一种石墨烯发热片。该按摩仪,具有石墨烯发热片,通过导线将石墨烯层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减少了石墨烯层发热时的导线距离,使石墨烯层的导电更加均匀,进而使整个石墨烯发热片的发热更加均匀,提升按摩仪的按摩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石墨烯发热片,设置有石墨烯层(110)和附着于石墨烯层(110)表面并与石墨烯层(110)导通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沿石墨烯层(110)的至少一个方向存在导线将石墨烯层(110)分为多个子区域(100),每个子区域(100)分别具有正极导线(101)和负极导线(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发热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子区域(100)存在共用的正极导线(101)或者负极导线(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发热片,其特征在于:定义导线中起到分割石墨烯作用的导线为分割导线,相同电性的分割导线之间通过连接导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发热片,其特征在于:与一个子区域(100)对应的正极分割导线(120)和负极分割导线(130)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沿着一个方向的多个子区域(100)呈均匀分布,每个子区域(100)对应的正极分割导线(120)和负极分割导线(130)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石墨烯发热片,其特征在于:导线沿一个方向将石墨烯层(110)分为四个子区域(100),石墨烯层(110)的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均为一种极性的分割导线,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之间的分割导线为另一种极性的分割导线,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通过连接导线连接,最外侧分割导线与中间分割导线之间的正极分割导线(120)通过连接导线连接。
7.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石墨烯发热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面料层和发热层,发热层贴附于所述面料层;
所述发热层设置有发热基材(210),所述发热基材(210)设置有填充腔(220),石墨烯发热片装配于所述填充腔(220);
正极导线(101)连接正电极端子(230),负极导线(102)连接负电极端子(24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设置有电极基材(310)、脉冲电极(320)和主电极端子(330),脉冲电极(320)和主电极端子(330)固定装配于电极基材(310)的同一侧,所述脉冲电极(320)与主电极端子(330)连接;
定义电极层设置有脉冲电极(320)的一侧为电极层的正面,发热层设置有填充腔(220)的一侧为发热层的正面,所述电极层的背面与发热层的背面粘接,面料层粘接于发热层的正面;
所述电极层还设置有凝胶片,所述凝胶片与脉冲电极(320)贴合连接。
10.一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石墨烯发热片。
CN202121527621.7U 2021-07-06 2021-07-06 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装置及按摩仪 Active CN215420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7621.7U CN215420820U (zh) 2021-07-06 2021-07-06 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装置及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7621.7U CN215420820U (zh) 2021-07-06 2021-07-06 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装置及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20820U true CN215420820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47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7621.7U Active CN215420820U (zh) 2021-07-06 2021-07-06 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装置及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20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7272A (zh) 用于电场治疗肿瘤的医用电极及电极贴片
CN208001380U (zh) 一种石墨烯加热膜及包括该石墨烯加热膜的加热装置
CN206933893U (zh) 智能石墨烯发热枕头
CN215420820U (zh) 石墨烯发热片、石墨烯发热装置及按摩仪
KR20240041872A (ko) Ttfield를 인가하기 위한 그라파이트의 시트를 포함하는 전극 어셈블리
CN103298171B (zh) 无电磁辐射的发热板
JP2017055642A (ja) 太陽光発電接続箱
CN111163540A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膜
CN206017193U (zh) 一种使用usb直流电源的带负离子功能的桌面型小风扇
CN101945508B (zh) 低电磁波电热板
ATE71672T1 (de) Elektrodenanordnung fuer gasbildende elektrolyseure mit vertikal angeordneten plattenelektroden.
CN207235134U (zh) 智能石墨烯加热模组
CN211481517U (zh) 一种柔性加热片
CN114603229A (zh) 柔性电路板转接线结构及用于电场治疗肿瘤的电极贴片
CN204497571U (zh) 负离子发射头装置和发生器
CN210786003U (zh) 光能波石墨烯发热芯片
CN215956672U (zh) 一种发热瓷砖的发热结构和发热瓷砖
CN214256632U (zh) 一种无电辐射石墨烯电热膜的接线结构
CN111182666A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陶瓷砖
CN215084237U (zh) 用于电场治疗肿瘤的医用电极及电极贴片
CN211630414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膜
CN214544827U (zh) 一种马肚形发热膜
CN214544820U (zh) 一种半椭圆形发热膜及椭圆形发热膜
CN109714838A (zh) 加热片结构
CN219462326U (zh) 改进型按摩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