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20702U - 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20702U
CN215420702U CN202121720488.7U CN202121720488U CN215420702U CN 215420702 U CN215420702 U CN 215420702U CN 202121720488 U CN202121720488 U CN 202121720488U CN 215420702 U CN215420702 U CN 215420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coil
pass
low
sound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04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瀚鹏
陶麒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huiyue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huiyue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huiyue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huiyue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204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20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20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20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所述动圈的内部动圈单元密封分隔成动圈前腔和带有透气孔的动圈后腔;所述低通声导管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动圈前腔连通,另一端导管口作为伸入耳道的耳机出音口;所述高通泄压导管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低通声导管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导管口之间的部分连通,另一端导管口与所述动圈后腔连通;其中,所述低通声导管的一端导管口、所述耳机出音口和所述高通泄压导管的另一端导管口处均设置有阻尼网。一方面,可以直接实现低频动圈单元的低频声压和低通滤波截止点与斜率的调整,另一方面,这种低通声导管、高通泄压导管的配合设计,保证了精准地做到动圈单元作为低频使用时的频响。

Description

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微型扬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
背景技术
多单元混合入耳式耳机,指的是采用俗称圈铁、圈静铁或者静铁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方式制作的入耳式耳机。其中,圈铁指动圈单元和动铁单元混合;圈静铁指动圈单元、动铁单元和静电单元混合;静铁指静电单元和动铁单元混合。
传统的多单元混合入耳式耳机,需要借助滤波电路来实现低频动圈单元的低频声压和低通滤波截止点与斜率的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直接实现低频动圈单元的低频声压和低通滤波截止点与斜率的调整的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包括动圈、动圈单元、低通声导管、高通泄压导管、透气孔、耳机出音口和阻尼网,所述动圈的内部动圈单元密封分隔(本实施例中,采用粘接的方式实现)成动圈前腔和带有透气孔的动圈后腔;所述低通声导管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动圈前腔连通,另一端导管口作为伸入耳道的耳机出音口;所述高通泄压导管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低通声导管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导管口之间的部分连通,另一端导管口与所述动圈后腔连通;其中,所述低通声导管的一端导管口、所述耳机出音口和所述高通泄压导管的另一端导管口处均设置有(本实施例中,采用粘接的方式实现)阻尼网。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动圈、动圈单元、低通声导管、高通泄压导管、透气孔、耳机出音口和阻尼网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可以直接实现低频动圈单元的低频声压和低通滤波截止点与斜率的调整,另一方面,这种低通声导管、高通泄压导管的配合设计,保证了精准地做到动圈单元作为低频使用时的频响。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高通泄压导管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低通声导管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导管口之间的中间部分连通。
通过所述高通泄压导管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低通声导管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导管口之间的中间部分连通的设计,保证耳机布局更加合理,更便于生产和制造。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圈、所述低通声导管、所述高通泄压导管、所述透气孔和所述耳机出音口均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例如,采用高精度的DLP-3D打印。
通过所述动圈、所述低通声导管、所述高通泄压导管、所述透气孔和所述耳机出音口均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的设计,一方面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3D打印的方式来制造;另一方面,采用高精度的DLP-3D打印,以此达到常规方案所不能达到的高一致性,并且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时的人工成本。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低通声导管呈“一”字型布置。
通过所述低通声导管呈“一”字型布置的设计,布局合理,便于制造,性能优越,适用使用者的耳道。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圈前腔的体积小于所述动圈后腔的体积。
通过所述动圈前腔的体积小于所述动圈后腔的体积,更利于所述低通声导管和所述高通泄压导管的分别布置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实用新型通过动圈、动圈单元、低通声导管、高通泄压导管、透气孔、耳机出音口和阻尼网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可以直接实现低频动圈单元的低频声压和低通滤波截止点与斜率的调整,另一方面,这种低通声导管、高通泄压导管的配合设计,保证了精准地做到动圈单元作为低频使用时的频响。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高通泄压导管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低通声导管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导管口之间的中间部分连通的设计,保证耳机布局更加合理,更便于生产和制造。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动圈、所述低通声导管、所述高通泄压导管、所述透气孔和所述耳机出音口均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的设计,一方面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3D打印的方式来制造;另一方面,采用高精度的DLP-3D打印,以此达到常规方案所不能达到的高一致性,并且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时的人工成本。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低通声导管呈“一”字型布置的设计,布局合理,便于制造,性能优越,适用使用者的耳道。
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动圈前腔的体积小于所述动圈后腔的体积,更利于所述低通声导管和所述高通泄压导管的分别布置和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声学类比线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动圈;101—动圈前腔;102—动圈后腔;20—动圈单元;30—低通声导管;40—高通泄压导管;50—透气孔;60—耳机出音口;70—阻尼网;701—第一阻尼网;702—第二阻尼网;703—第三阻尼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包括动圈10、动圈单元20、低通声导管30、高通泄压导管40、透气孔60、耳机出音口60和阻尼网70,所述动圈10的内部动圈单元20密封分隔成动圈前腔101和带有透气孔60的动圈后腔102;所述低通声导管30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动圈前腔101连通,另一端导管口作为伸入耳道的耳机出音口60;所述高通泄压导管40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低通声导管3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导管口之间的部分连通,另一端导管口与所述动圈后腔102连通;其中,所述低通声导管30的一端导管口、所述耳机出音口60和所述高通泄压导管40的另一端导管口处均设置有阻尼网70。其中,所述低通声导管30的一端导管口设置的阻尼网70为第一阻尼网701,所述耳机出音口60设置的阻尼网70为第二阻尼网702,所述高通泄压导管40的另一端导管口处均设置的阻尼网70为第三阻尼网70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动圈10、动圈单元20、低通声导管30、高通泄压导管40、透气孔60、耳机出音口60和阻尼网70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可以直接实现低频动圈单元20的低频声压和低通滤波截止点与斜率的调整,另一方面,这种低通声导管30、高通泄压导管40的配合设计,保证了精准地做到动圈单元20作为低频使用时的频响。更进一步,单独设计出低通声导管30和高通泄压导管40,还可以根据不同入耳式耳机的需求,修改各个导管(低通声导管30和高通泄压导管40)参数和各个阻尼材料声阻,更进一步为精准地调节动圈单元20作为低频使用时的频响,使得设计多单元混合入耳式耳机时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多的选择,还能做到远超同类产品的声学指标。再进一步,如果配合额外的滤波电路,则可实现其他方式难以达到的非常精准的调校,使得多单元混合耳机的分频可以更好的兼顾整体。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高通泄压导管40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低通声导管3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导管口之间的中间部分连通。通过所述高通泄压导管40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低通声导管3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导管口之间的中间部分连通的设计,保证耳机布局更加合理,更便于生产和制造。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动圈10、所述低通声导管30、所述高通泄压导管40、所述透气孔60和所述耳机出音口60均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例如,采用高精度的DLP-3D打印。通过所述动圈10、所述低通声导管30、所述高通泄压导管40、所述透气孔60和所述耳机出音口60均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的设计,一方面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3D打印的方式来制造;另一方面,采用高精度的DLP-3D打印,以此达到常规方案所不能达到的高一致性,并且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时的人工成本。更进一步,采用圈铁、圈静铁中动圈单元20使用的带通滤波结构,运用3D打印实现结构的一体化并且配合阻尼可以进一步进行对耳机的调校。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低通声导管30呈“一”字型布置。通过所述低通声导管30呈“一”字型布置的设计,布局合理,便于制造,性能优越,适用使用者的耳道。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动圈前腔101的体积小于所述动圈后腔102的体积。通过所述动圈前腔101的体积小于所述动圈后腔102的体积,更利于所述低通声导管30和所述高通泄压导管40的分别布置和连接。
另外,本方案主要是应用于圈铁、圈静铁这两种组合方式的多单元混合入耳式耳机,用于对动圈单元20进行带通滤波,截取其优势频段。其中,圈铁、圈静铁的好处在于,动圈10相比动铁在低频的性能表现上更为优秀,而动铁相比动圈10则更容易做到中频和中高频的优秀频响,静电单元则专注于高频。
多单元混合的组合方式,不仅可以截取不同类型换能器单元的优势频段使用,更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更容易地做到更为优秀的频率响应曲线。
动圈单元为现有成熟的技术,包括振膜和音圈。其中,动圈单元20的振膜一侧安装在(粘贴在)动圈前腔101上,动圈单元20则将动圈10的腔体分隔为动圈前腔101和动圈后腔10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圈、动圈单元、低通声导管、高通泄压导管、透气孔、耳机出音口和阻尼网,所述动圈的内部动圈单元密封分隔成动圈前腔和带有透气孔的动圈后腔;所述低通声导管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动圈前腔连通,另一端导管口作为伸入耳道的耳机出音口;所述高通泄压导管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低通声导管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导管口之间的部分连通,另一端导管口与所述动圈后腔连通;其中,所述低通声导管的一端导管口、所述耳机出音口和所述高通泄压导管的另一端导管口处均设置有阻尼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通泄压导管的一端导管口与所述低通声导管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导管口之间的中间部分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所述低通声导管、所述高通泄压导管、所述透气孔和所述耳机出音口均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声导管呈“一”字型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前腔的体积小于所述动圈后腔的体积。
CN202121720488.7U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 Active CN215420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0488.7U CN215420702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0488.7U CN215420702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20702U true CN215420702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53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0488.7U Active CN215420702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207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9836A (zh) * 2024-01-03 2024-02-02 成都水月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动圈组合式耳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9836A (zh) * 2024-01-03 2024-02-02 成都水月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动圈组合式耳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17499836B (zh) * 2024-01-03 2024-03-15 成都水月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动圈组合式耳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5178B (zh) 耳机中的压力均衡
US8488831B2 (en) In-ear monitor with concentric sound bore configuration
CN105284125B (zh) 具有压力均衡的耳机
US20160219360A1 (en) Earphone
JP7130058B2 (ja) デュアルマイクイヤホンの振動除去装置及び方法
CN111886876B (zh) 用于开放式音频设备的电声换能器
CN102318368A (zh) 耳机
CN106792304A (zh) 一种多驱动器入耳式耳机
TWM321188U (en) Earphone and its microphone adjusting module
CN215420702U (zh) 一种多单元混合耳机使用的动圈带通滤波结构
CN107231585A (zh) 耳机结构
CN113242485B (zh) 入耳式耳机
EP3413582B1 (en) Headphone
EP3025511B1 (en) Hear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low frequency respons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hearing device
CN112584265B (zh) 一种耳机
CN204518027U (zh) 反向声波耳机
CN205726289U (zh) 动圈压电双音频扬声器的耳机
WO2022135176A1 (zh) 无线降噪耳机
CN213906888U (zh) 发声单体和耳机
CN209710289U (zh) 耳机
CN207968806U (zh) 一种高保真的耳机喇叭
CN211063761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18301624U (zh) 一种用于多单元入耳式耳机使用的滤波与泄漏结构
CN105872880B (zh) 一种头戴耳机
CN117395564B (zh) 一种双动圈两分频的多动圈组合式耳机及信号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