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20700U - 一种长度调节结构及头戴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度调节结构及头戴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20700U
CN215420700U CN202121717782.2U CN202121717782U CN215420700U CN 215420700 U CN215420700 U CN 215420700U CN 202121717782 U CN202121717782 U CN 202121717782U CN 215420700 U CN215420700 U CN 215420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ositioning
length adjustment
adjustment structure
ba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177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天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uiy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177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20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20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20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度调节结构及头戴耳机,长度调节结构包括基体;滑动部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基体在所述滑动部件上形成有限位部;定位组件,与所述滑动部件对应设置以限定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位移;弹性结构,位于所述限位部和基体之间,沿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方向布置。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头戴耳机长度调节结构复杂,调节操作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长度调节结构及头戴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度可调节的头戴耳机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当前的头戴耳机都带有调节头戴长度功能,用于适配不同的头型,便捷耐用舒适的耳机头戴是该领域日新月异的追求;
市面上头戴式耳机都是有三大部分组成,分别为头戴部分、耳机主体部分、滑动臂部分。头戴部分是为了消费者佩戴时挂在人体头上,耳机主体部分是为了放置单元喇叭,线路PCBA主板及电池还有海绵皮耳套,滑动臂部分是为了根据不同消费者需求,进行上下调节达到佩戴舒适度的需要。然而,一般的头戴式耳机的滑动臂部分结构复杂,并且操作时需要双手配合进行耳机的长度调节,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头戴耳机长度调节结构复杂,调节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装简单,成本低的长度调节结构,其可用于装配到头戴耳机时,使得头戴耳机在使用可通过单手无极调节头戴耳机长度,并且通过单手按压实现头戴耳机自动收缩功能。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长度调节结构,包括有:
基体;
滑动部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基体在所述滑动部件上形成有限位部;
定位组件,与所述滑动部件对应设置以限定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位移
弹性结构,位于所述限位部和基体之间,沿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方向布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有多个沿滑动部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在沿与弹性复位结构复位方向相反方向滑动时与定位组件接触侧的侧壁为平滑过渡的曲面或斜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有:
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有:
卡设部,与所述定位部卡设配合;
按压部,形成在定位部件上,沿垂直滑动部件的方向布置;
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定位部件和所述基体之间与卡设部位置对应设置且沿垂直滑动部件滑动方向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套,其套设在所述滑动部件上,所述卡设部为从所述定位套内侧面上延伸形成的卡设凸起,所述按压部为从所述定位套外侧面上向外延伸形成的按压凸起,所述卡设凸起和所述按压凸起的凸起方向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从所述滑动部件两侧延伸形成的限位凸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连接固定在所述滑动部件端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垂直所述滑动部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包括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并围设形成有装配腔,在所述装配腔上设有便于滑动部件滑动的滑动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基体上设置有避让部,所述按压部从所述避让部中伸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件设置在所述装配腔垂直于滑动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在滑动部件两侧的基体内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一种头戴耳机,包括有头戴主体和耳机主体,还包括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所述头戴主体和所述基体连接固定,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耳机主体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施例中提出的长度调节结构,长度调节仅仅需要基体、定位组件和滑动部件三者的配合即可实现,整个结构部件少,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在进行长度调节时,通过单手操作将滑动部件相对基体向外抽拉即可实现伸出长度调整,在进行收缩时,通过单手按压定位组件即可实现滑动部件的自动收缩,对滑动部件伸缩的调节均通过单手即可实现,操作更加方便简单。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头戴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头戴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长度调节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长度调节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长度调节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长度调节结构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长度调节结构的实施例,包括有:
基体10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100包括有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固定连接并围设形成有装配腔。
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可选用塑性壳,其配合时,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可通过卡扣卡接固定或螺钉锁紧固定。
滑动部件200,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基体100内,在所述滑动部件200上形成有限位部210。
为便于滑动部件200滑动,在所述装配腔上设有便于滑动部件200滑动的滑动口130。滑动口130形状与滑动部件200形状适配,滑动部件200至少部分通过滑动口130伸入到装配腔内部,以相对装配腔滑动抽拉。
通过调节改变滑动部件200相对基体100的滑动距离来实现滑动部件200长度的调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动部件200为滑动轨道。
定位组件300,装配在基体100内,用以和所述滑动部件200配合以定位滑动部件200的滑动位移,在受按压力后能够和所述滑动部件200分离。
通过定位组件300可对滑动部件200滑动距离进行定位,即在滑动部件200滑动到合适位置后,定位组件300可对其定位,使得滑动部件200保持在设定位置。
弹性结构400,位于所述限位部210和基体100之间,沿滑动部件200的滑动方向布置,所述弹性结构400能够在滑动部件200相对基体100向外滑动时被压缩,在定位组件300和滑动部件200分离后,施加反向作用力到滑动部件200使其收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结构400为压簧,其一端抵靠在限位部210上,一端抵靠在和限位部210位置相对的基体100侧壁上。
在进行长度调节时,可单手向外拉动滑动部件200,使得滑动部件200相对基体100向外滑动,来改变滑动部件200相对基体100的伸出长度即可。
在滑动部件200向外滑动伸出时,其会压缩位于限位部210和基体100之间的压簧。
当其滑动到合适长度位置时,人手不再作用力到滑动部件200,此时,定位组件300则可卡设在滑动部件200上对其定位,实现对滑动部件200滑动距离的定位,同时,压簧则保持在压缩状态。
当需要收缩滑动部件200时,可单手施加按压作用力到定位组件300,使其和滑动部件200分离,此时,由于对滑动部件200的限位消除,滑动部件200会在压簧的反向作用力下向基体100内部滑动收缩,以实现了滑动部件200的自动收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结构400为拉簧,拉簧一端连接在限位部220上,一端连接在与限位部220位置相对的基体100的顶壁处,在滑动部件200向外滑动抽出时,可拉伸拉簧,当设置在滑动部件200上的限位消除后,滑动部件200会在拉簧的反向作用力下滑动收缩,以实现滑动部件200的自动收缩。
当然,在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调节的长度进行控制,如可通过不断的点击按压定位组件300,使得滑动部件200逐渐收缩,或者长按定位组件300,使得滑动部件200快速收缩复位均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提出的长度调节结构,长度调节仅仅需要基体100、定位组件300和滑动部件200三者的配合即可实现,整个结构部件少,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在进行长度调节时,通过单手操作将滑动部件200相对基体100向外抽拉即可实现伸出长度调整,在进行收缩时,通过单手按压定位组件300即可实现滑动部件200的自动收缩,对滑动部件200伸缩的调节均通过单手即可实现,操作更加方便简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件200包括有多个沿滑动部件200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定位部220,所述定位部220为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在沿与弹性复位结构复位方向相反方向滑动时与定位组件接触侧的侧壁为平滑过渡的曲面或斜面。
所述定位组件300包括有:
定位部件310,所述定位部件310包括有:卡设部311,与所述定位部220卡设配合。
按压部312,传动作用力到所述定位部件310以使得卡设部311和所述定位部220脱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件310包括有定位套,其套设在所述滑动部件200上,所述卡设部311为从所述定位套内侧面上延伸形成的卡设凸起,所述按压部312为从所述定位套外侧面上向外延伸形成的按压凸起,所述卡设凸起和所述按压凸起的凸起朝向相同。
卡设凸起的底面可设置为平滑的曲面,如弧形面,在其两侧面处可设置导向面,导向面可设置为弧形面或斜面等均可。
通过在定位凹槽上设置平滑的导向曲面,在卡设凸起底部设曲面的方式主要用以确保在卡设凸起在卡入到定位凹槽内时,能够通过导向曲面、导向面等导向作用能够使其迅速快捷的卡入到定位凹槽内,并在滑动抽拉时,能够减小其与定位凹槽之间的阻力,便于其和定位凹槽能够快速的脱离,以保证卡设凸起能够在多个定位部220之间来回顺畅的滑动。
弹性件320,连接在所述按压部312件和所述基体100上,其能够施加弹性力到所述按压部312件使其和所述滑动部件200保持卡紧,或作用力到所述按压部312件使其复位。
弹性件320可选用弹簧,为实现对弹性件320的限位固定,在定位部件310上设定位导向套,所述弹性件320装配在所述定位导向套内,其一端和定位部件310固定连接,一端和与定位导向套位置相对的基体100固定连接。
在按压部312件没有被按压时,弹性件320作用弹性力到定位部件310,使得定位部件310上的卡设部311能够保持卡紧在定位部220内,有对滑动部件200定位。
当按压部312件被按压时,如施加一个沿弹性件320轴线方向且使得定位部件310远离滑动部件200的按压力时,定位部件310会发生移动,定位部件310移动会带动卡设部311与定位部220脱离,弹性件320被压缩,此时,滑动部件200则可向基体100内收缩,当按压力消失时,弹性件320则会反向施加作用力使得定位部件310向靠近定位部220则移动,卡入到定位部220内。
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300包括有按键本体,在按键本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和滑动部件200上的定位部220配合的定位凸起,在按键本体的外侧壁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相对设置,且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在受到按压力作用时,其产生的带动按键本体的运动的力的方向相反。
在正常佩戴状态,定位凸起卡在定位部220内以与滑动部件200配合。
当滑动部件200需要滑动伸缩调节时,可手动按压第二按压部,使得定位凸起和滑动部件200上的定位部220分离,以使得滑动部件200能够抽拉伸缩。
当滑动部件200滑动到位时,可通过手动按压第一按压部,使得定位凸起再卡入到滑动部件200的定位部220内即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10为从所述滑动部件200两侧延伸形成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在成型时可直接和滑动部件200一体成型,用以对弹性结构400限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10为连接固定在所述滑动部件200端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垂直所述滑动部件200。限位件可选用硅胶件或塑性件等均可,在连接时,限位件可通过螺栓或螺钉锁紧固定在滑动部件200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方便进行按压操作,在所述基体100上设置有避让部140,所述按压部312从所述避让部140中伸出,避让部140对应为避让孔,避让孔轮廓设置为和所述按压部312适配,或者略大于按压部312均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件200设置在所述装配腔垂直滑动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在滑动部件200两侧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弹性结构400设置在两侧的安装空间内。
通过在滑动部件200两侧均设置弹性结构400,可确保在滑动部件200被拉伸时受到的阻力均匀,滑动部件200伸出过程中不会发生偏斜,在滑动部件200向基体100内收缩时,能够受到两侧均匀的弹性力作用,平直的回缩。
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头戴耳机,包括有头戴主体500和耳机主体600,还包括有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所述头戴主体500和所述基体100连接固定,所述滑动部件200与所述耳机主体600连接固定。
在使用时,可通过拉动耳机主体600,带动滑动部件200相对基体100滑动,以实现对耳机主体伸出长度的调整,通过按压按压部312,使得定位部件310和滑动部件200分离来实现滑动部件200带动耳机主体自动收缩。
本实施例中的头戴耳机在使用时,可仅仅通过单手操作耳机主体600即可实现耳机的拉伸,通过单手按压按压部312即可实现耳机主体600的自动收缩,方便了用户使用操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基体;
滑动部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基体上,在所述滑动部件上形成有限位部;
定位组件,与所述滑动部件对应设置以限定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位移;
弹性结构,位于所述限位部和基体之间,沿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有多个沿滑动部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在沿与弹性复位结构复位方向相反方向滑动时与定位组件接触侧的侧壁为平滑过渡的曲面或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有:
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有:
卡设部,与所述定位部卡设配合;
按压部,形成在定位部件上,沿垂直滑动部件的方向布置;
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定位部件和所述基体之间与卡设部位置对应设置且沿垂直滑动部件滑动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套,其套设在所述滑动部件上,所述卡设部为从所述定位套内侧面上延伸形成的卡设凸起,所述按压部为从所述定位套外侧面上向外延伸形成的按压凸起,所述卡设凸起和所述按压凸起的凸起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从所述滑动部件两侧延伸形成的限位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连接固定在所述滑动部件端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垂直所述滑动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并围设形成有装配腔,在所述装配腔上设有便于滑动部件滑动的滑动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上设置有避让部,所述按压部从所述避让部中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设置在所述装配腔垂直于滑动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在滑动部件两侧的基体内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10.一种头戴耳机,包括有头戴主体和耳机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长度调节结构,所述头戴主体和所述基体连接固定,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耳机主体连接固定。
CN202121717782.2U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长度调节结构及头戴耳机 Active CN215420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17782.2U CN215420700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长度调节结构及头戴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17782.2U CN215420700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长度调节结构及头戴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20700U true CN215420700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53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17782.2U Active CN215420700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长度调节结构及头戴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20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18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lips
JP2019527845A (ja) 三脚架ボタン機構及び三脚架
WO2021031800A1 (zh) 弹出式卡托、卡座组件、电子设备
CN107465790B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15420700U (zh) 一种长度调节结构及头戴耳机
US20200329825A1 (en) Buckle
CN108036177B (zh) 一种支撑架
EP2779694A1 (en) Earphone folding device and assembly thereof
US11075664B2 (en) Mobile phone holder with sliding opening
CN109151129B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08253143U (zh)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CN116567479A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蓝牙耳机
CN217161274U (zh) 一种新型的背包支撑条及其连接关节组件
CN210327933U (zh) 一种不易掉落的蓝牙耳机
CN209991187U (zh) 自拍杆
CN115553547A (zh) 一种新型的背包支撑条及其连接关节组件
CN211232102U (zh) 一种带支撑结构的夹持装置
CN211344523U (zh) 一种支架底座
CN109123930B (zh) 一种智能手环
CN219740582U (zh) 一种耳机仓及电子设备
CN214070133U (zh) 头戴耳机
CN214368756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自拍杆
CN210860393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懒人支架
CN110973831A (zh) 一种家具设计用固定装置
CN220016654U (zh) 瞄准摄影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4

Address after: 18/F, Building 2, Shandong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Minghui International), No. 39 Shi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35 (centralized office area)

Patentee after: Qingdao Suiy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Room 308, North Investment Street Service Center,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