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3143U -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3143U
CN208253143U CN201820632087.8U CN201820632087U CN208253143U CN 208253143 U CN208253143 U CN 208253143U CN 201820632087 U CN201820632087 U CN 201820632087U CN 208253143 U CN208253143 U CN 208253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lamping jaw
clamping
clamping device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320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urway Phenix Optical Co Ltd
Guangdong Sirui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urway Phenix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urway Phenix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urway Phenix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320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3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3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3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摄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其夹持机构包括:主体;夹爪,成对的活动设置于主体上,且每个夹爪能够沿其夹持方向相对于主体往复移动;夹持宽度保持机构,设置于主体上,用于保持每对夹爪的夹持宽度与待夹持的拍摄设备相适应;调节机构,设置于主体上,用于调节每对夹爪中的一个夹爪与主体在夹持方向上之间的间距,用以在保持每对夹爪的夹持宽度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每对夹爪的夹持中心与主体的中心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所夹持的拍摄设备的重心位置进行调节,使拍摄设备的重心位置与云台的预设重心区域更加匹配,降低电机负载,使用更加方便舒适。

Description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摄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直播行业的火爆和摄影活动在普通大众间的普及流行,手持云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持云台一般包括手柄和设置在手柄上的云台,云台具有夹持拍摄设备的夹持机构,手持云台又分为单轴和多轴,单轴手持云台或多轴手持云台能够驱动云台能够在单一维度或多个维度内转动,实现云台的稳定跟拍。无论单轴还是多轴手持稳定器,都有一个转动轴的轴线与所夹持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光轴平行,该转动轴即为横滚轴,能够带动拍摄设备在其所在平面内往复转动。一般夹持机构的夹持中心尽量与横滚轴的轴线靠近或一致,便于横滚电机带动拍摄设备自由转动,但随着新型拍摄设备的出现,或者在原有拍摄设备上新增加的辅助部件,都使得拍摄设备的重心偏离手持云台的预设重心区域,一方面增加了电机负载,致使设备功耗加大,续航时间缩短;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使用者的握持不适,更容易出现使用疲劳。
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一种可调节重心的手持云台,其手机夹包括通过伸缩组件连接的上夹、下夹,以及滑动设置于伸缩组件上的夹主体,手持云台还具有安装手机夹的姿态臂,夹主体同时滑动设置于姿态臂上。该现有技术虽然使得所夹持的拍摄设备能够相对于横滚轴上下左右移动,调节重心位置,但是其在垂直于姿态臂方向上的上下调节并不可靠,其伸缩组件包括滑轨和能够在滑轨内伸缩的螺杆,夹主体滑动设置在滑轨上,在调节时是通过滑轨在夹主体内的直线滑动实现拍摄设备的上下移动,但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旦将拍摄设备夹持在手机夹上,上夹下夹在弹簧作用力下仍会将手机夹持在夹子中间,上夹、下夹相对于手机的位置对称,与普通弹性夹爪无异,根本无法起到调节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手持云台的夹持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调节拍摄设备重心位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对所夹持的拍摄设备的重心位置进行调节,使拍摄设备的重心位置与云台的预设重心区域更加匹配的手持云台用夹持机构。
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夹持机构的手持云台。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持云台用夹持机构,包括:主体;夹爪,成对的活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且每个所述夹爪能够沿其夹持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往复移动;夹持宽度保持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保持每对所述夹爪的夹持宽度与待夹持的拍摄设备相适应;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调节每对所述夹爪中的一个所述夹爪与所述主体在所述夹持方向上之间的间距,用以在保持每对所述夹爪的夹持宽度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每对所述夹爪的夹持中心与所述主体的中心的相对位置。
所述夹持中心为沿夹持方向经过一对夹爪的中心的直线。主体上的夹爪成对设置,且每个夹爪都能够沿其夹持方向相对于主体往复移动,调节机构作用于每对夹爪中的一个夹爪,使其相对于主体移动,改变该夹爪在夹持方向上与主体之间的间距,在一对夹爪夹持宽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得一个夹爪与主体之间的间距可调,带动另一个夹爪也随之移动,即可改变一对夹爪的夹持中心。将拍摄设备放置于一对夹爪中,此时若拍摄设备的重心偏离夹爪的夹持中心,调节其中一个夹爪与主体之间的间距,即可改变一对夹爪的夹持中心,无论一对夹爪的夹持宽度是始终固定不变,还是可以通过调节使其保持在不同的设定宽度。例如,当一对夹爪之间的间距始终固定不变,即二者保持同步移动,调节其中一个夹爪靠近或远离主体时,必然带动另一个夹爪远离或靠近主体,使得一对夹爪的夹持中心随之移动;当一对夹爪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二者分别相对于主体的移动、分别调节各自到主体的间距进行调节,那么夹持中心自然也能随意移动,调节范围更大;当一对夹爪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二者分别相对于主体的移动、分别调节各自到主体的间距进行调节,但二者之间又弹性张紧时,拍摄设备夹持在一对夹爪中,夹爪的夹持宽度保持不变,调节其中一个夹爪靠近或远离主体时,另一个也必然随着远离或靠近主体,夹持中心也得到调节。如此设置,当拍摄设备的重心与主体的中心偏离时,可通过调整夹爪的夹持中心朝向与偏离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于主体移动,使得夹持在夹爪上的拍摄设备的重心相应地朝向靠近主体的中心的方向移动,缓解拍摄设备偏重的情况,使拍摄设备的重心尽量接近主体的中心,从而起到调节手持云台重心的作用,更有利于夹持拍摄设备后手持云台的自身平衡,同时合适的重心位置也能降低相应的电机损耗,使电机更轻松的带动云台移动。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所述夹爪与所述主体相对移动的调节结构,和驱动所述调节结构的驱动结构。用户通过驱动结构驱动调节结构对夹爪与主体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调节更加方便,驱动结构可以为电动驱动结构,也可以为手动驱动结构。
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夹爪的外侧。驱动结构设置在此位置处,设计合理,方便调节,操作驱动结构不受夹爪移动干涉。
所述调节结构为螺纹调节结构。通过螺纹调节结构将螺纹配合运动转化为夹爪与主体之间的靠近远离运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易损坏。螺纹调节结构可以为螺杆与螺母的配合结构,也可以为丝杠丝母的配合结构,丝杠设置在主体上,夹爪具有内螺纹结构,夹爪通过其内螺纹结构与丝杠螺纹配合,活动设置在丝杠上,转动夹爪使其自身沿丝杠往复移动。
所述螺纹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内螺纹结构,和连接于待调节的所述夹爪上的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内螺纹结构螺纹配合,带动所述夹爪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驱动结构为固定设置于所述螺杆端部的调节旋钮,旋转所述调节旋钮驱动所述螺杆与所述内螺纹结构螺纹配合。旋转调节旋钮旋紧螺杆,使夹爪靠近主体,旋转调节旋钮旋松螺杆,使夹爪远离主体。
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夹爪设置,所述调节旋钮设置于所述夹爪的外侧。螺杆也可以不贯穿夹爪,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的端部抵靠夹爪的内侧,旋转调节旋钮推动夹爪远离主体,或释放夹爪靠近主体。
所述夹持宽度保持机构为弹性夹持机构。能够通过弹性夹持力自动调节夹持宽度,使用更加方便舒适。
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容纳腔,与所述容纳腔滑动配合的滑杆,以及设于所述滑杆与所述容纳腔之间的弹性偏压件,所述弹性偏压件的弹性偏压力作用于所述滑杆,使所述滑杆具有缩入所述容纳腔的趋势,所述夹爪连接于所述滑杆伸出所述容纳腔的一端。
夹持宽度保持机构还可以为固定连接在一对夹爪之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长度固定不变,当一对夹爪的夹持宽度保持在设定宽度时,调节机构调节其中一个夹爪即可带动另一个夹爪移动,从而实现夹持中心的调节;或者连接杆为伸缩杆,配合锁定结构能够将一对夹爪的夹持位置锁定在不同夹持宽度处。
夹持宽度保持机构还可以为作用于一对夹爪的另一个夹爪上的调节机构,两个调节机构分别作用于两个夹爪上,使两个夹爪到主体之间的间距可以独立的分别调节,那么夹持中心自然也能随意移动,调节范围更大。
所述夹爪包括固定部及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上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活动部具有靠近所述主体的收纳状态和远离所述主体的夹持状态。便于缩小夹持机构体积,方便携带。需要说明的是,收纳可以为折叠收纳,也可以为伸缩收纳等。
所述活动部铰接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活动部能够朝向或背向所述夹持中心转动,在所述收纳状态和所述夹持状态之间切换。
一种手持云台,包括手柄,及设置于所述手柄上的上述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主体设置在手柄上。通过调节夹持机构的重心位置,使夹持重心与手持云台的重心更加适应,方便用户举握,使用更加方便省力。
所述手柄上设置有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转动的转动部,所述夹持机构的主体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部上。通过调整夹持机构的夹持重心与转动部的转动中心相适应,降低,避免了由于拍摄设备的重心偏离手持云台的预设重心区域,使得驱动转动部转动的驱动机构负载增加,致使设备功耗加大,续航时间缩短,甚至出现过载保护导致云台无法使用的情况。
还包括驱动所述转动部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有刷电机。有刷电机比无刷电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技术和工艺更加成熟可靠。有刷电机可以为直流有刷电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手持云台的夹爪活动部位于收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手持云台的夹爪活动部位于夹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手持云台夹持拍摄设备的后视图;
图4为图3所示手持云台夹持拍摄设备的右视图;
图5为图4所示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手持云台夹持拍摄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手持云台夹持拍摄设备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1所示手持云台夹持拍摄设备时调节夹持中心的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夹持机构;11-主体;111-容纳腔;112-滑杆;113-弹性偏压件;12-夹爪;121-固定部;122-活动部;13-螺杆;14-调节旋钮;2-手柄;21-转动部;22-有刷电机;3-拍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云台用夹持机构1,包括:主体11;一对夹爪12,成对的活动设置于所述主体11上,且每个所述夹爪12能够沿其夹持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11往复移动;夹持宽度保持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11上,用于保持每对所述夹爪12的夹持宽度与待夹持的拍摄设备3相适应;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11上,用于调节每对所述夹爪12中的一个所述夹爪12与所述主体11在所述夹持方向上之间的间距,用以在保持每对所述夹爪12的夹持宽度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每对所述夹爪12的夹持中心与所述主体11的中心的相对位置。
所述夹持中心为沿夹持方向上经过一对夹爪12的中心连线的直线。主体11上的夹爪12成对设置,且每个夹爪12都能够沿其夹持方向相对于主体11往复移动,调节机构作用于每对夹爪12中的一个夹爪12,使其相对于主体11移动,改变该夹爪12在夹持方向上与主体11之间的间距,在一对夹爪12夹持宽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得一个夹爪12与主体11之间的间距可调,带动另一个夹爪12也随之移动,即可改变一对夹爪12的夹持中心。将拍摄设备3放置于一对夹爪12中,此时若拍摄设备3的重心偏离夹爪12的夹持中心,调节其中一个夹爪12与主体11之间的间距,即可改变一对夹爪12的夹持中心,无论一对夹爪12的夹持宽度是始终固定不变,还是可以通过调节使其保持在不同的设定宽度。
例如,当一对夹爪12之间的间距始终固定不变,即二者保持同步移动,调节其中一个夹爪12靠近或远离主体11时,必然带动另一个夹爪12远离或靠近主体11,使得一对夹爪12的夹持中心随之移动;当一对夹爪12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二者分别相对于主体11的移动、分别调节各自到主体11的间距进行调节,那么夹持中心自然也能随意移动,调节范围更大;当一对夹爪12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二者分别相对于主体11的移动、分别调节各自到主体11的间距进行调节,但二者之间又弹性张紧时,拍摄设备3夹持在一对夹爪12中,夹爪12的夹持宽度保持不变,调节其中一个夹爪12靠近或远离主体11时,另一个也必然随着远离或靠近主体11,夹持中心也得到调节。如此设置,当拍摄设备3的重心与主体11的中心偏离时,可通过调整夹爪12的夹持中心朝向与偏离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于主体11移动,使得夹持在夹爪12上的拍摄设备3的重心相应地朝向靠近主体11的中心的方向移动,缓解拍摄设备3偏重的情况,使拍摄设备3的重心尽量接近主体11的中心,从而起到调节手持云台重心的作用,更有利于夹持拍摄设备3后手持云台的自身平衡,同时合适的重心位置也能降低相应的电机损耗,使电机更轻松的带动云台移动。
本实施例中采用一对夹爪12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二者分别相对于主体11的移动、分别调节各自到主体11的间距进行调节,但二者之间又能够弹性张紧,具体地,夹持宽度保持机构为弹性夹持机构1,弹性夹持机构1包括设置于主体11上的容纳腔111,与容纳腔111滑动配合的滑杆112,以及设于滑杆112与容纳腔111之间的弹性偏压件113,弹性偏压件113的弹性偏压力作用于滑杆112,使滑杆112具有缩入容纳腔111的趋势,夹爪12连接于滑杆112伸出容纳腔111的一端。
每个夹爪12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滑杆112,对应地,主体11上具有两个适于滑杆112滑动的容纳腔111,弹性偏压件113为套设于每个滑杆112上的弹性压簧,容纳腔111的开口处设有直径变小的径向凸台,滑杆112上设有直径变大的径向凸台,弹性压簧位于两个径向凸台之间,其轴向两端分别抵靠在两个径向凸台上,当弹性压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夹爪12位于初始位置,当弹性压簧处于拉伸状态时,夹爪12位于夹持位置,弹性压簧的回复力作用于夹爪12使其具有回复至初始位置的趋势,实现对拍摄设备3的弹性夹持。
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夹爪12与主体11相对移动的调节结构,和驱动调节结构的驱动结构。用户通过驱动结构驱动调节结构对夹爪12与主体11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调节更加方便;且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夹爪12的外侧,驱动结构设置在此位置处,设计合理,方便调节,操作驱动结构不受夹爪12移动干涉。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为手动驱动结构。
具体地,调节结构为螺纹调节结构。螺纹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11上的内螺纹结构,和连接于待调节的所述夹爪12上的螺杆13,所述螺杆13与所述内螺纹结构螺纹配合,带动所述夹爪12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主体11的方向往复移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易损坏。
驱动结构为固定设置于所述螺杆13端部的调节旋钮14,旋转所述调节旋钮14驱动所述螺杆13与所述内螺纹结构螺纹配合。旋转调节旋钮14旋紧螺杆13,使夹爪12靠近主体11,旋转调节旋钮14旋松螺杆13,使夹爪12远离主体11,螺杆13贯穿所述夹爪12设置,所述调节旋钮14设置于所述夹爪12的外侧。螺杆13也可以不贯穿夹爪12,螺杆13的端部固定连接调节旋钮14,调节旋钮14的端部抵靠夹爪12的内侧,旋转调节旋钮14推动夹爪12远离主体11,或释放夹爪12靠近主体11。
夹爪12包括固定部121及活动连接于固定部121上的活动部122,固定部121设置于主体11上,活动部122具有靠近主体11的收纳状态和远离主体11的夹持状态。活动部122铰接于固定部121上,活动部122能够朝向或背向夹持中心转动,在收纳状态和夹持状态之间切换。便于缩小夹持机构1体积,方便携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持云台,具体为单轴手持云台,包括手柄2,设置于手柄2上的转动部21,以及设置于转动部21上的上述夹持机构1,通过调整夹持机构1的夹持重心与转动部21的转动中心相适应,降低,避免了由于拍摄设备3的重心偏离手持云台的预设重心区域,使得驱动转动部21转动的驱动机构负载增加,致使设备功耗加大,续航时间缩短,甚至出现过载保护导致云台无法使用的情况。
还包括驱动所述转动部21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有刷电机22。有刷电机22比无刷电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技术和工艺更加成熟可靠。有刷电机22可以为直流有刷电机22。
手持云台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3-4所示,拍摄设备3为镜头处增加了辅助件的手机,拍摄设备3的重心相对于手机自身的重心下移,掰开夹爪12将拍摄设备3夹持于一对夹爪12之间,在弹性夹持机构1的作用下,夹爪12弹性夹紧拍摄设备3,在不受调节机构影响的情况下,此时一对夹爪12对称分布在主体11两侧,导致此时拍摄设备3的重心位于主体11的中心的下方,主体11的中心与转动部21的转动中心驱动机构的驱动轴心一致,因此拍摄设备3的重心位于转动部21的转动中心、驱动机构的驱动轴心下方,出现重心偏离。此时,如图8所示从左至右,旋转调节旋钮14,旋紧螺杆13,被螺杆13直接推动的夹爪12与主体1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由于夹持宽度始终保持与拍摄设备3相匹配,另一个夹爪12发生移动使其与主体1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一对夹爪12整体相对于手柄2向上移动,夹持中心随之上移,而主体11与手柄2相对固定,也即一对夹爪12的夹持中心相对于主体11的中心上移,带动拍摄设备3的重心上移,更加靠近主体11的中心和转动部21的转动中心驱动机构的驱动轴心,使拍摄设备3的重心与手持云台的预设重心区域更加匹配;反之,若拍摄设备3的重心高于主体11的中心,则反向调节螺杆13,使拍摄设备3的重心下移即可。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驱动结构可以为电动驱动结构,通过按钮操控电机驱动螺杆正反方向转动。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螺纹调节结构可以为螺杆与螺母的配合结构,也可以为丝杠丝母的配合结构,丝杠设置在主体上,夹爪具有内螺纹结构,夹爪通过其内螺纹结构与丝杠螺纹配合,活动设置在丝杠上,转动夹爪使其自身沿丝杠往复移动。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夹爪的活动部还可以为伸缩收纳,固定部上具有适于活动部插入的插入腔,需要夹持时,活动部能够固定在伸出插入腔的位置处,需要收纳时,活动部能够缩入插入腔内,便于收纳。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夹持宽度保持机构还可以为固定连接在一对夹爪之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长度固定不变,连接杆贯穿主体设置,或者设置在主体表面,当一对夹爪的夹持宽度保持在设定宽度时,调节机构调节其中一个夹爪即可带动另一个夹爪移动,从而实现夹持中心的调节;或者连接杆为伸缩杆,配合锁定结构能够将一对夹爪的夹持位置锁定在不同夹持宽度处。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夹持宽度保持机构还可以为作用于一对夹爪中的另一个夹爪上的调节机构,两个调节机构分别作用于两个夹爪上,使两个夹爪到主体之间的间距可以独立的分别调节,那么夹持中心自然也能随意移动,调节范围更大。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手持云台为三轴手持云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4)

1.一种手持云台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1);
夹爪(12),成对的活动设置于所述主体(11)上,且每个所述夹爪(12)能够沿其夹持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11)往复移动;
夹持宽度保持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11)上,用于保持每对所述夹爪(12)的夹持宽度与待夹持的拍摄设备(3)相适应;
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11)上,用于调节每对所述夹爪(12)中的一个所述夹爪(12)与所述主体(11)在所述夹持方向上之间的间距,用以在保持每对所述夹爪(12)的夹持宽度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每对所述夹爪(12)的夹持中心与所述主体(11)的中心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所述夹爪(12)与所述主体(11)相对移动的调节结构,和驱动所述调节结构的驱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夹爪(1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为螺纹调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11)上的内螺纹结构,和连接于待调节的所述夹爪(12)上的螺杆(13),所述螺杆(13)与所述内螺纹结构螺纹配合,带动所述夹爪(12)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主体(11)的方向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为固定设置于所述螺杆(13)端部的调节旋钮(14),旋转所述调节旋钮(14)驱动所述螺杆(13)与所述内螺纹结构螺纹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3)贯穿所述夹爪(12)设置,所述调节旋钮(14)设置于所述夹爪(12)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宽度保持机构为弹性夹持机构(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机构(1)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11)上的容纳腔(111),与所述容纳腔(111)滑动配合的滑杆(112),以及设于所述滑杆(112)与所述容纳腔(111)之间的弹性偏压件(113),所述弹性偏压件(113)的弹性偏压力作用于所述滑杆(112),使所述滑杆(112)具有缩入所述容纳腔(111)的趋势,所述夹爪(12)连接于所述滑杆(112)伸出所述容纳腔(111)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12)包括固定部(121)及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21)上的活动部(122),所述固定部(121)设置于所述主体(11)上,所述活动部(122)具有靠近所述主体(11)的收纳状态和远离所述主体(11)的夹持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122)铰接于所述固定部(121)上,所述活动部(122)能够朝向或背向所述夹持中心转动,在所述收纳状态和所述夹持状态之间切换。
12.一种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2),及设置于所述手柄(2)上的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1),所述主体(11)设置于所述手柄(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上设置有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2)转动的转动部(21),所述主体(11)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部(21)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转动部(21)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有刷电机(22)。
CN201820632087.8U 2018-04-28 2018-04-28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Active CN208253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2087.8U CN208253143U (zh) 2018-04-28 2018-04-28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2087.8U CN208253143U (zh) 2018-04-28 2018-04-28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3143U true CN208253143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34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32087.8U Active CN208253143U (zh) 2018-04-28 2018-04-28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31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6157A (zh) * 2018-04-28 2018-08-21 广东思锐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EP3715695A1 (en) * 2019-03-27 2020-09-30 Winners' Sun Plastic Electronic (Shenzhen) Limited Company Clamping mechanism and handheld gimbal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6157A (zh) * 2018-04-28 2018-08-21 广东思锐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WO2019205185A1 (zh) * 2018-04-28 2019-10-31 广东思锐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US11442344B2 (en) 2018-04-28 2022-09-13 Guangdong Sirui Optical Co., Ltd. Handheld head mount and clamp structure
EP3715695A1 (en) * 2019-03-27 2020-09-30 Winners' Sun Plastic Electronic (Shenzhen) Limited Company Clamping mechanism and handheld gimbal
JP7077278B2 (ja) 2019-03-27 2022-05-30 源徳盛塑膠電子(深▲せん▼)有限公司 挟持機構及び手持ち雲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26157A (zh)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EP3217684B1 (en) Adjustable head-mounted display
CN208253143U (zh)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CN205123833U (zh) 一种自动伸缩自拍杆
KR20150028277A (ko) 전동셀카봉
CN209943845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自拍装置
JP2012502312A (ja) 前後角度調節が機械的な操作によって微細に調整されるカメラ三角台用のボールヘッド
CN204226990U (zh) 一种多用屏幕支架
CN110266863B (zh) 一种多功能自拍杆
CN211010463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自拍杆
CN110230754A (zh) 一种夹爪隐藏式设计的夹持装置
CN109290825A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精密夹具
US8684378B2 (en) Frame folding and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foldable motorized vehicle having same
CN201856202U (zh) 一种水管钳
CN209690686U (zh) 镜头连接装置
CN212307096U (zh) 一种可调节发夹力度的结构
CN218494721U (zh) 人体支撑件及具有其的手持稳定器
CN210662233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自拍杆
CN209223892U (zh) 一种晾锭线
CN100453273C (zh) 快速锁紧水泵钳
EP2481662A2 (en) Frame folding and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motorized vehicle
CN210112079U (zh) 一种自拍杆
CN101774161A (zh) 一种缝隙拾物器
CN215420700U (zh) 一种长度调节结构及头戴耳机
CN201316960Y (zh) 可调式钳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