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4158U - 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4158U
CN215414158U CN202121885966.XU CN202121885966U CN215414158U CN 215414158 U CN215414158 U CN 215414158U CN 202121885966 U CN202121885966 U CN 202121885966U CN 215414158 U CN215414158 U CN 215414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ing
rod
assembly
driving
brake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59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英敏
许月红
王新彦
马辉
王新强
贾延军
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Kuangzheng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Kuangzheng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Kuangzheng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ebei Kuangzheng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59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4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4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4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圆盘状的提升机闸盘的制动力矩,其包括:连杆组件,其一端通过第一螺栓组件铰连在所述提升机闸盘上,其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组件与转接杆铰连,所述转接杆一端设置有顶紧组件和顶紧驱动组件,其另一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方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螺栓组件和第二螺栓组件用于将所述转接杆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组件和千斤顶上,以使所述转接杆和支撑杆的铰接点与提升机闸盘水平且过圆心的线重合;所述顶紧驱动组件用于将所述顶紧组件顶紧固定在所述提升机闸盘上,以使转接杆与所述提升机闸盘稳定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力矩测试领域,具体是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提升机与提升绞车在矿井中担负若升降人员、提升矿物.运送物料以及升降设备、工具等任务,是联系矿井地面与井下的运输设备,是矿井的重要设备之一。矿井提升机和提升绞车的制动系统是作为提升系统减速并安全停车的最后手段, 它直接影响若提升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和人身设备的安全。因此定期对主要提升设备进行制动力浏试,掌握制动器的工作性能,井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对矿井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笞理总局于2005年3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15-2005 《煤矿在用缠绕式提升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和 AQ1016-2005(煤矿在用缠绕式提升纹车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为煤矿在用主要提升设备的性能测试提供了标准测试方法。但由于矿井提升机和提升绞车现场情况和检测条件的各异,选择合适的制动力测试方法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保证测试人员的安全,还能尽量减少检测工作对矿井生产的影响 ,提高测试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目前在对矿用提升绞车制动力矩检测常用的方法是将盘在滚筒的钢丝绳绳头与拉力传感器的一端相连接,传感器另一端与牵引葫芦相连接,然后再将牵引葫芦固定在一个能够承受足够拉力的构筑物上,使绞车处于刹车状态,人工拉动牵引链条使用绞车钢丝绳绷紧直至绞车滚筒转动,记下此刻拉力传感器的拉力值。但采用上述方式进行矿用绞车制动力矩现场检测,由于矿上生产条件的复杂性,很多情况下找不到能够承受足够拉力的构筑物,导致该项检测无法进行,即使具备检测条件,但实施起来极其繁琐,且不够安全,有时会发生连接处固定不牢固蹦开伤到人员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现场组装施工容易,测得数据准确的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圆盘状的提升机闸盘的制动力矩,其包括:连杆组件,其一端通过第一螺栓组件铰连在所述提升机闸盘上,其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组件与转接杆铰连,所述转接杆一端设置有顶紧组件和顶紧驱动组件,其另一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方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测力传感器;
所述第一螺栓组件和第二螺栓组件用于将所述转接杆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组件和千斤顶上,以使所述转接杆和支撑杆的铰接点与提升机闸盘水平且过圆心的线重合;
所述顶紧驱动组件用于将所述顶紧组件顶紧固定在所述提升机闸盘上,以使转接杆与所述提升机闸盘稳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紧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紧块、顶紧导向杆和顶紧丝杠;所述顶紧块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提升机闸盘边缘适配的弧面,用于顶紧所述提升机闸盘;所述转接杆一端对应所述顶紧导向杆设置有顶紧导向孔,用于导向所述顶紧组件的顶紧方向;所述顶紧丝杠穿过所述顶紧导向孔后与所述顶紧驱动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紧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螺母,所述驱动螺母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推力轴承,所述驱动螺母可作相对于两所述推力轴承的旋转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杆上对应所述顶紧驱动组件设置有驱动安装槽和驱动封盖,所述驱动安装槽内对应两所述推力轴承设置有两个轴承支撑凸台,所述驱动安装槽与所述顶紧导向孔相通;
所述驱动封盖上对应两所述推力轴承设置有两个封盖凸台,其对应所述驱动螺母设置有封盖孔;
所述驱动封盖通过螺栓固设在所述轴承支撑凸台上,使所述封盖凸台与所述轴承支撑凸台一一相抵,分别压紧固定两所述推力轴承,所述驱动螺母通过所述封盖孔露出所述驱动封盖用于工作人员转动所述驱动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紧丝杠穿过所述顶紧导向孔后与架设在所述驱动安装槽内的所述驱动螺母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杆侧面水平设置有镭射灯,其射线所在的直线通过所述转接杆和支撑杆的铰接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杆侧面设置有水平仪,用于指示所述转接杆的水平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千斤顶设置有垫块,用于快速升高所述转接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通过连杆组件和千斤顶使转接杆水平设置在制动状态下的提升机闸盘一侧,并通过转接杆上的水平仪矫正其水平度,再通过镭射灯找准提升闸盘的圆心,使转接杆和支撑杆的铰接点与提升机闸盘水平且过圆心的线重合,旋紧连杆组件两端的螺栓组件,将设置在转接杆一侧的顶紧组件与提升机闸盘边缘顶紧,使转接杆与提升机闸盘固定连接。然后通过升高千斤顶来推动支撑杆进而使得转接杆带动制动状态下的提升机闸盘发生转动,位于千斤顶和支撑杆之间的测力传感器记录下提升机闸盘将动未动下的受力大小,综合提升机闸盘圆心到转接杆和支撑杆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此时提升机闸盘的力矩,即提升机制动力矩。综上,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过程安全,数据准确的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在提升机闸盘上使用时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顶紧组件和顶紧驱动组件爆炸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顶紧组件和顶紧驱动组件使用时竖直方向且过顶紧丝杠中心线的剖面的示意图。
其中:1、提升机闸盘;21、连杆组件;22 转接杆;23 顶紧组件;24 顶紧驱动组件;3支撑杆;4 测力传感器;5 千斤顶;6 垫块;12 定车孔;221 支撑杆铰接槽;222 镭射灯;223水平仪;224 镭射灯支撑座;225 顶紧导向孔;226 驱动安装槽;227 轴承支撑凸台;228 驱动封盖;230 顶紧导向杆;231 顶紧块;232 顶紧丝杠;241 推力轴承;242 驱动螺母;31 支撑杆铰接凸台;51 千斤顶输出杆;52 千斤顶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通过使圆盘状的提升机闸盘1在制动状态下发生转动,并测得此时的提升机闸盘1受到的力来测试提升机闸盘1的制动力矩,其包括:连杆组件21,本实施例中连杆组件21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夹板,两个夹板分别置于如图1所示的提升机闸盘前后面,夹板上开设有与提升机闸盘上的定车孔12相适配的第一夹板孔,两夹板的第一夹板孔相对穿设第一螺栓组件后铰连在定车孔12上,可调整连杆组件21的角度从而使转接杆22处在测试位置(转接杆22和支撑杆3的铰接点与提升机闸盘1水平且过圆心的线重合),旋紧第一螺栓组件可使两夹板(连杆组件21)夹紧固定在提升机闸盘1上;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转接杆22整体呈T字形状,其竖部靠近提升机闸盘1,转接杆22竖部下端设置有连杆连接孔,连杆组件21的夹板上对应连杆连接孔开设有第二夹板孔,两夹板的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两个第二连接孔之间穿设第二螺栓组件使转接杆22铰连在连杆组件21的另一端,调整转接杆22方便使其处在测试位置,旋紧第二连接孔之间的第二螺栓组件可使两夹板(连杆组件21)与转接杆22固定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转接杆22横部左端设置有顶紧组件23,转接杆22上位于顶紧组件23右方设置有顶紧驱动组件24,驱动所述顶紧驱动组件24可使顶紧组件23顶紧固定在所述提升机闸盘1上;转接杆22横部右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杆3,支撑杆3下端设置有测力传感器4(采用压力传感器,其量程大于提升机闸盘1位于此点的制动力),支撑杆3上端设置有支撑杆铰接凸台31,转接杆22右端对应支撑杆铰接凸台31设置有支撑杆铰接槽221,使用时支撑杆铰接凸台31嵌设在支撑杆铰接槽221中(参见图3),其中心设置有支撑杆铰接孔,支撑杆铰接槽221两边对应支撑杆铰接孔开设有贯通的转接杆铰接孔,穿设螺栓组件后,使支撑杆铰接凸台31铰接在转接杆22右端,此设计使得千斤顶5推动支撑杆3从而带动转接杆22和提升机闸盘转动时,转接杆22相对于支撑杆3能平滑的转动而不发生干涉,即保证了测试的精准度,又延长了设备的寿命。本实施例中,千斤顶5的千斤顶输出杆51的中轴线、测力传感器4的中轴线,支撑杆3的中轴线和支撑杆铰接孔的中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以保证测试结果精准。本实施例中,连杆组件21的设计使得提升机闸盘1上的定车孔12不需要调整到特定位置,目前现有的测试装置多需要将定车孔12调整到关于提升机闸盘1水平中线上下对称的状态进行测试,实际中很难达到,且不精准。只需将连杆组件21调整成如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旋转杆22左端、旋转杆22竖部和连杆组件21形成倒立直角三角形状,此时实施例结构更稳定),无论提升机闸盘1上部分定车孔12和下部分的定车孔12是否对称均可适用,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对提升机闸盘1相位要求低的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顶紧组件23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紧块231、顶紧导向杆230和顶紧丝杠232;所述顶紧块231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提升机闸盘1边缘适配的弧面,用于顶紧所述提升机闸盘1;所述转接杆22一端对应所述顶紧导向杆230设置有顶紧导向孔225,用于导向所述顶紧组件23的顶紧方向;所述顶紧丝杠232穿过所述顶紧导向孔225后与所述顶紧驱动组件24连接。所述顶紧驱动组件24包括驱动螺母242,所述驱动螺母242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推力轴承241,所述驱动螺母242可作相对于两所述推力轴承241的旋转运动。所述转接杆22上对应所述顶紧驱动组件24设置有驱动安装槽226和驱动封盖228,所述驱动安装槽226内对应两所述推力轴承241设置有两个轴承支撑凸台227,所述驱动安装槽226与所述顶紧导向孔225相通;所述驱动封盖228上对应两所述推力轴承241设置有两个封盖凸台,其对应所述驱动螺母242设置有封盖孔;所述驱动封盖228通过螺栓固设在所述轴承支撑凸台227上,使所述封盖凸台与所述轴承支撑凸台227一一相抵,分别压紧固定两所述推力轴承241,所述驱动螺母242通过所述封盖孔露出所述驱动封盖228用于工作人员转动所述驱动螺母242。所述顶紧丝杠232穿过所述顶紧导向孔225后与架设在所述驱动安装槽226内的所述驱动螺母242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利用丝杆螺母原理使顶紧组件23与提升机闸盘1顶紧,从而使转接杆22稳定固定在测试位置。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顶紧丝杠232穿过所述顶紧导向孔225后与架设在所述驱动安装槽226内的所述驱动螺母242螺纹连接。所述转接杆22侧面水平设置有镭射灯222,镭射灯222通过镭射灯支撑座224设置在转接杆22上,镭射灯支撑座224可支撑镭射灯222,使其能射向提升机闸盘1方向,以找准提升机闸盘1的圆心。其射线所在的直线通过所述转接杆22和支撑杆3的铰接点。所述转接杆22侧面设置有水平仪223,用于指示所述转接杆22的水平度。
如图1所示,所述千斤顶5设置有垫块6,用于快速升高所述转接杆2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圆盘状的提升机闸盘(1)的制动力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杆组件(21),其一端通过第一螺栓组件铰连在所述提升机闸盘(1)上,其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组件与转接杆(22)铰连,所述转接杆(22)一端设置有顶紧组件(23)和顶紧驱动组件(24),其另一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下方设置有千斤顶(5),所述千斤顶(5)与所述支撑杆(3)之间设置有测力传感器(4);
所述第一螺栓组件和第二螺栓组件用于将所述转接杆(22)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组件(21)和千斤顶(5)上,以使所述转接杆(22)和支撑杆(3)的铰接点与提升机闸盘(1)水平且过圆心的线重合;
所述顶紧驱动组件(24)用于将所述顶紧组件(23)顶紧固定在所述提升机闸盘(1)上,以使转接杆(22)与所述提升机闸盘(1)稳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组件(23)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紧块(231)、顶紧导向杆(230)和顶紧丝杠(232);所述顶紧块(231)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提升机闸盘(1)边缘适配的弧面,用于顶紧所述提升机闸盘(1);所述转接杆(22)一端对应所述顶紧导向杆(230)设置有顶紧导向孔(225),用于导向所述顶紧组件(23)的顶紧方向;所述顶紧丝杠(232)穿过所述顶紧导向孔(225)后与所述顶紧驱动组件(2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驱动组件(24)包括驱动螺母(242),所述驱动螺母(242)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推力轴承(241),所述驱动螺母(242)可作相对于两所述推力轴承(241)的旋转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杆(22)上对应所述顶紧驱动组件(24)设置有驱动安装槽(226)和驱动封盖(228),所述驱动安装槽(226)内对应两所述推力轴承(241)设置有两个轴承支撑凸台(227),所述驱动安装槽(226)与所述顶紧导向孔(225)相通;
所述驱动封盖(228)上对应两所述推力轴承(241)设置有两个封盖凸台,其对应所述驱动螺母(242)设置有封盖孔;
所述驱动封盖(228)通过螺栓固设在所述轴承支撑凸台(227)上,使所述封盖凸台与所述轴承支撑凸台(227)一一相抵,分别压紧固定两所述推力轴承(241),所述驱动螺母(242)通过所述封盖孔露出所述驱动封盖(228)用于工作人员转动所述驱动螺母(2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丝杠(232)穿过所述顶紧导向孔(225)后与架设在所述驱动安装槽(226)内的所述驱动螺母(242)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杆(22)侧面水平设置有镭射灯(222),其射线所在的直线通过所述转接杆(22)和支撑杆(3)的铰接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杆(22)侧面设置有水平仪(223),用于指示所述转接杆(22)的水平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5)设置有垫块(6),用于快速升高所述转接杆(22)。
CN202121885966.X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Active CN215414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5966.XU CN21541415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5966.XU CN21541415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4158U true CN215414158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2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5966.XU Active CN215414158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41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73580A1 (zh) 摩擦提升机钢丝绳承载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8840193B (zh) 一种电梯曳引轮滑移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15414158U (zh) 一种矿山提升机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CN105181787A (zh) 一种检测多根钢丝绳的装置及应用
CN204346837U (zh) 无极绳质量综合测量装置
CN210938105U (zh) 一种精密卧式加工中心
CN216013007U (zh) 一种混凝土抗拉强度试验装置
CN215178555U (zh) 一种综合性电主轴可靠性加载试验装置
CN113104750B (zh) 绞车自动防跑偏导绳器
CN111156978B (zh) 建筑工程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04925034U (zh) 一种检测多根钢丝绳的装置
CN210659456U (zh) 一种立体车库专用提升装置
CN211971623U (zh) 一种塔体无轴原地旋转装置
CN117696974B (zh) 太阳能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设备
CN112279035A (zh) 一种新型的限速器钢丝绳提升装置
CN217542211U (zh) 一种人行天桥栏杆水平推力检测装置
CN210802348U (zh) 基于齿轮齿条的指针式轿车车轮胎侧检测装置
CN216115821U (zh) 一种用于托载水平基准粱的活动托架组件
CN218002489U (zh) 一种道路桥梁预应力位移检测装置
CN217345224U (zh) 高度可调的电主轴安装平台及对中调整装置
CN213114735U (zh) 一种建筑承载力检测装置
CN220893275U (zh) 一种eps减速器蜗杆外径自动测量装置
CN221037364U (zh) 一种快速检测角度转换装置
CN117071919B (zh) 一种钢结构用吊挂装置
CN217686964U (zh) 深孔刀具精度测量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