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9941U - 一种减振结构及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结构及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9941U
CN215409941U CN202120838777.0U CN202120838777U CN215409941U CN 215409941 U CN215409941 U CN 215409941U CN 202120838777 U CN202120838777 U CN 202120838777U CN 215409941 U CN215409941 U CN 215409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housing
vibration damping
shell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87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1208387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9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9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9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结构及电子产品;减振结构包括壳体、底座、设置在壳体与底座之间的第一减震件及连接件,该连接件与壳体固定连接并且在连接件与底座之间能够产生沿连接件的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在连接件与底座之间设有在壳体向远离底座一侧振动时提供缓冲力的第二减震件;电子产品包括外壳、发声件及减震结构,该壳体为外壳。壳体向靠近底座一侧振动时,第一减震件起到缓冲的作用,壳体向远离底座一侧振动时,第二减震件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避免电子产品与承载体之间产生谐振,能够避免谐振对电子产品的音质产生影响,解决了发声时产生的振动容易导致电子产品的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能够提高电子产品的音质。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结构及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结构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音箱等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音箱等电子产品上设有扬声器等发声件,使用时,电子产品的发声件会根据音频信号发出声音,在发声件发出声音时会产生振动,从而引起电子产品进行振动导致电子产品的位置发生偏移,而且还会对音质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结构及电子产品,旨在解决发声时产生的振动容易导致电子产品的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能够提高电子产品的音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结构,所述减振结构包括壳体、对应所述壳体的底部处设置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处于受压状态的第一减震件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且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座之间能够产生沿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二减震件在所述壳体向远离所述底座一侧振动时提供缓冲力。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杆体部、设置在所述杆体部远离所述壳体一端处的限位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座体、固定在所述座体靠近所述壳体一侧面上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与对应的所述壳体部分之间设有间距,在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所述连接件处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孔端设置在靠近所述座体的一侧、小孔端设置在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大孔端内并且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座体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二减震件设置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阶梯孔的阶梯面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减震件处于受压状态。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座体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上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外侧的座体部分形成环形平台,所述环槽内侧的座体部分形成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减震件设置在所述环形平台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凸台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减震件套设在所述杆体部上。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上设有凹腔,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凹腔的腔底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多个所述连接件,在对应每个所述连接件处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减震件。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第一减震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紧固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减震件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环体部、沿所述环体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环体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所述电子产品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所围成腔体内的发声件及所述减震结构,所述壳体为所述外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减振结构包括壳体、对应壳体的底部处设置的底座、设置在壳体与底座之间处于受压状态的第一减震件及设置在壳体与底座之间的连接件,该连接件与壳体固定连接并且在连接件与底座之间能够产生沿连接件的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在连接件与底座之间设有第二减震件,该第二减震件在壳体向远离底座一侧振动时提供缓冲力;电子产品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所围成腔体内的发声件及减震结构,该壳体为外壳。由于在壳体与底座之间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与壳体固定连接并且在连接件与底座之间能够产生沿连接件的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使用时,发声件产生的振动传递至壳体上,壳体能够产生向靠近底座一侧的振动、向远离底座一侧的振动;由于在壳体与底座之间设有处于受压状态的第一减震件,当壳体向靠近底座一侧振动时,第一减震件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由于在连接件与底座之间设有第二减震件,该第二减震件能够在壳体向远离底座一侧振动时提供缓冲力,当壳体向远离底座一侧振动时,第二减震件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避免电子产品与承载体之间产生谐振,而且能够避免谐振对电子产品的音质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减振结构及电子产品解决了发声时产生的振动容易导致电子产品的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能够提高电子产品的音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减振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减振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壳体;12、凹腔;20、底座;21、座体;22、安装板;23、环槽;24、环形平台;25、安装凸台;26、双面胶;30、第一减震件;40、连接件;50、第二减震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减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减振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减振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表述,图中只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中涉及方向性指示(例如上、下、前、后等),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若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图1、图2和图3可知,该减振结构包括壳体11、对应壳体11的底部处设置的底座20、设置在壳体11与底座20之间处于受压状态的第一减震件30及设置在壳体11与底座20之间的连接件40,该连接件40与壳体11固定连接并且在连接件40与底座20之间能够产生沿连接件40的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在连接件40与底座20之间设有第二减震件50,该第二减震件50在壳体11向远离底座20一侧振动时提供缓冲力。
由于在壳体11与底座20之间设有连接件40,该连接件40与壳体11固定连接并且在连接件40与底座20之间能够产生沿连接件40的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使用时,扬声器等发声件产生的振动传递至壳体11上,壳体11能够产生向靠近底座20一侧的振动、向远离底座20一侧的振动;由于在壳体11与底座20之间设有处于受压状态的第一减震件30,当壳体11向靠近底座20一侧振动时,第一减震件30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由于在连接件40与底座20之间设有第二减震件50,该第二减震件50能够在壳体11向远离底座20一侧振动时提供缓冲力,当壳体11向远离底座20一侧振动时,第二减震件50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避免电子产品与承载体之间产生谐振,而且能够避免谐振对电子产品的音质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减振结构解决了发声时产生的振动容易导致电子产品的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能够提高电子产品的音质。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连接件40包括与壳体11固定连接的杆体部、设置在杆体部远离壳体11一端处的限位部;该底座20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座体21、固定在座体21靠近壳体11一侧面上的安装板22,在安装板22与对应的壳体11部分之间设有间距,在安装板22上对应连接件40处设有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孔端设置在靠近座体21的一侧、小孔端设置在靠近壳体11的一侧;该限位部设置在大孔端内并且在限位部与座体21之间设有间距,该第二减震件50设置在限位部与阶梯孔的阶梯面之间并且第二减震件50处于受压状态。
壳体11向靠近底座20一侧振动时,会对第一减震件30进行挤压,以此进行减振;同时,连接件40会跟随壳体11同步移动,由于在安装板22与对应的壳体11部分之间设有间距,在限位部与座体21之间设有间距,壳体11向靠近底座20一侧振动时,对应安装板22的壳体11部分不会与安装板22发生触碰,限位部不会与座体21发生触碰;壳体11向远离底座20一侧振动时,连接件40会跟随壳体11同步移动,限位部会对设置在在限位部与阶梯孔的阶梯面之间的第二减震件50进行挤压,第二减震件50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
具体的说,在座体21靠近壳体11的一侧上设有环槽23,该环槽23外侧的座体21部分形成环形平台24,该环槽23内侧的座体21部分形成安装凸台25;该第一减震件30设置在环形平台24与壳体11之间,该安装板22固定在安装凸台25上,通常,该安装板22与安装凸台25是通过双面胶26进行固定的,当然,也可以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为了便于安装,在第一减震件30与壳体11之间设有紧固件,该第一减震件30远离壳体11的一侧顶在环形平台24上,通常,该紧固件为胶层,例如双面胶、凝固胶等。该第一减震件30包括与壳体11固定连接的环体部、沿环体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设置在环体部靠近环形平台24的一侧上,能够增强第一减震件30的减振性能;通常,环体部与多个凸起部为一体式结构;具体的说,凸起部为三棱柱状并且其一侧面与环体部固定连接,当然,该凸起部也可以设置为半球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二减震件50套设在杆体部上,通常,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套筒。
在壳体11向远离底座20一侧振动时,为了便于增强减振性能,在壳体11与底座20之间设有多个连接件40,在对应每个连接件40处分别设有第二减震件50。如图3所示,连接件40设置有三个,并且呈等边三角形的形式进行排列;当然,连接件40也可以设置有四个,并且按正方形的形式进行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壳体11的底部上设有凹腔12,该安装板22设置在凹腔12内,该连接件40与凹腔12的腔底固定连接,能够有效降低电子产品的整体高度。
具体的说,在凹腔12的腔底上设有螺纹孔,该连接件40为螺栓,安装非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底座20还可以设置为如下形式,该底座20为一体式结构,在底座20上设有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孔端设置在远离壳体11的一侧、小孔端设置在靠近壳体11的一侧;该限位部设置在大孔端内并且在限位部与底座20远离壳体11的一侧之间设有间距,避免振动时与支撑电子产品的承载体发生碰撞。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子产品,该电子产品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所围成腔体内的主板组件及与主板组件电连接的发声件,还包括上述减震结构,该壳体11为外壳。
通常,该电子产品为音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对应所述壳体的底部处设置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处于受压状态的第一减震件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且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座之间能够产生沿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二减震件在所述壳体向远离所述底座一侧振动时提供缓冲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杆体部、设置在所述杆体部远离所述壳体一端处的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座体、固定在所述座体靠近所述壳体一侧面上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与对应的所述壳体部分之间设有间距,在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所述连接件处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孔端设置在靠近所述座体的一侧、小孔端设置在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大孔端内并且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座体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二减震件设置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阶梯孔的阶梯面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减震件处于受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体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上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外侧的座体部分形成环形平台,所述环槽内侧的座体部分形成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减震件设置在所述环形平台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凸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件套设在所述杆体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上设有凹腔,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凹腔的腔底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多个所述连接件,在对应每个所述连接件处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减震件。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减震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紧固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件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环体部、沿所述环体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环体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上。
10.一种电子产品,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所围成腔体内的发声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结构,所述壳体为所述外壳。
CN202120838777.0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减振结构及电子产品 Active CN215409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8777.0U CN215409941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减振结构及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8777.0U CN215409941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减振结构及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9941U true CN215409941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2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8777.0U Active CN215409941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减振结构及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9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10073B1 (en) Headphone
EP2999240B1 (en) Double-vibrating-diaphragm loudspeaker module
CN108551639B (zh) 扬声器模组及便携终端
CN216357217U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骨传导耳机
CN215409941U (zh) 一种减振结构及电子产品
CN111526461B (zh) 一种防共振扬声器盆架
CN110493687B (zh) 一种立体分布式扬声器
CN113852891A (zh) 被动辐射器和发声设备
CN214367443U (zh) 一种振动阻尼结构及带喇叭的电子产品
CN113225653B (zh)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CN210629840U (zh) 显示设备及其扬声器
CN205657836U (zh) 一种音频电磁按摩共振扬声器
CN213880229U (zh) 一种音头减振器
CN110972028A (zh) 盆架结构以及汽车用发声装置
CN104320742A (zh) 扬声器定心支片
CN110493686A (zh) 复合式喇叭模块与喇叭装置
CN219954069U (zh) 喇叭减震结构及喇叭
CN220191040U (zh) 防振机构及具有其的发声设备
CN215499558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扬声器模组
CN212064271U (zh) 基于空气弹簧的脚垫及音响
CN115802237A (zh) 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发声装置模组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20606069U (zh) 偏轴同轴扬声器
CN220401902U (zh) 一种音箱的减震结构
CN109361992B (zh) 按键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9107649U (zh) 发声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