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8787U - 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及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及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8787U
CN215408787U CN202121863442.0U CN202121863442U CN215408787U CN 215408787 U CN215408787 U CN 215408787U CN 202121863442 U CN202121863442 U CN 202121863442U CN 215408787 U CN215408787 U CN 215408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shaft
sleeve
mandrel
variable valve
valve li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634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亚林
徐海原
吕明灿
李栋梁
张松
房艳龙
朱海发
王继鹏
王岩
姚岩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634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8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8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8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及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该凸轮轴组件包括芯轴以及滑动套装在所述芯轴上的多个凸轮轴套,各凸轮轴套在芯轴上作轴向位移,并通过限位件限位,其中,芯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芯轴止推面,且各凸轮轴套的两端均形成有轴套止推面;在所述凸轮轴套位移至小升程状态或大升程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凸轮轴套通过所述轴套止推面相互抵接,且某一所述芯轴止推面与距离其最近的所述轴套止推面相互抵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能够对滑移凸轮轴式VVL机构的凸轮轴套形成良好的止推限位。

Description

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及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背景技术
VVL是英文variable valve lift的简写,译为可变气门升程。VVL技术作为内燃机降低燃油消耗的重要手段,最高可降低10%的油耗。传统发动机的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可变的,即凸轮轴只有一套凸轮型线,不论发动机是高转速还是低转速运转,气门升程始终不变,无法保证发动机在不同工况都得到良好的响应和最佳油耗。VVL技术是通过一种控制机制,根据发动机实际运行工况,调节到合适的气门升程(开启高度)模式,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都能实现合适的进气量,从而降低了燃油消耗量。
在发动机高转速/大负荷时,气门采用大升程保证进气量,保证动力性;在低速/小负荷时,采用小升程,消除了节气门的节流限制,降低泵气损失,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进而降低污染物排放。
VVL技术分为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和两段(或三段)式可变气门升程。其中,两段滑移凸轮轴式VVL机构是通过固定在缸盖上的电磁阀控制凸轮轴套轴向移动,切换不同高度的滑套凸轮与滚子摇臂作用,实现发动机气门开度的大小变化。
凸轮轴套与芯轴是通过花键连接,既保证周向传递扭矩,又能实现轴向相对滑动;电磁阀销伸出作用在凸轮轴套上的倾斜的轨道侧壁,由于凸轮轴转动时,凸轮轴套会受到电磁阀销轴向的推力,使凸轮轴套轴向移动。由于凸轮片的宽度和机构布置空间是有限的,那么就需要对凸轮轴套的两个升程状态进行止推限位。
目前,凸轮移位式VVL主要有以下两种限位形式:
形式一:弹簧钢球配合止推槽限位(弹簧钢球限位)。根据钢球数量不同又分为单弹簧钢球限位和双弹簧钢球限位;当凸轮轴套轴向移动时,钢球在两个限位槽之间切换,切换完成后,钢球在弹簧作用力下抵住限位槽使凸轮轴套保持不动。这种结构仅靠钢球抵住限位槽进行限位,实际切换到位时凸轮轴套会由于惯性继续移动,长时间作用会出现异常磨损,当高转速切换时,凸轮轴套轴向惯性力过大会有定位失效风险。
形式二:弹簧钢球+轴颈止推限位。此形式在形式一结构基础上增加位于气缸盖或气缸盖罩上的轴颈止推结构,该轴颈止推结构的两侧侧壁作为止推面,通过使切换完成时凸轮轴套与该轴颈止推结构上的止推面相撞起到止推限位的效果。该限位方式虽然限位效果相比形式一更加可靠,但切换完成时,凸轮轴套上的凸轮侧壁与轴颈侧壁接触,由于凸轮轴旋转运动,始终与轴颈止推面摩擦,增加了机构的摩擦阻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以能够对滑移凸轮轴式VVL机构的凸轮轴套形成良好的止推限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包括芯轴以及滑动套装在所述芯轴上的多个凸轮轴套,各所述凸轮轴套在芯轴上作轴向位移,并通过限位件限位,其中:
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芯轴止推面,且各所述凸轮轴套的两端均形成有轴套止推面;
在所述凸轮轴套位移至小升程状态或大升程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凸轮轴套通过所述轴套止推面相互抵接,且某一所述芯轴止推面与距离其最近的所述轴套止推面相互抵接。
进一步的,各所述凸轮轴套上均设有用于承接电磁阀驱动力的承接部,且各所述凸轮轴套分别由对应的电磁阀单独驱动;所述芯轴的一端成型有轴颈,所述芯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止推堵头;所述轴颈和所述止推堵头上各形成有所述芯轴止推面。
进一步的,各所述凸轮轴套上均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包括与所述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球体,所述芯轴上设有与所述限位球体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限位球体由位于所述安装孔内的弹性件弹性顶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为盲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球体抵接,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安装孔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为径向贯穿所述芯轴的通孔;所述安装孔两端的孔口处各设置有一个所述限位球体;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球体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采用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轴套的数量为两个,且各所述凸轮轴套上的所述限位槽设置在靠近所述芯轴止推面的一端;或者,所述凸轮轴套的数量大于两个,且距离所述芯轴止推面最近的所述凸轮轴套上的所述限位槽设置在靠近所述芯轴止推面的一端。
进一步的,各所述凸轮轴套上的所述限位槽均包括由分隔结构隔开的内外两个槽体;所述分隔结构的两侧形成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槽体中的抵接斜面;所述小升程状态下,所述限位球体与一侧的所述抵接斜面抵接,所述大升程状态下,所述限位球体与另一侧的所述抵接斜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结构为V型或倒梯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通过设置限位球体与限位槽的配合结构,以及凸轮轴套上的轴套止推面,共同实现滑移凸轮轴式VVL机构中凸轮轴套的止推定位,且限位效果稳定可靠,又不会产生额外的摩擦阻力,具有良好的止推限位作用。
(2)将芯轴止推面设置在轴颈和止推堵头上,不仅可以对凸轮轴套起到良好的止推作用,也有效减小了凸轮轴套转动时所受的摩擦阻力。
(3)通过设置安装孔和弹性件,有便于限位球体在芯轴上的布置安装。
(4)安装孔采用盲孔设置或穿孔,均可以对弹性件形成顶推,进而对凸轮轴套起到止推限位的作用。
(5)弹性件采用弹簧,其产品成熟,可直接组装使用,有利于提高凸轮轴组件的装配效率。
(6)通过将限位槽设成由分隔结构隔开的内外两个槽体,且分隔结构的两侧形成分别位于两个槽体中的抵接斜面,可与限位球体配合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该所述可变气门升程机构采用有以上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具有上述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所具备的技术优势,在此将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的切换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的切换完成后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芯轴;101、芯轴止推面;102、轴颈;103、止推堵头;104、安装孔;21、第一凸轮轴套;22、第二凸轮轴套;201、轴套止推面;3、限位槽;4、限位球体;51、第一电磁阀;52、第二电磁阀;6、弹性件;7、分隔结构;81、第一承接部;82、第二承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包括芯轴1,以及滑动套装在芯轴1上的多个凸轮轴套。各凸轮轴套在芯轴1上作轴向位移,并通过限位件限位,同时,在各凸轮轴套上也均设有用于承接电磁阀驱动力的承接部,且各凸轮轴套分别由对应的电磁阀单独驱动,以能够进行小升程状态或大升程状态的切换。
其中,本实施例在靠近芯轴1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芯轴止推面101,且各凸轮轴套的两端均形成有轴套止推面201。而在凸轮轴套位移至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小升程状态或大升程状态时,各凸轮轴套中,相邻的两个凸轮轴套即通过正对的轴套止推面201相互抵接,并且某一芯轴止推面101也与距离其最近的轴套止推面201相互抵接。由此通过限位件及芯轴止推面101实现对凸轮轴套的止推限位。
本实施例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通过设置限位球体4与限位槽3的配合结构,以及芯轴止推面101和轴套止推面201的配合结构,共同实现滑移凸轮轴式VVL机构中凸轮轴套的止推定位,其限位效果稳定可靠,且也不会产生额外的摩擦阻力,而具有良好的止推限位作用。
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且此时,本实施例也具体以滑动套装在芯轴1上的凸轮轴套为两个进行说明,同时,在各凸轮轴套上均设有限位槽3,并对应于各限位槽3,在芯轴1上分别设有安装孔104,上述对应于各凸轮轴套设置的限位件即包括位于安装孔104的孔口处的限位球体4,同时,该限位球体4也由位于安装孔104内的弹性件6弹性顶推。
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基于设置有两个凸轮轴套的示例情形,为便于描述,也将位于左侧的凸轮轴套称为第一凸轮轴套21,并将第一凸轮轴套21上的承接部称为第一承托部81,用以驱动第一承托部81的电磁阀则称为第一电磁阀51。对应的,将位于右侧的凸轮轴套称为第二凸轮轴套22,并将第二凸轮轴套22上的承接部称为第二承托部82,用以驱动第二承托部82的电磁阀则称为第二电磁阀52。上述两个承接部由其对应的电磁阀驱动,能够实现升程状态的切换。
具体的,以上述第一承托部81为例,其通常也即设置在第一凸轮轴套21外周壁上的切换槽,该切换槽沿第一凸轮轴套21周向延伸,并在周向延伸的同时也具有沿第一凸轮轴套21周向的偏移。由此,在第一电磁阀51的阀销伸于第一承托部81中时,随着第一凸轮轴套21随芯轴1转动,阀销与切换槽的侧壁抵接,并沿该切换槽的侧壁滑动。这样,基于切换槽的轴向偏移,也便能够在阀销和切换槽侧壁滑动抵接的作用下,使得阀销产生驱使凸轮轴套轴向滑动的驱动力,进而使得第一凸轮轴套21产生沿芯轴1轴向的位移。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构成第一承托部81中的切换槽也为相邻设置的两个,两个切换槽在结构上一致,只是两者的轴向偏移方向恰相反,并且经由该设计,通过第一电磁阀51的阀销伸于不同的切换槽中,便能够控制第一凸轮轴套21的轴向位移方向。而在本实施例中,其则是随着第一凸轮轴套21的轴向位移,可使得第一承托部81中的两个切换槽交替地位于第一电磁阀51的下方,从而可实现阀销交替伸于两个切换槽内,以控制第一凸轮轴套21往复轴向位移。
第二凸轮轴套22上的第二承托部82在结构上,以及在其与第二电磁阀52阀销的配合上均与上述第一承托部81相同。因此,第二承托部82的设置可参见以上的描述,在此将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芯轴1的一端也成型有轴颈102,在芯轴1的另一端安装有止推堵头103,并在轴颈102和止推堵头103上形成上述的芯轴止推面101。而正如前文中所述的,各芯轴止推面101可和距离其最近的轴套止推面201抵接配合,即可形成对凸轮轴组件的止推限位。由此,在升程状态切换完成后,其一芯轴止推面101和距离之最近的轴套止推面201抵接,如此,相较于现有的利用气缸盖或气缸盖罩上的轴颈止推结构进行止推限位的方式,本实施例的止推限位形式不存在凸轮轴套与轴颈止推结构侧壁的接触摩擦,进而可从设计上避免机构在大、小升程状态下运转时的摩擦阻力。
另外,本实施例中针对于位于安装孔104中的弹性件6,其采用弹簧便可,弹簧结构简单,产品成熟,可直接组装使用,有利于提高凸轮轴组件的装配效率。
而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安装孔104可为径向贯穿芯轴1的通孔,相应地,限位球体4为布置在安装孔104两端的孔口处的两个。此时,弹性件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球体4抵接,且同时弹性顶推两个限位球体4。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孔104除了为径向贯穿芯轴1的通孔外,亦可采用其他结构。如图4所示,安装孔104为构造在芯轴1上的盲孔,则此时,弹性件6的一端与限位球体4抵接,另一端抵接在安装孔104的底部,也可起到顶推限位球体4,进而对凸轮轴套的实现止推限位的作用。
为了使限位球体4与限位槽3和上述凸轮轴组件自身的止推结构形成较好的配合,各凸轮轴套上的限位槽3均设置在凸轮轴套的一端,且在凸轮轴套为两个时,各凸轮轴套上的限位槽3也优选为布置在凸轮轴套的靠近芯轴1端部、也即靠近芯轴止推面101的一端。而为了配合限位球体4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限位槽3包括由分隔结构7隔开的内外两个槽体,分隔结构7的两侧形成分别位于两个槽体中的抵接斜面。在小升程状态下,限位球体4与一侧的抵接斜面抵接,大升程状态下,限位球体4与另一侧的抵接斜面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分隔结构7为V型或倒梯形。
因第一凸轮轴套21和第二凸轮轴套22上均设有限位槽3,为便于描述,如图3所示,以第一凸轮轴套21上的限位槽3为例进行结构阐述,并将分隔结构7右侧的槽体称为内槽体,分隔结构7左侧的槽体称为外槽体。在小升程状态下,限位球体4在弹性件6的弹力作用下,与分隔结构7形成在内槽体中的抵接斜面接触,此时第一凸轮轴套21受到轴向向左的弹性分力,使第一凸轮轴套21前端的轴套止推面201与轴颈102上的芯轴止推面101贴合,由此第一凸轮轴套21的位置被可靠地限制。
同样的,在大升程状态下,限位球体4在弹性件6的弹力作用下,与分隔结构7形成在外槽体中的抵接斜面接触,此时第一凸轮轴套21受到轴向向右的弹性分力,此时,第二凸轮轴套22后端的轴套止推面201与止推堵头103的芯轴止推面101贴合,由此第一凸轮轴套21的位置被可靠地限制。
本实施例对于小升程切换大升程过程,仍如图3所示的,此时第一凸轮轴套21被完全限制移动,只能第二凸轮轴套22首先向右移动切换到大升程位置,位于右侧的限位球体4和止推堵头103的芯轴止推面101共同作用为第二凸轮轴套22稳定限位。而且如图5所示,此时已经腾出了第一凸轮轴套21向右移动的空间,接着第一凸轮轴套21才能在第一电磁阀51的阀销作用下,向右移动完成大升程切换。
在大升程状态,具体如图6所示,位于右侧的限位球体4和止推堵头103的芯轴止推面101共同为第二凸轮轴套22止推限位;位于右侧的限位球体4和第二凸轮轴套22的轴套止推面201共同为第二凸轮轴套22止推限位。
对于大升程切换小升程过程,仍如图6所示,此时第二凸轮轴套22被完全限制移动,只能第一凸轮轴套21首先向左移动切换到小升程位置,位于左侧的限位球体4和轴颈102上的芯轴止推面101共同作用为第一凸轮轴套21限位;如图5所示,这时已经腾出了第二凸轮轴套22向左移动的空间,接着第二凸轮轴套212才能在第二电磁阀52的阀销作用下,向左移动完成小升程切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以上所述的设置有两个凸轮轴套的情形,针对于凸轮轴套的数量多于两个情形,此时,需要说明的是,在凸轮轴套的数量大于两个,例如为三个或四个等数量时,位于最外侧(即距离芯轴止推面101最近的一侧)的两个凸轮轴套仍采用与以上描述相同的结构便可,且最外侧的凸轮轴套上的限位槽3仍优选设置在靠近芯轴止推面101的一端。
而对于位于中间的凸轮轴套,其整体结构可与以上描述的凸轮轴套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中间的凸轮轴套的两端均设置为轴套止推面201,以使得中间的凸轮轴套能够与任一相邻的凸轮轴套相互抵接。此外,在两端均设置轴套止推面201时,位于中间的凸轮轴套上的限位槽3在设置上则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此时,例如可使得限位槽3仍位于凸轮轴套的一端,但鉴于中间凸轮轴套的端部需形成轴套止推面201,故构成限位槽3的内槽体和外槽体则应完全处于凸轮轴套内部,其也即中间凸轮轴套上的限位槽3中的内槽体和外槽体均应呈完整梯形截面的凹槽结构。而不会再像图3或图4中示出的那样,其中一个槽体呈完整梯形截面的凹槽,另一个槽体则不完整。
当然,除了仍设置在凸轮轴套的端部,对于中间的凸轮轴套,其上的限位槽3也可设置在其它位置,例如限位槽3可设置在凸轮轴套上的靠近所述承接部的位置。此时,利用凸轮轴套的具有承接部的位置壁厚较大,便能够在设置有限位槽3时,亦可保证凸轮轴套的结构强度。不过,相比于在一端设置限位槽3的形式,在靠近承接部的位置设置限位槽3,其加工成型的难度稍大。
在位于中间的限位槽3位置确定后,与之对应的构成限位件的限位球体4,以及与该限位球体4相应的安装孔104等结构,其设置在芯轴1上的对应于限位槽3的位置便可。而且在具体实施时,安装孔104也可采用通孔或盲孔的形式,限位球体4则相应的设置为一个或两个,其具体设置则可参见前文描述。
本实施例中,在凸轮轴套的数量大于两个时,用于控制凸轮轴套轴向滑动的电磁阀也设置为凸轮轴套相同的数量,并与各凸轮轴套一一对应,且各电磁阀与相应的凸轮轴套之间的配合,则参见上述的描述即可。
而在大、小升程切换时,凸轮轴套多于两个时的切换过程与前述设置两个凸轮轴套时基本一致,各凸轮轴套仍是在对应的电磁阀的配合下逐个移动,并且在切换完成时,相邻的凸轮轴套即通过彼此间正对的轴套止推面201相互抵接,而与图2或图6类似的,其一芯轴止推面101也与距离其最近的轴套止推面201相互抵接,以此实现对各凸轮轴套的止推限位,保持在大升程状态或者小升程状态。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该可变气门升程机构采用有以上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
该可变气门升程机构通过设置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能够实现对滑移式凸轮轴凸轮轴套的止推定位,既能实现稳定可靠的限位,又不会产生额外的摩擦阻力,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包括芯轴(1)以及滑动套装在所述芯轴(1)上的多个凸轮轴套,各所述凸轮轴套在芯轴上作轴向位移,并通过限位件限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轴(1)的两端分别设有芯轴止推面(101),且各所述凸轮轴套的两端均形成有轴套止推面(201);
在所述凸轮轴套位移至小升程状态或大升程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凸轮轴套通过所述轴套止推面(201)相互抵接,且某一所述芯轴止推面(101)与距离其最近的所述轴套止推面(201)相互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凸轮轴套上均设有用于承接电磁阀驱动力的承接部,且各所述凸轮轴套分别由对应的电磁阀单独驱动;
所述芯轴(1)的一端成型有轴颈(102),所述芯轴(1)的另一端安装有止推堵头(103);
所述轴颈(102)和所述止推堵头(103)上各形成有所述芯轴止推面(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凸轮轴套上均设有限位槽(3);
所述限位件包括与所述限位槽(3)相对应的限位球体(4),所述芯轴(1)上设有与所述限位球体(4)相对应的安装孔(104);所述限位球体(4)由位于所述安装孔(104)内的弹性件(6)弹性顶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104)为盲孔;
所述弹性件(6)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球体(4)抵接,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安装孔(104)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104)为径向贯穿所述芯轴(1)的通孔;
所述安装孔(104)两端的孔口处各设置有一个所述限位球体(4);
所述弹性件(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球体(4)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6)采用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轴套的数量为两个,且各所述凸轮轴套上的所述限位槽(3)设置在靠近所述芯轴止推面(101)的一端;
或者,所述凸轮轴套的数量大于两个,且距离所述芯轴止推面(101)最近的所述凸轮轴套上的所述限位槽(3)设置在靠近所述芯轴止推面(101)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凸轮轴套上的所述限位槽(3)均包括由分隔结构(7)隔开的内外两个槽体;
所述分隔结构(7)的两侧形成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槽体中的抵接斜面;
所述小升程状态下,所述限位球体(4)与一侧的所述抵接斜面抵接,所述大升程状态下,所述限位球体(4)与另一侧的所述抵接斜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结构(7)为V型或倒梯形。
10.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气门升程机构中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
CN202121863442.0U 2021-08-10 2021-08-10 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及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Active CN215408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3442.0U CN215408787U (zh) 2021-08-10 2021-08-10 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及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3442.0U CN215408787U (zh) 2021-08-10 2021-08-10 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及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8787U true CN215408787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59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63442.0U Active CN215408787U (zh) 2021-08-10 2021-08-10 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及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8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76241B2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CN101161998B (zh) 车辆停缸系统和使用该停缸系统的可变气门升程系统
US7603972B2 (en) Cylinder deactivation system for vehicle and variable valve lift system using the same
EP2625393B1 (en) Positive control (desmodromic) valve system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WO2011043301A1 (ja)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US20160237863A1 (en) Arrangement for axially shifting a cam assembly on a cam shaft
CN108167043B (zh) 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及汽车
US10450903B2 (en) Variable valve lift actuator of engine
CN101451448B (zh) 可变气门升程的摇臂和具有这种摇臂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CN215408787U (zh) 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轴组件及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JP4829562B2 (ja) 内燃機関用直動型バルブリフタ
CN108487962B (zh) 一种发动机的气门控制装置
CN113062783B (zh) 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CN208310862U (zh) 摇臂装置以及发动机配气机构
CN212508464U (zh) 一种凸轮移位式可变气门升程系统
CN105298573A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可控停缸的气门摇臂机构
CN103277159A (zh) 一种具有熄缸功能的凸轮轴机构
CN114961917B (zh) 一种发动机动态闭缸用摇臂式气门控制机构及发动机
JP2013142328A (ja) 可変動弁装置
CN102278162A (zh) 一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CN103790669B (zh) 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301888B (zh) 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发动机及汽车
CN210948823U (zh) 发动机凸轮轴组件、发动机和车辆
CN215719001U (zh) Vvl机构的切换机构及vvl机构和发动机
CN205172669U (zh) 用于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凸轮滑块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