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7494U - 玻璃幕墙安装器 - Google Patents

玻璃幕墙安装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7494U
CN215407494U CN202023343676.0U CN202023343676U CN215407494U CN 215407494 U CN215407494 U CN 215407494U CN 202023343676 U CN202023343676 U CN 202023343676U CN 215407494 U CN215407494 U CN 215407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rod
assembly
box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36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36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7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7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7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玻璃幕墙安装器,包括箱体Ⅰ和用于吸紧玻璃的吸盘组件,所述箱体Ⅰ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位组件Ⅰ和移位组件Ⅱ;所述移位组件Ⅰ包括气缸Ⅰ、固定块、移动板Ⅲ和移动板Ⅰ,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的固定块之间设有螺杆,螺杆上设有与其匹配的螺母,所述螺母上设有移动板Ⅱ,所述移动板Ⅰ远离气缸Ⅰ的一端与移位组件Ⅱ连接,所述吸盘组件与移位组件Ⅱ连接。本实用新型过设置移动机构和吸盘组件,使吊夹将玻璃吊到楼层的相应高度后,工人可在相应楼层中使用吸盘组件吸住玻璃,并通过移动机构对玻璃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并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玻璃幕墙安装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安装领域,具体涉及玻璃幕墙安装器。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目前,玻璃幕墙安装的工艺流程为:一、对建筑物测量放线;二、校核预埋件并安装后置埋件;三、安装钢架;四、安装边缘固定槽;五、安装吊夹及玻璃;六、密封注胶;七、淋水试验及清洗。其中,安装吊夹是根据设计图和位置控制线,用螺栓将玻璃吊架与连接器连接,再把连接器与埋件或钢架进行连接,然后调整吊夹,使其中心与玻璃固定槽一致,最后将玻璃吊夹、连接器固定牢固。若为支撑式全玻璃幕墙,上边没有玻璃吊夹,而是将顶端玻璃固定槽直接固定到埋件或钢架。在安装玻璃时,先将面玻璃运到安装地点,再在玻璃下端固定槽内垫好弹性垫块,然后用玻璃吸盘吸住面玻璃吊装就位;面玻璃就位后,先将玻璃吊夹与面玻璃紧固,然后调整面玻璃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从而将面玻璃临时定位固定。在玻璃安装完后,需检查、调整所有吊夹的夹紧度、连接器的松紧度,全部符合要求后,将全部面玻璃定位做临时固定。
在实际安装玻璃幕墙的过程中,使用吊夹对面玻璃进行安装通常不好调整面玻璃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当吊夹从建筑物外将面玻璃吊起后,还需要工人对吊到同一高度的面玻璃进行位置的细微调整并临时安装。因面玻璃在被吊夹吊起时其处于建筑物外,所以在对其的临时安装时,工人需在建筑物外搭建脚手架进行面玻璃的临时固定,这样在建筑物外搭建多层脚手架不仅成本高,还使工人的工作量增大;并且,工人因高空作业,其人身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对玻璃幕墙安装方式中,通过使用吊夹的安装方式会造成安装多层脚手架的情况出现,从而造成工人的工作量增大,且无法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的问题。提供了玻璃幕墙安装器,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和吸盘组件,使吊夹将玻璃吊到楼层的相应高度后,工人可在相应楼层中使用吸盘组件吸住玻璃,并通过移动机构对玻璃的位置进行细微调节,从而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并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玻璃幕墙安装器,包括箱体Ⅰ和用于吸紧玻璃的吸盘组件,所述箱体Ⅰ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移动吸盘组件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用于上下移动吸盘组件的移位组件Ⅰ和用于左右移动吸盘组件的移位组件Ⅱ;所述移位组件Ⅰ包括气缸Ⅰ、固定块、移动板Ⅲ、连接轴和水平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移动板Ⅰ,所述移动板Ⅰ上设有水平设置的腰型孔Ⅰ,所述腰型孔Ⅰ中设有滑块Ⅰ,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的固定块之间设有一根水平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和两块固定块均转动连接,且其一端穿过一块固定块,所述螺杆穿过固定块的一端设有驱动单元Ⅰ,螺杆上设有与其匹配的螺母,所述螺母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移动板Ⅱ,所述移动板Ⅱ上设有竖直设置的腰型孔Ⅱ,所述腰型孔Ⅱ中设有滑块Ⅱ,所述移动板Ⅲ上设有与其共轴的腰型孔Ⅲ,所述腰型孔Ⅲ中设有滑块Ⅲ,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滑块Ⅰ、滑块Ⅱ及和滑块Ⅲ;所述气缸Ⅰ设置在固定板上,且其活塞杆呈竖直状态,所述气缸Ⅰ的活塞杆与移动板Ⅲ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Ⅲ的另一端位于移动板Ⅰ远离气缸Ⅰ的一端下方且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Ⅰ远离气缸Ⅰ的一端与移位组件Ⅱ连接,所述吸盘组件与移位组件Ⅱ连接。
最早的幕墙面层由钢铁材料制成,现今多使用铝合金龙骨加玻璃等面层,因此常被称为玻璃幕墙。目前,玻璃幕墙的构成部件主要包括支承结构、金属连接件及玻璃。其中,支承结构是将面玻璃所受的各种荷载直接传递到建筑主构上,它是主要受力构件,一般是根据承受的荷载大小和建筑造型来确定结构形式和材料;金属连接件是建筑点式技术的精华所在,它把面玻璃固定在支承结构上不仅产生玻璃孔边缘附加应力,而且能够允许少量的位移来调节由于建筑安装带来的施工误差,同时还有减震措施以提高抗震能力;建筑点式玻璃幕墙必须采用强度较高的钢化玻璃,这样在遇到较大外力而破坏时产生的无锐角细小碎块不易伤人。玻璃幕墙安装的工艺流程为:一、对建筑物测量放线;二、校核预埋件并安装后置埋件;三、安装钢架;四、安装边缘固定槽;五、安装吊夹及玻璃;六、密封注胶;七、淋水试验及清洗。在安装玻璃时,使用吊夹将面玻璃由上向下并从一个方向连续安装,在此安装过程中,工人还需在每层楼外搭建脚手架,当面玻璃移动到相应楼层后,工人还需移动面玻璃,将其准确的在钢架上。但在每层楼外都搭建脚手架,不仅使工人的工作量增大,并且,在使用完后还需将其拆除,这样会使工人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此外,工人因在脚手架上进行高空作业,其人身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玻璃幕墙安装器,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和吸盘组件,使工人可在建筑物的对应楼层内使用该装置对吊夹吊到相应楼层高度的面玻璃进行位置的细微调节。在使用此装置时,需要先将面玻璃吊至对应的楼层高度,然后在对应楼层内使用该装置,先移动该装置使吸盘组件将吊夹吊起的面玻璃吸住,然后使用移动组件对吸盘组件进行上下左右移动,进而移动面玻璃使其对应安装好的钢架空隙,然后再将其固定。在使用移动组件对吸盘组件进行上下移动时,可启动驱动单元Ⅰ,驱动单元Ⅰ带动螺杆正转或反转,螺杆的转动将带动移动板Ⅱ左右移动,移动板Ⅱ左右移动将带动移动板Ⅰ上下移动。并且,因滑块Ⅰ、滑块Ⅱ及和滑块Ⅲ由连接轴连接在一起,所以移动板Ⅰ上升、下降的移动速度会受移动板Ⅲ倾斜幅度的影响。当移动板Ⅲ倾斜幅度较大时,启动驱动单元Ⅰ,移动板Ⅰ上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当移动板Ⅲ倾斜幅度较小时,启动驱动单元Ⅰ,移动板Ⅰ上下移动的速度较慢。移动板Ⅲ的倾斜幅度可由气缸Ⅰ来调整,开启气缸Ⅰ,活塞杆收缩,移动板Ⅲ的倾斜幅度变大;活塞杆伸展,移动板Ⅲ的倾斜幅度减小。工人可通过调节气缸Ⅰ的活塞杆伸缩来调整移动板Ⅲ的倾斜幅度,从而使移动机构可按实际情况来调整控制吸盘组件上升下降的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移位组件Ⅱ包括竖板,所述竖板上设有矩形通孔Ⅰ,且其上下两端均设有卡紧块;所述竖板上还设有竖直设置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位于两块卡紧块之间且其两端分别穿过两块卡紧块,移动杆靠近移位组件Ⅰ的侧壁上设有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与移动板Ⅰ远离气缸Ⅰ的一端连接;所述箱体Ⅰ顶部内凹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驱动单元Ⅱ,所述移动杆下端与驱动单元Ⅱ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矩形通孔Ⅱ和两个水平设置的滑槽,所述竖板相对设有卡紧块面的另一面设有两块与滑槽匹配的滑块Ⅳ,两块所述的滑块Ⅳ分别嵌入滑槽中,所述移动杆与吸盘组件连接,所述吸盘组件依次穿过矩形通孔Ⅰ和矩形通孔Ⅱ。在使用移动机构对吸盘组件进行左右移动时,启动驱动单元Ⅱ,驱动单元Ⅱ带动移动杆左右移动,移动杆左右移动再带动吸盘组件左右移动,此时,移动杆也带动竖板在固定板上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伸缩管Ⅰ和伸缩管Ⅱ,所述伸缩管Ⅰ的一端与移动杆连接,所述伸缩管Ⅱ的一端嵌入伸缩管Ⅰ远离移动杆的一端,所述伸缩管Ⅰ远离移动杆的一端内设有限位环Ⅰ,所述伸缩管Ⅱ嵌入伸缩管Ⅰ的一端外壁上设有限位环Ⅱ。本实用新型中,因移动杆和移位组件Ⅰ通过伸缩单元连接,故在移动杆左右移动时,伸缩单元进行伸缩,从而不会影响移动组件Ⅰ。而移动组件Ⅰ上下移动带动移动杆上下移动时,伸缩单元也不会影响移动板Ⅰ带动移动杆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Ⅱ包括箱体Ⅱ、齿轮、电机和水平设置的齿条,所述箱体Ⅱ顶部开口,所述齿轮、电机、齿条均设置在箱体Ⅱ中,所述箱体Ⅱ靠近固定板的侧壁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燕尾槽,所述齿条上设有与燕尾槽匹配的滑块Ⅴ,所述滑块Ⅴ嵌入燕尾槽中,所述齿条和移动杆底部连接,所述电机与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齿轮啮合;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导向槽,所述箱体Ⅱ外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导向槽对应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嵌入导向槽中。在使用移动机构对吸盘组件进行左右移动时,开启电机,齿轮转动带动齿条的左右移动,齿条再带动移动杆的左右移动,移动杆再带动吸盘组件左右移动。在使用移动机构对吸盘组件进行上下移动时,因移动杆被移位组件Ⅰ带动着上下移动,故移动杆将带动箱体Ⅱ在凹槽中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组件包括纵向设置的圆管,所述圆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矩形通孔Ⅱ和矩形通孔Ⅰ与移动杆连接,所述圆管内设有气缸Ⅱ,所述气缸Ⅱ的活塞杆与圆杆共轴,且其活塞杆上连接有一根纵向设置的圆杆;所述圆杆相对连接气缸Ⅱ端的另一端连接有四根弧形杆,四根所述的弧形杆相对连接圆杆端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吸盘箍,四个所述的吸盘箍上均连接有吸盘。因被吊夹的玻璃位于建筑物外,所以工人在操作此装置时需要将吸盘组件伸出建筑物外对面玻璃进行吸附,吸附完毕后,移动该装置使面玻璃靠近所要安装的位置,然后再对其的准确位置进行微调,微调完毕后,开启气缸Ⅱ,气缸Ⅱ收缩将面玻璃向靠近建筑物的方向拉动,使面玻璃与钢架贴合,从而使其能更好的粘合在钢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Ⅰ包括连接杆Ⅰ和连接杆Ⅱ,所述连接杆Ⅰ竖直设置且其一端与螺杆穿过固定块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Ⅱ与连接杆Ⅰ相对连接螺杆端的另一端连接,且其与连接杆Ⅱ垂直。本实用新型在实用时,工人可通过转动连接Ⅱ从而实现螺杆的转动,使移动机构对面玻璃进行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Ⅰ上还设有用于推动箱体Ⅰ移动的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两根推动杆Ⅰ,两根所述的推动杆Ⅰ均设置在箱体Ⅰ距离吸盘组件最远的侧壁上,且两者均与箱体Ⅰ侧壁垂直;两根所述的推动杆Ⅰ的高度一致,且两者之间设有推动杆Ⅱ,所述推动杆Ⅱ的两端分别于两根推动杆Ⅰ相对连接箱体Ⅰ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箱体Ⅰ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人通过推拉推动杆Ⅱ,能方便工人对装置的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过设置移动机构和吸盘组件,使吊夹将玻璃吊到楼层的相应高度后,工人可在相应楼层中使用吸盘组件吸住玻璃,并通过移动机构对玻璃的位置进行细微调节,从而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并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动机构和多个万向轮,使工人通过推拉推动杆Ⅱ能方便对该装置的移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机构局部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单元局部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箱体Ⅰ,201-固定板,210-气缸Ⅰ,211-固定块,212-移动板Ⅰ,213-移动板Ⅱ,214-移动板Ⅲ,215-螺杆,216-螺母,217-滑块Ⅲ,218-连接轴,221-竖板,222-卡紧块,223-移动杆,224-矩形通孔Ⅰ,225-矩形通孔Ⅱ,226-滑槽,230-伸缩管Ⅰ,231-伸缩管Ⅱ,232-限位环Ⅰ,233-限位环Ⅱ,241-连接杆Ⅰ,242-连接杆Ⅱ,251-箱体Ⅱ,252-齿轮,253-齿条,301-圆管,302-圆杆,303-弧形杆,304-吸盘箍,305-吸盘,401-推动杆Ⅰ,402-推动杆Ⅱ,5-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3,玻璃幕墙安装器,包括箱体Ⅰ1和用于吸紧玻璃的吸盘组件,本实施例的箱体Ⅰ1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板201,固定板201上设有用于移动吸盘组件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用于上下移动吸盘组件的移位组件Ⅰ和用于左右移动吸盘组件的移位组件Ⅱ。本实施例的吸盘组件包括纵向设置的圆管301,圆管301的一端依次穿过矩形通孔Ⅱ225和矩形通孔Ⅰ224与移动杆223连接,且圆管301内设有气缸Ⅱ。并且,气缸Ⅱ的活塞杆与圆杆302共轴,且其活塞杆上连接有一根纵向设置的圆杆302。此外,圆杆302相对连接气缸Ⅱ端的另一端连接有四根弧形杆303,四根弧形杆303相对连接圆杆302端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吸盘箍304,四个的吸盘箍304上均连接有吸盘305。
本实施例的移位组件Ⅰ包括气缸Ⅰ210、固定块211、移动板Ⅲ214、连接轴218和水平设置在固定板201上的移动板Ⅰ212,移动板Ⅰ212上设有水平设置的腰型孔Ⅰ,腰型孔Ⅰ中设有滑块Ⅰ,固定块211的数量为两块,两块固定块211之间设有一根水平设置的螺杆215,螺杆215和两块固定块211均转动连接,且其一端穿过一块固定块211,螺杆215穿过固定块211的一端设有驱动单元Ⅰ。其中,驱动单元Ⅰ包括连接杆Ⅰ241和连接杆Ⅱ242,连接杆Ⅰ241竖直设置且其一端与螺杆215穿过固定块211的一端连接,连接杆Ⅱ242与连接杆Ⅰ241相对连接螺杆215端的另一端连接,且其与连接杆Ⅱ242垂直。本实施例的螺杆215上设有与其匹配的螺母216,螺母216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移动板Ⅱ213,移动板Ⅱ213上设有竖直设置的腰型孔Ⅱ,腰型孔Ⅱ中设有滑块Ⅱ,移动板Ⅲ214上设有与其共轴的腰型孔Ⅲ,腰型孔Ⅲ中设有滑块Ⅲ217,连接轴218依次穿过滑块Ⅰ、滑块Ⅱ及和滑块Ⅲ217。并且,气缸Ⅰ210设置在固定板201上,且其活塞杆呈竖直状态,气缸Ⅰ210的活塞杆与移动板Ⅲ214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板Ⅲ的另一端位于移动板Ⅰ212远离气缸Ⅰ210的一端下方且与固定板201转动连接。此外,移动板Ⅰ212远离气缸Ⅰ210的一端与移位组件Ⅱ连接,吸盘组件与移位组件Ⅱ连接。
本实施例的移位组件Ⅱ包括竖板221,竖板221上设有矩形通孔Ⅰ224,且其上下两端均设有卡紧块222;竖板221上还设有竖直设置的移动杆223,移动杆223位于两块卡紧块22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穿过两块卡紧块222,移动杆223靠近移位组件Ⅰ的侧壁上设有伸缩单元,伸缩单元与移动板Ⅰ212远离气缸Ⅰ210的一端连接。其中,伸缩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伸缩管Ⅰ230和伸缩管Ⅱ231,伸缩管Ⅰ230的一端与移动杆223连接,伸缩管Ⅱ231的一端嵌入伸缩管Ⅰ230远离移动杆223的一端,伸缩管Ⅰ230远离移动杆223的一端内设有限位环Ⅰ232,伸缩管Ⅱ231嵌入伸缩管Ⅰ230的一端外壁上设有限位环Ⅱ233。本实施例的箱体Ⅰ1顶部内凹形成凹槽,凹槽中设有驱动单元Ⅱ,移动杆223下端与驱动单元Ⅱ连接。其中,驱动单元Ⅱ包括箱体Ⅱ251、齿轮252、电机和水平设置的齿条253,箱体Ⅱ251顶部开口,齿轮252、电机、齿条253均设置在箱体Ⅱ251中,箱体Ⅱ251靠近固定板201的侧壁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燕尾槽,齿条253上设有与燕尾槽匹配的滑块Ⅴ,滑块Ⅴ嵌入燕尾槽中,齿条253和移动杆223底部连接,电机与齿轮252连接,齿轮252与齿轮252啮合;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导向槽,箱体Ⅱ251外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导向槽对应的导向块,导向块嵌入导向槽中。本实施例的导向槽为燕尾槽。此外,固定板201上设有矩形通孔Ⅱ225和两个水平设置的滑槽226,竖板221相对设有卡紧块222面的另一面设有两块与滑槽226匹配的滑块Ⅳ,两块滑块Ⅳ分别嵌入滑槽226中,移动杆223与吸盘组件连接,吸盘组件依次穿过矩形通孔Ⅰ224和矩形通孔Ⅱ225。
本实施例的箱体Ⅰ1上还设有用于推动箱体Ⅰ1移动的推动组件。其中,推动组件包括两根推动杆Ⅰ401,两根推动杆Ⅰ401均设置在箱体Ⅰ1距离吸盘组件最远的侧壁上,且两者均与箱体Ⅰ1侧壁垂直。并且,两根推动杆Ⅰ401的高度一致,且两者之间设有推动杆Ⅱ402,推动杆Ⅱ402的两端分别于两根推动杆Ⅰ401相对连接箱体Ⅰ1端的另一端连接。此外,箱体Ⅰ1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5。
工人在使用此装置时,需要将吸盘组件伸出建筑物外对面玻璃进行吸附,吸附完毕后,移动该装置使面玻璃靠近所要安装的位置,然后再对其的准确位置使用移动机构进行微调。工人在使用移动组件对吸盘组件进行上下移动时,工人转动连接杆Ⅱ242,此时,螺杆215正转或反转,螺杆215的转动将带动移动板Ⅱ213左右移动,移动板Ⅱ213左右移动将带动移动板Ⅰ212上下移动,移动板Ⅰ212上下移动带动吸盘组件上下移动,从而完成面玻璃的上下移动。此外,工人可通过调节气缸Ⅰ210的活塞杆伸缩来调整移动板Ⅲ214的倾斜幅度,从而使移动机构可按实际情况来调整控制吸盘组件上升下降的速率。工人在使用移动组件对吸盘组件进行左右移动时,开启电机即可。对面玻璃的微调完毕后,开启气缸Ⅱ,气缸Ⅱ收缩将面玻璃向靠近建筑物的方向拉动,使面玻璃与钢架贴合,从而使其能更好的粘合在钢架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玻璃幕墙安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Ⅰ(1)和用于吸紧玻璃的吸盘组件,所述箱体Ⅰ(1)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上设有用于移动吸盘组件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用于上下移动吸盘组件的移位组件Ⅰ和用于左右移动吸盘组件的移位组件Ⅱ;所述移位组件Ⅰ包括气缸Ⅰ(210)、固定块(211)、移动板Ⅲ(214)、连接轴(218)和水平设置在固定板(201)上的移动板Ⅰ(212),所述移动板Ⅰ(212)上设有水平设置的腰型孔Ⅰ,所述腰型孔Ⅰ中设有滑块Ⅰ,所述固定块(211)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的固定块(211)之间设有一根水平设置的螺杆(215),所述螺杆(215)和两块固定块(211)均转动连接,且其一端穿过一块固定块(211),所述螺杆(215)穿过固定块(211)的一端设有驱动单元Ⅰ,螺杆(215)上设有与其匹配的螺母(216),所述螺母(216)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移动板Ⅱ(213),所述移动板Ⅱ(213)上设有竖直设置的腰型孔Ⅱ,所述腰型孔Ⅱ中设有滑块Ⅱ,所述移动板Ⅲ(214)上设有与其共轴的腰型孔Ⅲ,所述腰型孔Ⅲ中设有滑块Ⅲ(217),所述连接轴(218)依次穿过滑块Ⅰ、滑块Ⅱ及和滑块Ⅲ(217);所述气缸Ⅰ(210)设置在固定板(201)上,且其活塞杆呈竖直状态,所述气缸Ⅰ(210)的活塞杆与移动板Ⅲ(21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Ⅲ的另一端位于移动板Ⅰ(212)远离气缸Ⅰ(210)的一端下方且与固定板(201)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Ⅰ(212)远离气缸Ⅰ(210)的一端与移位组件Ⅱ连接,所述吸盘组件与移位组件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组件Ⅱ包括竖板(221),所述竖板(221)上设有矩形通孔Ⅰ(224),且其上下两端均设有卡紧块(222);所述竖板(221)上还设有竖直设置的移动杆(223),所述移动杆(223)位于两块卡紧块(22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穿过两块卡紧块(222),移动杆(223)靠近移位组件Ⅰ的侧壁上设有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与移动板Ⅰ(212)远离气缸Ⅰ(210)的一端连接;所述箱体Ⅰ(1)顶部内凹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驱动单元Ⅱ,所述移动杆(223)下端与驱动单元Ⅱ连接;所述固定板(201)上设有矩形通孔Ⅱ(225)和两个水平设置的滑槽(226),所述竖板(221)相对设有卡紧块(222)面的另一面设有两块与滑槽(226)匹配的滑块Ⅳ,两块所述的滑块Ⅳ分别嵌入滑槽(226)中,所述移动杆(223)与吸盘组件连接,所述吸盘组件依次穿过矩形通孔Ⅰ(224)和矩形通孔Ⅱ(2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幕墙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伸缩管Ⅰ(230)和伸缩管Ⅱ(231),所述伸缩管Ⅰ(230)的一端与移动杆(223)连接,所述伸缩管Ⅱ(231)的一端嵌入伸缩管Ⅰ(230)远离移动杆(223)的一端,所述伸缩管Ⅰ(230)远离移动杆(223)的一端内设有限位环Ⅰ(232),所述伸缩管Ⅱ(231)嵌入伸缩管Ⅰ(230)的一端外壁上设有限位环Ⅱ(2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幕墙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Ⅱ包括箱体Ⅱ(251)、齿轮(252)、电机和水平设置的齿条(253),所述箱体Ⅱ(251)顶部开口,所述齿轮(252)、电机、齿条(253)均设置在箱体Ⅱ(251)中,所述箱体Ⅱ(251)靠近固定板(201)的侧壁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燕尾槽,所述齿条(253)上设有与燕尾槽匹配的滑块Ⅴ,所述滑块Ⅴ嵌入燕尾槽中,所述齿条(253)和移动杆(223)底部连接,所述电机与齿轮(252)连接,所述齿轮(252)与齿轮(252)啮合;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导向槽,所述箱体Ⅱ(251)外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导向槽对应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嵌入导向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包括纵向设置的圆管(301),所述圆管(301)的一端依次穿过矩形通孔Ⅱ(225)和矩形通孔Ⅰ(224)与移动杆(223)连接,所述圆管(301)内设有气缸Ⅱ,所述气缸Ⅱ的活塞杆与圆杆(302)共轴,且其活塞杆上连接有一根纵向设置的圆杆(302);所述圆杆(302)相对连接气缸Ⅱ端的另一端连接有四根弧形杆(303),四根所述的弧形杆(303)相对连接圆杆(302)端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吸盘箍(304),四个所述的吸盘箍(304)上均连接有吸盘(3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Ⅰ包括连接杆Ⅰ(241)和连接杆Ⅱ(242),所述连接杆Ⅰ(241)竖直设置且其一端与螺杆(215)穿过固定块(211)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Ⅱ(242)与连接杆Ⅰ(241)相对连接螺杆(215)端的另一端连接,且其与连接杆Ⅱ(242)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Ⅰ(1)上还设有用于推动箱体Ⅰ(1)移动的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两根推动杆Ⅰ(401),两根所述的推动杆Ⅰ(401)均设置在箱体Ⅰ(1)距离吸盘组件最远的侧壁上,且两者均与箱体Ⅰ(1)侧壁垂直;两根所述的推动杆Ⅰ(401)的高度一致,且两者之间设有推动杆Ⅱ(402),所述推动杆Ⅱ(402)的两端分别于两根推动杆Ⅰ(401)相对连接箱体Ⅰ(1)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箱体Ⅰ(1)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5)。
CN202023343676.0U 2020-12-31 2020-12-31 玻璃幕墙安装器 Active CN215407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3676.0U CN215407494U (zh) 2020-12-31 2020-12-31 玻璃幕墙安装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3676.0U CN215407494U (zh) 2020-12-31 2020-12-31 玻璃幕墙安装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7494U true CN215407494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0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3676.0U Active CN215407494U (zh) 2020-12-31 2020-12-31 玻璃幕墙安装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7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5110B (zh) 一种玻璃幕墙安装施工方法
CN211256683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托架
CN110306776A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的升降平台
CN111704046A (zh) 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提升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5407494U (zh) 玻璃幕墙安装器
CN215854907U (zh) 一种用于施工电梯的可拆卸的基础回顶装置
CN111424899B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楼梯定点安装支撑设备
CN110005062A (zh) 一种简拆装防扬尘移动工作间的使用方法
CN206888659U (zh) 一种路灯安装工具
CN110778126B (zh) 建筑玻璃幕墙施工方法
CN113106880A (zh) 一种桥梁缝隙修补用反向支撑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110306777A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电梯井升降平台的施工方法
CN113503042B (zh) 一种建筑幕墙用对接安装装置
CN113123614B (zh) 一种净化玻璃墙板安装辅助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13005382U (zh) 一种彩钢板加固用夹持装置
CN112627487A (zh) 一种适用于装饰构造柱的爬架附着结构
CN220768891U (zh) 一种能够移动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
CN216239447U (zh) 一种室外露台栏杆
CN110977228A (zh) 一种建筑梁柱装饰幕墙型钢龙骨架制作方法
CN214236407U (zh) 一种建筑顶板辅助钻孔装置
CN219991031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施工用吊装装置
CN220675760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的窗帘安装辅助工具
CN21888062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隔音设施
CN221031652U (zh) 一种建筑临时支撑柱
CN112681673B (zh) 一种建筑幕墙自动化装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