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98300U - 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 Google Patents

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98300U
CN215398300U CN202121728659.0U CN202121728659U CN215398300U CN 215398300 U CN215398300 U CN 215398300U CN 202121728659 U CN202121728659 U CN 202121728659U CN 215398300 U CN215398300 U CN 215398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rame
angle adjuster
connecting rod
rotation driving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865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双华
任四刚
辛艺
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2865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98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98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98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包括底座,该底座上方设置有座框,座框后部可竖向转动地支撑在底座上方,底座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驱动连杆,两个转动驱动连杆左右正对,转动驱动连杆两端分别与底座和同侧的座框前部铰接,两根转动驱动连杆分别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两个转动驱动机构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杆,该同步转动杆连接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通过同步转动杆带动两个转动驱动机构工作或保持其锁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座框两侧分别设置转动驱动机构,并且两个转动驱动机构由同一个驱动装置控制,从而提高座框角度调节的平顺性以及锁定状态下座框两侧的稳定性,提高舒适度。

Description

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涉及座椅骨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具有靠背角度调节、腿托伸出长度和角度调节、座框高度和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座椅,由于其丰富的调节能力,能够满足乘员根据自身感受调节座椅姿态的目的,降低关节张力,极大地提高乘坐舒适性,这类座椅被称为零重力座椅。其中,座框倾角对乘坐者的身体各部分受力分布影响较大,座框倾角的调节常被称为零重力调节。前期方案中,座椅的零重力调节一般依靠如下结构来实现:座框后部可转动地支撑在底座上方,座框前部与底座之间设置转动调节机构,该转动调节机构由驱动电机所驱动,带动座框绕座框后横杆转动,从而实现座框倾角的调节。前期方案中转动调节机构一般基于连杆机构,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带动其中一根连杆转动。出于成本和控制的考虑,前期方案中仅在靠近座框的一侧设置齿轮齿条机构和驱动电机,电机作为支撑和锁定座框角度的保持部件,另一侧的连杆机构跟随运动。电机所在侧的座框局部能够较好地保持稳定,但远离电机的座框部分相对来说存在小幅度的活动度,特别是座框倾角较大、乘员重心靠近座框后部的姿态下。这一小幅度活动度可能影响乘坐舒适感,针对这一问题,如果增加电机数量和齿轮齿条机构以期提高稳定性,则会导致成本上升和控制系统更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包括底座,该底座上方设置有座框,所述座框后部可竖向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驱动连杆,两个所述转动驱动连杆左右正对,所述转动驱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与同侧的所述座框前部可转动地连接,其关键在于,
两根所述转动驱动连杆分别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转动驱动连杆在竖向面内转动;
两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杆,该同步转动杆连接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同步转动杆带动两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工作或保持其锁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座框两侧分别设置转动驱动机构,并且两个转动驱动机构由同一个驱动装置控制,从而提高座框角度调节的平顺性以及锁定状态下座框两侧的稳定性,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驱动装置和同侧的调角器支架;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
图7为后视视角下转动驱动机构与底座和座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放大部分以局部剖视图显示;
图8为驱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包括底座,该底座上方设置有座框100,所述座框100后部可竖向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驱动连杆300,两个所述转动驱动连杆 300左右正对,该转动驱动连杆30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与同侧的所述座框100前部可转动地连接。每个转动驱动连杆300分别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该转动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在竖向面内转动。两根转动驱动机构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杆,该同步转动杆连接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同步转动杆带动两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工作或保持其锁定。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调角器500和减速传动机构。所述调角器500为同心调角器,所述调角器500包括固定部和能够相对该固定部转动的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上,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之间通过所述减速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带动转动驱动连杆300绕其与底座的铰接点转动。转动驱动连杆300可以直接与座框铰接,作为基于四连杆机构的座框高度调节机构的一部分;转动驱动连杆300还可以通过连杆与座框100 连接,作为基于四连杆机构的座框倾角调节结构的一部分。
使用调角器作为角度调节机构的优势在于,方便使座框100左右两侧的转动驱动连杆300由同一驱动装置控制。如本实施例中所示,座框100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块座框边板110,两块所述座框边板110前端之间连接有座框前横管120,两块所述座框边板110后端之间连接有座框后横管130。每块所述座框边板110下方分别设置有转动驱动连杆300和转动驱动机构,每个转动驱动连杆300与同侧的所述座框边板110之间连接有倾角调节连杆400,所述倾角调节连杆400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框边板110的前部铰接。为提高同步性,两个所述倾角调节连杆400之间连接有连杆同步杆410。两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调角器500转动部之间连接有同一根调角器同步杆510,该调角器同步杆510即为前述的同步转动杆。
结合图4~6可以看到,减速传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600、从动齿轮700 和弧形齿条310,驱动齿轮600、从动齿轮700和弧形齿条310的半径依次增大。所述驱动齿轮600与所述调角器500的转动部固定连接并同心设置,所述弧形齿条310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齿条310的圆心线同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与所述底座的铰接轴轴心线共线,所述弧形齿条310与所述驱动齿轮600之间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700,所述从动齿轮700与所述驱动齿轮600和所述弧形齿条310均啮合。
具体的,所述底座包括两组滑轨组件,两组所述滑轨组件均平行于所述座框边板110设置,两组所述滑轨组件左右正对,两组所述滑轨组件之间连接有同步滑动组件,两组所述滑轨组件上分别设置有滑轨上支架200。滑轨上支架200沿着前后方向设置,两个所述滑轨上支架200左右正对。所述滑轨上支架200由一块板材钣金加工而成,包括水平板210和竖向板210,滑轨上支架200的水平板210落在相应的所述滑轨组件上并与其固定连接,竖向板 210位于竖向面内。两个所述竖向板210分别位于所述座框100两侧下方,两个所述竖向板210的两板面分别朝向所述座框100两侧。
结合图2、3和6可以看到,每个所述竖向板210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角器支架530,所述调角器支架530与相应的所述竖向板210间隔设置,二者之间形成传动机构安装区,该传动机构安装区内设置有所述转动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调角器支架530和传动机构安装区位于所述竖向板210内侧。调角器支架530由板件钣金加工而成,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一侧板面朝向相应的所述竖向板210,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边缘处通过三颗螺栓与所述竖向板210连接,所述螺栓上分别套设有空心的分隔柱,分隔柱夹设在所述调角器支架530与所述竖向板210之间以使二者隔开。调角器支架530的中部向所述竖向板210的内侧凸出,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凸出部上设置有所述调角器 500,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凸出部上开设有让位孔,该让位孔内穿设有所述调角器同步杆510。
所述调角器500的固定部与所述调角器支架530固定连接,所述调角器 500的转动部连接有贴合板610,该贴合板610的一侧贴靠所述转动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600,所述驱动齿轮600的轮轴转动穿设在所述竖向板 210上。如图1、5和7可以看到,所述驱动齿轮600的轮轴形成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与所述底座的铰接轴。
结合图7~9可以看到,驱动齿轮600的一端设置有贴合板610,该贴合板 610背向所述驱动齿轮600的一侧中心开设有避让盲孔611,该贴合板610与所述驱动齿轮600之间设置有加强板620,该加强板620正对所述避让盲孔 611的孔底,该加强板620的直径不小于所述避让盲孔611的内径,该加强板620的一侧边缘贴靠所述贴合板610并与其固定连接,该加强板620的另一侧贴靠所述驱动齿轮600的端面。所述驱动齿轮600背向所述加强板620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轮轴,该轮轴背向所述加强板620的一端成型有抵靠台阶630。贴合板610、加强板620、驱动齿轮600和轮轴一体成型,以保证精度和强度。
如图7,驱动齿轮600的安装方式为,贴合板610贴靠转动部并与其焊接连接,驱动齿轮600的轮轴穿设在相应的竖向板210上,抵靠台阶630贴靠竖向板210,从而起到径向限位。调角器同步杆510穿设在转动部的中心孔内,其端部向外伸出并伸入避让盲孔611,这样,防止调角器同步杆510与驱动齿轮600发生干扰。
所述转动部的中心孔内壁具有内花键,所述调角器同步杆510的外壁具有外花键,所述调角器同步杆510的两端分别穿设在相应的所述转动部中心孔内。
从动齿轮700位于驱动齿轮600前方,从动齿轮700的轮轴两端分别转动穿设在所述调角器支架530和所述竖向板210上。
如图5和6所示,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呈条形板状,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位于所述竖向板210外侧,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对应所述竖向板210 的一端套在所述驱动齿轮600的轮轴上。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中部弯曲以使其前部向所述竖向板210内侧偏移,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前部内侧固定设置有所述弧形齿条310。
如图1,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上对应所述从动齿轮700的轮轴开设有弧形限位孔301,该弧形限位孔301与所述弧形齿条310共圆心线。所述从动齿轮700的轮轴穿过竖向板210后继续向外延伸并穿设在弧形限位孔301内。弧形限位孔301限定转动驱动连杆300的竖向转动范围,从而限定座框100 的倾角调节范围。
靠近任意一侧的所述调角器支架530设置有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调角器同步杆510传动连接,该减速电机的壳体与所述调角器支架530通过两个螺栓固定连接。
本发明依靠减速电机带动调角器同步杆510以及位于其两端的两个调角器500,同时控制位于座框100两侧的两个转动驱动机构。减速电机工作时,座框100两侧的转动驱动机构带动相应的转动驱动连杆300同步转动,从而使座框100的前部两侧平稳向上或向下转动。根据乘员的需要,座框100转动至某个角度位置后,减速电机停止工作,从而保持两侧的转动驱动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由于减速电机的保持力同时传递给座框100前部两侧,因此能够保持座框100稳定定位在相应的角度状态,避免在某些座椅姿态下座框100 的一侧晃动的情况出现。此外,由于调角器500与转动驱动连杆300之间通过二级齿轮机构形成的减速传动机构连接,因此可以将座框100的角度调节速度控制在适当的速度范围内。另一方面,座框100的载荷通过二级齿轮机构传递给调角器500,调角器500承受的载荷小于座框100上的载荷,因而对调角器500的承载性能要求降低,扩大了调角器500的产品选择范围,也有利于控制成本。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包括底座,该底座上方设置有座框(100),所述座框(100)后部可竖向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驱动连杆(300),两个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左右正对,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与同侧的所述座框(100)前部可转动地连接,其特征在于:
两根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分别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在竖向面内转动;
两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杆,该同步转动杆连接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同步转动杆带动两个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工作或保持其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调角器(500)和减速传动机构;
所述调角器(500)包括固定部和能够相对该固定部转动的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上,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之间通过所述减速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调角器(500)为同心调角器;
所述同步转动杆为调角器同步杆(510),该调角器同步杆(510)连接在两个所述调角器(500)的转动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传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600)、从动齿轮(700)和弧形齿条(310);
所述驱动齿轮(600)与所述调角器(500)的转动部固定连接并同心设置,所述弧形齿条(310)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齿条(310)的圆心线同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与所述底座的铰接轴轴心线共线,所述弧形齿条(310)与所述驱动齿轮(600)之间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700),所述从动齿轮(700)与所述驱动齿轮(600)和所述弧形齿条(310)均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两个竖向板(210),两个所述竖向板(210)分别位于所述座框(100)两侧下方,两个所述竖向板(210)的两板面分别朝向所述座框(100)两侧;
每个所述竖向板(210)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角器支架(530),所述调角器支架(530)与相应的所述竖向板(210)间隔设置,二者之间形成传动机构安装区,该传动机构安装区内设置有所述转动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区位于所述竖向板(210)内侧,所述调角器(500)的固定部与所述调角器支架(530)固定连接,所述调角器(500)的转动部连接有贴合板(610),该贴合板(610)的一侧贴靠所述转动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驱动齿轮(600),所述驱动齿轮(600)的轮轴转动穿设在所述竖向板(2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700)的轮轴两端分别转动穿设在所述调角器支架(530)和所述竖向板(2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呈条形板状,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位于所述竖向板(210)外侧,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对应所述竖向板(210)的一端套在所述驱动齿轮(600)的轮轴上;
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中部弯曲以使其前部向所述竖向板(210)内侧偏移,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的前部内侧固定设置有所述弧形齿条(3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上对应所述从动齿轮(700)的轮轴开设有弧形限位孔(301),该弧形限位孔(301)与所述弧形齿条(310)共圆心线,该弧形限位孔(301)内穿设有所述从动齿轮(700)的轮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由板件钣金加工而成,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一侧板面朝向相应的所述竖向板(210),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边缘处通过三颗螺栓与所述竖向板(210)连接,所述螺栓上分别套设有空心的分隔柱,所述分隔柱支撑在所述调角器支架(530)与竖向板(210)之间以使二者隔开;
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中部向所述竖向板(210)的内侧凸出,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凸出部上设置有所述调角器(500),所述调角器支架(530)的凸出部上开设有让位孔,该让位孔内穿设有所述调角器同步杆(510);
靠近任意一侧的所述调角器支架(530)设置有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调角器同步杆(510)传动连接,该减速电机的壳体与所述调角器支架(530)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100)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块座框边板(110),两块所述座框边板(110)前端之间连接有座框前横管(120),两块所述座框边板(110)后端之间连接有座框后横管(130),该座框后横管(130)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方;
每块所述座框边板(110)与同侧的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之间连接有倾角调节连杆(400),所述倾角调节连杆(400)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驱动连杆(30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框边板(110)的前部铰接;
两个所述倾角调节连杆(400)之间连接有连杆同步杆(410)。
CN202121728659.0U 2021-07-28 2021-07-28 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Active CN215398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8659.0U CN215398300U (zh) 2021-07-28 2021-07-28 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8659.0U CN215398300U (zh) 2021-07-28 2021-07-28 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98300U true CN215398300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53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8659.0U Active CN215398300U (zh) 2021-07-28 2021-07-28 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98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3613B2 (en) Vehicle seat
WO2021036222A1 (zh) 汽车座椅及包含其的汽车
US4556185A (en) Seat frame for a vehicle seat
WO2022257512A1 (zh) 一种座椅五连杆结构
US7780235B2 (en) Vehicle seat, in particular motor vehicle seat
US20060131945A1 (en) Vehicular seat
WO2023061021A1 (zh) 汽车座椅调节机构和汽车座椅
CN112977187B (zh) 一种零重力汽车座椅
WO2012049871A1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5223851A (ja) 乗物用シート
EP4019323A1 (en) Zero-gravity seat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CN113147532B (zh)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结构
CN215398300U (zh) 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WO2024067769A1 (zh) 零重力车辆座椅及其座椅骨架
CN215398299U (zh) 用于座框调节的二级传动机构
CN113352962A (zh) 一种舒适型座框倾角调节结构
CN215928255U (zh) 齿轮传动件及基于调角器的齿轮驱动机构
CN113352961A (zh) 零重力座椅座框调节系统
CN215284492U (zh) 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结构
CN113335153A (zh) 一种基于调角器的座椅零重力调节机构
CN215284491U (zh) 基于调角器的座椅零重力调节机构
EP4011694A1 (en) Seat frame
JP4499856B2 (ja) シート高さ調整装置
CN219544549U (zh) 一种可调座椅
CN217477158U (zh) 一种零重力汽车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99, Pingtai Road, huangmaoping,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andotuo Auto Parts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 Pingtai Road, huangmaoping,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Yanfeng Johnson Automotive Parts System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