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90079U - 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90079U
CN215390079U CN202120773278.8U CN202120773278U CN215390079U CN 215390079 U CN215390079 U CN 215390079U CN 202120773278 U CN202120773278 U CN 202120773278U CN 215390079 U CN215390079 U CN 215390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tomization
hole
air inlet
inle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732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郭纯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oweishi Shenzhen Microbi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oweishi Shenzhen Microbi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oweishi Shenzhen Microbi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oweishi Shenzhen Microbi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732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90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90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90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包括雾化杯体和进气接头,雾化杯体底部设有向内凸起的雾化罩体,进气接头设置于雾化杯体下方,且进气接头插入雾化罩体中,进气接头表面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与雾化罩体内壁形成液体流通的液体流道,雾化罩体顶部开设有雾化孔,液体流道与雾化孔连通,雾化杯体下方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与液体流道连通,雾化杯体内部设有撞击组件,撞击组件设置于雾化孔上方,撞击组件与雾化孔之间存在间隙,雾化杯体侧面设有出雾孔,出雾孔与雾化杯体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形成较小的雾化颗粒,产生较好的雾化效果,避免雾化气体在物体表面发生起雾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
背景技术
雾化是指通过喷嘴或用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的操作。被雾化的众多分散液滴可以捕集气体中的颗粒物质。在许多领域都需要将液体进行雾化使用,如雾化治疗、雾化消毒、空气加湿等,而现有的液体雾化的方法有加热雾化,气体雾化及声波雾化等。
而现有加热雾化的方式受到较多的限制,在一些环境下或者是部分液体无法进行加热雾化,导致实用性不高;而气体雾化存在液体与气体混合不够充分,在喷射液体的同时,容易在物品表面出现起雾的情况,这是因为液体形成的雾化颗粒较大,容易附着在物体表面,水分又重新凝聚的情况,导致雾化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采用非加热的方式对液体进行多级雾化,从而确保不需要液体使用的情况下,形成较小的雾化颗粒,产生较好的雾化效果,避免雾化气体在物体表面发生起雾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包括雾化杯体和进气接头,所述雾化杯体底部设有向内凸起的雾化罩体,所述进气接头设置于雾化杯体下方,且所述进气接头插入雾化罩体中,所述进气接头表面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雾化罩体内壁形成液体流通的液体流道,所述雾化罩体顶部开设有雾化孔,所述液体流道与雾化孔连通,所述雾化杯体下方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液体流道连通,所述雾化杯体内部设有撞击组件,所述撞击组件设置于雾化孔上方,所述撞击组件与雾化孔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雾化杯体侧面设有出雾孔,所述出雾孔与雾化杯体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槽包括环形槽和若干个引流槽,所述引流槽按相同间隔设置于进气接头表面,所述环形槽环绕设置于进气接头表面,所述引流槽均与环形槽连通,所述环形槽与进液管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气接头两侧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通过紧固件与雾化杯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撞击组件包括固定座、档条及固定环,所述档条设置于固定环中,所述固定环设置于固定座下方,所述固定座通过紧固件与雾化杯体上方固定连接,所述档条位于雾化孔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雾孔数量数量为两个,所述出雾孔分别位于档条两侧,且所述出雾孔高于雾化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雾孔成倾斜设置,所述出雾孔朝向雾化杯体外部向上倾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雾化杯体下方还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雾化杯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将进气接头插入固定在雾化罩体内,通入高压气体到进气接头中,高压气体经过进气接头进入雾化罩体中,再从雾化罩体顶部的雾化孔排出。在这个过程中,雾化罩体内形成负压,从而将进液管中的液体吸入到进气接头与雾化罩体之间的液体流道中,通过液体流道对进入到雾化罩体内的液体进行限流,避免因为液体流量过大,导致后续与高压气体混合雾化的效果不好,产生较大的雾化颗粒。进入液体流道的液体沿进气接头表面的导流槽流动至出雾孔,再跟高压气体一起混合从雾化孔中喷出,形成液体的雾化,通过液体流道控制液体的流量,从而取得更好地雾化效果,减少较大雾化颗粒的产生。并且在雾化孔上方设有撞击组件,撞击组件与雾化孔之间存在间隙,使雾化孔喷出的雾化气体与撞击组件发生碰撞,再次进行雾化粉碎,形成更小的雾化颗粒,再从雾化杯体侧面的出雾孔中排出。通过上述多级结构的设置,从而产生较好的雾化效果,避免在雾化气体负责在物体表面,发生起雾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图2及图3,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包括雾化杯体10和进气接头20,雾化杯体10底部设有向内凸起的雾化罩体11,进气接头20设置于雾化杯体10下方,且进气接头20插入雾化罩体11中。
进气接头20表面设有导流槽21,导流槽21与雾化罩体11内壁形成液体流通的液体流道22,雾化罩体11顶部开设有雾化孔111,液体流道22与雾化孔111连通,雾化杯体10下方设有进液管12,进液管12与液体流道22连通。
雾化杯体10内部设有撞击组件30,撞击组件30设置于雾化孔111上方,撞击组件30与雾化孔111之间存在间隙,雾化杯体10侧面设有出雾孔13,出雾孔13与雾化杯体10连通。
将进气接头20插入固定在雾化罩体11内,通入高压气体到进气接头20中,高压气体经过进气接头20进入雾化罩体11中,再从雾化罩体11顶部的雾化孔111排出。在这个过程中,雾化罩体11内形成负压,从而将进液管12中的液体吸入到进气接头20与雾化罩体11之间的液体流道22中,通过液体流道22对进入到雾化罩体11内的液体进行限流,避免因为液体流量过大,导致后续与高压气体混合雾化的效果不好,产生较大的雾化颗粒。
进入液体流道22的液体沿进气接头20表面的导流槽21流动至出雾孔13,再跟高压气体一起混合从雾化孔111中喷出,形成液体的雾化,通过液体流道22控制液体的流量,从而取得更好地雾化效果,减少较大雾化颗粒的产生。
并且在雾化孔111上方设有撞击组件30,撞击组件30与雾化孔111之间存在间隙,使雾化孔111喷出的雾化气体与撞击组件30发生碰撞,再次进行雾化粉碎,形成更小的雾化颗粒,再从雾化杯体10侧面的出雾孔13中排出。通过上述多级结构的设置,从而产生较好的雾化效果,避免在雾化气体负责在物体表面,发生起雾的情况。
上述方案中,导流槽21包括环形槽211和若干个引流槽212,引流槽212按相同间隔设置于进气接头20表面,环形槽211环绕设置于进气接头20表面,引流槽212均与环形槽211连通,环形槽211与进液管12连通。
通过引流槽212可使液体更加分散于进气接头20的四周,从而更好地与高压气体进行混合,产生更小的雾化颗粒,而环形槽211可确保进液管12中的液体能够流至引流槽212中。并且引流槽212可采用螺旋状结构,环绕进气接头20表面进行设置,从而使液体进行螺旋流动,能够更好地与高压气体进行混合。
并且在进气接头20两侧设有固定片23,固定片23通过紧固件与雾化杯体10固定连接。可通过紧固件将进气接头20直接固定于雾化杯体10下方,与雾化杯体10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使用,也可以根据需求将雾化杯体10与进气接头20进行拆分,对进气接头20进行调整。
撞击组件30包括固定座31、档条32及固定环33,档条32设置于固定环33中,固定环33设置于固定座31下方,固定座31通过紧固件与雾化杯体10上方固定连接,档条32位于雾化孔111上方。
通过固定座31将档条32固定设置于雾化孔111上方,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固定座31的高度,从而调整档条32与雾化孔111之间的距离,使雾化孔111喷出的雾化气体与不同距离的档条32能够产生不同的雾化效果,在实际使用中,调整至最佳的状态。
上述出雾孔13数量数量为两个,出雾孔13分别位于档条32两侧,且出雾孔13高于雾化孔111,出雾孔13成倾斜设置,出雾孔13朝向雾化杯体10外部向上倾斜。将出雾孔13设置于档条32两侧,有利于与档条32撞击之后的雾化气体从出雾孔13中排出,并且出雾孔13高于雾化孔111,能够更好地将雾化孔111喷出的雾化气体排出。
在雾化杯体10下方还设有回流管14,回流管14与雾化杯体10连通,当雾化孔111喷出的雾化气体受到撞击之后,微小的雾化颗粒才能从出雾孔111排出,一些雾化颗粒较大的会附着在档条32表面以及雾化杯10内侧壁等,重新凝聚成液体,回流到雾化杯体10中,并且雾化杯体10内壁也可以存在有较大的雾化颗粒附着在表面,凝聚形成液体,从而可利用回流管14,将雾化杯体10内的液体进行回流收集,重新进行利用,减少液体的浪费,也避免液体汇集在雾化杯体10内,影响雾化效果,并且避免了渗液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将进气接头插入固定在雾化罩体内,通入高压气体到进气接头中,高压气体经过进气接头进入雾化罩体中,再从雾化罩体顶部的雾化孔排出。在这个过程中,雾化罩体内形成负压,从而将进液管中的液体吸入到进气接头与雾化罩体之间的液体流道中,通过液体流道对进入到雾化罩体内的液体进行限流,避免因为液体流量过大,导致后续与高压气体混合雾化的效果不好,产生较大的雾化颗粒。进入液体流道的液体沿进气接头表面的导流槽流动至出雾孔,再跟高压气体一起混合从雾化孔中喷出,形成液体的雾化,通过液体流道控制液体的流量,从而取得更好地雾化效果,减少较大雾化颗粒的产生。并且在雾化孔上方设有撞击组件,撞击组件与雾化孔之间存在间隙,使雾化孔喷出的气液混合物与撞击组件发生高速碰撞,再次进行雾化粉碎,形成更小的雾化颗粒,再从雾化杯体侧面的出雾孔中排出。通过上述多级结构的设置,从而产生较好的雾化效果,避免在雾化气体附着在物体表面,发生起雾的情况。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杯体和进气接头,所述雾化杯体底部设有向内凸起的雾化罩体,所述进气接头设置于雾化杯体下方,且所述进气接头插入雾化罩体中,所述进气接头表面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雾化罩体内壁形成液体流通的液体流道,所述雾化罩体顶部开设有雾化孔,所述液体流道与雾化孔连通,所述雾化杯体下方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液体流道连通,所述雾化杯体内部设有撞击组件,所述撞击组件设置于雾化孔上方,所述撞击组件与雾化孔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雾化杯体侧面设有出雾孔,所述出雾孔与雾化杯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包括环形槽和若干个引流槽,所述引流槽按相同间隔设置于进气接头表面,所述环形槽环绕设置于进气接头表面,所述引流槽均与环形槽连通,所述环形槽与进液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两侧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通过紧固件与雾化杯体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组件包括固定座、档条及固定环,所述档条设置于固定环中,所述固定环设置于固定座下方,所述固定座通过紧固件与雾化杯体上方固定连接,所述档条位于雾化孔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孔数量数量为两个,所述出雾孔分别位于档条两侧,且所述出雾孔高于雾化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孔成倾斜设置,所述出雾孔朝向雾化杯体外部向上倾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杯体下方还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雾化杯体连通。
CN202120773278.8U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 Active CN215390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3278.8U CN215390079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3278.8U CN215390079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90079U true CN215390079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1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73278.8U Active CN215390079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90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85002B2 (en) Foamer nozzle assembly for trigger sprayer
JP4276311B2 (ja) 二流体ノズル
EP0717095A2 (en) Nozzle for use in fluidized catalytic cracking
CN105797887A (zh) 雾化喷嘴及其雾化设备
JP5662655B2 (ja) ノズル
CN106925453B (zh) 一种二次气液二相流静电喷头
CN204072864U (zh) 扩香设备
KR20070054674A (ko) 개선된 내부 혼합 공기 분무 노즐 어셈블리
PT1047504E (pt) Bocal de pulverizacao para a pulverizacao de um produto de lingotamento continuo com um liquido de resfriamento
CN215390079U (zh) 一种多级非加热雾化结构
CN111298172A (zh) 一种雾化消毒机
US11738355B2 (en) Flag mushroom cup nozzle assembly and method
EP2744598A1 (en) Multiple discharge air induction spray nozzle assembly
CN113048591A (zh) 消音器和加湿器
CN110918285B (zh) 雾化喷头及装有该喷头的雾化设备
KR900004592B1 (ko) 공기 유도식 분무기
CN208626279U (zh) 一种扩散效果好的负离子香薰机
CN214347282U (zh) 一种气液双流体旋风雾化喷药喷头
WO2020024145A1 (zh) 精油回流式雾化器
CN208476074U (zh) 一种重力回水超低压射流二次喷雾冷却系统用喷嘴组件
EP1406731B1 (en) Apparatus for gas/liquid contacting
CN207287822U (zh) 一种二流体雾化装置
CN220346201U (zh) 一种雾化喷头
US20070163575A1 (en) Nebulizer
CN204072865U (zh) 低噪音的扩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