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6924U - 鼻腔给药器 - Google Patents

鼻腔给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6924U
CN215386924U CN202023022410.6U CN202023022410U CN215386924U CN 215386924 U CN215386924 U CN 215386924U CN 202023022410 U CN202023022410 U CN 202023022410U CN 215386924 U CN215386924 U CN 215386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ircumferential
inner shell
buckle
inj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224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锦君
段胜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Fu Da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Luoyang Fudao Cel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hijiazhuang Xinfuda Pharmaceutical Pac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Fu Da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Luoyang Fudao Cel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hijiazhuang Xinfuda Pharmaceutical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Fu Da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Luoyang Fudao Cel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hijiazhuang Xinfuda Pharmaceutical Pac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Fu Da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224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6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6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6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腔给药器,属于医疗喷雾装置领域,包括注射器、推杆、内壳、外壳、周向限位结构和周向止退结构;注射器内设有第一防退卡扣;推杆滑动设于注射器内,推杆的前端设有与第一防退卡扣配合的防退端头;内壳与注射器的前端螺纹配合;外壳罩设于内壳之外,外壳与内壳于前后方向上卡接配合;周向限位结构设于外壳和内壳之间,用于防止外壳和内壳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周向止退结构设于注射器和外壳之间,用于防止外壳在沿与内壳的预设安装旋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给药器制造更加简单,降低喷头的制造和装配难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外壳和内壳3形成的喷头结构被重复利用,提升给药器的自毁性。

Description

鼻腔给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喷雾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鼻腔给药器。
背景技术
鼻腔给药器是一种用来向鼻孔内喷出大体呈雾状治疗流体的装置,因其风险低、治疗效果快、减小痛苦等优点逐渐成为普遍采用的治疗手段,适用于鼻炎治疗、流感疫苗接种等领域,其喷雾式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大医护人员、患者所接受。因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很多鼻腔给药器均为一次性医疗设备,但是,现有的鼻腔给药器难以有效避免重复利用的风险,部分零部件等仍然可以拆卸重复使用,这种二次利用的医疗废品流入市场无疑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另外,现有的鼻腔给药器中,与注射器中推杆配合的自毁结构一般设置于喷头内,增加了喷头的制造及装配难度,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腔给药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鼻腔喷雾器的自毁性较差,部分零件仍然能够拆卸使用,并且注射器中推杆的自毁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鼻腔给药器,包括:
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内设有第一防退卡扣;
推杆,滑动设于所述注射器内,所述推杆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防退卡扣配合的防退端头,所述第一防退卡扣能于所述防退端头的后侧对所述防退端头进行限位;
内壳,与所述注射器的前端螺纹配合,所述内壳的前部设有连通口;
外壳,罩设于所述内壳之外,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于前后方向上卡接配合,所述注射器通过所述连通口连通于所述外壳前端的喷口;
周向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及
周向止退结构,设于所述注射器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外壳在沿与所述内壳的预设安装旋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所述预设安装方向为将所述内壳旋转螺接于所述注射器的旋向。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壳内壁设有轴向定位卡扣,所述内壳外壁设有与所述轴向定位卡扣卡接配合的轴向定位凸起。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
周向限位凸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周向限位凸齿沿所述内壳的周向设于所述内壳的外壁;以及
周向限位凸块,设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周向限位凸块能插入相邻两个所述周向限位凸齿之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周向限位凸齿的后端向外延伸,以形成所述轴向定位凸起。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周向止退结构包括:
周向止退凸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周向止退凸齿沿所述注射器的周向设于所述注射器的外壁;以及
周向止退卡片,外端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周向止退卡片能卡入相邻两个所述周向止退凸齿之间,所述周向止退卡片的内端倾斜设置,其倾斜方向与所述预设安装旋向相反。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注射器的前端具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内壳的外壁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结构,所述安装环的外侧面设有所述周向止退凸齿。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壳与所述注射器之间配合形成注入腔,所述内壳的前部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前部内壁之间设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通过所述连通口连通于所述注入腔,所述雾化腔还连通于所述喷口;所述雾化腔的顶壁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绕所述喷口的轴线呈放射状分布,所述雾化腔的顶部连通于所述螺旋槽的外端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螺旋槽的外端呈圆弧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防退卡扣位于所述注射器的前端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防退端头为前窄后宽的锥体,所述防退端头的侧面为内凹的曲面;
所述鼻腔给药器还包括第二防退卡扣,所述第二防退卡扣沿所述注射器的轴向于所述第一防退卡扣的后方设有多组,每一组所述第二防退卡扣的前方均对应设有球形缓冲头,当所述防退端头越过其中一组所述第二防退卡扣时,所述球形缓冲头抵接于所述防退端头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给药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鼻腔给药器中,将于推杆配合的自毁结构(第一防退卡扣)设于注射器内,相比将其设于喷头结构中来说,制造更加简单,不占用喷头内本就有限的空间,有利于优化喷头结构,降低喷头的制造和装配难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不仅推杆和注射器之间设有防退自毁结构,由于内壳和外壳之间卡接并通过周向限位结构限定了周向的相对位置,再加上内壳与注射器之间的螺纹连接,如果要拆卸外壳的话,必须沿预设安装旋向的反向旋拧外壳,而周向止退结构又阻止了这一运动,如果强行拆卸外壳的话势必会损坏外壳,这就使得周向止退结构形成了防退自毁结构,有效避免了将外壳完整拆卸的可能,避免外壳和内壳所形成的喷头结构被重复利用,提升给药器的自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鼻腔给药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内壳和外壳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内壳的结构示意;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外壳的剖视图;
图9为图8的仰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鼻腔给药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采用的注射器和推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推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3为图1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注射器;101、第一段;102、第二段;103、密封膜;104、第一密封腔;105、第二密封腔;106、第一刺针;108、内螺纹环;2、推杆;201、第一杆体;202、第二杆体;203、断点结构;204、活塞;3、内壳;301、内壳外螺纹;4、外壳;5、第一防退卡扣;6、防退端头;7、连通口;8、喷口;9、轴向定位卡扣;10、轴向定位凸起;11、周向限位凸齿;12、周向限位凸块; 13、周向止退凸齿;14、周向止退卡片;15、安装环;16、注入腔;17、雾化腔;18、螺旋槽;19、第二防退卡扣;20、球形缓冲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轴向”平行于前后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给药器进行说明。所述鼻腔给药器,包括注射器1、推杆2、内壳3、外壳4、周向限位结构和周向止退结构;注射器1内设有第一防退卡扣5;推杆2滑动设于注射器1内,推杆2的前端设有与第一防退卡扣5配合的防退端头6,第一防退卡扣5能于防退端头6的后侧对防退端头6进行限位;内壳3与注射器1的前端螺纹配合,内壳3的前部设有连通口7;外壳4罩设于内壳3之外,外壳4与内壳3于前后方向上卡接配合,注射器1通过连通口7连通于外壳4前端的喷口8;周向限位结构设于外壳4和内壳3之间,用于防止外壳4和内壳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周向止退结构设于注射器1和外壳4之间,用于防止外壳4在沿与内壳3 的预设安装旋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预设安装方向为将内壳3旋转螺接于注射器1的旋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鼻腔给药器中,将于推杆2配合的自毁结构 (第一防退卡扣5)设于注射器1内,相比将其设于内壳3和外壳4组合形成的喷头结构中来说,制造更加简单,不占用喷头内本就有限的空间,有利于优化喷头结构,降低喷头的制造和装配难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不仅推杆2和注射器1之间设有防退自毁结构,由于内壳3和外壳4 之间卡接并通过周向限位结构限定了周向的相对位置,再加上内壳3与注射器 1之间的螺纹连接,如果要拆卸外壳4的话,必须沿预设安装旋向的反向旋拧外壳4,而周向止退结构又阻止了这一运动,如果强行拆卸外壳4的话势必会损坏外壳4,这就使得周向止退结构形成了防退自毁结构,有效避免了将外壳4 完整拆卸的可能,避免外壳4和内壳3所形成的喷头结构被重复利用,提升给药器的自毁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给药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4 及图11,推杆2包括第一杆体201和设于第一杆体201后方的第二杆体202,第一杆体201和第二杆体202之间通过断点结构203连接,第一杆体201的外周套装有活塞204,活塞204与注射器1的内壁密封抵接。当防退端头6卡入第一防退卡扣5后,不能将推杆2整体拉出,如果强行拉出推杆2,则断点结构203断裂,第二杆体202脱离第一杆体201,最终只能将第二杆体202抽出,第一杆体201仍然被第一防退卡扣5限制住。
具体地,断点结构203设有两组,两组断点结构203分别位于第一杆体201 后端部的两侧,第二杆体202的前端设有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两侧壁分别通过断点结构203与第一杆体201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给药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3、图7、图10及图11,为了简化结构,内壳3后端设有与注射器1配合的内壳外螺纹301。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给药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5 至图10,外壳4内壁设有轴向定位卡扣9,内壳3外壁设有与轴向定位卡扣9 卡接配合的轴向定位凸起10。安装时,将外壳4向内壳3的方向推动,直至轴向定位卡扣9卡在轴向定位凸起10的后侧,形成喷头结构,随后将喷头结构对准注射器1,旋拧螺接于注射器1,其结构简单,定位可靠,能有效的将外壳4 与内壳3组合起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5至图10,周向限位结构包括周向限位凸齿11和周向限位凸块12;周向限位凸齿11设有多个,多个周向限位凸齿11沿内壳3的周向设于内壳3的外壁;周向限位凸块 12设于外壳4的内壁,周向限位凸块12能插入相邻两个周向限位凸齿11之间。本实施方式通过凸齿结构进行限位,结构强度高,限位效果好,有利于提高内壳3和外壳4的整体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5至图10,为了简化结构,使结构更加紧凑,周向限位凸齿11的后端向外延伸,以形成轴向定位凸起10,即周向限位凸齿11的外端部为轴向定位凸起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5至图10,周向止退结构包括周向止退凸齿13和周向止退卡片14;周向止退凸齿13设有多个,多个周向止退凸齿沿13注射器1的周向设于注射器1的外壁;周向止退卡片14设于外壳4的内壁,周向止退卡片14能卡入相邻两个周向止退凸齿13 之间,周向止退卡片14的内端倾斜设置,其倾斜方向与预设安装旋向相反。以图6的视角为例,当安装前述的喷头结构时,内壳3和外壳4同步逆时针转动,周向止退卡片14能在周向止退凸齿13的逆时针外周滑动,不影响内壳3的旋拧安装;如果顺时针旋外壳4,则周向止退卡片14卡入相邻两个周向止退凸齿 13之间,进而不能实现顺时针转动,如果强行转动的话,周向止退卡片14或其附近的外壳4部分会断裂,不能再次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3,注射器 1的前端具有安装环15,安装环15的内侧面设有与内壳3的外壁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结构,安装环15的外侧面设有周向止退凸齿13。通过设置安装环15,为螺接结构及周向止退结构提供连接平台,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不仅缩小了体积,还能简化安装步骤。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3,外壳4 与注射器1之间配合形成注入腔16,内壳3的前部外壁和外壳4的前部内壁之间设有雾化腔17,雾化腔17通过连通口7连通于注入腔16,雾化腔17还连通于喷口8;雾化腔17的顶壁设有螺旋槽18,螺旋槽18绕喷口8的轴线呈放射状分布,雾化腔17的顶部连通于螺旋槽18的外端部。药液通过推杆2的挤压,从注入腔16经连通口7流入雾化腔17内,经过雾化腔17的加压作用以及螺旋槽18的导向作用,可将雾化液滴经喷口8喷出,雾化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外壳4呈伞状结构,外径由前向后逐渐增加,方便伸入鼻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9,为了提升雾化效果,螺旋槽18的外端呈圆弧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3,为了有效避免注射器1倍重复利用,第一防退卡扣5位于注射器1的前端部,推杆2 推到底后不能再向后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0,防退端头6为前窄后宽的锥体,防退端头6的侧面为内凹的曲面;鼻腔给药器还包括第二防退卡扣19,第二防退卡扣19沿注射器1的轴向于第一防退卡扣5的后方设有多组,每一组第二防退卡扣19的前方均对应设有球形缓冲头20,当防退端头6 越过其中一组第二防退卡扣19时,球形缓冲头20抵接于防退端头6的侧面。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防退卡扣19的作用于第一防退卡扣5类似,球形缓冲头 20能在防退端头6越过其中一组第二防退卡扣19后给推杆2产生阻力,进而产生卡顿感,继续推进的话,防退端头6能够越过球形缓冲头20继续前进。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每一组第二防退卡扣19的设置位置均对应不同的给药量,使得本实施方式的鼻腔给药器能实现精确的间断性给药,同时无需医护人员反复观察注射器1上的刻度,使用更加方便。
另外,由于一些药物在混合后保质期较短,队运输及售卖的时间要求较高,不利于降低成本,同时鼻腔给药器的长度也较长,不利于存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如下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1至图13,注射器1包括第一段101和设于第一段101前端的第二段102,内壳3和外壳4均分别与第二段102的前端连接,第二段102的后端和中部均设有密封膜103,第一段101的前端也设有密封膜103,使得第一段101中密封膜103和推杆2之间形成第一密封腔104,第二段102中两个密封膜103之间形成第二密封腔105,第一密封腔104中能填装液体药物,第二密封腔105中能填装液体或粉末状的药物。同时,第一段 101的前端和第二段102的后端还分别设有第一刺针106,第一段101上的第一刺针106向前延伸,第二段102上的第一刺针106向后延伸,当第一段101和第二段102安装到为后,第一段101前端的第一刺针106能捅破第二段102后端的密封膜103,第二段102后端的第一刺针106能捅破第一段101上的密封膜103,此时摇晃鼻腔给药器,能将第一密封腔104中的药物和第二密封腔105 中的药物混合均匀。另外,防退端头6的前端呈尖刺状,当两个腔体中的药物混合后,向前推进推杆2,防退端头6的前端逐一刺破第一段101前端的密封膜103、第二段102后端的密封膜103,最终能刺破位于第二段102中部的密封膜103,推杆2自身能够扩大破口的面积,药液最终全部流向第二段102的前端。
本实施方式将注射器设置成分段的形式,其中不同种类的药物也分开密封保存,仅在使用前进行混合,大大延长了药品存放的期限,同时还能节省一定的存放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段101的前端固设有内螺纹环108,第二段102的后部外壁设有与内螺纹环108配合的外螺纹,第一段101和第二段102采用螺纹结构配合,不仅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牢靠,而且,在第一刺针106刺破密封膜103的过程中,第一刺针106还能在密封膜103的径向面上移动一段距离,进而扩大密封膜103上破口的面积,方面两种药物的混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段101上的第一刺针106和第二段102上的第一刺针 106之间不能发生干涉,因此,要控制好螺纹的尺寸,保证第一刺针106在与密封膜103进行有效接触之前不会相互干涉。或者,可如图13所示,在第一段 101前端的第一刺针106的伸出杆上设置相应的避位槽结构,并在该处对应的密封膜103上设置相应的避位凹陷。
进一步地,第一段101和第二段102之间还可沿前后方向插接或卡接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鼻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内设有第一防退卡扣;
推杆,滑动设于所述注射器内,所述推杆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防退卡扣配合的防退端头,所述第一防退卡扣能于所述防退端头的后侧对所述防退端头进行限位;
内壳,与所述注射器的前端螺纹配合,所述内壳的前部设有连通口;
外壳,罩设于所述内壳之外,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于前后方向上卡接配合,所述注射器通过所述连通口连通于所述外壳前端的喷口;
周向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及
周向止退结构,设于所述注射器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外壳在沿与所述内壳的预设安装旋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所述预设安装方向为将所述内壳旋转螺接于所述注射器的旋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设有轴向定位卡扣,所述内壳外壁设有与所述轴向定位卡扣卡接配合的轴向定位凸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
周向限位凸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周向限位凸齿沿所述内壳的周向设于所述内壳的外壁;以及
周向限位凸块,设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周向限位凸块能插入相邻两个所述周向限位凸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限位凸齿的后端向外延伸,以形成所述轴向定位凸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止退结构包括:
周向止退凸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周向止退凸齿沿所述注射器的周向设于所述注射器的外壁;以及
周向止退卡片,外端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周向止退卡片能卡入相邻两个所述周向止退凸齿之间,所述周向止退卡片的内端倾斜设置,其倾斜方向与所述预设安装旋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鼻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的前端具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内壳的外壁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结构,所述安装环的外侧面设有所述周向止退凸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注射器之间配合形成注入腔,所述内壳的前部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前部内壁之间设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通过所述连通口连通于所述注入腔,所述雾化腔还连通于所述喷口;所述雾化腔的顶壁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绕所述喷口的轴线呈放射状分布,所述雾化腔的顶部连通于所述螺旋槽的外端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的外端呈圆弧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退卡扣位于所述注射器的前端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鼻腔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端头为前窄后宽的锥体,所述防退端头的侧面为内凹的曲面;
所述鼻腔给药器还包括第二防退卡扣,所述第二防退卡扣沿所述注射器的轴向于所述第一防退卡扣的后方设有多组,每一组所述第二防退卡扣的前方均对应设有球形缓冲头,当所述防退端头越过其中一组所述第二防退卡扣时,所述球形缓冲头抵接于所述防退端头的侧面。
CN202023022410.6U 2020-12-15 2020-12-15 鼻腔给药器 Active CN215386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2410.6U CN215386924U (zh) 2020-12-15 2020-12-15 鼻腔给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2410.6U CN215386924U (zh) 2020-12-15 2020-12-15 鼻腔给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6924U true CN215386924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37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22410.6U Active CN215386924U (zh) 2020-12-15 2020-12-15 鼻腔给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6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6185411A (ja) 経皮投薬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に使用するニードル形成体
JPH10113390A (ja) 31ゲージ針を有する薬剤投与ペン
IE45413B1 (en) Non-reusable hypodermic syringe assembly containing a drug
JP2005525836A (ja) ニードルハブアッセンブリ
CN113350634A (zh) 喷雾给药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喷雾给药系统
CN112472984B (zh) 鼻腔给药装置
CN216169251U (zh) 喷雾给药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喷雾给药系统
CN215386924U (zh) 鼻腔给药器
CN219071639U (zh) 鼻腔喷雾给药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喷雾系统
CN208910826U (zh) 定量式给药装置
EP3055010B1 (en) Device for delivery of an aerosol substance
CN214860463U (zh) 一种鼻腔给药装置
CN203816006U (zh) 一种呼吸内科喷药器
CN109568778B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
CN202777336U (zh) 带配药接口的喷雾式注射器
CN102125723B (zh) 一种鼻腔前庭给药装置
CN219354912U (zh) 一种可实现多次连续定量给药的给药器
CN219271834U (zh) 一种雾化喷头和一种鼻腔给药装置
CN219963656U (zh) 一种雾化喷头及喷雾装置
CN220002613U (zh) 一种喷雾装置
CN219423551U (zh) 一种一次性鼻腔喷雾给药器
CN212522614U (zh) 一次性使用给药雾化器
CN116077816B (zh) 一种雾化喷头和喷雾装置
CN2155231Y (zh) 医用喷雾注射器
CN221014167U (zh) 一种术前小儿麻醉用鼻腔给药喷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