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4896U - 一种带辅助缝合裙边的主动脉人工血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辅助缝合裙边的主动脉人工血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4896U
CN215384896U CN202120383972.9U CN202120383972U CN215384896U CN 215384896 U CN215384896 U CN 215384896U CN 202120383972 U CN202120383972 U CN 202120383972U CN 215384896 U CN215384896 U CN 215384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blood vessel
suture
aortic
b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839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磊
韩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3839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4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4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48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辅助缝合裙边的主动脉人工血管,其包括血管本体,血管本体为中空的弓形管,血管本体的两端设有用于与对应的主动脉血管缝合的第一缝合缘,血管本体上依次设有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的第一端分别与血管本体连通,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的第二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分支动脉血管缝合的第二缝合缘,主动脉人工血管还包括连接件,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的第二端分别穿过连接件,连接件的边缘设有用于与主动脉血管缝合的第三缝合缘。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的边缘与原主动脉对应的血管壁缝合连接,从而使得原血管壁可以包裹不同尺寸的人工血管,解决了原血管壁面积不足,无法包裹人工血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带辅助缝合裙边的主动脉人工血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主动脉弓部置换手术的主动脉人工血管。
背景技术
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大的动脉管,从心脏的左心室发出,向上向右再向下略呈弓状,再沿脊柱向下行,在胸腔和腹腔内分出很多较小的动脉。主动脉是向全身各部输送血液的主要导管,也叫大动脉。
而当主动脉弓部出现问题时,例如主动脉弓部出现血管撕裂,即主动脉夹层(A型)时,需要对主动脉弓部及其上三根分支血管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对主动脉弓部部分或者完全替换从而恢复主动脉弓部的完整性及脑部供血动脉的正常血流。
主动脉弓部替换手术后,人工血管在血管内血压作用下,血管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现象,即血液成分会从人工血管壁渗出,同时人工血管吻合口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针眼渗血现象,从而增加患者术后心包、纵膈的引流量。目前的常规做法为保留患者自体的主动脉血管壁,在用人工血管置换完主动脉弓部后,以原自体主动脉壁包裹人工血管,并将主动脉壁与右心房缝合,使人工血管渗血和吻合口出血包裹在人工血管和自体主动脉壁之间,并通过此腔隙将出血导入右心房,起到“内引流”作用。但因主动脉在病理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且不同年龄的人群其尺寸也不同,常常会现有自体血管壁面积不够,不足以包裹置换的人工血管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脉人工血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因主动脉弓部手术时自体血管壁面积不足造成无法完全包裹人造主动脉血管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脉人工血管,其包括血管本体,所述血管本体为中空的弓形管,所述血管本体的两端设有第一缝合缘,所述第一缝合缘用于与对应的主动脉血管缝合连接,所述血管本体上依次设有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所述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分别为中空的圆管,所述第一分支的第一端、第二分支的第一端和第三分支的第一端分别与血管本体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的第二端、第二分支的第二端和第三分支的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二缝合缘,所述第二缝合缘用于与对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缝合连接,所述主动脉人工血管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的第二端分别穿过连接件且所述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的分别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边缘设有第三缝合缘,所述第三缝合缘用于与对应的主动脉壁缝合连接。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的宽度大于血管本体直径。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采用牛心包材料。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血管本体、第一分支、第二分支、第三分支和连接件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血管本体和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缝合连接。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上还设有回血管,所述回血管的第一端与连接件连通,所述回血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对应的心脏的回血部位缝合连接。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回血管与连接件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地实现方式中,所述回血管与连接件缝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脉人工血管,通过血管本体的第一分支、第二分支、第三分支设置从而使得主动脉人工血管可以替代心血管系统中的主动脉弓部,同时通过在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设有的连接件,且通过连接件的边缘与原主动脉对应的血管壁缝合连接,从而增加了原血管壁的缝合面积,使得原血管壁可以包裹不同尺寸的人工血管,解决了原血管壁面积不足,无法包裹人工血管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主动脉人工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心脏主动脉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种主动脉人工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血管本体;
20-第一分支;
30-第二分支;
40-第三分支;
50-连接件;
60-回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现有的对于主动脉弓部进行手术时,需要在心脏的股动脉插管和上、下腔静脉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然后在心脏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部开膛,保留原主动脉管壁,将主动脉弓部进行部分或者全部人工血管置换后将保留的原主动脉管壁包裹人工血管,并与右心房连接。心脏上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部会因病情和年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尺寸,现有的人工血管置换后保留的原主动脉壁常因面积不够而无法完全包裹人工血管,通过血管本体的第一分支、第二分支、第三分支设置与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连接,从而使得人工血管可以替代主动脉弓部,同时通过在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设有的连接件,且通过连接件的边缘与原主动脉对应的血管壁缝合连接,从而使得原血管壁可以包裹不同尺寸的人工血管。
有鉴于此,本公开设计了一种主动脉人工血管,其通过在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设有的连接件,且通过连接件的边缘与心脏对应的血管缝合连接,从而使得主动脉人工血管可以替代不同尺寸的主动脉,提高了人造血管的通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现方式进行介绍,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清晰地了解本公开的方案。需要指出的是,下文中介绍的不同实现方式中的某个或者某些结构可以相互替换,并且本公开的实现方式也不仅限于下述示例,在上述构思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下文中的示例得到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这些实现方式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的内容。
图1-图3示出了一种主动脉人工血管机构。如图1-图3所示,其提供的主动脉人工血管,包括血管本体10,血管本体10的两端设有第一缝合缘,血管本体10上依次设有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第一分支20的第一端、第二分支30的第一端和第三分支40的第一端分别与血管本体10连通,第一分支20的第二端、第二分支30的第二端和第三分支40的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二缝合缘,第二缝合缘用于与对应的心脏血管缝合连接,主动脉人工血管还包括连接件50,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的第二端分别穿过连接件50且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分别与连接件50固定连接,连接件50的边缘设有第三缝合缘,第三缝合缘用于与对应的主动脉壁缝合连接。
具体的,血管本体10为中空的弓形管,血管本体10的第一端的缝合缘与对应的心脏血管缝合连接,血管本体10的第二端的缝合缘与对应的心脏血管缝合连接,以此将截断的心脏血管与血管本体10连通。当然血管本体10可以采用血管支架与血管外皮的组合方式,血管支架外周包裹外皮,其中金属支架可以采用金属钽、医用不锈钢或镍钛合金,外皮可以用涤纶、尼龙或聚四氟乙烯。
其中,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可以分别为中空的圆管,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的孔径小于血管本体10的孔径,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的第一端与血管本体10的连通,以使血管本体10中的血液能够流入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中。当然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也可以采用血管支架和血管外皮的组合,采用上述的组合方式也要保证各分支具有一定的柔性。
连接件50采用牛心包材料。经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组织强度和植入体内寿命均明显增加,拉伸力明显优于自身心包组织,同时还具有来源广泛,易于塑形和缝合等优点,因此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0采用牛心包材料来与心脏的主动脉缝合连接。
其中,连接件50的宽度大于血管本体10直径。连接件50的宽度大于血管本体10的直径,可以使得连接件50能够突破血管本体10的尺寸与心脏的血管缝合,从而提高了主动脉人工血管的通用性。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裁减连接件50的尺寸。
血管本体10、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第三分支40和连接件50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方式使得血管本体10与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连接牢固、密封性好。
当然,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血管本体10和连接件50分别与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缝合连接。通过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通过医用针线进行缝合也可以与血管本体10实现固定以及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与血管本体10的连通。
本公开设计了一种主动脉人工血管,其通过血管本体10的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第三分支40设置从而使得主动脉人工血管可以替代心脏中的主动脉,同时通过在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设有的连接件50,且通过连接件50的边缘与原血管壁缝合连接,从而使得原血管壁可以包裹不同尺寸的人工血管,解决了原血管壁面积不足,无法包裹人工血管的问题,提高了人造血管的通用性通过血管本体10的连接件50实现了能够与原主动脉壁缝合起到血管外包裹,从而减少了人工血管及分支吻合口渗血,减少患者术后心包、纵膈腔引流量,让患者术后更平稳,恢复更快。
图4为心脏主动脉结构。请参见图1-图4,本公开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为,在手术前,通过股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过血管阻断钳将心脏上的升主动脉以及主动脉弓部各分支的血管阻断,此时将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开膛,保留原主动脉壁,将主动脉人工血管置入心脏的主动脉中,然后依次将置入的主动脉人工血管上的第一缝合缘与对应的主动脉血管缝合,之后将保留的原主动脉壁包裹住血管主体,由于血管主体的大小不同,常导致原主动脉壁无法完全包裹住血管主体,此时利用连接件来弥补未被原血管壁包裹住的部位,将第三缝合缘与对应的血管壁缝合,然后将第二缝合缘与对应的分支血管缝合,完成主动脉弓部血管置换。
图5和图6示出了另一种主动脉人工血管的结构。请参见图5和图6,其提供的主动脉人工血管,包括血管本体10,血管本体10的两端设有第一缝合缘,血管本体10上依次设有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第一分支20的第一端、第二分支30的第一端和第三分支40的第一端分别与血管本体10连通,第一分支20的第二端、第二分支30的第二端和第三分支40的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二缝合缘,第二缝合缘用于与对应的心脏血管缝合连接,主动脉人工血管还包括连接件50,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的第二端分别穿过连接件50且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分别与连接件50固定连接,连接件50的边缘设有第三缝合缘,第三缝合缘用于与对应的心脏血管缝合连接,连接件50上还设有回血管60,回血管60的第一端与连接件50连通,回血管60的另一端用于与对应的心脏血管缝合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血管本体10的两个端部通过缝合的方式与原有的主动脉血管连接,血管本体10的两个端部缝合过程中出现缝合不牢固的情况,血液会溢流,而连接件50的边缘与对应的心脏主动脉血管壁缝合后,会使得连接件50和对应的心脏主动脉血管壁以及血管本体10之间形成一个储血腔,通过储血腔储存外溢的血液,然后通过回血管60将溢出的血液送至相应的心脏部位中(右心房)。
具体的,回血管60与连接件5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设置。一体成型的方式使得回血管60与连接件50连接牢固。回血管60的第二端穿过连接件50与心脏的回血部连接,例如回血管60的第二端与心脏的右心房连接。当然,回血管60也可以采用血管支架和外皮的组合方式。
当然,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回血管60与连接件50还可以采用缝合连接,即在回血管60的第一端通过缝合线与连接件50缝合固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带辅助缝合裙边的主动脉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管本体(10),所述血管本体(10)为中空的弓形管,所述血管本体(10)的两端设有第一缝合缘,所述第一缝合缘用于与对应的主动脉血管缝合连接,所述血管本体(10)上依次设有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所述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分别为中空的圆管,所述第一分支(20)的第一端、第二分支(30)的第一端和第三分支(40)的第一端分别与血管本体(10)连通,所述第一分支(20)的第二端、第二分支(30)的第二端和第三分支(40)的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二缝合缘,所述第二缝合缘用于与对应的动脉分支血管缝合连接,所述主动脉人工血管还包括连接件(50),所述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的第二端分别穿过所述连接件(50)且所述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分别与所述连接件(5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50)的边缘设有第三缝合缘,所述第三缝合缘用于与对应的主动脉壁缝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0)的宽度大于血管本体(10)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脉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0)采用牛心包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脉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本体(10)、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第三分支(40)和连接件(50)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脉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本体(10)和连接件(50)分别与第一分支(20)、第二分支(30)和第三分支(40)缝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主动脉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0)上还设有回血管(60),所述回血管(60)的第一端与连接件(50)连通,所述回血管(60)的另一端用于与对应的心脏的回血部位缝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动脉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血管(60)与连接件(50)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动脉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血管(60)与连接件(50)缝合连接。
CN202120383972.9U 2021-02-21 2021-02-21 一种带辅助缝合裙边的主动脉人工血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84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83972.9U CN215384896U (zh) 2021-02-21 2021-02-21 一种带辅助缝合裙边的主动脉人工血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83972.9U CN215384896U (zh) 2021-02-21 2021-02-21 一种带辅助缝合裙边的主动脉人工血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4896U true CN215384896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7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8397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84896U (zh) 2021-02-21 2021-02-21 一种带辅助缝合裙边的主动脉人工血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4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02945A (en) Separable annuloplasty ring
DE69829573T2 (de) Kurze endoprothese
CN202843681U (zh) 术中覆膜支架
US8267994B2 (en) Mono cusped patch and valved conduit for repairing cardiac outflow tract
CN104367400B (zh) 一种支架移植物
JPH10504481A (ja) 脈管構造体の円周を縮小するための器具
JP2009509604A (ja) 上行大動脈セグメント用人工器官および大動脈弁リークの外科的治療方法
US20060190017A1 (en) Fibrin sealants and platelet concentrates applied to effect hemostasis at the interface of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with body tissue
JP2007537842A (ja) グラフトの強化された生物学的固定
Kenney et al. Comparison of noncrimped, externally supported (EXS) and crimped, nonsupported Dacron prostheses for axillofemoral and above-knee femoropopliteal bypass
US20110021969A1 (en) Prosthetic device for creating a vascular bypass, without clamping, from a blood vessel
US5776185A (en) Cardiovascular graft
JP2022516603A (ja)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RU2720745C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й гибридный протез с бесшовными соединениями для "открытых"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х вмешательств при расслаивающих аневризмах грудной аорты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мплантации
CN215384896U (zh) 一种带辅助缝合裙边的主动脉人工血管
KR101598704B1 (ko) 이중 봉합부를 포함하는 복합이식편
EP1645245A1 (en) Intracardiac device with sealable fenestration for total cavopulmonary anastomosis by catheterisation
CN110312537A (zh) 用于连接两个血管段的装置和方法
CN100571653C (zh) 人工肺动脉带瓣管道
RU2805295C1 (ru) Способ укрепления дистального анастомоза при протезировании дуги аорты по методике "хобот слона"
CN215535332U (zh) 适于治疗升主动脉根部疾病的移植物
US9554801B2 (en) Extravascular implant for facilitating sutured side-to-side arteriovenous fistula creation and maintaining patency
US9687240B2 (en) Implant for facilitating sutureless side-to-side arteriovenous fistula creation and maintaining patency
CN218220393U (zh) 一种多分支人工血管
CN220141878U (zh) 一种用于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术中的人工血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