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3175U - 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3175U
CN215383175U CN202120379535.XU CN202120379535U CN215383175U CN 215383175 U CN215383175 U CN 215383175U CN 202120379535 U CN202120379535 U CN 202120379535U CN 215383175 U CN215383175 U CN 215383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er
water
plate
shell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95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光
何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ican Robo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ican Robo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ican Robo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ican Robo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795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3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3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3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其包括顶板、用于安装顶板的立体框架和固接在立体框架底部的底板,所述顶板为用于安装可完成煲、炖、焗和/或炒食物功能对应炊具的定位板,所述炊具上包含承接锅体或炉芯的支撑部件、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或对锅体进行冷却的制冷组件和启动加热组件、制冷组件或炉芯进行工作的电控组件在内的非移动部件与该机架固接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一体机上集成了可完成多种烹饪功能的炊具,其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且外观整洁美观。

Description

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烹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实现多种烹饪要求,购买多种烹饪设备,占用厨房大部分空间,导致厨房拥挤等现象,对日常烹饪照成困扰,为解决这一问题,市面上开始涌现出集成烹饪设备,但目前较多的是集成灶,集成灶的烹饪功能较为单一,未能很好的解决厨房拥挤现象。
本申请人之前已授权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集成烹饪装置(其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953358.0,名称:多功能集成智能烹饪装置),其包括安装架及水平设于所述机架的上面板,上面板上安装有炖煲机构、加热炉体,在煲炖机构和加热炉体的下方及机架上安装有蒸烤机构,还安装有收集所述煲炖机构、加热炉体及蒸烤机构产生的油烟进行处理的油烟处理机构及对各烹饪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器,该申请将多种烹饪设备集成安装在一个机架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厨房烹饪设备的合理安放问题,但申请人发现该申请的多功能集成智能烹饪设备存在以下不足:
该多功能集成智能烹饪装置仅仅为将现有技术中可独立使用的炖煲机构、加热炉体及蒸烤机构简单移到安装机架上,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使烹饪设备与机架融为一体的多功能烹饪一体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多种烹饪设备集成为一体结构的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其包括顶板、用于安装顶板的立体框架和固接在立体框架底部的底板,所述顶板为用于安装可完成煲、炖、焗和/或炒食物功能对应炊具的定位板,所述炊具上包含承接锅体或炉芯的支撑部件、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或对锅体进行制冷的制冷组件和启动加热组件、制冷组件或炉芯进行工作的电控组件在内的非移动部件与该机架固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炊具为煲具,所述非移动部件为煲具的内壳、外壳和加热组件;在定位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凹位,在至少一个凹位内设有中央通孔,所述中央通孔为向下延伸的台阶孔,在该台阶孔上搭设有所述内壳,内壳主体部穿过中央通孔置于定位板的下方,所述外壳套在内壳主体部上,内壳与外壳通过螺栓固接在台阶孔的周边,且内壳与外壳之间留有可容置对煲具提供热能的加热组件的夹层空间。
优选的,所述的炊具还包括用于完成焗或炒食物的炉具,该炉具包括起加热作用的炉芯、对炉芯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及上壳,所述支撑部件固接在未设有煲具的另一个所述凹位内且该支撑部件的外周边形状与凹位的内周边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壳的上表面与凹位顶端面齐平。
优选的,在定位板上位于凹位前设有长条形的矩形框,该矩形框的框壁向上延伸形成安装可对煲具或炉具进行分别控制的电控组件的凹槽。
优选的,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炊具下方设有壳体,壳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背板和顶面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后背板与所述底板密封连接构成一体结构,壳体还设有用于对其内食物分别进行蒸和烤的蒸汽发生器和加热元件。
优选的,所述蒸汽发生器安装在壳体外,蒸汽发生器的内腔用于容置净水,在其底部安装有对其内的净水起加热作用的电阻丝,蒸汽发生器上设有净水入口和蒸汽出口,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开设有蒸汽入口,所述蒸汽出口与该蒸汽入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安装在顶面板的下方,在后背板的上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排蒸气口。
本实用新型将煲具和/或炊具设置在顶板上的凹位内,在煲具和/或炊具的下方设置用于蒸烤食物的壳体,所述煲具和/或炊具以及壳体与机架形成一体结构,利用顶板及底板的某处结构充当煲具和/或炊具以及壳体的部分结构,在实现厨房烹饪设备集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减少厨具整体占用的体积,同时对使用各种煲具和炊具的控制采用总控和分控两种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烹饪功能的一体机,包括机架、煲具、炉具和主控电路,所述机架为上述的机架,在机架的定位板上设有面板,在面板内镶嵌有对所述的煲具、炉具、壳体和设置在机架内的包含供水系统、油烟废气排出装置在内的多个辅助设备进行控制的总控操作显示屏;在机架前侧的凹槽内由左到右设置有与所述煲具和炉具数量相同的电控组件,每个电控组件设置在与其对应的煲具或炉具的正前方,在电控组件之上位于凹槽的上端口设有与所述电控组件相对应的分控操作面板。
优选的,放置在煲具内壳里的锅体外壁与内壳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腔体,在所述内壳一侧边开设有内壳进气窗口,相应的,在与该内壳进气窗孔对应位置的煲具的外壳上开设有外壳进气窗口,内壳进气窗口与外壳进气窗口构成所述腔体与外壳之外相通的进气通道,在内壳的另一侧设有内壳出气窗孔,相应的,在与该内壳出气窗孔对应位置的外壳上设有外壳出气窗孔,内壳出气窗孔与外壳出气窗孔构成所述腔体与外壳之外相通的出气通道,用于对煲具进行制冷的制冷组件设置在所述煲具的下方,该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气输送管和热气回流管,所述蒸发器和压缩机由上至下设置,蒸发器置于一密封的箱体内,在箱体上开设有冷气送出口和热气回流口,所述冷气输送管的进气端与冷气送出口相接,冷气输送管的出气端与进气通道相接,热气回流管的进气端与出气通道相接,热气回流管的出气端与热气回流口相接。
优选的,所述煲具中的锅盖包括基板和盖板,所述盖板以快速拆装方式安装于基板底面,所述基板的后侧以嵌入方式可翻转连接在机架上设有煲具的凹位内的后侧,当将所述盖板向下翻转盖合在所述锅体的锅口上时,基板的两边侧和前侧外周边与凹位对应侧的内周边相接。
优选的,所述油烟废气排出装置包括抽风机和抽风管,抽风机置于所述定位板下方,抽风机的抽风口与抽风管的出风口相连接,抽风管可从所述定位板里侧中间区域自动升至定位板上方以使抽风管的进风口朝向煲具和炉具;所述供水系统由依次相接的增压泵、净水器和具有一个进水口和多个出水口的净水分配器构成,其位于所述底板上的后侧位置,所述出水口通过相应的输水管与所述煲具或壳体一一对应连接,净水器的排水口通过水管为所述油烟废气排出装置供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多种烹饪功能的一体机,在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的基础上,将面板设置在机架上,同时在机架内空余位置合理设置多个辅助设备,满足烹饪所需功能的同时实现整体结构规整,外观漂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体机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体机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体机的炊具与定位板的分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体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蒸烤箱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种一体机的左后侧立体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体机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的微压装置装配关系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顶针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顶针结构和永久磁铁、永久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水系统后侧立体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水系统分解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净水分配器的分解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炖煲与制冷组件的正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炖煲与制冷组件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炖煲与制冷组件的分解视图(右后侧视角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控阀门的正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控阀门的立体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烟废气排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烟废气排出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中抽风管与连接壳体的分解图及组合状态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中抽风管、连接壳体及升降机构的剖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中抽风管、连接壳体及升降机构的连接关系;
图27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烟处理箱与抽风机的连接关系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烟处理箱与抽风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1(以下简称机架1)
所述一体机包括所述机架1和设置在该机架1上的用于完成煲、炖、焗和炒食物的多个炊具,所述的炊具是指煲具(包括电子煲2和电炖煲3)和炉具(指电焗炉7或电磁炉),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煲具和炉具均划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移动部件和非移动部件,煲具的移动部件是可随意取出或放入煲具内的锅体(指电子煲锅体24和电炖煲锅体34,下同),煲具的非移动部件为承接锅体的内壳(指电子煲内壳21和电炖煲内壳31,下同)、套接在内壳外的外壳(指电子煲外壳22和电炖煲外壳32,下同)、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用于对锅体进行制冷的制冷组件和启动加热组件、制冷组件进行工作的电控组件;炉具的移动部件是指炉具上对炉芯进行常规保养需要经常拆卸的上壳,炉具的非移动部件是指起加热作用的炉芯、对炉芯进行控制的电控组件及支撑所述炉芯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优选为固接在机架上的底壳。
所述的机架为一体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机架1上设置特殊的结构将所述的非移动部件与机架1固接为一体结构,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一体机上集成了可完成多种烹饪功能的炊具,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2)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对移动部件进行操作,使用方便同时使用完后不需重新整理炊具,
保持厨房整洁;
3)在一体机上设置总控操作面板和分控操作面板,实现了对各炊具的集中控制;
4)外观整洁美观。
如图1-图4所示,进一步的,该机架1包括顶板、立体框架12、底板13。
1、顶板
所述顶板为用于安装可完成煲、炖、焗和/或炒食物功能对应炊具的定位板11,为了将所述的非移动部件合理的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在所述定位板11上设有至少两个凹位111,在至少一个凹位111内设有中央通孔1111,在定位板11上位于凹位111前设有长条形的矩形框112,该矩形框112的框壁向上延伸形成凹槽1121。
当所述定位板11上的凹位111为两个时,所述炊具可以为煲具和炉具,也可以为两个煲具,当定位板11上的凹位111为三个时,所述炊具可以为两个煲具和一个炉具,也可以为三个煲具,所述煲具为具有炖或煲功能的烹饪用具,所述炉具为可烹炒食材的烹饪用具。
为集成多种烹饪炊具,使功能更加齐全,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凹位111为三个,对应的,炊具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煲具、炉具和煲具。
本实用新型优选定位板11的结构和形状如下:
所述定位板11为一体成型,其外轮廓形状为长方形,定位板11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矩形框112位于前部,三个所述凹位111相互独立且纵向距离相同(以图1为机架1的前、后、左、右、顶、底方向的纸面参考图,纵向指的是由前至后,横向指由左至右,下同)由左至右的设于中部,后部设有转轴铰接结构的安装位113。
所述的凹位111为向下凹陷且上端为敞口的空腔,三个凹位111的凹位顶端面1114(凹位顶端面是指三个凹位顶端周边面及相互连接处形成的面)齐平,矩形框112的顶端面高于所述凹位顶端面1114,在左边的凹位111和右边的凹位111内分别设有所述中央通孔1111,中间的凹位111为底面是闭合面的凹位111,三个凹位111的水平面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在中间的凹位111中后部设有将中间的凹位111分隔成前部分和后部分的隔板1112,所述隔板1112的上端面与凹位顶端面1114齐平,前部分用于安装所述炊具,在后部分的凹位111底部开设通孔形成安装油烟废气排出装置8中的抽风管81的安装孔1113。
凹槽1121内设有可对设置于凹位111内的所述煲具、炉具、煲具进行分别控制的电控组件1122,所述电控组件1122的数量与所述煲具和炉具的总数量相同,即所述电控组件1122为三个,且每个电控组件1122设置在与其对应的煲具或炉具的正前方,每个电控组件分别对应一个分控操作面板,所有分控操作面板设置在凹槽1121的上端面,三个分控操作面板可以为独立设置的触摸屏面板,也可以为一体结构的触摸屏面板,而且,分控操作面板1123的上表面在一体机的面板14封盖在所述定位板11上时与该面板14的上表面齐平,由此,从外形上看,整个一体机整洁、紧凑、美观。
2、立体框架12和底板13
所述立体框架12由四根等长且垂直于水平面的立柱(前侧的左边立柱、前侧的右边立柱、后侧的左边立柱、后侧的右边立柱)和固接于相邻两根立柱之间的横梁和纵梁所搭建的长方体框架,该长方体框架顶端的横梁和纵梁上设有卡位,在定位板11的底部设有与卡位相对应的卡件,定位板11以快速拆装方式卡装在长方体框架上,长方体框架通过底部的横梁和纵梁与底板13固接。
3、煲具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煲具为电子煲2和电炖煲3,所述电子煲2具有煮饭、煲汤、自动注水等功能,其设置在定位板11的左边的凹位111内;所述电炖煲3为具有自动注水、炖煮烹饪功能及冷藏保鲜食材的功能,其设置在定位板11的右边的凹位111内。
所述电子煲2和电炖煲3均包括所述内壳、外壳、锅体、锅盖及用于对所述煲具提供热能的加热组件。
(1)、内壳和外壳
所述内壳为圆筒形结构,且内壳上端开口处向外延伸出弧形翻边3111,将内壳的主体部穿过中央通孔1111置于定位板11的下方,所述弧形翻边3111搭设在所述中央通孔1111周边的凹位111内,所述外壳优选为塑胶材质,外壳为上端向外延伸有环形凸边323的圆桶形结构,外壳套在内壳的主体部上且环形凸边323抵接在中央通孔1111周边的凹位111底部,外壳通过螺丝依次穿过环形凸边323和凹位111底部与弧形翻边3111锁紧连接,且内壳与外壳之间留有可容置对煲具提供热能的加热组件的夹层空间。
进一步地,为使弧形翻边3111上端与凹位111底面齐平,从而保证整体外观整洁,结构紧凑,同时有利于锅盖6对煲具的密封盖合,将所述中央通孔1111设为向下延伸的台阶孔,所述内壳上端的弧形翻边3111搭设于所述台阶孔上,内壳与外壳通过螺栓固接在台阶孔的台阶上。
(2)、锅体
所述锅体容置于内壳内,锅体的形状与内壳的形状相同且锅体上端向外延伸的环形翻边341搭设在所述弧形翻边3111上,锅体外壁与内壳外壁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壳和外壳嵌入在一体机的定位板11的凹位111内并与定位板11形成固接,使内壳和外壳与定位板11之间形成结构稳定且外观整洁的一体结构,使用该煲具时,将锅体放入内壳内,用毕需要清洗锅体时,只需将锅体取出即可,该结构确保厨房布局合理,又便于用户使用操作。
(3)、锅盖6
本实用新型中电子煲2和电炖煲3的锅盖结构相同,其中电子煲2的锅盖6对应的设置于电子煲2所在的左边的凹位111内,电炖煲3的锅盖6对应的设置于电炖煲3所在的右边的凹位111内,使锅盖6与所述锅体进行密封盖合,在确保煲具结构完整的同时,将煲具的各功能部件合理的设置在一体机机架1上,保证外观整洁美观且起到节约空间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体机上集成的各多功能炊具仅将现有的电炖煲、电子煲、电磁炉等整体挪用安放在一个框架内造成空间浪费且不美观的问题。
下面以安装于电子煲2所在的左边的凹位111内的锅盖6进行详细描述,所述锅盖6主要由锅盖玻璃面板62、基板63、盖板64、铰接结构65、密封结构、注水管937以及微压装置66构成。
1)基板63
结合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所述基板63的形状和厚度与所述凹位111的形状和深度相适配,优选方形,基板63为塑胶板,基板63底面(与凹位111扣合面为底面,反之为顶面,下同)设置有外圈密封结构安装位631、盖板卡接位632、出管孔633和排气口635;基板63顶面设置有永久磁块安装孔636、永久磁铁卡接位637、盖板卡接件安装孔位638、走管槽639和控温传感器安装孔634;基板63前侧设有把手6310;基板63后侧设有铰接结构安装位6311。
基板63通过铰接结构65固定在凹位111内。可使用的铰接结构65具有多种,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铰接结构65由铰接座651和两个旋转阻尼器652组成。所述铰接座651设置于基板63后侧的铰接结构安装位6311内,且通过螺栓螺母的方式固接在所述凹位111内底表面的后侧;所述旋转阻尼器652一端与基板63嵌入卡接,另一端与铰接座651卡接并使用螺栓方式固接,使得锅盖6可枢转安装于凹位111内。用户在打开锅盖6或关闭锅盖6时具有一定的阻力,保证锅盖6不会因自身重力而迅速盖合,有效提升锅盖6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避免夹伤。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基板63顶面的控温传感器安装孔634上安装有控温传感器645,所述控温传感器645的探头穿过基板63,并穿过盖板64对应位置开设的控温传感器通孔642。在锅盖6与凹位111盖合时,控温传感器645位于电子煲2的电子煲锅体24内,实时探测电子煲锅体24内气体的温度并反馈至一体机主控电路,进而控制电子煲2加热或制冷工作。
如图8所示,基板63顶面设置有与其形状大小相同的锅盖玻璃面板62,锅盖玻璃面板62对应基板63的排气口635处开设有出气口621,当电子煲2进行工作,电子煲锅体24内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蒸汽将通过之下描述到的微压装置66排出,再依次通过排气口635、出气口621排出到至一体机外。锅盖玻璃面板62可通过胶粘、卡接等固接方式使其固定在基板63顶面,使得锅盖6扣合在凹位111内时,基板63的两边侧和前侧外周边与凹位111对应侧的内周边相接,且锅盖6的顶面(也就是锅盖玻璃面板62)与凹位顶端面1114平齐,可提供用户更好的视觉体验。优选的,所述锅盖玻璃面板62为钢化玻璃面板。
2)盖板64
结合图8和图9所示,所述盖板64通过盖板卡接件644以快速拆装方式安装在基板63底面的盖板卡接位632内;盖板卡接件644固定安装于基板63顶面的盖板卡接件安装孔位638,穿过基板63与盖板64卡接,所述盖板卡接件644为常规设置。锅盖6盖合于凹位111内时,盖板64与电子煲锅体24的锅口扣合。
如图10所示,所述盖板64上设置有微压装置66,所述微压装置66由下至上依次由排气过滤罩661、排气嘴螺母662、排气过滤罩支架663、排气嘴664、限压阀组件组成。所述限压阀组件由钢球底托665、不锈钢球666和钢球罩667构成。所述排气嘴664内设中空通道和外含螺纹,钢球底托665、盖板64和排气过滤罩支架663上均设有安装排气嘴通孔6641,排气嘴664依次穿过上述排气嘴通孔6641与排气嘴螺母662固接,使得微压装置66固接在盖板64上。排气嘴664的出气端与不锈钢球666接触面为凹面,不锈钢球666位于所述凹面上且容置于钢球罩667与钢球底托665之间;排气嘴664进气端位于排气过滤罩661内,排气过滤罩661套接在排气过滤罩支架663外,避免电子煲锅体24内煲炖时产生的浮沫堵塞排气嘴664的进气端。
当电子煲2进行工作,电子煲锅体24内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蒸汽将从排气嘴664排出且顶开不锈钢球666,再依次通过排气口、出气口621排出到至一体机外。排气嘴664的中空通道直径与不锈钢球666的质量共同决定了微压装置66可限压力值的大小。微压装置66可限制电子煲锅体24内蒸汽排出,可使电子煲2烹饪过程中电子煲锅体24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达到微压煲炖作用,有效提升电子煲2效率。
3)密封结构
结合图1、图2和图8所示,所述密封结构由内圈密封结构672和外圈密封结构671组成。内圈密封结构672卡接在盖板64底面,用于锅盖6与电子煲锅体24盖合时密封,为微压煲炖提供密封基础,使得在电子煲2工作时,电子煲锅体24内蒸汽仅可通过微压装置66排出;外圈密封结构671卡接在基板63底面的外圈密封结构安装位631,用于锅盖6与凹位111盖合时密封,避免滞留在基板63与凹位111之间的蒸汽从基板63与凹位111的周边衔接位逸出,保证电子煲2工作过程中,所有气体都从出气口621排出至一体机外。
4)自动注水结构
结合图1、图2、图6、图8、图9和图14所示,所述一体机机架1内设有供水系统9,所述供水系统9由净水器92、净水分配器93及管路组成,外接自来水经净水器92过滤后的净水通过净水分配器93分流至一体机内各机构。
所述锅盖6内的注水管937安装在基板63顶面周边的走管槽639内,注水管937的入水端依次穿过基板63的后部、铰接座651的水管孔653及凹位111内底面与对应的净水分配器93的出水口932连接,为使安装方便,用于测量注水量的计量器9371安装在净水分配器93与凹位111内底面之间的注水管937上;注水管937的出水端穿过基板63的出管孔633和盖板64的注水口641,在锅盖6盖合电子煲锅体24时,出水端指向电子煲锅体24内。在电子煲2工作过程中,一体机主控电路读取到菜谱程序中的注水指令时,将控制对应的净水分配器93打开,按照注水指令预设的注水量完成注水后,主控电路控制净水分配器93关闭。一体机可实现电子煲2自动注水功能,可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5)锅盖6自动开合
a、锅盖6打开结构
结合图1-图4和图8-图13所示,在所述凹位111的下方设置有可将锅盖6顶开的顶针结构68,在与顶针结构68中的顶针685相对位置的凹位111底面的前侧或边侧设有顶针孔688。
所述顶针结构68包括驱动电机681、联轴器682、传动丝杆684、滑块683、顶针685、滑轨686与上下限位开关687。驱动电机681通过联轴器682与传动丝杆684固接,滑块683套接在传动丝杆684外且两侧位于滑轨686上,顶针685固接在滑块683上表面,驱动电机681驱动传动丝杆684正反转动,滑块683可随传动丝杆684的转动而上下移动,进而使得顶针685上下移动,滑块683运动行程由上下限位开关687距离决定。
顶针685上移时,可穿过顶针孔688将锅盖6顶起,进而用户可根据电子煲锅体24内蒸汽情况再通过基板63前侧的把手6310将锅盖6完全打开,有效避免了锅盖6一次性完全打开时蒸汽冲出而造成烫伤。
顶针685下移复位时,顶针685顶端面与凹位111内表面齐平。在顶针孔688上设有密封圈689,密封圈689的孔壁与顶针685外壁触接,其可有效避免凹位111内的水或油污由顶针孔688向下浸入顶针结构68。
b、锅盖6关闭结构
所述基板63顶面的前侧(也可以设置在边侧)安装有永久磁块692,所述永久磁块692安装于基板63顶面的永久磁块安装孔636内。在锅盖6盖合时,所述凹位111内底面之下与永久磁块692对应的位置设有可与该永久磁块692相吸合或脱离的电磁组件691。所述电磁组件691通过主控电路采集设置在凹位111内底面之下的盖板64感应器的感应信号控制其接通或断开。所述盖板64感应器可为限位开关传感器、接触开关传感器、红外感应器、干簧管磁控开关等。优选地,为使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不需在凹位111内开设安装孔位,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盖板64感应器为干簧管磁控开关。干簧管磁控开关由永久磁铁693与干簧管694组成,永久磁铁693卡接于基板63顶面的永久磁铁卡接位637内,对应地,干簧管694安装在凹位111内底面之下。
当锅盖6盖合凹位111内时,永久磁铁693靠近干簧管694,干簧管磁控开关打开,发送锅盖6盖合信号至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则控制电磁组件691打开,吸合基板63上的永久磁块692,达到锅盖6紧闭的状态,使得煲具在煲炖过程中,无法通过人力强制打开,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且使得锅盖6与煲炖机构的密封更佳,保证煲具微压煲炖效果。
锅盖6自动开合工作过程:
锅盖6的打开或关闭,用户可直接通过煲具的主控界面点击。用户点击打开锅盖6时,主控电路将信号发送至电磁组件691与顶针结构68,电磁组件691将断电去磁,基板63上的永久磁块692与电磁组件691脱离磁吸后,顶针结构68将顶针685上移顶起锅盖6,用户则可通过基板63前侧的把手6310打开锅盖6,顶针685复位。用户点击关闭锅盖6时,主控电路将控制顶针结构68下移顶针685复位,干簧管磁控开关感应到锅盖6盖合后将信号发送至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将信号发送至电磁组件691,电磁组件691将通电生磁,吸合基板63上的永久磁块692,锅盖6与凹位111紧闭合。在煲具开始加热或制冷工作前,主控电路将自动控制锅盖6关闭。
(4)、电子煲2与电炖煲3的不同之处如下:
1)电子煲2与电炖煲3的加热方式不同(及加热组件不同)
如图3所示,用于对电子煲2提供热能的加热组件由电磁线圈231及若干固定件232组成,所述电磁线圈231环绕在电子煲2的电子煲内壳21的外壁的下半部上并通过固定件232与电子煲内壳21固接。
用于对电炖煲3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盘33及安装在电炖煲3的电炖煲内壳31外底部与电炖煲外壳32内底部之间的限温器、恒温开关、杠杆开关及用于驱动安装在电炖煲锅体34内的搅拌装置的磁力驱动器等部件,所述加热盘33安装于电炖煲内壳31的内底部,电炖煲锅体34的底部置于所述加热盘上表面。
2)电子煲内壳21与电炖煲内壳31的不同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煲内壳21优选为塑胶材质,在电子煲2的生产组装过程中,为便于可将电磁线圈231先安装于电子煲内壳21上形成整体再进行装配,使装配流程清晰简便化,同时为保证电子煲内壳21不易变形,优选的,所述电子煲内壳21分为两个分离部件,分别为可快速连接在一起的上内壳211和下内壳212,上内壳211为上端和下端均开口且具有一定高度的圆环形结构,下内壳212为半球形结构,圆环形结构的下部穿过中央通孔1111置于定位板11的下方,所述圆环形结构的下端与半球形结构的上端相适配且通过螺钉固接,圆环形结构的下部及半球形结构一起构成电子煲内壳21的主体部。
所述电炖煲内壳31优选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质,为了隔热防烫手,优选的,将电炖煲内壳31的上端部311与主体部312分成两个独立成型的部分,上端部311采用塑胶材质,主体部312为金属材质,上端部311为圆环形,主体部312为圆桶形结构,上端部311的底端与圆桶形结构的上端相适配且通过螺钉固接。
3)电炖煲3的制冷组件4
所述电炖煲3还具有保鲜制冷功能,其采用制冷组件4对电炖煲3进行风冷降温,制冷组件4安装于电炖煲3的后侧下方且设置于一体机机架1内的蒸烤箱后,所述制冷组件4包括压缩机41、冷凝器46、蒸发器42、箱体5、冷气输送管43和热气回流管44,其利用一体机内空余空间安放压缩机41以实现对电炖煲3进行高效制冷功能的同时保证一体机整体结构的合理布局。
所述保鲜制冷功能通过以下结构实现:
如图2、图3和图17-图19所示,当电炖煲锅体34容置于电炖煲内壳31内时,电炖煲锅体34与电炖煲内壳31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腔体37,进一步的,在锅盖6盖合于电炖煲锅体34上时,锅盖6对电炖煲锅体34进行密封并将电炖煲锅体34上端的环形翻边341压紧于所述弧形翻边3111上以进一步对腔体37进行密封,在所述电炖煲内壳31一侧边开设有内壳进气窗口,相应的,在与该内壳进气窗孔314对应位置的电炖煲外壳32上开设有外壳进气窗口以形成与所述腔体37相通的进气通道35,在电炖煲内壳31的另一侧设有内壳出气窗孔315,相应的,在与该内壳出气窗孔315对应位置的电炖煲外壳32上设有外壳出气窗孔322以形成与所述腔体37相通的出气通道36。
制冷组件4用于产生冷气并将冷气输送至腔体37内对电炖煲锅体34进行制冷,蒸发器42和压缩机41由上至下设置在所述电炖煲3的下方,以充分利用电炖煲3底部至底板13的高度空间(不占用横向位置),使结构紧凑的同时可缩短冷气输送行程以降低能耗,从而提高制冷效率。
1)压缩机41和冷凝器4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压缩机41的主体部外形为高度是180mm、直径是85mm的圆柱形,优选的,所述压缩机41为市购的松下产品(型号为:6TS035EAA41),其还包括储液器和安装座411等。
如图2、图18-图19所示,所述压缩机41设置在一体机机架1的底板13上,优选的,压缩机41安装在底部固接在底板13上的镂空框架47内,压缩机41的安装座411与镂空框架47底面固接,所述冷凝器46也安装于镂空框架47内,冷凝器46上设有散热风扇462,所述散热风扇462的排风口置于镂空框架47外,压缩机41通过管道463与冷凝器46连通以将压缩机41内的冷媒输送至冷凝器46。
2)蒸发器42和箱体5
为对蒸发器42产生的冷气进行集中存储以保证制冷效率,将蒸发器42置于一密封的箱体5内,所述箱体5固接在镂空框架47上以使箱体5接近所述电炖煲3的底部,且箱体5底部与镂空框架47的顶部连接,冷凝器46的冷媒出口通过毛细管461依次穿过镂空框架47顶部和箱体5底部与蒸发器42的冷媒进口相连通,蒸发器42的冷媒出口通过送气管422依次穿过箱体5底部和镂空框架47顶部与压缩机41相连通。
在箱体5上开设有冷气送出口451和热气回流口452;为使从热气回流口452进入箱体5内的气体与蒸发器42充分接触,以提高蒸发器42的制冷效率,再由冷气送出口451将冷气排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蒸发器42为翅片盘管式(串片式)的蒸发器42,蒸发器42竖直设于箱体5内并通过设置在蒸发器42两端的铝支架421与箱体5底部固接,所述冷气送出口451和热气回流口452分别设置在蒸发器42两侧的箱体5顶板或侧板上,优选的,冷气送出口451和热气回流口452分别设置在蒸发器42两侧的箱体5顶板上以使其与电炖煲3之间的距离更短。
为对箱体5进行密封隔热保温避免箱体5内冷气流失,在箱体5内壁上设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优选为隔热棉38。
3)冷气输送管43和热气回流管44
所述冷气输送管43和热气回流管44分别用于将箱体5内的冷气输送至所述腔体37和将腔体37中的热量排入箱体5内,以使蒸发器42进行热交换对电炖煲锅体34进行循环风冷降温,其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能耗,冷气输送管43的进气端与冷气送出口451相接,冷气输送管43的出气端与进气通道35相接,热气回流管44的进气端与出气通道36相接,热气回流管44的出气端与热气回流口452相接。
(1)冷气输送管43
如图19所示,为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冷气输送管43采用硅胶软管,冷气输送管43的进气端呈圆形,冷气输送管43的出气端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内壳进气窗孔314和外壳进气窗孔321的形状均相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气输送管43的出气端的横截面形状呈长方形,该出气端的端口向外延伸出翻边431,冷气输送管43上套设有压件432,压件432靠近所述翻边431的一端向内折弯有一与所述翻边431平行的环边,压件432远离翻边431的一端向外折弯一连接边,所述压件432及冷气输送管43的出气端嵌入所述外壳进气窗孔321内,所述连接边固接在外壳进气窗孔321周边的电炖煲外壳32壁上,所述环边抵接在翻边431上以将翻边431压紧于内壳进气窗孔314周边的电炖煲内壳31外壁上以使冷气输送管43的出气端的端口与内壳进气窗孔314密封连通,同时实现冷气输送管43的出气端与进气通道35密封连接。
在冷气送出口451处设置有转接件481和用于将箱体5内冷气抽出的第一微型风机48a,转接件481为上部呈圆形,下部呈方形的中空套轴,中空套轴的下部罩设于第一微型风机48a上并与冷气送出口451周边的箱体5固接以压紧固定所述第一微型风机48a,使第一微型风机48a的抽气口对准冷气送出口451,第一微型风机48a的排风口对准中空套轴的轴向通道,中空套轴的上部嵌套于冷气输送管43的进气端并与其过盈配合连接。
为避免冷气输送过程中冷气与冷气输送管43外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制冷效率,在冷气输送管43外设有保温棉。
(2)热气回流管44
为使一体机内空间布局合理,出气通道36与热气回流口452之间布局走管行程长且多处折弯设置,为避免热气回流管44产生憋管现象,所述热气回流管44采用硅胶硬管以进行支撑,同时简化安装结构,热气回流管44的进气端通过转接管482与出气通道36相接,转接管482的一端端口向外延伸一折边4821,折边4821包围外壳出气窗孔322并与电炖煲外壳32外壁密封连接,热气回流管44的进气端套接在转接管482的另一端并与转接管482过盈配合,为加速煲具内的热量排出,可在出气通道36内设置第二微型风机48b,第二微型风机48b以卡接或螺钉固接的方式嵌入安装在出气通道36内,第二微型风机48b的抽气口与内壳出气窗孔315密封连接,第二微型风机48b的排风口与外壳出气窗孔322密封连接,热气回流管44的出气端通过与所述转接件481相同结构的中空套轴与热气回流口452相接,也可在热气回流口452增设第四微型风机以加速气体的流动。
当需要对烹饪后的食物进行降温冷却,如炖制糖水后对其进行快速冷却以使口感更佳,此时,为了避免直接将腔体37内高温气体循环至箱体5内对蒸发器42和压缩机41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在电炖煲3与制冷组件4之间增设有另一制冷风道形成另一制冷模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在与热气回流口452同侧的箱体5上设有按所需将外部空气导入该箱体5内的外部进气管442,同时在与出气通道36同侧的电炖煲内壳31和电炖煲外壳32上或者热气回流管44上设有可将腔体37内经热交换后的气体排入外部环境中的热气排放口441,该结构是借用外部环境中的气体流动对腔体37内的高温环境进行降温,可避免损坏蒸发器42和压缩机41的同时,提高制冷效率及可有效降低能耗。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热气排放口441设于靠近出气通道36位置的热气回流管44上,为提高制冷效率,在外部进气管442上设有第三微型风机48c。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微型风机48a、第二微型风机48b、第三微型风机48c及第四微型风机均为小型风扇且均与煲具的控制器电连接,其也可采用轴流风扇,采用轴流风扇的优点是可在冷气输送管43及热气回流管44中间任意位置进行安装。
为使两种制冷模式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且实现智能控制,在外部进气管442上设有第一电控阀门49a,热气排放口441处设有第二电控阀门49b,在热气回流管44上靠近热气回流口452的位置设有第三电控阀门49c,所述第一电控阀门49a、第二电控阀门49b和第三电控阀门49c均与煲具的控制器电连接。
如图20和图21所示,为确保能实现大流通直径的基础上,减少电控阀门整体占用空间,三个所述电控阀门均为由微型电机491控制的全开流通直径在40mm-60mm的闸门,该电控阀门的整体体积约为370立方厘米,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流通直径为40mm-60mm的电磁阀门的整体体积节省约一半空间。
所述闸门由挡板492、套管493、传动杆494、第一行程开关495a、第二行程开关495b及由套管493外壁延伸出的与套管493一体成型的用于将微型电机491固定在套管493周边的支架496构成;微型电机491、第一行程开关495a和第二行程开关495b均与煲具的控制器电连接,挡板492置于套管493内以设置在套管493断面直径上的径轴4921为轴活动旋转,当挡板492与套管493断面平行时,挡板492的外周与套管493内周相对应以闭合套管493,在挡板492底面中部位置设有一向下延伸且与径轴4921垂直的凸边4922,传动杆494的一端从套管493侧边开口处穿入并转动连接在凸边4922上,微型电机491的输出轴4911与径轴4921平行,输出轴4911上端固接有一旋转凸轮4912,旋转凸轮4912的摆动端4913与传动杆49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通过微型电机491的输出轴4911的正转与反转带动连接杆对挡板492做推拉以将套管493内通道封闭或打开,第一行程开关495a和第二行程开关495b成夹角的固接在支架496上且分布在旋转凸轮4912的近旁以检测旋转凸轮4912的摆动端4913的摆动位置为煲具的控制器控制微型电机491停止与启动提供信号。
具体地,当旋转凸轮4912的摆动端4913转动至第一行程开关495a处时,挡板492与套管493的断面成夹角以使套管493内通道导通;当旋转凸轮4912的摆动端4913转动至第二行程开关495b处时,挡板492的外缘与套管493的内壁相贴合以使套管493内通道封闭。
所述套管493的两端与外部进气管442、热气排放口441及热气回流管44的管径或口径相适配以套接在外部进气管442、热气排放口441或热气回流管44上。
为进一步实现智能控制,在所述出气通道36处设有可实时检测从腔体37排出气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视),所述温度传感器优选为探头式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电炖煲3的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来控制压缩机41、电控阀门和微型风机的开启或关闭以及执行的工作模式。
电炖煲3的两种制冷模式工作原理如下:
a、在预约烹饪的情况下,需对放置于电炖煲锅体34内的食材进行保鲜冷藏,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从腔体37排出气体的温度低于设定的常温温度值且高于设定的最低冷藏温度值时,电炖煲3的控制器控制压缩机41开启,且控制第三电控阀门49c、第一微型风机48a和第二微型风机48b打开,同时控制第一电控阀门49a、第二电控阀门49b和第三微型风机48c关闭,此时,压缩机41、第三电控阀门49c、第一微型风机48a和第二微型风机48b均处于连续开启的工作模式,此时为通过所述冷气输送管43和热气回流管44分别用于将箱体5内的冷气输送至所述腔体37和将腔体37中的热量排入箱体5内,以使蒸发器42进行热交换对电炖煲锅体34进行循环风冷降温的过程,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从腔体37排出气体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最低冷藏温度值时,控制压缩机41停止工作,同时关闭所有电控阀门及微型风机,当在环境温度作用下,电炖煲3内温度上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从腔体37排出气体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最低冷藏温度值时,压缩机41、第三电控阀门49c、第一微型风机48a和第二微型风机48b再次开启,以此将腔体37内温度维持在设定的最低冷藏温度值,此时,压缩机41、第三电控阀门49c、第一微型风机48a和第二微型风机48b均处于间断开启的工作模式。
b、在要对烹饪后的食物进行快速降温冷却的情况下,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从腔体37排出气体的温度高于设定的常温温度值时,电炖煲3的控制器控制压缩机41开启,且控制第一电控阀门49a、第二电控阀门49b、第一微型风机48a、第二微型风机48b和第三微型风机48c打开,同时控制第三电控阀门49c关闭,此时,压缩机41、第一电控阀门49a、第二电控阀门49b、第一微型风机48a、第二微型风机48b和第三微型风机48c处于连续开启的工作模式,此时为通过外部进气管442向箱体5内进气同时通过热气排放口441排放腔体37中的热气进行制冷的过程;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从腔体37排出气体的温度低于设定的常温温度值且高于设定的最低冷却温度值时,电炖煲3的控制器控制压缩机41开启,且控制第三电控阀门49c、第一微型风机48a和第二微型风机48b打开,同时控制第一电控阀门49a、第二电控阀门49b和第三微型风机48c关闭,此时,压缩机41、第三电控阀门49c、第一微型风机48a和第二微型风机48b均处于连续开启的工作模式;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从腔体37排出气体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最低冷却温度值时,控制压缩机41停止工作,同时关闭所有电控阀门及微型风机,同样,为将腔体37内温度维持在设定的最低冷却温度值,压缩机41、第三电控阀门49c、第一微型风机48a和第二微型风机48b均处于间断开启的工作模式。
优选的,所述设定的常温温度值为30℃,设定的最低冷藏温度值为2℃,设定的最低冷却温度值可根据具体食物进行设定,如预定将烹饪后的糖水降温至15℃,则设定的最低冷却温度值为15℃。
进一步的,为防止蒸发器42结霜,在蒸发器4242上安装有另一个温度传感器,此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蒸发器4242的温度达到0℃时,控制压缩机4141停止设定时间后再启动工作。
4、炉具
本实用新型中炉具为电焗炉7或电磁炉,优选为电焗炉7,所述电焗炉7具有焗、炒及煎等烹饪功能,该电焗炉7包括底壳72、盖接于底壳72上的上壳71及炉芯。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底壳72固接在定位板11上中间的凹位111内,所述底壳72外周边形状与该凹位111的内周边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壳71盖接于底壳72上且该上壳71的上表面与凹位顶端面1114齐平,炉芯安装于底壳72内以对放置于上壳71上的烹炒食材的锅具进行加热。
该炉芯包括加热线圈盘和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设于所述加热线圈盘下方,所述加热线圈盘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电磁线圈,每一所述电磁线圈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通过所述主控单元控制多个所述电磁线圈依次循环通电,从而在上壳71上对应形成多个循环加热区域以对所述锅具进行加热,主控单元也可控制多个线圈同时通电,实现烹炒功能,所述底壳72的侧边设有与凹位111周边设有的若干孔位相对应的散热孔以对电焗炉7内部加热组件进行散热。
当电子煲2、电炖煲3的锅盖6均处于盖合状态时,两者的锅盖6的顶面及电焗炉7的上壳71在同一水平面且与凹位顶端面1114齐平,从而提升整体外观美感。
5、壳体51
如图2-图4所示,在机架上还设有具备蒸和/或烤食物功能的蒸烤箱,该蒸烤箱设置在所述底板13上位于所述电子煲2、电焗炉7及电炖煲3的前侧下方。优选的,所述蒸烤箱包括壳体51,壳体51包括左侧板511、右侧板512、后背板513和顶面板514,为使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实现蒸烤箱与机架1的一体结构,节省空间,将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后背板与所述底板密封连接构成一体结构。在壳体51的上部靠近顶面板514位置设有用于对其内食物分别进行烘烤的加热元件515,该加热元件515优选为石英加热管,石英加热管架接在左侧板511和右侧板512上,后背板513的上部设有将蒸烤箱内蒸汽等排出的排蒸气口5131,用于控制蒸烤箱工作的控制电路安装在立体框架12前侧的左边立柱和右边立柱的上端之间的蒸烤箱控制面板52上。
在壳体51的左侧或右侧安装有蒸汽发生器516,蒸汽发生器516的内腔用于容置净水,在其底部安装有对其内的净水起加热作用的电阻丝。
蒸汽发生器516上设有净水入口5161和蒸汽出口5162,在所述左侧板511和右侧板512上开设有蒸汽入口5121,所述蒸汽出口5162与该蒸汽入口5121通过水管连接。
为安装方便,所述蒸烤箱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
如图5所示,所述蒸烤箱包括保护壳53和内壳体54,所述保护壳53为前侧开口的长方体结构,保护壳53左右两边的前侧分别通过长条形的左固定架55和右固定架56固接于立体框架12前侧的左边立柱和右边立柱的内侧边上,(左固定架55和右固定架56的底端抵接于底板13上,上端高出保护壳53上端)在保护壳53的上方的前侧设置的上固定架57,上固定架57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在左固定架55和右固定架56上,保护壳53的顶面的前侧部固接在上固定架57上,保护壳53的底面与所述底板13固接,在保护壳53内套设有前侧开口且长宽高均小于于保护壳53的长宽高的内壳体54,保护壳53的顶面与内壳体54顶面固接以固定内壳体54,内壳体54前方设有在中间开有与内壳体54开口同形状大小开口的长方形的前面板58,前面板58的开口处向内折弯成上、下、左、右四条内边,四条内边从内壳体54开口卡入内壳体54内并与内壳体54壁固接,前面板58的外周同样向内折弯成上、下、左、右四条外边,左侧外边和右侧外边分别固接在立体框架12前方的左边立柱和右边立柱的外侧边,上外边固接在上固定架57的上端面上,下外边与所述底板13抵接以支撑所述内壳体54,同时前面板58对内壳体54和保护壳53起遮饰作用,使整体结构美观,同时使蒸烤箱与机架1形成一体结构。
在内壳体54内设有若干层可放置蒸烤食材的蒸烤盘,所述的蒸汽发生器516安装与内壳体54与保护壳53之间的间隙内,在内壳体54的容置腔的上部靠近顶面位置设有用于对其内食物分别进行烘烤的加热元件515,该加热元件515优选为石英加热管。
在立体框架12的前面设有前盖板59,前盖板59通过设置在其下端的铰链结构与左固定架55和右固定架56活动连接以盖合所述蒸烤箱的开口,在前盖板59上与所述蒸烤箱的开口对应的位置设有可将该开口封闭的密封结构。
二、具有多种烹饪功能的一体机(以下简称一体机)
其在上述机架1的基础上将多种烹饪功能的炊具的其余部件合理设置在该机架1上,同时在机架1内空余位置合理设置多个辅助设备,满足烹饪所需功能的同时实现整体结构规整,外观漂亮。
该一体机还包括面板14及镶嵌于面板14内对所述的煲具、设置在机架1上的炉具、设置在机架1上的具备蒸和/或烤食物的壳体51和设置在机架1内的多个辅助设备进行控制的总控操作显示屏141。
1、面板14及总控操作显示屏141
如图1-图4所示,在所述定位板11上设有对安装于定位板11上的电子煲2、电焗炉7及电炖煲3起防尘保护作用的面板14,面板14与定位板11通过安装在面板14的后端与定位板11后端的所述安装位113内的转轴铰接结构活动连接(以图1为一体机的前、后、左、右、顶、底方向的纸面参考图),同时为方便用户有更多操作选择,使得操作更加便利,在面板14内镶嵌有对所述的电子煲2、电炖煲3、电焗炉7、蒸烤箱、油烟废气排出装置8和供水系统9进行控制的总控操作显示屏141。
当面板14盖设于炊具上时,面板14的上端面与分控操作面板1123在同一水平面,此时一体机可做平台使用,使整体外观整洁美观且多用途功能。
所述总控操作显示屏141、分控操作面板1123及蒸烤箱控制面板52均与主控电路电连接。
2、辅助设备
为使一体机智能化集成度更高及提高一体机的机架1内空间利用率,在机架1内设有多个辅助设备,所述辅助设备包括油烟废气排出装置8和供水系统9。
(1)油烟废气排出装置8
所述油烟废气排出装置8位于所述蒸烤箱后侧并固接在底板13的中间区域,其用于对一体机中的电子煲2、电炖煲3及电焗炉7工作时产生的油烟进行实时有效的处理,再将滤除烟油后的干净气体排出。
油烟废气排出装置8包括所述抽风管81、连接壳体82、抽风机83、升降机构和油烟处理箱87。
1、抽风管81
所述抽风管81的作用是收集油烟,其可通过所述升降机构进行直线升降移动。
如图2、6及24所示,抽风管81的断面形状优选为矩形,抽风管81的上端部可随抽风管81的上升穿过所述安装孔1113置于顶板之上。
抽风管81设有进风口811和出风口812,所述进风口811设置在抽风管81正面的上部,其为凹陷的格栅结构,在该格栅上设有特氟龙涂层,不粘油烟,进风口811随着抽风管81的上升到上限位后置于定位板11的上方,当抽风管81下降至下限位后置于定位板11的下方,抽风管81底面为敞口,该敞口即为所述出风口812。
上述结构有利于抽风管81对设置在其周边的烹饪装置所产生的油烟集中收集,收集效率高,从而提高油烟处理效率,避免油烟向四周扩散而影响室内环境。
2、连接壳体82
如图6、23及24所示,所述连接壳体82由不锈钢材质制成,连接壳体82将所述抽风管81套设在其内。
其定位板11开口,所述开口的四周向外延伸出翼部823,所述翼部823嵌置在所述安装孔1113内,连接壳体82的主体部向下延伸置于定位板11下方。
连接壳体82的横断面与抽风管81的横断面形状相同,且抽风管81的外壁与连接壳体82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使抽风管81能顺畅地在连接壳体82内升起或下降。
在连接壳体82底部的两侧架设有支撑座821,连接壳体82通过该支撑座821与所述立体框架12上固接,为增强安装的稳定性,在连接壳体82背面的中上部设有安装件822,所述安装件822锁接在立体框架12上。
所述抽风机83连接在连接壳体82的正面,在该正面的下部设有圆形窗口,抽风机83的抽风口与该窗口密封连接,所述抽风口与抽风管81的出风口812相连通。
3、抽风管81的工作过程
如图2、图6、图22及图23所示,优选地,所述抽风管81具有在连接壳体82内安装就位时的初始位以及工作位两个设定的位置,分别为抽风管81下降和上升的上限位置,所述初始位至工作位的直线距离即为抽风管81上升或下降的最大移动行程。
当烹饪装置开始工作时,升降机构驱使抽风管81由初始位上升至工作位,抽风管81的进风口811置于定位板11的上方,此时,出风口812位于所述窗口上方的近旁,抽风机83的抽风口831未被抽风管81遮挡且出风口812与抽风口831相距较近,抽风机83抽风效率高,在抽风机83作用下,油烟从进风口811进入到抽风管81内,再由出风口812进入到连接壳体82内,继而通过所述油烟处理箱87处理后排出至一体机外,实现对油烟实时有效的收集及处理。
当烹饪装置停止工作时,抽风管81由工作位下降至初始位,进风口811置于连接壳体82内。
如图23-图25所示,进一步地,为保证抽风效率,使油烟只由进风口811进入到连接壳体82内,在连接壳体82与抽风管81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所述密封结构由密封板824、限位板813构成。
所述密封板824设有中央通孔1111,该中央通孔1111与抽风管81的横断面形状相同,且中央通孔1111的孔径略大于抽风管81的横断面外径,密封板824盖设在连接壳体82的所述开口上,其通过连接螺丝与连接壳体82的所述翼部823固接。
所述限位板813为带有边框的空心结构,限位板813套接在抽风管81外壁的下部,所述边框与连接壳体82内壁之间为间隔设置,在所述边框上固接有与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第一密封垫圈841,且抽风管81处于初始位时该第一密封垫圈814至密封板824底表面的直线距离与抽风管81的最大移动行程数值相同。
当抽风管81上升至工作位时,所述第一密封圈抵接在密封板824的底表面上,从而密封连接壳体82开口与抽风管81顶端面之间的间隙,同时还可限制抽风管81的上升距离。
更进一步地,在连接壳体82上设有密封罩825,该密封罩825用于密封连接壳体82外壁与安装孔1113孔壁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油烟由该间隙侵入到一体机的其他部件中而影响运行环境或对其造成损坏。
所述密封罩825为下端带凸边的中空结构,密封罩825的上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翼部823的底表面上,在该凸边之上固接有与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第二密封垫圈826,连接壳体82在立体框架12上安装就位时,该第二密封垫圈826抵接在安装孔1113下表面周边的顶板上,从而密封所述间隙。
如图6、图22和图23所示,再进一步地,在抽风管81的顶端面上固接有油烟玻璃面板84,抽风管81携所述油烟玻璃面板84同步升降。
在密封板824上设有与其尺寸相同的弹性垫841,所述弹性垫841与抽风管81在初始位时的顶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当抽风管81下降至初始位时,油烟玻璃面板84完全盖合在弹性垫841上,弹性垫841对油烟玻璃面板84起缓冲和防磨损的作用,且油烟玻璃面板84与所述凹位顶端面1113齐平,使得一体机整洁美观。
4、升降机构
如图6、图22-图26所示,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抽风管81直线上升或下降,上升或下降的最大移动行程优选为15厘米。
其包括直线电机85和滑动组件86。
1)直线电机85
直线电机85呈竖直设置,直线电机85的机壳853的下端固接在位于连接壳体82下方的固定架879上,该固定架879安装在油烟处理箱87的背面。
直线电机85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直线电机85,其包括移动部件和为该移动部件提供动力的驱动部件。
直线电机85的电机851为所述驱动部件,直线电机85的丝杆和伸缩杆852构成所述移动部件。
所述丝杆固接在所述电机851的输出轴上,启动电机851可使丝杆正转或反转,在所述丝杆上套接有具有轴向螺纹通道的所述伸缩杆852,伸缩杆852的上端置于机壳853外且其固接在抽风管81的背面,在电机851的驱动下,伸缩杆852携抽风管81沿丝杆直线往复移动。
伸缩杆852与抽风管81的连接方式为:
在连接壳体82背面沿垂直方向设有长条状的通孔827,伸缩杆852穿过该通孔827固接在抽风管81的背面上,伸缩杆852的移动行程介于通孔827的上边缘与下边缘之间。
具体地,在抽风管81背面且位于限位板813的下方安装有连接件815,所述连接件815的背部具有延伸至连接壳体82外的凸起部,伸缩杆852的上端锁接在该凸起部上,机壳853的正面与连接壳体82触接,可避免伸缩杆852直接固接在抽风管81上使得机壳853嵌置在抽风管81内而占用油烟流动的空间,保证抽风效率。
为避免伸缩杆852在上升过程被密封罩825阻挡,同时在通孔827周边留有空间用以密封,优选地,连接件815安装在抽风管81的下端部。
通孔827的密封方式为:
在通孔827上设有后盖828,在所述后盖828上设有容置伸缩杆852上下移动的长条槽,所述长条槽的底部开设有槽口,在后盖828底部设有与该槽口相连的缺口,通孔827的周边设有若干个螺柱及用于增强密封性的垫圈829,后盖828压紧所述垫圈829并以螺母旋接在所述螺柱上的方式将通孔827密封,此时,电机851的机壳853的上端置于所述缺口内且其顶端面抵接在槽口下表面的周边,使得后盖828与机壳853之间形成密封,防止油烟外溢。
2)滑动组件86
其由分别安装在抽风管81左、右侧壁且位于限位板813之下的滑动块861和与所述滑动块861对应卡接安装在连接壳体82内壁上的滑动轨道862构成。
所述滑动块861和滑动轨道862优选为SGR10双轴芯导轨,两者配合度高,滑动顺畅且产生噪音小。
在抽风管81升降移动过程中,滑动块861沿对应的滑动轨道862同步升降,提高了抽风管81移动的稳定性。
5、油烟处理箱87
如图6、图22、图27和图28所示,所述油烟处理箱87固接在底板13上并置于抽风机83的排风口832之下,其用于对所述排风口832排出的油烟进行处理。
油烟处理箱87的顶部设有通口,该通口以快速拆装结构88与排风口832密封连接。
所述快速拆装结构88由活动件和弹性件883构成,所述活动件为上活动件881和下活动件882,分别为上端带边侧和下端带边缘的中空结构。
下活动件882的主体部穿过所述通口并置于通口之上,所述边缘抵接在通口的周边;上活动件881的主体部嵌置在下活动件882内,所述边侧搭设在下活动件882的上端口上,上活动件881、下活动件882的主体部之间固接为整体。
在边侧上固接有多个螺丝,所述螺丝的下端穿过开设于油烟处理箱87顶端面上的穿孔连接在边缘上,在螺丝上且位于所述顶端面之上套设有所述弹性件883,优选地,其为弹簧。
在排风口832的四周固接有边框833,所述弹簧弹性支撑在上活动件881与顶端面之间,使上活动件881抵接在抽风机83上且使所述边框833嵌置在其内,下活动件882密封抵接在通口下方的周边,从而实现排风口832与通口的密封连接,该边框833约束油烟处理箱87移动;当上活动件881受到向下的外力时,上活动件881向下移动并使弹簧收缩,即可使上活动件881脱离边框833的约束,以将油烟处理箱87从底板13上快速拆卸下来,方便维护。
油烟处理箱87内由上至下分为上、中、下三层空间,上、中层空间872之间用上隔板874隔开,中、下层空间873之间用下隔板875隔开。
a.上层空间871
所述上层空间871与位于其左侧上方的排风口832相连通,上层空间871内密集填充有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油烟吸附材料,从排风口832排出的油烟被所述油烟吸附材料吸附过滤。
优选地,油烟吸附材料为钢丝球。
在上层空间871的右侧上方设有淋水箱876,在与该淋水箱876相对的所述上隔板874上设有过水孔,经过吸附过滤后的气体通过该过水孔进入到中层空间872内,排风口832与过水孔交错设置,油烟移动行程长,油烟吸附更充分。
淋水箱876的底板13为开设有若干淋水孔的淋水板,淋水箱876中的水通过淋水孔形成均匀水柱淋入上层空间871内,既能对油烟气体降温,加快油烟冷凝,提高钢丝球的吸附效果,又能清洁钢丝球,淋下的水继而从过水孔流至所述中层空间872内。
在淋水箱876的顶部设有供水管,一体机的供水系统9连接在该供水管上并为淋水箱876供水。
b.中层空间872
中层空间872为循环储水箱,用以承接从上层空间871内落下的水。
在所述下隔板875的左侧连接有排气管878,所述排气管878的进气端(即上端)置于循环储水箱内,排气管878的出气端穿过下隔板875固接在底板13上。
在所述下隔板875上连接有溢流管842,可将循环储水箱内处于最高液位的油层自然排出,以保持水质,部分高温水也可排出至外界。
在下隔板875上还开设有放水口,沉在循环储水箱底部的杂质通过该放水口定期排至外界。
c.下层空间873
其内安装有水泵843,所述水泵843的进水端连接在开设在下隔板875的出水口上,水泵843的出水端连接有外置水管,水泵843可将循环储水箱中的水通过该水管重新泵入到淋水箱876内和上层空间871内的右侧上方,实现水循环,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地,在排气管878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油烟处理箱87内流通的气体温度,在所述供水管上设有智能水阀936,当检测到的气体温度到达设定值时,所述智能水阀936开启,温度相对低的外部新水加入到淋水箱876内,继而流入循环储水箱中,即可降低循环储水箱中的水温,使水能够保持良好的降温效果,且能提升水质。
如图6、图22和图27所示,为进一步增强对油烟的过滤效果,在排气管878的出气端之下设有可对经过油烟处理箱87过滤净化后的气体再次过滤的盒体89。
所述盒体89安装在所述底板13的下表面,其与所述排气管878的出气口相通。
所述盒体89为抽拉式的敞口长方体盒,该敞口与底板13密封触接,且其正面与底板13的正面齐平,外观整洁。
在盒体89内放置有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厨房吸油纸。
盒体89正面设有拉手,用户可通过该拉手将盒体89从底板13下抽出,方便更换吸油纸。
为防止循环储水箱中的水沿排气管878流入盒体89内损坏吸油纸而影响其吸附效果,所述溢流管842的上端口位于排气管878上端口之下。
在盒体89背面或底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891,经上层空间871过滤后的气体从排气管878的出气口排至盒体89内,继而被吸油纸再次过滤,过滤后的干净气体通过该排气孔891排放至外界。
为避免油滴沿底面的排气孔891下渗至地面,优选地,所述排气孔891设置在背面。
(2)供水系统9
如图6、图7、图14-图16所示,所述供水系统9安装于底板13上并与所述油烟处理箱87和制冷组件4并排安装于蒸烤箱后侧,具体的,所述供水系统9位于所述电子煲2的后下方,通过此合理的布局,缩短了供水行程,提高了一体机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14和图15所示,供水系统9由依次通过水管相连接的增压泵91、净水器92和净水分配器93构成,三者集成安装在立式的容置框94内,供水系统9通过该容置框94可整体安装在底板13上或从底板13上拆卸下来,方便维护。
所述净水分配器93、增压泵91和净水器92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在容置框94内,净水分配器93安装在容置框94的顶端面上,增压泵91安装在容置框94的内框壁上,净水器92通过安装在其底部的支撑架924锁接在容置框94的底部,各部件之间分布紧凑,使得管路连接行程短,有效降低在一体机内的占用空间。
1)增压泵91
所述增压泵91优选小型的空气型增压泵91【优选型号】,不仅能有效增加自来水的自流压,使自来水快速流通,且其体积小,占用空间小。
增压泵91的左端为入水端911,所述入水端911与外置的自来水管相连接,增压泵91的出水端912(即右端)连接在净水器92的入水口921上,从该自来水管流入的自来水在增压泵91的作用下泵入到净水器92内。
优选地,在所述入水端911上连接有与一体机的控制装置电连接的进水阀95,当接收到供水指令时,控制装置控制该进水阀95开启以使水流通过,完成供水工作。
2)净水器92
所述净水器92用于将含有各种杂质的自来水过滤净化为可供人体饮用的干净水(以下简称净水)。
净水器92优选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采用超滤膜过滤的净水器92,优选规格为管径102毫米,容量500毫升,其体积较小,从而降低供水系统9在一体机内的占用空间。
净水器92呈水平设置,其上设有所述入水口921、净水出口922和排水口923,该入水口921设置在净水器92的右端,所述排水口923设置在净水器92的左端,所述净水出口922设置在净水器92的外壁上,净水出口922与所述净水分配器93相连。
从所述自来水管流入的自来水在增压泵91的作用下泵入到净水器92内,一小部分经超滤膜过滤后转化为净水,继而从净水出口922向上泵入到净水分配器93中,另一部分则携沉淀在净水器92内的杂质一起从排水口923排出,该净水器92既能得到净化水,又能将其内的杂质及时排走,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排水口923通过水管与开设在油烟处理箱87的淋水箱876上的所述供水口877相连接并为其供水。
通过此设置,使得从净水器92内排出的含有杂质的水得以利用,可节约水资源,水从淋水箱876淋入油烟处理箱87内后,能够对油烟和油烟吸附材料降温,加快油烟气体降温冷凝,提高油烟吸附材料对油烟的吸附效果,同时能够清洗油烟吸附材料,产生的废水通过管道排放至外界。
优选地,为提高净水供应效率,在所述排水口923上连接有一个进水阀95,当需要供应净水时,控制装置控制该进水阀95关闭,以使泵入到净水器92内的自来水全部被过滤成净水并快速供应到煲具或/和蒸烤箱中,避免影响菜品的烹饪效果,当需要清理净水器92内的杂质或向油烟处理箱87供水时,控制装置控制进水阀95开启。
3)净水分配器93
所述净水分配器93的作用是将注入其内的净水分配至设定位置。
如图16所示,净水分配器93呈水平设置,其具有一个进水口931和多个出水口932,由基体933和多个智能水阀936构成。
a、基体933
所述基体933为一体注塑成型的长条形结构,其内设有中心轴呈水平设置的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的右端为所述进水口931,进水口931与净水器92的净水出口922相连通,中空通道的左端为封闭结构。
基体933还具有多个导流件935,所述导流件935间隔设置在中空通道上且与中空通道相通,在每个导流件935上设有一个所述出水口932。
在每个出水口932上均连接一根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在对应的煲具或蒸烤箱上,输水管从左至右分别为第一输水管96,第二输水管97,第三输水管98…以此类推。
b、智能水阀936
所述智能水阀936对应安装在每个导流件935内,智能水阀936优选为先导式电磁阀,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根据设定程序控制对应的智能水阀936打开或关闭,从而智能控制对应导流件935中水流的流通或截止,使得净水能够从对应的出水口932流出并准确地输送至对应的煲具或蒸烤箱内,实现净水分配。
c、净水分配
净水分配器93将所有净水输送管路进行集成并实现净水分配,结构简单,管路分布整洁,电路控制更为灵活,同时提高了一体机的空间利用率,其净水分配的具体过程如下:
所述第一输水管96与第二输水管97分别与所述电炖煲3和电子煲2的锅盖6的注水管937连接,用以输送烹饪食物时所需的净水。
所述第三输水管98用以输送蒸汽发生器516产生蒸汽所需的净水,以实现蒸烤箱的蒸食物功能。
为防止净水从蒸汽出口5162溢出,在第三输水管98上设有流量计,所述第三输水管98连接在蒸汽发生器516的净水入口5161上。
当蒸烤箱开启蒸食物功能时,净水沿第三输水管98进入到蒸汽发生器516的内腔中,净水吸热汽化为蒸汽,蒸汽由蒸汽出口5162移动至蒸汽入口5121,继而进入到蒸烤箱内并对其内的食材进行加热,且两个蒸汽入口5121呈上下交错设置,蒸汽由蒸烤箱容置腔的顶端部和底端部向中部聚敛,使食材受热更均匀。
所述第四输水管99向蒸烤箱内输送净水,该净水的作用是清洗蒸烤箱。
在所述壳体51的顶面板514相对应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喷淋口5141,为使清洗角度更全面,清洗更充分,该喷淋口5141优选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顶面板514的左右两侧,在所述喷淋口5141上安装有扇形喷嘴,连接在所述扇形喷嘴上的两根水管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第四输水管99连接(图未示),净水泵入至扇形喷嘴后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均匀水柱喷射在所述壳体51的内壁上,达到清洗油烟、蒸汽以及除味的作用。
为节约净水器92的能耗,也可直接使用自来水清洗壳体51,此时,所述第四输水管99对应的出水口932为封堵状态。
具体地,在增压泵91的出水端912上连接有三通接头,该三通接头中的其余两个管接头分别通过水管与净水器92的入水口921和扇形喷嘴相连,使自来水可沿对应的所述水管流至扇形喷嘴处并形成水柱以清洗壳体51,在两根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95,用于控制从所述出水端912泵出的自来水的流向,以根据相应的供水需求使自来水流入对应的壳体51或/和净水器92中。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包括顶板、用于安装顶板的立体框架和固接在立体框架底部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为用于安装可完成煲、炖、焗和/或炒食物功能对应炊具的定位板,所述炊具上包含承接锅体或炉芯的支撑部件、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或对锅体进行制冷的制冷组件和启动加热组件、制冷组件或炉芯进行工作的电控组件在内的非移动部件与该机架固接为一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炊具为煲具,所述非移动部件为煲具的内壳、外壳和加热组件;在定位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凹位,在至少一个凹位内设有中央通孔,所述中央通孔为向下延伸的台阶孔,在该台阶孔上搭设有所述内壳,内壳主体部穿过中央通孔置于定位板的下方,所述外壳套在内壳主体部上,内壳与外壳通过螺栓固接在台阶孔的周边,且内壳与外壳之间留有可容置对煲具提供热能的加热组件的夹层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炊具还包括用于完成焗或炒食物的炉具,该炉具包括起加热作用的炉芯、对炉芯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及上壳,所述支撑部件固接在未设有煲具的另一个所述凹位内且该支撑部件的外周边形状与凹位的内周边形状相适配,所述上壳的上表面与凹位顶端面齐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其特征在于,在定位板上位于凹位前设有长条形的矩形框,该矩形框的框壁向上延伸形成安装可对煲具或炉具进行分别控制的电控组件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炊具下方设有壳体,壳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背板和顶面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后背板与所述底板密封连接构成一体结构,壳体还设有用于对其内食物分别进行蒸和烤的蒸汽发生器和加热元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安装在壳体外,蒸汽发生器的内腔用于容置净水,在其底部安装有对其内的净水起加热作用的电阻丝,蒸汽发生器上设有净水入口和蒸汽出口,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开设有蒸汽入口,所述蒸汽出口与该蒸汽入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安装在顶面板的下方,在后背板的上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排蒸气口。
7.一种具有多种烹饪功能的一体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煲具、炉具、具备蒸和/或烤食物的壳体和主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架,在机架的定位板上设有面板,在面板内镶嵌有对所述的煲具、炉具、壳体和设置在机架内的包含供水系统、油烟废气排出装置在内的多个辅助设备进行控制的总控操作显示屏;在机架前侧的凹槽内由左到右设置有与所述煲具和炉具数量相同的电控组件,每个电控组件设置在与其对应的煲具或炉具的正前方,在电控组件之上位于凹槽的上端口设有与所述电控组件相对应的分控操作面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种烹饪功能的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放置在煲具内壳里的锅体外壁与内壳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腔体,在所述内壳一侧边开设有内壳进气窗口,相应的,在与该内壳进气窗孔对应位置的煲具的外壳上开设有外壳进气窗口,内壳进气窗口与外壳进气窗口构成所述腔体与外壳之外相通的进气通道,在内壳的另一侧设有内壳出气窗孔,相应的,在与该内壳出气窗孔对应位置的外壳上设有外壳出气窗孔,内壳出气窗孔与外壳出气窗孔构成所述腔体与外壳之外相通的出气通道,用于对煲具进行制冷的制冷组件设置在所述煲具的下方,该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气输送管和热气回流管,所述蒸发器和压缩机由上至下设置,蒸发器置于一密封的箱体内,在箱体上开设有冷气送出口和热气回流口,所述冷气输送管的进气端与冷气送出口相接,冷气输送管的出气端与进气通道相接,热气回流管的进气端与出气通道相接,热气回流管的出气端与热气回流口相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多种烹饪功能的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煲具中的锅盖包括基板和盖板,所述盖板以快速拆装方式安装于基板底面,所述基板的后侧以嵌入方式可翻转连接在机架上设有煲具的凹位内的后侧,当将所述盖板向下翻转盖合在所述锅体的锅口上时,基板的两边侧和前侧外周边与凹位对应侧的内周边相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多种烹饪功能的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废气排出装置包括抽风机和抽风管,抽风机置于所述定位板下方,抽风机的抽风口与抽风管的出风口相连接,抽风管可从所述定位板里侧中间区域自动升至定位板上方以使抽风管的进风口朝向煲具和炉具;所述供水系统由依次相接的增压泵、净水器和具有一个进水口和多个出水口的净水分配器构成,其位于所述底板上的后侧位置,所述出水口通过相应的输水管与所述煲具或壳体一一对应连接,净水器的排水口通过水管为所述油烟废气排出装置供水。
CN202120379535.XU 2021-02-19 2021-02-19 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Active CN215383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9535.XU CN215383175U (zh) 2021-02-19 2021-02-19 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9535.XU CN215383175U (zh) 2021-02-19 2021-02-19 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3175U true CN215383175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7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9535.XU Active CN215383175U (zh) 2021-02-19 2021-02-19 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31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7508A (zh) * 2021-02-19 2022-08-30 上海爱餐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7508A (zh) * 2021-02-19 2022-08-30 上海爱餐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76928U (zh) 一种多功能烤箱
WO2009043812A1 (en) Electrical grilling apparatus
CN110285458B (zh) 一种带蒸箱的集成灶
CN215383175U (zh) 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CN206755360U (zh) 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8720307U (zh) 一种集成灶
CN204513513U (zh) 一种侧和顶双向吸入气流的抽油烟机
CN209090939U (zh) 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储物篮
US20040149278A1 (en) Kitchen ventilator with recirculation function
CN114947508A (zh) 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一体机的机架及采用该机架的一体机
CN206371934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煎烤机
CN110762568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集热罩及具有该集热罩的灶具和橱柜
CN204513514U (zh) 具有储物空间的多功能抽油烟机
CN111503662A (zh) 一种灶具隐藏式集成灶及其安装方法
CN112413709B (zh) 一种节能供暖装置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CN215489887U (zh) 烹饪电器
CN207821706U (zh) 空气炸锅的外壳冷却机构
CN206073257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01892253U (zh) 双电机吸入风机上置式侧吸下排除油烟灶具
CN2930439Y (zh) 移动式铁板料理车
CN201293380Y (zh) 侧吸下排除油烟灶具
CN210883483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械用自动保温装置
CN207575041U (zh) 具有支撑架的旋转式烧烤炉
CN1971146A (zh) 抽油烟机
CN214581326U (zh) 用于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的油烟废气排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