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6409U -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6409U
CN215376409U CN202120861522.6U CN202120861522U CN215376409U CN 215376409 U CN215376409 U CN 215376409U CN 202120861522 U CN202120861522 U CN 202120861522U CN 215376409 U CN215376409 U CN 215376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rance guard
plate
box
accommodating box
transverse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15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云
吴乾贤
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kou Shengyu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kou Shengyu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kou Shengyu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kou Shengyua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15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6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6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6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包括门禁本体,所述门禁本体正面的中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门禁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摄像头,所述门禁本体的底部横向设置有第一容纳盒,所述第一容纳盒的前侧面横向设置有输出轴向后的电机,所述第一容纳盒的内腔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系统技术领域。该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通过门禁在夜间使用的过程中,齿条板上升,从而使得照明灯上升,移动至第二容纳盒的外部进行照明,使得夜间人工使用门禁时,人脸识别的效果较好,螺纹杆带动螺纹套进行移动,清理板在门禁本体的表面进行移动擦拭,将门禁本体表面附着的灰尘擦除,便于门禁识别的同时,对门禁的表面进行灰尘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是在智能建筑领域,指“门”的禁止权限,是对“门”的戒备防范,这里的“门”广义来说,包括能够通行的各种通道,包括人通行的门,车辆通行的门等。
现有人脸识别的门禁,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是直接暴露在外部,长时间的工作下表面会附着较多的灰尘,影响门禁的人脸识别使用,但大多人脸识别门禁,不具备自动清理的功能,导致后期需要人工手动清理,清理效率较低,加大对人工的劳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解决了现有人脸识别的门禁,不具备自动清理的功能,导致后期需要人工手动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包括门禁本体,所述门禁本体正面的中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门禁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摄像头,所述门禁本体的底部横向设置有第一容纳盒,所述第一容纳盒的前侧面横向设置有输出轴向后的电机,所述第一容纳盒的内腔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前端可转动地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盒的前侧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容纳盒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顶部竖向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第一容纳盒的顶部横向设置有活动空槽,所述移动板顶端通过所述活动空槽的内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盒的外部,所述移动板的背面可拆卸地竖向设置有与所述门禁本体正面接触的清理板,所述第一容纳盒的后侧面竖向设置有顶部敞口的第二容纳盒,所述螺纹杆的后端可转动地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盒的内部,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盒内腔的表面套设有齿轮,所述第二容纳盒的内腔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竖向设置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正面与所述齿轮的表面啮合,所述齿条板的顶端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横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照明灯外部的透明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纳盒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容纳盒顶部的敞口。
进一步地,所述门禁本体上方的后侧横向设置有伸缩盒,所述伸缩盒的内腔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地竖向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前侧面与所述伸缩盒内壁的前侧之间横向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滑动板的另一侧面横向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后端可抽拉地延伸至所述伸缩盒的外部,所述伸缩杆的后端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板的正面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移动板的背面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板相适配的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可抽拉地竖向设置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拉板,所述清理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卡接杆相适配的卡接口,所述拉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之间竖向设置有卡接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门禁本体前侧面的顶部与底部和所述第二容纳盒后侧面的顶部与下部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板的背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通过门禁在夜间使用的过程中,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板上升,从而使得照明灯上升,通过透明罩打开转动板,使得照明灯移动至第二容纳盒的外部进行照明,使得夜间人工使用门禁时,人脸识别的效果较好,并在照明灯移动至外部时,螺纹杆带动螺纹套进行移动,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使得清理板在门禁本体的表面进行移动擦拭,将门禁本体表面附着的灰尘擦除,便于门禁识别的同时,对门禁的表面进行灰尘清理,不需要后期人工手动清理,提高清理效率,减小人工的劳动量。
(2)、该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通过照明灯使用完成后,通过电机翻转带动照明灯下降的过程中,压力弹簧的弹力带动伸缩杆伸长,通过转动轮的抵触改变转动板的倾斜角度,使得照明灯收缩至第二容纳盒的内部时,转动板重新受到重力影响对第二容纳盒的顶部进行封闭,避免杂物灰尘进入第二容纳盒的内部,并通过卡接杆,便于人工对清理板拆卸下来进行清理或是更换等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与清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门禁本体、2-第一容纳盒、3-电机、4-螺纹杆、5-螺纹套、6- 活动空槽、7-移动板、8-清理板、9-第二容纳盒、10-齿轮、11-齿条板、12- 卡接口、13-横板、14-照明灯、15-透明罩、16-转动板、17-定位板、18-定位槽、19-固定板、20-卡接杆、21-拉板、22-卡接弹簧、23-显示屏、24-摄像头、25-安装板、26-安装螺栓、27-伸缩盒、28-滑动板、29-压力弹簧、30- 伸缩杆、31-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包括门禁本体1,门禁本体1正面的中部设置有显示屏23,门禁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摄像头24。
摄像头24与显示屏2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门禁本体1的底部横向设置有第一容纳盒2,第一容纳盒2的前侧面横向设置有输出轴向后的电机3,第一容纳盒2的内腔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螺纹杆 4,螺纹杆4的前端可转动地延伸至第一容纳盒2的前侧与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5,螺纹套5的底部与第一容纳盒 2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
电机3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螺纹杆4进行转动,螺纹杆4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螺纹套5沿螺纹杆4的表面进行移动。
螺纹套5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套5的底部与第一容纳盒2的内壁滑动连接,螺纹杆4带动螺纹套5在移动的过程中螺纹套5更加的稳定。
螺纹套5的顶部竖向设置有移动板7,第一容纳盒2的顶部横向设置有活动空槽6,移动板7顶端通过活动空槽6的内部延伸至第一容纳盒2的外部,移动板7的背面可拆卸地竖向设置有与门禁本体1正面接触的清理板8。
清理板8背面设置有清洁棉,清洁棉与门禁本体1的正面相接触,螺纹套5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移动板7进行位置移动,移动板7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清理板8一起进行移动。
通过清理板8移动,对门禁本体1的表面进行擦拭,将门禁本体1表面附着的灰尘擦除,对门禁的表面进行灰尘清理,清理板8在移动擦拭门禁本体1正面的同时对显示屏23与摄像头24的正面进行擦拭,不需要后期人工手动清理,提高清理效率,减小人工的劳动量。
第一容纳盒2的后侧面竖向设置有顶部敞口的第二容纳盒9,螺纹杆4的后端可转动地延伸至第二容纳盒9的内部,螺纹杆4位于第二容纳盒9内腔的表面套设有齿轮10,第二容纳盒9的内腔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竖向设置有齿条板11,齿条板11的正面与齿轮10的表面啮合。
电机3带动螺纹杆4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齿轮10移动进行转动,通过齿轮10转动带动齿条板11进行升降移动。
通过齿条板11与第二容纳盒9的内壁滑动连接,使得齿条板11在进行升降移动的过程中保持与齿轮10相啮合的状态。
齿条板11的顶端设置有横板13,横板13的上表面设置有照明灯14,横板13的上表面设置有套设于照明灯14外部的透明罩15。
齿条板11在上升的过程中带动照明灯14进行上升,当清理板8从门禁本体1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时,照明灯14移动至第二容纳盒9的外部,通过照明灯14移动至第二容纳盒9的外部进行照明,使得夜间人工使用门禁时,提高门禁的人脸识别效果,对门禁的表面进行灰尘清理的同时,便于门禁进行人脸识别。
第二容纳盒9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板16,转动板16完全覆盖第二容纳盒9 顶部的敞口。
转动板16避免在照明灯14不使用时,杂物灰尘通过第二容纳盒9顶部的敞口进入第二容纳盒9的内部,提高对照明灯14的保护。
门禁本体1上方的后侧横向设置有伸缩盒27,伸缩盒27的内腔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地竖向设置有滑动板28,滑动板28的前侧面与伸缩盒27内壁的前侧之间横向设置有压力弹簧29,滑动板28的另一侧面横向设置有伸缩杆30,伸缩杆30的后端可抽拉地延伸至伸缩盒27的外部,伸缩杆30的后端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轮31。
照明灯14上升的过程中通过透明罩15带动转动板16改变倾斜角度,使得转动板16打开第二容纳盒9顶部的敞口,照明灯14移动至第二容纳盒9 的外部。
转动板16改变倾斜角度时,通过转动轮31挤压滑动板28,使得压力弹簧29收缩产生弹力,在照明灯14使用完成收缩时,通过压力弹簧29的弹力带动,推动转动轮31进行移动,使得转动板16改变倾斜角度,使转动板16 重新受到重力影响对第二容纳盒9的顶部进行封闭,避免杂物灰尘进入第二容纳盒9的内部。
清理板8的正面设置有定位板17,移动板7的背面开设有与定位板17相适配的定位槽18。
定位槽18的一侧延伸至移动板7的一侧面与外部连通,人工可将定位板 17插入定位槽18的内部,对清理板8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固定。
移动板7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19,固定板19上可抽拉地竖向设置有卡接杆20,卡接杆20的顶端设置有拉板21,清理板8的顶部开设有与卡接杆20 相适配的卡接口12,拉板21的下表面与固定板19的上表面之间竖向设置有卡接弹簧22。
定位板17插入定位槽18的内部后,人工可通过拉板21插入卡接口12 的内部,对清理板8进行水平位置的限位固定,从而将清理板8固定在移动板7的背面。
当清理板8长时间使用后,人工将卡接杆20从卡接口12的内部拉出,定位板17从定位槽18的内部拉出,即可将清理板8从移动板7的背面拆除,便于人工对清理板8拆卸下来进行清理或是更换等操作。
门禁本体1前侧面的顶部与底部和第二容纳盒9后侧面的顶部与下部均设置有安装板25,安装板25的正面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26,安装螺栓26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板25的背面。
通过安装板25便于人工对门禁本体1进行安装固定。
工作时,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在夜间使用门禁本体1时,电机3转动通过螺纹杆4带动齿轮10转动,使得齿条板11上升,从而使得照明灯14上升,通过透明罩15打开转动板16,使得照明灯14移动至第二容纳盒9的外部进行照明,使得夜间人工使用门禁时,人脸识别的效果较好,并在照明灯 14移动至外部时,螺纹杆4带动螺纹套5进行移动,带动移动板7进行移动,使得清理板8在门禁本体1的表面进行移动擦拭,在照明灯14移动至第二容纳盒9的外部后,清理板8从门禁本体1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时,将门禁本体1表面附着的灰尘擦除,便于门禁识别的同时,对门禁的表面进行灰尘清理,照明灯14使用完成收缩时,通过压力弹簧29的弹力带动,推动转动轮 31进行移动,使得转动板16改变倾斜角度,使转动板16重新受到重力影响对第二容纳盒9的顶部进行封闭,避免杂物灰尘进入第二容纳盒9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包括门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本体(1)正面的中部设置有显示屏(23),所述门禁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摄像头(24),所述门禁本体(1)的底部横向设置有第一容纳盒(2),所述第一容纳盒(2)的前侧面横向设置有输出轴向后的电机(3),所述第一容纳盒(2)的内腔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前端可转动地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盒(2)的前侧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5),所述螺纹套(5)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容纳盒(2)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5)的顶部竖向设置有移动板(7),所述第一容纳盒(2)的顶部横向设置有活动空槽(6),所述移动板(7)顶端通过所述活动空槽(6)的内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盒(2)的外部,所述移动板(7)的背面可拆卸地竖向设置有与所述门禁本体(1)正面接触的清理板(8),所述第一容纳盒(2)的后侧面竖向设置有顶部敞口的第二容纳盒(9),所述螺纹杆(4)的后端可转动地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盒(9)的内部,所述螺纹杆(4)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盒(9)内腔的表面套设有齿轮(10),所述第二容纳盒(9)的内腔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竖向设置有齿条板(11),所述齿条板(11)的正面与所述齿轮(10)的表面啮合,所述齿条板(11)的顶端设置有横板(13),所述齿条板(11)的顶部横向设置有横板(13),所述横板(13)的上表面设置有照明灯(14),所述横板(13)的上表面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照明灯(14)外部的透明罩(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盒(9)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板(16),所述转动板(16)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容纳盒(9)顶部的敞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本体(1)上方的后侧横向设置有伸缩盒(27),所述伸缩盒(27)的内腔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地竖向设置有滑动板(28),所述滑动板(28)的前侧面与所述伸缩盒(27)内壁的前侧之间横向设置有压力弹簧(29),所述滑动板(28)的另一侧面横向设置有伸缩杆(30),所述伸缩杆(30)的后端可抽拉地延伸至所述伸缩盒(27)的外部,所述伸缩杆(30)的后端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轮(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板(8)的正面设置有定位板(17),所述移动板(7)的背面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板(17)相适配的定位槽(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上可抽拉地竖向设置有卡接杆(20),所述卡接杆(20)的顶端设置有拉板(21),所述清理板(8)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卡接杆(20)相适配的卡接口(12),所述拉板(21)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19)的上表面之间竖向设置有卡接弹簧(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本体(1)前侧面的顶部与底部和所述第二容纳盒(9)后侧面的顶部与下部均设置有安装板(25),所述安装板(25)的正面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26),所述安装螺栓(26)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板(25)的背面。
CN202120861522.6U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 Active CN215376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1522.6U CN215376409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1522.6U CN215376409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6409U true CN215376409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7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1522.6U Active CN215376409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64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3302A (zh) * 2022-07-20 2022-10-21 上海迪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社区人脸识别取物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3302A (zh) * 2022-07-20 2022-10-21 上海迪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社区人脸识别取物系统及方法
CN115223302B (zh) * 2022-07-20 2023-10-24 上海迪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社区人脸识别取物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76409U (zh)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门禁
CN114554065A (zh) 一种智能家居安防装置
CN212537676U (zh) 一种简易安装的灯具
CN112212261A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ied照明灯散热结构
CN212746328U (zh) 一种装饰灯罩
CN217759638U (zh) 一种消防排烟天窗
CN111206853A (zh) 一种玻璃推窗新风系统
CN212901212U (zh) 一种路灯的自动清洁装置
CN112537273B (zh) 一种根据降雨量自动转动的雨刷
CN210101593U (zh) 一种可自动清洁的车灯
CN21000008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汽车天窗
CN219344168U (zh) 阅览室玻璃房结构
CN218866513U (zh) 一种停车场计费装置
CN219225557U (zh) 一种用于小区安防的人脸识别装置
CN218214189U (zh) 一种企业信息集成系统智能控制器
CN216047374U (zh) 一种景观园林用环保型照明装置
CN216388215U (zh) 一种制售一体玻璃水售卖机
CN220598932U (zh) 一种具有自动开合功能的防雨天窗
CN220524077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路灯
CN210179938U (zh) 一种用于空气源热泵外罩的自动清洁装置
CN215485576U (zh) 一种自动开合智能窗
CN215213051U (zh) 一种新型智能金属门窗
CN220155130U (zh) 一种太阳能提示灯箱
CN215908974U (zh) 一种自动清洗式户外安防灯
CN219923802U (zh) 一种民用航空器仪表盘的清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