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7217U -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7217U
CN215367217U CN202120964711.6U CN202120964711U CN215367217U CN 215367217 U CN215367217 U CN 215367217U CN 202120964711 U CN202120964711 U CN 202120964711U CN 215367217 U CN215367217 U CN 215367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column
nut
pipe pil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647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红娜
王�琦
王红亮
王志平
马一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Hengan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9647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7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7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7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针对现有的钢管柱在吊装过程中难以稳固,容易晃荡导致栓钉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况,影响浇筑效果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管柱和加劲板,所述管柱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套设有加劲板;两个所述管柱沿竖直方向呈相互对接设置,且对接的两个所述管柱之间设有拼接装置,所述拼接装置包括套环和安装槽,其中一个所述管柱的两侧均设有承重柱,两个所述承重柱之间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板和滚轮。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且该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在施工过程中方便对钢管柱进行拆装组合,还能在钢管柱吊装进入桩槽时起到扶正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经常使用大量的钢管柱进行主体的搭建,钢管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疲劳、耐冲击等优点,钢管采用人工挖孔桩埋设钢管桩作为结构永久柱,钢管桩安装时,下端支撑在混凝土基础顶面的预埋钢板上,将钢管桩周围与钢板满焊,并在钢板和钢管桩外壁间焊接一圈加劲板。
在钢管柱安装现场,需要将钢管柱自上而下对接后进行吊装,常常需要栓钉或者绑扎钢筋固定,钢管柱在吊装时容易晃荡,并且螺栓在此过程中容易松动脱落,使对接的钢管柱产生歪斜,影响浇筑效果且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解决了钢管柱在吊装过程中难以稳固,容易晃荡导致栓钉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况,影响浇筑效果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管柱和加劲板,所述管柱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套设有加劲板;
两个所述管柱沿竖直方向呈相互对接设置,且对接的两个所述管柱之间设有拼接装置,所述拼接装置包括套环和安装槽,其中一个所述管柱的两侧均设有承重柱,两个所述承重柱之间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板和滚轮;
两个所述加劲板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螺杆,所述螺杆贯穿并延伸至加劲板底部,且螺纹贯穿有螺母,所述螺杆与螺母之间设有预紧装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管柱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套环,且所述管柱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套环匹配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承重柱的圆周侧壁上均固定套设有载重圆环,且两个所述载重圆环上固定安装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连接臂,两个所述连接臂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呈V型设置,且V型斜面上均转动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滚轮呈对应设置的且匹配的暗槽,两个所述暗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呈横向设置的安装杆,且两个所述安装杆的杆体上均转动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滚轮,两个所述滚轮与管柱的圆周侧壁相互接触。
优选的,每个所述加劲板上均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槽孔,所述槽孔活动套设螺杆的杆体,所述螺母螺纹套设螺杆,且螺杆杆体底段的螺纹上密布有棘齿,且螺母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呈竖直设置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圆周侧壁上转动套设有销柱,所述销柱位于螺母内部的一侧设有与棘齿相匹配的卡齿,且销柱位于螺母外部的一侧设有手柄,所述卡齿与限位槽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拼装装置,可以在钢管柱对接过程中,起到方便对接,避免偏移的作用,通过预紧装置,不仅可以预先对加劲板对齐,起到方便对钢管柱进行拼装的作用,还能实现防止在吊装过程中螺栓松动脱落,影响钢管柱对接后的稳定性。
2、通过设置夹持装置,可以避免钢管柱在吊装的时候受外部因素产生晃动,从而导致难以对钢管柱稳固,入桩槽时产生歪斜等问题,夹板上设置滚轮,可以实现对钢管柱进行扶正的作用,优化浇筑效果。
综上所述,该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在施工过程中方便对钢管柱进行拆装组合,还能在钢管柱吊装进入桩槽时起到扶正的作用,避免因起风等外部因素使钢管柱晃荡歪斜,更能在拼接钢管柱安装时起到预紧作用,避免螺杆与螺母松动脱落,从而增加了工程的安全系数,优化了浇筑作业的工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拼接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预紧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管柱;2、加劲板;3、承重柱;4、螺杆;5、螺母;6、夹板;7、套环;8、安装槽;9、滚轮;10、弹簧;11、销柱;12、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管柱1和加劲板2,管柱1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套设有加劲板2;两个管柱1沿竖直方向呈相互对接设置,且对接的两个管柱1之间设有拼接装置,拼接装置包括套环7和安装槽8,两个管柱1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套环7,且管柱1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8,安装槽8与套环7匹配设置,可以实现方便对管柱1进行安装的目的。
参照图1和图4,其中一个管柱1的两侧均设有承重柱3,两个承重柱3之间设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夹板6和滚轮9;两个承重柱3的圆周侧壁上均固定套设有载重圆环,且两个载重圆环上固定安装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连接臂,两个连接臂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板6,两个夹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呈V型设置,且V型斜面上均转动安装有滚轮9,两个夹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滚轮9呈对应设置的且匹配的暗槽,两个暗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呈横向设置的安装杆,且两个安装杆的杆体上均转动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滚轮9,两个滚轮9与管柱1的圆周侧壁相互接触,可以在对管柱1进入桩槽时起到扶正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3,两个加劲板2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螺杆4,螺杆4贯穿并延伸至加劲板2底部,且螺纹贯穿有螺母5,螺杆4与螺母5之间设有预紧装置,每个加劲板2上均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槽孔,槽孔活动套设螺杆4的杆体,螺母5螺纹套设螺杆4,且螺杆4杆体底段的螺纹上密布有棘齿,且螺母5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呈竖直设置固定轴12,固定轴12的圆周侧壁上转动套设有销柱11,销柱11位于螺母5内部的一侧设有与棘齿相匹配的卡齿,且销柱11位于螺母5外部的一侧设有手柄,卡齿与限位槽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0,可以使管柱1的连接状态更加稳定,避免出现栓体松动脱落的情况。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管柱1利用拼接装置结合起来,将对接的两个管柱1进行码放,把位于上方的管柱1底部套环7塞入下方管柱1顶部开设的安装槽8内,可以方便对两个管柱1上的加劲板2进行预紧安装。
其次将对接的两个管柱1上的两个贴合的加劲板2进行槽孔对齐,接着按压螺母5上的手柄,手柄带动销柱11在固定轴12上转动,使卡齿压缩弹簧10,可以在两个吻合的槽孔内插入螺杆4后利用螺母5进行固定,实现对两个加劲板2进行对接稳固的目的。
然后把对接的管柱1吊装进入所需桩槽内,通过利用夹持装置,承重柱3位于管柱1两侧,使吊装的管柱1位于两个夹板6之间,贴合滚轮9放入桩槽内,滚轮9可以在管柱1放入时对管柱1在吊装过程中进行扶正,起到避免晃荡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管柱(1)和加劲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1)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套设有加劲板(2);
两个所述管柱(1)沿竖直方向呈相互对接设置,且对接的两个所述管柱(1)之间设有拼接装置,所述拼接装置包括套环(7)和安装槽(8),其中一个所述管柱(1)的两侧均设有承重柱(3),两个所述承重柱(3)之间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板(6)和滚轮(9);
两个所述加劲板(2)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螺杆(4),所述螺杆(4)贯穿并延伸至加劲板(2)底部,且螺纹贯穿有螺母(5),所述螺杆(4)与螺母(5)之间设有预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管柱(1)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套环(7),且所述管柱(1)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与套环(7)匹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承重柱(3)的圆周侧壁上均固定套设有载重圆环,且两个所述载重圆环上固定安装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连接臂,两个所述连接臂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板(6),两个所述夹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呈V型设置,且V型斜面上均转动安装有滚轮(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滚轮(9)呈对应设置的且匹配的暗槽,两个所述暗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呈横向设置的安装杆,且两个所述安装杆的杆体上均转动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滚轮(9),两个所述滚轮(9)与管柱(1)的圆周侧壁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劲板(2)上均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槽孔,所述槽孔活动套设螺杆(4)的杆体,所述螺母(5)螺纹套设螺杆(4),且螺杆(4)杆体底段的螺纹上密布有棘齿,且螺母(5)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呈竖直设置固定轴(12),所述固定轴(12)的圆周侧壁上转动套设有销柱(11),所述销柱(11)位于螺母(5)内部的一侧设有与棘齿相匹配的卡齿,且销柱(11)位于螺母(5)外部的一侧设有手柄,所述卡齿与限位槽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0)。
CN202120964711.6U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 Active CN215367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64711.6U CN215367217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64711.6U CN215367217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7217U true CN215367217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9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64711.6U Active CN215367217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72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8126A (zh) * 2022-02-24 2022-05-17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岩石区钢管柱逆作施工调控装置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8126A (zh) * 2022-02-24 2022-05-17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岩石区钢管柱逆作施工调控装置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2661U (zh) 大跨度双箱梁双索张弦桁架体系
CN215367217U (zh)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钢管桩
CN208073095U (zh) 移动式防倒支架
KR101065098B1 (ko) 철근 케이지 구조
CN103806370A (zh) 钢箱梁防倾覆结构
CN103572834A (zh) 一种大跨度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52074B (zh) 一种可调节升降式支撑装置
CN114086772A (zh) 一种人字形钢桁架安装施工方法
CN109823964B (zh) 一种预制楼梯吊装连接结构及吊装方法
CN210683021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回转塔身结构
CN113511583A (zh) 一种多功能高安全性装配式建筑吊运夹具
CN210976063U (zh) 一种组合式防连续倒塌钢框架
CN109441087A (zh) 一种依附在构筑物上的悬臂挑架
CN212835012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防坠落安全绳支架
CN112096047B (zh)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210622441U (zh) 中低压配电网应急抢修用组合式自立杆
CN210622440U (zh) 中低压配电网应急抢修用牵引线结构
CN203729195U (zh) 钢箱梁防倾覆结构
CN209742342U (zh) 一种爬升式脚手架支座增长组件
CN220767755U (zh) 一种拱肋转向装置
CN218861917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梁
CN203200913U (zh) 用于钢筋连接柱、梁和承重的襻构件
CN21663868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运固定架设装置
WO2012047029A2 (ko) 철근 케이지 구조
CN217353702U (zh) 一种建筑加固用的微型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2

Address after: 064400 No. 565, moder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luster area, Chuangxin Road, Qian'an Town,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ngshan HengAn Steel Struc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064400 No. 252, building 1, Zhucheng development, Mingxing community, Qian'an City,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Hong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