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5718U - 一种耕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耕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5718U
CN215345718U CN202121773494.9U CN202121773494U CN215345718U CN 215345718 U CN215345718 U CN 215345718U CN 202121773494 U CN202121773494 U CN 202121773494U CN 215345718 U CN215345718 U CN 215345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rod
frame
transmission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34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7734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5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5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5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耕地机,包括有机体,所述机体的一端安装有发动机和变速器,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固定在变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蜗杆,所述机体内转动穿过有两个传动杆。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首先可在耕地机前进的同时,使多个上面有螺旋排列的锯齿且呈锥状的尖锥起土犁转动,将土先打碎再翻耕,减小翻耕时受到的阻力,且翻新出来的土不易抱团,并且螺旋叶的转动动力和耕地机前进的动力均由一个发动机提供,可使使用者更容易控制本装置,并且可利用高压气流来将尖锥起土犁和锯齿上的土吹落,且可根据土的湿度和粘性来控制高压气流吹落土粒的力度。

Description

一种耕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耕地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田水利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们对耕地技术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创新耕地技术和耕地机,能够有效的提升耕地的效率和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大量的新型技术广泛应用到不同行业,耕地机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越来越先进,目前大多数耕地机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柴油机拖动犁铧进行耕地,对土进行翻新,另一种是通过将犁铧或其他的金属刀片进行转动,利用犁铧或者刀片将表层土打碎。
但是使用者在实际耕地中发现,在对土地进行翻耕时,泥土会粘在犁铧上,不便于随时进行清理,泥土会影响犁铧的工作,其次在将犁铧或者金属刀片进行转动来翻耕土层时,土层呈块状,后续还需要将土块打碎,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将土层打碎再翻耕并且可实时清理犁铧上残留的土颗粒的耕地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耕地机,包括有机体,所述机体的一端安装有发动机和变速器,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固定在变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蜗杆,所述机体内转动穿过有两个传动杆,每个传动杆位于机体外的两端均固定有车轮,每个传动杆的中端均套接有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与第二蜗杆齿间啮合;
所述机体远离发动机的一端固定有夹架,所述夹架内固定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外转动套接有转框,所述转框内转动穿过有穿杆,所述穿杆与中心杆之间安装有用于使第二蜗杆间接带动穿杆转动的第一传动组件,所述转框的下端直线阵列排布有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的下端转动穿过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下端固定有尖锥起土犁,所述尖锥起土犁的外侧螺旋阵列有锯齿,所述转框与斜杆之间安装有用于使斜杆转动的第二传动组件;
所述机体的上侧安装有粘土清理装置,所述粘土清理装置包括有高压气泵、喷气管、调位架和调位孔,所述调位孔有两个且并列设置在机体的上侧靠近夹架的一端内,所述机体的上侧左右活动安装有调位架,所述调位架上安装有螺钉和螺帽组合配件,所述调位架通过螺钉穿过调位孔并与螺帽配合安装而固定在机体上,所述调位架的上侧固定有不少于一个的高压气泵,所述高压气泵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高压气泵的出气端固定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另一端活动穿过调位孔且与尖锥起土犁左右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斜杆和尖锥起土犁斜向下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一蜗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套接在中心杆外,所述第一传动轮套接在穿杆外,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套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蜗轮,所述中心杆转动穿过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二蜗杆齿间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二蜗轮、第一蜗杆、第三传动轮、第二传动带和侧板,所述转框的两端固定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转动穿过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二蜗轮套接在斜杆外,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二蜗轮齿间啮合,所述第一蜗杆位于两个侧板外的两端和穿杆位于转框外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三传动轮,同侧的两个第三传动轮之间套接有第二传动带。
作为优选,所述夹架的前后端均穿过有辅助支撑架,所述辅助支撑架与转框转动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转框的上半部固定有增重架。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碎土组件,所述碎土组件包括有附着架、摆动板、下杆和转杆,所述附着架固定在一排下支撑杆的下端之间,所述附着架的下侧直线阵列排布有下杆,所述下杆的下端转动有转杆,所述转杆内穿过有摆动板。
作为优选,所述摆动板位于两个相邻的尖锥起土犁之间,所述摆动板的底端高度高于尖锥起土犁的底端高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侧块,所述侧块直线阵列排布在摆动板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下支撑杆的下端内安装有轴承,所述斜杆安装在轴承内。
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首先可将传统的拖动方式转化为驱动方式,在耕地机前进的同时,可使多个上面有螺旋排列的锯齿的且呈锥状的尖锥起土犁转动,相比老式的耕地机,本装置可将土先打碎再翻耕,减小翻耕时受到的阻力,且翻新出来的土不易抱团,并且螺旋叶的转动动力和耕地机前进的动力均由一个发动机提供,可使使用者更容易控制本装置,且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可利用高压气流来将尖锥起土犁和锯齿上的土吹落,且可根据土的湿度和粘性来控制高压气流吹落土粒的力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C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机体;2、车轮;3、辅助支撑架;4、夹架;5、中心杆;6、转框;7、增重架;8、第一传动组件;81、第一传动轮;82、第一蜗轮;83、第二传动轮;84、第一传动带;9、碎土组件;91、附着架;92、摆动板;93、侧块;94、下杆;95、转杆;10、第二传动组件;101、第二蜗轮;102、第一蜗杆;103、第三传动轮;104、第二传动带;105、侧板;11、发动机;12、第二蜗杆;13、传动杆;14、变速器;15、斜杆;16、下支撑杆;17、轴承;18、尖锥起土犁;19、第三蜗轮;20、穿杆;21、粘土清理装置;211、高压气泵;212、喷气管;213、调位架;214、调位孔;22、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耕地机,包括有机体1,机体1的一端安装有发动机11和变速器14,发动机11的输出端固定在变速器14的输入端,变速器14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蜗杆12,机体1内转动穿过有两个传动杆13,每个传动杆13位于机体1外的两端均固定有车轮2,每个传动杆13的中端均套接有第三蜗轮19,第三蜗轮19与第二蜗杆12齿间啮合,通过发动机11提供动力,变速器14调节发动机11的输出端的转速,并使第二蜗杆12带动第三蜗轮19转动,使传动杆13带动车轮2转动,以此来驱动本装置进行移动;
机体1远离发动机11的一端固定有夹架4,夹架4内固定有中心杆5,中心杆5外转动套接有转框6,转框6内转动穿过有穿杆20,穿杆20与中心杆5之间安装有用于使第二蜗杆12间接带动穿杆20转动的第一传动组件8,转框6的下端直线阵列排布有下支撑杆16,下支撑杆16的下端转动穿过有斜杆15,斜杆15的下端固定有尖锥起土犁18,尖锥起土犁18的外侧螺旋阵列有锯齿22,转框6与斜杆15之间安装有用于使斜杆15转动的第二传动组件10,通过使尖锥起土犁18跟随机体1移动的同时使尖锥起土犁18自转,并且尖锥起土犁18上有锯齿22,可将土层先打碎再翻新,且尖锥起土犁18整体呈尖锥状,对不同深度的土层具有更好的渐层破土效果,且每个尖锥起土犁18都进行自转,这就使得尖锥起土犁18在被以拖动方式破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单个尖锥起土犁18带动锯齿22以自身单体转动方式再次进行破土,则本装置受到的土层的阻力更加小,减小土层对尖锥起土犁18的阻力,并且可在不耕地时,使转框6、下支撑杆16、斜杆15和尖锥起土犁18等零部件转到机体1上,避免尖锥起土犁18触地;
机体1的上侧安装有粘土清理装置21,粘土清理装置21包括有高压气泵211、喷气管212、调位架213和调位孔214,调位孔214有两个且并列设置在机体1的上侧靠近夹架4的一端内,机体1的上侧左右活动安装有调位架213,调位架213上安装有螺钉和螺帽组合配件,调位架213通过螺钉穿过调位孔214并与螺帽配合安装而固定在机体1上,调位架213的上侧固定有不少于一个的高压气泵211,高压气泵211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高压气泵211的出气端固定有喷气管212,喷气管212的另一端活动穿过调位孔214且与尖锥起土犁18左右对应设置,通过粘土清理装置21可产生高压气流,利用高压气流来刮落尖锥起土犁18和锯齿22上的土,避免影响尖锥起土犁18和锯齿22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斜杆15和尖锥起土犁18斜向下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8包括有第一传动轮81、第一蜗轮82、第二传动轮83和第一传动带84,第二传动轮83转动套接在中心杆5外,第一传动轮81套接在穿杆20外,第一传动轮81和第二传动轮83之间套接有第一传动带84,第二传动轮8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蜗轮82,中心杆5转动穿过第一蜗轮82,第一蜗轮82与第二蜗杆12齿间啮合,通过第一传动组件8可使第二蜗杆12间接带动穿杆20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组件10包括有第二蜗轮101、第一蜗杆102、第三传动轮103、第二传动带104和侧板105,转框6的两端固定有侧板105,两个侧板105之间转动穿过有第一蜗杆102,第二蜗轮101套接在斜杆15外,第一蜗杆102与第二蜗轮101齿间啮合,第一蜗杆102位于两个侧板105外的两端和穿杆20位于转框6外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三传动轮103,同侧的两个第三传动轮103之间套接有第二传动带104,通过第二传动组件10可使穿杆20间接带动斜杆15转动,进而带动尖锥起土犁18转动。
本实施例中,夹架4的前后端均穿过有辅助支撑架3,辅助支撑架3与转框6转动对应设置,通过辅助支撑架3可辅助机体1支撑转框6等零部件,并保证这些零部件在机体1内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转框6的上半部固定有增重架7,可在增重架7上放置泥土等重物来间接下压尖锥起土犁18,来保证尖锥起土犁18稳定抵入地层。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碎土组件9,碎土组件9包括有附着架91、摆动板92、下杆94和转杆95,附着架91固定在一排下支撑杆16的下端之间,附着架91的下侧直线阵列排布有下杆94,下杆94的下端转动有转杆95,转杆95内穿过有摆动板92,通过摆动板92跟随转杆95转动而来回摆动,可使摆动板92撞击相邻两个尖锥起土犁18翻出的泥土,以此撞碎泥土,方便后续的播种等步骤。
本实施例中,摆动板92位于两个相邻的尖锥起土犁18之间,摆动板92的底端高度高于尖锥起土犁18的底端高度。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侧块93,侧块93直线阵列排布在摆动板92的两侧,通过侧块93可避免摆动板92接触不到泥土而不摆动。
本实施例中,下支撑杆16的下端内安装有轴承17,斜杆15安装在轴承17内,通过轴承17减小斜杆15在下支撑杆16内转动时的应力,提高斜杆15的使用寿命。
采用上述结构,装置在使用时,将本装置行驶到田间指定位置,此时转框6位于辅助支撑架3上,尖锥起土犁18不接触地面,不进行耕地;当需要耕地时,推转转框6和增重架7,转框6绕中心杆5转动,此时第一传动轮81绕第二传动轮83转动,第一传动带84仍然在第一传动轮81和第二传动轮83外套接,不影响传动,且第一蜗轮82与第二蜗杆12仍然保持齿间啮合状态,当转框6和增重架7转动时,尖锥起土犁18和碎土组件9由位于转框6的上方转到转框6的下方,即可使尖锥起土犁18触地,此时可在增重架7上放置泥土等增重物,来保证尖锥起土犁18稳定抵入地层,之后开动本装置,发动机11带动变速器14输入端转动,变速器14的输出端输出新的转速,变速器14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蜗杆12转动,第二蜗杆12通过与第三蜗轮19齿间啮合带动传动杆13转动,传动杆13带动车轮2转动,以此驱动本装置进行移动;与此同时,第二蜗杆12通过与第一蜗轮82齿间啮合带动第二传动轮83转动,第二传动轮83通过第一传动带84带动第一传动轮81转动,第一传动轮81带动穿杆20转动,穿杆20带动第三传动轮103转动,两个第三传动轮103通过第二传送带104传动,第三传动轮103带动第一蜗杆102转动,第一蜗杆102通过齿间啮合带动第二蜗轮101转动,第二蜗轮101带动斜杆15转动,斜杆15带动尖锥起土犁18转动,则尖锥起土犁18在跟随机体1移动的同时转动,尖锥起土犁18带动锯齿22转动,锯齿22将土层打碎后翻出,翻出的土呈破碎状,此时摆动板92撞击被翻出的土,来再次打碎翻出的土,便于进行之后的播种等步骤;与此同时,将高压气泵211与外接电源通电,高压气泵211开始工作,气流经过高压气泵211和喷气管212后喷向尖锥起土犁18和锯齿22,将尖锥起土犁18上的土和两个相邻锯齿22缝隙里的土吹下,且可左右移动调位架213,来左右移动高压气泵211,进而左右调节喷气管212,控制喷气管212与尖锥起土犁18的间距,可根据土粒的湿度和粘性来控制喷气清洁的力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耕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体(1),所述机体(1)的一端安装有发动机(11)和变速器(14),所述发动机(11)的输出端固定在变速器(14)的输入端,所述变速器(14)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蜗杆(12),所述机体(1)内转动穿过有两个传动杆(13),每个传动杆(13)位于机体(1)外的两端均固定有车轮(2),每个传动杆(13)的中端均套接有第三蜗轮(19),所述第三蜗轮(19)与第二蜗杆(12)齿间啮合;
所述机体(1)远离发动机(11)的一端固定有夹架(4),所述夹架(4)内固定有中心杆(5),所述中心杆(5)外转动套接有转框(6),所述转框(6)内转动穿过有穿杆(20),所述穿杆(20)与中心杆(5)之间安装有用于使第二蜗杆(12)间接带动穿杆(20)转动的第一传动组件(8),所述转框(6)的下端直线阵列排布有下支撑杆(16),所述下支撑杆(16)的下端转动穿过有斜杆(15),所述斜杆(15)的下端固定有尖锥起土犁(18),所述尖锥起土犁(18)的外侧螺旋阵列有锯齿(22),所述转框(6)与斜杆(15)之间安装有用于使斜杆(15)转动的第二传动组件(10);
所述机体(1)的上侧安装有粘土清理装置(21),所述粘土清理装置(21)包括有高压气泵(211)、喷气管(212)、调位架(213)和调位孔(214),所述调位孔(214)有两个且并列设置在机体(1)的上侧靠近夹架(4)的一端内,所述机体(1)的上侧左右活动安装有调位架(213),所述调位架(213)上安装有螺钉和螺帽组合配件,所述调位架(213)通过螺钉穿过调位孔(214)并与螺帽配合安装而固定在机体(1)上,所述调位架(213)的上侧固定有不少于一个的高压气泵(211),所述高压气泵(211)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高压气泵(211)的出气端固定有喷气管(212),所述喷气管(212)的另一端活动穿过调位孔(214)且与尖锥起土犁(18)左右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15)和尖锥起土犁(18)斜向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8)包括有第一传动轮(81)、第一蜗轮(82)、第二传动轮(83)和第一传动带(84),所述第二传动轮(83)转动套接在中心杆(5)外,所述第一传动轮(81)套接在穿杆(20)外,所述第一传动轮(81)和第二传动轮(83)之间套接有第一传动带(84),所述第二传动轮(8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蜗轮(82),所述中心杆(5)转动穿过第一蜗轮(82),所述第一蜗轮(82)与第二蜗杆(12)齿间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10)包括有第二蜗轮(101)、第一蜗杆(102)、第三传动轮(103)、第二传动带(104)和侧板(105),所述转框(6)的两端固定有侧板(105),两个侧板(105)之间转动穿过有第一蜗杆(102),所述第二蜗轮(101)套接在斜杆(15)外,所述第一蜗杆(102)与第二蜗轮(101)齿间啮合,所述第一蜗杆(102)位于两个侧板(105)外的两端和穿杆(20)位于转框(6)外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三传动轮(103),同侧的两个第三传动轮(103)之间套接有第二传动带(1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架(4)的前后端均穿过有辅助支撑架(3),所述辅助支撑架(3)与转框(6)转动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框(6)的上半部固定有增重架(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碎土组件(9),所述碎土组件(9)包括有附着架(91)、摆动板(92)、下杆(94)和转杆(95),所述附着架(91)固定在一排下支撑杆(16)的下端之间,所述附着架(91)的下侧直线阵列排布有下杆(94),所述下杆(94)的下端转动有转杆(95),所述转杆(95)内穿过有摆动板(9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耕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板(92)位于两个相邻的尖锥起土犁(18)之间,所述摆动板(92)的底端高度高于尖锥起土犁(18)的底端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耕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侧块(93),所述侧块(93)直线阵列排布在摆动板(92)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杆(16)的下端内安装有轴承(17),所述斜杆(15)安装在轴承(17)内。
CN202121773494.9U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耕地机 Active CN215345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3494.9U CN215345718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耕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3494.9U CN215345718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耕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5718U true CN215345718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3494.9U Active CN215345718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耕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5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5090A (zh) 一种液压深旋耕粉垄机
CN107926183A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松土施肥装置
CN215345718U (zh) 一种耕地机
CN201230444Y (zh) 田间筑埂机
CN210406097U (zh) 一种犁地起垄机
CN210381820U (zh) 一种螺旋式培土机
CN111630964A (zh) 一种新型麦茬粉碎机
US3714990A (en) Auger plow
CN110679281A (zh) 一种农业用快速除草耕地装置
CN210868638U (zh) 一种旋耕机
CN209930919U (zh) 一种单人花生采摘机构
CN220711978U (zh) 一种犁地机
CN200976732Y (zh) 水田机用钉齿活动耖
CN220156988U (zh) 一种碎土效果好的旋耕机
CN211019905U (zh) 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
CN204907024U (zh) 宿根破垄施肥农机具
CN216930901U (zh) 一种秸秆还田除草设备
CN220965530U (zh) 一种滴灌带铺设装置
CN2822157Y (zh) 秸秆还田耕犁
CN218735854U (zh) 一种景观园林绿化植物土壤的松土装置
CN217336355U (zh) 一种玉米播种种植用施肥装置
CN221010684U (zh) 一种露天矿土地整平修复机
CN215835828U (zh) 一种核桃种植用定位整地装置
CN218337071U (zh) 一种田垄翻耕设备
CN220511597U (zh) 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土地翻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