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9905U - 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9905U
CN211019905U CN201922060482.0U CN201922060482U CN211019905U CN 211019905 U CN211019905 U CN 211019905U CN 201922060482 U CN201922060482 U CN 201922060482U CN 211019905 U CN211019905 U CN 211019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frame
soil preparation
transmission rod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04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乐光
李朝刚
张霞
王衡
孙乐斌
李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lixin Agricultur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lixin Agricultur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lixin Agricultural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lixin Agricultur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604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9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9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9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属于农业机械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架,机架的下方设置有地轮,所述机架设置有整土组件,整土组件包括转动轴、连接轴和耙地圆片,转动轴与机架竖直转动连接,连接轴水平固定连接于转动轴的底部,耙地圆片转动连接于连接轴位于转动轴两侧的两端,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机架上部转动连接有水平的传动杆,传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伞齿轮,每个第二伞齿轮与一个第一伞齿轮啮合,传动杆设置有带动自身转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单个更换耙地圆片且便于调节耙地圆片倾角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也逐步进入了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联合整地机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机械设备。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1467647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合整地机,本实用新型包括牵引架、机架、地轮、耙地圆片组和镇压器,其特征是在机架上前后的耙地圆片组梁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的耙地圆片组梁上设有与机架固定的压板卡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耙地圆片组梁上设有调节装置和压板卡子,把现有的通过改变螺丝孔来实现角度调节,改为直接在机架梁与耙组梁上交叉处设有压板卡子,克服了已有联合整地机因耙组的角度调节不方便的缺陷,具有耙组的角度调节方便快捷,省工省时的优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耙组梁与耙地圆片为固定连接,耙地圆片组梁的耙地圆片单个损坏后,需要更换整个耙地原片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单个更换耙地圆片且便于调节耙地圆片倾角的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架,机架的下方设置有地轮,所述机架设置有整土组件,整土组件包括转动轴、连接轴和耙地圆片,转动轴与机架竖直转动连接,连接轴水平固定连接于转动轴的底部,耙地圆片转动连接于连接轴位于转动轴两侧的两端,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机架上部转动连接有水平的传动杆,传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伞齿轮,每个第二伞齿轮与对应的第一伞齿轮啮合,传动杆设置有带动自身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单个耙地圆片破损时,只需将耙地圆片从连接轴的端部拆卸,然后在连接轴的端部安装上耙地圆片即可;调节耙地圆片的倾角时,转动传动杆,传动杆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分别带动多个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其所连接的耙地圆片转动,使位于一排的耙地圆片能够同时转动而调节倾角,达到了便于单个更换耙地圆片且便于调节耙地圆片倾角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传动杆的中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且第二齿轮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二齿轮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转动的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传动杆转动,使得传动杆能够带动耙地圆环转动,使耙地圆盘的转动能够实现自动化;且可以在整地过程中,使驱动电机反复正转反转,使耙地圆盘不断调整倾角,进行震动整地,耙地圆盘的震动能够将稍大块的土壤进一步震碎,有利于提高整地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杆的周向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耙地圆片套设于传动杆上,且耙地圆片位于限位环远离传动杆的一侧,同时传动杆端部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与传动杆之间设置有固定螺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下固定螺丝,固定盘即与传动杆分离,然后机壳将破损的耙地圆盘拆下,在传动杆上套设上新的耙地圆环,限位环对耙地圆环起到限位作用,保证了耙地圆环安装位置的准确性,然后将固定盘抵在传动杆的端部,然后将固定螺丝拧上,新的耙地圆环即更换完毕,使耙地圆环的更换较为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耙地圆片与传动杆之间设置有橡胶圆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圆环在耙地圆环与传动杆之间起到缓冲与减缓磨损的作用,耙地圆环在对土进行修整时,碰到较大的凸块而受到一定震动时,震动能够被橡胶圆环吸收一部分,减小了传动杆受到的震动,同时当耙地圆环受到震动时,直接与橡胶圆环接触,橡胶圆环的质地较软,有利于减小耙地圆环的磨损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圆环的两端向远离传动杆轴线的方向延伸,且延伸部位位于耙地圆片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圆环也能够对耙地圆片与限位环以及固定盘抵接的两侧起到缓冲和减缓磨损的作用,使传动杆不易受到震动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耙地圆片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强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环对耙地圆片的中部起到加强作用,使耙地圆片的中部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连接有深松铲、第一翻土刀轴、第二翻土刀轴、整土组件和浮动镇压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架与拖拽设备连接后,拖拽设备带动机架移动进行整地,深松铲扎入土壤内,将深处的土壤翻起,第一翻土刀轴和第二翻土刀轴将土壤中大块的土块粉碎,整土组件将土壤修整,最后浮动镇压滚将土壤掩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轮位于第一翻土刀轴、第二翻土刀轴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轮压出的压痕,能够被第二翻土刀轴翻起,然后征途组件将土地整平,使整地机征地后,不会留下地轮压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整土组件,达到了便于单个更换耙地圆片且便于调节耙地圆片倾角的效果;
2.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使耙地圆盘的转动能够实现自动化,有利于提高整地效果;
3.通过设置限位环和固定盘,使耙地圆环的更换较为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整土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11、传动杆;12、第二伞齿轮;13、限位环;14、固定盘;2、牵引架;21、深松铲;22、第一翻土刀轴;23、地轮;24、第二翻土刀轴;25、浮动镇压辊;3、整土组件;31、转动轴;311、第一伞齿轮;32、连接轴;33、耙地圆片;331、橡胶圆环;332、加强环;4、驱动组件;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21、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架2,沿着远离牵引架2的方向,机架1依次连接有深松铲21、第一翻土刀轴22、地轮23、第二翻土刀轴24、整土组件3和浮动镇压辊25,深松铲21固定连接于机架1的下部,第一翻土刀轴22、地轮23、第二翻土刀轴24、浮动镇压辊25转动连接于机架1的下部,整土组件3至少设置相邻的两排。
参照图1和图2,整土组件3包括转动轴31、连接轴32和耙地圆片33,转动轴31与机架1竖直转动连接,连接轴32水平固定连接于转动轴31的底部,耙地圆片33转动连接于连接轴32位于转动轴31两侧的两端,转动轴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311,机架1上部转动连接有水平的传动杆11,传动杆1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伞齿轮12,每个第二伞齿轮12与对应的第一伞齿轮311啮合,传动杆11的周向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3,耙地圆片33套设于传动杆11上,且耙地圆片33位于限位环13远离传动杆11的一侧,同时传动杆11端部设置有固定盘14,固定盘14与传动杆11之间设置有固定螺丝,耙地圆片33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强环332,耙地圆片33与传动杆11之间设置有橡胶圆环331,橡胶圆环331的两端向远离传动杆11轴线的方向延伸,且延伸部位位于耙地圆片33的两侧。
参照图1和图2,传动杆11设置有带动自身转动的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第一齿轮41固定连接于传动杆11的中部,第二齿轮42与第一齿轮41啮合,且第二齿轮42与机架1转动连接,第二齿轮42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转动的驱动电机42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牵引架2与拖拽设备连接后,拖拽设备带动机架1移动进行整地,深松铲21扎入土壤内,将深处的土壤翻起,第一翻土刀轴22和第二翻土刀轴24将土壤中大块的土块粉碎,第二翻土刀轴24将地轮23压出的压痕处的土壤翻出粉碎,整土组件3将土壤修整,最后浮动镇压滚将土壤掩平。
根据不同土地的不同情况来整土组件3的角度时,即调节耙地圆片33的倾角时,驱动电机421启动,驱动电机421带动第二齿轮42转动,第二伞齿轮12分别带动多个第一伞齿轮311转动,第一齿轮41带动传动杆11转动,第一伞齿轮311带动转动轴31转动,转动轴31带动连接轴32转动,连接轴32带动其所连接的耙地圆片33转动,使位于一排的耙地圆片33能够同时转动而调节倾角;整地过程中,使驱动电机421反复正转反转,使耙地圆盘不断调整倾角进行震动整地,耙地圆盘的震动能够对稍大块的土壤的震碎效果提高,有利于提高整地效果,达到了便于调节耙地圆片33倾角的效果。
单个耙地圆片33破损时,拧下固定螺丝,固定盘14即与传动杆11分离,然后机壳将破损的耙地圆盘拆下,在传动杆11上套设上新的耙地圆环,限位环13对耙地圆环起到限位作用,保证了耙地圆环安装位置的准确性,然后将固定盘14抵在传动杆11的端部,然后将固定螺丝拧上,新的耙地圆环即更换完毕,达到了便于单个更换耙地圆片33的写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架(2),机架(1)的下方设置有地轮(2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置有整土组件(3),整土组件(3)包括转动轴(31)、连接轴(32)和耙地圆片(33),转动轴(31)与机架(1)竖直转动连接,连接轴(32)水平固定连接于转动轴(31)的底部,耙地圆片(33)转动连接于连接轴(32)位于转动轴(31)两侧的两端,转动轴(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311),机架(1)上部转动连接有水平的传动杆(11),传动杆(1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伞齿轮(12),每个第二伞齿轮(12)与对应的第一伞齿轮(311)啮合,传动杆(11)设置有带动自身转动的驱动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第一齿轮(41)固定连接于传动杆(11)的中部,第二齿轮(42)与第一齿轮(41)啮合,且第二齿轮(42)与机架(1)转动连接,第二齿轮(42)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转动的驱动电机(4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11)的周向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3),耙地圆片(33)套设于传动杆(11)上,且耙地圆片(33)位于限位环(13)远离传动杆(11)的一侧,同时传动杆(11)端部设置有固定盘(14),固定盘(14)与传动杆(11)之间设置有固定螺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地圆片(33)与传动杆(11)之间设置有橡胶圆环(3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圆环(331)的两端向远离传动杆(11)轴线的方向延伸,且延伸部位位于耙地圆片(33)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地圆片(33)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强环(3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连接有深松铲(21)、第一翻土刀轴(22)、第二翻土刀轴(24)、整土组件(3)和浮动镇压辊(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轮(23)位于第一翻土刀轴(22)、第二翻土刀轴(24)之间。
CN201922060482.0U 2019-11-23 2019-11-23 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 Active CN211019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0482.0U CN211019905U (zh) 2019-11-23 2019-11-23 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0482.0U CN211019905U (zh) 2019-11-23 2019-11-23 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9905U true CN211019905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3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0482.0U Active CN211019905U (zh) 2019-11-23 2019-11-23 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99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3654A (zh) 一种振动深松机
CN211321936U (zh) 一种前旋后松碎土镇压一体机
CN101317503B (zh) 一种深松机
CN108055956B (zh) 自动切膜压膜起膜结构及振动结构施肥播种机
CN211019905U (zh) 一种震动深松联合整地机
CN105874944A (zh) 开沟仿形气力式蔬菜精量播种机
CN205430902U (zh) 一种振动深松机
CN210247426U (zh) 小麦种植的土壤松土装置
CN201479558U (zh) 旋耕施肥播种多用机
CN202143352U (zh) 深松旋耕联合整地作业机
CN210986901U (zh) 一种大棚深旋机
CN202949719U (zh) 一种茎秆切割抛洒装置
CN201219352Y (zh) 一种深松机
CN204442972U (zh) 一种具有开沟功能的旋耕机
CN107801431A (zh) 一种旋耕机
CN209768142U (zh) 一种树苗用松土机
CN202178953U (zh) 甜菜起拔机
CN202168326U (zh) 一种前置式开沟机
CN100403871C (zh) 立式旋耕起垄机
CN209768132U (zh) 一种用于覆土起陇的翻转机构
CN211557901U (zh) 适用于北方小块农田牵引式防堆土拉耙整平装置
CN213152813U (zh) 一种新型马铃薯旋地机
CN106941792A (zh) 一种新型起垄精播机
CN219679176U (zh) 一种农业工程松土装置
CN217308179U (zh) 一种用于人参种植的松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