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1780U - Led箱体及led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Led箱体及led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1780U
CN215341780U CN202120865388.7U CN202120865388U CN215341780U CN 215341780 U CN215341780 U CN 215341780U CN 202120865388 U CN202120865388 U CN 202120865388U CN 215341780 U CN215341780 U CN 215341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led
disposed
driv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53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金匣
殷金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Virtual Poi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53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1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1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1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箱体及LED显示装置。其中,LED箱体,包括:第一箱体本体和设置于第一箱体本体的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接部,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上;驱动部,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上,驱动部位于第一箱体本体内,第一箱体本体的侧壁上对应于驱动部的位置设置有开口,驱动部通过联动装置与第一插接部连接,以驱动第一插接部在回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弹性复位件,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和驱动部之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LED箱体的线材连接时容易磕碰灯珠问题。

Description

LED箱体及LED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ED箱体及LE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LED箱体在拼接好后需要手动将箱体间的线对插级联。安装时,需要使得相邻的箱体之间的连接器公头和连接器母头对插,实现成列箱体的电源和信号级联。为了美观以及保护级联线,大多箱体将级联线隐藏在箱体内,这就需要在接线时将箱体后壳或者后壳的一部分打开,完成后将箱体后壳重新安装。这样步骤复杂、繁琐,箱体安装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也有箱体采用将连接器分别固定箱体的侧壁上的方案,这样虽然解决了箱体之间线材级联需要手动操作的问题,但在拼装箱体时,箱体间会由于碰撞造成磕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箱体及LED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LED箱体的线材连接时容易磕碰灯珠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ED箱体,包括:第一箱体本体和设置于第一箱体本体的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接部,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上,并具有位于第一箱体本体内的回缩位置和伸出于第一箱体本体的伸出位置;驱动部,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上,驱动部位于第一箱体本体内,第一箱体本体的侧壁上对应于驱动部的位置设置有开口,驱动部通过联动装置与第一插接部连接,以驱动第一插接部在回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弹性复位件,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和驱动部之间。
进一步地,联动装置包括可摆动地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上的摆杆,摆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插接部滑动连接,摆杆的第二端与驱动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LED箱体还包括第一滑槽和设置于第一滑槽内的第一销轴,第一销轴设置于摆杆的第一端,第一滑槽设置在第一插接部上,第一箱体本体还包括第一导向结构,第一插接部在第一导向结构的导向作用下在回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LED箱体还包括第二滑槽和设置于第二滑槽内的第二销轴,第二销轴设置于摆杆的第二端,第二滑槽设置在驱动部上,第一箱体本体还包括第二导向结构,驱动部在第二导向结构的导向作用下移动。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驱动部包括驱动杆和位于驱动杆第一端的抵接板,驱动杆设置于第二导向结构内,弹簧套设在驱动杆上并位于第二导向结构和抵接板之间,和/或,驱动部包括驱动杆和设置于驱动杆第二端的止挡部,驱动杆设置于第二导向结构内,第二滑槽设置于止挡部。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结构为容纳壳体,第一插接部设置于容纳壳体内,容纳壳体上设置有第三滑槽,第一销轴穿设于第三滑槽。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LED箱体还包括销轴孔和穿设于销轴孔的第三销轴,销轴孔设置在摆杆上,第三销轴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LED显示装置,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LED箱体和第二LED箱体,第一LED箱体为上述的LED箱体。
进一步地,第二LED箱体包括第二箱体本体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箱体本体第二插接部和弹性触发件,其中,第一插接部在回缩位置时与第二插接部分离,第一插接部在伸出位置时与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弹性触发件能够通过第一LED箱体上的开口伸入至第一LED箱体的第一箱体本体内并驱动驱动部移动,以驱动第一插接部由回缩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
进一步地,弹性触发件为弹珠组件,弹珠组件包括弹珠、弹珠底座以及设置在弹珠和弹珠底座之间的弹珠弹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LED箱体包括第一箱体本体和设置于第一箱体本体的第一连接组件。其中,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接部、驱动部、联动装置和弹性复位件。驱动部通过联动装置与第一插接部连接,弹性复位件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和驱动部之间。安装LED箱体时,驱动部在相应的触发装置的作用下,会朝向第一箱体本体内部运动并压缩弹性复位件,驱动部通过联动装置驱动第一插接部由回缩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这样第一插接部会伸出第一箱体本体并与相应的插接组件插接配合,实现相邻的LED箱体之间的供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当LED箱体未与其他LED箱体安装在一起时,第一插接部位于回缩位置,同时驱动部位于第一箱体本体内。这样在搬运LED箱体以及安装LED箱体的过程中,第一连接组件并不凸出于第一箱体本体,因此不会出现磕碰灯珠的问题。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LED箱体的线材连接时容易磕碰灯珠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LED显示装置的A处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箱体的第一LED箱体和第一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LED显示装置的第二LED箱体和第二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的第一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插接部位于伸出位置;
图6示出了图3的第一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插接部位于回缩位置;
图7示出了图3的第一连接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LED显示装置的弹性触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示出了图8的弹性触发件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第一LED箱体;2、第二LED箱体;10、第一箱体本体;11、开口;12、第一导向结构;13、第二导向结构;20、第一连接组件;21、第一插接部;22、驱动部;221、驱动杆;222、抵接板;223、止挡部;23、联动装置;231、摆杆;24、弹性复位件;251、第一滑槽;252、第一销轴;253、第二滑槽;254、第二销轴;255、第三滑槽;256、销轴孔;30、第二箱体本体;40、第二连接组件;41、第二插接部;42、弹性触发件;421、弹珠;422、弹珠底座;423、弹珠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的LED箱体的实施例包括第一箱体本体10和设置于第一箱体本体10的第一连接组件20。其中,第一连接组件20包括第一插接部21、驱动部22、联动装置23以及弹性复位件24。第一插接部21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10上,并具有位于第一箱体本体10内的回缩位置和伸出于第一箱体本体10的伸出位置。驱动部2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10上,驱动部22位于第一箱体本体10内,第一箱体本体10的侧壁上对应于驱动部22的位置设置有开口11,驱动部22通过联动装置23与第一插接部21连接,以驱动第一插接部21在回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弹性复位件24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10和驱动部22之间。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LED箱体包括第一箱体本体10和设置于第一箱体本体10的第一连接组件20。其中,第一连接组件20包括第一插接部21、驱动部22、联动装置23和弹性复位件24。驱动部22通过联动装置23与第一插接部21连接,弹性复位件24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10和驱动部22之间。安装LED箱体时,驱动部22在相应的触发装置的作用下,会朝向第一箱体本体10内部运动并压缩弹性复位件24,驱动部22通过联动装置23驱动第一插接部21由回缩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这样第一插接部21会伸出第一箱体本体10并与相应的插接组件插接配合实现对插,实现相邻的LED箱体之间的供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当LED箱体未与其他LED箱体安装在一起时,第一插接部21位于回缩位置,同时驱动部22位于第一箱体本体10内。这样在搬运LED箱体以及安装LED箱体的过程中,第一连接组件20并不凸出于第一箱体本体10,因此不会出现磕碰灯珠的问题。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LED箱体的线材连接时容易磕碰灯珠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插接部21具有伸出于第一箱体本体10的伸出位置是指第一插接部21的部分伸出于第一箱体本体1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LED显示装置,LED显示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LED箱体1和第二LED箱体2。其中,第一LED箱体1为上述的LED箱体。如图4所示,第二LED箱体2包括第二箱体本体30和第二连接组件40,第二连接组件40包括设置于第二箱体本体30的第二插接部41和弹性触发件42。其中,第一插接部21在回缩位置时与第二插接部41分离,第一插接部21在伸出位置时与第二插接部41插接配合;弹性触发件42能够通过第一LED箱体1上的开口11伸入至第一LED箱体1的第一箱体本体10内并驱动驱动部22移动,以驱动第一插接部21由回缩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
安装LED显示装置时,第一插接部21和第二插接部41之间能够插接在一起,实现相邻的LED箱体之间的供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其中,第二连接组件40的弹性触发件42能够通过第一LED箱体1上的开口11伸入至第一LED箱体1的第一箱体本体10内并驱动驱动部22移动。具体地,当弹性触发件42位于开口11所在的位置时,弹性触发件42能够伸入至开口11内抵住驱动部22并在弹性触发件42弹力的作用下使得驱动部22朝向第一箱体本体10的内部移动。其中,弹性触发件42的弹力大于弹性复位件24的弹力,这样弹性触发件42才能够推动驱动部22。
如图2和图4所示,当第二LED箱体2未安装于第一LED箱体1时,由于弹性触发件42具有弹性,弹性触发件42会凸出于第二LED箱体2的侧壁。安装LED显示装置时,弹性触发件42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第一LED箱体1和第二LED箱体2之间发生磕碰造成灯珠掉落的问题。当第一LED箱体1和第二LED箱体2的侧壁接触且弹性触发件42还未移动至开口11处时,弹性触发件42会被第一LED箱体1的侧壁压入至第二箱体本体30内,第一LED箱体1和第二LED箱体2的侧壁可以发生相对滑动使得弹性触发件42移动至开口11位置并能够滑入至开口11内,弹性触发件42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会推动驱动部22朝向第一箱体本体10的内部移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弹性触发件42能够适应相邻的两个LED箱体之间的安装间隙较小的情况,且操作简单。如图1所示,优选地,第一LED箱体1和第二LED箱体2左右相邻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21具有插针,第二插接部41具有容纳插针的插针孔。在安装过程中,当弹性触发件42伸入至开口11内部之前,第一插接部21始终位于第一箱体本体10的内部,这样插针不会触碰到第二箱体本体30的侧壁而发生磨损。
如图5和图6所示,联动装置23包括可摆动地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10上的摆杆231,摆杆231的第一端与第一插接部21滑动连接,摆杆231的第二端与驱动部22滑动连接。这样,驱动部22能够通过联动装置23驱动第一插接部21在回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相较于其他的联动装置,摆杆231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可靠的优点。同时,由于摆杆231与第一插接部21和驱动部22之间是滑动连接的,摆杆231、第一插接部21和驱动部22之间的运动关系可靠且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卡顿等情况。
如图6和图7所示,本申请的LED箱体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滑槽251和设置于第一滑槽251内的第一销轴252,第一销轴252设置于摆杆231的第一端,第一滑槽251设置在第一插接部21上,第一箱体本体10还包括第一导向结构12,第一插接部21在第一导向结构12的导向作用下在回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在摆杆231摆动过程中,第一销轴252会沿着第一滑槽251滑动并带动第一插接部21在第一导向结构12的导向作用下移动,使得第一插接部21能够在回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51为长条状滑槽,第一滑槽251的宽度略大于第一销轴252的直径,同时第一滑槽251垂直于第一插接部21的运动方向。这样,第一插接部21的运动会更加顺畅且可靠。当然,第一滑槽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只要能实现摆杆带动第一插接部按照预定轨迹运动即可。
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LED箱体还包括第二滑槽253和设置于第二滑槽253内的第二销轴254,第二销轴254设置于摆杆231的第二端,第二滑槽253设置在驱动部22上,第一箱体本体10还包括第二导向结构13,驱动部22在第二导向结构13的导向作用下移动。当弹性触发件42伸入至开口11时,驱动部22能够在第二导向结构13的导向作用下向第一箱体本体10的内部以移动,使得第二销轴254沿着第二滑槽253移动,进而带动摆杆231转动。优选地,第二滑槽253为长条状滑槽,第二滑槽253的宽度略大于第二销轴254的直径,同时第二滑槽253垂直于驱动部22的运动方向。当然,第二滑槽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只要能实现驱动部带动摆杆摆动即可。
如图5至图7所示,弹性复位件24为弹簧,驱动部22包括驱动杆221和位于驱动杆221第一端的抵接板222,驱动杆221设置于第二导向结构13内,弹簧套设在驱动杆221上并位于第二导向结构13和抵接板222之间。第二导向结构13上设置有导向孔,驱动杆221穿设于导向孔内,弹簧位于第二导向结构13和抵接板222之间。抵接板和驱动杆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组装LED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弹性触发件42能够抵住抵接板222并推动驱动部22,使得驱动杆221沿着导向孔移动压缩弹簧进而带动摆杆231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插接部21能够伸出第一LED箱体1并与第二LED箱体2上的第二插接部41插接配合。当第一LED箱体1和第二LED箱体2未安装在一起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驱动杆221沿着导向孔移动,使得抵接板222远离第二导向结构13,第一插接部21回缩至第一箱体本体10内。
如图5至图7所示,驱动部22包括驱动杆221和设置于驱动杆221第二端的止挡部223,驱动杆221设置于第二导向结构13内,第二滑槽253设置于止挡部223。止挡部223能够避免驱动杆221脱离第二导向结构13,具体地,止挡部223可以通过螺钉与驱动杆221连接。
如图7所示,第一导向结构12为容纳壳体,第一插接部21设置于容纳壳体内,容纳壳体上设置有第三滑槽255,第一销轴252穿设于第三滑槽255。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滑槽255为弧形滑槽,这样适应了摆杆231摆动过程中摆杆231第一端的运动轨迹。当然,第三滑槽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可以为设置在容纳壳体上的开口,只要能够使得容纳壳体不会阻碍第一销轴的运动即可。
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一LED箱体还包括销轴孔256和穿设于销轴孔256的第三销轴(图中未示出),销轴孔256设置在摆杆231上,第三销轴设置在第一箱体本体10上。第三销轴的端部设置有螺钉,使得摆杆231能够在驱动部22的驱动下绕第三销轴进行摆动,实现驱动部22和第一插接部21之间的运动的传递。
如图8和图9所示,弹性触发件42为弹珠组件,弹珠组件包括弹珠421、弹珠底座422以及设置在弹珠421和弹珠底座422之间的弹珠弹簧423。其中,弹珠421具有与抵接板222配合的头部和始终位于弹珠底座422内的尾部,弹珠421的头部和尾部之间具有与弹珠底座422的开口位置配合锥形段使得弹珠421的尾部始终卡设于弹珠底座422内。弹珠421为中空结构,弹珠弹簧423设置在弹珠421的中空腔体内部,并且弹珠弹簧423的弹力大于弹性复位件24的弹力。弹珠底座422上设置有外螺纹,能够将弹性触发件42固定在第二箱体本体3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LED箱体,包括第一箱体本体(10)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0)的第一连接组件(2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0)包括:
第一插接部(2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0)上,并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0)内的回缩位置和伸出于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0)的伸出位置;
驱动部(2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0)上,所述驱动部(22)位于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0)内,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0)的侧壁上对应于所述驱动部(22)的位置设置有开口(11),所述驱动部(22)通过联动装置(23)与所述第一插接部(21)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插接部(21)在回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弹性复位件(24),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0)和所述驱动部(2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23)包括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0)上的摆杆(231),所述摆杆(2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部(21)滑动连接,所述摆杆(231)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部(2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箱体还包括第一滑槽(25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251)内的第一销轴(252),所述第一销轴(252)设置于所述摆杆(23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滑槽(251)设置在所述第一插接部(21)上,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0)还包括第一导向结构(12),所述第一插接部(21)在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2)的导向作用下在所述回缩位置和所述伸出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箱体还包括第二滑槽(253)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253)内的第二销轴(254),所述第二销轴(254)设置于所述摆杆(23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滑槽(253)设置在所述驱动部(22)上,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0)还包括第二导向结构(13),所述驱动部(22)在所述第二导向结构(13)的导向作用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复位件(24)为弹簧,所述驱动部(22)包括驱动杆(221)和位于所述驱动杆(221)第一端的抵接板(222),所述驱动杆(221)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13)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驱动杆(221)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13)和所述抵接板(222)之间,和/或
所述驱动部(22)包括驱动杆(221)和设置于所述驱动杆(221)第二端的止挡部(223),所述驱动杆(221)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13)内,所述第二滑槽(253)设置于所述止挡部(22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2)为容纳壳体,所述第一插接部(21)设置于所述容纳壳体内,所述容纳壳体上设置有第三滑槽(255),所述第一销轴(252)穿设于所述第三滑槽(25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箱体还包括销轴孔(256)和穿设于所述销轴孔(256)的第三销轴,所述销轴孔(256)设置在所述摆杆(231)上,所述第三销轴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本体(10)上。
8.一种LED显示装置,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LED箱体(1)和第二LED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箱体(1)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箱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ED箱体(2)包括第二箱体本体(30)和第二连接组件(40),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本体(30)第二插接部(41)和弹性触发件(42),其中,
所述第一插接部(21)在所述回缩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插接部(41)分离,所述第一插接部(21)在所述伸出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插接部(41)插接配合;
所述弹性触发件(4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LED箱体(1)上的开口(11)伸入至所述第一LED箱体(1)的第一箱体本体(10)内并驱动所述驱动部(22)移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插接部(21)由所述回缩位置移动至所述伸出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发件(42)为弹珠组件,所述弹珠组件包括弹珠(421)、弹珠底座(422)以及设置在所述弹珠(421)和所述弹珠底座(422)之间的弹珠弹簧(423)。
CN202120865388.7U 2021-04-25 2021-04-25 Led箱体及led显示装置 Active CN215341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5388.7U CN215341780U (zh) 2021-04-25 2021-04-25 Led箱体及led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5388.7U CN215341780U (zh) 2021-04-25 2021-04-25 Led箱体及led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1780U true CN215341780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96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5388.7U Active CN215341780U (zh) 2021-04-25 2021-04-25 Led箱体及led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1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6520A (zh) Led箱体的连接装置及led显示装置
CN201178199Y (zh) 可插拔模组
CN204441611U (zh) 具有锁扣与解锁机构的小型可插拔连接器
US20130130523A1 (en) Structure of lift cover connector
US2013034470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863344B (zh) 接插件及遥控装置
CN110011131B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15341780U (zh) Led箱体及led显示装置
TWM564724U (zh) Th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7344399B2 (en) Flat circuit connector
US20080227317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a dustproof device
CN203839602U (zh) 插头连接器
CN214754408U (zh) Led箱体的连接装置及led显示装置
CN210723532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汽车连接器
CN216773725U (zh) 一种新型高压互锁结构
CN202285288U (zh) 连接器及其组件
TWM623738U (zh) 線纜連接器
CN109390795A (zh) 一种新颖型电力供电装置
CN102842813B (zh) 电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
TWI795057B (zh) 線纜連接器
CN109309300A (zh) 用于自动化装配的零插拔力连接器
CN219067378U (zh) 一种具有拨动开关的插座
CN212584078U (zh) 一种连接组件
CN219371465U (zh) 一种具有滑动型保护门结构的电源插座
CN107689505B (zh) 插座用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5

Address after: 100094 No.206, 2nd floor, 11 Fengzhi East Road, Baiwang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Park, Xibeiwang Tow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Virtual Dynam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1, No. 9 Hongqi West Street,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