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0740U - 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0740U
CN215340740U CN202121903605.3U CN202121903605U CN215340740U CN 215340740 U CN215340740 U CN 215340740U CN 202121903605 U CN202121903605 U CN 202121903605U CN 215340740 U CN215340740 U CN 215340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lay
signal
module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36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中
陈周瑜
吴敬友
张元春
刘焕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uchang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uchang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uchang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uchang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036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0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0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0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g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包括:分离控制模块、延时起爆模块、起爆使能模块和起爆模块;所述分离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分离控制单元;所述延时起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源信号延时后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分离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起爆模块起爆;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分离控制信号时向所述延时起爆模块提供电源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提高了分离控制的可靠性,提高卫星分离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伴随着国内外火箭和卫星商业化的快速发展,星链计划将成为现实。为防止卫星分离时发生碰撞,对火箭对发射入轨的每颗卫星的分离控制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
现有技术中通过控制星箭机械开关进行分离,存在分离控制不稳定问题,从而影响卫星分离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实现提高分离控制的可靠性,提高卫星分离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包括:分离控制模块、延时起爆模块、起爆使能模块和起爆模块。
所述分离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分离控制单元。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起爆模块的第一端,所述起爆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分离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延时起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延时起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源信号延时后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分离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起爆模块起爆。
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延时起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的信号端接入分离控制信号,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源的正极。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分离控制信号时向所述延时起爆模块提供电源信号。
可选的,所述分离控制单元包括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延时起爆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起爆模块;所述开关管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导通所述电源与所述起爆模块。
可选的,所述延时起爆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延时控制单元。
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一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另一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用于在电源信号延时预设时间后输出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延时起爆模块包括两个延时控制单元。
第一个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个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第一个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个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
第二个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个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第二个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个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用于在电源信号延时预设时间后输出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延时控制单元包括延时子单元、第一控制子单元和第二控制子单元。
所述延时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延时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延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电源信号进行延时。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控制输出端连接一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延时后的所述电源信号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的控制输出端连接一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还用于根据延时后的所述电源信号输出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延时子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可调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稳压管。
所述可调电阻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第一端均连接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可调电阻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正极,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端连接所述稳压管正极。所述第一电容负极和所述稳压管负极分别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可调电阻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三开关管。
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延时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根据延时后的所述电源信号输出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三开关管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导通,并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二比较器和第四开关管。
所述第二比较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比较器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第二信号。所述第四开关管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导通,并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起爆使能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开关单元。
每个所述开关单元的信号端均接入所述分离控制信号,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延时起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离控制信号导通所述电源的正极向所述延时起爆模块供电。
可选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隔离子单元和电磁继电器,其中电磁继电器包括至少两个动态开关触板。
所述分离控制信号的负极连接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分离控制信号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所述隔离子单元。所述隔离子单元用于隔离分离控制信号防止信号间串扰。所述电磁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分离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动态开关触板接触导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分别将延时起爆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接入并联的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当起爆使能模块接收到分离控制信号时,延时起爆模块输出控制信号并将输出的控制信号分别输入至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从而分离控制模块控制起爆模块起爆。在正常情况下利用并联的分离控制单元同时控制起爆模块完成起爆,在一分离控制单元失效,此时则可以通过并联的另一分离控制单元根据控制信号响应控制起爆模块起爆。通过利用并联信号传输降低分离控制失效风险,提高卫星起爆分离控制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卫星分离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时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延时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时起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爆使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电路包括:分离控制模块110、延时起爆模块120、起爆使能模块130和起爆模块140。
分离控制模块110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分离控制单元111。所述分离控制单元111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分离控制单元111的第二端连接起爆模块140的第一端,起爆模块140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的负极。分离控制模块110的控制端连接延时起爆模块120的输出端。延时起爆模块120用于根据电源信号延时后输出控制信号。分离控制模块110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起爆模块140起爆。
起爆使能模块130的第一端连接延时起爆模块120的输入端,起爆使能模块130的信号端接入分离控制信号Vf,起爆使能模块130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的正极。起爆使能模块130用于在接收到分离控制信号时向延时起爆模块120提供电源信号。
具体的,当起爆使能模块130接收到分离控制信号Vf时,起爆使能模块130导通电源与延时起爆模块120之间的连接,将延时起爆模块120接通电源。延时起爆模块120将电源信号进行延时后输出控制信号,其中,延时起爆模块120可以根据星箭分离间隔及轨道要求等工程要求调整延时时间,从而保证星箭按照预设延时时间完成分离,提高星箭分离精度。例如,当运载火箭搭载N颗卫星时,每颗卫星对应匹配一套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每一套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按照设定的时间进行延时,实现间隔有序的起爆分离每颗卫星。控制信号通过延时起爆模块120的输出端分别输入至并联的分离控制单元111的控制端,并联的分离控制单元111根据控制信号响应控制起爆模块140起爆,实现星箭分离。其中,起爆模块可以采用火工品桥丝。在实际应用中若一分离控制单元111失效,此时则可以通过并联的另一分离控制单元111根据控制信号响应控制起爆模块140起爆。从而提高卫星起爆分离控制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卫星分离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分别将延时起爆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接入并联的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当起爆使能模块接收到分离控制信号时,延时起爆模块输出控制信号并将输出的控制信号分别输入至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从而分离控制模块控制起爆模块起爆。在正常情况下利用并联的分离控制单元同时控制起爆模块完成起爆,在一分离控制单元失效,此时则可以通过并联的另一分离控制单元根据控制信号响应控制起爆模块起爆。通过利用并联信号传输降低分离控制失效风险,提高卫星起爆分离控制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卫星分离安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分离控制单元包括开关管;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延时起爆模块的输出端;
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起爆模块140;开关管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导通电源与起爆模块140。
具体的,并联的分离控制单元组成热备份保护,示例性的,采用两个并联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延时起爆模块120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后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延时起爆模块120的第一输出端。
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延时起爆模块120的第二输出端,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连接后,与起爆模块140连接。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分别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导通电源与起爆模块140。
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可以采用MOS晶体管,示例性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均采用PNP型MOS管,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G分别连接延时起爆模块120的输出端,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S连接后连接电源正极,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D连接后连接起爆模块140。延时起爆模块120将电源信号延时后通过第一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Q1导通。延时起爆模块120通过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管Q2导通。其中,延时起爆模块120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之间设置分压电阻,通过分压电阻进行限流保护。第一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和第二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具有同时性,即利用并联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互相作为热备份。也就是说,当第一开关管Q1或第二开关管Q2失效,此时则可以通过并联的另一个开关管响应控制信号,使电源信号接入起爆模块140进行星箭起爆分离,提高卫星起爆分离控制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延时起爆模块120包括至少一个延时控制单元121。
延时控制单元121的第一输出端310连接一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延时控制单元121的第二输出端320连接另一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延时控制单元121用于在电源信号延时预设时间后输出控制信号。
具体的,延时控制单元121包括两个控制信号输出端,其中,输出的两个控制信号具有同时性。示例性的,延时起爆模块120包括一个延时控制单元121,延时控制单元121的第一输出端310和延时控制单元121的第二输出端320分别连接一分离控制单元111的控制端,利用并联的分离控制单元互相作为热备份。也就是说,当延时控制单元121的第一输出端310信号输出失效,此时则可以通过延时控制单元121的第二输出端320继续输出控制信号,使另一个分离控制单元111响应控制信号,使电源信号接入起爆模块140进行星箭起爆分离。提高了卫星起爆分离控制的可靠性。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延时起爆模块120包括两个延时控制单元。
第一个延时控制单元410的第一输出端411连接第一个分离控制单元430的控制端。第一个延时控制单元410的第二输出端412连接第二个分离控制单元440的控制端。
第二个延时控制单元420的第一输出端421连接第二个分离控制单元440的控制端。第二个延时控制单元420的第二输出端422连接第一个分离控制单元430的控制端。延时控制单元用于在电源信号延时预设时间后输出控制信号。
示例性的,延时起爆模块120包括两个延时控制单元时,第二个延时控制单元420的第一输出端421和第二输出端422与第一个延时控制单元410的连接方式相比,相当于将两个延时控制单元的输出的控制信号相互错开,交叉输入至对应的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例如,第一个延时控制单元410的第一输出端411连接第一个分离控制单元430的控制端,则第二个延时控制单元420的第二输出端422连接第一个分离控制单元430的控制端。第一个延时控制单元410的第二输出端412连接第二个分离控制单元440的控制端,则第二个延时控制单元420的第一输出端421连接第二个分离控制单元440的控制端。通过将延时控制单元的输出与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交叉连接,提供多路控制信号输出至分离控制单元的通道,可以避免控制信号输出失效而影响分离控制单元动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卫星起爆分离控制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时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延时控制单元包括延时子单元、第一控制子单元和第二控制子单元。
延时子单元510的输入端连接起爆使能模块的第二端。延时子单元51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子单元520的输入端。延时子单元510用于将电源信号进行延时。
第一控制子单元520的控制输出端连接一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第一控制子单元520用于根据延时后的电源信号输出控制信号。
第一控制子单元52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控制子单元530的输入端,第二控制子单元530的控制输出端连接一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第一控制子单元520还用于根据延时后的电源信号输出第一信号。第二控制子单元530用于根据第一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控制子单元520的控制输出端作为第一输出端310,第二控制子单元530的控制输出端作为第二输出端320。
具体的,延时子单元510可以根据星箭分离间隔等实际应用信息调节延时时间,当到达延时时间后,第一控制子单元520的控制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至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并且第一控制子单元520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信号,第二控制子单元530接收第一信号后,通过第二控制子单元530的控制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至另一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其中,第一控制子单元520的控制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子单元530的控制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具有同时性,同时输出控制信号可以避免信号传输延迟,通过第一控制子单元520和第二控制子单元530输出两路控制信号,两路控制信号作为热备份保护,避免控制信号输出失效而影响分离控制单元动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卫星起爆分离控制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延时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延时子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1、可调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2和稳压管Z1。
可调电阻R1第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一电阻R2第一端均连接起爆使能模块的第二端。可调电阻R1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C1正极,第一电阻R2第二端连接稳压管Z1正极。第一电容C2负极和稳压管Z1负极分别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可调电阻R1第二端。
具体的,延时子单元的输入连接起爆使能模块的第二端,由起爆使能模块工作时输入电源信号VCC。接地端GND采用12V接地。根据可调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的容量组合可以具体调节延时时间,电源信号VCC输入后,经过可调电阻R1分压后向第一电容C1充电,当第一电容C1充电完成,延时子单元的输出电压保持,从而向第一控制子单元的提供电源信号VCC输入。其中利用第一电容C1充电过程提供延时控制。其中,示例性的,稳压管Z1可以采用防温飘稳压管,降低温度的影响来稳定电压,从而进一步提高延时精确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结合图2继续参见图6,第一控制子单元520包括第一比较器U1和第三开关管QY1-1。
第一比较器U1输入端连接延时子单元的输出端,第一比较器U1用于根据延时后的电源信号输出第一信号。第三开关管QY1-1控制端连接第一比较器U1输出端,第三开关管QY1-1第一端作为第一输出端310,第三开关管QY1-1第二端接地。第三开关管QY1-1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导通,并输出控制信号。
示例性的,延时子单元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U1的正极输入,延时子单元将电源信号延时输出后,第一比较器U1的正极输入电压大于第一比较器U1的负极输入电压,因此第一比较器U1输出第一信号,即此时第一信号为高电平。第一信号输入至第三开关管QY1-1控制端,第三开关管QY1-1导通。示例性的,第三开关管QY1-1为P型三极管,P型三极管基级输入高电平导通,此时第三开关管QY1-1第一端输出低电平至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
基于上述实施例,结合图2继续参见图6,第二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二比较器U2和第四开关管QY2-1。
第二比较器U2输入端连接第一控制子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第二比较器U2根据第一信号输出第二信号。第四开关管QY2-1控制端连接第二比较器U2输出端,第四开关管QY2-1第一端作为第二输出端320,第四开关管QY2-1第二端接地。第四开关管QY2-1用于根据第二信号导通,并输出控制信号。
具体的,第一比较器U1输出连接第二比较器U2的正极输入,第二比较器U2的正极输入电压大于第二比较器U2的负极输入电压,因此第二比较器U2输出第二信号,即此时第二信号为高电平。第二信号输入至第四开关管QY2-1控制端,第四开关管导通。示例性的,第四开关管为P型三极管,P型三极管基级输入高电平导通,此时第四开关管QY2-1第一端输出低电平至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时起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6参见图7,延时起爆模块包括两个延时控制单元,具体的,将一个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310连接第一个分离控制单元430的控制端,第二输出端320连接第二个分离控制单元440的控制端,则另一个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310作为第二输出端320连接第一个分离控制单元430的控制端,另一个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320作为第一输出的310连接第二个分离控制单元440的控制端。通过将延时控制单元的输出与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交叉连接,提供多路控制信号输出至分离控制单元的通道,可以避免控制信号输出失效而影响分离控制单元动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卫星起爆分离控制的可靠性。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爆使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起爆使能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开关单元820。
每个开关单元820的信号端均接入分离控制信号Vf,开关单元820的输出端连接延时起爆模块的输入端。开关单元820用于根据分离控制信号导通电源的正极向延时起爆模块供电。
具体的,当开关单元820接收到分离控制信时,开关单元820导通连接电源向延时起爆模块供电。通过并联的开关单元820互为热备份保护,避免电源供电失效而影响延时起爆模块工作,导致不能正常实现分离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卫星起爆分离控制的可靠性。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开关单元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隔离子单元和电磁继电器K1,其中电磁继电器包括至少两个动态开关触板910。
分离控制信号的负极连接电磁继电器K1的第一端1,分离控制信号的正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电磁继电器K1的第二端2。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并联连接。电磁继电器K1的第一端1与电磁继电器K1的第二端2之间连接隔离子单元。隔离子单元用于隔离分离控制信号防止信号间串扰。电磁继电器K1用于根据分离控制信号控制动态开关触板910接触导通。
具体的,隔离子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示例性的,将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串联连接至电磁继电器K1的第一端1与电磁继电器K1的第二端2之间,防止分离控制信号间的串扰。当电磁继电器K1接收分离控制信号后,经过电磁响应控制动态开关触板910导通。在没有分离控制信号输出时,电磁继电器处于截止导通状态。其中,动态开关触板910至少为两个,采用动态开关触板910的并联设置,防止一动态开关触板910响应失效提供热备份开关通路,保证开关正常。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控制模块、延时起爆模块、起爆使能模块和起爆模块;
所述分离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分离控制单元;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起爆模块的第一端,所述起爆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分离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延时起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延时起爆模块用于根据电源信号延时后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分离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起爆模块起爆;
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延时起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的信号端接入分离控制信号,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源的正极;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分离控制信号时向所述延时起爆模块提供电源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控制单元包括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延时起爆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起爆模块;所述开关管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导通所述电源与所述起爆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起爆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延时控制单元;
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一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另一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源信号延时预设时间后输出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起爆模块包括两个延时控制单元;
第一个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个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第一个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个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
第二个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个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第二个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个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延时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源信号延时预设时间后输出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控制单元包括延时子单元、第一控制子单元和第二控制子单元;
所述延时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延时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延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电源信号进行延时;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控制输出端连接一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延时后的所述电源信号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的控制输出端连接一所述分离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还用于根据延时后的所述电源信号输出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子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可调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稳压管;
所述可调电阻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第一端均连接所述起爆使能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可调电阻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正极,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端连接所述稳压管正极;所述第一电容负极和所述稳压管负极分别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可调电阻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三开关管;
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延时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根据延时后的所述电源信号输出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三开关管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导通,并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二比较器和第四开关管;
所述第二比较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比较器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第二信号;所述第四开关管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导通,并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爆使能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开关单元;
每个所述开关单元的信号端均接入所述分离控制信号,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延时起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离控制信号导通所述电源的正极向所述延时起爆模块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隔离子单元和电磁继电器,其中电磁继电器包括至少两个动态开关触板;
所述分离控制信号的负极连接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分离控制信号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所述隔离子单元;所述隔离子单元用于隔离分离控制信号防止信号间串扰;所述电磁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分离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动态开关触板接触导通。
CN202121903605.3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 Active CN215340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3605.3U CN215340740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3605.3U CN215340740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0740U true CN215340740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7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3605.3U Active CN215340740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0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12672A (en) Selective connection of power supplies
CN112165250B (zh) 一种电荷泵电路、芯片及通信终端
CN103268135A (zh) 功率器件控制电路以及功率器件电路
CN101467340B (zh) 用于串联结构的igbt晶体管的开关电路
CN215340740U (zh) 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
CN108375919A (zh) 基于星箭分离的卫星自主供电控制电路
CN110789742A (zh) 一种卫星用精确延时分离的电路
CN113467282A (zh) 一种星箭延时分离控制电路
US10110059B2 (en) Circuit and device for power switching
CN113513947A (zh) 一种高可靠火工品驱动电路
CN108019297B (zh)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用可级联点火电路
CN209982047U (zh) 电池组热插拔保护电路
CN111884498A (zh) 一种室分系统多路电源下电时序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US3217185A (en) Ring counter stabilizing circuitry for condition of non-conduction of all stages or conduction of more than one
US2986654A (en) Single transistor series gate with grounded control voltage
CN113310368B (zh) 一种基于恒流驱动的火工品点火电路
US2935682A (en) Timing circuit
US9268396B2 (en) Expansion circuit for server system and server system using same
JP4428814B2 (ja) オードナンス制御回路
US3468255A (en) Intervalometer
US3144591A (en) Time delay relay
CN210327126U (zh) 基于恒流充电的充电开关
CN106656137B (zh) 一种光伏隔离式5ms上电延时型直流固体继电器
JP2016222191A (ja) オードナンス制御システム
TWI237943B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power-on reset sig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