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0316U -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0316U
CN215340316U CN202121459264.5U CN202121459264U CN215340316U CN 215340316 U CN215340316 U CN 215340316U CN 202121459264 U CN202121459264 U CN 202121459264U CN 215340316 U CN215340316 U CN 215340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wireless transmission
sensing device
transmission module
device ba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592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小军
李昂
李开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alcon Wa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Falcon Wa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Falcon Wa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Falcon Wa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592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0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0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0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包括结构壳体、以及设于结构壳体内的雷达模组、相机模组、无线传输模组、贴片天线、指示灯、电缆组件,电缆组件贯穿于结构壳体内,并与雷达模组、相机模组和无线传输模组电性连接;雷达模块连接无线传输模组,用于对路面的行人及车辆目标进行主动精细化探测和实时定位跟踪;相机模块连接无线传输模组,通过视频画面进行可视化监测;本实用新型具有高集成度、一体化、体积小、重量轻、低成本、技术体制先进、性能指标优越等优点,降低了施工难度和简化了设备调试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侧感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强国”、“智慧高速”、“科技强警”、“智慧城市”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展,以视频为核心的传感器设备正在大规模的应用,但是结合雷达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靠干扰能力强、高精度实时定位跟踪等优点,也促进雷达传感器在交通和安防领域的广泛应用。
雷达传感器它能通过发射与接收频率为24.125GHz左右的微波来感应物体的存在,运动速度,静止距离,物体所处角度等,采用平面微带天线技术,具有体积小,集成化程度高.感应灵敏等特点。24GHz雷达传感器是一种可以将微波回波信号转换为一种电信号的转换装置,是雷达测速仪,水位计,汽车ACC 辅助巡航系统,自动门感应器等的核心芯片。
以视频和雷达为核心的传感器融合是目前解决交通和安防领域相关痛点问题的技防手段之一,但是路侧感知设备需要架设在立杆上,而且目前的视频和雷达传感器主要还是采用分布式的架设方式,导致施工难度大、设备调试工作复杂等相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目前的视频和雷达传感器主要还是采用分布式的架设方式,导致施工难度大、设备调试工作复杂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包括结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结构壳体内的雷达模组、相机模组、无线传输模组、贴片天线、指示灯、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贯穿于结构壳体内,并与所述雷达模组、所述相机模组和所述无线传输模组电性连接;
所述雷达模组连接无线传输模组,用于对路面的行人及车辆目标进行主动精细化探测和实时定位跟踪;
所述相机模组连接无线传输模组,通过视频画面进行可视化监测。
优选的,所述贴片天线连接无线传输模组,用于实现无线传输。
优选的,所述指示灯连接无线传输模组,且指示灯包括显示红、蓝、绿三种颜色,分别用于电源监测、设备工作状态监测、网络数据输出监测。
优选的,所述结构壳体包括端面开设有相机孔和指示孔的上罩体、侧面开设有电缆接口的下壳体和设于所述上罩体和所述下壳体上的连接组件;所述相机孔与相机模组的镜头相匹配;所述指示孔与指示灯相匹配。所述电缆接口与电缆相匹配,且与所述电缆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设于上罩体和下壳体相邻端面上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开设有浅槽内的密封圈,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电缆组件包括供电线和网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高集成度、一体化、体积小、重量轻、低成本、技术体制先进、性能指标优越等优点,降低了施工难度和简化了设备调试步骤,本实用新型作为路侧感知装置,可以为路网感知系统提供高精度、可视化、低延时、低误报的多源感知数据,且装置内的雷达可以实时定位跟踪路面的运动目标,同时结合视频数据,可以将雷达以及视频数据可视化,将路侧感知信息变得更加准确、丰富、直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雷达模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雷达模组;20、相机模组;30、无线传输模组;40、贴片天线; 50、指示灯;60、电缆组件;70、结构壳体;701、上罩体;702、下壳体;703、第一连接块;704、第二连接块;705、连接孔;706、浅槽;707、密封圈;708、电缆接口;709、相机孔;710、指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包括结构壳体70、以及设于结构壳体70内的雷达模组10、相机模组20、无线传输模组30、贴片天线40、指示灯50、电缆组件60,电缆组件60贯穿于结构壳体70内,并与雷达模组10、相机模组20和无线传输模组30电性连接;
雷达模组10连接无线传输模组30,用于对路面的行人及车辆目标进行主动精细化探测和实时定位跟踪;所述雷达模组10,采用先进的雷达阵列技术,雷达模组10的射频前端产生宽带线性调频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出去;接收天线接收回波信号,用于输出多路中频回波信号至信号处理分系统的信号输入端;通过AD芯片对多路中频回波信号进行采样,对采集的多路进行二维谱检测,对二维谱数据进行二维CFAR检测得到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信息,对检测的有效目标数据进行阵列单元幅相有源校准,对校准后的多通道数据进行第三维FFT处理得到目标的方位信息,对信号处理后的过门限数据进行点迹凝聚和航迹跟踪,将目标信息通过网络送至显控终端分系统完成目标实时跟踪显示和雷达参数配置。
相机模组20连接无线传输模组30,通过视频画面进行可视化监测;相机模组具有体积小、易集成、高清分辨率、图像清晰、细腻等优点;支持2D/3D降噪,数字宽动态功能;先进的H.265++视频压缩技术,超低码率、高清画质;防雷防护,符合国家标准GB/T17626.5,国际标准IEC61000-4-5;支持ONVIF协议,可接入第三方平台;支持手机监控;支持Web端,CMS,提供SDK开发;支持多种云技术,实现网络穿透,前后端对接,报警信息推送等功能。相机模组20和雷达模组集成采用物理中心对齐的方式,减少雷达与视频数据空间转换的校准难度,同时相机模组20将视频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组30传输至终端和平台软件。
贴片天线40连接无线传输模组30,用于实现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模组30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等优点,提供三个百兆有线口,提供一个电源指示灯和三个有限指示灯,轻松判断设备工作状态,同时还支持路由模式,无线桥接模式和无线中继模式,同时可搭配贴片天线40实现无线传输功能,提高设备现场测试的工作效率。
指示灯50连接无线传输模组30,且指示灯50包括显示红、蓝、绿三种颜色,分别用于电源监测、设备工作状态监测、网络数据输出监测。
结构壳体70包括端面开设有相机孔709和指示孔710的上罩体701、侧面开设有电缆接口708的下壳体702和设于上罩体701和下壳体702上的连接组件;相机孔709与相机模组20的镜头相匹配;指示孔710与指示灯50相匹配。电缆接口708 与电缆相匹配,且与电缆密封连接;考虑到模组数量较多,采用轻型化、一体化设计,考虑到散射问题,在对应的模组中功耗大的器件位置都设计对应的凸台,通过下壳体702导热的方式降低设备的发热量,提高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该路侧感知装置属于室外设备,需要考虑装置的密封性,密封防护采用的是传统的密封方式,使用密封圈707配合浅槽706的形式,在上罩体701四周边缘位置设置了第一连接块703,包裹住下壳体702四周的翻边,首先阻挡了大量的雨水冲击上罩体701和下壳体702的贴合面;其次,在上罩体701和下壳体 70的贴合面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块703和第二连接块704连接,且第二连接块704上设计安装了密封圈707,并且通过螺钉穿过连接孔705压紧,阻挡了雨水向装置内部渗入。
连接组件包括分别设于上罩体701和下壳体702相邻端面上的第一连接块 703和第二连接块704、以及设于第二连接块704上开设有浅槽706内的密封圈 707,第一连接块703和第二连接块704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705。
电缆组件60主要由电源线和网络传输线以及串口线组成,首先电源线主要实现对设备的供电,网络传输线主要实现雷达数据和视频数据的对外传输以及对设备的参数配置以及远程升级等功能,串口线属于预留接口。
该感知设备一般架设到路面的立杆或龙门架上,感知设备通电以后,该设备的数据信息就可以传输到终端软件或平台,可以对路况信息进行有效监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壳体(70)、以及设于所述结构壳体(70)内的雷达模组(10)、相机模组(20)、无线传输模组(30)、贴片天线(40)、指示灯(50)、电缆组件(60),所述电缆组件(60)贯穿于结构壳体(70)内,并与所述雷达模组(10)、所述相机模组(20)和所述无线传输模组(30)电性连接;
所述雷达模组(10)连接无线传输模组(30),用于对路面的行人及车辆目标进行主动精细化探测和实时定位跟踪;
所述相机模组(20)连接无线传输模组(30),通过视频画面进行可视化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天线(40)连接无线传输模组(30),用于实现无线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50)连接无线传输模组(30),且指示灯(50)包括显示红、蓝、绿三种颜色,分别用于电源监测、设备工作状态监测、网络数据输出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壳体(70)包括端面开设有相机孔(709)和指示孔(710)的上罩体(701)、侧面开设有电缆接口(708)的下壳体(702)和设于所述上罩体(701)和所述下壳体(702)上的连接组件;所述相机孔(709)与相机模组(20)的镜头相匹配;所述指示孔(710)与指示灯(50)相匹配,所述电缆接口(708)与电缆相匹配,且与所述电缆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设于上罩体(701)和下壳体(702)相邻端面上的第一连接块(703)和第二连接块(704)、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704)上开设有浅槽(706)内的密封圈(707),所述第一连接块(703)和第二连接块(704)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7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组件(60)包括供电线和网线。
CN202121459264.5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 Active CN215340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9264.5U CN215340316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9264.5U CN215340316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0316U true CN215340316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3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59264.5U Active CN215340316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0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5394A (zh) 毫米波雷达传感装置及系统
CN112068118A (zh) 一种高空抛物监测预警系统
CN102684734A (zh) 多功能对讲机肩咪
CN110660227A (zh) 一种车辆检测方法以及车辆检测系统
CN212031745U (zh) 一种漂浮式流速测量装置
CN204613732U (zh) 水文水资源监测系统
CN114268900B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5764096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及信息融合方法
CN215340316U (zh)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路侧感知装置
CN203572965U (zh) 多路天线切换装置
CN203931208U (zh) 一种增强显示船舶信息采集终端
CN210719254U (zh) 一种偏远无通讯地区地质灾害安全监测系统
CN116092314B (zh) 一种基于5g和车路协同技术的动态限速提示系统
CN112071027A (zh) 一种超宽带测距山体滑坡预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应用
CN112904786A (zh) 基于5g网络的物联网远程监测系统
CN115348539B (zh) 一种基于5g+的井下通信与定位一体化系统
CN216486697U (zh)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变电站周界视频联动监控装置
CN201285420Y (zh) 双极化五信道无线电监测和超分辨率测向固定站设备
CN210223038U (zh) 一种微波与视频融合检测的车辆检测器
CN201638398U (zh) 高清云台自动跟踪系统
CN101363890B (zh) 双极化五信道无线电监测和超分辨率测向固定站系统
CN209390184U (zh) 一种新型的带有视频监控的多目标雷达交通数据采集装置
CN211292643U (zh) 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土壤含水量测量装置
CN112114305A (zh) 一种非接触式河道雷达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应用
KR20190120984A (ko) 레이다 및 사물인터넷을 활용한 자립형 무인경계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