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6355U - 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36355U CN215336355U CN202120664479.4U CN202120664479U CN215336355U CN 215336355 U CN215336355 U CN 215336355U CN 202120664479 U CN202120664479 U CN 202120664479U CN 215336355 U CN215336355 U CN 2153363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cinerator
- garbage
- furnace body
- wall
- was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它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它包含焚烧炉本体、垃圾焚烧框、搅拌机构、蒸汽管道、清洗管、供氧管、垃圾传送带、底盘,焚烧炉本体内壁固定设置若干火焰喷射口,灰斗与排灰室连通设置,焚烧炉本体内部设置垃圾焚烧框,垃圾焚烧框内设有搅拌机构,蒸汽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发电箱箱体上设置有汽轮机,焚烧炉本体内壁设置有清洗管,供氧管管体上设置有气泵,垃圾投入槽与焚烧炉本体均固定设置在底盘上,底盘底部四角位置固定设置有移动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具有移动功能,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具有便于清洁的优点,同时提高了焚烧效率,降低了焚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始终是全世界关注的重大污染问题。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由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填埋会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会污染环境,因此,与填埋方式相比,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式。通过垃圾焚烧,不仅垃圾体积大大减少,还可以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故垃圾焚烧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焚烧产生的热量加以利用,通常用来发电。但是现有的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中,其焚烧时不够充分,且焚烧效率较低,焚烧成本高,还存在不方便移动的缺点,使用不够便捷,同时还没有设置清理结构,一般都是使用人力进行清理,费时费力,还可能会使工作人员受到危害,实用性较差,已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具有移动功能,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具有便于清洁的优点,省时省力,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焚烧效率,降低了焚烧成本,实用性较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焚烧炉本体、垃圾焚烧框、搅拌机构、蒸汽管道、清洗管、供氧管、垃圾传送带、底盘,焚烧炉本体内壁固定设置若干火焰喷射口,焚烧炉本体底部为灰斗,灰斗底部设置有排灰阀,灰斗与排灰室连通设置,排灰室内部设有输送轴,输送轴与输送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输出轴外壁焊接固定螺旋输送叶,焚烧炉本体内部设置垃圾焚烧框,垃圾焚烧框通过若干连接杆与焚烧炉本体固定连接,垃圾焚烧框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搅拌杆外壁固定设置若干搅拌叶,搅拌杆与搅拌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焚烧炉本体一侧壁穿插固定蒸汽管道,蒸汽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且蒸汽管道与发电箱连接,发电箱箱体上设置有汽轮机,焚烧炉本体内壁设置有清洗管,清洗管管体上设置有喷嘴,供氧管一端穿插至焚烧炉本体内部,供氧管管体上设置有气泵,垃圾传送带一端穿过焚烧炉本体外壁设置于垃圾焚烧框上方,垃圾传动带另一端设于垃圾投入槽中,垃圾投入槽与焚烧炉本体均固定设置在底盘上,底盘底部四角位置固定设置有移动轮。
所述的焚烧炉本体上嵌装有观察窗。
所述的垃圾焚烧框为网状框体。
所述的清洗管与外接水箱通过水泵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相较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可以提高焚烧效率,即提高了焚烧发电的效率,降低了焚烧成本,同时配合供氧管提高了焚烧效果;
2、移动伦的设置使装置具有移动功能,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3、通过设置清洗管、喷嘴可以方便对炉内进行清洗,除去灰尘,提高了炉内的清洁度,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防止工作人员受到危害;
4、通过设置观察窗方便工作人员查看炉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焚烧炉本体1、火焰喷射口11、灰斗12、排灰阀121、排灰室122、输送轴1221、输送电机1222、螺旋输送叶1223、观察窗13、垃圾焚烧框2、搅拌机构3、搅拌杆31、搅拌叶32、搅拌电机33、蒸汽管道4、开关阀41、发电箱42、汽轮机43、清洗管5、喷嘴51、供氧管6、气泵61、垃圾传送带7、垃圾投入槽71、底盘8、移动轮8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焚烧炉本体1、垃圾焚烧框2、搅拌机构3、蒸汽管道4、清洗管5、供氧管6、垃圾传送带7、底盘8组成,焚烧炉本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火焰喷射口11,垃圾焚烧炉本体1底部为灰斗12,灰斗12底部安装有排灰阀121,灰斗12与排灰室122连通设置,排灰室122内部安装有输送轴1221,输送轴1221与输送电机1222输出轴相连接,输送轴1221外壁焊接安装有螺栓输送叶1223,焚烧炉本体1内部安装有垃圾焚烧框2,垃圾焚烧框2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3,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杆31,搅拌杆31外壁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叶32,搅拌杆31与搅拌电机33的输出轴相连接,焚烧炉本体1一侧壁穿插有蒸汽管道4,蒸汽管道4上安装有开关阀41,蒸汽管道4与发电箱42相连接,发电箱42箱体上安装有汽轮机43,焚烧炉本体1内部安装有清洗管5,清洗管5上安装有若干喷水51,供氧管6一端穿插至焚烧炉本体1内部,供氧管6管体上安装有气泵61,垃圾传送带7一端穿入焚烧炉本体1内并设置在垃圾焚烧框2落料口上方,垃圾传送带7另一端设置在垃圾投入槽71内部,垃圾投入槽71与焚烧炉本体1均固定安装在底盘8上,底盘8底部四角位置分别安装有移动轮81。
所述的焚烧炉本体1前侧镶嵌安装有观察窗13。
所述的垃圾焚烧框2是一种网状框体。
所述的清洗管5与外接水箱通过水泵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移动轮将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操作,该装置放置好后,将该装置与外部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垃圾放置在垃圾投入槽内并通过拉紧传送带传动至垃圾焚烧框内部,搅拌电机工作带动搅拌杆旋转,搅拌叶在搅拌杆的作用下对垃圾焚烧框内的垃圾进行搅拌,实现对垃圾的分散,提高垃圾的焚烧效率,供氧管可以在垃圾焚烧的过程中为其提供足量的氧气,保证焚烧效果,提高焚烧效率,从而提高焚烧发电效率,焚烧炉本体内部产生蒸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焚烧工作完毕后,焚烧产生的灰渣通过排灰室内的螺旋输送叶、输送轴、输送电机的配合排出,最后由清洗管与外部水箱连通,外部水箱内部的水通过水泵抽入清洗管中,喷嘴将水喷洒至焚烧炉本体内部对炉体进行清洗,清理产生的废水通过排灰室排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窗观察焚烧炉本体内部的焚烧或清洗情况。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焚烧炉本体、垃圾焚烧框、搅拌机构、蒸汽管道、清洗管、供氧管、垃圾传送带、底盘,焚烧炉本体内壁固定设置若干火焰喷射口,焚烧炉本体底部为灰斗,灰斗底部设置有排灰阀,灰斗与排灰室连通设置,排灰室内部设有输送轴,输送轴与输送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输出轴外壁焊接固定螺旋输送叶,焚烧炉本体内部设置垃圾焚烧框,垃圾焚烧框通过若干连接杆与焚烧炉本体固定连接,垃圾焚烧框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搅拌杆外壁固定设置若干搅拌叶,搅拌杆与搅拌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焚烧炉本体一侧壁穿插固定蒸汽管道,蒸汽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且蒸汽管道与发电箱连接,发电箱箱体上设置有汽轮机,焚烧炉本体内壁设置有清洗管,清洗管管体上设置有喷嘴,供氧管一端穿插至焚烧炉本体内部,供氧管管体上设置有气泵,垃圾传送带一端穿过焚烧炉本体外壁设置于垃圾焚烧框上方,垃圾传动带另一端设于垃圾投入槽中,垃圾投入槽与焚烧炉本体均固定设置在底盘上,底盘底部四角位置固定设置有移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焚烧炉本体上嵌装有观察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焚烧框为网状框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管与外接水箱通过水泵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64479.4U CN215336355U (zh) | 2021-04-01 | 2021-04-01 | 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64479.4U CN215336355U (zh) | 2021-04-01 | 2021-04-01 | 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36355U true CN215336355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92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64479.4U Active CN215336355U (zh) | 2021-04-01 | 2021-04-01 | 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36355U (zh) |
-
2021
- 2021-04-01 CN CN202120664479.4U patent/CN2153363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18605B (zh) | 一种节能减排的生活垃圾焚烧炉 | |
CN215336355U (zh) | 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垃圾焚烧炉 | |
CN218510921U (zh) | 一种炉膛清灰排灰装置 | |
CN212961662U (zh) | 一种余热锅炉清灰装置 | |
CN210373458U (zh) | 一种安全环保的垃圾处理装置 | |
CN108534143A (zh) | 一种安全高效环保垃圾治理装置 | |
CN215808519U (zh) | 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用锅炉 | |
CN212005688U (zh) | 一种低污染环保焚烧炉 | |
CN112128768A (zh) | 一种垃圾焚烧炉内部附着残渣清理设备 | |
CN213577490U (zh) | 一种垃圾处理用高效环保焚烧炉 | |
CN111895414A (zh) |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 | |
CN214581117U (zh) | 一种便于内部清理的污泥焚烧炉 | |
CN221403051U (zh) | 一种回转窑式垃圾焚烧装置 | |
CN212644611U (zh) | 一种用于垃圾发电的焚烧炉 | |
CN218442307U (zh) | 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炉 | |
CN211625258U (zh) | 一种环保型农村垃圾焚烧屋 | |
CN215411895U (zh) |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的发电装置 | |
CN214948948U (zh) | 一种带滑轮的果园用高效节能可移动锅灶 | |
CN217178531U (zh) | 一种基于医疗的废物燃烧装置 | |
CN215372484U (zh) | 一种便于炉灰清理的垃圾焚烧炉 | |
CN213019601U (zh) | 一种具有快速降尘功能的节能型锅炉 | |
CN215259857U (zh) | 一种环保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置 | |
CN217274172U (zh) | 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烟气余热焚烧污泥的装置 | |
CN218721495U (zh) | 一种高温气化低氧燃烧装置 | |
CN210740418U (zh) | 一种环保用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