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4935U - 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4935U
CN215334935U CN202121565757.7U CN202121565757U CN215334935U CN 215334935 U CN215334935 U CN 215334935U CN 202121565757 U CN202121565757 U CN 202121565757U CN 215334935 U CN215334935 U CN 215334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djustable
range
auxiliary
auxiliary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657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平娜
张欣波
崔新盟
李兰
刘栋杰
付永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di Haizhong Flexible Pip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di Haizhong Flexible Pip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di Haizhong Flexible Pip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di Haizhong Flexible Pip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657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4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4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493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骨架层、牺牲层、内压密封层、抗压铠装层、第一辅助层、第一抗拉铠装层、第二辅助层、第二抗拉铠装层、第三辅助层、外包覆层,各层非粘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应用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带作为牺牲层替代挤塑成型的聚偏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牺牲层,减少了管线生产中的一道偏氟乙烯挤塑工序,由于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带厚度薄,使管线各层整体内缩即管线整体截面面积减小,进而进一步减轻管线重量,降低管线材料成本,在保证管线高温介质水下输送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海底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线,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属于海洋油气介质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底管线是海洋油气输送的主要载体,挠性管线作为钢管的升级换代产品,具有柔韧性高、施工成本低、抗腐蚀性强、地形适应性强和可重复使用的特点,适用于海上油气开采的混输、输油、输气、注水、化学药剂、深海立管和跨接管等各类管线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油田开发中会考虑到采用非粘结挠性管线来代替钢管,因为挠性管线较钢管安装方便快捷,如果在油田开发中用挠性管线来代替钢管,将节省大量海上施工的费用。
海洋挠性管线常规的内压密封层材料为非金属材料,该材料选择受管线内部输送介质的温度影响,针对高温介质输送常用的非金属材料为聚偏氟乙烯,由于该材料的特殊性,在选择该层材料时,为保证管线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设计两层结构,其中一层作为牺牲层,由于聚偏氟乙烯材料成本高,采用聚偏氟乙烯材料的牺牲层增加了整条管线的成本。
本专利申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包括骨架层、牺牲层、内压密封层、抗压铠装层、第一辅助层、第一抗拉铠装层、第二辅助层、第二抗拉铠装层、第三辅助层、外包覆层;
所述骨架层位于管线最内部,所述骨架层采用S型互锁不锈钢带制成,所述骨架层宽度在20~6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骨架层缠绕角度为90度;
所述牺牲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骨架层外侧,所述牺牲层采用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带制成,所述牺牲层宽度在5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牺牲层厚度在0.4~2毫米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内压密封层通过挤塑非粘结包覆于所述牺牲层外侧,所述内压密封层采用聚偏氟乙烯制成;
所述抗压铠装层采用碳钢钢带制成,所述抗压铠装层由碳钢钢带正反交替螺旋非粘结缠绕于所述内压密封层外侧,所述抗压铠装层缠绕角度在80~90度范围内可调节,所述抗压铠装层宽度在2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抗压铠装层厚度在0.5~1.5毫米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第一辅助层螺旋非粘结缠绕于所述抗压铠装层外侧,所述第一辅助层采用塑带制成,所述第一辅助层宽度在6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一辅助层厚度在0.1~1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一辅助层缠绕角度在50~90度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采用扁钢钢带制成,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由扁钢钢带正反交替螺旋非粘结缠绕于所述第一辅助层外侧,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宽度在5~15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厚度在2~7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缠绕角度在20~55度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第二辅助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外侧,所述第二辅助层为玻纤带、涤纶带和芳纶带的任意一者制成,所述第二辅助层宽度在6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二辅助层厚度在0.3~1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二辅助层缠绕角度在50~90度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采用扁钢钢带制成,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由扁钢钢带正反交替螺旋非粘结缠绕于所述第二辅助层外侧,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宽度在5~15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厚度在2~7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缠绕角度在20~55度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第三辅助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外侧,所述第三辅助层为玻纤带、涤纶带和芳纶带的任意一者制成,所述第三辅助层宽度在6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三辅助层厚度在0.3~1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三辅助层缠绕角度在50~90度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外包覆层通过挤塑非粘结包覆于所述第三辅助层外侧,所述外包覆层采用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尼龙的任意一者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应用螺旋缠绕的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带作为牺牲层替代挤塑成型的聚偏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牺牲层,减少了管线生产工艺中的一道聚偏氟乙烯挤塑工序,同时由于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带厚度薄,使管线各层整体内缩即管线整体截面面积减小,进而进一步减轻管线重量,降低管线材料成本,在保证管线高温介质水下输送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海底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的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管线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骨架层;2、牺牲层;3、内压密封层;4、抗压铠装层;5、第一辅助层;6、第一抗拉铠装层;7、第二辅助层;8、第二抗拉铠装层;9、第三辅助层;10、外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包括骨架层1、牺牲层2、内压密封层3、抗压铠装层4、第一辅助层5、第一抗拉铠装层6、第二辅助层7、第二抗拉铠装层8、第三辅助层9、外包覆层10,以上各层非粘结连接;骨架层1位于管线最内部,该层起到支撑管线整体结构的作用,骨架层1采用S型互锁不锈钢带制成,骨架层1宽度在20~6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骨架层1缠绕角度为90度;牺牲层2非粘结缠绕于骨架层1外侧,该层为了减少内压密封层挤塑时的应力集中影响,牺牲层2采用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带制成,牺牲层2宽度在5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牺牲层2厚度在0.4~2毫米范围内可调节;内压密封层3通过挤塑非粘结包覆于牺牲层2外侧,该层对输送介质起到密封作用,内压密封层3采用聚偏氟乙烯制成;抗压铠装层4采用碳钢钢带制成,该层起到承担内部及外部压力的作用,抗压铠装层4由碳钢钢带正反交替螺旋非粘结缠绕于内压密封层3外侧,抗压铠装层4缠绕角度在80~90度范围内可调节,抗压铠装层4宽度在2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抗压铠装层4厚度在0.5~1.5毫米范围内可调节;第一辅助层5螺旋非粘结缠绕于抗压铠装层4外侧,该层起到对内层结构的束缚作用,同时,避免生产转运过程中对内层结构的磨损,第一辅助层5采用塑带制成,第一辅助层5宽度在6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第一辅助层5厚度在0.1~1毫米范围内可调节,第一辅助层5缠绕角度在50~90度范围内可调节;第一抗拉铠装层6采用扁钢钢带制成,第一抗拉铠装层6由扁钢钢带正反交替螺旋非粘结缠绕于第一辅助层5外侧,该层承担轴向拉力,第一抗拉铠装层6宽度在5~15毫米范围内可调节,第一抗拉铠装层6厚度在2~7毫米范围内可调节,第一抗拉铠装层6缠绕角度在20~55度范围内可调节;第二辅助层7非粘结缠绕于第一抗拉铠装层6外侧,第二辅助层7为玻纤带、涤纶带和芳纶带的任意一者制成,该层起到束缚第一抗拉铠装层的作用,防止第一抗拉铠装层发生屈曲或是“鸟笼”失效,第二辅助层7宽度在6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第二辅助层7厚度在0.3~1毫米范围内可调节,第二辅助层7缠绕角度在50~90度范围内可调节;第二抗拉铠装层8采用扁钢钢带制成,第二抗拉铠装层8由扁钢钢带正反交替螺旋非粘结缠绕于第二辅助层7外侧,该层承担轴向拉力,第二抗拉铠装层8宽度在5~15毫米范围内可调节,第二抗拉铠装层8厚度在2~7毫米范围内可调节,第二抗拉铠装层8缠绕角度在20~55度范围内可调节;第三辅助层9非粘结缠绕于第二抗拉铠装层8外侧,第三辅助层9为玻纤带、涤纶带和芳纶带的任意一者制成,,该层起到束缚第二抗拉铠装层的作用,防止第二抗拉铠装层发生屈曲或是“鸟笼”失效,第三辅助层9宽度在6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第三辅助层9厚度在0.3~1毫米范围内可调节,第三辅助层9缠绕角度在50~90度范围内可调节;外包覆层10通过挤塑非粘结包覆于第三辅助层9外侧,外包覆层10采用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尼龙的任意一者制成,该层起到隔绝外部海水与内部的铠装层,防止海水腐蚀铠装层材料。
管线制造步骤如下:
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由内至外逐层生产;
骨架层1采用不锈钢带制造,通过锁扣机压型和互锁成型实现制造;
牺牲层2采用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带制造,在骨架层生产工序后,通过高温带缠绕机将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带螺旋缠绕至骨架层1外侧;
内压密封层3采用聚偏氟乙烯粒料制成,在牺牲层生产工序后,通过挤塑机将聚偏氟乙烯粒料融化,通过模具将聚偏氟乙烯包覆至牺牲层2外侧;
抗压铠装层4采用碳钢钢带制造,在内压密封层生产工序后,通过钢带缠绕机将碳钢钢带正反交替螺旋缠绕至内压密封层3外侧;
第一辅助层5采用塑带制造,在抗压铠装层生产工序后,通过绕包机将塑带螺旋缠绕至抗压铠装层4外侧;
第一抗拉铠装层6采用扁钢钢带制造,在第一辅助层生产工序后,通过扁钢缠绕机将扁钢钢带正反交替螺旋缠绕至第一辅助层5外侧;
第二辅助层7采用玻纤带、涤纶带和芳纶带任意一者的高强度塑带制造,在第一抗拉铠装层生产工序后,通过绕包机将高强度塑带螺旋缠绕至第一抗拉铠装层6外侧;
第二抗拉铠装层8采用扁钢钢带制造,在第二辅助层生产工序后,通过扁钢缠绕机将扁钢钢带正反交替螺旋缠绕至第二辅助层7外侧;
第三辅助层9采用玻纤带、涤纶带和芳纶带任意一者的高强度塑带制造,在第二抗拉铠装层生产工序后,通过绕包机将高强度塑带螺旋缠绕至第二抗拉铠装层8外侧;
外包覆层10采用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尼龙的任意一者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粒料制成,在第三辅助层生产工序后,通过挤塑机将高分子聚合物粒料融化,通过模具将高分子聚合物包覆至第三辅助层9外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层(1)、牺牲层(2)、内压密封层(3)、抗压铠装层(4)、第一辅助层(5)、第一抗拉铠装层(6)、第二辅助层(7)、第二抗拉铠装层(8)、第三辅助层(9)、外包覆层(10);
所述骨架层(1)位于管线最内部,所述骨架层(1)采用S型互锁不锈钢带制成,所述骨架层(1)宽度在20~6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骨架层(1)缠绕角度为90度;
所述牺牲层(2)非粘结缠绕于所述骨架层(1)外侧,所述牺牲层(2)采用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带制成,所述牺牲层(2)宽度在5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牺牲层(2)厚度在0.4~2毫米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内压密封层(3)通过挤塑非粘结包覆于所述牺牲层(2)外侧,所述内压密封层(3)采用聚偏氟乙烯制成;
所述抗压铠装层(4)采用碳钢钢带制成,所述抗压铠装层(4)由碳钢钢带正反交替螺旋非粘结缠绕于所述内压密封层(3)外侧,所述抗压铠装层(4)缠绕角度在80~90度范围内可调节,所述抗压铠装层(4)宽度在2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抗压铠装层(4)厚度在0.5~1.5毫米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第一辅助层(5)螺旋非粘结缠绕于所述抗压铠装层(4)外侧,所述第一辅助层(5)采用塑带制成,所述第一辅助层(5)宽度在6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一辅助层(5)厚度在0.1~1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一辅助层(5)缠绕角度在50~90度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6)采用扁钢钢带制成,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6)由扁钢钢带正反交替螺旋非粘结缠绕于所述第一辅助层(5)外侧,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6)宽度在5~15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6)厚度在2~7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6)缠绕角度在20~55度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第二辅助层(7)非粘结缠绕于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6)外侧,所述第二辅助层(7)为玻纤带、涤纶带和芳纶带的任意一者制成,所述第二辅助层(7)宽度在6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二辅助层(7)厚度在0.3~1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二辅助层(7)缠绕角度在50~90度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8)采用扁钢钢带制成,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8)由扁钢钢带正反交替螺旋非粘结缠绕于所述第二辅助层(7)外侧,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8)宽度在5~15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8)厚度在2~7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8)缠绕角度在20~55度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第三辅助层(9)非粘结缠绕于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8)外侧,所述第三辅助层(9)为玻纤带、涤纶带和芳纶带的任意一者制成,所述第三辅助层(9)宽度在60~90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三辅助层(9)厚度在0.3~1毫米范围内可调节,所述第三辅助层(9)缠绕角度在50~90度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外包覆层(10)通过挤塑非粘结包覆于所述第三辅助层(9)外侧,所述外包覆层(10)采用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尼龙的任意一者制成。
CN202121565757.7U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334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5757.7U CN215334935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5757.7U CN215334935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4935U true CN215334935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6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65757.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334935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49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4561A (zh) * 2021-07-12 2023-01-17 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及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4561A (zh) * 2021-07-12 2023-01-17 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及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0276B2 (en) Metal strip winding continuous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pipe
CN103090126B (zh) 海洋用柔性管
CN102996922A (zh) 加固型软管
CN104520629A (zh) 通向离岸设施的管线的装衬
CN215334935U (zh) 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
AU2014276610A1 (en) Flexible pipe body lay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CN208735117U (zh) 柔性管复合抗压铠装层
CN203384514U (zh) 一种高压柔性橡胶软管
US20140345741A1 (en) Flexible pipe bod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3398241B (zh) 一种高压柔性橡胶软管及其接头连接方法
CN107842652B (zh) 双平壁塑钢缠绕管
CN214618276U (zh) 一种网孔状钢带增强热塑性复合管
CN115614561A (zh) 一种耐高温非粘结挠性复合管线及制造方法
CN111844678A (zh) 一种复合材料非粘接柔性管、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6770817U (zh) 一种双包覆层结构非粘结挠性管
CN215806901U (zh)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挠性复合管
CN112696536B (zh) 多金属骨架增强聚乙烯海底输送连续复合管
KR100851965B1 (ko) 점착성 에폭시수지를 코팅한 강재 강화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3215118U (zh) 海洋用柔性管
CN114645977A (zh) 一种具有集肤伴热功能的海洋非粘结挠性管线
CN214222271U (zh) 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低压非粘结挠性管线
CN214222269U (zh) 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高压非粘结挠性管线
CN108561660B (zh)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连续管的连接接头及方法
CN215806876U (zh) 一种油气输送用热塑纤维增强复合管
CN215568543U (zh) 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介质输送用高压粘结热塑复合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