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1221U - 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1221U
CN215331221U CN202022580689.3U CN202022580689U CN215331221U CN 215331221 U CN215331221 U CN 215331221U CN 202022580689 U CN202022580689 U CN 202022580689U CN 215331221 U CN215331221 U CN 215331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rting line
air
air outlet
air supply
ski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806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旭
王献
朱快
杨大平
徐廷博
陈子豪
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ntow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ntow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tow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ntow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806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1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1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1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该结构包括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沿室内墙体铺设的送风管道,所述墙体上形成有第一出风口;送风踢脚线,所述送风踢脚线上形成有与踢脚线固定件相连的卡槽,出风踢脚线,所述出风踢脚线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墙体相连的固定槽;所述送风踢脚线与所述出风踢脚线首尾相连以便使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导通。本申请提供的空调踢脚线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该结构利用送风管道将中央空调出风口中的空气引入到特制的送风踢脚线、出风踢脚线,从出风踢脚线的百叶中吹出,让热空气从室内低处开始累积,制热效果好,使用舒适度高,提高热转化效率,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相比于散热片供暖方式,地板辐射采暖以其符合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特点,得以广泛应用。具体地,通过地板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达到取暖的目的。
传统地暖采用水地暖或电地暖,需要单独的制热系统,施工复杂、造价高、易出现漏水等质量隐患,且维修极其困难。另外现有利用热水的地暖系统,主要是在地下埋设金属或合成树脂材料的排管,通过设置于室内或室外的锅炉产生热源来加热水,建立热媒介质循环。受限于混凝土施工埋设管路的限制,在发生漏水故障时,不容易找出正确的漏水点,即便找出漏水点也方便进行修理,而且施工费用也高。
采用空调制热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的水暖存在的泄漏问题,但是由于中央空调、挂式空调出风口位置较高,在制热模式下,热空气从顶部出风口吹出,受热空气上升的物理性质影响,悬浮于室内顶部,造成室内空间顶部温度高、底部温度低,人们头热脚冷、使用感受差,且该制热方式浪费能耗、热转化率低。
踢脚线是脚能够踢着的墙面。一般指的就是墙面和地面相连接处。传统的可通风式踢脚线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木地板受潮进行通风用。不能够实现引导制热用热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包括:
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沿室内墙体铺设的送风管道,所述墙体上形成有第一出风口;
送风踢脚线,所述送风踢脚线上形成有与踢脚线固定件相连的卡槽,所述踢脚线固定件用于与所述墙体相连,所述送风踢脚线与所述踢脚线固定件相连后将所述第一出风口覆盖并在所述送风踢脚线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通的第一气流通道;
出风踢脚线,所述出风踢脚线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墙体相连的固定槽,所述出风踢脚线与所述墙体相连后在所述出风踢脚线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出风踢脚线形成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处配置有活动百叶;
其中,所述送风踢脚线与所述出风踢脚线首尾相连以便使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导通。
优选地:所述墙体上形成有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有固定件安装条。
优选地:所述送风管道为嵌装于所述墙体内部的金属送风管道,所述金属送风管道的四周均形成有保温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踢脚线固定件包括U型主体,所述U型主体包括的两个平行段各自的前端均向上弯折形成两个插接头;所述送风踢脚线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实现与两个所述插接头由上至下一一对应插接的两个所述卡槽。
优选地:所述U型主体位于两个所述平行段之间的连接段上形成有贯穿其两侧表面的螺栓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活动百叶上形成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与所述出风踢脚线上的轴孔相连;所述活动百叶用于通过所述活动轴围绕所述轴孔转动以便使所述第二出风口开启实现送风。
优选地:所述活动轴的轴向与所述出风踢脚线的长方向同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活动轴位于所述活动百叶在垂直于所述活动轴的方向上的中间偏上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送风踢脚线以及所述出风踢脚线沿各自的长方向延伸的工艺槽。
优选地:所述工艺槽配置有热敏涂料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沿室内墙体铺设的送风管道,所述墙体上形成有第一出风口;送风踢脚线,所述送风踢脚线上形成有与踢脚线固定件相连的卡槽,所述踢脚线固定件用于与所述墙体相连,所述送风踢脚线与所述踢脚线固定件相连后将所述第一出风口覆盖并在所述送风踢脚线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通的第一气流通道;出风踢脚线,所述出风踢脚线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墙体相连的固定槽,所述出风踢脚线与所述墙体相连后在所述出风踢脚线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出风踢脚线形成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处配置有活动百叶;其中,所述送风踢脚线与所述出风踢脚线首尾相连以便使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导通。本申请提供的空调踢脚线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该结构利用送风管道将中央空调出风口中的空气引入到特制的送风踢脚线、出风踢脚线,从出风踢脚线的百叶中吹出,让热空气从室内低处开始累积,制热效果好,使用舒适度高,提高热转化效率,节能环保。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A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B面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踢脚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C面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踢脚线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踢脚线与踢脚线固定件相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踢脚线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踢脚线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D面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E面活动百叶处于关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E面活动百叶处于开启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送风管道1、送风踢脚线2、踢脚线固定件21、插接头211、螺栓安装孔212、卡槽22、出风踢脚线3、固定槽31、第二出风口32、活动百叶33、活动轴331、轴孔34、墙体4、第一出风口41、固定件安装条42、保温材料层43、面板层44、工艺槽5、送风软管6、空调风机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如图1、图2、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沿室内墙体4铺设的送风管道1,所述墙体4上形成有第一出风口41;为了方便安装送风踢脚线,如图13所示,所述墙体上形成有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41,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41之间形成有固定件安装条42。该固定件安装条可以用于实现与所述踢脚线固定件通过螺钉相连。所述送风管道1为嵌装于所述墙体4内部的金属送风管道,所述金属送风管道的四周均形成有保温材料层43。为了使该系统墙面处达到装饰效果,位于远离所述墙体的所述保温层的表面形成有面板层44。该面板层可以是具有装饰图案的装饰面板层。具体的,所述送风组件包括空调风机7,所述空调风机7的出风口通过软管6与所述送风管道1相连。
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送风踢脚线2,所述送风踢脚线2上形成有与踢脚线固定件21相连的卡槽22,所述踢脚线固定件21用于与所述墙体4相连,所述送风踢脚线2与所述踢脚线固定件21相连后将所述第一出风口41覆盖并在所述送风踢脚线2与所述墙体4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出风口41相通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踢脚线固定件包括U型主体,所述U型主体包括的两个平行段各自的前端均向上弯折形成两个插接头211;所述送风踢脚线2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实现与两个所述插接头由上至下一一对应插接的两个所述卡槽22。所述U型主体位于两个所述平行段之间的连接段上形成有贯穿其两侧表面的螺栓安装孔212。该踢脚线在进行安装时,可以首先通过该安装孔采用螺钉将踢脚线固定件与墙体相连,再将送风踢脚线自上而下与踢脚线固定件实现插接。连接完成后踢脚线主体自身不具备出风口,因此其可以将墙体出风口供给的热风传递给出风踢脚线。该送风踢脚线可用于房间内不需要出风的部位,还可以将墙体内形成的送风通道内部的热风引导至出风踢脚线。
如图8、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出风踢脚线3,所述出风踢脚线3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墙体4相连的固定槽31,所述出风踢脚线3与所述墙体4相连后在所述出风踢脚线3与所述墙体4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出风踢脚线3形成有第二出风口32,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配置有活动百叶33;具体的,所述活动百叶33上形成有活动轴331,所述活动轴331与所述出风踢脚线3上的轴孔34相连;所述活动百叶33用于通过所述活动轴331围绕所述轴孔34转动以便使所述第二出风口32开启实现送风。所述活动轴331的轴向与所述出风踢脚线3的长方向同向布置。所述活动轴331位于所述活动百叶33在垂直于所述活动轴的方向上的中间偏上位置处。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的采暖需求增加送风踢脚线,以延长送风距离,也可取消送风踢脚线,在出风口处直接安装出风踢脚线。
所述活动百叶用于通过所述活动轴围绕所述轴孔转动以便使所述第二出风口开启实现送风。所述活动百叶可以在所述出风踢脚线的内侧热风作用下转动以便使所述第二出风口开启实现送风。还可以通过手动调节的方式实现转动。
本申请提供的出风踢脚线形成有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处配置有可以用于实现该第二出风口关闭以及开启的活动百叶。当该出风踢脚线与墙体以及送风踢脚线连接后,送风踢脚线输送于其内侧的热风可以将活动百叶吹起使得开口打开进行通风,当热风消失后,活动百叶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翻转将第二出风口关闭。出风踢脚线用于房间内需要送热风的部位。活动百叶可根据需要自由开启、关闭、调整出风角度,百叶活动轴插入百叶两端的插孔中,实现转动。活动轴位于百叶的中间偏上位置,这样在有热风时,百叶下部受到的压力会大于上部,百叶便能够被热风吹起。活动轴比较灵活,无风时百叶可受重力作用自动复位。同时,没有将活动轴设置在百叶最上部是为了减少开启的幅度,进而减少对空间的占用,而且将踢脚线设置成上下两个百叶也是考虑到相比于设置一个大的百叶,两个百叶能够减少开启的幅度,进而减少对空间占用。
为了方便该出风踢脚线与墙体连接,所述出风踢脚线的背面形成有用于实现与墙体相连的固定槽。该踢脚线主体在进行安装时,将固定槽与墙体采用螺钉连接即可完成安装。
出风踢脚线由于带有活动百叶,可以通过开启百叶,采用螺丝进行安装,无需另外设置固定件,实现踢脚线固定件与面层一体化。
其中,所述送风踢脚线与所述出风踢脚线首尾相连以便使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导通。
为了提高该结构的强度,所述送风踢脚线以及所述出风踢脚线沿各自的长方向延伸的工艺槽。所述工艺槽朝向所述踢脚线的背面凹陷。该工艺槽不但可以提高踢脚线主体的强度,同时还可以在拆卸踢脚线时能便于用手指卡住,操作简便。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达到方便观察踢脚线内部温度的目的,所述工艺槽配置有热敏元件。具体的,所述热敏元件为热敏涂料层。该热敏工艺槽可以在普通工艺槽的基础上设置热敏涂料层,达到指示踢脚线内部热风温度的目的。
总之,本申请提供的空调踢脚线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该结构利用送风管道将中央空调出风口中的空气引入到特制的送风踢脚线、出风踢脚线,从出风踢脚线的百叶中吹出,让热空气从室内低处开始累积,制热效果好,使用舒适度高,提高热转化效率,节能环保。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沿室内墙体铺设的送风管道,所述墙体上形成有第一出风口;
送风踢脚线,所述送风踢脚线上形成有与踢脚线固定件相连的卡槽,所述踢脚线固定件用于与所述墙体相连,所述送风踢脚线与所述踢脚线固定件相连后将所述第一出风口覆盖并在所述送风踢脚线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通的第一气流通道;
出风踢脚线,所述出风踢脚线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墙体相连的固定槽,所述出风踢脚线与所述墙体相连后在所述出风踢脚线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出风踢脚线形成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处配置有活动百叶;
其中,所述送风踢脚线与所述出风踢脚线首尾相连以便使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踢脚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上形成有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有固定件安装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踢脚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为嵌装于所述墙体内部的金属送风管道,所述金属送风管道的四周均形成有保温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踢脚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固定件包括U型主体,所述U型主体包括的两个平行段各自的前端均向上弯折形成两个插接头;所述送风踢脚线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实现与两个所述插接头由上至下一一对应插接的两个所述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踢脚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主体位于两个所述平行段之间的连接段上形成有贯穿其两侧表面的螺栓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踢脚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百叶上形成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与所述出风踢脚线上的轴孔相连;所述活动百叶用于通过所述活动轴围绕所述轴孔转动以便使所述第二出风口开启实现送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踢脚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的轴向与所述出风踢脚线的长方向同向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踢脚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位于所述活动百叶在垂直于所述活动轴的方向上的中间偏上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踢脚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踢脚线以及所述出风踢脚线沿各自的长方向延伸的工艺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踢脚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槽配置有热敏涂料层。
CN202022580689.3U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 Active CN215331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0689.3U CN215331221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0689.3U CN215331221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1221U true CN215331221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44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80689.3U Active CN215331221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12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97611A (zh) 一种地面采暖系统
TW201944009A (zh) 外氣空調機及換氣系統
CN112814330A (zh) 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
CN215331221U (zh) 一种空调踢脚线系统
CN215291191U (zh) 一种送风踢脚线结构
CN107178842A (zh) 水电两用散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15216658U (zh) 一种地面采暖系统
HU217496B (hu)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épületek fűtésére és hűtésére, valamint hőszigetelő falburkolat
CN2487813Y (zh) 空调式地板
CN215291190U (zh) 一种出风踢脚线结构
CN215216659U (zh) 一种地板采暖用踢脚线结构
CN208349422U (zh) 一种利用地下温度调整室内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
CN108006787B (zh) 一种踢脚线供暖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KR102297616B1 (ko) 공동주택용 확장형 발코니 단열복합구조체
CN205402907U (zh) 一种踢脚线式暖气片
CN108561990A (zh) 一种设在室内踢脚线位置的充气式强化换热装置
CN209116427U (zh) 高大建筑物内部空间用供暖系统
RU171302U1 (ru) Теплый плинтус
CN208858616U (zh) 房屋降温系统
US4124179A (en) Mobile home antifreezing system
CN215802919U (zh) 一种地面采暖用引风地板结构
CN204115050U (zh) 一种跨接门窗的水釆暖装置及釆取该装置的散热系统
CN104197395A (zh) 一种跨接门窗的水釆暖装置及釆取该装置的散热系统
CN215291167U (zh) 一种散热地板结构
JP2014129992A (ja) アース・ソーラー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