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28245U - 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28245U
CN215328245U CN202120664092.9U CN202120664092U CN215328245U CN 215328245 U CN215328245 U CN 215328245U CN 202120664092 U CN202120664092 U CN 202120664092U CN 215328245 U CN215328245 U CN 215328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groove
quenching
pipe
carbur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40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尚
盛雪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angg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ang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angg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ang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40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28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28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28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涉及渗碳淬火技术领域,包括油槽,所述油槽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油管,所述油槽的另一侧底端设置有出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中部设置有进油阀,所述出油管的中部设置有出油阀,油槽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油槽的另一侧中部设置第二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导向装置对油槽内部的淬火液进行导流,通过气包、输气管和排气头释放的气体对油槽内部淬火液进行垂直流动,并使淬火也中的紊流分布均匀,从而保证金属工件得到均匀、快速的冷却,防止淬火液局部过热,同时通过油泵和循环管对油槽内部上端和底端的淬火液进行交换,进一步的加强了淬火液受热均匀,从而提高工件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碳淬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渗碳淬火是金属材料常见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它可以使渗过碳的工件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提高其耐磨程度。传统工艺主要有:低温回火、预冷直接淬火、一次加热淬火、渗碳高温回火、二次淬火冷处理、渗碳后感应加热等工序。
淬火工艺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机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车、飞机、火箭中应用的钢件几乎都经过淬火处理。为满足各种零件千差万别的技术要求,发展了各种淬火工艺。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在淬火使需要对油槽内的淬火液进行搅拌,搅拌方式是影响淬火介质冷却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搅拌方式适当,可提高工件的淬透性及硬度的均匀性,也可防止淬火介质局部过热;否则,可能导致工件开裂,造成零件报废。现有的搅拌方式一般通过机械式搅拌,机械使搅拌不适合较大体积的油槽搅拌,且机械式搅拌运行成本高,搅拌效果差,从而影响工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搅拌方式一般通过机械式搅拌,机械使搅拌不适合较大体积的油槽搅拌,且机械式搅拌运行成本高,搅拌效果差,从而影响工件的质量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包括油槽,所述油槽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油管,所述油槽的另一侧底端设置有出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中部设置有进油阀,所述出油管的中部设置有出油阀,所述油槽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气包、电磁阀、调节阀、输气管、固定件和排气头,所述气包的输出端插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靠近气包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油槽的底部,并延伸至油槽的内部,所述输气管位于油槽内部一端表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头,所述输气管靠近电磁阀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阀,所述输气管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油槽的一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油槽的另一侧中部设置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油泵、循环管和固定底板,所述循环管呈U形,且两端贯穿油槽并延伸至油槽的内部,所述循环管的通过固定底板固定安装在油槽的一侧,所述循环管的中部设置有油泵。
优选的,所述油槽的内部设置有淬火液,所述油槽内部一侧位于淬火液的上端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向装置设置有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关于油槽的中心处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型号为ZP-12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和第二导向装置对油槽内部的淬火液进行导流,通过气包、输气管和排气头释放的气体对油槽内部淬火液进行垂直流动,并使淬火也中的紊流分布均匀,从而保证金属工件得到均匀、快速的冷却,防止淬火液局部过热,同时通过油泵和循环管对油槽内部上端和底端的淬火液进行交换,进一步的加强了淬火液受热均匀,从而提高工件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在油槽内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并将其与电磁阀电性拦截,同时将电磁阀与油泵电性连接,在对工件进行淬火时,红外线传感器监测出工件进行油槽内部,此时红外线传感器将信号值输送至电磁阀中,电磁阀和油泵同时工作使淬火液受热均匀,节省了装置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油槽;2、进油管;3、进油阀;4、出油管;5、出油阀;6、油泵;7、循环管;8、固定底板;9、红外线传感器;10、气包;11、电磁阀;12、调节阀; 13、输气管;14、固定件;15、排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参照图1所示,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包括油槽1,油槽1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油管2,油槽1的另一侧底端设置有出油管4,进油管 2的中部设置有进油阀3,出油管4的中部设置有出油阀5,油槽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第一导向装置包括气包10、电磁阀11、调节阀12、输气管13、固定件14和排气头15,气包10的输出端插接有输气管13,输气管13 靠近气包10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11,输气管13的另一端贯穿油槽1的底部,并延伸至油槽1的内部,输气管13位于油槽1内部一端表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头 15,输气管13靠近电磁阀1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阀12,输气管13通过固定件14 固定安装在油槽1的一侧表面,电磁阀11开启时,将气包10内部的气体输出至输气管13内部,且气包10内部的气体不与淬火液发生反应,再通过调节阀11 调节输送气体的气压大小,进而调节输送气体的大小,气体在通过排气头15排相油槽1内部的淬火液中,进而使淬火液进行垂直流动,并使淬火也中的紊流分布均匀,从而保证金属工件得到均匀、快速的冷却,防止淬火液局部过热。
具体的,油槽1的另一侧中部设置第二导向装置,第二导向装置包括油泵6、循环管7和固定底板8,循环管7呈U形,且两端贯穿油槽1并延伸至油槽1的内部,循环管7的通过固定底板8固定安装在油槽1的一侧,循环管7的中部设置有油泵6,通过油泵6和循环管7对油槽1内部上端和底端的淬火液进行交换,进一步的加强了淬火液受热均匀,从而提高工件的质量。
具体的,油槽1的内部设置有淬火液,油槽1内部一侧位于淬火液的上端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9,在对工件进行淬火时,红外线传感器9监测出工件进行油槽1内部,此时红外线传感器9将信号值输送至电磁阀12中,电磁阀11和油泵 6工作使淬火液受热均匀,节省了装置的运行成本。
具体的,红外线传感器9与电磁阀11电性连接,电磁阀11与油泵6电性连接,第二导向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导向装置关于油槽1的中心处对称设置,红外线传感器9的型号为ZP-12G。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再检查无误使用时,当工件进入油槽1内部时,红外线传感器9监测出工件进入油槽1,此时红外线传感器9将信号输送至电磁阀11内,电磁阀11开启,由于电磁阀11与油泵12电性连接,进而使其同时打开,电磁阀11将气包10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13排放至排气头5,并通过排气头15排放至油槽1内部的淬火液,从而使淬火液进行垂直流动,并使淬火也中的紊流分布均匀,从而保证金属工件得到均匀、快速的冷却,防止淬火液局部过热,同时通过油泵6和循环管7对油槽1内部上端和底端的淬火液进行交换,进一步的加强了淬火液受热均匀,从而提高工件的质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包括油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1)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油管(2),所述油槽(1)的另一侧底端设置有出油管(4),所述进油管(2)的中部设置有进油阀(3),所述出油管(4)的中部设置有出油阀(5),所述油槽(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气包(10)、电磁阀(11)、调节阀(12)、输气管(13)、固定件(14)和排气头(15),所述气包(10)的输出端插接有输气管(13),所述输气管(13)靠近气包(10)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11),所述输气管(13)的另一端贯穿油槽(1)的底部,并延伸至油槽(1)的内部,所述输气管(13)位于油槽(1)内部一端表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头(15),所述输气管(13)靠近电磁阀(1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阀(12),所述输气管(13)通过固定件(14)固定安装在油槽(1)的一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1)的另一侧中部设置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油泵(6)、循环管(7)和固定底板(8),所述循环管(7)呈U形,且两端贯穿油槽(1)并延伸至油槽(1)的内部,所述循环管(7)的通过固定底板(8)固定安装在油槽(1)的一侧,所述循环管(7)的中部设置有油泵(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1)的内部设置有淬火液,所述油槽(1)内部一侧位于淬火液的上端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9)与电磁阀(11)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11)与油泵(6)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关于油槽(1)的中心处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9)的型号为ZP-12G。
CN202120664092.9U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 Active CN215328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4092.9U CN215328245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4092.9U CN215328245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28245U true CN215328245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92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4092.9U Active CN215328245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282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5358A (zh) * 2022-04-12 2022-08-23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储油场所的自动化火情监测与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5358A (zh) * 2022-04-12 2022-08-23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储油场所的自动化火情监测与控制方法
CN114935358B (zh) * 2022-04-12 2023-06-16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储油场所的自动化火情监测与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2253C (zh) 可获得可控和均匀硬度的铸铁类模具材料热处理方法
CN101270404B (zh) 特种紧固件的生产方法
CN102409144A (zh) 连续式合金钢热处理线
CN215328245U (zh) 一种用于渗碳淬火的大容积油槽导向装置
CN109957638B (zh) 一种带孔轴类件卧式水淬避免内孔开裂的方法
CN208964980U (zh) 法兰盘内花键感应淬火感应器
CN103789520B (zh) 匀速冷却介质及其在锻后控制冷却过程中的应用
CN111485086A (zh) 一种降低高碳合金工具钢盘条脱碳层深度的控轧控冷工艺
CN113174476A (zh) 一种球墨铸铁磨球淬火工艺方法
CN1158641A (zh) 连续退火冷轧薄钢板的方法和设备
CN108774680A (zh) 一种齿轮整体式淬火设备及其工艺
US2516282A (en) Apparatus for heat-treating steel
CN205443381U (zh) 淬火炉
CN111575453A (zh) 一种轴承钢热处理工艺
CN106119511A (zh) 基于排气淬火工艺的9Cr2Mo矫直辊热处理方法
CN110317935B (zh) 一种超高强度钢br1500hs处理工艺
CN107779741A (zh) 一种火电站热交换器壳体用特厚钢板及其热处理工艺
CN205590750U (zh) 一种用于水冷空冷交替热处理磨球的淬火槽
CN105154643A (zh) 一种介质温度均匀化淬火装置
CN215288896U (zh) 一种渗碳淬火多用炉前室空冷循环装置
CN204918679U (zh) 一种介质温度均匀化淬火装置
Aronov et al. Intensive quenching processes: Basic principles, applications, and commercialization
CN209685848U (zh) 用于感应淬火的可控冷却系统
Gu et al. Effect of contact pressure during quenching 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ot-stamping parts
WO2005035802A1 (ja) 熱処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